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月光曲贝多芬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众所周知《月光》这一标题并非贝多芬之原意。作者只给该作品及前一首《降E大调奏鸣曲》合并在作品第二十七号中,同样都冠以“幻想曲风奏鸣曲”(Sonata Quasi una Fantasia)的称谓。在乐章的结构设计上,没有按照传统奏鸣曲的速度布局,第一乐章以慢板取代了传统的快板。诚然,像这样的创作手法,海顿和莫扎特都曾采用过,但贝多芬的慢板,不论从创作手法的发展运用或音乐构思的表现上,都要比两位前辈丰富得多,完善得多。特别是Op.27 No.2的升c小调(月光),更是在奏鸣曲中融入幻想曲风这一创新意念和手法的杰出范例。
第一乐章的音乐意境描绘,确实有一种月夜之下朦胧、平静、温和的气氛。这就难怪被人赋予《月光》的标题,并沿用至今完全成了习惯性的“称呼”了。但是我们要对这一作品进行较深一步的理解和欣赏时,则完全不能囿于这种“称呼”。俄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Anton Rubinstein,1829-1894)就说过这一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完全是悲剧性的。事实上,贝多芬在创作这首奏鸣曲时31岁,他的耳疾已相当严重。当时他曾向友人表示过,他是在“孤独和悲哀中生活”。加上他与学生朱丽叶塔(Giulietta Guicciardi,1784―1856)的恋爱失败,一种哀伤、失意及复杂的内心激情,很自然地反映到这部奏鸣曲中。欣赏这部名作,首先要着眼于贝多芬在“情”方面的表达,而“景”的描绘则自然落到次要的位置上了。贝多芬在写完这首奏鸣曲后的次年初稿出版时,标上了“题献给朱丽叶塔”的字样,对这位初恋情人寄以无限思念之情。
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以三段曲式写成,但手法自由,并注入了简练的奏鸣曲式因素。全乐章以八分音符的三连音贯穿始终。在这种固定的节奏律动的推进中,想要在旋律声部作出音乐形象对比是不容易的。但贝多芬以丰富的调性对比手法,使音乐在这种定型节奏的慢板中富有内在的动力感。另外,为了强调悲剧性的感彩,除了呈示及再现部有两次收句在关系大调(E大调)作短暂的过渡外,其余大量篇幅都在各种不同小调调上起伏进行,充分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哀伤、叹息等压抑的情绪。从第24小节开始的中段,显然是用了呈示部的主题加以引伸发展;接着在第28小节低音部出现了长达12小节的属音持续音(Dominant Pedal Point)升G,这都是奏鸣曲式中常用的手法。贝多芬在这一乐段中以精练的笔触,刻画了沉重、彷徨及无奈的内心世界。这些感情的表达都强化了这个乐章悲剧性的音乐效果。第一乐章结束时,乐谱标有Attacca Subito il Seguente(不中断地连续演奏)的指示。由于第二乐章的降D大调与前乐章的升c小调是同主音大小调关系,当直接进入第二乐章时,主音不变,但三级音的升高半音,骤然带来明亮的色彩转变,加上小快板的速度安排,自然地突出了两个乐章的音乐形象对比。过去有人根据《月光》的标题,把第二乐章附会为“月夜下仙女们的舞蹈”。这当然亦不可能是作者的真正构思。李斯特倒将这个乐章比喻为“两个深渊之间的一枝花朵”,我觉得这才是最恰当地点出了这个乐章的内在含意。“花朵”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有如困境中的一线生机或黑暗中的一道曙光。这样去领会就更符合贝多芬具有的刚强性格及坚强的斗争意志。
第二乐章同样以三段曲式写成,篇幅不大,起到前后乐章的间奏作用。音乐的末尾同样有“连续演奏”的指示。暴风雨式的第三乐章,以第一乐章开始的三连音升C、升C、E为依据,铺开了连续进行动力十足的分解和弦音群。作者在严格的奏鸣曲式基础上,给整个乐章贯注了无比的激情,将音乐的感染力发挥到最高的境界。这个乐章是整首奏鸣曲的重点所在,更是贝多芬许多杰作中之杰作。
这是钢琴音乐中之精品,CD版本自然数不胜数。名家们的演绎手法也确是五花八门,各抒己见。现在根据不同时期一些钢琴大师们留下的录音试作一点比较介绍。
