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了综合反映建筑企业业生产的规模和水平,国家统计局1983年在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中增加了建筑业总产值指标,并规定了统计范围、统计方法和统计口径,这在当时建筑企业跨区域活动较少的情况下,对于准确反映一个地区的建设成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加,跨区域建设活动日益频繁,现行建筑业总产值统计办法已经不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改革的必要:
一、现行建筑业总产值统计办法存在的问题
1、现行统计方法中,GDP与建筑业的计算原则不一致。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一定区域内经济实力的体现,是各级地方政府考核工作政绩的主要指标。GDP核算是各专业经济总量求和的核算最终结果,它的核算方法是以“地域”为原则,即所在地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反映。而建筑业产值统计是以建筑业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为填报原则。也就是说,外地建筑业施工企业建筑总产值中的增加值进入不了本区域内GDP核算体系。
2、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的计算原则不一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是以在本地实际投资为统计对象,包括外地企业在本地投资(招商引资项目)。而建筑业总产值统计不包括外地施工企业在本地形成的产值。
3、现行建筑业统计中缺少无资质建筑企业的产值。现行统计制度定期报表中只统计在本地注册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产值,没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即使有工作量也不进行填报,使这部分产值没有纳入统计。
二、问题产生的根源
现行建筑业总产值统计原则是以建筑业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为填报原则。在外地施工的建筑业企业要回到工商注册所在地进行产值填报。所以一个地方城市建设形象工程形成的实际视觉产值就和统计报表反映的产值有差距,甚至差距很大。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不是当地统计局漏统,而是统计方法制度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
三、对建筑业统计工作的建议
1、不能以现行建筑业总产值评估GDP。按现行统计制度,GDP是按在地原则计算的,而建筑业产值是按企业登记注册地统计的,因而,造成一部分外地施工企业建筑业增加值无法计入GDP总量中,造成现行GDP不能客观真实反映一个地方的经济总量水平。这样评估尤其对外地施工企业进驻较多的县市不公平。
2、不能以现行建筑业总产值评估固定资产投资。按现行的统计制度,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包括外地企业在本地的投资,而建筑业总产值统计不包括外地施工企业在本地形成的产值。用现行建筑业总产值评估固定资产投资,对外来建筑企业产值比重较高的县市显然有失公允。
现行“应统尽统”有哪些招
三部门信息抄送制度。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市统计局、市发改委、市建委三部门联合建立了《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信息抄送制度》。根据该制度,每月由市统计局将各级发改委抄送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情况表》,以及市建委抄送的当月发放施工许可证的项目清单汇总后反馈至各区县统计局。借助于这项制度,尤其是施工许可证发放情况,各区县统计局可以及时掌握本地区内即将开工的项目情况,保证项目及时上报。
报刊、网络等媒体信息。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是公开发行的各类报刊新闻、网站信息等等,第二是各级政府内部发行的各类材料。
其他专业报表所含信息的利用。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各专业的《财务状况表》。从2010年8月“一套表”试点开始,各专业财务报表中增加了“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指标,该指标显示了企业当年用于土地和固定资产的支出。二是建筑业的《北京地区建设单位情况一览表》,该报表填报范围是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法人单位正在建设的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北京市开始采用卫星遥感技术查找地表动工项目,具体做法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每半年对全北京范围内的地表情况进行拍照,通过将相隔半年的照片进行对比,标注出发生改变的地块(图斑)。通常一个乡镇或地区一张图片,由相关地区统计人员对有所标注的遥感图斑进行逐一核实,以确保土建项目全部上报。
“应统尽统”为什么那么难
统计部门:现有的项目查找方法存在缺陷
符合填报要求的投资活动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设备购置(包含需要安装和不需要安装两大类),二是土建项目。
设备购置项目:项目查找途径有限。就设备购置项目而言,开工证、卫星遥感这两种方法都无法查找,仅剩媒体信息和财务报表两种查找方式。而设备购置项目通常影响力有限,难以见诸报端;财务报表仅规上企业进行填报,因此,规下企业的设备购置活动容易成为漏网之鱼。另一方面,财务报表反映情况的准确性,还与相关数据的填报质量息息相关,因此,若企业漏填相关指标,也会造成项目遗漏。
土建项目:卫星遥感——高科技不“高”。如果把土建项目比喻成水里的鱼,那么开工证、媒体信息、其他报表信息和卫星遥感技术就成为一张张捞鱼的网,而卫星遥感技术由于其“地毯式”的搜索功能,无疑是防止项目漏报的最后一张网。从目前情况来看,该技术却难当此大任,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图纸简单。现有的遥感地图往往只标注几条主要干道,除此以外,地图上无任何标志性建筑进行参考。二是图斑描述不清。例如下图中的1330号图斑,描述为:“东六环路与徐辛庄路交叉路沿东六环路以西南约2444米再向东约1520米处。”根据这样的描述进行现场核实时难免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如何在路口找准西南角方向,并测量2444米后,转向东再测1520米?即使在克服了先“西北方向”、“再向东”这样的定位问题后,第一个测量距离约为2.5千米,第二个测量距离为1.5千米,通常情况下,距离标志物距离越远,测定误差越大,在实际操作中必然难以准确将图斑定位。若将卫星遥感图与百度卫星地图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同样的区域,地图放大到一定比例,百度地图就能有许多标志物对位置进行定位,在进一步放大的情况下,百度地图可以清楚地看见每一栋楼房。与之相比,统计所采用的卫星遥感地图十分简陋。因此,卫星遥感技术这样的高科技手段,在目前看来,高科技并不“高”(见图)。
