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四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四年级数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四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四年级;简便计算

在从事数学教学的这十几载春秋里,以前并没有对数学计算有过深的思考和研究,对于数学计算的认识也很片面,认为计算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即便是四年级数学中的简便计算,也只不过就是简单套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罢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实际帮助。但是在连续几年进行四年级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其实不然。

一、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的现状

1.教学目标的过分单一化

传统的简便计算作为一种计算技巧,它的作用就在于对运算律或性质的巩固运用。教师对于灵活运用简便算法解决问题这个层面认识不够,也不够重视,只是通过大量的、繁杂的简便计算项目进行机械性的、充分性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运算律或性质的目的,教学目标过分单一化。学生现象:例如,学生在学过“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之和”后,学生由于受到机械的锻炼,自然而然地在脑海中形成了“如果是从一个数中减去两个数,那必然就是减去两个数的和较为简便”的固定思路和意识。因此,当面对类似9.23-3.47-2.23这样的情况,学生就会下意识地写下=9.23-(3.47+2.23),而不是先观察算式,采用=7.23-2.23-3.47这种更简便的方式。

2.运算律或性质的教学与简便计算教学断层

我们在进行数学计算教学时,运算律或性质的教学和简便计算教学应该是水融、相辅相成的。简便计算是在运算律或性质基础上的算法简便化,同样也是运算律或性质的综合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但是在现实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往往会本末倒置,不重视运算律和性质的讲解,一笔带过,只是一门心思地进行立体的解说和大量的题海模仿练习,忽略学生的探索和体验。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只会让学生对于运算律和性质一知半解,应用意识淡薄,灵活选择算法的能力较弱。学生现象:当学生面对类似7.25×32×2.5这样的算式,学生虽然会想到将32分成8×4,但是在第二步计算的时候是选择用乘法结合律还是用乘法分配律没有清晰的概念。

综上所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其一,教学训练机械化,学生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式,对于所学知识只会牵强套用;其二,练习有余,探索不够,过分注重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学生的探索能力、数学思想和数学意识的培养。笔者结合现行的数学教材和教学实践,简要总结了简便计算教学的新策略。

二、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教学的新策略

1.生活经验是基础

学生对于简便计算方法的选择大都依赖于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真实想法和最自然化的理解。因此,在简便计算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对简便计算的自发需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力求用生活作教学背景,提高学生对于计算问题的亲切感。例如,乘法分配律的讲解,设置情景:小明去商店买作业本,一个数学本9毛钱,一个语文本1块1,他数学本,语文本各要20个,一共需要多少钱呢?基于这样学生都可能会遇到的场景,这样教学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自主体验是关键

教材和教师的算式算法可能是最优化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不见得是最喜欢、最适合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体验,自主选择认为最简便的解题方法,增加学生的探索体验,加深学习影响,提高思维活跃度。

3.辩证思考是提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地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内涵,有意识的改变教学思维定式,接受辩证的教学观,拓展自身的思维空间。只有老师自己拥有辩证的教学观,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激活学生辩证思维的需要,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课堂才真正拥有了生命力,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以上例为例,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了式子进行解答。进一步观察数的特点,分析和探索,不难发现,两种作业本价格加起来正好是整数,同时利用乘法更简便,从而选择了最佳的解题方法。在数学解题中体验到简便计算的成功和乐趣,提高学习兴趣。

总之,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好简便运算,不但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速度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学生对数学定义、定理、定律等也都会融会贯通地应用,培养学生灵活且有创造力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对简便计算教学的再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08(01).

四年级数学范文第2篇

2、多位数的读法:先把多位数分级,再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数;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在后面加上“亿”或“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多位数的写法: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4、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5、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四年级数学范文第3篇

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学习,就算是天才,也是需要不断练习与记忆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四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练习知识点一、细心填空。

1、边长是(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

2、一块长方形果园,长400米,宽200米,它的面积是(

)公顷。

3、一块正方形的地,边长是600米,面积是(

)平方米,合(

)公顷。

4、一个长方形公园长800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公园的面积是(

)公顷。

5、一个长方形苗圃的面积是4公顷,它的长是400米,宽是(

)米。

6、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总面积是十一亿零三百万平方米,也就是(

)平方千米。

7.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一块长方形菜园面积是100平方米,(

)块这样的菜园面积是1公顷。

(2)某果园的占地面积约5公顷,(

)个果园的占地面积约是1平方千米。

(3)某运动场地的面积大约是2000平方米,(

)个这样的运动场,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

8.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12公顷=(

)平方米

(2)80000公顷=(

)平方千米

(3)5000000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9.在()里填上“>”“

(1)5公顷()1平方千米 (2)401公顷()400平方千米

(3)6公顷()600平方米 (4)2平方千米()2000公顷

二、选择

1.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为33()。

A、公顷 B、平方千米 C、平方米

2.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

A、10000 B、100 C、1000000

3.花园面积是8公顷,长是4000米,宽是( )米。

A、20 B、2 C、2000

4.学校操场长200米,宽100米,面积是( )。

A、200公顷 B、2平方千米 C、20000平方米

5.如果1平方米能摆9盆花,1公顷能摆( )盆;1平方千米能摆( )盆。

A、9000000 B、900 C、90000

三、解答

1.一个正方形果园的周长是1200米,这个果园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2.一架直升机在一片长方形(长4千米,宽3千米)树林上空喷洒药水),这片树林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顷?

