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赤壁赋译文

赤壁赋译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赤壁赋译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赤壁赋译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中生 语文素养 科学精神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5-009-01

早在 1858 年赫胥黎便在一次演说中明确指出:“科学和文学不是两个东西, 而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他在多次演讲中反复发表这样的感慨:“除自然科学外,还有其他的文化形式,看到这个事实已经被人们遗忘了,甚至看到一种为了科学而扼杀或削弱文学与美学的倾向,我感到极大的遗憾。对教育性质持如此狭隘的观点, 与我所坚持的应当把一种完整和全面的科学文化引入到一切学校的信念毫无共同之处。 ”他在 100 多年前的这些论述,我们今天读来依然深受启发。“科学与文学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学生科学教育与语文素养的培养不也是一个东西(教育)的两个方面吗?

就语文学科来说,除自然科学知识以外,语言、语法及文学知识也是一种科学知识。 如果我们只满足于把这两类知识灌输给学生,认为这样就达到了语文学科科学教育的目的,那只是一种假科学。超越知识、关注过程、培养精神是语文学科科学教育中关照人文的要旨所在。超越知识,并不是撇开知识另起炉灶, 真正有意义的教育恰恰是以知识的掌握为基础,建立在知识的根基之上的。关键是知识是如何传授的,知识是如何获得的?

在《赤壁赋》的授课中我就采用了学生学习小组的形式,不设定条条框框,从文本分析入手,以苏轼的思想变化为纲,指导学生研习课本,探究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充分预习,认真思考,小组讨论,形成了下列小组问题:

第一段:

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美感。

(吴明慧小组问)本段秋江月夜图美在何处?同写秋江月景,本文与《琵琶行》有何不同?

(汤洋问)“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句很美,但“徘徊”指“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月亮一个晚上只走一次,怎能“徘徊”?

第二段:

(解学文组问)“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美人”如何理解?

(王玲组问)歌词表达了苏子泛舟游赤壁时怎样的心态?

第三段:

(包玉组问)文中引用曹操《短歌行》中诗句有何作用?

(王燕萍组问)苏子与客泛舟,这个客是否存在?

第四段:

(姚强组问)作者在第四段中是怎样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程娟组问)苏轼到底有没有发自内心地悲伤过?

第五段:

(居震组问)第一段的“乐”与最后一段的“乐”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坡在文中由乐到悲,又由悲到喜?

(裴家俊组问)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是否与柳宗元与其徒“更相枕以卧”的原因一致,为什么?

(陈允清组问) 最后一段为什么以“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作结,是否破坏了文章的美感?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我们必须看到,学习语文不仅仅是掌握语文知识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培养思维的问题。一般人误信文学与科学不同,无须逻辑的思考。从《赤壁赋》的学生提问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文学只有逻辑的思考固然不够,没有逻辑的思考却也决不行。“文法本由习惯形成,在语文是文法,在思想就是逻辑。”

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思维。我们多数人的思想缺乏严谨的逻辑,主要是由于用语文很少注意文法的习惯。思维是实体,语文是投影。 语文有完整的形式,思维决不会零落错乱。通过分析不同文体的语言形式和语言风格,体会结构的逻辑性,语句的严密性,用词的精确性,是一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维科斯基说过:“系统化的萌芽首先是通过儿童与科学概念的接触而进入他的心灵的,然后再被转移到日常概念, 从而完全改变了他们的心理结构。”

科学和人文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个视角,是人类前进的两翼,只有二者互相整合,才能完整地表达人的存在的全面性和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的思维活动, 通过对语言的理解获得知识,同时结合语言的运用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说,这才是重中之重。语文学科中的自然科学知识往往不是以呆板的知识传授的面貌呈现的。在科学课程人文化的大趋势下,语文学科理应一马当先,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找寻科学教育恰当的生长点。一是通过审美的感性分析,二是通过逻辑的思维分析,深入挖掘文本中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叶燮《原诗》中如是说:“情必依于理,理得然后情真。”教育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如若在教育中如果没有情感的沟通,学生不会向你敞开他的内心世界,理性的信息就无法输入;没有理性的目标,情感的交融无异于浅层的交往和盲目的运作。理性积淀在感性之中,理解融化在想象和情感之中。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的审美的清泉,难以获得心智的全面发展。其实,人文性主要表现为一种自觉的理性,这种理性是一种“开放的理性”,开放的理性不是压抑非理性,而是与非理性对话。情理交融,寓理于情,融情于理,语文学科的科学教育这朵奇葩才在理性的土壤上盛开娇艳的感性之花。

[ 参 考 文 献 ]

[1] 赫胥黎.科学与教育[M].单中惠 ,平波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4.

