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巴黎圣母院赏析

巴黎圣母院赏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巴黎圣母院赏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巴黎圣母院赏析

巴黎圣母院赏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标题;探究;象征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1-0084-01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选自高中语文苏教版“美与丑的看台”板块。此板块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以问题探讨的方式来赏析对比手法的艺术表现力,进而理解并体会“人性中美与丑对立存在,人性美才是人类的希望”这一主题。课文节选自法国著名小说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该作品结构宏大,情感表达的广度和人性剖析的深度,令人叹为观止。课文主要内容如下,伽西莫多在广场遭受笞刑并受到围观者无尽的侮辱咒骂,他最敬重的克洛德神甫置之不理,而曾被他伤害过的艾丝美拉达却送水给他喝,在此情境下,伽西莫多流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滴眼泪。

备课时,笔者发现这篇课文的标题存有解读空间,是理解课文的切入点。据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思考并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见解,以备课堂上与学生交流。纵观此文各种译本的译题有四种:李玉民《一滴眼泪报一滴水》、陈筱卿《为一滴水而流出一滴眼泪》、管震湖《一滴水,一滴泪》、陈敬容《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课文选用的是陈敬容版本。关于此译题争议较多,我认为此标题有其深意。根据象征意义和创作原则两个层面,笔者从标题上一一探究其内含的意蕴。

一、“一滴眼泪”

众所周知,眼泪是内心情感外化的载体,包含自责、悔恨、感激、自觉之义。伽西莫多的“一滴眼泪”含着什么情感呢?

伽西莫多是吉卜赛人的弃儿,生来畸形:独眼、驼背、跛足。他被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收养,成年后当敲钟人。长年敲钟致使他的耳朵变聋。他生活在简单的世界中,远离人情世故,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所以,他听从养父指使去劫持善良的少女艾丝美拉达;被人捆绑到刑场,任人摆布;遭受酷刑,毫不反抗;对群众的侮辱、打骂,“既不羞愧也不脸红”;对养父忘恩负义地离开,也只是略表失望。可谓是一个无“心”的人――依附于克洛德而存在的机械式的生命,没有自我意识。

当艾丝美拉达送水给他喝时,伽西莫多第一次感受到了自我存在的温暖,“一滴眼泪”象征着他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人性之美的复苏。之后,艾丝美拉达上绞刑架时,“他像受了雷击的人一样一动也不响,一长串泪珠从他那一共只流过一滴眼泪的独眼里悄悄地往下流淌”。从“一大颗眼泪”到“一长串泪珠”,伽西莫多的内心世界经历了从荒芜到丰富的变化,他从一个机械式的活物转化成了一个真正的人。

雨果在作品中实践着其“美丑对照原则”――“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其核心要义是创作要同时表现大自然和人性中的美与丑。雨果笔下的人物充满张力和生命力,因为他创作中始终坚持的人道主义追求使得这些人物始终有向上、向善的意识。这滴眼泪,不仅是给读者流的,也是给现场看客流的。雨果想让那些愚昧的癫狂的缺少同情的盲从者、可怜人也感到人性的伟大,企望他们的“丑”与“恶”“畸形”与“黑暗”能在艾丝美拉达的“美”与“善”、“崇高”与“光明”下被照亮,希冀这一颗眼泪能温暖化开他们人性中的“恶”,让良善回归人的灵魂。所以才有小说接下来的描写――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

二、“一滴水”

善良的艾丝美拉达,不计前嫌,不图回报,为伽西莫多送来了甘甜的水。这“一滴水”是温情之水,承载着怜悯、宽容、善良、关怀、温暖、希望,让伽西莫多荒芜的心灵接受了甘霖般的滋润。该故事发生在15世纪的法国,一个宗教至高无上的时代,而巴黎圣母院是宗教圣地。所以,“水”让人想到宗教中的洗礼。在宗教仪式上,水通常是冲洗罪恶的净化剂。伽西莫多曾无知愚昧、不辨是非,而这“一滴水”散发出的人性光辉照亮了他沉睡多年的灵魂,清洗了内心的罪恶,帮助他实现了灵魂上的救赎。“这时他竟忘记了要喝水了”,此刻对伽西莫多的精神生命有着神圣的意义。所以,这“一滴水”更是救赎之水。

