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师类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雷电;有线电视系统;防雷
一引言
有线电视系统是将通过光缆接入的有线电视信号,或由大楼通过卫星天线和一组优质共用天线接收的开路电视系统信号,经前端处理后,以有线方式将电视信号分送到电视系统的各终端用户。在有线电视系统中,防雷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若干有线电视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雷电灾害的严重性表现在它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上,其特点电压高,闪电电流幅值大,变化快,放电时间短,闪电电流波形陡度大。雷电的破坏作用在于强大的电流,炽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剧变的电磁场以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造成人员伤亡、巨大破坏、起火爆炸、严重损失。雷电也常常使有线电视设备严重损坏,在实际工程当中,没有良好防雷措施的系统一旦遭到雷击就会遭到严重破坏,甚至瘫痪。对于干线较长的大系统,防雷设计更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在有线电视系统中,防雷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里我们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学习谈谈对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影响以及对雷电的防范举措。
二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影响
对有线电视系统影响的雷击主要有两种:“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是带电云层和大地之间放电造成的。当雷云很低,周围又没有异性电荷的雷云时,就会在地面或者建筑物上感应出异性电荷,形成带电云层向地面或者建筑物放电;放电电流可达到几十甚至几百千安,放电时间为50~100us,这种放电就是直击雷。直击雷对建筑物和人、畜安全危害甚大。对于有线电视系统,直击雷只有雷击率的10%左右,尽管破坏力大,但危害范围一般较小,可使用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网来防避。安装了避雷针后,有线电视系统的电子设备即使在其保护范围之内,仍然可能遭雷击而受损,大多数都是烧保险丝、电源变压器、整流元件、三端稳压器,严重的还可能损坏集成电路等元件。这说明雷击不是从天线引入的,而是从电源线引入的,可见避雷针虽保护了建筑物,却保护不了置于其内的有线电视电子设备,这是感应雷造成的。感应雷电分为静电感应和雷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两种原因所引起。静电感应是当带电的云层(雷云)靠近输电线路时,会在它们上面感应出异性电荷,这些异性电荷被雷云电荷束缚着,当雷云对附近的目标或接闪器(避雷针是最早、最常用的接闪器)放电时,其电荷迅速中和,而输电线路上束缚的电荷便为自由电荷,形成局部感应高电位。这种感应高电位发生在低压架空线路时亦可达100KV,在有线电视线路上可达40~60KV,而且它可以沿着线路传人电子设备,造成损害。电磁感应是雷击后巨大的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交变磁场,由于电磁感应使附近设备感应出高电压,从而使设备损坏。“感应雷”占雷击率近90%,危害范围甚广,有线电视系统的电子设备受雷击损坏,主要是感应雷造成的。
三有线电视系统防雷的措施
1天线的防雷接地。有线电视的接收天线和竖杆一般架设在建筑物的顶端,应把所有的接收天线,包括卫星接收天线的接地焊在一起,接天线的竖杆(架)上应装设避雷针,避雷针的高度应能满足对天线设施的保护。安装独立的避雷针时,由于单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呈帐篷状,边界线呈双曲线,所以避雷针高于天线顶端的长度应大于天线的最大尺寸,避雷针与天线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大于3m。建筑物已有防雷接地系统时避雷针和天线竖杆的接地应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共地连接。无论是新的接地线还是原建筑的接地线,接地电阻都应小于4。
2前端设备的防雷接地。当在前端附近发生雷击时,会在机房内的金属机箱和外壳上感应出高电压,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前端设备的电源漏电也会危及人员的安全,因此,对机房内的所有设备,输入输出电缆的屏蔽层、金属管道等都需要接地,不能与天线的接地连接在一起,设备接地与房屋避雷针接地及交流供电系统的接地应在总接地处连接在一起。系统内的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和埋地金属管道应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不相连时两者的距离应大于3m,机房内接地母线表面应完整,绝缘线的老化层不应有老化龟裂现象。一般前端设备,如调制器、接收机、光发射机等没有过压保护,而只有过流保护,一旦有雷击往往会出现电源烧坏而保险不断的情况,针对此种情况应在总电源处加装避雷器,以更好地保护前端设备。
3干线系统的防雷接地。敷设于空旷地区的地下电缆,当所在地区年雷雨天数大干20d及土壤电阻率大干100时,电缆的屏蔽层或金属保护套应每隔2km左右接地一次,以防止感应电的影响。架空电缆的屏蔽层及金属保护套。钢绞线每隔250m左右接地一次,在电缆分线箱处的架空电缆金属护套,屏蔽层及钢绞线应与线杆拉线共用接地装置。另外就是不可忽视的光缆防雷,因为光缆在制造过程中,为了增加光缆的抗拉强度,在光缆中增加了钢丝。在设置接续盒时,只注意了光缆的熔接。使用通常方法,将两段光缆的钢丝,分别固定在接续盒两端的支架上,自然形成一间隙。这样,当任意一段光缆中的钢丝感应了很高的雷电电压时,就会向另一端钢丝放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巨大火花,使接续盒内光纤断裂损坏。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在光缆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将接续盒内的光缆钢丝端头用导线连通,可有效避免光缆遭雷电侵害。
关键词:建筑物;金属门窗;防雷措施;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
1 前言
建筑物防雷设计、施工与验收的新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1]和《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601—2010[2]已经颁布实施,文献[1] 的相关条文与其旧版本《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2000年版)[3] 在建筑物防雷分类、防雷措施、等电位连接等方面做了诸多修改。文献[2]是新制定的防雷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它与文献[1]一样,是与国际雷电防护新标准体系接轨的国家标准。为了全面地理解掌握新规范,在金属门窗防雷设计、施工与验收的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新规范的标准要求,有必要对金属门窗雷电防护措施的有关问题重新进行讨论。
