首页 > 文章中心 > 广告设计毕业实习自我总结

广告设计毕业实习自我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广告设计毕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广告设计毕业实习自我总结

广告设计毕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一、问题的提出

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的任务,是培养合格、合适和合用的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当今工商管理本科教育面对的大学生,由于人生经历主要是从校门到校门,几乎没有任何工作体验,因而缺乏对企业及企业管理的感性认识,学习中很容易产生“所学”与“所知”严重的“两层皮”现象。学生难以将知识体系转化为专业能力,导致理论学习的积极性被挫伤,也影响到学习效率和效果。改革和更新教学方法,使它更好地适应这一代学习者的特点,许多高校都有过积极的思考和探索。我们认为,教学方法也可从“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来认识。当中既有“怎么教”的问题,也有“怎么学”的问题。与此相对应,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可分教师“教”的改革和学生“学”的改革两个方面,它们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是教师借助于占有知识的优势成为主体,其任务是“教”与“讲”;学生在教学过程是客体,任务是“学”和“听”,接受、领会知识。过去的一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事实上也更多的是把注意力聚焦在“怎么教”的问题上,即教师如何“教得更好”;对学习者“怎么学”能够学得更好,似乎考虑得不多。因此仍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教师讲得生动,学生听得激动,最后还是不会行动——知识没有转化为特定的专业能力的问题。

二、基本思路与设计

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就像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对其“产品”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认为,通过学生学习方法的改革,使学习者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并藉由“学”法的改革进而推动教师“教”法的改革,也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思路。开展课外支持性学习活动,则是实现这一思路可行的选择之一。

1.按照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明确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

高等教育进行的是相关学科、专业及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活动。其中研究生教育以基本理论为主,辅之以基本方法和适量的基本技能;高职高专以基本技能为主,辅之以基本方法和适量的基本理论。本科人才培养应以基本方法为主,辅之以基本理论和适量的基本技能。也就是说本科教育要使学生通过理解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系统掌握学科的原理和基本方法;通过方法的运用与熟练,培养基本的专业能力。这样认识本科教育,既可在层次上使之与研究生教育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区别开来,又可在性质上使系统的、奠基性的学校教育与“拾遗补缺”的各种培训教育区别开来。

2.按照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区分并明确不同教学环节的任务

大学教育作为一种系统的教育,应当为学习者成长和成才营造一种育人环境。这种育人环境应当是整体的、全方位的,既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过去一般认为“课内”即“课堂学习”,“课外”指“专业实习”或“社会实践”。课堂学习由教师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主要在教室里组织、实施,以传授某一学科的系统知识为主要任务;专业实践是学校组织的,学生于校外社会环境中开展的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堂学习注重基础教育和知识传授,依旧是学校“教”与“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专业实践注重发展能力和个性,是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但是我们也认为,仅仅将“课外学习”界定为专业实践是不够的。在实施中不仅有教学计划和学时的限制,也常常由于种种客观环境因素的制挚,难以落实或有效达到教学目的。按照“整体”育人环境的要求,在这两者之间还有大量时间和学习机会,也可以纳入教学过程,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和专业实践的铺垫,即我们设想的学生课外支持性学习活动。就像军队训练,既有日常“练兵”也有各种规模的“演习”,还有大量的介于两者之间“桌面推演”。三个环节各有侧重,衔接协调,互相配合,可以组成良性循环的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图1不同教学环节的角色与“整合”

3.依托“课外支持性学习”活动,“整合”学生专业学习的全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新的信息建构个人的理解和认识。学习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通过前者掌握概念的一般性,能将它们原样再生;通过后者把握概念的灵活性、复杂性,根据具体情况改造和重组自己的知识、经验,达到整体素质的提升[1]。依据这一框架,我们设想,以学习者“怎么学”学得更好为主线的“课外支持性学习”活动,逻辑上由三个层次组成:

1)“前导性”课外学习活动。一种课前的课外学习,主要激发“初级学习”的兴趣。可为以理解基本概念及之间的联系并掌握原理为主的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初步形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氛围。

2)“中介性”课外学习活动。用于配合课堂学习中主要知识点、内容的“消化”、巩固,掌握基本方法和关键的技能,增加学生对企业运作和管理实践的了解。通过学以致用,从深层次认识“高级学习”的基本规律。

3)“综合性”课外学习活动。主要面向中高年级。通过“学院搭台”提供的模拟环境,由“学生唱戏”以检验“初级学习”、“高级学习”的初步效果,即“整合”应用学科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专业能力。

三、“课外支持性学习”活动的探索与初步效果

我们以“学习共同体”为组织形式,先后开展了一些课外支持性学习活动。有的通过发展、完善和传承,已成为学生课外学习的“品牌项目”和“保留节目”。

1.学生“教学支持中心”