三、“换”

我认为,标题中的“换”字采用的是其“变化”“更改”这一义项,而非“交换”之义。结合课文,我们发现“眼泪”和“水”是雨果作品中人道主义精神载体,两者象征着人性向“美”“善”靠近,回归美好,心向光明。所以,“换”从“变化”引申为“转换”之义更为妥帖。“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实现了伽西莫多灵魂的升华,此“换”是双向转换。“眼泪”和“水”之间存在双向关系,所以,这一转换也是逆向的,美好、光明、善良是能传递、传承的。“眼泪”过后,原先不幸的人带着“水”所绽放出来的光彩召唤着那些仍在无知中的不幸的人,从而两者之间形成良性的双向循环,揭示着人性美与丑的可转换性。可见,标题中的量词“一滴”并非实指。表面看,“一滴眼泪”和“一滴水”存在等量关系,但从深层角度思考,它代表着一种美好的信念,如同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相信美好的付出必定会有美好的收获。

总之,雨果坚定的向善的信念就藏在标题中,我们通过对标题的探究来挖掘隐藏在文本中的文化象征和人道精神,进一步深入作品,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巴黎圣母院赏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舞蹈教学;风格;个性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135-01

从舞蹈艺术的发展历史而言,很多艺术感染力强的舞蹈类别都是因为融合了舞者的人格魅力,才让原来的舞蹈更具有表演张力。如极富盛名的《天鹅湖》了,因为舞者的个人性格不同其舞蹈传递出来的情感也大相径庭,乌兰诺娃的舞蹈幽静淡雅,普列谢茨卡娅则娇贵敏感,这和她们的个人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在芭蕾舞中不同舞蹈的风格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如《巴黎圣母院》的温婉、《阿拉丁》的热辣、《火鸟》的抗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哀伤、《胡桃夹子》的灵动、《木偶王子》的精准、《睡美人》的幽雅。如何将个人性格与舞蹈风格结合起来,一直是众多艺术家热议的话题。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即将个人性格与舞蹈风格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传统的傣族舞表现出了新的光芒,完全颠覆了傣族舞传统风格,如《雀之灵》充分发挥舞蹈演员个性而别具特色,最终给傣族舞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一、舞蹈风格与个人性格的交叉关系

舞蹈的类别可以直接决定舞蹈所表现出的风格。而在这些风格中,无论是受到舞蹈风格的影响还是个人性格的影响,都会与民族性、空间性、时间性的风格融合在一起,就国内的舞蹈艺术来说,这样的艺术风格是以整合传统舞蹈的特点为基础,通过娇柔并错、刚柔并济、动静相宜的舞蹈编排和舞蹈表演,来产生一种独特的舞蹈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是具有独特性、固定性、代表性的,也是形成了一个固定框架,不会变动的。同时这里的“个性”也代表着具有特殊性格、特殊心理和特殊行为的人格特点。它体现了人的个别性、个人独特性,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气质、品格、思想、情感、意志、趣味、才能、习惯、仪态、言谈、举止等心理特征、行为特征的复合体。舞蹈个性主要是体现在参与整个舞蹈创作和表演过程的人身上,像是舞蹈的编排者和舞蹈的表演者的个人性格特点与心理变化过程,都会影响到舞蹈个性的表达和变化。

二、舞蹈风格反应了编导品格

每一种艺术都体现着编导的艺术境界与内心理念和思想。舞蹈做为一种动作艺术自然也不例外。一个具有精神境界的舞蹈它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主题都是编导思想的升华。对舞蹈编导来说,一部好的作品不但需要时间的积累,更需要细心的体会。因为舞蹈需要以人为载体,运用肢体语言抒发一种情感,表达一种思想。为此,舞蹈风格必然烙上创作者的影子,体现一种想法、意识。舞如其人,舞品见人品。

