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殡葬对联

殡葬对联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殡葬对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殡葬对联

殡葬对联范文第1篇

一、把民政工作做到实处,真正体现到“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

(一)做好救济工作。首先,深入基层、街道、村细致调研,了解贫困群众的生活情况,对已符合今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逐一排查摸底,如确需救济的,就尽量给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现阶段已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有61户,每月发放低保金7760元。其次,今年初,争取市民政局的支持,安排解决了166户应保未保特困户享受了定额的低保救济,年救济金为185040元,每年每户领取1000元左右。再次,经常与市民政局沟通,争取重视和支持,市民政局下拨自然灾害,春荒期间困难群众口粮救济款和临时救济款共75394元,以及下拨分散供养五保户供养金4200元。分别解决支付临时救济53人救济共17790元,补发原江南办事处所拖欠今年第一季度低保金6成共6570元和定补定恤款6018元,原创:xx村委会困难户xx房屋改危费7000元,敬老院房屋改危费3600元,救济困难群众口粮3014斤,折款4521元,发放两位五保人员第一季度生活补助费624元,10单无名尸火化防腐费9120元。发放防寒棉胎20张。平时做到与居委会、村委会多联系,与群众多接触,了解群众疾苦,做群众的贴心人,过年过节走访特困户,代表政府送去温暖。

(二)做好优抚工作,稳定社会大局。归属于我们办事处的优抚对象共有166户、人,其中:现役军人85人,烈属3户、病故军属2户,复员军人8人,伤残退伍军人66人,五老人员2人。我们能认真做好定恤定补、优待金、伤残保健金等的发放;尤其是在春节前夕,做到及时组织优抚对象召开座谈会,加强联系,及时发放慰问信、对联和慰问金,并且汇同居委会做好慰问工作。

(三)做好敬老院的管理和分散供养五保户的供养工作,保障其生活。

我们办事处共有五保户43人,其中敬老院13人,分散供养30人。原xx敬老院划归恩城管理以来,我们办公室及时根据敬老院的情况,进行逐步整改,完善管理制度,改善院内环境卫生,经常深入敬老院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送去台凳椅桌一批,锅、消毒碗柜,放物柜、床、风扇等等,及时为敬老院房屋改危补漏,端午节送去过节礼品;使在院的五保户能安享晚年。此外,做好分散供养的五保户的供养,依月发放供养金,使其生活得以保障。例如有一分散供养五保户xx,今年已近90高龄,本办经济带领该五保户所住地的xx居委会到其家里了解他的生活、身体和居住情况,问寒问暖,在天气寒冷、刮台风、下暴雨的时候,亲自到五保户家里看望,送去衣物、棉胎等。过年过节,时刻心牵着这位五保户老人家,及时带上慰问金、慰问品慰问。不定时送去大米、油等食品。

(四)做好殡葬改革工作。为了加强殡葬管理,搞好殡葬改革,维护xx中心城区不受噪音污染,给市民一个清静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我们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关于殡改的指示精神,抓好动员宣传、上街拉横额工作,宣传丧事要新办,不搞土葬、不搭灵棚、打斋、请喃巫和组织人员沿路发丧送葬、抛撒纸线和杂物等迷信活动。此外,不分节假日,休息时间配合好市政局殡管所和公安部门,认真处理本辖区所出现的无名尸。工作主动负责,为殡葬改革工作做出贡献。

二、做好老龄工作。树立敬老、爱老、为老年人谋幸福的观念,使老年人老有所乐,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老年人参加门球、乒乓球、象棋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同时发挥老年人老有所为的作用,经常与恩城离退休干部沟通,并定时召集老干部召开座谈会,使他们对办事处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为办事处出谋划策,更好地促进办事处的经济发展。