赤壁赋译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高中;尝试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在高考语文全国卷及各地试卷中均占有很大分量,因此,很多老师在文言文教学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是,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不少老师的文言文教学基于功利性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过度讲究字字落实,破坏文章的整体性把握。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导致学生机械地学、被动地练,对文言文毫无兴趣可言,而且往往肢解了传统文言经典名篇的美感,使那些感动千古以来无数志士才人的佳作名篇变得索然无味支离破碎[1]。其结果必然是老师吃力不讨好,学生惘然无所得。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言文的美感,从而自觉地萌生学习的欲望,通过自身的阅读和感悟来吸取知识,感悟作品的内涵,不断提高对文言文鉴赏的能力以及自身的精神素养。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新的尝试和思考。

一.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要切实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作为老师本身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敢于打破常规,大胆创新,并且调动一切有效的资源,进行调配、整合、加工,才能使知识形成系统,使课堂活色生香,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首先,是整合教材资源。教材的编排有它固有的模式和要求,但是,课堂是鲜活的,是有生命力的,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需求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处理教材。例如,在讲授苏轼的作品时,为贯彻“专题研究”的新式教学理念,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深入思考和把握,笔者把《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定风波》等四篇课文整合到一个教学单元。整合后发现,虽然前后《赤壁赋》是散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是诗歌,但这些作品都是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时所创作的,有一定的共性,这样整合对学生更具体、更全面地领悟苏轼在人生重大转折点上的思想变化,更深入地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文化内涵非常有利。同时,在基础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维度上,还能达到以诗解文、以文解文的目的,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更为充分的条件。从文体教学角度观之,这种整合还有利于获得新的视角。其次,是整合教辅资源。在授课前,笔者让学生观看有关苏轼生平介绍的纪录片,以生动的画面和名家的诠释来取代教师苍白乏味的讲解,还把北京师范大学康震副教授主讲的《百家讲坛之苏轼》相关视频放在教室的计算机平台,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同时印发余秋雨的《东坡突围》等评论性文章作为早读材料,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资源,打造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创设一定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以《前赤壁赋》作为重点鉴赏的篇目,在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的基础上,通过配乐朗诵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反复对课文进行诵读,慢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自觉地与文本展开对话。之前学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写作的背景资料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在接触文本时能够快速入文,并且更加自信地与文本、与老师、与同学展开平等的对话,在思想的碰撞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对作者面对政治祸难时的从容不迫、乐观自信和坦荡的胸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被作者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所深深震撼。再次,是整合学生学习资源。当学生有了较为成功的阅读体验之后,笔者就会给学生设定阅读目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鉴赏其余的作品,并通过电子白板等多媒体工具与学生进行互动,共同解决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又能节约课时,提高课堂的效率。至于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字、词、句子,则穿插在课文的讲解中进行,尽量让学生在既定的语境中来理解,并在课后设置练习题或测试卷来进行检查,有时也会在专题讲授完毕后,通过知识竞赛的方法来巩固这些知识点,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二.创新学法指导,促成读写互动

