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属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270 文献标识码:A
1档案文化价值的确定
档案具有科学文化作用,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结论。然而何为档案的文化价值?这个非常专指的问题,就显得语焉不详了,因而近年来我国档案界开始对此进行认真地思考。档案的文化价值是由档案的内外两方面特征的文化属性决定的。当然,在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是档案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档案馆的科学文化性质,而不是因为档案馆是法定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才决定了档案具有文化价值。
首先,从外部特征上考察,档案作为一种历史记录,是借助于一定的记录符号将人类活动的真实场景和过程记录于一定的载体之上。因而,外在的记录符号与记录载体符合文化表现的基本条件。
档案文化属性的确定,还有赖于档案的载体本身蕴含的文化属性的认定。“档案载体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及文化鉴赏价值。”
档案载体的民族文化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和文化鉴赏价值是指档案载体的演变及运用,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阶级或一个集团所带来的情感寄托。如我国的悠久的文化传统与文明进程,完全可以从我国记录历史的载体本身的演变与使用进程上体现出来。档案不仅仅是历史的证人。档案记载着知识,从横向发展看,它只映现了一个时代、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充当着证人角色;而从纵向发展角度考察,档案的发展又呈现着一种知识成几何级数积累的趋向。从这种纵向角度看档案,它就成了一种推动文明发展的动力,是一代代文明的“催生婆”。甚至可以说正是依靠档案这种文献记录积累知识的功能,人类社会才有文明可言。没有档案就没有人类文明和文化,两者事实上是共生的。
2档案文化价值的扩展特征与实现方式
2.1档案文化价值的扩展特征
从档案价值的实现规律上看,档案的文化属性则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档案价值的扩展律;其二是档案科学作用递增律。
档案价值的扩展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档案具有对机关的作用(第一价值)和对社会的作用(第二价值)的双重性及过渡性;二是档案价值的多元性和变异性。档案的第二价值就是档案文化属性的重要基础。档案价值的多元性与变异性,也可以从档案科学作用递增律上表现出来。长期以来,档案既是行政管理的工具,又是发展生产建设和繁荣科学文化事业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档案发挥作用时空环境的变迁,档案的作用将从更多地用于行政管理,逐渐转移为更多地为用于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等各项建设事业。档案的这一特征,也决定了档案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
因而,从档案价值的实现规律上可以看出,档案文化价值的扩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受时间限制;(2)受密级限制;(3)受档案机构的收藏政策和开发利用的影响;(4)档案馆是实现档案文化价值的主体;(5)不同档案馆体现不同的文化价值。
2.2档案文化价值的实现方式
档案的文化价值是多元的,因而,其实现方式也必然是多元的。综合起来,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说明档案文化价值的主要实现方式。
2.2.1发挥史料信息中心的作用
档案信息是一种历史信息,也是一种固定的信息,它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纽带。因而,档案保管部门尤其是档案馆应该成为历史信息存储中心,并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为历史学、社会学等研究提供历史信息,以充分发挥档案延续社会记忆的功能。
2.2.2扩展教育功能
档案之所以成为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是源于其历史性、原始性和直观性的特点。
档案用于各种形式的教育之中,是档案开放利用后被日益扩大的功能之一。这一功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被许多国家所认可,而且作为发挥档案文化属性和实现档案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如档案学者史密斯就指出:“如果档案材料成为学校历史教学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它能够激发一种鉴别和了解历史的需要,那么文化遗产的意识将会得到极大的增强。”法国从1950年就在国家档案馆建立了教育处,次年在法国各省也建立了类似机构,一个专职教师负责组织对法国历史博物馆的教学参观,并提供解说词和复制件。这在国际档案界为档案用于教育开创了良好的典范。如今,举办档案展览、汇编专题档案材料、利用大众传媒进行档案宣传等等档案利用方式,都被赋予实现教育功能的含义。
2.2.3参与网络文化的建设
互联网络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影响社会生活最强烈的一种技术产品。“网络社会”、“网络文化”等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事物不断涌现,因而,与信息收集、处理、传递等有关的传统行业和部门将不得不面临极大的冲击。档案部门也是其中之一,目前的形势表明,如果档案部门不加快信息处理与网络建设,将严重滞后于整个社会的信息管理的发展。
2.2.4参与社会文化传播
关键词:课程 民族文化 “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 课程文化