填报单位:合作意愿低
项目单位不愿意填报投资报表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第一,统计意识薄弱。许多刚刚成立的企业负责人,只知道工商登记、税务登记,但对统计登记知之甚少,更遑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第二,视统计报表为工作负担。由于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无疑会增加相关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填报人员对统计报表有一定的抵触心理。第三,项目“手续不全”引发的畏惧心理。由于项目开工的前期手续办理过程较为漫长,“手续不全”提前开工的比比皆是。但对投资统计而言,不论手续是否齐全,只要项目开工就符合投资报表填报要求。在填报企业看来,各政府部门同气连枝,担心因为填报投资报表而导致“非法”开工项目遭到处罚,因此,“手续不全”的项目往往更加不愿填报投资报表。
实现“应统尽统”还能做哪些
利用七部门共享制度,提高统计登记率。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统计局与工商、税务、民政等七部门建立了行政登记名录实时交换网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对各部门行政登记企业进行比对,提醒未作统计登记的企业进行统计登记,提高统计登记率,主动为企业打开与统计系统沟通的第一扇门。对新成立的企业而言,往往不知道其具体的统计义务,因此,应当在统计登记的同时主动告知其统计职责。
今年1-9月份我市建筑业完成产值39.11亿元,同比增长6.4%,第三季度较一、二季度分别增加12%、8.7%。1-9月建筑业产值占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8亿元)的25.1%。全省1-9月份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98亿元,同比增长27.6%,占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96亿元)的24.1%。我市建筑业产值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占比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但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预计全年建设业完成总产值70亿元,增长13%,对gdp贡献率有望达2.7%以上,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
一、问题及原因分析:
针对建筑业产值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问题,经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我市建筑企业资质等级普遍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市目前有170余家建筑业企业,其中:一级企业3家,二级企业28家,大多都是三级或劳务分包企业。而全省有特级企业2家,一级企业170家,二级企业2100余家,我市建筑企业资质等级水平明显落后于省内的其它城市。
2、我市建筑企业占有本市建筑市场的份额低,对外承包工程规模较小。建筑业产值是按照企业注册地(含外地企业设立的经工商、税务登记的分支机构)进行统计,外地施工企业的产值是不计入我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按相关规定,外地施工企业在我市承接工程只实行中标后的备案制度,入市门槛低,导致今年外地施工企业大量涌入自贡建筑市场,且这些外地企业大多资质等级高,承揽的多为规模大的项目,如s305改造工程、檀木林国宾府、龙城国际、南湖体育中心场馆等。根据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站的统计,2007年、2008年、2009年外地企业在本市承揽工程的中标金额分别占全市招标项目总金额的13.48%、18.97%、32.78%,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特别今年外地企业中标项目的金额比去年猛增约14个百分点,导致我市建筑业产值大量流出。而我市只有市建一司、市建二司等少数总包企业在外地承接工程,且总承揽任务偏少。
3、2008年“5·12”地震造成重灾区当年的建筑业产值较少,而今年的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等项目的实施,使得2009年全省建筑业产值大幅增加,主要贡献地区为成都、德阳、绵阳、阿坝等重灾区,因而我市建筑业产值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1、着力将建筑业放到突出的位置抓好抓实。把做大做强建筑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整合各种资源,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抓紧培育和完善建筑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加强对建筑企业改革的指导,加大服务力度,加快建筑队伍的教育培训、鼓励建筑企业科技创新和对外承包工程,充分发挥建筑业的支柱产业作用。
近年来,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增加到了7%,仅次于工业、农业、商业居第四位,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4.8%,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2004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0073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按照一般的统计规律,近年来建安费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例稳定在6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带动了各项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城市化率提高,以及奥运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开发工程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等因素作用下,2004年建筑业仍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57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621亿元,同比增长19.5%;上缴税金959亿元,同比增长26.4%。从建筑需求来看,除了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需求热点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能源建设、工业建设、城市间道路交通建设将成为突出的亮点,建设需求将在保持以中心城市为重点的同时,趋于向次中心城市转移、向城郊转移、向乡间转移。