读和写是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在文言文教学中,同样也要倡导读写结合,以文言文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来促进文言文的阅读。笔者这里所提及的写作并不是完整的作文训练系统,而是让学生以文言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来进行片段式的小练笔,让他们对所学的文言知识进行消化和运用,在训练中获得新奇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有时候还会把一段文言文的译文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翻译成文言文,再让他们对照原文,来比较一下自己的表述是否恰当,学生对这种做法非常感兴趣,往往一段枯燥的文段就可以在这种愉悦的气氛中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有时候笔者也会根据课文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一些相应的写作练习,来提高学生对文言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比如在讲授《六一居士传》的时候,因这篇文章写法特殊,表达饶有趣味,学生也比较感兴趣,笔者就联想到学生的微信昵称、QQ签名五花八门,离奇古怪,便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模仿本文的写法,用文言写一段文字,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微信昵称或QQ名名字的由来,结果一下子点燃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他们都兴致勃勃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写出了不少基本符合文言表达规范的幽默诙谐的段子。如刘梓容同学的微信昵称是“安之若素”,她写道:余之网名“安之若素”是也。所谓安之若素,即安余心于四海,不忧不喜,不骄不躁。余之心易受困于世俗,乃为此名,以使余心安,以明余之志也。安之若素,非常人可达也。余为此名,无它,亦希余得超乎常人,而不为一平庸之人也。又如吴思淇同学这样诠释他的微信昵称:吾尝数易其号,以昭吾之所好,然为吾志之,三号耳。一号曰:临窗画楼,半生清欢。或曰:“此号何谓也?”吾答曰:“于水亭之上,临风而立,闲适处之。于楼阁之中,赏湖水粼粼,修心养性可也。可谓偷得半生清欢,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故号此。”一号曰:尺素流年。时间如流水,水过无痕,而镌刻吾心。吾正值弱冠,而流年逝去之体悟与日倍增。故吾为此号以勉自。一号曰:小轩窗。苏子有言:“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此苏子悼亡妻子之所作也。吾感其情深,悟其痴念,故取号“小轩窗”。这些小练笔虽然表述还比较稚嫩,但已可看出他们在遣词造句方面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文言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感受文言的语感和表达习惯,反过来也就能更好地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阅读和感知能力。

三.抓情感契合点,提升学习层次

在文言文教学中,有些篇章抒情性较强,或者记叙抒情兼具,这样的作品,如果能够通过抓住主要的情感词句,或许有助于学生准确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同时加深对作品情感的体会。比如,在《兰亭集序》一文中,王羲之既简笔勾勒了兰亭雅集的盛况,更将笔墨铺陈在由此而引发的慨叹中。前后两部分均有明显的情感词句。可引导学生先抓住关键的情感,再由此去逆推,寻找情感产生之由。抓住了集会“信可乐也”,则不难将前一部分的记叙中足以使人生“乐”的因素一一找出。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一一浮现。学生在寻“乐”的过程中,也不断加深对盛会盛况的体验。而抓住“岂不痛哉”,则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之心,为何情绪有如此流转?不难去寻觅文中由乐而思考人生的部分,进而寻求答案。再比如《项脊轩志》一文,文章将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围绕项脊轩这个书房,朴实地截图生活细节,展现了对家庭变故,及关系亲近的几位女性的感喟与追念。这篇文章中间部分,学生容易找出一个总结情感的过渡句“多可喜,亦多可悲”,则可根据此句,寻根溯源,将全文各部分的记叙串联起来。在寻找可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项脊轩翻新后的样貌和雅致,在宣召可悲部分,学生仿佛经由作者精心选择的几个细节,一一体会祖母的疼惜,母亲的关爱,妻子与其的琴瑟和鸣,以及妻子早逝之后作者的心灰意冷。带着情感词去解读其经历,可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寻找并获得共鸣。可见,在抒情性较强的散文阅读中,通过情感词句来回溯相关片段的做法,可以更好理清脉络,体味情感,更容易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对话,从而获得对文言文的深层次理解,涵养中华古典文化情怀。总之,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一场重头戏,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力图以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丰富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赤壁赋译文范文第3篇

在2001年全国高考试卷中,除北京外,均设置了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由此可见,本考点是文言文中的重中之重。其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选择题,二是主观题。其中,以主观题为主。主观题又分为两类,一是从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选出几个句子要求翻译,二是另给一则文言短文要求翻译,以前者为主。考点有“正确理解文中句子的含意”“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等。考生除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外,还要特别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考点解析】

