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化工

现代化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化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化工

现代化工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化工;仪表;自动化

现阶段,国内精细化工产品已初步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一些产品还能够满足出口市场需要。但是国内精细化工相关产业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化工产业的严峻挑战环境下,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形势严峻。所以应该不断加强现代化工仪表及其自动化控制的研究,这对化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化工自动化的概念以及重要意义

所谓化工自动化就是指在那些能够进行化工生产的相关设备上安装一些仪表或设备实现自动化操作,取代人工操作,从而达到可以进行自动化生产的目的。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化学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化学工业往往是在具有特定封闭条件下进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工操作。除此之外,由于化学药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毒性,同时化学生产化工生产往往是在封闭条件下进行,因此对于人工来说具有一定的危害。想要的降低员工可能受到的危害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所以需要加强对化工工艺的研究和监督控制,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化工仪表自动化的研究。

2现代化工仪表及化工自动化过程控制

2.1建立自动化仪表系统

自动化仪表已经在煤化工行业中得到普遍应用,并得到了界内人士的认可。与此同时,自动化仪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自动化仪表存在一些缺陷,主要体现在仪表接口衔接上存在兼容性以及开放性问题。因此,这就势必建立出一个完整的仪表自动化系统,形成一个整体,建立联系,方便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传输。与此同时,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趋势不难看出,在化工行业中广泛使用自动化技术已经愈发普遍。

2.2DCS系统应用

1)关于集散控制系统。当前,我国的煤化工企业的计算控制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普遍会有故障问题存在。集散控制系统即DCS,属于硬件设备。简单来说就是工业控制计算机参照实际化工装置的特点以及相关用户的需求,通过构成的工业以太网,实现对整体装置的集中控制。2)DCS通讯接口。该通讯接口能够和其他系统之间完成便捷通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也就是说接口与系统之间不能进行稳定的信息传输,若是有紧急的化工事故出现,就会引发一系列影响。因此,建议在化工厂内各个位置设置记录DCS情况的记录点,与此同时,合理规划整体设计,避免通讯接口重复出现导致的错误覆盖情况。3)报警系统。应用DCS系统存在薄弱环节,即其报警系统相对薄弱。人们想要的是具有人性化智能化的信息报警系统。目前,这个愿望并未实现。当前的报警系统就是一旦有问题情况出现就会发出报警信号,但是只会显示出问题发生原因,对于所有的报警条目无法进行全面列出,警报智能化没有得到实现。人们一直加强对DCS系统的研究,而研究重点就是警报系统,目前的研究新课题就是如何关联报警状态以及设备运行参数,确保报警系统能够有效的发挥自身作用和功能。

2.3sis安全仪表实现自动化全面监控

煤化工控制系统中所构建出的实时数据中心需要以openplantTM为数据核心核心,在所有控制系统一级实时数据库的相关网络之间,通过使用满足电力二次防护需要的物理隔离系统对网络进行安全隔离,这样一来,可以在物理结构上使得数据能够完成从辅网系统单向传输到实时系统。把DCS、PLC等系统的数据传输到实时数据库。把所有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压缩,便于长期储存。与此同时,提供简单易操作的客户端程序以及相关的数据接口,例如API、SDK等,帮助企业达到全厂范围内进行实时数据共享和传递,这样就可以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全面监督和控制管理。通过故障诊断分析、数据库的计算、合理的生产调度等业务过程,为确保煤化工企业能够长远稳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安全仪表系统从气动系统发展到继电器系统,之后,向固态继电器系统发展,最后发展到现阶段的plc系统。安全仪表系统的主要目标是生产过程具有更高的可行性,同时降低维护成本。从简单层面来说,安全仪表系统具有系统的普遍性,不可避免的会有故障问题出现。使用SIS可以有效提高化工装置的安全程度,进而确保整个生产过程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尽量减少由于系统过程失控导致的设备损坏以及人身伤害。在将来SIS系统会继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使用逻辑控制器实现与现场智能仪表的数字通讯,这样一来就可以确保装置在跳车之前对操作人员或者是维修人员进行提醒,方便了解掌握设备的故障问题,有效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

