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联网学习计划

物联网学习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联网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物联网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联网,校园智能管理、相关分析。

引言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RFID)、红外感应器、GPS、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互联网连结起来的一个巨大网络,目标是通过互联网产生万物互联的效果,从而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也正日益完善各自的信息化平台,物联网技术初步融入到校园的日常管理事务中。物联网校园管理平台在高校中的运用,既可以优化整合校园资源,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为高校节能减排做出贡献,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质量。因此,笔者着力调查江苏大学在物联网智能管理方面的成果及现状,拟定其发展方案。

研究江苏大学的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首先要对我校的许多功能区域分类,分别是教学活动区域(包括图书馆)、学生宿舍、生活功能区域(食堂浴室等必要的校内功能设施)三类。

先来看教室资源的使用问题,除了在每周固定的课程有安排教室以外,学生也可以去教务处申请借用教室,并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学校的管理系统对教室资源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控,通过统一调度才使每天的课程、活动都井然有序的进行。

再来看整个教学楼的供水供电问题,首先,所有教室都没有安装热敏、光敏传感器开关,仍然使用传统的开关。这就导致在晚间许多空教室亮着灯。从物联网智能管理层面来看,我校教学区域的能耗管理就存在盲点,浪费的电能不在少数。下面我们援引一个来自江南大学的例子,江南大学在2008年开始建设数字化低碳校园,之前具体到一栋教学楼一个月的电能消耗是73000度,在整个系统成型且正常运转之后,每月的电能消耗仅仅为41000度,仅仅一个月,一栋教学楼就省下了30000余度电,醒目的数字也正说明江苏大学在能源节约方面确实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与电能问题一样,用水问题也是类似,我们的教学楼用水,主要是厕所用水和饮用水供给,平常一直在教学楼学习,我们偶尔就能发现一些诸如水龙头漏水,厕所异常冲水的情况,这些情况肯定不在少数,甚至还有更严重的水管漏水事故。可是学校也并没有对于日常用水的一个数字化流量监督、报修机制。一旦发生漏水事故,最快也得到下月抄水表时才能发现问题,那时巨量的浪费已经造成了,与其投入大量的人力去检修,我认为引入信息化管理方式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必由之路。

另外,在教学区域还存在一些细节问题。比如,传统的失物招领方式找回效率低,许多东西都堆积在了一个小小的房间里无人认领;比如,有些教室里存在许多严重损坏的椅子,坏了一个学期也没有修理,有时甚至影响到学生上课;再比如,投影仪,教室电脑的日常维护,以及学生热水灌水机摆放的位置等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来统一管理的。

除此以外,学生宿舍与教学楼一样,同样缺乏一套有效的物联网能耗监控管理系统,在此也不再赘述。不过宿舍作为学生们大学生涯的家,也有一些特殊的问题。宿舍电费的查询和充值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江苏大学已经开通了一个微信企业号,它可以用于一卡通充值,电费查询等功能,已经初步形成了信息化管理的雏形,然而具体分析这个企业号的功能,还仅仅只可以查询剩余的电量。充值电费,缴纳宿舍开水费等等一系列日常的宿舍生活基本功能仍未实现,只能在学校中散落的几台圈存机终端上才能完成这些业务,这些细节虽小却也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

最后,学校的食堂浴室体育馆等功能设施的信息化管理现状也是一个盲区,与教学区域、宿舍区域相比,这些区域主要提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服务,而且多是外包给一些企业,所以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会比较复杂,不可能完全受学校统一调度。但是,如果学校可以能整合这些区域的服务信息,实时在互联网上,对提高这些校园服务的质量也是有所脾益的。另外,这些设施比较容易出现拥堵状况,学校采取的分时上课分时就餐等方法,有一定效过但未能解决根本问题。