翻译是把对语言形式的考查与文意内容的考查两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要翻译句子,必须先理解句子。“理解文中的句子”,要求能够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每一文句的具体含意,并能对该句从内容和表达等方面作出相关分析。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特别是多义实词、重点虚词、相关句式,并且要把握某些句子的特殊含意。

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文中的句子。翻译句子,要求将文言句子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要做到语意准确、文从字顺、规范明了。

翻译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内容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解题方法】

一、理解文言语句六法

1.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如对“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鸿门宴》)的翻译,要结合当时帝王气象与众不同的迷信思想来翻译,还要知道“龙虎”象征天子,“五采”云为祥云等自然现象的含意。所以应该翻译成“我让人观望他(刘邦)住所上空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呈现五彩颜色,这是天子的气象啊”。

2.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的“而”省略了主语“江水”,翻译时要补充出来,译成“(江水)总是这样不停地流淌,但(它们)并没有流走”。又如“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中的“侣”“友”,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理解为“以……为侣”“以……为友”,全句译为“把鱼虾作为伙伴,把麋鹿作为朋友”。

3.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凶”字理解起来就比较难。“凶”一般人理解为“不吉祥”“凶恶、残暴”,代入原句中都不通;联系课文谈话主体及后面的内容,可以推断“凶”应该是指“荒年,谷物收成不好”。此句译为“黄河以北遇到荒年,我就把百姓转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

4.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文言文中与这些语句相对应的语句的用法和意义。如对偶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中的“无以”意义和用法相同,都译为“没有办法来”。又如排比句“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中的“席卷”“包举”“囊括”都是“并吞”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5.对于复杂不好梳理的句子,最好进行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分析主干为“辛苦……非独……所见明知”,“所见明知”是“所”字短语,作宾语;“蜀之人士”和“二州牧伯(长官)”作定语,全句译为“我的苦衷,不只是蜀之人士和二州的长官看到并明明白白知道的”。

6.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意。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琵琶行》)中的“丝竹”,初中课本《陋室铭》中有“无丝竹之乱耳”一句,“丝竹”解释为“弦乐器、管乐器的总称,古代泛指音乐”。据此推出“终岁不闻丝竹声”中的“丝竹”也是指“音乐”。又如“腹犹果然”(《逍遥游》)中的“果然”的义项,可以联想到成语“食不果腹”来推断为“吃饱的样子”。

二、文言文翻译十法

1.留(原词保留)。像古汉语中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官名、朝代名、度量衡单位等词语,译时均可保留原词,不必翻译。

2.换(古今词代替)。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如:“吾本布衣,汝亦黎民。”这里“吾” “汝”直接换为“我”“你”; “布衣” “黎民”换为“百姓”即可。

3.对(对应翻译)。主要包括通假字要解释为对应的通假本词的意义;一般词语最好翻译为一个包含此语素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语等。如:“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这里的“游”翻译为“游玩” 较好。

4.转(转词意译)。文言文中有一些习惯用语(如“下车”),运用比喻、借代(“秋毫”)等修辞用语,形象描绘的词语(“乞骸骨”、“山陵崩”)等,要根据语境转换词语、意译。如:“上书乞骸骨”可译成“上书请求退休,回家养老”。

5.调(调整语序)。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等)以及固定句式,翻译时要调整过来。如:“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可译成:“公子能为别人的困难而焦急,(这种品德)表现在哪里呢?”

6.合(繁笔简合)。有些句子为了某些需要,故意用繁笔,翻译时只要译出意思即可。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可合译为:“有统一天下的心意(志向)。”

7.分(语意分承)。有些特殊的句子,翻译时需要扩充,才能使语意丰富。如:“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可分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8.补(成分补充)。文言文省略某一词语(如介词“于”等)或成分(主语、谓语、宾语)的现象很常见,翻译时根据语境要补充完整。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补充省略为:“人不知(我)而(我)不愠,(我)不亦君子乎?”

