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带鸟的诗句

带鸟的诗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带鸟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带鸟的诗句

带鸟的诗句范文第1篇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6、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7、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8、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9、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10、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

11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12、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带鸟的诗句范文第2篇

一、 建立系统的知识储备库

中国是诗歌大国,诗歌在中国曾经无比的灿烂辉煌,作为一门独特而魅力无穷的艺术,不仅流传下来无数的美妙诗篇,同时也创造了很多的诗歌专业知识。对这些知识,我们必须要有一些认识和理解,这样我们鉴赏诗歌才能有“底”。

1熟悉一些常见的意象及其暗示意思。

“月亮”(思乡)、“”(清高)、“梅花”(冰清玉洁,不愿同流合污)、“松”(坚贞,高洁品质)、“莲 ”(爱情)、“梧桐”(凄凉悲伤)、“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感伤)、“浮云”(漂泊的游子)、“丁香 ”(愁思或情结)等。

2了解一些常见语言特点。

清新、平淡、绚丽、明快、自然、含蓄等。

3知道一些诗歌常见的艺术手法。

铺陈直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正侧描写、工笔白描、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绘形写神,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情、情景交融,以小见大、化用典故、意象叠加、联想想象、象征寄托、乐景写哀、明褒实贬、寓褒于贬、超越时空、换位描写、渲染铺垫、伏笔照应、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诗中有画、赋、比、兴等,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借代、对偶、夸张、互文、隐语(谐音、双关)等

4了解一些常见的诗歌思相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田园隐居、忧国忧民、思乡怀人、建功立业、离情别绪等。

5熟悉一些著名的诗人,能背诵一些名句名篇。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熟读古诗几百首,便能吟咏也会赏析。

以上内容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积累整理,理解熟悉。有了这些知识,我们做题才能正确运用术语,才能专业,才能准确,从而把握住得分点。

二、 全面把握信息,理性分析鉴赏

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应该是读懂诗句,理解诗意。全面把握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信息。

1主信息:诗句。诗歌的主信息当然来自诗句,诗句是由意象组成的。竟象就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感的景、物、人、事等。我们通过读诗,明白诗句写了何景,咏了何物,叙了何事,谈了何人,然后由整个诗句的意境去体会、感受诗人发了何议,抒了何情,阐了何理,表了何志等。如: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我们从诗句中可以看到披蓑戴笠,不动声色地孤舟独钓寒江雪的渔翁是诗的主要意象。其次“千山”皆无鸟飞,“万径”不见人踪,连同那一条江,都笼罩在寒雪中。是渔翁所在的环境。通过对全诗信息的把握,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白,这渔翁形象,正是“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逐南荒的诗人远离尘世、清高孤傲、坚贞不屈的精神境界的象征。

要能准确理解,敏锐捕捉诗人的情、志、理,还得重视一个因素,那就是诗中的关键字、词、句。就是所谓的“炼字”或“诗眼”。它们常常是我们理解诗意的“密钥”,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评价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闹’字,境界全出。”因为“闹”是热闹,当它在诗句中与“红杏”和“春意”组合在一起时,表现的正是春意盎然,春光烂漫之意。表现了春光无限的意境之美,写出了诗人心头蓬勃的春意,表达了诗人对明媚春光的喜爱之情。

抓住这样的关健字、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所以这也是命题人常设的考查点。

2次信息:题目,作者(知人论世),注释。

要能全面把握信息理解诗篇,题目,作者,注释它们都是破解诗歌的关键。

(1)题目往往给我们点出了诗意和内容甚至情感基调。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这个题目告诉我们和尚是去朋友的隐居的地方探望他,题目中一个“幽”字是全诗的诗眼,所以为了表现一种静谧的意境,“敲”字以声衬静,比“推”字更好。又如

村 居

张舜民

水饶陂田水饶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究竟是悲是喜呢?诗中有“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两句,“无人”、“寒鸦”这样的竟象,好像应该是萧瑟、悲凉,但结合全诗的内容和意境来看,尤其是从题目《村居》来看,可知是诗人写自己闲居村中所见所感, “牛背无人”是小孩子玩去了,“寒鸦两两归”是鸟儿双双回巢了。就知道诗中应该是表达对乡村闲适、安逸、自在生活的喜爱之情。