总结而论,江苏大学的物联网信息化管理仍然处在起步尝试的阶段,引进了许多时下普适的信息管理方式,但缺乏特色,缺乏自主创新的精神,在物联网智能校园管理上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3、建议和发展方案:本方案集思广益,既借鉴了其他学校先进的信息管理模式,也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纳了江苏大学各级本科生、研究生、教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1、完善整个校园水电能耗的物联网智能管理调度系统,这个系统需要软硬件双方面的支持。首先,要完成所有硬件设施安装,即给每个可能发生浪费的环节都装上传感器,监督每一分水每一分电的流向,给所有给水管网、变电所装上传感器,实时监控这些关键位置的水电流量,一旦发现异常,可以立即派人修理,以防止出现更大的损失。再之,为建设绿色校园、贯彻低碳理念,我们可以在教室、走廊安装上高灵敏度红外加光敏的节能开关,实现“人来灯开,人走灯灭”。在这样一个由数不甚数的传感器所联系的万物互联的状态下,整个校园的能源消耗细节尽收眼底。这样的管理系统在建立初期的投资会比较大,但从长远来看,既节约了资源,又可以防患于未然,使一些潜在的威胁无所遁形,有百利而无一害。

2、完善网上报修机制,让在校大学生更多地承担起公共责任,发现问题后很方便的就可以通过网络报修,不管是教室的椅子、灯、投影仪,还是水管漏水、热水灌水机故障等等都可以。学校后勤部门实时监控网络报修平台,对报修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并反馈。

3、食堂、澡堂进行流量监测,让所有大学师生通过网络就可以实时了解各个食堂各个浴室在每时每刻的拥挤,避免了这些公共服务设施的拥堵现象,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

4、校园生活必要缴费充值查询等功能通过网络管理进一步简化,让师生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搞定这些生活中的琐碎。

5、借鉴优步、滴滴打车的资源整合经验,给所有的校园公交安装GPS定位系统,并且实时监控车载人数。目前,许多校园公交司机为了多载些学生,往往会在始发站等上很久,运行效率很低,但是有了这个软件就不同了,假设A行走在路上,离始发站都很远,却想搭乘校园公交,这时A只需要在公交线路附近打开手机上的校园公交APP,自己的位置和搭车需求,就可以收到校园公交的实时回应,这时A就可以以逸待劳地在路边等车了。

物联网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2018年的1月6日至12日、本人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此次学习的内容为:精准教学、智慧教育。学习的内容贴近近期的教育关注的重点领域智慧教育、跟我县教育的热点 “松阳县智慧教育”一致。 在西南师范大学我们有幸聆听了张杭美、莫鸿、罗化渝、李雨霖、谭中胜等专家的讲座、实地查看了北碚区状元小学、两江新区星辰中学信息化校园建设、智慧教学。在成都我们参观了成都实验小学、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深刻的感受到重庆市、成都市做为全国信息化工作走在前列的地区和学校,因为智慧教育的应用对教育产生的重大变革。

外出学习的经验对自己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和智慧教学能带来一点启发和促进。现谈谈外出学习的感悟:

不管校园现代化、信息化多么的强大、但是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的功能是不会“变”的。

教育的本质不会变

互联网使教育发生重大的,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革。但教育的本质不会变,教育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不会变。正如《反思教育》里所说的,“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化、国际团结和胃可持续的未来共同承担责任。”教育的这个性质不会变。

学校和教师不会消失

有人认为,当今互联网时代,学生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可以不需要学校了,也用不着教师了。这种观念已经被多教学者所否定。

正如《反思教育》里所说,学校是人生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个公共场所,是人生社会化的第一步。儿童进入学校不仅学知识,重要的是要学做人,学会与人沟通与交往。

教师也不会消失。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方式,但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但信息技术、互联网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需要改变,但教师培养人才的职责没有变。

儿童的成长需要有思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但是不能迷信信息技术,要认识到他的局限,并且运用恰当,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人是要靠人来培养的,是所有机器代替不了的。教育活动蕴含着人的情感、人文精神、师生情感交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教师在未来教育中发挥作用,就要不断学习,充分认识教育的本质和科学技术进步给教育带来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未来社会的公民。

互联网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教育。

互联网最大特点是开放性、互动性、个性化、全球性。它改变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生态环境,改变着教育形态、教育方式、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方方面面。

这种变革是非常深刻的,颠覆了整个传统教育的观念。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这种变革,迎接新的挑战。

教育的概念变化了,学习的渠道拓宽了

以往的学习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在学校进行。现在可以在网上学习,在虚拟世界学习。正如教科文组织2015年的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转变?》所说的:“我们生活中学习到的许多知识并非有意为之,这种非正式学习是所有社会化经验的必然体验。”学习已经不限于学校,处处可学,时时可学。