“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是柳州师专为探索传承地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路径与实践而开发的一门校本课程。本课程主要将收集、挖掘、整理、提炼的桂中地区(指广西中部,主要包含柳州、来宾、河池等地)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创造的具有典型民族特征的文化样态作为主要授课内容,以彰显校本课程的地域性与民族性。本文主要以“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课程的开发为例,探讨民族文化与学校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民族文化是课程的源泉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的为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事物,主要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文化是课程的源泉,离开了文化,课程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程是人类文化精华的汇集,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课程的源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课程内容来源于民族文化。世界各国、各民族创造出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为各民族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料”,不同的民族将其视为“精华”的文化选入课程中,作为其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2.民族文化个性决定了课程的文化属性。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凝聚成各具特色的课程内容。
柳州师专校本课程“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的开发是以传承桂中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目的的,桂中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课程内容开发主要来源。桂中地区不仅拥有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四绝”――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而且还有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麒麟山文化、文化、红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这些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课程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以凸显课程的“民族性”与“地域性”为出发点,以传承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为目标指向,以收集、挖掘、整理、提炼的桂中地区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创造的具有典型民族特征的文化样态为主要授课内容。课程主要分为“桂中少数民族山歌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建筑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宗教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婚俗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葬俗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等八个专题讲座,每一个专题都对不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形态、历史流变、文化生态、内涵价值等进行细致考察分析,厘清它们的内在差异,找出其文化共性,分析其价值与意义之所在。
二、课程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
人类文明的延续是人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果。自教育产生――特别是课程出现以后,课程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担负着传递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各种人类文明成果的神圣使命。课程在传递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对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进行筛选、提炼、加工、改造,使之凝炼为具有一定系统性、科学性的课程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是一种对文化进行选择、传递、创造与反思的文化活动,课程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浩如烟海的民族文化进行选择与创新的过程。就课程设计而言,课程设计的目标与内容决定于基本的文化价值倾向,就课程实施而言,课程对文化的传递,是创新文化的过程[1]。
为了保障和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传承地方民族文化的实际需求,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鼓励地方和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合地方和学校实际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其中“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2]柳州师专校本课程“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作为传承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载体,一方面要全面收集、挖掘、整理、提炼桂中地区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民族文化,如来宾麒麟文化、忻城土司文化、金秀大瑶山文化,以及壮族的歌谣、瑶族的舞蹈、苗族的服饰、侗族的鼓楼等艺术形式;另一方面要通过课程教学形式实现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由“自在文化”向“自觉文化”的转化,即将收集、挖掘、整理、提炼的各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课程化”改造,按照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内在逻辑,使“自在”的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成为一种“自觉”的课程文化,并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达到传承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目的。