1.阿图尔・施纳贝尔(Artur Schnabel,EMl 763765 2)
这位著名的奥地利钢琴家于1927年贝多芬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活动中.在德国柏林演奏了贝氏全套共32首钢琴奏鸣曲,后来在伦敦由1932年至1935间录成唱片,被誉为贝多芬钢琴音乐之演绎权威。他是贝多芬的第三代传人,对贝氏音乐精髓有深刻的理解和研究。由他花了多年时间所编订的贝氏全套奏鸣曲乐谱,至今还是我们深入探讨学习及演奏贝氏钢琴作品的珍贵文献。他的演奏十分重视原作意图,对原作乐谱的每一指示都经过精心的处理。弹奏技术表现出高度的控制能力,因此能弹出清晰的音乐横向线条,力度分层细致,强弱对比幅度大。在触键上特别强调歌唱性的音色处理。由于对各种不同的渐强及渐弱的处理有着细腻的分寸感,哪怕是一个小乐句都赋予生动的音乐表情。另外还特别善于营造气势雄伟的音乐效果。关于《月光》的第一乐章,由于贝多芬标的拍号为二拍子,因此有些专家认为速度标记的Adagio(慢板)不能太慢。施纳贝尔亦基于这种理解将速度定在=63偏快一点的标准上。由于他的Tem-po rubato处理得很自然,整个乐章表现得十分流畅。贯穿始终的三连音控制得均匀而柔和。而旋律的线条则富于人声化的歌唱,音乐优美而具穿透性。在这通篇的弱奏中,我们还能明显地感觉到许多不同程度的起伏进行,细致地表达了内心不平静的隐伏活动,情绪是忧伤不安的。
第二乐章的速度处理适中,三部及四部的和声进行实在而轻盈,高音的旋律声部始终突出了优美而富于变化的歌唱性。快速的第三乐章充分表现了钢琴家全面的演奏技巧,音量幅度很大,强弱收放自如,紧张而充满激情的音乐气氛可谓扣人心弦。只是尾奏(Coda)前4小节的分解减七和弦和尾奏后第187小节的华彩式下行音弹得匆忙了些,略失一些平衡感觉;另外由于这是1934年的录音,音响效果当然会差些,第一乐章有些杂音,第二、三乐章比较清晰,当时的录音技术由于还不可能随意剪接,所以在第149小节低音E的错音也无法改过来,算是小小的遗憾吧!这首乐曲收录在套装第四张的Track 4-6。
2.威廉・巴克豪斯(Wilhelm Baskhaus,Decca 433882--2)
这位被称为德国钢琴学派典型代表的钢琴大师,在15岁举行了个人独奏会,直至85岁高龄,都活跃于国际音乐舞台上。在他长达70年的演奏生涯中,其曲目都偏重于德国古典作曲家方面,尤以贝多芬的作品占了相当 大的比重。朴素、严谨、流畅为其最大的演奏特点,技术基本功扎实,指触敏捷而具高度准确性。他从1952年至1969年间,为Decca公司陆续录成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月光》录于1958年他74岁时,第一乐章弹得相当慢,这或许参考了德国钢琴家彪罗(1803-1894)所编订版本的速度标准J=52,实际上巴克豪斯所弹的速度比这个还要慢些,大概是J=48,比施纳贝尔的J=63当然慢许多。但从演奏效果来说,音乐表现很流畅,在这安稳的速度进行中,旋律声部的起伏更富于表情了。后来许多钢琴家弹奏这个乐章都根据彪罗所定的速度来自行调节出偏慢的Adagio。
第二乐章特别突出旋律的歌唱性,虽然少了些轻盈感,但整个效果显得很舒展,声部层次清晰分明。第三乐章基本定在不太快的J=152,第一主题虽然少了一些紧张度,但第二主题的抒情性却发挥得不错。尾奏的乐段强奏力度控制得恰到好处,加上踏板使用适宜,所有快速十六分音及八分三连音颗粒清楚,强奏和弦发音浑厚扎实,充分表现了钢琴家的真功夫。《月光》收录在套装第四张CD的Track 5-7。
3.伊斯・奈特(Yves Nat,EMl 7629012)
这位20世纪初活跃于欧洲的法国钢琴家,由于热衷于音乐创作,终于在1934年告别了舞台,专心从事教学与作曲。他擅长演奏贝多芬与舒曼的钢琴作品。1953年至1955年为EMI录制的全套贝多芬奏鸣曲集,可算是他留给后人的――份珍贵资料。