(2)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胸襟气度,不同的关注对象等,如李白的浪漫狂放、个性张扬,杜甫的忧国忧民、沉郁沧桑,苏轼的豪放旷达,柳永的缠绵多情,陆游的悲壮爱国,陶渊明的朴素自然,王维的恬淡优美,李清照的婉约凄切等,所以我们还可以从作者推知其诗意、诗情。

(3)再有就是注释,它不仅仅是注解一些字词的读音意义,有时还注解作者当时的境况,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其壮年还是老年,失意还是得意, 升迁还是贬谪等情况,从而推知其内心情感的悲欢愁喜等。

三、 看清题干要求

在做题之前,千万要仔细审题,看清题干要求,看命题所给出的考查点是什么,要求怎样作答。注意“简要分析”、“赏析”、“结全诗句”之类提示,明确思路走向,知道从哪些方面提取信息,思考作答。如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四川卷)(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 ① 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② 趱:赶快。

带鸟的诗句范文第3篇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选自《诗话总龟》)

[译文]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住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姿势。(行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当时韩愈提任京城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着驴马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在句中的意思。

1.炼之未定( )

2.引手作推敲之势( )

3.于驴上吟哦( )

4.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

二、翻译句子。

1.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____________________

2.岛具对所得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下面是唐代贾岛五言律诗《题李凝幽居》,请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句子。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四、韩愈认为“‘敲’字佳”,请你结合诗句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一点感想或写出一件你所经历的类似“推敲”一类的事情。

[参考答案]

一、1.反复思考2.姿势3.在 4.被

二、1.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姿势。(行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2.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3.(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带鸟的诗句范文第4篇

唐朝时期,石榴裙是极受年轻女子青睐的一款服饰。如唐人小说中的李娃、霍小玉等就穿这样的裙子。既然名为石榴裙,那么颜色自然如石榴般鲜红。穿着石榴裙的女子被这红色一衬,更显俏丽动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那位琵琶女的惊人色艺时这样写道:“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血色罗裙”指的就是石榴裙,用血色来形容裙子之红,鲜艳可见一斑。

而专为石榴裙所作的诗词歌赋,亦是不少。南北朝诗人何思徵在其《南苑逢美人》中写过这样两句:“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用石榴来暗喻心中的美人。元代的刘铉在《乌夜啼》中用石榴直指女子的裙裾:“垂杨影里残,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暮雨急,晓霞湿,绿玲珑,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明代时石榴裙的说法固定了下来,蒋一葵的《燕京五月歌》将石榴裙称为红裙:“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唐诗中对石榴裙的描写更多,如李白诗“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诗“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甚至一代女皇武则天也赋诗“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唐代妇女对裙子钟爱有加,除了石榴裙,还有很多别致的款式,而裙子在唐代也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初时,裙子窄而瘦长,故有“慢束罗裙半露胸”的诗句。盛唐时期,裙子制作得精美华丽,主要式样有间裙、百鸟裙、花笼裙。间裙,就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材料互相间隔排列做成的裙子,每一个间隔叫作“破”,有“六破”“七破”“十二破”之分,颜色有红绿、红黄、黄白等等。百鸟裙,顾名思义,就是将多种飞禽的羽毛捻成线织成的裙子。百鸟裙做工考究,立体感极强,可谓“正视为一色,旁视为一色,目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穿上之后“百鸟之状皆见”。花笼裙是用轻软细薄而又半透明的“单丝罗”织绣,裙子上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绣出花鸟等图案。除了这些样式,还有百叠裙、画裙等诸多款式。

石榴裙流传的时间很久远,明代唐寅在《梅妃嗅香》一诗中写有“梅花香满石榴裙”。诗中写的虽然是唐朝的事,但可以看出在明朝时期,石榴裙仍然为年轻女子所钟爱。《红楼梦》里的大段描写,可相印证。也许正是因为石榴裙流传久远,所以俗语中说男人被女子的美貌所征服,称之为“拜倒在石榴裙下”。

(据《中国文化报》)

带鸟的诗句范文第5篇

高考中,考查单个意象的理解呈上升趋势。如2014年天津卷的《暮春山间》、2014年重庆卷的《商调・黄莺儿》、2014年新课标卷Ⅰ的《阮郎归》等,都主要考查单个意象的理解。如何解读古诗词中的单个意象呢?

