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内科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范文第1篇

1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夯实中医理论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体生命认识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就是中医学理论,理解好中国文化系统思维的精髓,是领悟中医学理论精神实质的根本和必然途径。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一个自然科学理论,没有认识论作为依据,是站不住脚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着中医学的思想、理论、思路、原则和方法,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哲学基础。黎志钟同志曾经在《中国医药学报》对中医学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把中医药学比作一棵硕果累累的大树,那么传统的文化与科学是其根,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基础医学为其本,临床医学为其主干,方药与疗效则是其花、叶与果实”。为此,我认为要想让学生长成“参天大树”就只有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成才,就要加强对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夯实其中医理论根基。只有这样才能教好《中医内科学》。

1.1加强古代人文文化教育明张介宾《类经》中提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易,指的就是《易经》,熟知《易经》的人都知道其实《易经》卦象实际上是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记载。而《内经》里对中医的要求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也就是说作为一名中医就必须要掌握好各个自然学科的知识以及了解人世间的凡人俗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应当加强古代人文文化知识的教育,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医的实质内涵,进而当好一名中医。

1.2加强古代哲学思想的教育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渗透下,人类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际观察中,不断加以科学的总结和概括而形成的。中医学又是属于宏观整体医学,其辨证思维如整体恒动、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直觉体悟、取象比类等都与古代哲学朴素辨证法是同一的,相互依存的。因此,我们应在教学上加强古代哲学思想内容的教育,这样才能让学生触类旁通,领悟好中医辨证思维,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中医理论的精髓。

1.3加强“咬文嚼字”的教育“咬文嚼字”是获取知识、启迪智慧、提高语言文字水平的重要基本功。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仅存的象形字之一,然而国家政府为了书写简便,使得很多简体字都已无法如古代汉字般,体现出更深、更多的内涵。但是中医这门古老而传统的医学,它的每一个字、词和术语都有特定的含义,只要深挖细掘、逐字逐句推敲就能够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揭示其深刻内涵,阐明其深奥道理。中医中“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与古代汉字的形成是一致的,因此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咬文嚼字”,便能使学生对中医理论做到易学易懂易记,并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益终生。

2转课堂为病房加强实践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现在《中医内科学》的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学习,动机不够,兴趣和注意力都随着时间而减退。目前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案例式教学,但都是“纸上谈病”,学生并没有实际参与辨证思考及临床操作,真正的临床思维模式没有得到很好的建立和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转变思想,把课堂模拟成病房,创建良好的情境,更有利于学生转变角色,增加实践操作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

2.1合理使用多媒体将模糊化转具体化提高教学效果将典型的病例的资料用DV或数码相机拍下影像,并根据这些资料进行案例式教学。如拍下医生接诊及问诊经过的影像资料,要求学生针对影像给出的症状体征、主诉、发病经过、病史等资料,写出完整的病历。这种将文字转化为声音、图像、动画的形式,把模糊转为具体的方法,更容易让学生消化和运用课堂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的质量。

2.2虚拟案例场境精心设计变量提高学生灵活性根据经典案例或老中医的案例,由老师或学生扮演患者、医生,虚拟案例,并以此进行研讨。在此过程中授课老师需精心设计问答,如老师扮演风热犯肺的咳嗽患者,除回答一般症状外,还应精心设计各种变量条件,如有咽痛,如何处理?痰多、胸闷,苔腻,又如何处理?或者气粗、痰多质稠伴身热口干,舌红苔黄腻,又如何处理等等,层层递进,不断增加变量条件,逐渐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诊治的应变能力。

中医内科学范文第2篇

1明确建设目标

中医内科学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主课。中医内科学学科在中医院中是最能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是最具中医原创思维和潜力的学科。学科建设按照创新与继承、创新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创新与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紧密结合的建设思路,建成能够按照中医药规律开展高水平研究的科研基地;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物和相对稳定的高水平中医药研究的专门人才;取得一批对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发展有影响的重大成果,初步构建符合中医药科学研究特点的微观科研机制和模式。使学科具有国内一流的中医临床科研人才队伍、一流的科研条件与环境、一流的中医药重点学科群、一流的中医专科(专病),中医临床与科研、教学有机结合,在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方面发挥龙头作用的新型的现代化的重点学科。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临床操作能力为目的,将教育信息化的特点引进学科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带动教学现代化,医、教、研并重,使本学科成为具有一流的教学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一流的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精品学科。使本学科在中医内科糖尿病、风湿病、呼吸病的综合学术和技术、教学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稳定研究方向

