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荀子劝学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开篇,荀子便开门见山指出君子所应具备的第一准则,即永无休止的学习。与孟子“性善论”相反,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荀子说:“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具体说,无论德行高尚的君子,还是道貌岸然的小人,他们最初的本性都有“好荣恶辱,好利恶害”,即恶的一面。这就是人的自然性,它是与生俱来的。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性如不加以节制,不仅会影响个人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还会扰乱社会秩序,甚至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所以必须经过后天不断的学习,逐渐提升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方可缩短与君子的距离。《儒效》篇说:“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而师法者,所得乎积,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也就是说,师法是摒除恶念、积累善行的重要途径。所以荀子将师法称之为“人之大宝”。他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只要肯学习,还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改变自己性恶的一面,还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向君子的华丽蜕变呢?可见,要想成为君子,必须秉承“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永无止境的学习。那么到底学些什么呢?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无论何时何地何人,都有我们可学习的长处。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学历史,学贤人,学习一切可值得学习的优秀技能,崇高品质,成为君子便不再遥不可及。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金就砺则利”。《劝学篇》还强调了成为君子的第二个条件,即痛苦的磨练,艰难的锻造。荀子认为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所以每一次与恶的本性决绝,都需经历心理上痛苦的煎熬和行动上艰难的付出。荀子曰:“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孔子被尊崇为中国的圣人,为了传播自己的仁政思想,一辈子四处奔波,饥肠辘辘,风尘仆仆,却终不改其初衷。颜回一生追随老师,“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但他却不改其乐。伯夷、叔齐避纣投周又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一生花竹、愤世嫉俗、孤标傲岸的郑板桥也在其列。他们拒绝了人世间的繁华,放弃了凡夫俗子的安逸,只为心中的理想,坚守自己的情操,这乃是君子不同于常人的德行,令常人自愧不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不但要有广博的学识,而且要日日反省自身。荀子曰:“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所以要时刻警惕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的腐化堕落,警惕周围环境施加给我们的糖衣炮弹,这就需要不断的反省。那么反省些什么呢?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简言之,就是让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规范。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思想的核心是“礼”,强调社会生活中“礼”对人们行为的约束。那么耳不听声、目不视女色、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堪称君子。日日以“自省录”剖析自我,也是努力的在向君子靠拢。而孔子是将自省发挥到极致的人。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所以孔子成为了圣人。
“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贩)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在荀子看来,圣人是君子的最高境界。所谓圣人,即具备了人一切美好的品行――仁、智、礼、义、信、廉、耻,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只有孔子被尊崇为圣人,而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也只是被称作亚圣,而注重提高自身修养的荀子也只能望尘莫及。同样让人称道的还有宋儒,他们为了正心修身,平日准备一个空盂和黑白两种豆子,每当心中起一善念,便向盂中投一白豆,心中起一恶念,便投一黑豆。这样的积累,善心便无坚不摧。
一日,吾正伏几观书,忽见一虫,其腹生六爪,皆如黑线,几不可见。身小若樱桃,玲珑小巧,赤质 而元 章,吾甚异之。吾无意间将此虫翻转。后吾观此虫:已复爬起矣。吾心疑之,欲观其复爬之过程,遂将其翻转。但见其六爪乱挥,身躯乱抖,可怜之状,吾亦不忍。方欲助之,见其抓吾放于一旁之尺边,猛翻起,身几斜而后正,则复爬起矣!吾奇之,乃翻举尺于空中,其竞能吊爬于尺背而不松,真奇虫也!
嗟夫 !虫皆如此,人亦可乎?荀子于其《劝学篇》中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则凡事锲不舍,即成!
其虫虽小,不足一提。但其予吾启示,吾虽不知其名,而铭记其亦矣!
