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静听花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教师身体力行做学生们的榜样
小学生因为年纪的原因,具有很强的模仿力,自身的思想和品格也随着周边的人不断的进行发展。小学教师作为小学生经常接触的人之一,所以教师们应该做人处事的时候表现出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学生们以自己的老师作为自己的榜样,学习教师们的良好的品格,不断形成自己的优秀品质,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在教导和要求学生们拥有的优秀品质的同时,教师要身体力行,给学生们作下良好的榜样。比如,教师们在要求学生们懂礼貌,遇见长辈要问好的时候,自己要对周边的人说话讲礼貌,不说脏话。如果教师满嘴脏话,学生们耳濡目染,再想让学生们改变不讲礼貌的习惯就会变得不容易了。再如,小学生经常会比较的调皮,会对教师搞一些恶作剧。这时候教师们要淡然处理,不能发火,不要对相关的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甚至进行殴打。有时候小学生们之间会发生矛盾,学生会找老师进行评理,这时候不可以只听发生矛盾的事情过程,要自己设身处地的去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再分别对学生进行内心的梳理来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教师不可以只对学生严肃的批评,这样在懵懂的小学生心中,会给教师打上坏老师的标签。总之,作为小学的教师,首先要有强大的耐心,熟练的进行了解学生们内心的情感和想法,进行学生们内心的疏导,这样才能做好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小学教师们身体力行,为小学生做好一个良好的榜样,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便于小学们的优秀德育品格的形成。
二、教师经常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
小学生们周围环境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做人处事道理。所以,教师们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在进行了解学生们内心所想的同时,好可以形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友好关系,免得出现学生们害怕自己老师的情况。当教师们了解到学生们拥有不好的品格时,要向学生了解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如果学生这样做是因为自己的父母经常做的时候,教师们就要与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了解情况了,向家长说明这样做的坏处,首先让家长进行改正,进而慢慢的改变学生的习惯。此外,在教师教导学生们拥有优秀品格的时候,教师也可以与家长们进行交流,方便学生们这种品格的形成。通过教师与学生们的长时间交流,当学生遇到困难或者不开心的事情r,会首先选择自己所熟悉的人,自己的老师自然是不二人选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环境,教师要从内心深处去关心学生,和学生们愉快的相处。如今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们的生活不仅仅是学习,还有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教师要通过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教导和帮助学生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小学教师作为学生们的启蒙导师,可以说是学生们的再生父母,教师们要从内心深处去爱学生们,积极去教导和培养优秀品格。小学教师在提高德育教育的同时,经常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并通过与家长们的互相配合,让学生们不断形成和掌握正确的为人处事能力。
三、教师要从内心深处去爱学生们
凛冽的寒风中,阳光拉长了两个奔跑的身影,脸红扑扑的,不住的喘气,却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
我体育跑步不及格,母亲知道我不情愿多跑,她说她陪着我,我只得同意。每天就这样跑两个小时。
一次次的跑步,一次次的腰酸背痛。知道那天,母亲病了,蜷缩在床上,手不住地发抖,却仍然撑出一副勉强的笑意:“我陪你去跑步。”我并不同意,但拗不过母亲,只得帮她披上厚厚的大衣,带上棉绒的围巾。
母亲肥胖的身躯加上厚实的着装,十分引人发笑,可我没有笑。母亲艰难地挪动身子,迈着缓慢的步伐往前跑,我故意放慢速度,却引来母亲的傲慢:“你没吃饭吗?跑那么慢,快点!”这时我觉得好像风越来越大,很多细小的密匝匝的小颗粒不停歇地打着我的眼睛,促使我的眼流出一些晶莹的液体。
母亲问我的眼睛怎么红了,我说沙子迷了眼睛。母亲没有继续追问,鲜红的跑道上只听见时而间隔的心跳声和沉重的呼吸声。
十,一滴一滴的液体撒落在地上,汗泪交融,痕迹清明。
九,母亲的脸越发艳红,步子越发狭小,手心的汗渍浸湿了衣衫。
八,绿色的茵草被压弯了腰,正不住地抱怨着。
七,风越刮越大,圈数却一个循环一个循环地减少。尖利刺耳的一声,母亲忽地一下瘫倒在地上,结束了这次倒计时。
母亲说她没事,我帮她按按肩膀手脚就好。我小心翼翼地抚上母亲的肩,感受那股透心凉和那种感伤的情怀,流连在冰冷冬日的那股盎然的春意里,寂然相拥,春暖花开。