9.去(删除省略)。有些文言虚词在句子中只起其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如:句首的发语词(夫)、感叹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的作用,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均可略去不译。

10.套(固定句式)。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很常见,遇此情况可以套用翻译。如:“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这里的“无乃……乎”就是固定句式,可以套用为:“这恐怕(太晚了)吧?”

【模拟演练】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曰:“君闻夫江上之处女乎?”苏子曰:“不闻。”曰:“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今臣不肖,弃逐于秦而出关,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苏子曰:“善。请重公于齐。”

(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①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

译文:

②今臣不肖,弃逐于秦而出关,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译文: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楚绝齐,齐举兵伐楚。陈轸谓楚王曰:“王不如以地东解于齐,西讲于秦。”楚王使陈轸之秦。秦王谓陈轸曰:“子秦人也,寡人与子故也。寡人不佞,不能亲国事也,故子弃寡人事楚王。今齐、楚相伐,或谓救之便,或谓救之不便子独不可以忠为子主计,以其余为寡人乎?”陈轸曰:“王独不闻吴人之游楚者乎?楚王甚爱之。病,故使人问之,曰:‘诚病乎?意亦思乎?’左右曰:‘臣不知其思与不思,诚思,则将吴吟,今轸将为王吴吟。’”

――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①子独不可以忠为子主计,以其余为寡人乎?

译文:

②臣不知其思与不思,诚思则将吴吟,今轸将为王吴吟。

译文:

三、把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选自《世说新语》)

译文:

四、将下列文言短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建文四年六月乙卯,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复兴。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计,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孝孺被执下狱。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

(选自《明史・方孝孺传》)

①即事不计,当死社稷。

译文:

②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

译文:

【参考答案】

一、①你们何必爱惜照在四壁上的那一点余光呢?

②现在我由于没有才德,被秦国赶走,出了函谷关,(我)愿意为您打扫屋子,铺席子,希望不要把我赶走。

二、①贤卿为何不在为楚国效忠之余,也为我出一点主意呢?

②不知道他是否怀乡,假如真是怀乡的话,那他就要唱吴歌了。

三、阮光禄在剡的时候,曾经有一辆很好的车子,不论谁来借,他都借给。有个人要埋葬母亲,心里想借车子却不敢说。阮光禄后来听到这件事,叹了口气说:“我有车子,却使人家不敢来借,还要车子做什么用呢?”于是把车烧了。

赤壁赋译文范文第4篇

先来看一道文言翻译题: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其译文是:马患肥胖症而死,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上题为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第11题中的第⑴小题。题中“使群臣丧之”的“丧”是动词的为动用法,解释为“为……治丧”。

那么,什么是为动用法呢?简言之,是指动词和宾语之间存在着“为宾语怎样”的关系,这样的动宾关系称作为动关系。其中,表示为动关系的动词叫做为动词,它表示的动作是为宾语而发出的;或者说,宾语是动词所表示动作的目的或对象。例如:“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一句中的“名之”就是为动结构。其中,“名”这个动作是为它的宾语“之(即褒禅)”而发的,而宾语“之”乃是动词“名”的对象。

为动结构有固定的翻译方法,其方法是:“为(给、替、对)+宾语+动词”。如上述例句:“名之曰褒禅”可译为“给它取名叫褒禅”。用这种方法对为动结构进行翻译,准确、通顺、简洁,学生掌握这种方法很有必要。

为动结构中的为动词大多是不及物动词,也可以是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和形容词,也有极少数的及物动词。

一﹑不及物动词的为动用法

动词后所接的宾语,可以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目的、原因或对象。如:

1.表目的:

君子死知己。(陶渊明《咏荆柯》)——君子为知己而死。

2.表原因: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为我一生的短暂而哀叹,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3.表对象:

①等死,死国可乎?(司马迁《陈涉世家》)——同样是死,为国家大事而死,可以吗?