舞蹈作品的风格不但能反映编导的知识体系和文化素养以及其审美情趣。对于一个自小学习古典舞的编导,在编排作品时就会有古典舞的风格。例如在舞蹈《踏歌》、《谢公屐》中就反应了一种复古的风格。其不但复活了中国古代舞蹈,又彰显了编导对于历史和古代艺术的观察与理解。

三、编导品格制约着舞蹈品格的展现

曾经有位非常著名的舞蹈编排家是这样解释自身性格与舞蹈风格之间的关系:“舞蹈的风格可以是别人的,但是人的个性永远自己的;舞蹈的风格是在不断重复的,而人自身的性格则是不断在改变的,舞蹈风格像是铁块,而人的个性像是赤焰,两者相碰撞则会锤炼出更加坚韧的钢铁出来。就舞蹈艺术的发展历史而言,大部分舞蹈风格强烈的舞蹈,都是通过舞者将自身的个性融入进舞蹈表演中,才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舞蹈风格。在1945年,荷兰籍舞者纱卡奥兰德在奥兰塔的《仙女》里就独具匠心的将传统的舞蹈风格吸收转化为属于自己的东西,创造出来一种风格独特的舞蹈语言。他吸收了本属法国人的《仙女》,把它搬上了哥本哈根的舞台,并改编为荷兰派的名作,而原来的“法国版”反倒失传了。一部《仙女》纵贯意大利、法国、丹麦的欧洲南北空间,永恒地立在了芭蕾史上。

四、总结

创新是艺术的根本,而且这种创新过程只有借助个体的发挥才能达到。正因为存在着独一无二的个人性格,才能让不同的物种展现在舞台上。这样的舞蹈风格变化,不在是单一的舞蹈样式重复,而是一次又一次创造再重生。在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国舞蹈历史中,舞蹈的施教过程中需要将风格的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全面开发出学生的个人特性和舞蹈素养,让舞者的潜力可以得到全面发挥。让介于风格与个性之间的舞蹈教学起到良好的中介、桥梁和纽带作用,总之好的舞蹈是舞蹈风格与个性完美结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罗雄岩著.中国舞蹈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2]王伟.感应时代主题建设先进文化[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6):39.

[3]刘建.舞种风格与个性创作的双向认可[J].舞蹈,2003,(10):26.

[4]吕艺生.舞蹈大辞典[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巴黎圣母院赏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考;福建;语文;文学名著

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17-02

2007年我省高考语文率先将文学名著纳入考查范围,这可以算是我省自2004年实行高考语文自主命题以来最受国人关注的亮点。不可否认,这一创举是在努力践行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阅读理念。《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于“必修课程·阅读鉴赏”篇的第10条中,也进一步阐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同时还规定高中阶段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如今,福建省高考语文命题对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已坚持了七个年头。经过2007年和2008年两年的探索,2009年《考试说明》对这部分的考试内容、层级和题型作了明确的规定,题型也固定为多项选择题和简答题,分别考查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情况和课外阅读的效率。那么,这样的考查是否还符合命题的初衷?名为文学名著阅读,考的却是识记能力,与文学鉴赏毫无关联,更与新课程标准所要求考核的“思考·领悟”能力相去甚远。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执教四年以来,看到了不少学生面对名著阅读时表现出困惑、畏惧和无奈,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最多困难的也是文学名著阅读指导。