3结束语

对于现代化工仪表及其自动化控制的研究,可以参照现代化工特点,结合使用现状以及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探讨。主要是对控制主站系统以及自动化装置的研究,简单来说就是对整个化工机械的整体运行状态的实时研究。提供相应的事故应急处理措施,解决可能会出现的故障问题,使用权威计划的内部设施取代传统的化工仪表硬件,使得故障检修以及维护、排查的速率得到提升,最大程度上降低由于事故发生引发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现代化工范文第2篇

1、化验室的自动化

1.1滴定分析的自动化

目前化工企业常见的滴定分析包括标准溶液的标定基本上都可以用自动滴定仪来实现。常见的酸碱滴定使用pH电极、氧化还原滴定使用铂电极、沉淀滴定使用银电极、络合滴定使用光度电极,还有部分离子选择电极,几乎涵盖了所有传统的人工滴定方法。特别是光度电极和温度电极(高灵敏温度探头)的出现,将以往难以实现的自动滴定变为了可能。

以瑞士万通916型自动滴定仪为例,使用pH电极自动滴定检测0.1%~85%的磷酸溶液浓度,其结果与人工滴定完全一致;使用铂电极自动滴定检测0.01%~50%的双氧水浓度,其结果与人工滴定完全一致。其中酸碱自动滴定不但可以使用pH电极,还可采用光度电极法和温度电极法,其结果和pH自动滴定完全一致。

1.2进样及配液的自动化

目前市面上进口的自动滴定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基本上都可配备自动进样器,离子色谱仪和总碳分析仪本身进样模式为自动吸液式。进样的自动化保证了进样的准确性和大量进样时的稳定性,但是目前价格较昂贵。

配液方面,以瑞士万通的986型自动配液器为例,可以实现按用户需要自动加液、自动稀释的功能,试剂的加入体积、加入速度、加入时间都可以提前设定。

2.3其它分析的自动化

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伏安极谱仪、红外光谱、紫外光谱、COD分析仪、原子吸收、原子发射、TOC分析仪、水质硬度分析仪等,越来越多的仪器分析取代传统化学分析。以水中铁离子分析为例,传统的邻菲??呤分析法耗时耗力,需要使用数种化学试剂,而使用伏安极谱仪能快速准确的检测出ppb级痕量铁离子含量。

2、化验室的信息化

国内许多大型化工企业实施了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自动化分析仪器计算出结果后,分析人员和工艺人员可以迅速从局域网任一终端上调取分析数据,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时效性。Lims系统功能强大,不仅包括分析数据传输和处理,还包括化验流程管理、试剂管理、仪器管理、文件管理、库房管理等强大功能,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2.1化验室仪器管理的信息化

传统的仪器分析如气相色谱分析属于单台工作站对单台色谱仪,如今已发展为一台工作站可同时控制运行多台气相色谱仪,并同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但是不同品牌的分析仪器由于软硬件的不同导致数据传输没有统一的协议,这种情况制约着实验室内部不同仪器的信息化交换水平。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的国家标准技术协会(NIST)计划建立实验室自动化联合会(CAALS),制订分析仪器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协议。

2.2化验流程管理的信息化

常见的lims系统化验流程是 工艺或技术管理人员下达分析计划化验人员接收计划采样化验人员输入样品信息后分析样品分析结果录入lims经过相关审核后通过lims系统发送到数据平台。随着现代商业领域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应用,一些先进信息化技术也将应用于lims系统,如样品标签可以提前由电脑自动生成二维码并打印,二维码扫描输入样品信息取代人工录入。

2.3lims分析数据与工艺DCS信息交换

目前lims分析数据还无法传输到DCS操作界面,工艺控制人员必须使用其它计算机登陆lims获得分析数据,无法在DCS操作界面相关位置之间显示分析结果,更无法在同一界面进行在线分析数据与化验室数据直接比对。未来要实现工艺质量信息一体化,必须解决lims数据与DCS数据的交换问题。