同时,作为传承民族文化载体的课程,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认同意识、增强学生传承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神圣职责。
三、课程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品性
从传统的课程理论建构来看,课程是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载体的工具性存在,“文化课”往往成为“课程”代名词,课程学习被简单地认为就是“学文化”和“学知识”。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课程是一个不断被建构、被完善的文化再创造的动态过程,课程具有能动的选择性、主动性和创生性,课程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课程不断构建自身文化品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成就自身的文化特色,维系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存在,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文化”。
课程的民族文化属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可以从课程理论、课程政策、课程体制、课程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反思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就课程内容而言,“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课程凝聚了桂中地区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品性。柳州、河池的刘三姐歌谣是广西壮族民歌艺术的典范,是壮族族性的文化表征;三江的鼓楼、风雨桥以及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是广西侗族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集中体现了侗族人们丰富的民族审美经验和充满诗意的生态意识;金秀独具民族特色,五大瑶族支系及其绚丽多彩的瑶族服饰文化艺术成就了金秀“世界瑶都”之美誉;形式多样的芦笙节、斗马节、坡会使融水成为“百节之乡”而享誉海内外;来宾的麒麟山文化和忻城完整的土司建筑则象征着壮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就课程实施而言,“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课程的教学过程,既是向学生展示桂中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形态的过程,也是呈现桂中各少数民族独特民族品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以一种文化自主性的存在,构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特色”和“桂中少数民族文化品性”的“课程文化”品性。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地方高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路径研究与实践――以柳州师专中文系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为例”,项目编号为:[2012JGZ163]。)
注释:
[1]于洪卿:《论课程的文化内涵》,教育评论,1997年,第1期,第13-15页。
【摘要】独特的自然环境构成巴渝民俗生活,滋生重庆民间剪纸艺术。文章从地域文化的载体、民俗生活的反映、思想情感的表达三个层面探讨重庆民间剪纸的地域文化属性,凸显重庆民间剪纸的地域文化特色。
【关键词】重庆剪纸;地域文化;民俗生活
民间剪纸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的文化艺术结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剪纸源于民俗生活,在民俗活动中广为流传,在千年的发展传承中,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呈现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中国民间剪纸文化体系中,重庆民间剪纸具有深厚的巴渝文化特色,集中反映了巴渝民俗风貌,2009 年与山西、陕西、吉林、江苏、浙江等13 个省市的剪纸作为中国剪纸联合申报项目,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批,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研究梳理重庆民间剪纸的地域文化属性,对重庆民间剪纸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域文化的载体