对教育本质的新认识

《反思教育》提出,要重新定义教育、知识和学习。教育应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采用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学习方法,发挥自身潜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使他能过上有尊严而幸福的生活;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使他能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教育要将人类生存的多方面融合起来,将受到歧视的那些人包容起来,包括妇女、土著人、残疾人、移民、老人等。应该把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强调人人参与教育过程,只是必然成为人类共同遗产。这意味着知识的创造、控制、获得、习得和运用向所有人开放,是一项社会集体努力。知识是人类共同财富,应该人类共享;个人的发展也不是孤立的,是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进程中发展的。

教育培养的目标转变了

以往教育只是传授书本知识,而且只重记忆不重能力,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今天需要培养创新人才,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变化。因此培养目标要改变,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培养实践能力。思维改变一切。教育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改变人的思维。

课程内容的变化

未来课程不仅要增加新的知识内容,而且要把课程内容整合起来,使学习者认识事物的整体。许多科学家认为,未来科技发展是在认知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的综合点上。当下正在流行SETAM教育,即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把科学、技术、工程、美学、数学等结合起来。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学习的方式。如果说工业革命使机器代替了人的部分体力,那么信息革命使电脑代替了个人的部分脑力。互联网则把个人的脑力联系起来,扩大了人类的大脑,变成了人类共有的大脑。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取各种知识,讨论各种问题,共享人类的智慧。

互联网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条件

互联网为个性化学习、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条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为每个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这将促进课程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增加学生选择的机会。

互联网改变了师生关系

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知识的权威。学生已经不是只依靠课堂上老师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获得信息和知识。

物联网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初中数学各学段的学习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其中“数与代数”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图形与几何”主要包括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包括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处理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和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概率.“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由此可见,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还是比较复杂的,“数与代数”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图形与几何”需要学生具有空间想象能力,“统计与概率”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综合与实践”更是需要学生具有综合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动画、幻灯片等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入浅出地化解教学难题,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图形与证明”时,涉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等图形的性质和判断,教师首先可以找一些生活中接近这些形状的事物,通过图片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然后开始课本上知识的学习,这样能够让学生领悟到几何的意义和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而不只是单纯地了解这些图形的性质.

二、确定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精研教材,把握每个阶段的学习特点以及程度的渐进性,并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特点来合理安排教学任务,细化到每单元中;教师应该把握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对于较难知识点的学习应该多安排一些课时,并进行强化训练.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电脑进行教案设计.在编写教案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其引入到实时课堂中.这样就能使教学内容富有时代性和开放性,在上课时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就能完成每一阶段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在课前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索引国际上一些数学家对这一问题是否有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者还存在着有待解决的世界难题,可以将这些背景资料作为教案的前言部分,也可以搜索国内其他学校的教师的优秀课件或者参考本校内其他教师的教学成果,在参考上述种种资料后,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制作相应的课件.课件应该体现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注重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育的宗旨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训练,而且是情感的体验与态度的培养.数学教学目标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借用直观演示、操作、游戏等形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在讲“统计的简单应用”时,这一课程明显体现了“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主题,其中有的教学内容是“中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教师可以就“调查本班同学视力情况”这一活动开展教学,学生可以分组统计每位同学的视力数据,然后根据调研结果推断整个学校的情况,再上升到全国的中学生.在研究结果时,教师可以利用EXCEL表格绘制相关统计图,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论证数据结论,这样就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物联网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函授教育 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由于自学质量难以保证、面授流于形式、教师缺乏积极性和教学成本过高,目前,函授教育的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现代教育技术的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个别性的特点,有助于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模式,有助于提高函授教育的教学质量,应在导学、自学、答疑和考试四个阶段充分运用。

当今,高等函授教育的规模、数量均出现明显滑坡,与网络教育的迅速崛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网络教育的高效性、开放性和便利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传统高等函授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但传统函授教育以人为本、教学相长的优势也正是网络教育所缺乏的。两种模式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是高等函授教育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传统函授教育的教学环节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函授教育是以学生平时自学为主,以短期集中面授为辅的、多环节有机结合的过程。具体教学环节如下:

1. 自学环节

自学是函授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本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并参照教师编写的自学指导书的进度和要求制订自学计划,系统地学习教材内容,认真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按时完成作业。

2. 面授环节

面授是主讲教师在有限的集中学习时间内,指导学生全面掌握教材内容和自学方法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保证函授教育质量的一个决定性的教学环节。集中面授主要含有概括总结、辅导答疑、实验练习等活动。每门课的面授课时约占高等学校全日制同层次同专业授课总课时的30%。面授时间一般每学期20-30天(含实验)。