3、环境友好化

3.1化验室内部的环境友好化

化工企业化验室人员频繁接触到有毒有害气味难闻的分析样品,自身安全防护要求较高,除按规定必须佩戴塑胶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实验室的安全防护设施必须到位。以芳烃样品为例,芳烃的刺激性气味和毒性必须要求从采样分析到样品存储尽可能密闭操作,通风柜系统和储药柜保证足够的抽吸能力,必要时对通风设施进行改造,避免有毒有害易挥发气体污染化验室内部空气。目前市面上只有少数进口厂家如法国依拉勃公司具备绿色实验室的整体解决方案,其中包括无管道通风柜技术和安全称量台技术。

3.2化验室三废处理的环境友好化

现代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化验室的三废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2]。化验室试剂样品种类繁多,有些是有毒有害,有些强腐蚀性强氧化性,要想处理好这些废弃试剂和样品必须对它们的组成和化学特性充分了解。例如强酸强碱,可以稀释中和后直接排放,如芳烃、甲醇等有毒溶剂必须用专用的密闭容器回收后置于专用的污水回收系统(一般工业装置都具备),类似卡尔费休试剂这种实验室最常见的试剂则可以采用焚烧处理。另外使用先进的非化学反应分析方法可有效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量,如红外光谱法可部分替代卡尔费休容量法分析常量水含量。

现代化工范文第3篇

经县委政府申报、省政府批复,2010-2012年小农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区为张秋镇、阿城镇、七级镇、高庙王乡四个区域近20万亩耕地。主要现状水利工程多是60年代前后建设的,现有小型水源工程182处,泵站提水灌溉工程4处,机井125眼。工程运行40多年来,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足,渠道衬砌率低、质量差、渗漏严重。建筑物超役运行已老化、退化失修。尤其是土质渠系损失水量较为严重。现状干级渠道衬砌率仅为15%;年均输水损失近1亿m3。支级渠系几乎全为土渠,衬砌率仅为2%;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8。灌溉模式仍是传统的畦田大水漫灌、跑、冒、渗、漏及群众乱扒乱堵,乱放水的现象普遍严重。早灌一次每亩需用水80余m3。项目区内干渠、支渠、农田斗沟等输排水渠沟长期管理粗放,渠道淤积,堵塞严重。农田输、排水渠沟布局极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灌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水资源严重浪费。

2现代化小农水工程设计的规划布局

项目区建设规划设计布局起点高,突出实效性。根据水资源现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优化工程设计,优选灌溉模式,全部采用管道输水方式。以管代渠、节水节地。水源依据是“靠河建站,不靠河打井”的原则,精心布局、细化设计。达到工程设计“三十年不落后,五十年还能用”的目标要求。共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9.25万亩;铺设UPVC管道700km,新挖疏浚河道172km,新修建生产路83km,新建、改建桥涵闸等建筑物302座,新打和配套改造机井943眼,新建泵站泵房36座,配套水泵、架设变压器、安装变频供水设备36台套。新建土壤墒情自动测报系统4处。设计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化农田管网工程系统。36座泵站采用变频自动化控制,高效节能,943眼机井采用一泵多卡管道灌溉模式,节水省电、方便操作及管护。