奈特与法国著名钢琴家科托、卡扎德絮及利维属同门师兄弟,都是巴黎音乐学院著名钢琴家及钢琴教育家迪莫的高足。奈特练就一身全面的琴技,他的演奏更重音乐表现。对抒情性旋律线条的处理,除了句法严谨清晰外,其音色变化的触键技巧,更是他的一手高招。而他刚劲浑厚的强奏是他演奏的很大特点。热情如火、温文尔雅兼而有之,这可以说是他总的演奏风格。《月光》的第一乐章以彪罗的慢速演奏,适度的弹性节奏处理使整个表情更富于诗意及流动感。第二乐章以偏快的小快板处理,但控制得十分稳当。第三乐章的音乐处理充满着戏剧性的冲突,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的对比鲜明。为了使这激烈的乐章增添更多的对比,他还在呈示部及再现部的小结束句(Codetta),各14小节的八分音符乐段,以稍慢的速度及具对比性的力度处理来表现。这种非一般的演绎手法,听起来十分新鲜而又可以接受。尾声的段落气氛热烈,效果具慑人的威力。最后的强奏和弦,左手降低八度来弹,音响虽然沉重厚实,但确实没这个必要。《月光》辑录于套装第四张CD之Track9-11,单张编号是7610122(Refer-ences)。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其钢琴奏鸣曲一直影响着世界音乐的发展与前进,也体现了贝多芬在钢琴创造上的才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对世界钢琴乐曲风格有着极大的影响,从《悲怆》到《月光》《暴风雨》,这三首钢琴奏鸣曲代表了贝多芬钢琴时代的巅峰,也为音乐风格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钢琴艺术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代表了音乐历史发展的核心成果,是时代凝聚的净化,充分体现出亨德尔、巴顿、海顿、莫扎特等音乐风格的优点,并且结合钢琴作品中的英雄性、哲理性、风俗性、抒情性,创造出符合自身特性的音乐风格。贝多芬作品具有极其鲜明的特点,而且可以表现出更加强烈的时代特点,即表现出古典音乐美感,也表现出浪漫主义情感,代表了古典音乐向浪漫主义过渡的桥梁,是世纪交替阶段诞生的音乐丰碑,对世界音乐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悲怆》
贝多芬作品中充满哲理与斗争,这些音乐作品上的特点就是由哲理性曲式的内容决定的.交响乐与奏鸣曲都可以表现出音乐作品的斗争性,而奏鸣曲无疑更能突出作品的斗争性,这些矛盾冲突在奏鸣曲展开部得以表现。奏鸣曲中间阶段为展开部,它代表了作曲家如何发挥出丰富的乐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通过展开部表现出音乐作品中不同角色的性格差异。将展开部转化为严密的逻辑推理,通过缜密仔细的方法充分阐述最初的音乐主题,通过改变展开部中的重音与节拍,调整音乐整体感觉。贝多芬将旋律点或正规结构进行一定改变,将标准乐句长度进行合理的压缩或扩展,为常规段落增添更多特点。在《悲怆》的第八阶段,从第一乐章就体现出展开部的不同,最初为慢板引子,由g小调起始,之后通过Ⅶ级减七和弦转换同音异名,将乐章转变为e小调。在乐章的139小节乐章转回快板,采取主题与引子进行动机发展,取消引子开始的附点节奏。通过改变节奏与分裂段落的方式,在引子发展动机中刻画出命运带来的残酷威胁,在坚定的上行旋律中突出引子哀求音调,两者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反复出现的摸进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种手法是主题发展最常用的方法,通过该方法提高调性转换的灵活性,将材料运用的更加彻底,也充分展现出贝多芬音乐的独特发展方法。
二、《月光》
《月光》在1801年被创造出来,该曲的名称是德国诗人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联想到瑞士流森湖的月光,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有如湖面荡漾的小船,由此得出《月光》的标题。《月先》第一乐章采取持续慢板,通过升c小调搭配2/2牌子,采取三部曲形式。该乐章可以表达出极其丰富的情感,既包括了柔情,也包括了悲伤的吟诵。虽然主题、伴奏、力度没有发生较大变化,但是通过音区、节奏、和声变化,可以将作者的心绪更加细腻地表达出来。