三、做好残联工作,为“关注基层残疾服务,原创: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作出贡献。残疾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之一,时刻面临着许多不便的困难,有些残疾人的温饱问题尚未得解决,确实需要社会的关注,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为此,我们立足于本职,首先从政府救济方面出发,对那些无法解决生活的残疾人,做到着重救济,今年来已解决残疾人临时救济4100元,31人;其次热心帮助残疾人康复和扶持残疾人就业,今年来,赠送轮椅给残疾人15张,安置残疾人的xx市福利单位就业10人,免费为残疾人康复白内障15人,脑瘫康复3人,助听器资助2人。鼓励残疾人树立身残志坚,为社会弱势群体争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xx的残疾人黎润女从小肢残,但其不怕艰辛,学裁缝开制衣店,自食其力;又如断失双脚残疾的xx也开办了电器维修行,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

殡葬对联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对称并列式广告语 修辞 基础 方式及特点 策略

对称并列式广告语是指前后语言单位的句法结构基本一致,呈现出对称并列特点的广告语。这类广告语可以是某一结构的对称并列,如“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美菱”就是偏正结构的对称并列,前一语言单位的定语“中国人的”与后一语言单位的定语相对相并列,前一语言单位的中心语“生活”也与后一语言单位的中心语“美菱”相对相并列。此外,单句、复句、多重复句式的广告语也可呈现出对称并列的结构特点,如公益广告“埋下一粒种子,收获一片绿阴;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这一多重复句也属于对称并列式广告语。

一、对称并列式广告语的修辞基础

1.语义基础。

(1)同义

时时表情丝,分分透心意。(手表广告)

前后语言单位均为状语修饰述宾结构,且在语义表达上通过“时时”、“分分”、“情丝”、“心意”表现出手表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的紧密关系,前后语义是一致的。

(2)反义

遗臭万年,飘香百世。(腐乳广告)

该广告语在语义上呈现出一“臭”一“香”的反义对比,在极具反差的语言中表现出产品的质量和名望。

(3)对举

天上有雷声,人间有达声!(达声音响广告)

天上皇宫,海上龙宫,深圳星宫!(深圳星宫酒楼广告)

第一则广告使用存现句,前后语言单位结构一致,以“天上”、“人间”的对举方式衬托出音响的品质。第二则广告亦类似。

(4)顺序

在金色中诞生,在金色中成长,在金色中辉煌。(黄金叶集团广告)

口服,心服。(台湾矿泉水广告)

这两则对称并列式广告语在语义上呈现出顺序性。“诞生”、“成长”、“辉煌”体现出事物发展的顺序。而从“口”到“心”也表现出由外至内的顺序性。

(5)相关

爱生活,爱拉芳。(“拉芳”广告)

月是故乡明,饼表思亲情!(月饼广告)

第一则广告前后语言单位均为述宾结构,且“拉芳”这一生活日用品与“生活”在语义上具有相关性。第二则广告中“月”与“月饼”在语义上也有相关性。这两则广告语均可进行由此及彼的相关语义联想。

(6)相近

烟枪一支,未闻炮声震天,打得妻离子散;锡纸一张,不见火光冲天,烧得家徒四壁。(戒毒公益广告)

这是多重复句的对称并列式广告语,“未闻炮声震天”、“不见火光冲天”均为述宾结构,“打得妻离子散”、“烧得家徒四壁”均为述补结构。且“烟枪一支”和“锡纸一张”、“妻离子散”和“家徒四壁”在语义上具有相近性。

2.心理基础。

对称并列式广告语作为广告语的一种特殊结构形式,也具有一般广告语的特征,那就是契合受众心理并且吸引受众。这类广告语修辞的心理基础多是站在受众的心理角度,或是以感性诉求方式凭借“感情”来引起共鸣,或是以理性诉求方式凭借“质量”来打动受众。下面就从感性诉求的角度分析对称并列式广告语是如何抓住受众心理并做到“以情动人”的。

(1)温柔多情的夜,甜蜜温馨的梦。(兰薇儿睡衣广告)

这则对称并列式广告语就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为消费者营造出一种亲切、自然、温馨的生活氛围,这极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2)故乡的云,故乡的泥。(宜兴紫砂陶广告)

这则对称并列式广告语抓住了普遍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乡情、乡愁,让人倍感亲切温暖。