摘 要:本文通过对《荀子》一书引用《诗经》民歌的材料疏理,针对其中篇目引用《诗经》文学句式,阐释其运用价值,说明荀子对先秦文学资料的有效保存和运用的一分功劳。
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学术上成就卓越的一位大家。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人,时人尊称为荀卿,又名孙卿。其生卒之年,无从考定,大约活动于公元前298-前238之间。生于赵,游学于齐、秦,仕于楚,为兰陵令。公元前238年,楚杀春申君而荀卿废,终老于兰陵。其一生行事与孔、孟相类:始则讲学,继而周游、出仕,终则著书。
荀况被称为是继孟子之后的一位儒家大师,《韩非子·显学》把他列为孔子之后儒家八派之一,亦被学人称为先秦时期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正因为是集大成,故在其著述中不时吸收前代学者、思想家的思想素养,以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对《诗经》《书》《春秋》(左传)《论语》《易》等典籍材料,是左右逢源,随手拈来,运用自如,从而形成通才之文博大精深、学者之文严谨周详、老者之文老练淳厚的特点。
一、荀子对《诗经》民歌的引用情况
荀况的著作《荀子》,现存32篇,笔者对《荀子》篇中的《诗经》民歌的引用做些疏理,以此为证。比较众家的征引《诗三百》,荀子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癖好。现将引用《诗经》情况摘要证之。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诗·小雅·小旻》)
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诗·曹风·鸤鸠》)
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诗·小雅·采菽》)
——《劝学篇》
诗曰:翕翕呰呰,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诗·小雅·小旻》)
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诗·小雅.楚茨》)
诗曰:不识不知,颠帝之则。(《诗·大雅.皇矣》)
——《修身篇》
诗曰:物其有矣,唯其时矣。(《诗·小雅·鱼丽》)
诗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诗·大雅·抑》)
诗曰:左之右之,君子宜之。右之左之,君子有之。(《诗·小雅·裳裳者华》)
——《不苟篇》
诗曰: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蒙。(《诗·商颂·长发》)
——《荣辱篇》
诗曰:雨雪湾湾,宴然聿消。莫肯下隧,式居屡骄.(《诗·小雅·角弓》)
诗曰:徐方既同。天子之功。(《诗·大雅·常武》)
——《非相篇》
诗曰: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诗·大雅·荡》)
诗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诗·大雅·抑》)
——《非十二子篇》
诗曰: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诗·大雅·下武》)
——《仲尼篇》
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诗·大雅·文王有声》)
诗曰: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有靦面目,视人罔极。作此好歌,以极反侧。(《诗·小雅·何人斯》)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小雅·鹤鸣》)
诗曰: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诗·小雅·角弓》)
诗曰:平平左右,亦是率从。(《诗·小雅·采菽》)
诗曰:维此良人,弗求弗迪。是顾是复。民之贪乱,宁为荼毒。(《诗·大雅·桑柔》)
——《儒效篇》
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诗·周颂·天作》)
——《王制篇》
诗曰:雕琢其章,金玉其相。亹亹我王,纲纪四方。(《诗·大雅·棫朴》)
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报。(《诗·大雅·抑》)
诗曰: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诗·小雅·黍苗》)
诗曰:钟鼓喤喤,管謦玱玱,降福穰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诗·周颂·执竞》)
诗曰: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民言无嘉,憯莫惩嗟。(《诗·小雅·节南山》)
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诗·曹风·鸤鸠》)
——《富国篇》
诗曰:如霜雪之将将,如日月之光明,为之则存,不为则亡。(《诗》逸诗)
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诗·大雅·文王有声》)
——《王霸篇》
诗曰:王犹允塞,徐方既来。(《诗·大雅·常武》)
诗曰:介人维藩,大师为垣。(《诗·大雅·板》)
诗曰:温温恭人,维德之基。(《诗·大雅·抑》)
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诗·大雅·文王》)
——《君道篇》
诗曰:国有大命,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诗》逸诗)
诗曰: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小旻》)
诗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诗·大雅·抑》)
诗曰: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诗·商颂·长发》)
——《臣道篇》
诗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民劳》)