《月光》奏鸣曲代表了贝多芬创造音乐作曲的最初构思,作品中蕴含如梦一般的形式,通过钢琴音响共鸣影响了百年后的德彪西印象乐派。乐曲开始后,通过连续的三连音创造音乐幻想,在四小节后,由中音区引出第一主题,充分表现了乐曲的细致、沉静、忧郁。在第一段B大调表现出第二主题,第一主题在中间部开始,通过三连音导向高音区,表达出乐曲中急躁的情绪。在乐曲进入第三段后,平静的乐曲流出第一主题,而第二主题通过升c小调再现,之后通过低音奏出动机尾奏,最终缓缓消失结束乐章。第二乐章采取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乐章较小,但是在作品整体中起到了突出乐章希望的效果。通过轻快的演奏方式,将第一乐章与第三乐章完美衔接在一起。第一段通过连奏与断奏来突显主题,之后通过变奏重复,中部保持为降D大调,在52小节结束后第一段重现,该乐章可以给人带来瞬息微小的感觉。第三乐章以急板、升c小调、4/4拍子为主,奏鸣曲在调性与前乐章相连,但是却表达出完全不同的情感。第一主题表现出无法抑制、沸腾的热情,乐章具有极强的煽动性,好似激烈的狂怒,也似连续的跳脚声。第二主题接近心底发出的申诉,在临近尾声时采取连续八分音符,通过有力的节奏,表现出更加坚定的意志与热烈的情感。在结束展开部后,内心表现出更加强烈的激动,在热情达到极限后,突然沉寂,但是沸腾的心情久久无法平息。
三、《暴风雨》
《暴风雨》的名称来自莎士比亚小说,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中得到了一次又一次升华。在演奏奏鸣曲时,通过高超的钢琴演奏技术与音乐灵魂相结合,使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在一起,真正表现出作品的内涵。《暴风雨》是贝多芬作品中直接表达主题的主要作品之一,它与贝多芬波澜壮阔的一生相符合,充分表达出作品热情有如暴风雨一般的程度。奏鸣曲通过幻想意境表达出第一乐章,表现形式与以往的表现形式有很大差别。将暴风雨即将到来的激动心情完全表达出来,通过不同层次的交织来突出冲突与进展,使作品更加清新、风趣,主题通过d小调属音开始,并且搭配琶音与缓板,在a音后开始数拍子。广板充分展示出沉思与恳求的感觉,慢板突出不安定的感觉,在快板开始后,气氛逐渐增强,最终形成激动的音乐氛围。在该阶段旋律音起到命令的效果,虽然单纯但是有如雷鸣般雄壮。41小节在a小调中表现出主题,该阶段的乐句十分活跃,充分表达出作品中存在的激动情绪。在55小节通过强有力的弹奏方式,使乐章充满英雄气魄。在69小节由左手八分音符作为经过局,在弱音开始后逐渐增强,在75小节表现出激动,该阶段需要表现出音乐主题。在97小节的展开部与呈示部是旋律对比与冲突阶段的,它不仅提升了作品的戏剧性,也代表了乐章的中心部分。147小节主要负责发展展开部,将乐章向优美的歌唱化发展,使人获得更加新颖的音乐体验。最后10小节通过踏板,营造出远方雷鸣逐渐缓慢的效果,渐渐远去的雷鸣,给人带来悲哀而又深刻的效果。
四、结语
贝多芬的作曲速度并不快,每一次音乐创作都代表了长时间的思考,每首音乐作品都代表了贝多芬长时间的思考,不满意的初稿都被废弃,只有最满意的作品才能保留下来。贝多芬作品使钢琴曲脱离了室内的局限,而且为19世纪音乐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现代音乐发展带来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黑龙江省绥化市靖宇小学四年二班
李亚轩
我听过蔡依琳的《完美》,也听过林俊杰的《小酒窝》,但是更喜欢听那首钢琴曲《月光曲》。
我首次听《月光曲》是在我4岁的时候,妈妈为我弹的。从那以后,我百听不厌。听妈妈说这首钢琴曲是贝多芬为一个盲姑娘而作的,贝多芬是德国著名作曲家,他谱写了许多名曲。其中有一首乐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一天夜晚,贝多芬去 演出,在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散步。听到一间屋子里传来钢琴的声音,他走进屋里看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坐在钢琴凳上,弹的正是他的曲子,但是很不熟练。于是他对那位小姑娘的哥哥说:“我来为这个小姑娘弹一首乐曲吧!”这时,月光从窗子照进来,照在这个贫穷的兄妹俩寒酸的家。在这个优静的夜晚, 贝多芬浮想联翩,随即作了一首曲,并称它为《月光曲》。