3工程设计模式

泵站工程模式:“一泵、一网、一卡两表多栓、一带、一畦田”。机井工程模式:“一井、一网、一卡、一表、一栓、一畦田”。一泵指泵站,控制灌溉面积3000亩左右。选用单级双吸中开离心泵,扬程24m,功率22~185kW,流量每小时500~1866m3。泵站配置拦污栅网、闸阀、压力表、真空泵、变频柜、高低压配电设施等。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体现了新技术应用和高标准设计应用。泵室为钢筋砼结构,泵房为砖混结构,钢木套装门、塑钢窗、花园式院落。“一井”指配套机电井。为混凝土砂管井。井深60~70m,单井出水量40~60m3,设出水口(给水栓)10~20个,单井控制灌溉面积80亩左右。“一网”指输配水管网系统,从泵站、机井到田间出水口均用管网输水。“以管网代沟渠”、灌排水分设,实现田间自来水无死角无盲区。因管网系统较大,设计管道直径从Φ110~Φ500mm均用UPVC管件。系统设进气、排气阀、泄水阀、闸阀等配套设施。泵站出水口设计安置磁流量计和插入式数字流量计两种计水量器具,给水栓配备移动水表和小白龙输水软管。“一卡”指智能控制卡。用于泵站、机井启动,控制一座泵站、一眼机井灌溉。一泵一井多卡,依卡缴费,刷卡取水,实现计量用水缴费,促进了群众节水意识。“两表”或“一表”,是系统中的固定水表和移动水表。固定水表安装于泵站灌区干管首端,由水管员管理。作为泵站计量用水收费依据。移动水表是将固定水表计量分配到用水户的延伸和依据。水表起止码由水管员记录,用水户确认。机井灌区仅在井池出水口设固定水表。“多栓”或“一栓”,指泵站或机井系统的给水栓。泵站系统设多栓,机井设一栓用水灌溉。大田灌溉给水栓设计采用是先进的自动排气系统,解决了原来给水栓排气困难的问题。由一体式改为分体式安装,有自动关闭功能,节水高效。由地上变为地下深埋,便于机耕,用水泥浇筑,有防盗、防晒、防老化、不易损坏的优点。一带是田间出水口以下连接小白龙输水带。给水栓通过输水带用快速接头连接向畦田内灌溉,使用方便。畦田是田间畦块。传统长畦200~300m,宽8~10m,灌溉时间长,浪费水电。设计田间支管间距100m左右,出水口间距50m左右,畦田大变小,加大了田间节水效果。泵站灌区和机井灌区核定水价为0.21元/m3和0.22元/m3,亩次灌溉成本10元左右,比传统灌溉模式节省50%.

4工程设计综合效益分析

4.1创新了灌溉模式,优化了水资源配置

项目区实现了高效节水管网化管道灌溉模式,通过现代化先进的管网工程进行农田输水灌溉。以生产路为框架,在田间铺设了纵横交织的封闭式压力管网。乡镇灌溉用水协会根据各村灌溉面积,农作物种植季节、生长情况、土壤墒情、旱情选择配水,实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节水灌溉的目标。

4.2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保障了水利支撑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代化高效节水省电灌溉工程系统,全面解决了以往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先进科学的灌溉技术和充足的水源条件,使粮食及其它特色产业规模快速发展,项目区出现了一大批种粮大户,特色优质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大户,形成了特色产业经济强镇、强村、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

4.3实现了高标准现代化农田基础建设

小农水工程的设计,实现了耕地灌区节水化,工程运行科学化、长效化、灌区路网化、工程管网化。同时实现了灌溉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近20万亩。用水成本由以前每亩次30元左右降至10元左右,节水节电,达到设计要求。

4.4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

阳谷县小农水建设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现代化工程设计建设从2010年11月22日开工,至2013年3月31日完工,达到了现代化建设水平。农业生产条件极大的、全面的得到了改善。实际效益超过了当初设计效益。据统计,项目区新增年蓄水、引水、提水能力485m3,新建高效节水省电工程5处,改善、新增灌溉面积15.25万亩,年增产粮食平均202.47万kg。年均增经济效益产值548.49万元,年节水1059万m3,省工2664万个,节地1448亩,农民人均年增加收入1500元。经省市考评验收获优秀工程。工程建设后,县水务局又帮助项目区乡镇协会建立了工程轮灌、维修、管护、财务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水费收缴管理等相应配套的规范制度。并分期分批对基层用水协会成员、农村水管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建立了工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从而使群众受益、政府满意。项目区工程运行完好率和水费征收率均达100%;真正实现了“惠民工程”“民心工程”。2013年9月,阳谷县以优秀的水利工程质量和数量,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五批小农水建设重点县。获全省18个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重点县名列第一的好成绩。