学科发展方向体现了核心理论、前沿领域、尖端技术的发展趋势。一个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应当是长期稳定的。因此,一个学科的发展方向将对本学科未来的发展水平起关键性引导作用。高起点、高水平的学科发展方向是保证学科先进性、保持学科生命活力的重要前提。根据学科方向的实用性原则、先进性原则、稳定性原则、预见性原则,中医内科学学科在长期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了8个稳定持续的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内分泌系统疾病、中医药防治免疫性疾病、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药防治老年病、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中医药防治神经系统疾病、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中医药防治消化病。在各个研究方向上,又界定了突破口。如风湿病方向上在继承总结新安医家治疗痹病的基础上,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突破口;呼吸病方向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突破口;内分泌病方向,以糖尿病为突破口。

3选好学科带头人

优化学科团队学科带头人是一个重点学科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学科带头人学术水平的高低,科研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科建设和优势的形成。在学科建设中,他既能将学术骨干凝聚起来,同时又能将自己的能量辐射到四周,发挥更大的带动效应。因此,要选择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医院对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定期进行考察,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能够把握现代科学发展趋势,创造性地提出本学科前沿领域的课题和科研思路,把握本学科发展方向。第二,能够多渠道筹措学科建设经费,充分利用自身的学术影响吸引社会各方财力,保证本学科发展潜力。第三,能够对外实现交流合作,对内营造良好学术环境,提高学科内部凝聚力,增强学科发展活力[1]。按照汇聚人才、培育团队、成就大师的学科队伍建设方针,引进、培养、聘用并举,在学科建设上一贯坚持以人才为本,将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团队建设作为重点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挥了人才优势,凝聚了学科力量。在学科内部定期进行学术研讨,培养学科人才,形成了各级学术研讨会研讨制度。每年举行一次中医内科学术骨干学术研讨会、中医内科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中医内科本科生学术研讨会。提高了学术气氛,加强了学术氛围,培养了学科人才,锻炼了师资队伍。近年来,学科加大力度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学术骨干,同时注意自我培养学术骨干,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各种能力,建立了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学术骨干和学术骨干培养对象为后备力量的三级骨干学科梯队,增强了学科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健全运行机制

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下,成立了由学院院长、附属医院院长、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助理、学科建设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制订重点学科的建设规划、整体发展目标和学术发展目标,制定各项制度和措施,强化落实,以确保阶段目标与预期成果得以实现。为加强专家委员会对学科建设的指导作用,学院成立了重点学科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根据重点学科建设相关文件精神与要求,负责对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参与重点学科建设的阶段检查、阶段评估等工作,学院教务处和医院科研科作为重点学科建设的日常管理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建设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并进行具体指导。开展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在学术带头人指导下全面负责制订本学科建设规划、学术发展总目标和阶段任务,落实教学、科研、医疗及人才培养等各项具体工作,并及时根据预期成果、实施方案、经费管理做好工作总结。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以来,学校和医院均调整、充实了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安徽中医学院重点学科管理办法》、《安徽中医学院重点学科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点学科、专科建设管理办法》、《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点学科专科经费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学校宏观层面管理、医院直接管理、学科微观管理的重点学科级层管理体系,以及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科研处等和医院有关职能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重点学科建设保障系统。学科带头人对学科建设负有主要责任,学科带头人的责、权、利明确,有一定的人、物、财自主支配权。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每年纳入医院、相关科室和部门的考核范围,纳入科主任的责任书内容。学院和医院两级分管重点学科建设职能部门,建立了定期监督检查制,学院每年听取中医内科学科阶段建设工作汇报,研究和解决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和疑点,为重点学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运行机制。学科内每年终进行一次全面小结,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落实。医院把重点学科的工作进展,建设成效纳入年度工作总结,把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纳入下一年度工作目标内容之一,按期考核,强化落实考评。同时,为加强学术上的相互交流和优势互补,在学院和医院及各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中医内科学科不断加强了与协作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在科研上密切协作,相互开放,在人员上相互培养,发挥了辐射和联系作用。