首先,问题出在文学名著考试范围。2007年福建高考将十一部国内外小说划定为名著考试范围,其中两部为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三部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家》、《围城》、《子夜》,一部17世纪的西班牙小说《堂·吉诃德》,一部19世纪的英国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两部19世纪的法国小说《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一部19世纪的俄国小说《复活》,一部20世纪的美国小说《老人与海》。我们可以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之一《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找到这一考查范围的依据,其中便有这十一部小说。然而,很快地,2008年高考删去《匹克威克外传》和《老人与海》,2009年删去《围城》,2011年删去《堂吉诃德》。这样大幅度地删减名著数量对于要参加高考的学生们来说当然是值得高兴的,然而这也不得不让人质疑名著阅读作为高考考查的对象,不是应该制定更详细稳定的考查方案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筛选吗?而目前,福建高考所考查的七部是否就是精挑细选留下的呢?似乎未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子夜》这部作品普遍缺乏兴趣。《子夜》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的社会剖析小说,它在文学史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它所描写的资本家的经济生活和家庭生活确实难以让学生找到兴趣点。笔者以为,文学名著作为高考有针对性的推荐和考查,其难度和趣味应该尽可能接近高中阶段的学生。我们且不说《三国演义》和《红楼梦》这两部的阅读难度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只在阅读趣味上不是应该先满足广大学生吗?其次,高考名著阅读考查的形式为两种,第一小题为五选二的选择题,要求学生判别故事情节的正误,第二小题为叙述故事情节的简答题,共赋分10分。而这两道题都是考查学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在这样的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学生捧着名著不是细细品赏,而是忙着概括和背诵故事情节。如果学生能够边读名著边归纳记忆情节,这倒可喜。而事实是很多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效率,直接丢掉大部头的原著(如《三国演义》、《红楼梦》),转而到市面上寻觅各种名著导读本、节略版。他们几乎不会关心哪个版本的《红楼梦》更好,他们交流更多的是哪一种名著节略版概括得更精练更好。试想,学生们手捧各种名著导读、名著梗概,怎么能做到“与文本展开对话”?这样的状况着实让人忧心,然而这种状况的出现却也怪不得学生。试问像《三国演义》、《红楼梦》这样的一百二十回的长篇巨著有几人能在看过一两遍后便可清晰记住其中的复杂情节和诸多细节?这也是促发学生抛开原著而选择故事梗概、狂背故事情节的重要原因。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待名著阅读的态度,真正达到和实现高考考查名著阅读的目的和意义,必须改变这样的命题方式。其实这几年,有不少专家和学者提出文学名著阅读命题不能单纯考查“记忆能力”,而应增加一些鉴赏题、思考题和感悟题。但是,改变并没有发生。那么,在这样一个纠结矛盾的状况下,站在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又可以做些什么呢?笔者略谈谈自己这四年来在名著阅读教学上的些许感受和看法。首先,从高一起,就必须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真正内涵,端正名著阅读的态度。最近,我在一个刚结束了2013年高考的学生的个人微博上看到这么一句话,他说:“我现在才发现,原来《红楼梦》很好看……”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那是因为他在过去的三年高中学习中都没有认真读过《红楼梦》,自然不能感受到它的魅力。不管如何,这位学生终究发现并喜欢上了它的好,为时未晚啊。所以,端正学生的阅读态度,让学生摒弃那种“高考后就丢掉名著”的心态,是首要的。其次,教师要对名著阅读进行统筹规划。多数高一新生面对高考要求的七部名著时会感到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就必须起到引导和统筹的作用。高中三年的学习是一个整体,那么三年的阅读训练也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且连贯统一的过程。对于高一的学生,由于他们刚从初中升入高中,阅读能力还比较有限,因此阅读的内容不宜太难,可以选择七部名著中比较简单的《家》、《巴黎圣母院》作为高一上学期的阅读内容。高一下学期安排《红楼梦》,高二上学期安排《三国演义》,这样学生可以利用高一升高二的暑假将这两部最难攻克的名著读完;高二下学期把《子夜》、《复活》、《欧也妮·葛朗台》作为阅读内容。那么到了高三这一年,学生们就可以较为自由地安排时间复习这七部名著。这样的统筹规划,首先有利于教师对名著进行统一的指导阅读;其次,从高一开始就未雨绸缪,化整为零,一本一本地去阅读名著,可以避免高考前借助大量的“名著导读训练题”去备考的急功近利且得不偿失的方法的出现。再者,重视教师导读,事半功倍。开始一部新的名著阅读前,教师最好要对名著做一个整体介绍和阅读指导,让学生对全书有一个宏观印象,尤其是《红楼梦》和《三国演义》这样的“大部头”,导读是必不可少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部名著的导读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把握重点章回。比如《红楼梦》的第五回就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如果教师没有强调这一回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解读,那么很可能多数学生会忽略掉那些对全书都至关重要的判词、歌曲。最后,应读练结合,培养能力。事实上,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应对学生们无法回避的高考。在阅读名著之余必须让学生做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训练,考查他们对名著内容的概括理解能力,以此加深对原著的记忆和理解,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促进了他们的阅读。在这个习题训练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明白做习题训练只是为了检测自己阅读名著的效果;同时,习题要适当适量地做。当然,对于一些“读有余力”的学生来说,教师还可以推荐他们阅读一些名著赏析作品。通过阅读名家的解读作品,学生可以更多角度地、更深刻地理解原著,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毫无疑问,陶冶了一代代人精神的文学经典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结晶。而真正要让这些人类文化的结晶在中学生中绽放光芒,我们的高考命题应更加开放,引导高中学生更自主地“走近”并“走进”优秀文学作品,展开更为广泛地阅读体验,将阅读成果转化为经世致用的生命智慧,真正检验出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自然是改变不了高考的命题方向,但至少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我还可以努力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名著阅读,把名著阅读当作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伍美璇.福建语文高考文学名著考查反思[J].厦门教学学院学报,2009,(09).