这是一个前导性的课外支持性学习活动项目,在广东商学院学生称这个平台为“教学支持中心”(简称“教指”)。由部分基础较好、学习兴趣高的学生自愿组织,在专业老师指导下提前消化相关课程的内容,整理辅助学习的资料,建立知识体系的认知架构;并借助于学习团队的成果和示范,带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按专业和个人兴趣,分成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和物流管理等“模块”,下设知识整理与更新、名著阅读与演示、案例开发与分析和文摘查找与整理等学习小组,分工合作,讨论和形成小组内部的学习成果。小组之间通过交流和分享心得,找到融合点将成果加以整合,最后征求专业老师意见修改、定稿。例如他们曾创造性的把《管理学》有关概念、重要人物和观点等,按其内在关系最后整合成学生易懂爱看的图表。不仅自己夯实了理论和知识基础,而且成为帮助其他学生学习和理解、辅助教师教学的一种很好的教具。参加这个项目的多是一、二年级学生。他们在总结中反映,通过“知识整理与更新”活动,依据教材和权威论述对专业知识系统梳理和总结,厘清了课程的知识脉络。不仅锻炼了基础管理的思维能力,还为相关学习和学术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名著阅读与演示”,阅读专业名著并互相演示、分享心得,大大提升了阅读效率和兴趣,理解和思考得更多,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把握更深刻、透彻。通过“案例开发与分析”,寻找、整理现实中的典型案例,运用专业理论分析、讨论并提出看法,很好地锻炼了观察、分析以及决策、倾听和说服的能力。“文摘查找与整理”活动以知识点为线索,查找和阅读相关的经典理论、前沿观点或知识并加以归纳,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和评论。不仅从纵向、横向深化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也效果良好。开展“教支”平台的活动不仅使低年级学生产生专业兴趣、“乐意学”,也为他们今后“愿意学”,即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还在教师“怎么教”与学生“怎么学”之间,搭建了一座很好的沟通桥梁。它可以协助老师使用学生能听懂的教学语言、可理解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成效,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师“教”法的改革。

2.小组作业展示

作为“中介性”的课外学习活动之一,“小组作业展示”是在“团队作业法”的基础上发展的。做法是根据任课教师布置的项目,学生组成5-6人的团队(作业小组)。成员分工完成各自任务,组长协调、组织讨论,最后共同完成作业。我们原意是通过共同作业过程,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从注重个人创新发展为善于吸取集体智慧。这也是未来的管理者需要具备,又更多的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才能感悟、体会的一种基本素质。纳入课外支持性学习活动之后我们重新做了设计,将其作为一种中介性活动项目,用于《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和《战略管理》等的教学过程。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组建团队;教师抓住课程中最有意义的环节布置选题,作业小组课外完成。以《市场营销学》为例,我们第一阶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课后完成《营销机会分析报告》,回到课堂演示成果和交流心得,由教师主持、引导讨论并答疑;第二阶段以《营销机会分析报告》为基础,继续完成《营销(品牌)策划书》,展示成果并请相关企业人士和教师评价可行性与质量。该项目实施多年,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联想2008Ideapad营销策划大赛”中,我们指导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三支学生队伍进入了校区前八名,取得第一名、第三名和第五名,第一名团队还在总决赛中获得广州赛区冠军。

3.“品牌推广”大赛

这是学生进入高年级以后一种的课外支持性学习活动项目,通常由院系为单位开展。学生组队在老师指导下,以校园为市场、学生为潜在顾客,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发现的营销机会制定营销计划,自行争取生产或经销相关品牌的厂商合作,提品和其他支持。然后在校园内划定一块“市场”区域,集中2-3天时间,所有团队同台竞技,进行“看得见,摸得着”的营销实践(即“品牌推广”大赛)。最后各团队自我总结,找出计划与实践的差距、原因和改进措施,并由企业和教师依据参赛团队的营销计划、现场表现和业绩进行评比。“品牌推广”大赛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平台。其主导内容虽然看似营销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但却需要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营销管理、生产作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领导科学等专业理论并有能力操作,专业性强、仿真度高。课堂上学过的许多知识都有用武之地,比如柜台摆布、广告设计,分析和争取顾客购买,进货、售货与物流配送,人员管理和促销……由于既有竞争性又有娱乐性,学生参与面广、参与度高。“真刀真枪”的实践,学生感触深、收获大。尤其通过总结、评比,往往能体验到知识的价值和自身欠缺,为回到课堂学习提供方向和动力。该项目实施多年以来,一些从中得到锻炼的学生参加省和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多次取得好成绩,还有的毕业后走出了成功的创业之路。

四、总结与思考

以学习者“怎么学”学得更好为主线引导教学改革,有别于以往着眼于“教”改、忽视了“学”改的做法。开展课外支持性学习活动,以“学”的改革为主,“教”、“学”改革同步进行,可以较好地适应当今学习者的特点。我们认为,这一探索和实践在宏观上还有以下意义:

1.支持了教学目的由“继承性教育”转向“创造性教育”。继承性教育有其优点,不可轻言放弃,但是容易忽视学习者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的培养。例如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从教材到教法即使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整个落脚点也仍然多在传授如何解决问题,忽略了引导学习者发现、寻找问题[2]。在当今社会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怎样发现问题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善于发现问题的人,往往就是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大学四年的本科学习,即使不考虑知识本身就在不断发展和更新这一因素,学习者也不可能学完今后要用的全部知识。必须转变教学目的,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更多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从我们的探索来看,课外支持性学习活动是有助于这一转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