3.修一条长25千米,宽40米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占地多少公顷?合多少平方千米

4.一块长方形的玉米地,长600米,宽300米。

如果每公顷平均收玉米10吨,这块玉米地能收玉米多少吨?

5.有一块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菜地,如果它的边各延长100米,那么菜地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

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点1、自然数整数的意义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3、十进制计数法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

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万以上数的写法:

(1)一个数含有万级和亿级,应从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写数时哪一位上是几就在那一位上写几,遇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8、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如果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就小;

(2)如果位数相同,就从位开始比较,位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第一位相同就看下一位,以此类推。

9、整万、整亿数的改写:

(1)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把万位后面的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即可。

(2)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把亿位后面的8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即可。

10、近似数与准确数:

有些数的前面有"约"字,都不是准确数,像这样的数我们称做为"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数的时候,按要求保留到哪一位,这一位后面的数称为"尾数"。如果尾数的位数字小于5,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精确(保留)到万位或亿位,求它的近似数。

(1)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2)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就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3)不管是用"万"还是用"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时都要用约等号(≈)连接,末尾还要写上"万"字或"亿"字。

11、求近似数和数的改写的相同点:求近似数和数的改写都是把一个较大的数表示成整"万"或整"亿"的数,后面都要加一个"万"字或"亿"字。

不同点:求近似数是把一个数变成一个近似数,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而数的改写只是把一个大数写成了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12、数字编码。

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编码中的数字代表着一定的意义。编码具有有序性。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一:记笔记

这方法其实很普遍也很简单,但恰恰是很多同学不容易做到的,记笔记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把老师的精华记录下来方便复习,二是练习学生的书写能力,三是可以让学生养成边听边写的学习能力,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效的。

二:错题本

很多孩子都马虎,但有些马虎其实是同学对知识点理解不清晰造成的,这类的题目一定要记录下来。还有的是出题者故意设计的陷阱,这也可以记录下来,定时复习,久了之后很多马虎自然而然地就避免了。

三:学习小组

定期地和小组成员分享好试题,好方法,好技巧,好经验,即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的情感,又可以在交朋友的过程学习到新的东西,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协调能力。

四:题目分类本

和错题本一样,专门记录自己做过的试题,分类指的是将自己做过的试题分为几大类,一类是极其简单,自己一看就会的。一类是有一定难度,需要思考找到突破口的,还有一类就是难度很大,需要综合运用很多知识并进行推理才能解答的,后两类都应该是我们的记录重点。在对试题分类的过程中同学自然地就增强了对试题的进一步理解。

五:旧题新解

四年级数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新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17-0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多给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展现数学魅力的舞台。因此,在我们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从而使我们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为此,笔者结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经验和对新课改的认识,谈谈自己观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谨逻辑性的学科,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枯燥和认识上的障碍。许多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认为数学枯燥乏味、抽象难学,尤其是小学四年级数学在内容、难度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使得学生学习更容易失去兴趣。要让数学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改变过去传授知识的不良习性,变为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在设计教学时就充分考虑,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探索性的学习情境中去主动、积极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获得知识,而不是在教师枯燥单调的讲解中去接受知识。此外,将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联系,让学生在可操作、熟悉的情境下去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去动手测量、亲自演示,在数学游戏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可以极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转换教师观念和角色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应该转变角色,对形成的传统观念进行修正,重视对学生能力、创新及态度的培养。教师要杜绝一味地在课堂中讲,学生只是听的填鸭式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而教师对课堂进行主导。通过对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多样化。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不但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也更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所以,对于小学四年级教学而言,教师应该放手,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知识,在玩乐中学习,促进其全面的发展。此外,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教师而言,应该是一个具有赏识、和谐、宽容的师者,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利于促进其学习。