3. 作业环节

作业是检查教和学的效果,帮助学生及时消化、理解、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环节。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教材内容,分自我练习和必交作业两种布置给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对上交作业的数量和质量记录在册,按10%的比例记入课程的总成绩。一般每周用于完成作业的时间不少于6个小时。

4. 辅导答疑

辅导、答疑是辅导教师帮助函授学生及时解决自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的经常性教学指导活动。辅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对教材重点、难点部分进行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扫清自学障碍,加快自学进度,提高学习效率。常见方式有编写自学指导书和信函答疑。

5. 实验(或实习)环节

实验、实习课是验证和巩固所学知识,训练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各专业教师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验条件和实习场地,指导实验人员认真做好实验(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学生按时参加实验(实习),严格遵守实验(实习)的规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完成任务,写出报告,及时交教师评阅。

6. 考试(或考查)环节

凡教学计划中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考核,分考试、考查两类。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把好教学质量关的重要手段。由各专业教研室主任负责命题,拟订A、B试题各一份。重点考查学生对本课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考试一般在各函授站进行,由函授站站长负责“主考”工作。考试完毕,经验收后交回成教院,由成教院组织阅卷后把成绩通报各站。课程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10%(自学情况)、测验作业成绩占20%(按要求完成作业、测验情况)和课程考核成绩占70%。

7.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指导及答辩

函授管理部门会同各教学院系成立领导机构,实施对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组织领导工作。一般提前一个学期布置论文选题,选派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职称的教师进行指导,组织答辩,评定成绩。成绩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上述教学环节以“一环扣一环”的组织形式,构成了函授教学的全过程,共同支撑着函授教育这个“大厦”。从理论上说,环环相扣的科学性、严密性,应能保证这座“大厦”的质量与安全。但事实上,目前函授教育的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其原因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I)自学质量难以保证。由于学生居住的分散性和信函通讯的滞后性,函授学生难以得到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仅靠教材和少量的资料自学,难度大,效果差,自学质量失控。

(2)面授流于形式。高度集中的面授教学时间短,强度大,学生和教师均处于超负荷状态。学生单位时间内很难完成对新知识的消化、接受。教师为赶进度,常以画框框、压缩范围等代替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

(3)教师缺乏积极性。教学管理封闭、教学方法陈旧不利于调动教师更新教学内容和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教学管理封闭的表现是:学制限制太严,不适应函授教育之在职、业余的特点;教学计划基本上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计划,不是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函授教育的特点制订的;学校与学校之间,不同的学习形式之间各自封闭管理,缺乏必要的沟通、融合;集中教学活动完全受控于教师,函授生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这种封闭的教学管理模式,使教师在教学中压力小,教师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的积极性不高,有的教师一本讲稿讲几年、十几年,造成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

(4)教学成本过高。邮寄费用、书刊印制费用和车旅住宿费的连续提价,使得函授教育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学校通过减少信函邮寄次数、刊物印制期数和主讲教师去函授站点面授次数来降低教学成本,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技术的重大应用将是大学革新的核心。网络教育迅速发展正是得益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实现函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和提升。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它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 交互性

这是现代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实现教学交互的前提。在传统函授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主要是通过有限的面对面方式实现的。基于双向交互的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了学生与媒体之间的直接交互,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个别化交互,学生之间的自由交互等多种形式的远程交流与协作,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2. 共享性

信息资源的共享性是指信息资源可以为许多用户所共同使用的特征。网络的出现,打破了资源的地域和属性特征,给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并实现了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共享。现代教育技术时代的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是,通过社会化方式帮助学生找到最好的教学资源和认知策略。

3. 开放性

以互联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突破了学习的时空局限,体现开放性特征。这将 为全体社会成员获得均衡的教育机会,为“教育公平”成为现实提供了物质支持。

4. 艺术性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CAI课件能集生动的画面、优美的文字、悦耳动听的声音、丰富多彩的图像于一体,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人机交互方式和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对知识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提高学习效率。  5. 个别性

在网络教学中,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天赋爱好、学习基础和学习进度,选择相应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时间地点,及时寻求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真正实现个别化学习,从而避免传统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现象。