2 金属门窗防雷设计相关技术规范
文献[1]和文献[2]是建筑物防雷设计、施工与验收上位规范的现行版本。这两本标准的修订和制订均参照和采纳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62305系列标准,是与国际雷电防护新标准体系接轨、技术水平先进的标准规范。
与金属门窗防雷设计、施工与验收相关的技术规范还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 214—2010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JGJ 16—2008由于并未采纳国际雷电防护新标准体系,存在一些与文献[1]相抵触的规定。JGJ 214—2010的相关条文未与文献[1]、文献[2]协调,GB 50210—2001未列入金属门窗防雷措施验收的条文。
还有几个推荐性标准,《雷电保护》GB/T 21714—2008,共有4个部分。现行的版本等同采用IEC 62305:2006,但由于IEC 62305目前已更新至2010版,文献[1]已参照IEC 62305:2010进行修订,《雷电保护》GB/T 21714—2008已落后于IEC 62305的现行版本。《防雷装置施工质量监督与验收规范》QX/T 105—2009和《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规范》QX/T 106—2009,这两个标准主要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2000版)和IEC 62305:2006,其时效性落后于文献[1]。
因此,笔者认为金属门窗的防雷设计、施工与验收应满足文献[1]和文献[2]的规定。其他相关规范的规定若与文献[1]和文献[2]相抵触,应按文献[1]和文献[2]执行。其他相关规范的要求若高于文献[1]和文献[2]的要求,则可根据具体情况协商确定。同时,其他相关规范在作修订时,应与文献[1]和文献[2]协调一致。
3 建筑物防雷设计、施工与验收新规范的有关规定
3.1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要求有所提高
文献[1]根据建筑物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及后果,把建筑物的防雷要求分为三类: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是指受雷击容易引起爆炸危险,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是指国家级建筑物、有爆炸危险场所但受雷击不容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预计雷击次数>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和一般性工业建筑物;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是指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及档案馆、预计雷击次数≥0.01次/a且≤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预计雷击次数≥0.05次/a且≤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和一般性工业建筑物、平均雷暴日>15d/a且高度≥15m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平均雷暴日≤15d/a且高度≥20m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应当注意,新规范对建筑物的防雷分类要求有所提高,而且分类更加明确。对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第二、三类的一部分(如爆炸危险场所、国家级建筑物、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等)仍沿用以往的做法,不考虑以风险作为分类的基础。对以风险作为划分基础的建筑物,只有在以下4种情况下可不设防雷装置:
1)预计雷击次数<0.01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2)预计雷击次数<0.0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和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3)平均雷暴日>15d/a且高度<15m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4)平均雷暴日≤15d/a且高度<20m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在进行某建筑物的金属门窗防雷设计时,应查阅其建筑施工图的建筑设计总说明或建筑防雷装置设计说明,明确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3.2 增加了地下室及首层金属体的接地要求
文献[1]4.1.2—1规定: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地面层处,下列物体应与防雷装置做防雷等电位连接:a)建筑物金属体。b)金属装置。c)建筑物内系统。d)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线。
此条为强制性条文。因此,位于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地面层处的金属门窗应与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做等电位连接。
3.3 对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侧击作了新规定
一 概念界定
免费男幼师生须在中考前参加招生培养学校统一组织的面试。面试合格者方可填报免费男幼师生志愿。毕业时拿的依然是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专科毕业证书。在就业方面,为免费男幼师生制定宽松的就业政策。江苏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只要是取得毕业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的免费男幼师生,均可自由选择就业出路。包括参加教师公开招聘,到生源所在省辖市公办幼儿园任教,也可通过双向选择到民办幼儿园任教。经公开招聘、双向选择依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还可由省辖市教育部门负责协调,安排到农村公办幼儿园任教。经协调安排到农村公办幼儿园工作的男幼儿免费师范生,应承诺在农村公办幼儿园工作不少于5年。各地则负责确保,到公办幼儿园工作的男幼儿免费师范生有编有岗。”由于就业有保障,学生报考热情高涨,录取分数线均达到了当地四星级高中的水平。目前共有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苏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州幼儿师范学校、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宿迁高等师范学校、阜宁高等师范学校八所学校承担培养任务。