现代化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业生产;雕塑

中图分类号:J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066-01

一、寻求创新的当代雕塑

随着雕塑逐渐成为为大众服务的艺术语言,“当代雕塑”这个名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批评家赋予了“恶俗”或者“伪艺术”,就好像电脑插画一直不为架上艺术家所接受的一样。大工业生产对传统艺术的冲击已经到了不可回避的时候,许多当代艺术家为了寻求创新也开始使用机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雕塑、装置甚至工业产品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不清,由此带给当代艺术家的却是另一片广袤的天空。

当然,许多传统艺术家仍然恪守自己的承诺,让他们的作品保持传统特性。我们不能否认这种观点的时代意义,雕塑作为一张特殊的名片,其艺术价值是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许多人认为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技术对雕塑是具有负面影响的,因为形式主义法则在机器语言中会发生转变,表达的已经不再是雕塑家对原生态的理解。新的艺术家对这种观念显然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新的表现手法是对时代特征的剖析的最好载体。

面对时代特征对传统艺术家的冲击,我们不妨对现代化工业技术进行分析,继而探讨新艺术手法能否为当代雕塑服务。

二、现代工业技术应用于雕塑的可行性分析

(一)新材料的应用

长期以来,艺术家在各自的创作领域中熟练掌握了一定的工艺手段并可控制一定材料的造型规律。习惯这种模式,就很少有机会去探讨新的材料技术了。这种心理因素,不仅把艺术家限定在一个局部的工艺材料环境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限定了艺术家思维观念的进步。我们应该在这里寻求突破,就艺术家而言就是应该积极主动涉足材料领域。英国艺术家托尼克雷格于1949年出生于英国利物浦,他于1988年赢得特纳奖,最近十年其作品相比从前更加的抽象。

(二)影像技术的应用

电子时代的到来以及电视业、通讯业、计算机网络业的兴起,为新时代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载体。雕塑,因为它自己的言语特征,在信息传播中已经显得过于单一和局限。在这种境况下,为雕塑赋予更多的信息载体,使其在创作与展示层面上获得更多突破。这也是当代雕塑发展的方向之一。虽然这种雕塑与装置艺术存在一些界限上的模糊,甚至更多人反对这种传媒式的雕塑。当影像媒体引入雕塑后,更存在媒体内容与雕塑主题混淆的一些矛盾。这更加促进了雕塑艺术家在创作中思索如何为新的艺术品融入时代特征。作者于2010年参与了重庆龙头寺火车站站前雕塑的评选,提交的作品《人人重庆》将全息影像技术融入到了巨大的几何造型雕塑中。该作品不但在造型上反映了“五个重庆”的思想内容,它的全息投影屏幕更可以以影像的形式展现“五个重庆”的新面貌。两者相辅相成,为雕塑艺术赋予了新的语言形式。

(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我们这里研究的是如何让雕塑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方法和技术。往往雕塑是单方向的为群众展示其美学特征,而人工智能雕塑则可以双向的与人群产生互动。根据人群的不同特征,展示出不同的形式美。这可以体现在灯光交互、声音交互、影像交互、形态交互等不同的方式上。四川美术学院徐光福教授创作的重庆市沙坪坝区三峡广场群雕,其中有一件作品是让不同的音乐响应人的不同的动作,再将音乐的旋律与周围的景观雕塑结合在一起,产生三峡流水的意境。这种创作手法是雕塑与人的关系的一种探索,也是未来景观雕塑的主要发展方向。

(四)计算机辅助创作

人类具有逻辑推理、判断、图形识别、学习、联想、思维、表达和自适应的特点和能力,计算机则以运算速度快、存储量大、精度高、不疲劳、不忘记、不易出错以及定量分析见长。通过人机交互技术让人和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取长补短,使人和计算机的最优特性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艺术创作的效率。