三、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实施函授教学

革新后的函授教育,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由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模式,新模式侧重的是“学”。教师的角色从传统教学中的以“教”为主,转移到围绕学生的“学”而给予指导、支持和服务等方面来。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更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整合函授教育管理流程,以传统大学的学期为时段形成一个学习的基本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即导学阶段、自学阶段、答疑阶段和考试阶段。

1. 导学阶段

导学,主要指在自主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指导。

(1)引导入学后的学生由“传统的学习观”向“自主学习观”转变,并指导他们使用与远程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学习技能。

(2)引导学生确定学习任务,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媒体资源。按照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教师向学生介绍所学专业的必修和选修课程模块,课程具体要求及难易程度等,引导他们自主、科学、合理地选择课程,确定学习任务。根据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及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指导他们制订符合个人的实际情况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利用学校和函授站提供的多种媒体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进行自主学习。

(3)指导学生掌握课程基本内容,把握重点,化解难点,构建知识体系。主讲教师可利用卫星直播或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如会议电视系统)在校本部的进行异地实时宣讲。也可直接去函授站的教室现场面授,对课程知识体系加以归纳和勾勒,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予以讲解,帮助学生实现新知识的建构。课程导学内容分为:开篇导学,介绍课程特点和知识体系;阶段导学,学习阶段的划分及分段导学;章节导学,每章学习前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每章学习后总结学习成果;日常辅导,日常学习计划和小练习。

2. 自学阶段

这里的自学,有别于传统的自学概念,它指的是基于现代教育理念的自主化的课程学习,包括线下学习(通过光盘资源包、纸质教材等进行学习);线上学习(通过网络课件、教师时时提出的学科最新内容、专题讲座等进行学习);资源学习(通过丰富的网络开放资源,如资源库、主题讨论、相关网站、参考文献、案例资料等进行学习)。

学生在学校提供的教学支持服务下,根据学习计划,自主安排学习,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混合运用教学资源和媒体,通过教学交互实现教与学的再度整合,获取、理解和自我建构学科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同时,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在作业环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业的布置、递交、批改均可以在网上进行,采用CAI方式和E—mail方式完成。在CAI方式下,教师预先将作业题编制成CAI作业软件放置在计算机教学网上,学生上网完成作业后,系统会自动给其评分;在E—mail方式下,作业的布置、递交、批改通过E—mail进行,代替传统的信函方式。对作业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网上“讨论”,即教师把用来“讨论”的作业以公共文件的形式在网上传输,学生在网上收到“讨论”作业后,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见解和观点,彼此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对讨论的内容和进程予以监控和指导。这种“无纸化”的作业实施方式,不仅使作业的上交、批改变得方便快捷、省时高效,而且能使学生通过作业的互相协作、互相交流、共同讨论,加深对知识难点的理解。

自学阶段作为最重要的学习阶段,一般占用一学期的2/3或3/4的时间。

3. 答疑阶段

将面授辅导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多种混成教学手段的作用。在集中面授期间,主讲教师对学生现场提出的问题,实时解答。在其余时间,辅导教师利用网络媒介,可对学生个别地进行答疑,如E—mail;也可进行公开答疑,如运用电子公告牌(BBS)进行实时交互的方式(BBS的实时讨论功能使得学生可以得到教师的即时讲解)。教师通过答疑,可以监控学生短期学习行为,引导学生承上启下,同时及时纠正其间产生的偏差。

4. 考试阶段

根据主办院校的教学安排,函授站按考试程序布置考场,组织学生参加期末考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网上加密方式。主办院校将试卷上网并加密,学生在联网的计算机上经过语言确认,身份密码确认等解密后,打开试卷,参加考核。

(2)模拟现场方式。即把设在主办院校的演播中心作为监考中心,在各函授站装有电视会议设备、监视传感器及已联网的计算机(保证每人一台)的多媒体教室设为考场,学生按时集中到此教室,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徐君,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在函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3):13—19.

[2]钱耕,现代教育技术与远距离函授教育的整合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3,(2):77—78.

[3]纪望平,成人函授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整合的研究与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3):16—18.

[4]纪望平,高校函授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办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7—91.

[5]纪望平,高校函授与网络教育整合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6上):30—35.