5注重科研创新

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增长点,本学科在重点开展继承新安医学、华佗医学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中医内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近五年来,学科承担各级科研项目95项,其中973项目2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第一批课题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3项,“十一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部委项目25项。科研经费总计为2367万。科研成果19项,获奖9项,获专利2项。出版专著42部,466篇,其中国家级论文259篇。中医内科风湿病学科继承总结新安医家治疗痹病的经验,密切结合中医临床实际和现代风湿免疫病的科学研究成果,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类风湿关节炎从脾论治的观点,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在脾气虚证本质研究方面,在国内率先提出脾虚致衰老学说,认为老年脾气虚证的发展过程是渐进性的,是运化功能失常,引起生化乏源而致气血不足的动态变化过程,脾虚证发展至后期可致蛋白质代谢、心功能及免疫功能低下。呼吸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开展肺气虚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癌的研究,并结合肺系疾病的特点,提出了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理论、肺气虚证的四级分度标准、慢阻肺的虚瘀理论、伏燥论、证候研究的层次论和阶段论及肺系常见病的诊疗规范,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被同行及患者认同。老年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延缓衰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全国中药临床研究基地。该科学术带头人、著名中医老年病学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韩明向教授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延缓衰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及中医药延缓衰老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创新性见解。特别是中医新安医药治疗老年冠心病、老年高血压病、老年痴呆等方面形成了新的理论学说。在国内率先提出“虚—瘀—衰老”的中医衰老模式,研制出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功效的纯中药制剂———寿星宝,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衰老学术理论和临床技术。

中医内科学范文第3篇

笔者在进行了广泛的中医内科学教学现状调研和分析后,发现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重复。中医内科学的许多教学内容与基础理论课程交叉重复,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方法单一。偏重于教师课堂讲授,忽视对学生学习需求的了解和把握,缺乏从学习方法上对学生加以启发与引导。(3)受传统教育方式影响较大,强调记忆性知识和前人经验的继承,学生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笔者从现实问题入手,确立本课题的立题指导思想,提出中医内科学教学应在中医理论精髓“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思想指导下,构建临床模拟教学体系,强调在教学中探索多种能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临床思维、临证能力的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推动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与发展,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水平,形成较为完善的临床模拟教学体系。

中医内科学临床模拟教学体系的建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转变教学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中医临床技能为核心,积极培养学生中医悟性,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灵活掌握和理解,丰富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实践。突出中医治疗的优势与特色,营造主动、积极探索的教学环境,深化理论认识,提高理论水平。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引入“点面结合、由点及面”的方法,建立数据库,采用实证研究法、病案教学法、名医验案分析法、模拟医疗场景法及问题引入法等,将实践贯穿于教学各阶段,突出各系统疾病的特点。重视中医治疗优势病种的讲授,密切结合临床实际,精选典型病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和努力探索的精神。如在学习脾胃系病证时,针对“脾胃为后天之本”,脾升胃降为中焦平衡协调的关键,提出:①常见的脾胃病证有哪些?②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③如何从“五脏整体观”角度看待脾胃系病证?④中医治疗脾胃系病证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得出答案,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展示当脾胃病存在各种病理实邪时出现的舌体、舌苔变化,并加以比较,如白腻荅、厚腻苔、水滑苔、薄白苔等,帮助学生理解。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病案,由简入繁,培养学生中医临证思维能力。可模拟临床场景提出问题,学生表达各自观点并自由辩论,教师总结分析,给出正确答案;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扮演医生角色,提出理法方药的实施。

(2)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数,选择各系统重点病证进行讲授,如肺系病证,选择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而将肺痈、肺痨、肺胀、肺萎病证留在课下供学生自学。课堂教学重点突出,重视同一系统疾病的内在联系,如感冒是外邪从皮毛、口鼻而入,引起肺卫失和的外感病证;若外邪入里客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就表现为咳嗽,出现咳嗽病证;若患者久咳,伏痰于肺,遇感引触,痰阻气道,随气升降,可引发哮病,并指出“伏痰”是哮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哮病具有“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特点;当咳嗽、哮病反复迁延,临床以呼吸困难、喘息不已为主要表现时,就当以“喘证”论治。课堂教学时应注意讲授内容的联系和变化,如中医理论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当肺失肃降,肠腑难以通降,不仅会引起肺系咳嗽、喘息等症状加重,还会出现便秘、腹泻等症状,而同一病机也会出现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症状。提出问题让学生紧扣病机,主动分析,夯实中医理论基础,变枯燥的课堂学习为积极的主动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思维,重视学生中医悟性的培养。每个中医内科学病证,既有整体相关性又有各自特点,学习中既有整体又有个体,寓简于繁、由浅入深,体现中医教学特色,发掘中医教学魅力,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中医内科学范文第4篇