地域文化是人们在特定地区或地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长期的生产活动而形成的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方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华民族的大文化圈内,民间剪纸创作的思维方式相同,各地民间剪纸总体上有共同之处,但不同地方的文化有一定的差异,而剪纸作为文化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不同地方的剪纸在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等方面也具有较大的区别。如我国北方的剪纸粗犷豪放,强调造型的简约与形象的写实,南方剪纸玲珑精致,追求细节的雕琢与形象的写意。另外不同地方的剪纸表现题材不同,文化内涵也不同,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些不同地方的民间剪纸从不同侧面反映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思想情感与审美取向,构成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重庆具有3000 多年的悠久历史,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重庆依山傍水,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俗孕育出重庆独特的巴渝风情,如依山就势建造的吊脚楼、巍峨壮丽的三峡景观、享誉世界的大足石刻、历史浓郁的古镇遗迹等,这些巴渝风情反映着重庆历史文化积淀和重庆人民的伟大创造,是重庆地域文化的经典。
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文化成果的享有者。只有创作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艺术品,才能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才能更好地发挥地域文化的辐射作用,实现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重庆民间剪纸秉承这一理念,创作出一系列具有地域文化特质的作品,如黄继琳的《嘉陵江畔》《三峡》系列、《山城民居》系列剪纸,张明志的《重庆十二景》《重庆古渡口》《重庆老城门》《重庆吊脚楼》《古镇磁器口》等剪纸,以重庆的地域环境为视角,展现重庆代表性景观,成为重庆对外宣传的名片。
二、民俗生活的反映
民俗又叫民间风俗或民间习俗,是指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在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中,有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还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民俗反映了民族发展历史及民族文化精神,体现了民族社会心理和文化取向。民间剪纸以民俗生活为基础,以民俗文化为载体,与民俗活动有紧密的联系,民间剪纸的内容与形式充分地反映了民俗生活的各种事象,与民俗文化互相交织。
重庆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民风淳厚古朴、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俗生活,如重庆火锅就是极具代表性的码头文化,重庆火锅最早为朝天门码头的船工和纤夫为了饱腹和驱寒祛湿,采用粗放餐饮方式催生的特色饮食,现已遍布全国并走向世界。重庆又名“山城”,楼房依山而建,道路坡坎交错,搬运货物只能依靠人力脚夫,他们依靠一根棒棒,挑起重担,为千家万户提供了方便,被人们亲切地叫做“棒棒军”。这些民俗生活成为地域文化的代表和标志。
民间剪纸根植于民间百姓生活沃土之中,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样式。人们的生产生活为民间剪纸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地域民俗风情和传统生活习俗成为剪纸艺术创作的源泉。在重庆堰兴剪纸中,很多作品以民俗风情为主题,表现地域生活情趣,有强烈的人文气息,如张明志的剪纸作品《山城棒棒军》《山峡纤夫》《重庆火锅》、梁素的剪纸作品《坝坝舞》等。
三、思想情感的表达
民间剪纸是广大劳动人民为了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不受社会功利思想的制约,体现了人们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表达劳动人民最朴素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诉求。民间剪纸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文化特色,以祈祝平安、希冀美好为共性心理,表达人们对平安幸福、延绵长寿、生活富足的朴素愿望。
民间剪纸艺人为了表达思想情感,受中国民族传统、审美观念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往往采用观物取象的通感联想方法,通过意象造型手法表现主题。意象造型是思想过程与视觉创作的共同体,是观念和情感的表述方式,其意是内在思想,其象指外在形态,在创作过程中追求以意写形,借用意象化的形态表现主观的思想情感。
民间剪纸的意象造型手法较多,如“象征赋意”“谐音取意”等。“象征赋意”是运用典型的事物,根据其性质和特点,赋以其吉祥寓意,使之从客观事物中分离出来成为吉祥观念的替代物。“谐音取意”是利用汉字同音不同字的特点,将某些难以表达的吉祥语或吉祥观念运用与之谐音的事物来表现,使人产生联想,通过“谐音假借”“因音象形”“语义双关”的手法突出主题。这种表现手法在漫长的文化传承中已经形成一种程式化体系,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重庆民间剪纸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借鉴吸收北方吉祥造型观念,传承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也较好地运用民间剪纸的意象造型手法,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和对祖国繁荣发展的歌颂。如重庆工艺美术大师梁世惠的剪纸作品《和和美美》,通过几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在树上玩耍嬉戏,表达对和美生活的赞颂。黄继琳的剪纸作品《和平幸福》,运用对称剪纸的表现形式,通过小孩放飞和平鸽,表现人类对和平幸福这一永恒主题的期许。在周定洲的剪纸作品《繁荣昌盛》中,孔雀悠然自得、栩栩如生,周边繁花似锦,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剪刻手法精美细腻,具有南派剪纸的特征。另外重庆其他剪纸作品《珍贵吉祥》《春色满园》《龙凤双喜》等,也从不同侧面运用意象造型手法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
结语
