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试卷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试卷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试卷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历史中考;反思;答题分析

一、试题

2013年中考漳州历史试卷材料解析题第27题如下:

27.我国文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图4这种纸币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1分)图5农民获得这一证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2分)

(2)图6这座古代桥梁的设计者是谁?(1分)图7这一遗址的形成,与发生在第二次中的哪个历史事件相关?(2分)

(3)请列举出历史课本中学习过的中国古代著名建筑两例。(2分)

(4)认识文物古迹除了帮助我们获取信息了解历史外,还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这道试题以文物为线索,考查中国古代、近代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可谓匠心独运、角度新、立意好,从学生感兴趣的“文物古迹”入手,展示丰富的历史图片,既考查主干知识,又拉近了学生同历史的距离,同时回应现实生活中的文物热现象,寓现实意义于试卷中。

二、分析

通过中考阅卷,我们对本试题的得分分布图进行分析。

本题总分为10分,考生平均分为5.94分,得分率为59.4%。期中,得9分的最多,占30.04%;得0分的占11.57%;得4分占5.71%;得10分的最少,占0.62%。可以看出,考生的得分情况还算正常。从答题分析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这是开卷考试,只有60分钟时间,对学困生来说,做到这里,时间已经来不及,故空白卷较多,占总量的11.57%。

其次,在具体按要求答题时出现以下问题:

第一小题,①“北宋”,学生答题较好,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把北宋答成“宋朝”,②“法”的“法”字漏写。③“法”这栏写成“”。说明学生对题目“最早”及“法律依据”限定语没能很好理解,存在审题不清的问题。

第二小题,①“李春”,很多学生把李春写成李冰,错别字较多。②“英法”学生写成烧毁于“八国联军侵华”而错误,但总体上来看,这一问是27题答题最好的,除空白卷外,80%的学生能答对。

第三小题,请列举出历史课本中学习过的中国古代著名建筑两例。答案是“故宫、长城、都江堰、江东桥、威惠庙(颐和园玉带桥、卢沟桥)等”。(一个1分,共2分)

学生答题时存在:①对“建筑物”的概念理解不清楚,如,有些同学写“秦始皇的兵马俑等。②中国古代的建筑物,有些同学写成外国古代建筑物而导致错误,如,“金字塔、帕特农神庙、巴黎圣母院等”。说明审题不认真且专有名词使用不规范,答题情况一般。

第四小题,认识文物古迹除了帮助我们获取信息了解历史外,还有什么现实意义?答案为文物古迹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培养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等。(符合题意即可,一点1分,共2分)

这一问属于开放性考题,学生答案五花八门,答题情况不一,开放性试题答题不够全面:①开放性的最后一问,学生得分率不高,普遍只回答一个方面,得1分。②最后一问的答案五花八门,甚至有些同学未理解题意,回答时张冠李戴。

三、反思

从以上学生的答题情况,引起我们对中考复习备考的策略的反思。

1.必须夯实基础知识

中考命题越来越注重引入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强调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弱化对教材知识的死记硬背。可能有的学生因此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导致答题时知识的混乱、模糊,甚至大脑一片空白,无法组织出正确答案。其实无论中考命题怎么变,考生答题时都必须以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为前提。因此在平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运用和升华,培养学生博学善思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注重学生规范的答题习惯的养成

(1)在平常教学中要注意“审题技巧的点拨”。审题通常要先把握三原则:一审中心词。即“答什么”,也可称为找“题眼”,要记住做到“准”和“全”;二审主体。即“答什么的什么”,这一步最为考生们所忽视,但命题人经常在此设置“陷阱”。排除干扰因素,准确理解题意是关键;三审限制词。即“怎样答”,近几年中考题的限制条件都比较多,有时间限制词、空间限制词、角度限制词等。这是加强能力考查力度的表现之一。这些限制条件,虽然不是试题的主干,但对答案重点的确定、内容要点的取舍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在平常教学中要养成学生答题规范。建议学生做到:①作答时,首先注意书写得工整有序、清楚明白,不能乱涂改。②在答案内容的组织方面要做到――面要宽、点要多、话要短。即答题思路要正确,要针对题目的设问作答,分析问题要从多角度展开,话点到为止。语言表达尽量简洁,精炼,尽量要用学科语言作答。③答案的编写上,要做到“三化”。最好做到“三化”――要点化、层次化、序号化。“要点化”即根据题意,搞清楚到底要答什么,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写清要点;“层次化”即一个问题层次答完后,自然分出一个段落。“序号化”即根据设问的顺序和答案的层次,分别标出序号,每个要点里面要凸显关键词;这样尽量使你的答题思路显得很清晰,便于教师阅卷,也易得高分。