民营建筑企业利润率高达3-6%,远高于省建工板块1%的利润率
中国建筑市场主体之间将出现新一轮结构调整,建筑市场将呈现出新的竞争格局。在这一轮市场整合的过程中,民营资本面临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事实上,各地的民营建筑企业已开始崭露头角。
2005年初,由《建筑时报》与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对中国顶尖施工企业的统计排名表明,入围60强的民营企业个数已经接近1/4。而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与大部分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显得更符合市场竞争需要,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正在获得提升。
而且据有关专家估计,入围60强的19家省建工板块平均利润率可能还不到1%,有不少企业甚至已经出现负利润率,但民营建筑企业的利润率则高达3-6%。
从全国范围看,虽然国有资本仍然是基本建设投资领域的最主要力量,但随着民营企业、民间个人资本的进入,在某些地区非国有投资已经达到50%。而且,国有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的改制工作已经启动,大手笔的国资退出举措频频,在一些中小建筑企业的产权改革中,国有资本甚至会选择全身而退。国有资本的退出给民营资本留出了大量的并购和迅速扩大规模的空间。事实上,民营资本进入建筑企业的势头迅猛。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进行的全国基本单位普查显示,国有资本在建筑业的存在比例仅为36.74%,有明显下降。另外,2003年国有建筑企业总产值占全国等级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的比例也下降到42.3%。
民营建筑企业在业务大发展的同时,也将目光瞄准了资本市场,期望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将企业做大做强,使企业总体竞争实力与发展后劲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腾达建设、杭萧钢构、龙元建设等在A股市场上市。浙江宝业也在香港发行H股。
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都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建筑市场仍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空间。可以预见,民营建筑企业在整个建筑市场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前500家大型建筑企业资产规模仅占整个行业的1/3
总体而言,2004年中国建筑企业有47家进入国际225家最大工程承包商行列,但这47家企业国际市场营业额总和仅为83.33亿美元,而位居榜首的瑞典斯堪斯卡公司的国际市场营业额就高达115.04亿美元。个体规模偏小、市场集中度低的另一个佐证是,有统计表明,中国前500家大型建筑企业拥有的资产规模仅占整个建筑行业资产规模的1/3。
与此同时,建筑企业总体上呈现产值增长、利润率下滑、应收账款和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的状况。2003年对25家省级建工集团的统计显示,利润率平均不到1%。另据统计,2003年底全国建筑企业被拖欠工程款达到3670亿元,拖欠的业主中,房地产开发商约占39.6%,政府拖欠约占26%。拖欠工程款问题已成为威胁建筑企业生存和制约行业发展的症结。负债水平方面,据2003年对部分有代表性的建筑企业的调查,资产负债率平均水平在70%以上。应该说,这与建筑行业的特点有关。中国建筑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以来都是粗放式经营、外延式发展,由于行业进入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造成市场极度分散,压价、垫资、折扣、让利、低价中标、拖欠工程款等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盈利能力极低。这样的状况在2004年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而且,与国际大型建筑承包商相比,中国建筑企业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在营业额、资产规模、管理、技术等多方面表现出综合实力弱、核心竞争力不强的特点。
关键词:贵州省 固定资产投资 经济增长
一、前言
国民经济的增长离不开投资的持续增长,投资是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贵州省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突出的数量和品种优势。近年来,贵州省建设步伐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重点投资交通、水利和能源等领域项目,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其经济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和探索贵州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对优化贵州省经济结构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兴黔富民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1990―2009年数据,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运用协整理论,探讨固定资产投资对贵州省GDP在长期和短期内的影响。