[3]陈海清.福建省高考自主命题文学名著考查的探索之路[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04).

巴黎圣母院赏析范文第4篇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突出这个特点,而就文学自身的性质来看,阅读、接受的过程本身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外国文学课是研究西方文化的一块重要阵地,作为一名外国文学教师,我们应该利用这块阵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特别在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积极承担起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至于在具体教学中应如何突出人文素质的培养,我们应该结合具体贴切的作品去慢慢渗透,如荷马史诗中英雄们的个体本位意识(以阿喀琉斯为代表)、集体意识(以郝克托尔为代表)、古希腊悲剧中主人公们敢于和命运抗争的拼搏精神、哈姆雷特对人性的深层思考等等,在这些作品的教学赏析中,都可以适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实际上,在西方文学史上,优秀的文学作品无疑都是与伦理、道德紧紧相连的。因此,外国文学这门课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会起到补充作用。

    而目前,在高职有限的教学计划中,以政治教育取代人格教化和道德教育的现象比比皆是。从教育的功能讲,真正的人文教育有别于政治课的理性说教,不是以外在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准则去要求学生,而是通过心灵的潜移默化去修正学生的品行;不是让学生听别人说这“不准”那“不能”,而是学会让心灵告诉自己是非美丑,并择善而从。一个是以“堵漏”去禁绝,一个是以“疏导”去启真。因此,外国文学中的人文教育的作用是政治教育无法替代的。外国文学教学还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而不是教师一味地去讲“纯文学”,去培养“精英人才”、“学术人才”。现在的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心理承受能力也越来越弱,而在欣赏外国文学相关作品如《浮士德》、《老人与海》等类似作品时,我们可以适当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在欣赏《李尔王》、《高老头》时,我们应辩证分析看待李尔王和高老头对子女的爱,并与当今社会上的普遍现象“啃老族”联系起来,来反思一些实际问题:如何看待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及子女如何回报父母等。通过这种联想思维,从而把德育、伦理等人文素质渗透到教学中,使外国文学的学习跳出狭隘的理论层面,从而具有实际意义。