3.注重对图表题的训练

历史试卷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 地理试题 新课程理念 地理学科特点 地理素养

通过对近三年地理高考全国大纲卷与全国新课标卷的连续分析与持续研究,可以看出全国高考地理试卷命题的思路稳定,2010年、2011年旧课程大纲卷已经渗透了新课程理念,靠近了新课标考卷。2012年新课标文综地理试卷与前两年全国大纲、课标试卷相比,没有大的调整变化,但试题内容更加突出了新课标要求和新课程理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试卷更加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着重考查了考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高考地理以地理主干知识为基础,基本技能为载体,着重考查地理思维过程,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套试卷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径流变化,气温特征,气候干旱的原因,区域空间定位,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农业及发展变化的条件,工业及其发展条件,工业集聚,贸易发展的条件,文化遗产保护较好的自然原因及其保护的措施,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其防范的措施,分析城市水源变化的原因及其保护的措施,等等。考查的地理学科基本能力有:地理信息的提取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地理计算能力,图表分析能力,地理逻辑推理能力,地理迁移能力,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高中地理的两大组成部分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内容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人文地理所占比重明显大于自然地理。首先,命题专家可能考虑到自然地理的难度较大,有意降低了难度。其次,人文地理与社会联系更为密切,表现出的热点更加突出。最后,人文地理以自然地理的原理、规律为基础,虽未直接考查,但在解题过程中,需要联系自然地理进行综合分析,这也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2012年新课标试卷考查的知识点更为集中,突出考查了农业、工业这两部分特别突出的地理知识,在选择题、综合题中都有分布,此部分内容在100分的地理总分中直接考查到的占50分。而其他的地球运动、洋流、地表形态、自然带、人口、城市、交通、环境问题等均未直接考查。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高考地理试题是对地理知识点的抽样考查,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也不回避历年考查过的重点内容。重点知识重复考查,考查知识点更加集中。这也体现出近几年的高考淡化记忆、强化能力的特点。

近三年考试侧重点也在逐年发生变化。本套试题回避了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地球运动”,这一部分知识点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下降。2012年出现的另一大变化是“天气与气候”,这一知识在前两年的新课标考卷中是突出的重点考查的内容,而2012年仅安排了一道选择题。近几年对比不难看出自然地理的难度进一步下降。2012年新课标试卷直接考查了空间定位,这样的试题在近几年中一般考查熟悉的区域,有的还给出了提示条件或地名,是淡化的部分,而在本套试题中却出现了较生僻的地区,例如黄淮地区,考生应借助熟悉的区域位置进行相对比较位,在答题时许多考生根据经纬网直接具体定位,从而使这道题的难度系数增大。判断空间方位,确定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及结构,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质组成之一,体现出新课程理念,也表现出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特点。

上述这些都是地理学科非常突出的知识与技能,是地理学科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地理素养,体现了新课程强调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生活、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二、试卷提供了丰富的文字、图像资料,突出考查考生获取、解读、运用信息的能力。

近几年来,地理试题图表资料较多,呈现的形态持续创新。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共出现了11幅图,信息量大,而且没有一幅直接出自课本,都是原创或改编图,承载的内容也多是新颖的,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也突出了地理学科地图性的特点。

整套试卷设计都是以新材料为背景创设情境,从图像或文字材料引入。例如8—9题是比较新颖的统计资料,工资水平高低与剩余劳动力、工业转移的关系,资料从社会实际出发,立意比较深远,是本套试题的亮点。又如综合题的必考题和选考题都设置了某一具体的区域,有的又配有相关的文字资料,考生在作答时一方面要调动、运用储备的相关知识,建立答题的模板,另一方面特别应注意的是提取并运用地理资料,进行综合概括。这些突出了高考淡化记忆,突出思维能力考查的特点。试卷在传递着一种信息,即那种过分依赖于书本和教师讲授来学习地理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另外,高考地理试题呈现的信息直观简洁,从不繁琐,而有的联考题、有的省的模拟题还停留在堆砌已知条件上,从而背离了高考试题的特点。

三、试卷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能够引领学生新时代地理学科的学习。

地理知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地理学习有利于增强生活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地理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比较、选择社会生活环境,提高应对未来生活的生存力。这也是目前地理学科面临的历史重任。而这些在本套试题中有显著体现。