我一直被这首优美面奇妙的乐曲而深深陶醉着。
以后每当我听到这首曲子,仿佛像走进了优雅而美妙的仙境,好像大海在为它赞颂,浪花为它鼓掌,海鸥为它吟诵。
《月光曲》,它是我悲伤中的安慰,高兴时的朋友,是我黑暗中的一颗星,黎明中的一片霞,它也将伴随着我成长。
在贝多芬美妙的音乐里,皮鞋匠正在边听边想:他正面对的是大海,月亮徐徐上升。平静的大海,一瞬间被月光笼罩,一直到这轮皎洁的明月升上天空中。霎时,海上起了大风,卷起了一阵阵大风,成了壮观的巨浪。每一个浪都被月亮照的发亮,一波又一波向岸边涌来……就连双眼失明的妹妹也似乎看到了什么,月亮在她眼中升起,大海由平静到澎湃,月光照在她的脸上好似音乐给了她一双眼睛。
在两兄妹还沉睡在音乐的魔力时,贝多芬飞奔回旅馆,把刚刚弹的曲子记录下来。
贝多芬曾说过:“如果我的音乐可以造福穷人,要是我做到这一点,该多好啊!”这件事多令我们感动啊!我立马把这事写下来,像是贝多芬一样的贵人,只把两兄妹看作几只虫子,但是贝多芬却为穷人满足愿望,不但不索要报偿还为他们创造《月光曲》。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对世界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却像很多人一样,为人民服务。鲁迅先生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怎么不让人没有一点感受呢?真样一个让人感动的人也像鲁迅一样伟大,他的音乐,富人听是一种享受,让穷人听,只为造福他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世纪德国杰出的音乐家,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主义代表人物之一,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贝多芬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音乐家庭,11岁时,就担任宫廷管风琴师的助手,一年后,成为宫廷乐队的古钢琴手。不幸的是,从他29岁开始,听力逐渐衰弱,感情也出现了很大的危机,音乐使他战胜了绝望,在这样的困境中,依然创作出伟大的作品。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极其突出,他不仅是古典时期的集大成者,更是浪漫主义的开创者。
贝多芬一生中的作品非常多,主要作品以他的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贝多芬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作为莫扎特和海顿的音乐继承人,早期他的作品受到他们的很大影响,但也清楚的显示了贝多芬个人的风格特点,主要运用古典主义时期的题材曲式和技术。中期的作品趋向于较大的篇幅,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晚期作品庄严崇高,包含了赋格段落,以及音响上令人震惊的刺耳现代的段落。
2.《升c小调奏鸣曲》的欣赏
《升c小调奏鸣曲》又名《月光曲》,是贝多芬作于1801年,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把该曲的第一乐章比作瑞士琉森湖上的月光而得名。贝多芬创作该曲时受着失恋的痛苦和患耳疾的双重打击,他把个人生活中體验到的甜蜜、热情、痛苦、悲愤等复杂的感情都倾注在这部作品中。作品有自由即兴的特点,全曲共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缓和的慢板,升c小调,单三部曲式,乐曲大量流动三连音结构的分解和弦,既有悲伤的吟诵,又有似水的柔情,出现了深沉的叹息和悲伤如诉说般的旋律。整体听起来仿佛在湖边望着波光粼粼的湖边,一边深思,一边对着湖面诉说忧伤的感情,感情细腻,旋律悠扬。