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报。(《诗.大雅·抑》)
——《致士篇》
诗曰:武王载发,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诗·商颂·长发》)
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诗·大雅·文王有声》)
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诗·曹风·鸤鸠》)
诗曰:王犹允塞,徐方既来。(《诗·大雅·常武》)——《议兵篇》
诗曰:介人维藩,大师维垣。(《诗·大雅·板》)
诗曰: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诗·大雅·烝民》)
——《强国篇》
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诗·周颂·天作》)
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诗》逸诗)
——《天论篇》
诗曰:明明在下。(《诗·大雅·大明》)
诗曰: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遝背憎,职竞由人。(《诗·小雅·十月之交》)
——《正论篇》
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诗·小雅·楚茨》)
诗曰:怀柔百神,及河乔岳。(《诗·周颂·时迈》)
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诗·大雅·泂酌》)
——《礼论篇》
诗曰:凤凰秋秋,其翼若干,其声若萧,有风有凰,乐帝之心。(《诗》逸诗)
诗曰: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诗·周南·卷耳》)
诗曰:墨以为明,狐狸而苍。(《诗》逸诗)
诗曰:明明在下,赫赫在上。(《诗·大雅·明明》)
——《解蔽篇》
诗曰: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诗·大雅·卷阿》)
诗曰:长夜漫漫兮,永思骞兮。大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不言兮。(《诗》逸诗)
诗曰: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有靦面目,视人罔极。作此好歌,以极反侧。(《诗·小雅·何人斯》)
——《正名篇》
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北山》)
诗曰:百川沸腾,山冢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诗·小雅·十月之交》)
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诗·曹风.鸤鸠》)
——《君子篇》
诗曰:颠之倒之,自公召之。(《诗·国风·东方未明》)
诗曰:我出我舆,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诗·小雅·出车》)
诗曰:物其指矣,唯其偕矣。(《诗·小雅·鱼丽》)
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诗·小雅·绵蛮》)
诗曰:我言维服,勿用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大雅·板》)
诗曰:温恭朝夕,执事有恪。(《诗·商颂·那》)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诗·大雅·既醉》)
诗曰:朋友攸摄,摄以威仪。(《诗·大雅·既醉》)
诗曰: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豳风·七月》)
诗曰:如切如蹉,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
诗曰:无将大车,维尘冥冥。(《诗·小雅·无将大车》)
——《大略篇》
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诗·邶风·柏舟》)
诗曰: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庳,卑民不迷。(《诗·小雅·节南山》)
诗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眷焉顾之,潸然出涕。(《诗·小雅·大东》)
诗曰: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诗·邶风·雄雉》)
——《宥坐篇》
诗曰:孝子不匮。(《诗·大雅·既醉》)
——《子道篇》
诗曰:涓涓源水,不壅不塞。毂已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大息。(《诗》逸诗)
诗曰:言念君子,温如其玉。(《诗·秦风·小戎》)
——《法行篇》
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诗·大雅·烝民》)
——《尧问篇》
二、荀子对《诗经》民歌的引用价值
由此统计可知,荀子对先秦《诗经》民歌可谓烂熟于心,随手拈来,为我所用。在现存荀子哲理散文的32篇中,除《哀公》《性恶》《乐论》等少数篇章未直接引用《诗经》诗句外,几乎篇篇都引诗,少则一条,多则三五条,《大略》竟引用了十一条,其中还保留了五六条“逸诗”(逸诗是指不见于现行的《诗经》中的诗句),这在先秦诸子百家运用《诗经》民歌中,是绝无仅有的,这对《诗经》民歌的流传和保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诗经》305篇,其中绝大多数来自民间,是当时黄河中下游及江汉流域的民间歌谣,它反映了周代初年至春秋中叶的现实生活。虽经过周王朝各代王宫、乐师加工修订,孔子也做过一番“正乐”类的整理,但文学史上普遍认为它仍保留了原始民歌风貌,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仍属通俗文学范畴。自孔子对其弟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至战国时代“赋诗言志”成了国家使节、文人策士普遍采用的一种言语方式,这对《诗经》的流传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学派之学习和运用民歌,其根本目的在于将人们的思想纳入《周礼》“以六德为本”的范围,侧重点在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在文化审美导向上也强调抑邪扶正;但在客观上,他们相当重视属于俗文学的教化作用。