例如1—3题设置的情境是“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耕地不断减少,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以及农业区的变化”,让考生知道目前粮食生产的状况及变化。又如36题红木家具颇受人们喜爱,引发考生的兴趣,进而问“红木原材料出口的原因”、“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家具生产集聚的原因”等,让考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近三年试题突出体现了新科技、新产业的发展,让考生感受到时代的进步。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这一特点也得到了延续,考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社会生活中的地理,调动考生的学习兴趣和注重考生的生活体验,既突出了地理学科特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又突出了“学以致用”的新课程理念。试卷立足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供了考生看社会的视角,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体现了时代气息,能够真正起到引领着新时代的学生学习的作用。

四、试题答案具有开放性,体现出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地理情感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地理思维活动、影响地理判断能力、支配地理活动的精神支柱,它表现在学习兴趣、文化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例如37题(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正反两方面答题均可,考生能够发挥出独特的见解,试题的灵活性更强,给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答题空间,体现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新课程理念。

总之,通过对地理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全面的学习分析,可以知道2012年试卷在延续前两年命题思路的同时,在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式上更加突出了新课程理念,这种分析得到的结论可以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地理教学及高三阶段的复习备考指明方向。地理教学必须落实新课程理念,紧紧抓住核心知识技能,注重文字图表资料的分析运用,关注新科技、新产业的发展,把更多的社会实例、生活实例融入到日常的地理教学与学习之中,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能够从容地面对人生。

历史试卷分析范文第3篇

一、试卷结构比较

总体而言,2012年鲁粤琼宁四省区的地理高考试卷结构上大同小异,其中三省的试卷采用政治、历史、地理三门课程合卷为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的方式,只有海南省地理高考采用单独设置为专业学科的考试方式。四省区试卷结构等方面差异具体比较见表1分析。

当前地理高考试卷的发展趋势是采用文科综合形式,而且主要是学科内综合,几乎没有学科间综合。也有个别省市在文科综合形式之后,又回到单独命题的方式,尝试新的地理高考形式改革,在否定之否定的形式中进一步推动地理高考改革的进行。

2012年鲁粤琼宁四省区地理试卷结构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采用选做题,除了广东省之外其它三省都有采用。选做题的内容基本为选修内容,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三册选修课本。在选择方式上都采用三选一之方式,即提供三道分值为10分的试题,由考生自行决定选做其中一题。

二、考查内容分析

高考试卷的考查内容是主要分析对象,表2对比了四省区2012年高考地理试卷的主要内容。(格式说明:以下如鲁26-1代表山东试卷的第26题第1问,小括号内选代表选择题,综代表综合题,两者均为必做题,后面的数字为分值)

三、地理试题特点

1.考查地理知识全面,重点突出主干知识

从上表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四省区地理试题考查内容分布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三部分,也就是涵盖地理必修1到地理必修3的主要内容,三部分所占比例基本是人文>自然>区域(其中山东卷自然地理部分所占比例稍高)。四省区试卷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各重要知识点基本都覆盖到,可以说考查内容全面。

从考点分值分配来看,自然地理中重点考查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这部分内容,各省区重点考查内容都集中于大气运动、水的运动和地质地貌分析等重点内容。而人文地理中重点考查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这一部分内容,人口和城市、农业和工业的区位分析构成高考地理试卷中人文地理部分的主要内容。区域可持续发展主要考查区域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区位分析,地理信息技术也有所涉及。

总之,自然地理的分值多分布于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填空题中,人文地理分值在非选择题的简答题中分布较多,人文地理总体比重稍大。但具体到不同省区,还是各有侧重,如海南试题中农业部分,山东试题的世界地理。

2.重视地理基本素养,以思维能力为侧重点

纵观四省区试卷,试题都坚持能力立意,落实新课标提出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四项能力考查。自然地理考查偏重“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人文地理较多“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如山东卷第26题第1小题,要求学生绘制地形剖面图,这是一项基本被地理高考备考遗忘的传统地理能力练习,其实正是最能代表考生地理素养和地理基本应用能力水平的题目。又如广东卷第1题,考查学生对太阳活动影响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题。此外,广东卷第40题的第(3)小问,给出冰酒的原料生产条件与欧肯那根河谷的位置信息,要求分析欧肯那根河谷生产自然冰冻葡萄的自然原因,可以列为“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层次。40题第(4)小问则要求探讨应对土地退化的措施,41题第(4)小问要求分析临港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41题第(5)小问要求探讨工业开发区建设中应防范的问题等,都属于“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

