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泊秦淮

泊秦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泊秦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泊秦淮范文第1篇

1、《泊秦淮》原文: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翻译: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花。

2、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尸,鞭笞权贵的荒,深刻犀利。

(来源:文章屋网 )

泊秦淮范文第2篇

唐朝   杜牧

教学目标:

1、理解解诗句含义及诗歌的内容

2、通过古诗改写领悟诗的意境。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通过对诗人经历的了解和和背景的把握,学生可以就诗意自学,然后老师点拨,通解诗意然后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配乐)

中国的诗文浩如烟海,能流传千古,靠的不是诗人的地位和名气,而是诗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翻开历史的画卷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但统治者依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诗人杜牧面对此情此景写下了《泊秦淮》一诗,抒发内心无比的愤慨。

二、了解作者

(一)、读诗句

知诗人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走进作者,来了解杜牧的生平经历,我检查一下,看谁预习的好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

“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悟

1、配乐读诗歌

(师:作者的爱国之心,济民之意,有诗为证,朗读时要注意语速、停顿、感情,下面请同学们听一遍《泊秦淮》的朗读。听读的时候注意老师在大屏幕上标出的停顿。(大屏幕朗读))

2、学生自由读诗歌

师:《泊秦淮》这首诗意境凄迷,感情深刻,在朗读时一定要把握他的感情,接下来按老师的要求同学们大声的自由诵读几分钟。

3、分组选代表读读,进行pk(配乐)

师:时间到,男同学中推举一名,女同学中推举一名,男生女生比拼一下,看谁读的好,请同学们认真听,听后给出评价。

师:以上两位同学都读完了,谁来评价一下,这位男同学把手举动这么高,就你吧!

请坐

师:你认为谁读的好,哦!你说男同学好,是不是因为你是男生呀!你带有主观臆断

,同学们在评价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客观的评价态度!

师:这位同学你评价一下,评价的很客观,非常不错。

4、齐读诗歌

师:我总结以上两位同学的评价,整体来说还不错,男同学的声音略小,女同学停顿语速过快,其他同学也要注意以上几点,接下来拿起书大家再来分行读一遍课文,从读中品味其语言的朦胧美。

二、释诗意

品语言

师:好诗不厌百回读,百读欣赏美点现,让我们一起品读这首富有深远意境的诗歌,在品读之前老师给同学介绍赏析诗歌的方法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1、练字(重点字词)

2、修辞方法

3、描写方法

4、抒情方式

师:接下来同学们就按照赏析诗歌的这四个方面,选择一方面进行赏析就可以。首先老师给同学们做一个示范,我就第一方面抓住重点字词赏析诗句。

“笼”字“笼”是什么意思?(笼罩)映射出美丽的秦淮河笼罩在皎洁的月光下,画面十分的唯美。。

1、赏析一、二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生:“寒”字

一提“寒”令你想到了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给人以朦胧冷寂的气氛。

生:我是从描写方面赏析的

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

生:使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描绘出秦淮河夜晚寒烟淡水的美丽景色。

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什么是互文。(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师:谁来按照互文的手法释义一下

生:如烟的水汽,淡淡的月光笼罩在秦淮河上,映照着江边的沙岸。这样宁静的夜晚淡烟寒水,凄迷朦胧。

师:

释义的很好

看样这个手法是真的学会了。哪位同学说一说你还从哪方面进行赏析了。

生: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的融合的在一起,会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

师:王国维说过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杜牧笔下凄迷朦胧的夜景将蕴含怎样的情感,接下来让我们接着品析下一句

2、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生:

商女,(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说明当时的人们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生:从描写方面(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花》。

生:运用典故

《玉树花》的简称,是南北朝时陈朝最后的国君陈叔宝所做的舞曲,词调凄伤,被称为亡国之音。作者此时引用这个典故意在批判当时的人们。

生:犹唱”就是“还在唱”。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最后二句表面看似作者是在斥责歌女

,我个人认为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没有听众,歌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

师:这位同学思考的非常深刻,想问题很深入,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

生:(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还有金钱、有时间、有心情听曲子应该是些豪门贵族)

师: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情况下,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

生:(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

师: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

生:(感慨、鄙视、忧伤、悲愤)

三、抓词句

悟情感

师:所以“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板书),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陈后主醉生梦死,亡了国,这些豪门贵族不以为鉴,一样会步陈后主的后尘,除了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中,我们还可感受到作者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三、借诗境

学手法

师:诗人在写景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四、扩语言

延意境

师: 既然秦淮河畔的歌女用《花》感怀身世之苦,那么作者杜牧的这份忧伤

悲愤必须也得用最优美的文字书写出来,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同学们了,用你们大胆的想象描绘一幅秦淮晚景图,写完之后和同学们分享,看谁写得最好。

找同学朗读写得散文,通过写意境锻炼其语言能力

、背古诗

悟感情

师: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学诗最重要的是熟读成诵,在背诗中再一次体会作者的情感,同学们大声的自由背诵吧

六、全诗小结。

(大屏幕配乐)

泊秦淮范文第3篇

寒水,拼音为hán shuǐ,释义如下:

1、凉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即以寒水拊其头,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病旋已。” 南朝梁沉约《游沉道士馆》诗:“开衿濯寒水,解带临清风。”