孔子曾在《论语·八佾》中赞扬“《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对“郑卫之声”虽有批评,却并不删除郑风、卫风之诗,他自卫返鲁从事于正乐,仍很重视歌乐中的风诗,只是把俗文学、雅文学中的文词尽量纳入抑邪扶正的路子上来而已。
孟子在雅、俗文学关系上说得更为明白。《孟子·梁惠王》将乐分为“世俗之乐”与“先王之乐”,而主张“与民同乐”,把俗、雅文学艺术之别与王朝统治是否得到继承联系起来。
《荀子·乐论》强调移风易俗要导之以礼乐,强调要使人多听雅颂之声,他说:“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而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所以先王制《雅》《颂》以“感动其善心”。虽然荀子之对于《诗经》,更偏爱《雅》《颂》之章,而对《郑风》《卫风》之音有些批评,即“郑卫之音,使人心”,但并不否认其重视俗文学的基本态度。
同时,荀子在《荀子》哲理散文大量地引用《诗经》的文句,一方面作为自己立论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也学习《诗经》民歌的语言形式,从而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笔者认为荀子散文句式整齐,喜用比喻、多用排比等特点,这与《诗经》四言为主的句式及比兴手法亦有很大的关系。另外,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诗经》得以复出流传,也应有荀子对先秦通俗文学资料的有效保存和运用的一分功劳。
参考文献:
[1] 章诗同:《荀子简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7月版。
现在想想xxx同学这种大爱并不是横空而来,正是来自于他平时那种乐于助人的小爱,不断积淀而来。我想世上本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爱心,存一份感激,我们的生活就可能变的不一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身上所承载的责任更大。
我常想老师的工作,就像是在盖房子,社会的这所大房子安不安全,能不能住,与我们老师的爱心与责任密不可分。
在学习时xxx的事迹时,让我想起荀子《劝学篇》中的两句话:一句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一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前一句是学生可以胜过老师,当然也可以成为老师学习的榜样,韩愈《师说》中也有过类似的论述: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第二句的意思我的理解是:我曾经整天不停地思考,却不如实际去做(或学习借鉴别人)的过程中得到的收获多。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在教育部拟定的教师教育标准中,就把终身学习列为三大教师三大原则之一。一个人如果想不被时代和工作所淘汰,不断学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可能是唯一的办法。
关键词:荀子;人性论;社会规范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4(c)-0136-02
古代中国社会具有早熟性,探究社会思想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家一直致力于寻找理想社会的运行机制和条件,而对社会规范的设计,又是其中的核心。虽然从本质上讲,各派思想家都是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但他们也都在力图设计一种全社会普遍适用的社会规范体系,以达到社会的统一和谐,这种“社会本位主义”的思想传统带有浓重的中国文人气息。荀子社会规范理论的提出,是与社会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纵观历史,社会规范理论发展的高峰,往往出现在两种背景之下:一是社会的大动荡时期,二是社会的统一稳定局面形成后的一段时期。荀子思想产生于动乱的时代背景下,战国末期,齐国纷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社会所依赖的价值体系全面瓦解。生产力因新工具的发明而扩张, 必然会带动更多的土地资源、物产劳力等财富因素欲求的膨胀与争夺。小到个人纷争,大到诸侯征戎,演绎着“强者为王、先占为得”的天理,充盈着个体性恶与社会私恶的景象。
一、人性论――人性本恶
为论述其社会规范思想,荀子首先提出他的“人性恶”观点。这种思维方式很符合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家的逻辑习惯,即“研究人性问题绝不是单从纯学术的目的出发,而是着眼于如何改造那些破坏社会规范,有碍于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行为,使社会生活秩序处于和谐的运行状态之中。”[1]荀子认为,人性是人类天生所具有的自然倾向,“凡人性,天之就也”(《荀子・性恶》)。在荀子看来,人生而有情、有欲,如果不加节制地顺纵这些,就会出现“残贼”、“争夺”、“犯分乱理”等不治现象。
因为人性当中本来并不具备尊尊、亲亲、守法、循礼的品质,故他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荀子・性恶》)。这段的前半句,荀子预设了人性本恶,如果任其发展,就必然会出现很多越轨行为,社会规范失效,整个社会处于混乱状态;为塑造和谐安宁的社会氛围,他在后半句指出,需要设置礼义、推行教化,对个体的人性加以限制和改造。一方面,他主张“化性起伪”,强调师法教化在人们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他主张“明分使群”,以明确划分社会等级的方式来规定每个人的社会角色分位,使社会形成统一有序的整体。