总体来看,自然地理的能力考查偏重“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而人文地理能力考查多在“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尤其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要求较高,分值较多,多以简答题形式出现,思维的密度较大,层次性丰富,能调动和展现学生的学科思维水平,体现学科能力差异。

3.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图表样式丰富多彩

地理图像是地理学科特色,学生需要对各种类型地图、表格进行判读、分析,从地理图表中获取和提取地理信息并获得地理结论,因此图表技能已成为高考试题测试的重要考查内容。各省区的地理试卷均大量采用地理图象及表格,地图样式丰富,有景观图、数据分析柱状图、关系示意图、区域示意图、等值线图等,承载信息丰富、准确,图表清晰,利于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从地图的考查类型看,各地都非常重视等值线图,各省区地理试卷都考查了等值线图的判读,如广东卷的第40题涉及到等深线,海南卷的15题、21题和22题都涉及到等高线和等降水量线,山东卷4题为等压线,26题和33题都涉及到等高线,宁夏卷的第10和37题使用了等高线图。其中多省区主要采用等高线图,只有广东卷有所变革,考查等深线的内容。这些都体现了对地理基本能力的考查。

4.学科知识高度整合,综合联系性强

历史试卷分析范文第4篇

摘要:证券分析师的角色总是受制于特定的市场环境及其相关的制度体系,这些特定因素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分析师的独立性及其向市场的研究报告和投资建议的可靠性。有鉴于此,全面深入地了解证券分析师背后的诸多利益冲突会极大地提升投资者对其研究报告和投资建议的鉴别能力。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独立性;利益冲突

证券分析师作为专业人士通过收集整理和研究分析有关影响公司未来盈利及其变动情况的一切宏微观信息,据此评估特定证券未来预期收益和风险状况,从而向投资者提供相关投资建议。一般而言,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既缺乏资源,也没有能力获取和分析纷繁复杂且不断更新的影响企业未来盈利的各种信息,他们需要证券分析师等专业人士的指导。因此,在资本市场中,证券分析师扮演了信息媒介的角色———他们或在媒体上发表评论,或直接向广大客户提供投资咨询服务。

然而,近年来,证券分析师及其所属机构受到了投资者的严正声讨。尽管证券分析师的分析评论铺天盖地,但大多令人不知所云。更有甚者,证券分析师及其所属机构为了自身利益而欺骗性的研究报告和投资建议,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需要了解证券分析师陷入如此窘境的根源所在。证券分析师要发挥其应有的媒介作用,就必须保持独立性。但是,诸多利害关系的诱惑与胁迫经常使得证券分析师丧失独立性,虚假的乃至欺骗性的研究报告和投资建议。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证券分析师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徐跃,2007)。

首先,证券公司的各类业务关系可能会影响其分析师的独立性。

第一,准备发行股票的公司通常会雇用证券公司为其提供保荐和承销等服务。这类投资银行业务常常可以给证券公司带来巨大的收入和丰厚的利润。与此同时,此类业务也从三个方面影响了证券公司所雇分析师的独立性。(1)当证券公司在保荐或承销一家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的股票时,分析师需要协助证券公司对客户进行尽职调查,并参与路演,帮助其推销股票。因为股票的成功发行与承销可以给证券公司带来高额的财务收益及良好声誉,所以证券公司会要求分析师“尽力配合”。(2)在股票发行结束后,证券公司为了与该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就难免会“鼓励”其分析师对客户有利的研究报告和投资建议。反之,如果分析师不利的研究报告和投资建议,那么客户可能会选择放弃与该证券公司长远合作的打算。(3)如果证券公司意图争取新客户,其分析师通过对潜在客户有利的研究报告和投资意见将会有助于证券公司扩张业务。相反,若分析师对客户公司的股票持消极态度,那么其所属的证券公司则很难获取相关投资银行业务。

第二,除投资银行业务外,证券公司的另一核心业务为经纪业务。一般情况下,从事经纪业务的证券公司其分析师会免费向广大投资者提供研究报告和投资建议,或是只收取少量费用。此时,证券公司的分析师会倾向于过度乐观的研究报告和“买”的投资建议,引发客户的交易欲望,从而提升交易量以及交易金额,进而有助于增加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收入。反之,如果分析师提供中性或者不利的研究报告和“持有”或“卖”的投资建议,那么相应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就会较少。原因在于,一则中性的研究报告和“持有”的投资建议会导致投资者持观望态度,既无人卖出也无人买入;二则只有那些持有证券的客户才能卖出,至于卖空不仅难度较大且投资者也可能不愿意卖空,因此,相对于“买”的投资建议,“卖”的投资建议很难为证券公司产生同样多的交易佣金。