二 加强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的教育已由精英模式向大众模式过渡,规范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及其培养方式,应当成为免费男幼师生培养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由于幼师男生未来承担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任务,所以他们自身的素质一定要过硬,教育科研能力不仅是他们能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入职后发展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必备条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师范生的培养和培训做出了详细的规划,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体现了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视角来分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免费男幼师生必须在职前教育阶段就要注重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兴趣,让他们参与科研活动,激发探索精神,为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目前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意识淡薄
在2012年、2013年、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三次免费男幼师生汇报会上,充分彰显了男幼师生培养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人文精神、教育实践等方面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男幼师生们进行了体育类、美术类、互动实践课、文艺类展演,赢得一片喝彩。武术、跆拳道、健美操,展示了男幼师生们的蓬勃朝气、阳光帅气;儿童水墨画、蜡笔画,则展现了他们的刚柔并济、内外兼修。这些技能、技艺,素质、素养,品德、品格,已经在4年的学习生活中不断锤炼,形成常态。但是汇报会上却没有关于教育科研能力方面的展示,首届300名学生已经五年级了,2015年7月即将毕业。经过笔者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统计:参与到老师各项课题研究的学生仅约10%,在正式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文章的约为1%,参加假期社会实践的仅约20%,课后阅读教育科研类期刊的仅约10%。应当承认,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意识较为淡薄,很多学生只把专业技能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作为主要目标,没有探讨学术问题的意识,参与调查研究的经历较少。
2.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识掌握甚少
通过对八所培养学校免费男幼师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只有三所学校开设了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作为教师教育类课程,其他五所学校只是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作为公共任选类课程来开设。调查表明,只有约5%的同学参加了公共任选课的学习,还有个别学校因公共任选课学生报名人数较少,取消了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仅约10%的学生了解教育类研究论文的相关写作要求,只有极少数学生通过参与教师课题研究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及课题选择、调查问卷设计等知识。学生主动去了解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进展状况的几乎没有。
3.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实践能力有限
在访谈中,大部分免费男幼师生都认为工作之前参与教育科研实践不重要,认为工作后有了教育教学实践基础才能搞好教育科研工作。仅有个别学校提供给学生可选择研究的课题,这些课题也都是涉及寒假、暑假期间社会实践调查类的。没有学生主动申报研究课题,只有极少数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做一些数据调查、记录、统计等方面辅助工作。调查表明,有80%的学生能通过图书馆文献索引查找文献资料,但都是查找其他材料的,查找教育科研方面的只有10%。
四 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素质较低,究其原因,不仅有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与学校对学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关。
1.对教育见习、实习进行改革,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
学校与邻边的幼儿园共同建立免费男幼师生教育培养实验区,免费男幼师生在幼儿园见习、实习,建立免费男幼师生见习、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注重免费男幼师生见习、实习培养过程管理。把教育见习时间安排为从第二学期至第九学期,共8次,每 次为期一周,把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到第六学期、第八学期和第十学期,共3次,每次两个月。每次都安排教师指导学生撰写见习、实习案例分析,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继而去解决问题。学校给每一个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教师每人必须至少在指导免费男幼师生幼儿园见习、实习中设立一个课题,同时这一课题组中必须有5~10位同学参与。不仅增加了学生见习、实习的时间,而且加强指导教师的职责,在培养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指导教师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加强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考核,构建新的评价体制
