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易经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易经》 音乐学习 浅解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璀璨多彩,四域生辉。在这浩海般辉煌灿烂的文化宝藏中,绽放着一朵奇葩,散发着奇光异彩,影响着华夏的五千年文明,以致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它就是《易经》。世界上从没有一本书像它这么古老和产生这么深远的影响。
《易经・系辞》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变化首先是从太极开始,太极在变化中产生天、地两仪,天地在变化中又产生出春夏秋冬四季,四季变化中产生出八卦,八卦在变化中可以衍生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这六十四卦与三百八十四爻中包含着吉凶的信息,人们根据卦与爻的变化可以得出趋吉避凶的规律,只有这样才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由八卦太极联系到我们音乐,宇宙万物世界为根本,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音、心,音与心产生了演唱(奏)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观(听)众。在这四者的基础上,在衍生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拉弦弹拨类乐器、铜木管乐器、打击乐器、一系列的音乐理论体系、观(听)众,这八项在变化中又可以衍生出美声歌唱家、民族歌唱家、钢琴、小提琴、古筝、小号、笛子、箫、单簧管、鼓等乐器演奏家,音乐美学家以及音乐理论家等等的一系列“卦”家。如果我们再用64卦所对应的64种调式作曲,那将会在作曲界呈现出一种五彩缤纷,百家争鸣的景象。
在《易经》中,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是目前处于初始阶段,还很顺利,不过要继续努力才会会有好的结果。一粒种子被埋在土里,当它接收了大地的灵气,有了生命开始发芽时,即使你在上面压一块大石头,也阻挡不了它破土而出和它强大生命力,这就是“元亨”;一粒种子,从发芽到生长的过程中,经历了风吹雨打,最后结出硕硕果实,或者长的枝繁叶茂,最后长成参天大树,这就需要“利贞”的精神。故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乾”卦给我们的教育意义。
我们出于对艺术的爱,对艺术的执著,想在音乐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和得到长足的发展,如果我们真是出于对艺术的爱,我们就应该树立信心,不管在学艺术的这条路上经历多少坎坷,我们都要勇于乘风破浪,远航,最后必将会达到艺术胜利的彼岸。对音乐学习者来说,我们不光要学习许多理论和专业方面的书和资料,还要进行具体的实践。例如声乐演唱,你要进行大量的理论学习,准确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声乐更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声乐学习就比较抽象了,你在演唱时根本看不见你这个“乐器“是怎样发声和进行工作的。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不光要学习,还要把它展现给大众。从《易经》乾卦中所体会到的内心真实感受。
“坤”卦的卦辞是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注,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坤卦的卦名是坤,象征地。地载万物,也可使万物归隐,所以坤有归与藏的意思。“牝马之贞”是什么品质?为什么不以母牛代替它呢?这主要是由于马具有忠贞的本性。牝马更能体现出忠贞与温驯的品质,更适合表现坤卦的精神。是故“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也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之一。