其次,分析师的薪酬制度通常与他们给证券公司带来的收益密切相关,因此薪酬制度必然会影响证券分析师的独立性,促使其迎合证券公司需要的研究报告和投资建议。

例如,如果分析师的薪酬取决于其为证券公司所带来的投行业务,那么分析师就会倾向于过度乐观的研究报告,以抬升股价的方式讨好客户,争取其潜在的投资银行业务。再如,证券公司自营部门通常有大量的证券投资活动,若分析师的薪酬与自营部门的业绩相关联,分析师难免倾向于为自营部门的投资活动服务。当自营部门需要购入证券时,分析师可以提前相应的负面研究报告和“卖”的投资建议以压低证券购入价格;当自营部门需要卖出证券时,分析师则提前乐观的研究报告以刺激证券价格上涨。

再次,对被分析公司的投资也会影响证券分析师的独立性。

第一,如果证券公司对被分析公司进行投资,那么分析师为了其所属公司的利益则可能虚假的研究报告和投资建议。例如,近几年,大量证券公司开展券商直投,在被辅导上市的公司上市之前几年甚至几个月,突击入股,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获取拟上市公司的权益。这一“保荐+ 直投”的盈利模式成为某些券商最重要的赢利来源;这些券商凭借过硬的关系通吃风险投资和投资银行等业务(叶檀,2010)。在很多情况下,券商直投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因为从券商入股拟上市公司到其最终上市的时间极短,大多不超过一年。更有甚者,待证券公司所持有的股票投资可出售之时,分析师还可能会故意“买”的投资建议,推高股价,帮助其所属的证券公司获取高额投资收益。

第二,如果分析师个人或其亲属对被分析公司予以投资,那么分析师也可能会为了个人利益而虚假的研究报告和误导性的投资建议。例如,国信证券内部调查发现,自2001 年以来,其公司员工李某通过其妻以及设立公司等方式,参股已上市公司莱宝科技6 万股、轴研科技65 万股和准上市公司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00 万股。此三项投资总投入成本不足143万元,然而至2010 年其市值高达3200 万元。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从业者很可能会丧失独立性,甚至背弃职业操守,为谋取个人利益而千方百计地为上市公司涂脂抹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证券公司和分析师对被分析公司没有任何投资,被分析公司也可能影响分析师的独立性,因为证券分析师需要来自被分析公司管理当局提供的信息。例如,管理当局时常会主动联系分析师,向其提供有关上市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各方面的相关信息。此外,分析师如果有疑问或者需要更详细地了解公司状况,他们也可以主动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取得联系以获取相应信息。这一信息优势对分析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有助于分析师及时掌握有关上市公司未来盈利与风险的各种信息,并据以向投资者提供研究报告和投资建议。诸如,很多研究人员发现,某些分析师总是能够非常准确地预测上市公司的未来盈利,与事后上市公司公布的实际盈利相差无几(本·麦克兰纳汗,2014)。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这些分析师和该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沟通非常密切,以致他们能以某些微妙的方式提前获知上市公司未公布的内部信息。由此可见,一方面分析师不可避免地需要与被分析公司的管理当局合作,另一方面被分析公司管理层可以通过拒绝和分析师交流信息的方式对其施加压力,强烈反对分析师对本公司不利的研究报告。

最后,大型机构客户也会影响证券分析师的独立性,原因在于诸如基金公司这类机构客户是证券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证券公司的分析师对机构客户投资组合中的证券了较为负面的研究报告,导致相关证券价格下跌,进而使得机构客户的投资业绩下滑,那么机构客户很可能会解除与证券公司的业务关系,使其蒙受重大的财务损失。因此,证券公司为避免失去机构客户的业务,很难允许其分析师影响机构客户投资业绩的负面研究报告。甚至,证券公司为了迎合机构客户可能会“鼓励”其分析师尽量过度乐观的研究报告和投资建议,以提升相关证券价格和客户的投资业绩。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分析师个人的薪酬与各类分析师的业绩评级密切相关,而这些业绩评级主要依赖于包括基金公司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的意见(陈慧颖和张冰,2011)。可见,机构投资者有能力直接影响分析师的个人薪酬,而分析师为了个人利益也会选择迎合机构投资者,充当“庄托”的角色,对其有利的研究报告和投资建议。