教育部在《关于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师范院校特别要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坚持科研和教育教学相结合,提高师范生教育学术水平,高度重视教育科学研究,特别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高师院校要提高认识,从思想上和实践上加强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调查,免费男幼师生培养学校中只有我校建立了学生毕业撰写毕业论文的制度,把学生毕业与撰写教育类论文或课题研究相挂钩。学校明确科研处牵头,制定考核标准,对学生科研活动实施统一的协调管理,特别是对在校期间完成科研项目的学生予以一定的奖励。学校从制度层面使培养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并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及每个人身上。
3.以专业课程为依托,建设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精品课程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推进精品课程建设,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我校的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作为校级精品课程,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运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免费男幼师生专业课程主要有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等。以前这些课程的考核都以考试为主,现在部分课程用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提高对学生的科研要求。精品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精选教育研究选题与研究方案设计、收集与分析研究资料、教育调查、行动研究、课堂观察等专题,运用案例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幼儿园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教育科研对教育工作的推动作用,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论文摘要: 幼师生的隐性知识的习得对于其在今后幼教工作中专业化水平的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加强求得对幼师生隐性知识的习得策略进行研究就尤显必要。
一、幼师生隐性知识习得的意义
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日益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化已提到议事日程,我国幼儿教师队伍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专业化也在悄然进行中,并有了广泛的研究。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其专业化水平的高低也取决于其隐性知识的习得是否具有成效性。因此,寻找科学、合理的幼师生隐性知识的习得的对策是每位幼儿教师教育工作者重要任务之一,必须加以深入研究。
1.对幼师生隐性知识习得的阐释
知识一般分类两类:理论知识与实用知识,根据sumberg与cartcso(1985)所说:“理论知识可能是程序性的或陈述性的,但如果是程序化的,它就与人的日常生活无关”而实用知识具有“与现实相关又是行为结果”的特点,不满足这两方面信息则属于理论性的与理论知识的获得是通过陈述性的指令(如在学校中)相反的是实用知识从隐含表达的信息情境中获求怎样解决(如在工作中),二者之间另一个主要区别是理论知识在解决理论学术问题中起主要作用,但一般对于实践问题的解决作用不大,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似乎是非正式或运用隐性知识来获得的,作为实用知识的一种表达方式,从非公开的信息表达情境中,难以用言语说明或教授的实用知识,隐性知识不是通过正式指示而是在工作及日常各种情境中作出实际的行为判断,(sternbergetal,1993)。而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可以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隐性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他在对人类知识的哪些方面依赖于信仰的考查中,偶然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这种信仰的因素是知识的隐性部分所固有的。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从技能和认识角度可将隐性知识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技能方面的隐性知识,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
另一类是认识方面的隐性知识,包括洞察力、直觉、感悟、价值观、心智模式、团队的默契和组织文化等。
2.幼师教育中幼师生隐性知识习得的内容
对于幼师生来说,其隐性知识的习得包含感知阶段、模仿阶段、练习阶段、内化阶段四个阶段,呈现的是”隐性——隐性——显性——显性——隐性”的一个知识的螺旋上升模式;其养成要通过感知过程的情景化、模仿过程的标准化、练习过程的岗位化和内化过程的个性化。
二、幼师生隐性知识习得的策略
在日常的幼师教育中,对于幼师生的隐性知识的习得应该有哪些有针对性的策略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幼师生的隐性知识的习得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之间的关系。
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指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因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的特殊性而要求具备的特有的从教能力。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幼儿教师专业技能与其他教师的专业能力有显著的不同,幼儿教师既要有教师的一股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其他教师无需具备而其必备的特殊技能。
其次,根据1996年6月1日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目标的规定,蕴含着对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要求。主要从三方面来指出了幼儿教师应具备语言、艺术、幼儿教学等方面的特殊技能。 而这些特殊技能和隐性知识的习得又具有密切的联系。
1.语言类隐性知识
语言类隐性知识的习得是指幼儿教帅能够规范化、儿童化地运用语言、文字与幼儿进行交流及引导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所必须具有的隐性知识。
2.艺术类技能 所需要的隐性知识
艺术类技能所需要的隐性知识是指幼儿教师具备的艺术表现及审美方面的隐性知识。其主要内容有弹唱及儿歌欣赏,舞蹈表演与创编、绘画与美术鉴赏等。