三、创设情景激疑

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点时,教师应创设认知需要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形成悬念,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必然需求,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从而诱发“研究”的意识,激活“研究”的思维。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①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生长点上提出问题;②通过学生观察、研究的具体材料产生问题;③以游戏形式、直观演示、设置悬念、动手操作、模拟实验和竞赛、讲故事、猜谜语等形式产生问题。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出示一组数:33、36、39,问:这些数能被3整除吗?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接着出示另一组数:23、26、29,问:这些数能被3整除吗?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否就是个位上的数是3、6、9?学生在认知矛盾冲突的情境中肯定会引发想探究的问题:能被3整除的数和什么有关系?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在学生的讨论分析中产生了“研究”的问题,诱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地去“研究”。

四、培养口算及计算能力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只有提高了口算能力,才能提高计算能力。在每天教学开始前,花几分钟时间出一些口算题考一下学生们的口算能力。例如:25×4=;5÷8=;125×8=;90÷5=……等等,为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可以按座位顺序依次出题回答,对于反应快的给予表扬。这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其口算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计算过程中,若能合理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法则、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掌握一些运算技巧,经常会让计算变得更加简洁,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计算的速度。例如:十几乘十几(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13×11=?,简便解法,1×1=1,3+1=4,3×1=3,结果为13×11=143;25×9×8=?利用交换率将其转换为(25×8)×9=200×9=1800,这样就很容易得出结果。还有很多这样的运算法则及技巧,若能很好的运用,这将对于提高计算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是小学生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比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去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让学生摆脱数学的枯燥乏味,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中,学生们都准备了三根木棒,先让他们自己摆一一个三角形,然后再让他们逐一说说自己摆的是三角形,为什么?从而引出三角形的概念,并让他们通过比较两根木棒一另一根木棒的长短,自己进行发现、总结。在"你说我来做"这个环节中,当一个学生说出一种三角形的时候,其他学生都争先恐后摆弄,根本没有空闲去做小动作。整节课,学生们注意力集中,兴趣昂然,表现活跃积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四年级数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四年级数学角色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突出地体现出义务教育所具有的普遍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特点。小学数学课堂的改革也呈现出蓬勃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逐渐对“合作、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模式表示认可和推崇,切实践行了新课程改革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小学四年级起着连接低年级与高年级的作用,是学生能否建立起学习的兴趣,顺利向小学高年级过度的重要阶段,因此,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是摆在所有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要敢于并善于做出教师角色转换

长期以来,因为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而形成的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需要。作为小学教师,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首要的是敢于做出自身教师角色的转换,在课堂教学上要进行创新,重视学生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讨论、探讨,实际动手操作,相互帮助,真正树立学生是课堂核心的观念。

具体而言,要实现教师角色转化,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要切实转变数学教学观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要切实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尝试着让学生进行课堂分组讨论和合作,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和指导,教学效果必定会有显著的改变。二是数学教师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知识素养,由单一型教师向综合型教师转变。数学教师不能针对数学教学而只讲数学教学,实际上,教师的知识素养应当包括专业知识素养、文化知识素养和教育知识素养等方面的内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可能涉及多门学科和知识,也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尽力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要求。为此,数学教师要以继续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拓宽自身获取文化知识资源载体的渠道,提升自我的知识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综合教学能力,引导学生快速成长。三是要由课堂的主导者转向引导者,作知识平等的交流者和朋友。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敢于改变传统高高在上的身份,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一起探讨、交流,合作学习。真正坚持“以学生为本”,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通过教师主导者向引导者身份的转变,逐渐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四是要由教学的灌输者转变为服务者。为此,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创造条件,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去。要采取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要善于倾听与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解答。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鼓励学生敢于表现、敢于质疑,建立起批判性思维。

通过笔者的试验,教师经过上述角色转化后,数学教学的课堂效果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了,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课堂参与性更强。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尤其是四年级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体现了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是切实符合新课改要求和改革理念的。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指出:“在数学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项基本和重要任务,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之一。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就开始,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一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各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各年级阶段都担负着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任务,尤其是作为承上启下的四年级,数学思维能力的培训更显重要。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一开始就有意识的进行,例如培养学生比较能力,可以从认识物体大小、长短、多少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则可以从学习十以内数的加、减着手等等。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等方式,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培养相应的思维能力。二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每一堂课的学习中。数学思维能力时时刻刻都需要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不管是在开始的复习中,还是在教学新知识的过程中,或是在组织学生练习习题中,都要结合具体教授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在教学新知识时,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这是比单纯得出答案更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三是要在数学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贯穿思维能力培养。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等内容时,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从数学教学角度来讲,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在教授每一个数学概念时,都要注重通过实例或者实物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并寻找出共同点、不同点,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总的来说,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在小学四年级的教学中,又显得极为重要。思维能力一旦较好的建立起来,对学生今后更进一步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创新的学习能力。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亲自动手的实践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和创造,有力地摆脱了数学的枯燥乏味,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丁始,马玲译.教师角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