从“坤”卦我们可以在学音乐的过程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坤卦的灵魂是“厚德载物”。所以警示我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能用狭隘的思想去看待和思考问题,而是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例如我们在音乐学习时,不仅要在专业方面有一定的造诣,也要学习其他的科学文化知识来提高自己综合方面的素质,从小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为我们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首先拿声乐学习来说,我们首先要阅读相关的关于声乐理论方面的书,使其为我们在学习专业老师的发声方法的同时和书本上的理论相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演唱声乐作品而进行二度创作之时,我们除了要通过阅读这位词作家和作曲家的生平事迹及了解他们相关的一些经历(生平经历,生活经历,情感经历等),以及他们是在怎样的情形之下写了这首词和曲子,他们是要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情感或者要诉说些什么。然后还要仔细研读这首词的风格,及要表现的是什么情感(爱国之情、游子的思乡之情、对父母或老师的感恩之情、对爱人的思念之情、或是对其他一些事情等)。然后再对曲谱进行研究,看它的旋律走向和其特点,分析调式和调性,曲式和声特点,以及钢琴伴奏的编配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和研习关于调式调性和曲式和声以及钢琴伴奏的编配相关方面的书籍,如果没有这些为我们做铺垫,我们就无法深刻地了解这首声乐作品,就不会在演唱方面取得成绩,因为对作品的表达,不光要有好的声音还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的表达,让我们的演唱有血有肉,只有那样你才能领悟声乐演唱的真谛,以及把最好的音乐献给广大的观众,才能达到音乐的最高境界,引起观众的共鸣。
参考文献:
1、学易经要先把基础知识和理论学好,基础扎实之后,才能为以后的灵活运用奠定坚实基础。自然本而立而道生,精熟之后也能助人、助己。倘若我们遇到自己解不开的困境,也不防用易经占卜一下,为自己指条明路。
2、《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易经;婚俗;妇女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140-02
《易经》涉及内容非常广泛,不仅记录了上古时代的占筮祭祀礼节方面的知识,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把《易经》称为“大道之源”一点都不为过,它里面各种思想资料蕴涵丰富,近年来,学术界从各个政治、经济、军事、法学、教育等领域进行了研究,而且成果颇丰。然而,从婚姻习俗方面进行研究的还不是太多。其实《易经》中四百五十多条筮辞中,有将近四十条是关于婚姻习俗方面的内容,对中国传统的婚姻习俗,特别是妇女的社会地位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笔者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妻从夫居
男女两人结婚后,妻子一般随丈夫居住,这种习俗自上古就有。《易经》中就有显示。《易经》每一卦都有一定的含义。比如乾为阳,象征天或男子;坤为阴,象征地或女子。写筮辞的人认为:宇宙就是由阴和阳两种元气构成的。有天地然后有万事万物,有男人和女人才能繁衍后代,男女是构成婚姻主体的两个方面。
至于“妻从夫居”婚姻的形式,《易经》中的卦辞有明显的反应。比如《蒙》九二卦中这样写:“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孔颖达曾经注释:“妇谓配也,故纳此配而得吉也。”“纳”的意思就是现代汉语中的“娶”。
男子“娶”,女子“嫁”,这就是结婚。卦辞中的“纳”字来表示“娶亲”,这样一个解释,说明上古时期婚姻就是女子被男子接纳。《蒙》六三:“勿用娶女”。“取”在这个地方就是“娶”的意思,“娶”为“取”的分化字,“取”字从耳从又,表示以手取耳,其实,这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在古代战争中,杀死敌人,需割下敌人的左耳以此为凭证进行记功。“取”的意思中,有“获得、得到”的义素,逐渐引申为“获取”一切东西,自然也包含女子。后来,加上“女”特意表示“娶亲”。因此,“娶”与“取”有共同的意思“获得”,也说明结婚后女子将要到男方家居住。
以上这些文字可以证明,上古时代已经是“男性中心”取代了“女性中心”的社会,女性已经成为男性的附属物。
二、一夫多妻