二、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主要选取了两个变量:1990―2009年贵州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相应年份的GDP。众所周知,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而固定资产投资是反映该国家或地区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总量的一个指标,它能以价值形态反映固定资产的建造和购买活动的总量,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为了消除通货膨胀对数据产生的影响,将所得数据以1978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为基准计算,得到调整后的数据。GDP和固定资产投资都是时间序列数据,为了降低数据的波动程度,先将GDP和固定资产投资额两个序列取对数,分别记为lng和lni,将lng和lni差分后的序列分别记为■lng和■lni。 文章中的数据来自1993―2010年《贵州省统计年鉴》。
(二)协整分析
1、序列平稳性检验
分别对序列lng和lni进行ADF单位根检验,运用SAS统计软件,其输出结果表明三种类型单位根检验的ADF统计量的p值均较大,因此可以认为贵州省实际GDP对数序列{lng}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数序列{lni}为非平稳序列。贵州省实际GDP对数序列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数序列均为2阶单整序列。
2、协整检验
单整检验表明序列lg和li都是2阶单整序列,在建立协整模型前,先对序列lg和li进行协整检验,即检验残差序列是否平稳。用基于Engle和Granger的回归残差EG两步法协整检验,检验其回归残差的平稳性,如果残差平稳,则两序列具有协整关系。
利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对贵州省实际GDP对数序列{lng}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数序列{lni}构造回归模型如下:
lngt=2.7216+0.60983lnit+εt
实证检验得出其残差序列为类型1(即零均值)1阶单整的结果(约为99.8%的置信水平)。于是证明了序列lng和lni确实存在协整关系,因此不会产生虚假回归问题。
3、拟合协整回归模型
上述模型即为协整回归模型。
lngt=2.7216+0.60983lnit+εt
t=(22.22)(22.53)(模型1)
R2=0.9657R2=0.9638F=507.41
模型各个变量参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同时模型F检验的P值小于0.0001,通过检验。且模型的可决系数(为0.9657)和调整后的可决系数(为0.9638)都很高。
模型1揭示了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投资的快速增长直接拉动社会总需求的快速增长,从而带动长期产出水平的快速增长。lnit当期系数0.60983,表示从长期来看,贵州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其实际GDP将增加0.60983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可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对消GDP的当期波动调整幅度很大。
4、拟合误差修正模型
为了定量的测量GDP当期波动受固定资产投资当期波动和上期误差的影响,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即ECM模型),模型结构为:
■
来解释序列的短期波动关系。带入实证数据得到ECM模型口径为:
■
t=(8.31)(-1.33)(模型2)
R2=0.8095R2=0.7871F=36.12
参数检验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水平下,各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固定资产投资的当期波动和上期误差对GDP的当期波动有显著性影响。方程检验结果显示,F统计量的值为36.12,对应的P值非常小,整个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可绝系数R2也较高为0.8095,说明模型解释的信息量达80.95%。
误差修正模型(即模型2)揭示了贵州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实际GDP的短期波动特征。本期GDP主要受本期投资的影响,本期固定资产投资变化1%,引起本期GDP同向变化0.55655%。除了当期投资的影响外,GDP还受上期误差的影响。模型2中误差修正系数为-0.14581,表示误差修正项对当期波动的修正力度,单位协整比例为-0.14581。即当上期真实GDP比估计的大,这种误差反馈回来,会导致下期GDP适当压缩。
三、结论
(一)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近10年,贵州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到GDP的一半以上,2009年甚至超过60%。投资间接引起的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乘数效应”虽然目前还不能对其进行数量上的测算,但投资增加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是可以肯定的。因此投资从需求角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比公式计算出的投资贡献率所显现的大一些。
(二)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实际GDP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性
固定资产投资作为GDP的主要成分,在没有产生乘数作用之前,投资可直接转化形成建筑业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成为当期GDP的一部分,直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投资增加使生产能力及社会有效需求相应增加,促进了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国民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基础。
参考文献:
①刘金全.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2(1)
②龚曙明.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相互动态决定的实证研究.经济纵横,2007(5)
③De Long J B.Summers L H.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06):44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