(3)太阳最红,长虹最亲。(长虹电器广告)

这则主谓结构的广告语化用了“太阳最红,最亲”的歌词,让人把长虹电器与“太阳”、“民族”等意象联系起来,牢固树立起长虹“民族产业”的企业形象。

(4)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就宣告开始了;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就宣告结束了。(护林公益广告)

这则广告语所包含的“感情”与前几则完全不同,它以恐怖诉求的方式,给人类敲响护林的警钟,它留给受众的是一种沉重、压抑的心灵震撼。

二、对称并列式广告语的修辞方式及特点

1.排比。

一滴血,一片心,一分爱。(献血公益广告)

新世纪、新青年、新风采。(社会公德公益广告)

2.对偶。

秤虽小掌管人间烟火,店不大有关国计民生。(秤店广告)

青山清我目,碧水静我耳。(环保公益广告)

可以说,排比与对偶是普遍存在于对称并列式广告语中的修辞方式,这是由这类广告语固有的“对称并列”的结构特点决定的。同时,这样的修辞方式也决定了前后语言单位的句法结构一定是相对相称的。

3.比喻。

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献血公益广告)

湿地──地球之肾;森林──地球之肺。(环保公益广告)

这两则公益广告均为偏正结构的对称并列式广告语。该类广告语所用的比喻多为隐喻或借喻,而本体、比喻词、喻体同时出现的明喻则使用较少。

4.夸张。

好人献上一滴血,病者除却万分忧。(献血公益广告)

这则主谓结构的对称并列式广告语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出献血行为对于社会的巨大贡献。虽然言辞具有夸张成分,但仍具有极强的宣传号召力。

5.对比。

人误车一时,车误人一世。(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古有长城,今有铸成。(铸成防盗门广告)

第一则广告语“人误车”、“车误人”均为主谓宾结构,但运用语序重组的方式调换主语、宾语位置后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第二则广告语通过“古”、“今”的对比修辞表现出防盗门堪比长城的质量。

6.仿拟、化用。

你轻轻地来,带来宁静;你悄悄地走,带走知识。(图书馆公益广告)

趁早下斑,请勿痘留。(某去斑灵广告)

第一则广告语仿拟了《再别康桥》,第二则广告语化用了“趁早下班,请勿逗留”。仿拟、化用的运用往往在对称并列式广告语中起到新奇、幽默的修辞效果。

7.引用。

礼让──让出海阔天空,争抢──抢出飞来横祸。(社会公德公益广告)

在这则广告语中,宾语部分的“海阔天空”、“飞来横祸”都是对于成语的直接引用,这样一来使得语言表达更为凝练,同时也更具有书面语体色彩。

8.反复。

烟飞飞,雾飞飞,想入非非,皆为非;情悠悠,状悠悠,你越悠悠,吾越忧。(戒烟公益广告)

这则复句式对称并列广告语反复出现“飞”、“非”、“悠”等字,把吸烟者的情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但前后分句结尾处的“皆为非”、“吾越忧”又起到极强的警示作用。

9.回环。

人护绿,绿护人。(环保公益广告)

这则对称并列式广告语前后的语言单位皆为主谓宾结构,在回环修辞的作用下,前一句中的受事“绿”在后一句中转换为施事,这样就体现出“绿”不是一味地接受保护,它与“人”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从而起到良好的公益宣传效果。

三、对称并列式广告语的修辞策略

1.文化策略。

对称并列式广告语修辞的文化策略,就是在广告语修辞中加入历史典故、传统修养、风俗习惯等文化元素,从而使广告语更为庄重、典雅,或体现出对某些文化现象的思考与回归。如:

座客何来?听二分明月箫声,依稀杜牧。主人莫问,借一管春风词笔,点染扬州。(扬州一茶楼的对联广告)

这是一则复句结构的对称并列式广告语,其中有多处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如“明月箫声”、“春风词笔”、“扬州”,此外这则广告语也使人想起了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名句。这样一来,整个广告语就显得更“文”更“雅”,同时也勾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思。