中国婚姻史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群婚制、血族婚制、亚血族婚、对偶婚、入赘婚、一夫一妻制。有的专家说,《易经》时代,是一夫一妻制的时代。但是,《易经》中出现了“侄娣”,使得上述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侄娣”,是指一个女子出嫁时有自己的侄女或妹妹陪着,妻子叫做“嫡”,陪嫁的叫“侄”或“娣”,“侄、娣”又被称为“媵”。对此,《公羊传》中也有记载,并记载说男子有九个配偶。是否有几个配偶,不能确定,但是可以至少说明男子有妻媵好几个女子。
在《归妹》初九中也有这样记载:“归妹以娣。”嫁妹以作娣,说明娣确实存在。《归妹》上六:“女承筐无实,士羊无血,无攸利。”《周易全解》:“此女子承筐,但筐中是空的,因为她没有资格参加祭祀,她不是正妻而是娣。”[1]这些资料不仅充分说明了证明“娣‘的存在,而且还证明了丈夫拥有的每个女子地位不相同,妻的地位最高,娣居于其下。
三、无婚姻自由
由于礼节非常多,在那个时代,女子是没有婚姻自由的。其中的《蒙》六三有所显示:“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女”谓六三,即“勿用取之女”,“金夫”谓上九。此六三之女,自往求见“金夫”。唐朝的孔颖达这样注释:“女之为礼,正行待命而嫁,今先求于夫,乃非礼而动。”可见,在婚姻中,女子不能主动向男子求婚,要等待男子来求婚再嫁,或者遵从“父母之命”,否则,就不合礼制,为人们所不能接受。
一个女子按照习俗随着自己的姑姑或者姐姐一起出嫁,对于他们来讲毫无婚姻的自由可言。其中的《归妹》卦可以了解到,初九曰“归妹以娣”,九四曰“归妹衍期,迟归有时”。商代的帝乙嫁他的妹妹,以妹之“娣”陪嫁,但婚期却被帝乙一拖再拖。六三曰“归妹以须,反归以娣”,帝乙本来想以家中的地位卑贱的女子代替“娣”陪嫁,但这个贱女却被送了回来,帝乙最后不得已,还是“娣”作为陪嫁了。六五曰“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在帝乙妹妹出嫁的当天,“妹”的嫁衣还赶不上“娣”的嫁衣漂亮高贵。从这些卦辞我们可以看出,帝乙先是不愿意让她随“妹”陪嫁,于是故意拖延婚期,继而又企图以其他贱女代替陪嫁,可是,终究无法,帝乙只好让“娣”陪嫁,然后置办一套比“妹”的嫁衣更华美的嫁衣,以此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也表达自己的感情。
四、抢婚习俗
结婚是婚姻习俗的最阶段,故双方都非常重视,和近代一样,结婚当天新郎要亲自去迎娶新娘,至于结婚的形式,在《易经》中也有记载,《咸》是专门说明婚姻关系的卦辞。其组合为上“兑”属阴,下“艮”属阳,画卦的人认为阴阳相互交映,刚柔相济才能有所感情。所以就用“上阴下阳”象征夫妻关系,占得此卦就比较吉利。
怎么样进行迎亲呢,繁文缛节不是太多,《屯》、《贲》、《睽》三卦的部分爻辞中却记述这样一些场面,类似于古时候的抢婚。“屯如皤如,白马翰如”意思就是“一行马队蜂拥而来,远远望去马色斑驳,奔驰、回旋,一派威武壮观景象,乍一看似乎是劫财的强盗,实际上是“匪寇婚媾”。
另外,《睽・上九》也有记述:“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像“匪寇,婚媾”的记载在《易经》不止出现一次,二十频繁出现,均为古代抢婚习俗的描述。
五、婚期
婚事确定下来后,婚期是如何确定的呢?《归妹》九四:“归妹衍期,迟归有时。”从这句可以看出,女子如果年龄不够,婚期可以往后推迟,等到适当的年龄再出嫁。
男女双方结婚时的长幼情况,一般是男子大于女子更为人们所容易接受,如《大过》九二卦辞中记载:“枯杨生■,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这两爻辞说的都是男女结为夫妻,九二中男子长于女子,九五中女子长于男子,一个结果没有什么不好的,双重否定加强肯定语气;一个为结果是没有什么过错,但是也没有什么赞扬的。
吕思勉说:“《诗》曰:‘婉兮娈兮季女斯饥。’言季不言孟,古人好少女之证。男子之性,盖无不好少女者。”又说:“古书言昏年者,书传、礼记、公羊、谷梁、周官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墨子、韩非则谓丈夫二十,妇人十五,大戴又谓大古五十而室,三十而娶,中古三十而娶,二十而嫁。”[2]虽然各家说法不一,男子应该大于女子还是被大家所接受的。可见,这种情况在当时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
对于婚期的选择,在以上这两爻爻辞中都出现了杨树的描述,并且用此做比。说明在当时结婚的时间一般定在每年的春天。这种风俗到东周时也没有改变。而“怀春”一词也极有可能由此而来。
六、贞节萌芽