3.教学类技能所需要的隐性知识
教学类技能指幼儿教师为顺利实现幼儿教育目标所具备的适合幼儿特点的基本的设计、组织、制作、创编等能力。主要包括游戏组织与创编、幼儿活动设计、玩教具制作等方面的知识。
三、幼师生隐性知识习得的职前培养策略
1.课程策略
幼儿师范院校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等手段,对幼师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与训练。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计划中将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游戏、钢琴弹奏、美术与手工等7门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设,做到有足够的教学和训练课时、有考核、有验收。
2.管理策略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校通过有效的指导、训练、检查、验收考核等方式对幼师生在校期间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有效管理的策略。
3.竞争策略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竞赛等活动,激励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自觉性,并把优者优先推荐就业的机制引入技能培养之中,进而形成竞争机制的培养策略。
4.教育策略
运用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榜样示范、参观感悟、名师报告等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目的意义的教育,提高自我培养的积极主动性。
5.活动策略
利用大型节日(纪念日)、日常班团会活动、运动会、社会公益活动等契机,组织学生参加演出、竞赛等活动,以此训练学生技能的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肖广岭.隐性知识、隐性认识和科学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8)。
[2]迈克尔.波兰尼著.许泽民译,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2000
[3]任长松.探究式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王立娜.教师的创造性内隐观及其对教师培训的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6,(1):20~22
[5]吴晓义.国外缄默知识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9):16~20
关键词: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教材研发;职业需求;教学改革;基础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幼教师资学历规格和学术层次上移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幼儿教师教育目前也基本完成了从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大部分幼儿师范学校或并入高校或升格为幼师大专。但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师范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原来的体系下所培养的幼师人才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社会下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要求。
在高师专科各专业的教育中,儿童水墨画教学已成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师范生适应职前教育需要而设置的基础课程之一。在新的形势下,该课程的教材研发对于幼师教育儿童水墨课程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填补教材的空白
目前为止,相当一部分高师专科学校中仍然沿用旧教材,或选择高师本科教材,甚至采用小学教育专业或高中教材,在幼师教育中有涉及儿童水墨课程的教材。例如,五年制幼儿师范大专系列教材《美术》(宗卫和、黄载文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与全国幼儿师范教育教科书《美术――绘画.创作》(高等艺术教育教材编辑部组织编写)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等;这类教材中包括了简笔画、设计与工艺等内容,只有一小部分提及儿童水墨,有一些图例可作为案例式的教学教材尚有待从实践中整理、发掘和完善,优质的教学示范作品模本较少等因素成为了该课程发展的障碍。在培养未来幼师的高职高专师范类学校里,对于儿童水墨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够系统,方向性不明确,系统性也不强。
为此,我们需要结合学生专业方向以及多年来幼儿园的美术教学经验,除了中国画的基础知识外,比较有系统有针对性地绘制一批教学范画与教材配套的扩充性资料,供学生参考和学习,确保教学内容新颖、先进,针对性与实用性强,能较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需求,填补高师专科学校儿童水墨教材的空白。
2 研发此课程的教材是学生的职业所需
2.1 基础教育中儿童水墨的教学研究如火如荼
与传统国画造型的高度自觉、程式化相比,儿童水墨画造型稚拙,充满着童趣,甚至有时是那么不合常理,水墨画作画速度较快,讲究一气呵成,加之墨色在生宣纸上有渗化意趣,适宜儿童在短时间内精力集中地抒感,符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在基础教育中关于儿童水墨画的教学研究如火如荼, 一系列的关于儿童水墨的研讨会、论文和学术专著 如:杨景芝、何韵兰、杨永青、刘荫祥等多次在全国“少儿水墨画邀请展”研讨会发表的论文和学术论著;实践成果有:金华市柳湖小学朱国华的《我的儿童国画教学》;镇江市少年宫孙炜的《儿童水墨情节性教学探究》;杭州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涂永录的《水墨画程式化教学的传承和求新》;常州市武进区湖塘中心幼儿园王惠萍的《改革传统幼儿水墨画教学,培养幼儿审美、创美能力》;张蕊的《以人为本现代水墨画教学的思考与探索》;上海浦东新区香山小学朱健朴的《儿童实验性“创意水墨“初探”》;广东省美术馆少儿美术培训中心老师们的《游戏精神与儿童水墨》;画家、优秀的少儿水墨知道老师刘荫祥的《让孩子感受笔墨的乐趣》;谢健东的《开创儿童水墨画教学的新天地》等探索性或反思性论文,反应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长在逐步改变,不再单以临摹名画为手段,更注重儿童水墨中的情趣性,情感性和文化性,教学方法上也别出心裁。同时也有很多面向幼儿的水墨教材,如武千嶂,杭爱华,何永吉主编的《现代幼儿水墨画教程》、吴林的《墨斗:儿童水墨画教程》为幼儿水墨画的学习和一线幼儿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2.2 幼师教育中的儿童水墨课程教学与学生职业需求相悖离