综上所述,证券分析师的角色总是受制于特定的市场环境及其相关的制度体系,这些特定因素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分析师的独立性,进而影响了分析师向市场的包括投资建议在内的一切信息的性质。一方面,证券分析师帮助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及时地获取有关上市公司未来盈利的各种信息并提供相关证券的投资方案。另一方面,种种利害关系的诱惑或胁迫经常使得证券分析师丧失独立性,虚假的甚至是欺骗性的研究报告和投资建议。有鉴于此,广大投资者既不可盲信分析师的研究报告,更不能盲从分析师提供的投资建议。全面深入地了解证券分析师背后的诸多利益冲突会极大地提升投资者对其投资建议的鉴别能力,从而做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基金项目:

本文由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徐跃.关于我国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实证研究———预测准确性与作为市场预期盈利的替代变量[M].厦门:厦门大学,2007.

[2]本·麦克兰纳汗.日本当局对《日经》准确预报视而不见[N]. 金融时报中文网(ftchinese.com/story/001057582#adchannelID=1203),2014-8-5.

[3]陈慧颖,张冰.分析师“贿选”季[N]. 财新《新世纪》,2011年第45期.

历史试卷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试卷质量 项目分析 难度 区分度

在考试结束以后,对试卷进行分析,不但可以对试卷和考试做出适当的评价,为试卷的编制积累经验,提高教师编制试卷的水平,为修改试题和给题库遴选试题提供依据,而且有助于充分地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为考试讲评准备材料。这里我采用数理统计项目分析的方法来分析试卷质量。

项目分析的目的是对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估计试题的难度、区分度。

1.试题的难度分析

试题的难度是表示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通常用P来表示,其计算方法是以学生答对某题的比率来进行的。一般试题可分为两种情况:像选择题、填空题这样只有答对和答错两种情况的,我们不妨称其为二值题;还有像计算题及证明题这类需要分步得分的试题,我们可以称其为多值题。这两种试题的难度计算方法如下表:

一般来说,试题的P值应以0.2-0.8为宜。由于P值无等距性,所以无法对试题的难度差异作精确比较,也不能用于计算平均难度,为了对各试题作比较,通常要把P值转换成标准难度Z,使之等距化。设U为与答错率Q(Q=1-P)相对应的标准分数,标准难度的计算公式是:Z=4U+13。具体做法如下:

(1)求出试题的答错率Q。

(2)由Q值对照“正态分布函数表”,查出Q对应的标准分数U。

(3)将查到的数据带入Z公式计算。

当P>0.5,Q<0.5,U<0,则Z<13;当P=0.5,Q=0.5,U=0,则Z=13;当P<0.5,Q>0.5,U>0,则Z>13。当Z=13时,试题的难度属于中等水平。为了方便地由P值得出其所对应的Z值,我做了下表:

例如,某题难度为0.35,那么,由表3可查得,其标准难度为14.54。

2.试题的区分度分析

试题的区分度也是评估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通常用D来表示。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将不同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考生加以区分,每一试题都对考生有所区分,试题的区分度正反映了这种区分能力的大小。区分度高的试题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也就是说,试题的区分度高,水平较高(总分较高)的考生该题的得分也较高;反之,区分度低的试题不能对考生进行很好的鉴别,使得水平高和水平低的考生得分差不多。两端分组法是一种简单普遍的求区分度法,它把总人数分出高分组和低分组(比例各占25%-33%),其计算方法见下表:

除了两端分组法之外,通常还可以采用弗拉南根查表法:根据占总人数27%的高分组的答对率P高和占总人数27%的低分组的答对率P低,从专门的表中查得题目的区分度。

例如对某一题,高分组的答对率为74%,低分组的答对率为46%,那么,由表5可查得,其区分度为0.3。

对区分度的评价见下表:

一般来说,当D<0.20时,试题的区分度太低,必须淘汰或加以修改;当D≥0.40时,试题的区分度就非常好;通常试题的区分度在0.2-0.4之间。影响区分度的因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难度。假如,某试题的通过率是1.0或0,则说明高分组和低分组在通过率上不存在差异,从上面的计算公式来看,此时D=0;假如某题的通过率是0.5,则可能是高分组的所有人都通过了,而低分组无人通过,这样区分度的最大值就可能达到1.0。由此看出,难度越接近0.5,试题的潜在区分度就越大;难度越接近1.0或0时,试题的潜在区分度就越小。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从而发现教师、学生以及命题等方面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提高教学效率,这也是本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魏宗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10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