2、常指清冷的河水。唐朝杜牧《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明朝马銮《冬日偕汉树岩听散步芦渡桥书感》:“桥边秋已去,到此客愁生。寒水难为色,枯荷但有声。”

(来源:文章屋网 )

泊秦淮范文第4篇

水是南京的生命,更赋予了这座古城灵气和生机。无论是明朝皇宫后花园的玄武湖,还是张汝南盛赞的“江南好,到此莫须愁”的莫愁湖,水都是那么明静。世迁,人事沧桑,可山水依旧,清透地让人看不见历史的痕迹。当然,最负盛名的当是秦淮河,也因为这十里秦淮的绵延让这个古城带上了一层抹不去的脂粉气----不俗,却显得清雅,就像是徘徊在秦淮河上的歌女,落入红尘,却依旧有着一份铮铮铁骨,就如撕掉桃花扇的李香君。秦淮河是历代文人骚客不惜洒墨的地方,最经典的是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也读过朱自清和俞平泊的《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虽篇名同却是完全不同的风格。画舫纵横,笛韵悠扬,胡琴哀唱的秦淮河总是能激起文人不同的情怀。也曾和朋友在中秋乘船游过秦淮河,华灯映水,很是美丽,但却由于技术不佳,船在河里打转,撞到了另外一艘,在一片欢笑中激起了一片水花------河水清凉依旧,可已闻不到一丝脂粉气。

南京是一个有王气的城市,为六朝古都,因而这个古城积累了太厚重的历史,每寸方土都有着历史的滑痕,辉煌与哀伤俯首皆是。庞大的明朝皇城早已消失,只有古城墙的残垣,屹立在午朝门公园的石碑诉说着往日的辉煌;朱元璋的皇陵也只有无语的石像傲视着百年的沧桑;中山陵拾级而上的石阶显示对着一个逝去伟人的敬仰……而今王气笼罩下古城的人们悠闲地生活在这片曾今辉煌的土地上。时常很羡慕在玄武湖边上夕阳相伴的老人,明城墙脚下草地上嬉戏的一家人,南京的人们像很多东部城市的人们一样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所谓的王气并没有给他们留下太多的痕迹。在新街口逛街,在湖南路品美食,在山西路购书,在珠江路淘软件……现代都市气息已经充斥着这座古城。

在南京呆久了,离开时才发现自己竟然有些不舍,或许我已经习惯了在这个古城的生活,习惯了山风徐徐的清凉山公园的小憩,习惯了玄武湖边上杉林氧吧里的漫步,习惯了湖南路的小吃一条街……

泊秦淮范文第5篇

古诗词以其短小、精练、文学价值高等优点走进了学生课堂,它读起来朗朗顺口,欣赏起来回味无穷,但同时也就出现了如怎样理解诗词的真正含义,如何正确使用名言佳句,如何更好的突破难点等诸多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为学生设置一个合理的情境,进而拉进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给学生以实实在在的可触感。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这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实现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引题激趣

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一般习惯于直接揭题,然后解题,这就使得讲解过程枯燥、单调,很不容易把学生带人诗词的意境。因此,在教学内容前,教师应该首先精心设计一个适合的情境,如:适当地介绍一下诗词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或用生动的故事逐步引入授课内容。通过创设容易理解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正确理解诗词的目的。

例如在教《泊秦淮》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幅“诗人夜泊秦淮河边”的影音画面。画面中,临岸是一酒家,灯红柳绿,时时传来热闹喧嚷的声音,中间更有婉转悠扬的歌曲声。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对照画面叙述诗意,而后再随着音乐声朗读《泊秦淮》。这样就创设了一种适合的意境。慢慢地把学生带人诗情画意之中,为他们深刻理解这首诗创造了前提。

二、借助画面,理解诗句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画面,能起到调动学生多种感观的作用,使学生思维形象化,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话很难理解,有的学生认为“烟”是“烟雾”、“炊烟”的意思,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诗词的意境,教师可以在多媒体的画面上展示缭绕的雾气,然后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晚上秦淮河上会有什么?”因此,学生就把这句理解为“雾气笼罩着的河水,月光笼罩着沙滩”。然后教师再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这是一种互文的现象。同时,指导学生边看图画,边做出正确的翻译。正是由于这种思维的形象化,加深了学生理解诗词的程度。

三、运用故事,巧破难点

古诗词大多内涵深远,与我们生活的经历、朝代、空间有较大的差距,因此,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例如诗中“隔江犹唱花”看起来很简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卖唱的歌女还在吟唱陈后主所作的《花》”,但这并不是诗词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如何正确把握古诗词的内在涵义呢?这就需要把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其作者所处的背景联系起来。此时教师可以设置两幅图画,着力表现出晚唐时期各个阶段的生活情况。其中,一幅是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横尸遍野;另一幅是地主阶级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幸福生活”,学生通过两幅画面形象的对比,就可以非常轻松地理解诗词的真正含义:作者是借《花》来喻指唐朝就要灭亡的现实,从而讽刺了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的生活。让学生了解与古诗词相关的背景故事,会有效地降低古诗词的理解难度,进而突破理解中的难点,诗词的主旨也就自然明了了。

四、启发想像,领悟内涵

古诗词描绘的意境犹如一幅水墨画。因此,在理解诗句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使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在头脑中形成色彩鲜明的图画。只有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使他们很好地学习古诗词的内容。然后通过进一步的讲解,使学生更深入地领会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

相关期刊更多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教育厅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