    其实学习文学本身就不应该在纯文学氧吧里去呼吸,有时它也会像技能型学科那样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既然外国文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能承担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就应注意调动、运用多种手段、方法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目前,很多学生对文学作品不求甚解,这对我们老师来讲是极大的挑战。如何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抓住学生们的心,让他们浮躁的心沉静下来,让他们功利的心进入文学意境中去接受洗礼,是我们教师当务之急。一、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学生学习外国文学课程已经是最后一学年了,而在此之前的初高中、高职前两年学习阶段,学生对外国文学接触较少,不像学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那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异质文化的差异往往成为他们理解外国文学的阻碍,再加之社会因素,急功近利、浮躁的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原因,而再结合到高职院校具体情况,学生的文学素养较之本科院校的学生有很大差异。

    因此,我们培养他们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远比教师自己个人详细的讲授来的更为重要,因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走进外国文学的殿堂,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我们在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中要经常、较多、自觉、有意识地将比较文学的方法使用其中,而不是将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作为两门独立学科鲜明地割裂开来,涉及到相关作品时,将中外文学作品个案进行详尽比较,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赏析作品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激发他们自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的方法将中西文学乃至中西文化的差异彰显出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这也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如讲授《美狄亚》时,可把它与中国诗经中的《氓》进行比较,同是写古代社会妇女在家庭中地位的不平等,同是弃妇形象,由于两人身处于截然相反的文化形态,因而命运抉择也截然不同。

    类似于这样的抛砖引玉,促使学生在课后有兴趣去读原着,并在阅读过程中善于用比较的眼光看待问题,视野得以开阔。二、教学手段应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多媒体教学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作用一方面是以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画面和视听效果来吸引学生眼球和注意力,另一方面则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将外国文学的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以图文、影像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生很难理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这时只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学与中世纪文学进行比较后才能让学生直观深入理解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而比较作品则需要很长时间复述,效果不一定很明显,这时利用教学课件显示,让学生看到古希腊罗马时期雕塑、陶器的生动自然,中世纪圣父、圣母、圣子题材的单一,颜色的暗淡、忧郁,文艺复兴时期各大家笔下人物线条的优美,脸部表情的生动,人物关系的和谐。

巴黎圣母院赏析范文第5篇

成功的提问首先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和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以及对教材重难点的准确把握,其次重在讲究教学契机的掌控和问题的艺术设计。

一、在“失误处”巧妙提问

有时学生最真实的失误,正是教师可以引发其深入思考的“突破口”。在发现学生的理解有偏差时,不要立即指出,而可以巧妙提问,触发学生其他角度的思考。这样既可以纠正失误,又能使学生更深入地解读文本。

例如教授《记承天寺夜游》时,我先要求学生具体找找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学生们找到了“积水、藻荇、竹柏”。在这个“失误处”,我适时提问,还有那些景物,找得完全吗?在我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又找到了“月色”。进而又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说没有积水、藻荇和竹柏,只写了月色和竹柏。我趁机进一步设置问题:依据何在?学生们又低头仔细阅读文章,然后发表自己的感悟:文字中说“如积水空明”中的“如”说明此处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是形容月色像积水一样空灵澄澈的。还有一个“盖”字,是“原来”的意思,说明“藻、荇交横”也仅仅是形容竹柏的。接下来我又紧紧追问:为什么作者在这句话中一个“月”字都没写,就能创设出如此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学生们恍然大悟:处处有“月”而无一个“月”字,更可见作者写法的高明。能创设出如此美妙的效果,归功于作者运用的精妙比喻,还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这一句仅仅18个字,就描绘出一个澄澈空灵的世界,并且历来被誉为描写月色的绝唱。

此例中问题的设置,不仅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还提高了他们更高层次的赏析能力,并使之感受到坡高超笔法下如此美妙的景色。

二、在“疑问处”巧妙提问

从学生角度生发的“疑问处”,也正是丰富内容的探究点。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对巧妙的提问,会很好地把握文本的意蕴,将学生从“雾里看花”引导到了“柳暗花明”的境地,会自然提升学生的评判、思辨能力,使学生的思考能力逐步提高。