2.新奇、悬念策略。

这一修辞策略主要是针对广告受众的猎奇心理、探索欲望而提出的。一般而言,对称并列式广告语如果运用了新奇、悬念策略,往往就会给广告增添上“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色彩,同时也会使受众印象深刻。如:

她工作,你休息。(凯歌牌全自动套缸洗衣机广告)

初看这则对称并列式广告语,人们一般都会产生疑问──这里的“她”是谁,“工作”又具体指的是什么,这便是该广告的新奇之处以及留给受众的悬念。该广告的成功之处便在于以出人意料的“人”、“机”对比方式表现出全自动洗衣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3.违背“合作原则”策略。

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包括质准则、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在对称并列式广告语中常出现故意违背“合作原则”以求取得某种特别的修辞效果的现象,如:

(1)违背质准则

今年二十,明年十八。(某美容用品广告)

这则状中结构的对称并列式广告语违背了质准则中“真实”的原则,但这则“虚假”的广告却巧妙地运用夸张、对比的修辞方式来表现出该用品的神奇功效,同时也给广告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2)违背量准则

还是以上一则广告语为例,该广告语并未说明是“谁或什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了“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的现象,这显然是信息数量不足。但受众却很少会对该广告产生误解,她们总是清楚地知道这则广告说的是爱美的消费者在使用了该款美容用品后出现的“神奇效果”,可见广告语信息数量的不足并未对受众造成理解与接受上的困难,而部分次要信息的缺失却更突显了用于表现使用效果的主要信息,可以说这里违背量准则的修辞策略是非常成功的。其实,省略是对称并列式广告语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这样一来既可以言简意赅又可以重点突出。

(3)违背方式准则

梦的韵律,梦的色彩!(某内衣广告)

这是一则偏正结构的对称并列式广告语,这则广告语显得非常隐晦、模糊,甚至很难让人想到这是什么物品的广告,在这一点上它违背了方式准则中“清晰明了”的原则。广告语中使用了“梦”、“韵律”、“色彩”这些语义形象华美但又朦胧的词语,给受众带来一种婉曲、迷离的美感。其实,这样的感觉正是该广告语想要传达的,它故意地“不显山、不露水”,让人能领会到其中的意思,但又显得朦胧、模糊。隐晦模糊的手法也是对称并列式广告语的一种重要的修辞策略,它常见于一些私人物品、药物及某些需要有所避讳的广告语中,它的语言风格便是“不明不白”,给受众的思维留下一些可供发挥的余地。

4.幽默策略。

车速八十,回到温馨家;车速一百,驶向地狱门;车速一百二,到了殡葬场。(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这是一则复句结构的对称并列式广告语,广告语通过幽默的对比警示人们要安全行车。幽默策略常会“正话反说”、“歹话好说”,比如该广告语就把象征死亡的“地狱门”、“殡葬场”与“温馨家”相提并论,让人们在这种“错位”的幽默中得到应有的启示。

参考文献:

殡葬对联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间采风;课题;成果介绍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106

一、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1. 引导学生开发家乡的乡土文化资源,吸取其中精华,融会贯通,并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

2. 建设一支勤思考乐钻研的、能写高质量论文的教师队伍:课题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乡土文化与创新作文”研究时,必须积极撰写论文,养成思考、提炼、参读、随记的习惯,写作要有独到的命意、独特的视角、深刻的发现、开阔的视野、精美的语言、新颖的手法,要求能公开发表。

3. 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以课题专刊《玉荷》为平台,开设“创新天地”栏目,将选登的创新习作再择优选送至省级、国家级报刊发表。

4. 通过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从实践与理论上证明吸取乡土文化精髓,促进农村中学生作文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1. 运用课文导引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些脍炙人口的名篇镶嵌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如鲁迅的《社戏》、琦君的《春酒》、萧乾的《吆喝》、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刘绍棠的《蒲柳人家》等,那些意趣盎然的民间口语、民间习俗如一幅幅美妙的风俗画,让人回味无穷。还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到民间采风去”,就已经给我们指引了途径。我们在教学这些篇目时,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开展拓展延伸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关注我们生活中的口语、习俗,并利用手头的报刊资料搜集写节日习俗的文章,反复品读,感受乡土文化。