儿童水墨是专科层次幼师教育一门专业必修技能课,这一课程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知识,通过临摹、写生、艺术考察、创作等环节,使之掌握中国画的笔墨造型的方法和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段。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和作业练习中,不仅教会学生中国画传统绘画基本功的同时,引导学生参与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文化的传达、继承和交流,以开拓艺术视野和开启创造意识。除此之外,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还要让学生在传统水墨学习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幼儿教学相结合,探讨在幼儿教育中如何进行水墨游戏主题式活动。
但与之相悖离的是,在教学中我们缺乏能够结合学生专业方向以及具有多年幼儿园的美术教学经验的高职称教师。目前担任高师各专业儿童水墨课程的教师多为国画专业出身,有着扎实的水墨功底,儿童水墨对这些教师来讲并不难,面对的学生大都没有美术基础(美术专业除外),大部分老师容易以传统的国画教学方法来教授学生,以临摹为主,而没有对儿童水墨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儿童水墨活动及游戏开展系统研究。他们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与课程目标不一致,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就不能实现有效对接。
与基础教育中儿童水墨的教学研究相比,幼师教育的儿童水墨课程建设已出现落差,学生毕业后到幼儿教育中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和应用所学知识。这说明虽然幼师教育完成升格,但在内涵上的建设却未能跟上幼儿园教育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性质、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体系、教材编制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上去认真探索和研究。那么,我们可以线从教材的研发上出发,给专业教师一个更明确的方向和系统的内容,让专业教师在教授时不仅能让学生进行传统水墨的学习,而且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幼儿教学相结合,探讨在幼儿教育中如何进行水墨游戏主题式活动落到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幼儿园教学见实习时及就业后,能更有针对性地用水墨画的形式教会幼儿从小懂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以及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及相应产生出来的激情,让幼儿能主动地、创造性地表现社会生活,表现人类的情感和心灵,表现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人类文化增添财富,从而实现所学课程内容与职业零距离对接。
3 基础教育儿童水墨教学的需要
面对基础教育的需求,多数工作于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们,不断在探索如何把传统国画与儿童绘画教学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我们看到有些儿童水墨画,题材比较单一,技法比较程式化,例如有的专画葫芦,有的画牡丹,甚至题词也是牡丹富贵、国色天香等。这其实是教学时的偏差,不是传统水墨之过,也不能表现出儿童自己的意志。关于儿童水墨教学方法的缺乏使得这一工作不能全面的有效的普及,当然也有就出现了个别做得好,“有点无面”、“教育的不均衡”的现象,这是与基础教育资源要求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性相(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矛盾。在实际工作中也有接到一线老师们关于儿童水墨美术教学的相关咨询。这就需要我们对幼师教育中的儿童水墨课程进行专业建设和深入研究,使之能够对基础教育中的教学及相关研究起到引领的作用。
4 做好此课程的研发,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落到实处
世界上有众多的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民族的也就没有世界的。水墨画是中国、特色较强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借助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毛笔、宣纸和墨),表现具有意象和意境的绘画。作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传统绘画艺术,水墨画跟着时代的步伐改革创新,中国画以其民族特色产生于中国土地,饮誉于各国,正是以民族性而具备了世界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 做好教材建设,为幼教师资的继续教育做准备
深化校地合作,职业与学习相结合,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教材建设,为实现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做准备,为满足基础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趋势要求做准备。
6 深化高职师范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于专业建设
创新课程的教材建设,为满足服务地方儿童水墨的教育需求做准备。搭建教、学、研合作平台,加强应用研究,进行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儿童水墨教育师资培训和终身学习打基础,并服务于师范类学校的艺术、美术、学前、初等教育等专业建设,使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有效对接,使学生学以致用。
综上述,该课程教材的研发不仅有利于更好地为学生做好就业的导向,提升学生的职业服务能力,实现所学课程内容与职业零距离对接,而且对于教材空白的填补,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幼师师资的继续教育、高职师范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儿童水墨画课程的教材研发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2] 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3] 武千嶂,杭爱华,何永吉.现代幼儿水墨画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 朱国华.我的儿童国画教学[J].中国美术教育,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