上古时期,婚姻关系的固定长久,已经被人们所重视,如《渐》九三中记载:“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象曰》:“妇孕不育,失其道也。”意思是说以私情相孕的不能养育。女子怀孕了而不能养育的是因为那不是自己和丈夫的孩子,而这样做,是违背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不仅不能生育,而且这个女子还会受到惩罚。可见,当时婚姻强调夫妇关系固定专一,女子不能随便与丈夫以外的男子有私情,更不能和别的男人有孩子,否则,就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唾弃。
另外,终身的婚姻关系也是在《易经》中被强调的。比如《恒》卦中就说夫妇的情义要像日月四时的变化一样恒久,《恒》六五中记载:“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意思就是要求妻子从一而终,对丈夫则没有这样的要求,如《象传》所说“妇人贞洁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还有《序卦传》中提到:“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讲的就是夫妇之间的关系要恒久,终身不变。也就是要求夫妇关系稳定。
总之,关键在一个“恒”字,《易经》中有“恒其贞德,妇人吉”这样的句子,也就是夫妻关系应该长久保持下去,不然的话就要遭到羞辱,为社会和丈夫所不容。由此可以看出,“从一而终”、“不事二夫”的贞洁思想开始萌芽。
曾经有一些人根据《诗经》中的只言片语,认为东周时期,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是自由的,妇女还可以再嫁,没有所谓的“从一而终”的观念,而且到了汉代,还有妇女改嫁的例子,女人从一而终的观念是后来才有的。笔者认为这是不符合实际的,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首先,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不合伦理道德的事情。其次,事物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在殷商末期,由于商纣王的荒无度,不理朝政,社会风气败坏。周武王建立西周后,吸取商朝末年的家训,对社会各个方面严格要求,夫妇之道自然也不例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周本来完善的社会制度,到了东周时期,逐渐被废弃,所以到了东周时期,男女之间的婚姻关系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再次,春秋时期郑卫、战国赵国中山皆为声色渊薮之地,有现实和历史的原因,即“此地为殷墟文化圈,流风余韵尚在”,“诸侯与周王室远近关系不同,实行周礼的程度也不同”[3]。对于以上这些情况,后代的儒学家是深恶痛绝的,因此他们比较向往西周的政治、伦理、道德制度,孔子就是其中的代表。《论语・八佾》子曰:“周监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中庸》:“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者说明了在春秋时期,风俗习惯、伦理观念已与西周时期有很大的不同了。其中在婚姻中的“贞节”思想已经淡薄,但是不能就说明在西周时期“贞节”观念已经完全消失。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婚姻习俗发生了巨大地变化,而《易经》中的独特的符号结构和广泛深奥的内涵对此发生了重大的作用。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女子跟随丈夫居住:一夫多妻;妻子年龄应该小于丈夫;男女地位不平等,男尊女卑;婚姻不自由;抢婚习俗;贞节观念。
《易经》以其包罗万象的内容,对人类社会可谓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虽然几千年过去了,一些观念和习俗至今还为人们所遵从。
参考文献:
[1]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386.
一. 殷氏族的文化及统治,众所周知,河南安阳的殷墟,是商王盘庚迁来的殷氏族统治中心。这个奴隶制的国家统治了长达600年的历史,是我国古老文化的渊源,发祥地。对于《易经》的萌芽思想,通过甲骨文和出土文物的研究资料可略见一斑。