1.1方法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学以致用,难以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多种教学法的运用,如PBL教学、自助式教学等。如准备中医心悸之心血不足证的典型病例,提出问题:心悸、心血不足证的概念是什么?本案例诊断心悸的依据是什么?病机可能会出现哪些变化?会出现哪些证型?如何选方用药,临证加减?治疗选方用药依据是什么?归脾汤还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异病同治的依据是什么?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寻求答案,并记录学习中遇到的难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课堂教学外,还注重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资源,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掌握了学习方法,让学生“轻松学”“、快乐学”,真正做到“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快乐”。

1.2考核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一直以来,传统的中医内科学课程考核模式采用理论试卷期末考核的终结性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不能有效调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影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法相比,我们在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了形成性评价方法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形成性考核是对学习者课程学习目标与成果的阶段性考核,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化素质教育、科学测评学习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等重要作用[1]。在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中,我们以自学能力、平时课程表现(讲课知识反馈、发言、平日考勤)、阶段性考试成绩、病例讨论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等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指标。形成性考核实施以来,改变了学生单纯依靠课堂获取知识的状况,拓宽了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学生的知识含量大大增加,全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了学生对中医内科学的学习自信心和专业自豪感。

2从重知轻行向知行结合转变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中医内科学基础理论需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而重知轻行,理论脱离实践,已成为该课程教学之痼疾。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树立实践育人理念,将“坐中学”转变为“做中学”,达到知行合一。如何在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在认知中的重要作用呢?

2.1课堂教学重视实践能力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它各科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广泛开展案例式教学,如在中医肺系疾病的教学中,选用典型的咳嗽、哮病、肺胀的临床病案,通过病案分析,加深学生对咳嗽、哮病、肺胀主证的理解,培养学生临床辨证思维,层层深入,并根据辨证进行施治,掌握咳嗽、哮病、肺胀的理、法、方、药,通过对具体病例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判断疾病的思维能力,从而活化学生诊治疾病的思维,训练实际能力。

2.2临床实习培养实践能力实习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深化理论知识、促进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环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中医理论分析病情,着重培养实践能力。如中医水肿的临床教学,提供典型的瘀水互结证的阴水患者,让学生对提取的四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病理改变,其中的病机何在?如何紧扣辨证要点进行诊断治疗?通过对辨证施治诊疗过程的观察,既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巩固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实践能力,促进知行结合。我校中医内科教研室定期给学生开展专家讲座,进行临床实习床边带教活动,让学生跟随老师开展诊疗活动,书写中医病例,定期进行考核,并与实习成绩挂钩。早临床,多实践,提高了学生对理、法、方、药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升了临床的实践能力。

2.3薪火相传强化实践能力中医之所以薪火相传,长盛不衰,师徒相传的师承教育模式功不可没,得名师指点者,往往少走弯路,早日登堂入室,如李杲师从张元素、张从正师承刘完素。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经验主要由老师口传心授,在弟子跟随老师接诊抄方时潜移默化地传授,这种传承效果是单纯的课堂教育难以达到的。医学一道,极重师承,师承教育是培养中医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医内科学习尤重师承,在跟师参加临床实践的过程中,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学生对疾病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对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实践中培养了中医的辨证思维。我校中医临床专业新安班采用本科生导师制,安排了中医内科名医跟师活动,启动“一帮一”导师培训制,书写跟师心得并进行名医经验整理总结,加强经典的学习并联系临床更好地融会贯通,强化了实践能力。

中医内科学范文第5篇

一、课程评价实施的理论基础

课程评价,或称教育评价,就是评价实际的课程方案在何种程度上达成了教育目标。这一定义来源于教育评价奠基人泰勒(RalphW.Tyler)所提出的目标评价理论。目前,中医院校实施的课程评价主要基于这一模式,即通过对学生学业表现的评价,从对结果评价,进一步转向评价整个课程方案。这一模式在院校教育评价过程中主要围绕学业评价与课程评价展开。就学业评价而言,如果仅局限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操作能力、情意态度等是不科学的,会导致评价标准恒定化,即侧重于学生之间的分数排位和对比。从狭义的课程评价角度而言,现实生活中的评价主要定义为方案的目标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契合程度。通过在学业评价的基础上拓展课程评价实施的范围,将课程方案的评价涵盖学生学业评价,体现现代西方教育学大课程理念。保证考察课程方案目标与课程各要素实际表现的行动一致性,以利做出评判。