单个意象的多种解读,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意象自身的内涵。每个意象自身都具有一定的内涵,我们在多角度解读意象时,一般是以意象自身的含义为基础,然后再根据意象在诗词中的具体运用,结合诗句分析,确定意象蕴藏的意义。

例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 眠

唐 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请品析诗的颔联“好鸟不妨眠”一句中“好”字的妙处。

从诗歌标题“醉眠”可知,诗人以“醉”为诗眼,描述远离世事纷扰、终日麻醉自己的人物形象,以致发出“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的慨叹。“好”鸟不妨眠,意指鸟的鸣叫并没有惊醒诗人的梦,而是当做自然的天籁之音入耳,此处分析从“鸟”意象自身的内涵思考即可。参考答案:“好”字写出了鸟鸣虽打破了山间的寂静,但在诗人耳中听来,与树头清风,草中虫鸣也没什么两样,总是天籁,不妨高眠。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单个意象能表现一种意境,但多个意象构成的意境更丰富。分析意象的含义,可以联系作者所要营造的整个意境,看意象对于表现意境有什么作用。

例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蟾宫曲 自乐

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注】①草团标:茅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

“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分析。

“扫山云惊散林鸦”一句要结合全曲的多个意象分析。“草团标”“山竹”等意象表明居住环境是在山中;“山溜响”是以动写静,细小的流水声能听得见,“云惊散林鸦”也就不足为怪了,多个意象构成了幽深静谧的意境,此处的“惊”运用了衬托手法。参考答案: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两首诗反衬出山间的幽静。

意象与情感的关系。作者为了表达情感,常常将情感寄寓在意象上。很多意象都有相对固定的情感或意义,如“子规”表达的是思乡或伤悲之情,但出现不固定意义或情感的意象时,就要联系诗句中其它意象中蕴含的感情或意义进行分析,因为诗词的感情可能会出现起伏,但总体上是协调一致的,都是为了表情达意服务。

例3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斋独宿

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两首诗都写到“鸟惊”,这对诗歌情感的表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分析两首诗的“鸟惊”意象要结合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韦诗的“独宿”点明作者所处环境的孤独。“夜半鸟惊”之动,惊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感油然而生。赵诗“惊鸟时一鸣”,直接导致“不成宿”,彻夜难眠,“惊鸟”既增添了凄寒气氛,也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参考答案:两首诗写“鸟惊”,既写出了夜的凄寒氛围,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凄苦。

意象与主题的关系。诗词中意象的选用都是为主题服务的,有时作者为了使主题表达更深刻,往往选用多个类似的意象来营造氛围,多方面展现同一主题。能正确理解主题,意象的含义不言而喻。

例4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咏怀・独坐空堂上

阮 籍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中的“孤鸟”、“离兽”对表达主题有何作用?

“孤鸟”“离兽”两个意象在诗中的出现,给读者带来惊异,主要原因是登高远望不见人,唯见“鸟”与“兽”,而“鸟”是孤零零的飞,“兽”是离群之兽。联系阮籍的志向与命运,我们可以发现,写“孤鸟”“离兽”不是目的,而是要表现他自己的心境,表达苦闷与孤独的主题。参考答案:只见“孤鸟”“离兽”,既暗示了当时的政治环境恶劣,也暗喻自己如“孤鸟”“离兽”般无可依托,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欲亲无人、孤独苦闷的心情。

练习

1.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长信秋词五首(其五)

王昌龄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注】昭阳殿是西汉赵飞燕得宠时住的寝宫,长信宫是在赵飞燕得宠时失宠嫔妃班婕妤住的寝宫。

诗歌使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捣衣声”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2.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独居有怀

李商隐

麝重愁风逼,罗疏畏月侵。怨魂迷恐断,细疑沈。

数急芙蓉带,频抽翡翠簪。柔情终不远,遥妒已先深。

浦冷鸳鸯去,园空蛱蝶寻。蜡花长递泪,筝柱镇移心。

觅使嵩云暮,回头灞岸阴。只闻凉叶院,露井近寒砧。

诗歌的尾句“只闻凉叶院,露井近寒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提示:同写“捣衣声”,却表达了不同的情感与主题)

参考答案

相关期刊更多

下一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辽宁省文化厅

湿地科学与管理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河南电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