以“人性恶”为前提,荀子提出“今人之性,固无礼义然则生而已,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然则生而已,则悖乱在己。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而不治”《性恶》。这里,荀子阐发了性恶论的真正目的,即人之性恶,是因为人之不知礼,人性需要礼义、师法来规范和引导。而这种引导、规范和教化的结果就是善,因此善不是出自“性”,而是出自“伪”,这就是荀子的“善伪”论。
二、人的社会化――化性起伪
虽然人本来都是性恶、多欲、自私的,但社会作为整体却要求群体效应,因此,就需要把人改造成为符合社会群体要求的个体。这里,荀子所找到的社会化途径是“化性起伪”,重习而轻性,重学而轻思,认为个人的自主判断必定靠不住,而有赖于外在权威的矫正。荀子认为,人之性虽“不可学,不可事”,却可以“化”,即“性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荀子・儒效》),“化性”是一个长期渐进积累的迁善过程。如前所述,由于人性之中先天就没有“善”的内容,所以要通过伪(人为)和化性达到“善”就必须求之于“外”,也就是外于人本性而存在的,后天形成的礼义法度等社会内容。荀子主张“隆礼而杀《诗》、《书》”(《荀子・劝学篇》),他以礼为外在的权威规范,这也是他与孟子社会化思想的最显著区别。[2]荀子认为,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使人的行为整齐划一,至于内化到何种程度,不是当务之急,可以等社会稳定后再作考虑。[3]
和孟子以尧舜为理想不同,荀子标榜的人物是勤行不怠的大禹。“涂之人可以为禹”,是荀子以人后天化性起伪为依据,指出了一条普通人通过努力通向圣人的途径。荀子肯定了后天人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人人以积学、积善为起点,便能化性,从而达到圣人的境界。他说,“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的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荀子・儒效》)。就是说,虽然人的自然天性为恶,但可以通过人为的作用趋善,只要人们向大禹一样勉力于行,勤于为善,终有可能变恶为善。
三、社会规范论――隆礼重法
作为儒者,荀子在设计社会规范时,也持有“社会规范万能论”,[4]致力于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 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然而和孔孟不同,荀子诉求的方式不是个体内在道德的自觉自律,而是更注重客观实效,强调是礼法的外在约束和强制。从性本恶出发,只有借助于外在的礼法,才能对人们由于内心的贪婪、自私、狂妄、恐惧等因素引起的放纵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从而减少或避免了他人和社会可能造成的伤害。
可以说,荀子是主张以“礼”和“义”作为社会规范核心的第一人。[5]他认为,“人生不能无群”,人类和禽兽区别的根本原因在于“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而人们要过集体生活,就必须区分社会角色,辨别等级贵贱,因为“群无分则乱”(《荀子・王制》),人类如果没有名分,就一定会陷入混乱。“分”的实质在于,以“礼”为标准和依据,为“贫富贵贱”规定等级,使每一个人行为规范化,通过断长续短,使行为合乎礼的要求。
荀子认为,“礼义”是分享食物、调解争乱、维持秩序的准则,是维护“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的度量分界。可见,礼在这里实质上具有了法的性质。作为一种社会法度、规范、秩序,它是一种社会个体必须普遍遵守的、具有强制命令性的行为规则。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本身就是法,具有不可违背性,他撕破了孔孟儒家罩在礼仪上面的神秘而温情的面纱,揭示了礼的本质,“故先王案为之制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荀子・荣辱》)。正如李泽厚指出的那样,荀子的礼“不再是僵硬规定的形式仪容,也不再是无可解释的传统观念,而被认为是清醒理智的历史产物。即把作为社会等级秩序、统治法规的礼溯源和归结为人群维持生存所必需。”[6]
四、总结:荀子是中国伟大的社会思想家,是既往开来的一代宗师。他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链条上,是不可逾越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没有荀子思想的出现,就没有从秦汉到晚清的以“礼治”为核心的传统政治文化、政治哲学,就没有西汉中期汉武帝、董仲舒对思想统一的完成。[7]
作为儒家一份子,荀子的思想极富创新性,开启了儒学自我更新的范式。儒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次大的改造,表现出自身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而荀子吸纳法家思想于儒学体系之中,是儒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的改造。他是第一个站在“群“的角度谈论社会的思想家,是以“礼”和“义”作为社会规范核心的第一人。他从人性本恶出发,不再强调个体内在道德的自觉自律,而是更注重客观实效,强调礼法的外在约束和强制,完成了儒家向法家的过渡。值得一提的是,他不是把各家思想简单拼凑,而是站在“以儒为主,为我所用”的现实立场,消化吸收别家的合理思想,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创造崭新的儒学。[8]为后世儒学思想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树立了很好的典范。正是有了这种自我更新的范式及其相应机制,才使得儒学乃至礼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绵不绝,欣欣向荣的发展。基于此,清代学者汪中称,“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9]怕是对荀子历史功绩的最高褒奖。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早熟轨迹》.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