二、我校中医内科学课程评价的实施理念

1.课程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就整个课程评价而言,方案评价的手段主要有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类。“形成性评价是指课程在设计、试用、实施等过程中所进行的评价,以便做出判断和决策,采取修订、完善、放弃等行动。总结性评价主要是在课程试行、实施告一段落之后所进行的评价,对课程的设计、实施、效果等做出总体判断,并对有关人员做出绩效的评定和考核。”对两类评价方法进行科学的组合,在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从课程方案的设计、实施、改善或结果等,依据理念基础和行动路线这一过程,围绕课程目标、内容选择和组织、课堂教学、学业评价等要素。以课程总纲、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和教科书、教师备课计划、实际课堂教学、学业评价中的试卷或者学生档案袋中的作品为载体,通过学生反馈、教师反思,对课程设计、课程管理、课程实施等环节进行判断。同时,融入学生能力的发展性评价,即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并反馈于学生,在教学告一段落之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总评;或者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结论性的判断和评价,作为总结性评价的一部分。形成课程内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大功能。

2.课程评价中涵盖的评价手段类型①客观性评价:客观性评价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是非判断题、选择题等。客观题的优点在于知识覆盖广、容易评分。缺点在于不利于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②主观性评价:主观性评价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论文题等。主观题可以是封闭性的,即有固定答案;也可以是开放性的,无固定答案。固定答案的主观题,其实与客观题没有很大区别。开放性主观题,尤其是长论述题、论文题,如语文的作文、历史的史论等,有助于考核学生的高层次能力,但是评分难度较大。③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其实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性评价。按照美国评价专家斯帝金斯(R.J.Stiggins)的观点,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颖问题或者完成特定任务而进行的一种系统的评价。评价者以真实的生活或者模拟的练习为起点,引发学生的独特反应,在观察这些反应之后,给予相应评价。”④档案袋评价:与表现性评价近似的一种评价方式是档案袋评价,它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学业评价领域最为热门的课题。档案袋评价,又称成长记录袋,是学生作品的有意收集,以反映学生在特定领域的努力、进步或成就。它其实是“表现性评价的一种类型,不能被看作是表现性评价的又一称呼方法”。

三、我校中医内科学课程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

1.命题改革在期末考试中除了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结合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开发了计算机考试,用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初步应用。同时采用论文、开卷考试等形式,引入主观性评价,考核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并且增加中医内科实习中的临床操作、诊疗技能考核和学习心得撰写等考评改革,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学期的评卷中以认知纬度作为重点考量依据,引导教师重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学习评价的有机结合;适时开展示范试卷的研讨、命题与奖励活动,通过示范试卷活动,督促教师更新观念,重视考试的导向作用,提高命题水平。

2.推广使用形成性评价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为了改变以往老师“满堂灌”的局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展开了PBL教学。课程考核摒弃了传统的单主体试卷考试形式,采用评估量表,并以此开展学生学业评价。通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量性和质性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替代以往的总结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现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等。3.丰富评价手段为配合课程目标评价,丰富评价手段,围绕中医内科学教学目标建立了以下评价环节:①课堂教育阶段,采用随堂测验、PBL、档案袋、作业作品考核等手段,丰富和完善形成性评价。②见实习阶段,采用实习(跟师)手册、床边考核、见实习报告等手段,着重加强对学生临证思维及技能的考查。

4.建立多站式考试平台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步开展建立了多媒体病案的考试网络。各临床医学院学生毕业考试中全面推行OSCE考站,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合作培训中医特色标准化病人(SP)12名,在两个临床学院分别建立了9个考站:西医诊断2站、影像诊断站、针灸操作站、中西医外科操作2站、SP站、中医辨证论治病例书写及理论考核站、计算机模拟网络考试站。在整个多站式考试系统中,除考察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识记,更强调临床诊疗技能的融会贯通,尤其是重点突出考察学生的中医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