物联网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网络环境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4.011

Vocational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raining

Strategy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JIN Yan, WU Xueke

(Hengdian College of Film & Television, Jinhua, Zhejiang 322118)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elf-learning content, 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of self-learning ability, through the status quo vocational student self-learning ability under investigation network environment, points out the general lack of vocational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proposed five strategies to develop network vocational learning ability of students under the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help develop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and lifelong learning.

Key words network environment; autonomous learning; training strategy

0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信息正在发生突飞猛进的增长,如何及时掌握新知识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将直接影响个体是否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这要求人们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自主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也就是学习成为人们终身的需要。近年来,网络的高速发展及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开放性、共享性给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各领域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所以高职教育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显重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个性化成才的有效途径,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信息社会生存的基本技能。

1 自主学习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

自主学习与“他控”相对,是学习者为保证学习成功、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标,而在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积极自觉地不断地进行计划、监察、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①②自主学习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如图1所示:③

图1 自主学习的涵义

网络环境下学习资源丰富、交流方式多元化,自主学习能力构成划可分为5个能力,如图2所示。④

图2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构成图

2 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分析

通过对我校及其他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时间不能保证。在调查项目“我能安排好我的网络学习时间”中,有30%的学生选择“是”,其余70%的学生选择“否”。在调查项目“我注重劳逸结合以达到最好的网络学习效果”中,有8%的学生选择“是”,其余92%的学生选择“否”。这说明大部分高职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而是在进行聊天、游戏、视频节目等娱乐性活动。

(2)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调查项目“我想通过网络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中,有15%的学生选择“是”,其余85%的学生选择“否”。在调查项目“我借助于网络学习是为了增强自己的能力”中,有25%的学生选择“是”,其余75%的学生选择“否”。这主要是由于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偏低,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够,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岗位也是模糊,以致影响对自主参加网络学习的兴趣。

(3)缺乏自控能力。在调查项目“网络学习时我经常会想别的事情,而没有真正注意学习内容”中,有82%的学生选择“是”,其余18%的学生选择“否”。在调查项目“我常常对什么时候能完成学习没有一个期限”中,有86%的学生选择“是”,其余14%的学生选择“否”。在调查项目“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也坚持把网络学习任务完成”中,有10%的学生选择“是”,其余90%的学生都选择“否”。自主学习独立性重要体现是自我监控能力,它制约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必然影响着自主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4)缺乏有计划的系统性学习策略。在调查项目“我对每次要进行的网络学习都事先有一个安排”中,有19%的学生选择“是”,其余81%的学生选择“否”。在调查项目“我常把网络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和我制定的目标进行比较”中,有5%的学生选择“是”,其余95%的学生选择“否”。在调查项目“发现计划和现实冲突时,我会调整网络学习计划”中,有16%的学生选择“是”,其余84%的学生选择“否”。这主要体现在平时自主学习时,不拟定计划,只会依赖于教师、依赖于过去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而进行盲目学习,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3 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3.1 培养自我激励能力,通过培养学习兴趣、学习意志、自我效能感等因素来实现

(1)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学习兴趣是一种活跃的情感状态,它是学习者对于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态度,是推进和激励学生学习的正能量,是学习过程中动力源泉。当学生主动对学习产生迫切的需要,发生强烈的兴趣时,他们才会根据个人的兴趣主动地选择学习课程,这样才会喜欢学习,才不会被动而是自觉地愉快学习。因此,应该采取多种策略方案培养学习兴趣。作为高职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习兴趣。

第一,要认识到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学习中不断形成、发展和培养起来的。兴趣产生于需求,没有需求不可能产生兴趣。第二,要强化兴趣意识。兴趣是培养出来的,能否对自己不喜欢的课程产生兴趣,关键是要有兴趣意识。任何事物都有它特定的乐趣,只有经过了解、学习、认真体验和解读才能产生需求,进而产生兴趣,这就是,自己要主动地增强培养兴趣的主观意识。第三,要获得成功的激励。曾经有专家做过心理方面的实验,结果证明:成功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而失败使学习兴趣大减。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使自己获得足够的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也要学会设法控制失败的体验,从中吸取教训,使其成为激发学习兴趣的积极诱因。第四,要不断变换学习方法。经常学习一种知识,采用一种学习方法,可能由于单调和重复而削弱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初学阶段,要经常变换学习方法,新的探究活动可以不断被产生,探究思维也会上一档次,从而诱发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从变化的学习方法中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感”。第五,以已有的兴趣为支柱。已有的兴趣是新兴趣的基础和支柱,借助和依靠已有兴趣培养新兴趣比完全建立一种新兴趣要容易得多和稳定得多。