现代化工范文第5篇

如今,在科学技术的大力推动下,机械产品无论从功能还是质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人们在使用中更加得心应手,从而对其工艺可靠性也逐渐得到了认识。但是,在现代化社会中,产品的更新换代也较为迅速,让人们对工艺可靠性的要求也在逐渐递增。在此情形是驱使下,机械制造行业也不得不去采用新技术、新概念和新方法对产品工艺可靠性进行总结和优化,使制造业的发展也在朝着多元化的放向去进行。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对机械制造工艺的综合性发展必须采用一整套系统化的技术来进行优化处理,实现对现代化生活的对接;同时,在研究和开发机械制造工艺的工作中,更是要需吸取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创新的目的来提升整体的机械制造业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从而达到工艺可靠性的良好发展要求。

二、机器制造的工艺可靠性分析

(一)综合方法运用上

在机械制造业中,工艺的可靠性一般都不是但方面产生的,彼此之间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关联,很难单独进行准确定量,所以,在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分析中需综合运用多中方法来进行研究,从而达到其研究目的。首先,就以机械制造上的孔位特征为例:关键孔位特征的可靠度是提高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的关键,因此,可以采用模糊评价的方法来分析对阵位特征加工任务的影响因素,评估其影响矩阵,将得出的关键孔特征影响因素转化为模糊数,并加以集成,筛选出最终需要重点控制的影响因素,从而保证了关键孔位特征的可靠度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此外,在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分析中还可用定性方法对工艺、人员、机械等难以量化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研究数据。

(二)工艺管理环节上

工艺管理为机械制造工业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想实现高效、全面的工程制造模式,就必须要对生产工艺进行严格的管理,从而确保生产工艺可靠、有序的进行。通过对工艺管理上的合理性、可行性分析,对产品整个制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处理,使企业在发展中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三)检验管理应用上

在机械制造上,质量检验尤为重要,它不仅关乎着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否给人们带来最大使用价值,甚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有着一定影响。所以,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于质量检验方面都要进行严格管理。检验可以杜绝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工艺缺陷、配件应用不合格等问题,对产品的工艺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在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的认识

虽然人们对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的研究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还没有达到一定研究程度。目前,很多企业对产品可靠性的研究都是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将所有的问题都进行了考虑,但是在制造过程中,产品的工艺可靠性却很少得到研究;但往往在机械生产过程中却伴随的问题最多,如加工设备的退化、材料选取不合标准等原因,对产品的工艺可靠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论从因素分析还是从产品控制上,比设计阶段的因素都难得多,从而导致了尽管很对业内人士认识到生产过程的重要性,但由于诸多问题的存在,仍没能重视和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二)缺少相关规定指标

当前,很多机械制造也都是采用评定工序加工稳定度的能力指数,这个指数对单道工序的稳定度评价是有一些作用,但是由于只是单一的评价,无法对工序之前、工序之后、工序对产品的影响等方面信息进行整合,所以无法应用到整个加工过程上,更无法对整个产品的工艺可靠性进行评价。而单纯从指标上来看,产品可靠性的指标还是处于空缺的状态。所以,加强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出合理的、有科学依据的评定指标,是目前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研究上的重要任务。

(三)缺少变量的研究

变量是在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工位特征,并对产品的制造过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分析得出,产品的可靠性指标与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只有真正了解和控制了这些变量之间的作用,才能保证可靠性指标的实现。但是,不同的制造业涉及到的变量也不相同,就以机械零件来说,汽车和摩托车的配件制造之间就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所以,影响二者可靠性指标的内容也就千差万别,再加上材质、工艺路线、生产方式的不同,对产品可靠性指标的建立带来了较多的困难。

(四)缺少合理的评定方法

在产品的可靠性确定上,需要大量的样本实验获取相应的研究数据来进行分析,并对制造出的样本做出长时间的性能测试,从而才可以达到对产品可靠性的确认。但是,测定样本的可靠性是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所以在很多时候,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或是为了加快生产避免经济损失,很难等到样本测试的结果出来,就已经迫不及待投入生产,从而导致产品可靠性的评定缺失。所以,只有制定可靠的评定方法,规范有效的操作流程,是保证产品可靠性评定可顺利展开的重要条件。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