②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龚自珍《病梅馆记》)——已经为病梅而哭泣了三天,就发誓要疗救它们。

二﹑名词的为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为动词后所接的宾语,一般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对象。如:

1.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离骚》)——为我取名叫正则,为我取字叫灵均。

2.膏吾车兮秣吾马。(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给我的车涂上膏油,给我的马喂上草料。

三﹑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为为动词,表示主语为了(由于、对于)宾语才具备了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如:

稷勤百谷而山死(《国语·鲁语》)——后稷为播种百谷而勤劳不息,最后累死在山路上。

四﹑及物动词的为动用法

及物动词为动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这种为动结构必须是“双宾式”,即一个动词带有两个宾语。近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远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这种“双宾式”为动结构的翻译方法是:“为(给)+近宾+动词+远宾”。如:

1.天生民而立之君(《左传襄公十四年》)——天造就了百姓并且给他们设立君王。(“立”带有“之”“君”两个宾语)

2.不忍为之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不甘心给他做下属。(“为”带有“之”“下”两个宾语)

值得提出的是,在这种“双宾式”为动结构中,以“为之”这种结构最常见,除了上面提到的例句,其他如:“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送东阳马生序》)等等。

五﹑一些成语为动用法

赤壁赋译文范文第5篇

要想弄清楚“粪土”一词到底是不是作动词用的,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名词作动词的活用。什么是名词作动词的活用呢?所谓名词作动词就是在特定语境中一些名词临时改变了词性做了本该是动词才能做的语法成份,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和作用(动作性和支配性)。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这里的“水”本来是名词,活用作了动词,意为“渡水”。这类单个名词活用的现象,我们在判断时很容易区分清,因为这些词大都出现在谓语位置。而“名词+名词”形式的活用就不易区分,如“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目”这个词本来是名词,但在这里活用作了动词,意思是“用眼睛示意”。“目项王”就是“用眼睛示意项王”。与前例同,“目”这个词也是出现在谓语位置,作用与谓语相当。

但是,还有一类活用叫名词的意动用法,它的一般结构形式也是“名词+名词”式的。比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这里的“宾客其父”意为“以其父为宾客”“认为其父是宾客”或“把其父当作宾客”。“宾客”一词就是名词意动用法的活用。这就造成了在“名词+名词”式的词语中有些名词到底是“名词作动词”还是“名词意动用法”的理解区分上的困难。那什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呢?所谓意动用法,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了谓语所表示的性质状态。如前“稍稍宾客其父”中的“宾客”。就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其父是宾客”。从这里可以看出,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一般可译为“以……为……”“认为……”“把……当作……等。再举几个这样的活用:

1.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利其然”译为“认为这种做法有利。”利,名词的意动用法。

2.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

侣,译为“以……为侣”;友,译为“以……为友”。这两个词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3.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韩愈《师说》)

师,译为:“把郯子……当作老师”或“以郯子……为老师”。“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4.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王勃《滕王阁序》)

襟,译为“以……为衣襟”;带,译为“以……为衣带”。“襟”和“带”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那怎样区分“名词+名词”式的词语的活用到底是“名词作动词”还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呢?

我觉得要想区分清楚这两种活用,还得从它们的语法含义和语法作用上做文章。首先,名词作动词中,活用的名词在整个句子中只是临时性地出现在了本该是动词才能出现的谓语的语法位置上。请看前例: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这里的“目”显然是谓语动词的位置。其次,活用作动词的名词具有动作的联想性。“范增数目项王”中“目”的本义是眼睛,它跟“看”“示意”等动作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很容易让人产生“看”的联想。最后,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什么样的性质状态,是存在于意念上的动,而客观上并不一定如此。这是这两种活用情况区别的根本。如前:

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这里的“宾客其父”只是主语主观的认为,客观上,其父并不一定是宾客。其它例子也是这样的:“父利其然也。”只是“父”主观上认为“其然”(这种做法)有利。客观上并一定有利。“侣鱼虾而友麋鹿。”也只是主语“我们”主观上“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客观上,鱼虾和麋鹿不一定是侣朋。

“范增数目项王”中,范增的“目”(示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这句话就不能按意动用法译为“范增认为项王是目”。也就是说,在判断““名词+名词”式的活用到底是哪种情况时,只要看它能不能按名词的意动用法翻译就行了,如果能按名词的意动用法译文,那它就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活用,如果不能则肯定不是名词的意动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