1、 统治的中心思想:殷氏族统治政权建立后,首先破坏了"共同消费、共同生产"的原始社会制度,建立了奴隶制的社会制度。"王天下者,皆出一家"。"惟此一族之人,可以受命于人,作天子,别族皆为天所不眷。"是说所有土地归殷氏族所有,征服和吞并的其他氏族的人皆为奴隶,服役于殷氏族。《诗经》、《小雅o北山》讲:"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殷氏族的京都王族分为二宗,其一是元宗,或大宗(子族),是统治中心的奴隶主。其二是小宗(多子族),被统治者分派到被征服的异族地区作地方上的奴隶主称"邦伯"。被分封的有二大派系,六族的有 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七族的有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僟氏、终蔡氏。设立了以中心奴隶主统治的政权。官称?quot;王"、"侯"、"邦伯"、"师长";文化官称为"卜"、"史"、"巫"、"祝"。是维护统治的御用文人。也是我们古老文化源头活水的疏通者。凡官皆为殷氏族中人。当时的文化官权力最大。国家的大小政务,如出兵讨伐,修筑城池,官职的罢免,甚至年景如何?天气如何等等,他们说了算。权力是用向卜方式,请求最信赖的上天(祖宗神:帝俊、帝舜、帝喾)。借助于他们的旨意传达给下帝(儿子、天之子)再支配人间的一切。相对的讲文化官是借助上帝的意志,使之绝对服从,驾驭了统治者。对殷文化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而流行在民间的五行、八卦学说在卜、史、巫、祝的整理下逐渐产生民原始的萌芽思想。
2、 统治的手段:殷时统治奴隶有两种形式:一是生产奴,叫"众"甲骨文中" ",是三个人在烈日下劳动,一百个生产奴为一团体叫"众一百",为便于管理设一小官"小籍臣"。服不了奴役之苦而逃跑的叫"丧众"。"众"身上或脸上额处烙有火印,任你逃到什么地方也是奴隶,抓回的"丧众"更是苦不堪言,或杀、或卖、或对换、或徇葬等。二是家奴,叫"臣"( )"仆"( )"奚"( )"奴"( )"妾"( )等,是直接服侍奴隶主的奴隶。各自的分工不同,是高于生产奴的一个层次。有这样的统治手段,加上上帝的意志,所有奴隶绝对服从。尽管有这样严酷的统治手段,《易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奴隶反抗的故事?quot;不,克松,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易经·讼》九二等。
3、 统治的骨干思想:"德""礼""孝"
1) 德治:《盘庚上篇》讲:"非予自荒兹德"。"予亦不能动用非德。"《盘康下篇》讲"式敷民德,永肩一心。""人惟求旧,器非求旧维新。""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的德治思想。是愚弄百姓的鬼把戏,说是上天任命统治者是长久性的。究竟能统治多长时间,他们也把握不准,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内心修养的"德"。卜辞中的"德"没有底部的"心"字,而是一个"直"字,"值"意思是有德者心要诚实,上古时"德"与"得"不分,对德字有" "" "" "" "" "五种写法,对得有" "" "" "三种写法,二字同一意思。是与人与已都过的去,对人对事问心无愧。有"忍耐"的含义。德治的主要意图是:"商实百性王人,罔秉德明恤,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周书·酒浩》。是说倡导德治待人和气,无论大臣小臣,远邦邻族都愿意为其效力。
2)禮治:《尚书》记载:"典祀无豐于昵""豐"即"礼"字。卜辞中有" "" "的写法,尤如二块玉石放到一个盘子里。"古人行礼以玉。"是祭祖用的供品或祭器的意思,偏旁的"礻"是后来加上的,才成为今天所见到的禮。殷氏族的统治者大肆宣扬"故殷禮陟配天,多历年所。"认为享国长久,平安太平是上天和禮治的作用。实际上德是内心修养,禮是行为的规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3) 孝治:是保全同一血族而永远存在的概念。后来对孝的记载就更多了。《诗经·大雅·无醉》"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 ""假哉皇考,绥于孝子。"《周书》"远服贾用,孝养劂父母。"等。殷人提倡各王公贵族都能进孝。就能统治长久,孝于本族,自忠于国。"惟忠惟孝"是他们的宗旨。卜辞中"孝"(
)和"考"(
)和"老"(
)字通。音同字不同,后来才将三个字意,音分开。读或研究甲骨文时这样的情况经常遇到。孝治有二种目的。一种是下一代对上一代的追综纪祀,对血统内的祖宗产生深刻的怀念,情感上留下丰富的追忆,使政权得到祖宗庇护维持长久,再一种是通过对祖宗的行孝,趋于纯厚,无有作乱,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生活看,不致于引起反抗。