(2)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学习观和世界观的树立,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意志。在任何时刻,要有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和学所致用、志存高远的理想信念。实际上学习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不断迅速发展的社会,所以高职学生更应该珍惜眼前的机会努力学习。

(3)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效能感。由于高职学生在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参差不齐,他们的成长过程和阅历也不同,所以在学习上他们所能实现的目标肯定千差万别,因此,学习目标首先要具体和切合实际,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能实现,自我效能感就是学生在实现这些具体的目标时产生、建立并不断完善。

3.2 培养学习规划能力,通过制定学习计划、设立学习目标来实现

教师积极发挥“导”的作用,学生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在现代网络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导”的作用,重点是“导”而不是“教”,学生要求转变观念,在教师“导”的作用下,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根据每个人的学习计划,再进行各项教学活动,实现自主学习。

加强前期教育,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每位学生的首要学习任务,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指导,使学生真正了解自主学习的模式,了解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并且帮助他们设立学习目标。当然目标必须具有适合性,“适合”,即实现学习目标时存在一个“最近发展区”,因而学习目标不宜定得过高或过低。学习目标过高,学习压力大,容易产生学习焦虑,心情紧张,难于实现目标;学习目标过低,学生学习容易受无关因素干扰,学习不专心。学习目标只有适中,学生才能看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提高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行”。⑤

3.3 培养信息加工能力

信息加工能力是一个广泛的综合性概念,是熟练地运用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获取、识别、加工、处理、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还要具有独立学习的态度、方法、批判精神和参与意识,并把这种能力用于信息解决和进行创新思维。

(1)规范数字化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保障。在建设数字化资源时一定要规范,支持网络学习的各个环节,同时支持多终端,如PC、iPad、手机,课程空间具备完善功能,如在线备课、在线讨论、在线答疑、在线测评、学习档案记录等。

(2)加强信息检索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互联网的发展给信息检索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也给信息检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职学生必须学会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检索,提高信息加工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选修课、短期培训等手段对学生进行信息检索培训,信息检索内容可以包含搜索引擎、书目数据库、索引、电子图书、学术信息、多媒体信息等常用信息的检索技能。这样学生基本上可以根据要求通过网络检索到所需的信息,再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要求。

3.4 培养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既包括学习主体对自身学习(下转第69页)(上接第25页)的评价和监控能力,又包括学习主体对学习策略制定和选择能力,还包括学习主体对自我学习心理的调整和优化能力。对于学习过程的每个环节来讲,高职学生都必须进行自我评价,以此来判断优劣、找出问题、随时校正。主要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培养:

第一,学习活动前:学习计划是否合理,准备是否充分?第二,学习活动中:学习意识是否清晰,方法是否合理,执行过程是否不折不扣?第三,学习活动后:学习效果反馈如何,是否采取补救措施?对学习过程和成效进行总结、检测,对今后的学习提出设想。

建立良好的学习监控系统是学习成功的保障和基础,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调控能力,才能克服困难、排除干扰、战胜挫折,切实提高自主学习效率。⑥

3.5 培养沟通与合作能力

自主学习并不是“自己一个人单独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既有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答疑,也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交互性学习是自主学习的精髓,是学习最终取得成功的手段。互动可以通过面对面、网络等多种手段进行,比如在学习平台上有“在线答疑”、“在线讨论”等模块,学生有疑问可以单独通过“在线答疑”向教师进行提问,也可通过“在线讨论”进行有关内容的集体网上讨论,教师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作一次小结和建议。师生、生生之间还可通过微信群、QQ群等开展实时讨论,只要教师坚持不懈及时处理问题,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自主学习定会有所收获,培养了沟通与合作能力,有助于自主学习顺利展开。

4 结语

总之,当前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借助学习平台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有计划、有步骤、有策略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从“教学”向“导学”转变,学生从“被学”向“自学”转变,使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提升,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并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基金项目:金华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14年度一般课题“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编号:Y215),主持人:金燕

注释

① 姜继勤.面向高职教育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② 卢秋蓝.E-Learning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策略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③ 姜兆波.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④ 王焕景.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设计[D].保定:河北大学,2005.

相关期刊更多

智能物联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明胶科学与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