独特的自然环境构成巴渝民俗生活,滋生重庆民间剪纸艺术。重庆民间剪纸立足重庆地域文化的根基,传达思想情感,体现巴渝人民勤劳、质朴的精神品质,无论是民俗风情剪纸还是吉庆剪纸,都真实再现了生活情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属性。
注释:
*本文为重庆文理学院重点研究项目“重庆民间剪纸地域性文化特质研究”的研究内容(项目编号:Z2012MS06)。
参考文献:
[1]傅作仁,章.中国剪纸艺术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弩之力
弩蓄力越大,射程越远,体现了弩的聚力特性。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沙田完成了从小渔村到内河港口再到现代综合性港口的华丽转变。沙田海事人不断改革创新,丰富监管手段,更新监管模式,保持了辖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为港口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弩的这种聚力特性正是沙田海事人凝心聚力,厚积薄发的具体体现。
弩之韧
弩压力越大,冲击力越强,体现了弩的坚韧品格。沙田海事处作为东莞海事发展的一面旗帜,承担着东莞海事改革、发展、先行的历史使命,面临着各级重托,面对海事处人手紧、任务重、压力大的客观现状,沙田海事人攻坚克难,以压不弯、压不垮的弓弩精神迎难而上,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走在了基层海事发展的前列。弩的这种坚韧品格正是沙田海事人不屈不挠,开拓进取的真实写照。
弩之志
弩定位精准,方向明确,体现了弩的矢志精神。沙田海事是服务虎门港开发建设的桥头堡和先行军,一直承担着东莞海事从内河向沿海转移的历史责任,一直以来,沙田海事人坚定“根植地方、服务发展”的理念,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发挥海事专业优势,争做港航贴心人,在虎门港繁荣发展中演绎了海事风采。弩的矢志精神正是沙田海事人矢志不渝、砥砺先行的内心追求。
弩的承诺:“港航贴心人”
作为劲弩文化的重要内容,沙田海事处在服务文化建设方面,紧紧围绕政务窗口“做港航贴心人”形象创建,提出了“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茶、一句叮嘱、一份满意的“六个一”服务承诺。合理划分办事功能区域,提供安全信息电子显示屏、船员休息区、便民药箱、无线上网等各项便民、利民的服务设施;实施政务窗口首问负责制,避免出现相互推诿和踢皮球的现象;制定业务加急处理机制,特事特办,保证不误船期;建立“沙田海事”微信公众平台,及时更新完善,为广大船员朋友提供前沿指尖服务等。我们的服务行动,得到了广大船员朋友的好评,连续5年,在第三方开展的满意度测评中,我们的服务满意率都达到了95%以上。我们根植地方,服务发展的做法先后被《中国交通报》、《中国水运报》、《海事研究》等进行专题宣传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青年是社会文化的集合体,社会文化形态影响着青年怎样接受和接受什么文化,这也就影响着青年文化属性的形成和确立。本文认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形态中后象征文化仍然是处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基础地位,互象征文化处于当代中国文化的主导地位,前象征文化在当代中国有一定的苗头但并不明显,是中国社会文化形态的未来发展方向。当代中国的三种文化形态也就决定了当代中国青年的三种文化属性,即:后象征性、互象征性和前象征性。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究一下当代中国青年的这三种文化属性的所处的地位和表现。
首先,研究一下当代中国靑年的后象征性文化属性。中国自古就有尊重父母、尊重传统和尊重历史的文化传统,这使得当代中国青年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品德上都具有深厚的向长者、向过去经验学习的后象征性。可以说,中国文化之所以能经历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其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中国青年一直具有后象征性的文化属性,正是这种文化属性的具备决定中国的青年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所以,后象征性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基本文化属性。
其次,考察一下当代中国靑年的互象征性的文化属性。由于当代中国社会处于互象征文化形态占绝对优势的社会,社会存在着属于不同辈分群体文化期望和文化价值,所以互象征性是当代中国青年的主要文化属性。这表现在:老师、同辈人和青年团体已成为青年人学习和获得文化信息的楷模。当代中国青年形成了以自己的同辈人作为文化楷模的文化,而这种属于青年自己的文化是当代中国青年互象征文化属性的集中体现。可以说,在当代中国互象征文化无处不在,青年人有自己的偶像和楷模,但他们很少是自己的父母或是长者,而是与他们年纪相差不是很大的同辈或年轻成年人中的精英,总之,青年人的楷模不再是或不只是自己的父母和长辈,他们更亲近于与自己成长背景相似的同辈人。
最后,重点探讨一下当代中国靑年的的前象征性的文化属性。前象征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青年成为社会的权威,长辈以青年为文化楷模。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和权威仍掌握在成年人手中,前象征文化并不明显,但当代中国青年的身上已经有了前象征性文化属性的某些体现。在经济领域,许多青年人成为中国行业和企业的领军人物,他们不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更是未来发展的领路人。时代的大潮把他们推向了中国甚至世界的前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开拓着中国甚至世界的未来;在科技领域,特别是在新型科技领域,青年人的创新、开拓的精神和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以自身丰富的知识和对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已经把他们的父母远远抛在了另一个时代。许多长辈不得不向青年人学习新的知识,以求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文化领域,青年人已成为中国流行文化的领路人。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青年人的文化也会成为引领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