由于血缘关系的牢固、德、礼、孝的思想产生了,而又将这种伦理观念的道德规范升格为"天伦"观念,天伦就成了德、礼、孝的中心。形成了种族被统治的骨干思想。使之在历史的长河中统治了600余年,由于殷代的社会相对稳定,形成了具有独特的中国古老文化,萌发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想。产生了天文历数、农耕、医药、五行、八卦等学术思想。如果说世界文化是座金字塔的话,那么中国的古老文化的骨干思想就是嵌镶在塔顶的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 二. 实践中产生的真理
原始的渔猎生活结束后的漫长岁月里,发展至殷人时期,已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甲骨文就有农( )田( )圃( )囿( )麦( )黍( )禾( )粟( )果( )啬( )桑( )蚕( )丝( )等字的记载,还记载了与农作物有关的酿造字酒( )( )等。由于农业生产的发达,各种农作物的收种、管理时间、天气变化迫切需要有一整套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天文思想为农业生产服务。于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了历法思想。
1.劳动创造了历法:长期生产斗争中,人们汲取了失败教训,总结了成功经验。认识一年为一个周期。设闰月、平年、闰年、大月、小月、日月食等自然现象,萌发了自然科学的思想,为现实的朴素唯物主义提供了可能性。
1) 纪日法:用十干的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与十二支的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戊亥相配,甲与子相遇时正好为六十日,一个周期,依次轮流。殷时的纪日法略有不同,以干为主,如卜辞中:"乙卯卜,昱丙雨。""昱"字通"翌"为明日?quot;戊寅卜行贞,今夕记亡囚。"的"今夕"即"今日""壬午卜,耒乙酉,雨。""耒"字称下句某日;"昔"指已经过去的日子。
2)纪旬法:用十干的甲一癸十日为一旬,六十甲子日依次类推为六旬,那时的"日"不系于月份上而系于旬上,而"旬"又不系于"甲"而系于"癸" 。如遇到"囗甲子,允 来,自东,囗四日庚申,亦 来嬉自此。"时,甲子的前日应为癸亥,按理是一句中的第一天,又提到"四日庚申",推到第四日前三天的"丁乙"成为第一日了,当时的一旬之内,"癸"也不定是第一日。
3)纪月法:"殷人的法是看月亮的圆缺一次为纪月标准,而圆缺一次的二十九天为"小建"。三十天的称"大建"。纪月的顺序为一二三四……十一、十二。称一月为"正月"。如"祭未卜,冰贞,王旬之畎,在正月。"
4) 纪年法:普通年十二月,当与太阳年合时设置闰月,否则时间就不会准确,出现纪年的错误,闰月时一年十三个月。纪年称"年""岁""今岁商受年。""今旾(春)王伐土方。""今 (秋)我入商。"年限的记载为"春""秋""夏""秋""冬"的纪年法,是后来加上的夏和冬。春秋纪年法早在殷人的武丁,文丁以前就实用,而到帝乙的后改为以事纪年法。
2.五行。八卦学说是实践中的真理
1)五行学说:周人取代殷人后,为维护所得的统治地位,抬出民殷人所崇拜的上帝--上神恫吓被奴役的殷人文化官时,所提出的反驳意见,世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上帝、上神,而是有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组成了世界。这五种原来早在殷人前广泛流传在民间,被人们所认识,是这五种物质经过思维活动,反映给感觉器官的实践体验,而得出的其理,五行是说是对上帝思想的否定,在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五行学说发挥了它应有的科学作用。有人说"提倡五行学说的是"子思""孟轲"。他们是在"原始"的五行学说"按往旧说"了。将其神秘化,为统治者服务。《左传》说:"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鲁语》说:"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quot;"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这才是没掩饰,而又纯朴原始的五行示说,是极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尚书·大传》中讲了一个关于五行学说的故事。"武王伐纣,至于商郊,停止宿夜,士卒皆欢乐达旦,前歌后舞,假于上下,咸曰:孜孜无怠,水火者;百姓之所以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以兴生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这种民歌流传在民间,对统治是非常不利,不论是五种物质的生克关系是自然规律,在他们认为说不清什么时候就会取代他们的统治,故而将其神秘化,牵强成了为统治者服务的政治哲学。