2. 利用网络激趣

为了激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兴趣,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的网络资源,通过信息技术课,在网上搜索荆州的乡土文化,并以小组为单位办一期“荆楚文化知多少”的手抄报,让学生借此机会重新认识我们的家乡。学生从网上搜到了丰富的资料,设计的手抄报内容异彩纷呈:有荆州说鼓子、花鼓戏、民歌、打莲湘等生动活泼、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民俗文化娱乐活动,荆楚饮食文化、婚俗礼仪、荆州民歌、荆楚大地岁时节令、民间殡葬习俗、三国文化、关羽文化等。大家兴致勃勃,对荆楚大地蕴藏的丰富的乡土资源津津乐道。通过这次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兴趣、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

3. 深入民间采风

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

(1)家乡素描。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的家乡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形容你的家乡的?你的家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哪些有影响的人物?(如“智者大师”见下图册),请查阅资料,向你的亲戚朋友进行调查访问,然后对材料进行整理,向班上同学说说你的发现。

(2)认识方言。同学们搜集广泛流传的当地民歌、民谣、歇后语、谚语、笑话(要求内容健康)等,编辑成专辑,在班上与同学交流,还可以说说自己亲历、耳闻、目睹的一件方言故事。如有学生搜集到了这样一则与方言有关的感人故事:一个流浪汉遭遇车祸,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却始终昏迷不醒。有个细心的护士发现,自己查房时用方言与同事讲了句话,病人似乎手指动弹了一下。于是几个护士一起来到病人床前,分别用多地的方言与之谈话。结果奇迹发生了,昏迷多日的流浪汉竟然被公安籍护士的乡音唤醒。读了上述故事,引起你的什么联想?你有什么感受?因势利导,让学生意识到方言的魅力。

(3)乡土发现。组织学生到当地民间进行调查访问,内容包括:民间禁忌、婚嫁寿诞、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民俗特征。汇集采访笔记,举办一期“民俗文化专栏”黑板报。为了方便同学们进行调查采访,教师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文明礼仪课,教会他们如何深入调查、如何文明采访、如何尊重老人。

(4)节日探源。我们生活在多种节俗里,比如元旦、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元宵节等。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浓浓的血脉亲情。以小组为单位,探寻节日起源,搜集有关这些节日的传说、故事、诗词、对联、灯谜,了解家乡过节的风俗习惯和热闹场景。

4. 采集交流知识

组织学生将辑录的专辑、相关的资料在全体学生中交流,以交流的形式来传播文化,获取的信息资源共享,让全体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乡土文化的博大精深。

5. 创新写作尝试

课题组长胡志林老师自承担课题之日起,胡老师就积极地展开筹划工作,多次召开课题研究会,对课题成员的研究专题进行了明确分工。在胡老师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分工协作,尽心尽力完成各自负责的专题研究:肖文玉老师负责作文“文体形式的写作创新”专题,裴春知老师负责作文“内容与构思的写作创新”专题,文力军老师负责作文“语言表达的写作创新”专题,陈志老师负责“文章角度的创新”专题,王迎春老师负责“整合研究与实验”专题。课题组成员从广袤宏赡的乡土文化中吸取精粹提炼观点,积极撰写教研论文,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试验尝试。学生听讲座进行创新试验。我们的课题研究拟定从文体、构思、语言、角度四个方面入手,借鉴乡土文化进行创新试验,让学生的作文既要有一定的乡土气息,又易于被大众所接受。在课题成员完成专题报告之后,我们多次组织学生到校多功能教室倾听“乡土文化与作文创新”专题讲座。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1. 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科研水平。课题组教师在研究中不断钻研,不断地提炼总结,完成论文写作,收获颇丰。肖文玉老师对“乡土文化”中的各种文体形式进行采集,撰写的论文《巧借乡土文风,剪出文体新叶》举例典型,论述透彻明了,对学生作文的体裁创新很有指导作用,文章在《新课程报・语文导刊》上刊发。王迎春老师在研究中组织学生到民间采风,收集了许多经典的乡土语言,并写成了论文《带点乡音添情趣》,对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创新提供了翔实的创作材料,该论文被《中学生》《新课程导报》《农村孩子报》等多家杂志争相刊登,在作文论坛上引起了极好的反响。文力军老师撰写了《褒贬时事有高招》,裴春知老师撰写了论文《歌海淘金,妙绘文章骨骼秀》在《新课程报・语文导刊》刊发。雷芬老师在课题研究中总结了学生创作成功的经验,找出了学生创新失误的症结,并撰写了论文《披沙拣金拾乡土,听唱新翻杨柳枝》,对课题后期的开展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课题组长胡志林老师在课题研究中成绩斐然,撰写的论文《让你的文章不同凡响》《沾染一点“乡土气息”》《巧选角度,文采新异》《作文创新可走乡土之路》《把写作的角度伸向乡风民俗》等近20篇研究论文分别刊登在《语文报》《创新作文》《农村孩子报》《今日中学生》等报刊杂志上。课题研究,让教师提高了自身素质和教研水平!