第二乐章为小快板,采用小步舞曲体裁,复三部曲式。曲调轻盈、欢快,仿佛在对往日幸福的回忆,中间部分节奏变化又突出了一些幽默感,这部分听起来像是与美丽的姑娘在月光的照耀下,跳着欢快的舞蹈。整体感觉轻松优雅。
第三乐章是激烈的快板,奏鸣曲式。这一部分是全区的重心。多以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快速进行,从低音区急速上升到高音区,有运用重复急速的和弦运用,热烈而又狂暴。美好的回忆早已化成泡影,望着幸福越来越远,痛苦的心情一下子从内心爆发,音乐快速而热烈,像是表达作者的狂躁不安,对着月光湖面咆哮哭泣,把压抑的情感一下爆发出来。感情激昂,旋律急速热烈。
尾声中,沸腾的情感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安静下来。像是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给人感觉并没有结束,而是绵延不绝的激动澎湃。
《月光曲》的三个部分各有风格,第一乐章悲哀深沉的感情,第二乐章优雅轻盈的曲调,第三部分激动强烈的情趣,是那么的矛盾对比,又是如此的和谐统一,把感情的变化写的很细腻,生动。
3.《降E大调奏鸣曲》欣赏
《降E大调奏鸣曲》,又名《告别》是贝多芬创作于1809年,这首作品是贝多芬写的他的学生又是挚友的鲁道尔夫大公,他跟随贝多芬学习钢琴和作曲,对贝多芬的艺术造诣十分敬佩,又特别能理解他,。在贝多芬潦倒失意的晚年,在经济和精神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后因为战乱鲁道尔夫大公离开维也纳,在这个艰难的战乱时期,贝多芬写出《告别》,把他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多鲁尔道夫大公的思念寄托于此。
第一乐章是快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主部由跑动的八分音符构成旋律,展开部带有丰富的和弦性,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进行展开,再现强又有力,尾声也是比较激昂。音乐起伏大,风格也是轰轰烈烈的感觉。
第二乐章是最缓板,C大调,三部曲式。音响比较饱满,速度又非常缓慢,首先出现优美的主题,然后进行变奏,中部缓慢又厚重,逐渐向前发展,最后结束在非常弱的力度上。全曲幽静而又悲伤,仿佛在对着钢琴诉说对挚友的思念,战争迫使有人分离,生活潦倒,却无人诉说这种悲伤的情感。
第三乐章为快板,三部曲式,开始像是衔接上一部分柔和而安静,有进行重复变换,中间进行小调转调。然后大量运用三连音的分解和弦,音符快速流动,明亮而又欢快。然后再现第一部分,整体看来乐曲还是欢快的。这一部分就更像是看到战争停止,知道好友即将归来的期待再到见到好友的兴奋的情感变化。挚友归来,那些无人诉说的话又有了寄托,所以给人感觉非常愉快明亮。
《告别》的每个乐章也是各有风格,像是一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一个激烈的矛盾事件来来回回,让人纠结痛苦,解决之后令人心生愉悦和感激。有热烈有安静,又有欢快与感动。全曲对比强烈,有感觉有个完满的结局。
4.欣赏实践
贝多芬的名气应该说是巨大的,在人教版六年级的语文课本中就有对《月光曲》的介绍,把课文作为一个引导学生进入欣赏的开始,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来了解贝多芬本人的性格特点以及《月光曲》本身的大致风格。作为非音乐专业人士的中小学生来说,音乐欣赏的最重要任务是了解作品的风格,以及作者写作的背景和所要阐述的情感。当然,欣赏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听,对于不了解背景的学生来说,直接听是没有效果的,但作品本身也能传达出最基本的风格,是安静?是轻松?还是热烈?在听的过程中,应该要结合着图例、小故事,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入。
5.音乐欣赏学习与音乐教育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