2)八卦学说:除早期的五行学说外还有一个相互矛盾着的思想--八卦学说(简单的朴素的原始辩证法)是用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八种符号,代表着自然现象中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物质。八卦相重,演出六十四卦,借以说明事物交感的发展,变化的道理。产生了吉--凶,祸--福,大--小,往--来,生--死,益--损,进--退,泰--否等对立统一思想。认为整个世界充满了矛盾,而万事万物均在矛盾中变化着。"小往大来,大往小来""无平不破,无往不复""否板泰来""泰极反否",这并非是形而上的观点,而是辩证法的萌芽思想。八卦内均由阴阳二爻组成,借以说明互相对立、互相依存、互相消长、互相转化、阴阳互结产生万物,形成了中华民族古老哲学思想的独特的理论体系。与其说八卦学说,到不如说阴阳学说更妥贴。尽管八卦中没提到阴阳二字,实际上阴阳的观点早以被人们公认了,以"近取诸身""比类取象"的观点和五行学说一道,萌发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
三.医源于《易》:关于医学的起源问题,有四种说法:一是医源于动物的本能;二是医源于巫;三是医源于劳动;四是医源于圣人。源于劳动是确信的,劳动创造了人类世界,创造了一切,创造医是毋庸置疑的。究竟是通过什么方式源于医,是值得研究的个问题,在古老文化的早期就记载着"医源于巫"的说法,这个巫就是上述所提到的文化官"巫师",而巫师通过巫术的卜筮手段,为人民治病,取信于民,形成医。卜筮的理论根据就是《易经》中的八卦学说,而八卦学说中的思想是阴阳,应该说"医源于《易》。《说文解字》说:"醫治病二也,从医,从酉,恶姿也;医之性然,得酒而使,故从酉;王育说一曰 ,病声,酒所弓(以)治病也。"殷的前期治病有三种方法:按 导引,砭石针刺(有出土文物)和酒制汤液。"祝由"治病就是卜、巫、祝的心理疗法,而绝非迷信和荒唐行为。《管子·权修篇》《大玄经·玄数篇》《广韵》《广雅·释诂》等书中都提到带巫字的" "。和醫字通。《论文》说:"巫彭初作医"。这个巫彭是那一级的官呢?《山海经·海内西经》说:"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等六巫,操不死之药拒之。还有记载"九巫""十二巫"之说。由此可见巫医是我国古老文化的一个层次,长期实践中创造了医药,借助于《易经》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才更加完善祖国医学文化。
四.对《易经》萌芽思想的认识,《易经》是卜筮之书,而以蕴藏了深邃的哲学观点,卜筮原是生于无知,而又渴求有知,因而借助于巫,取信于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输入了有知因素,减少了无知因素,产生了朴素的辩证观点。"关于成立八卦学说的作者和时代我谈二点看法:其一是关于时代问题,《易·系辞下传》中说:"易之兴也,其当殷未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其说是在殷、周交替时,周初建政权,文化肯定不会发达。是刚从"令周侯""小邦周"改为"大邑周"的,前面说了这个小邦周是殷统治下的一个小氏族,文化是赶不上殷氏族的文化发达,而又刚刚走向政治舞台的周文王正为如何巩固政权而大费脑筋,那么心思去研究"世界是在矛盾中的变化呢?"再者说自己本族内的文化官尚未有过高的文化素养,被奴役了的殷文化官是不会给他们出力的。所谓"易更三圣"的周文王,周公旦演卦而又作卦辞的说法值得讨论?其二是如果是周人作《易》,那么《周易》之前的《连山》《归藏》(原始八卦学说算不算《易》呢?《易经》所记载的故事大多是殷人的,而周时的很少,如"箕子之明夷"(明夷·六五)等。至于托名的作者就更多了"伏羲画卦""文王演绎""神农排演""夏禹複演"。"战国时汉人所作""孔子作《易》"楚人轩臂子弓"真正的作者还没有充分论据来证实,只能说完善了《易医》的思想。但"易者变易也"的矛盾思想,早在殷人以前就被公认了的。我认为《易》源于"众"的社会实践和劳动创造;说的具体一点《易》源于"卜、史、巫、祝"等文化官的文字记载和系统整理,是殷氏族早期的产物。不过是《易》托名于周氏族的统治者而已?quot;作《易》者其有忧患乎?"的观点,未免不无道理。
1、卜卦可分为卜卦时,成卦后这两个阶段。卜卦时主要的工作是取卦,取上卦,下卦,变卦。
2、取卦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法难易程度不同,准确度也不同。而成卦后要将取得的卦分为本卦、互卦、变卦。之后依据动爻可分出体卦、用卦。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