2. 课题研究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家乡文化,开拓了学生的写作空间。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到了乡土文化的魅力,明白了生活处处皆语文的道理。经过试验,学生写作已初见成效。

(1)活泼新颖的文体创造。学生从家乡绚丽多姿的民间文化(“公安说鼓”“公安鱼鼓”“湖南花鼓”“千百转民谣”……)中随机化用、借用文体形式进行了巧妙创造,如刘欣同学创作的《八戒成婚》,文中八戒与嫦娥的对唱就是采用“千百转民谣”撰写的,此文现已发表在《大阅读》《少年作文辅导》《创新作文》上。类似的文章再如:《武松打虎后传》(花鼓戏)、《夸父逐日新传》(花鼓戏)、《狼》(课本剧)、《李元霸之死外传》(花鼓戏)、《刘海砍樵新传》(花鼓戏),学生的创作灵感受到了激发。可以说,家乡的民间文化为学生的创新写作推开了一扇崭新的窗。

(2)别具风味的乡土语言。学生从语言文字的聚宝盆中采撷到了许多通俗易懂、朴实自然的乡土语言,有言简意赅的俗语、谚语、歇后语,还有一些妙趣横生的顺口溜、方言俚语,情趣盎然,别具风味。如“你真是屁股上插扫帚――伟大(尾大)呀!”“养儿不读书,赛当养头猪”“你看这条路宽得可以走四条牯牛”“死猪不怕开水烫”……这些语言直白爽口又不失俏皮,隽永耐品。如程欣同学创作的《听奶奶的话》一文中借奶奶之口道出了大量民间谚语,犹如一场谚语脱口秀:“吃不言,睡不语”“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不懂装懂,永世饭桶”“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勤劳是个宝,一生离不了”……这些朴素的谚语中富含一定的思想教育意义,仔细思之,受益匪浅。

新奇巧妙的切入视角。学生从民间的许多故事传说中物也能够开口说话中受到启发,在写作时从新巧的视点、视角切入,从新奇怪异的自述主体出发来观览世界、描述感受,从而展示出“视角万花筒”的独特魅力。如张迅同学创作的《一支痛苦的毛笔》,就是站在毛笔的角度,借毛笔之口来表达被家长剥夺休息时间的孩子的苦楚,文笔沉重,引人深思,此文已刊登在《作文周刊・中考版》。再如:王莹的《猎枪与橄榄枝的对话》(现已发表在《优秀作文名师评点》)、毛明月的《月亮被告上法庭》、李娜的《成功与失败的争吵》《直线与曲线的媲美日记》《狼老师编位记》、徐向宗的《一群猪的理想》、李蔡的《聘用现在》、袁圆的《作业受审记》、周珊的《小白兔历险记》均已发表。

相关期刊更多

松州学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赤峰市委宣传部

社会福利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东西南北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日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