在教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我先抛出问题:通过情节的分析,人物描写的品味,我们总结出鲁提辖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纷纷回答:慷慨率直、不畏、伸张正义、疾恶如仇、粗中有细、有勇有谋。我首先肯定大家概括得很准确,接着进一步质疑:鲁达为什么不把郑屠扭送到衙门,直接告他一状?学生们出现了疑惑,但有些学生回答:如果递到衙门,就不符合鲁达的性格,他是一位疾恶如仇的侠士,路见不平就要拔刀相助,这是他血液里不可阻挡的力量。有的说他武功高强、不畏,所以想亲自教训这个恶人。于是我就趁热打铁询问:我们前面已总结过鲁达是个有勇有谋、伸张正义的人。衙门就是为民做主的地方,他是个聪明人,为什么不可以“以法制恶”,省得自己“大动干戈”?

至此,学生们豁然开朗:在那个封建社会里,有钱能使鬼推磨,郑屠有钱,他早已与官府勾结相通。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贫穷的老百姓是欲告无门的。在《水浒》里,那些行侠仗义的英雄好汉是备受老百姓推崇的,这是至今人们仍然对一百零八将的英雄事迹欣赏不已的原因,也照应了当时“”的历史必然性。

本段中几个巧妙的层层深入的提问,不仅使学生深入了解了鲁达的性格,也使其看清了当时社会的本质。

三、在“分歧处”巧妙提问

学生的初步感受有其特别的先入性,教师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但在学生对文本理解有分歧的地方,教师的适时提问可以让学生在“分歧处”获得启发,在探究中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教授《老王》一课时,我让学生品读了有关老王的外貌描写的一段文字,然后提问:你感觉杨绛对老王的这段描写(他面色死灰……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写得如何?学生不假思索地说,作者把老王描写太可怕了,这段描写也许很真实地描写了当时老王可怜的病苦形象,但总觉得作者对老王有所贬损。立刻就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虽然这段描写很无情,但作者描写的应该是真实情况。从整篇文章来看,作者对老王是肯定和赞美的,这段文字应该不算贬写。我立即抓住这个“分歧处”进一步质疑:老王的确丑陋可怕,但仅凭一个真实的外貌描写,是否可以判定作者对他们人格所给予的评价呢?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们热烈的讨论。小组交流时,学生们的发言很精彩。一位学生说:“我突然想起《巴黎圣母院》里丑陋的撞钟人卡西莫多。作者也真实描写了卡西莫多的丑陋怪异,但作者写他的丑正是突现了他的善良心灵。他的美与教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时大家也如醍醐灌顶:写老王的丑陋,其实正好突现他如金子般纯洁宝贵的心灵,这样写更有震撼力。

的确,作者在这种看似残酷的描写中,淋漓地映照了老王真实的悲惨生活,但正是在这种鲜明而又真实的对比烘托下,老王人性的光辉才分外夺目且让人感动!通过教师在“分歧处”层层巧妙的质疑,学生们逐层深入地理解了文本,理解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

四、在“关键处”巧妙提问

作品的“关键处”,有时是课文的重点,有时是理解的关键处,它是内容的蕴涵之处和情感的生发之处。教师抓住这个关键点来个因势利导地巧妙提问,会让学生在酝酿品味中挖掘出文章丰富的意蕴。

在《我的第一本书》的课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简单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有学生回答说写的是“我第一本书”的来历,有的说写了有关书的童年往事。我肯定学生们概括得很不错,接下来提问: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全文,你会用哪个字?有的回答:本。

我适时向深处引导提问:你如何理解的?学生说“本”指的是那本书,“本”蕴涵着与乔元贞本真的友情,是情感的生发点。课文结尾写道:“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即刻有学生补充:一方面指的是那本书;另一方面,指的是人在成长中最本质最珍贵的东西——友情。我看时机成熟,在这个“关键点”点拨问题:这种写法我们把它称作什么呢?大家齐声回答:一语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