凛冽的寒风中,阳光拉长了两个奔跑的身影,脸红扑扑的,不住的喘气,却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
在经济困难时期,到外地考察学习往往是教育管理者的事,普通老师很难获得机会。就此角度而言,普通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活动的增加,显示了当前学校管理的民主化趋势,说明教师正在真正成为学校育人活动的主体。再联想到考察学习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学习名校的教育教学经验,来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外出考察学习活动的增加,也显示了教育管理层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
教师专业发展有多种途径,在种种途径中,外出考察学习活动是具有现代、科学气息的一种。这与几方面有关:首先,外出考察学习活动,往往是选择教育发达地区的名校,这些学校的教育一般代表了当前国内教育发展的高端形态,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成效显著,教师在这些学校学习,可以有效打开专业视野;其次,外出考察学习活动,迥异于书本的学习,以往教师要想学习较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往往只能借助于书本,无法获得直接的体验与认知,而外出考察学习活动则将教师直接放入名校的现实环境当中,在现场去体验他人的优秀教育教学经验,因此其感悟也最为深刻;第三,外出考察学习活动,对教师自身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先进的教学经验、优质的教育文化,需要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与欣赏,才能体会当中的教育真理与教育美学,如果教师没有善于观察的眼睛,没有触类旁通的专业悟性,那么再美的东西摆放在面前都将置若罔闻,因此外出考察学习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提出了考验。
以上三个方面,可以总结为外出考察学习活动的三种特性:经验的先进性、活动的现场性与学习的感悟性。
在这三种特性当中,学习的感悟性最为重要。因为作为学习对象的名校只是一种带有独特教育文化标志的客体,它的精气神能否有效传达给参观者,主要还是取决于参观者自身的领悟力。聪明的“取经”者,他将带着问题远行,在探访的过程中发现答案。而问题,包括理论的困惑与实践的难题,都将成为教师专业领悟力的根源。因此,外出考察学习活动,对于有准备的教师而言,既是异域教育文化风景的游历之旅,又是崭新教育思想的开启之旅。在获得视觉享受的同时,也将享受思想的盛宴。
关键词:教师;倾听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219-01
【案例一】
这是课堂上一个“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环节。在朗读前,教师提出了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小朋友注意倾听。”而教师在干什么呢?他在低头翻看着他的教案。他在想着后面的环节,想着该如何过渡・・・・・・
【案例二】
最近在学校听了一节公开课,苏教版一年级《小松树和大松树》,上课开始:
师:“谁能说说大松树长在哪?小松树又长在哪?”
生迫不及待地说:“大松树长在山上,小松树长在山下。”很显然,他把大松树和小松树的位置弄颠倒了。
师:“这位同学真会读书,能迅速准确地从文中找到答案。”
难道是老师不知道这简单的问题吗?当然不会。文章中写得非常清楚。是老师觉得问题太简单,认为孩子肯定回答正确,疏忽倾听了。所以,学生回答的结果,他根本没有想着去判断。
【案例三】《小松鼠找花生》
我教学《小松鼠找花生》,学习这句话:“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忽然一个孩子读后举手说:“老师,我觉得这里有个词不对。”我一愣, 生继续说:“我在家吃到的花生都是一颗一颗的,这里怎么是‘一个一个’的?” 其他学生也说:“是啊是啊,花生也不用“摘”,小松鼠说摘花生也是错误的。”生七嘴八舌:“花生应该是拔的,一颗花生有很多颗呢……”
我沉思片刻,觉得很有道理。
我说:“你们真了不起,不仅能认真朗读,还学会了思考,敢于向课文挑战,老师为你们骄傲!,那么编书的叔叔阿姨们到底有没有弄错呢?请大家再阅读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谈一下自己的意见,你认为应该用一颗还是一个?
我出示句子:
小松鼠问鼹鼠:“这是什么花呀?”鼹鼠说:“这是花生的花。到了秋天,会结花生,花生可好吃啦!”小松鼠很高兴,他想:等花结了果,我就把花生摘下来,留着慢慢吃。(配以图画展示)
学生读后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胡斐说:“我认为这里可以用“一个”,因为我看到电脑上小松鼠在想的时候,以为花生就像其他的果子一样是长在树上的,而其他的果子都是一个一个的。”
“你能看着图画去理解,说得有理有据,真棒!”我鼓励道。
文川说:“我认为也可以用“一个一个”,因为鼹鼠告诉它会结花生,既然是结出来的,当然是一个一个的果子。”
刘心语反驳道:“那也不一定,银杏也是结在树上的,可它是一颗一颗的。”
王徐伟举手说:“老师,我觉得他们说的都对,不过,还是用“个”好,因为松鼠心里一直觉得花生会是又大又多的,因为他想等花谢了,结了果,就把花生摘下来,留着慢慢吃。要摘的果子一定是很大的,用“个”就更加说出了小松鼠对花生的盼望。”
我总结:“你读书读得透彻,读得深入,老师佩服你,也被你的细心所感动……”同学们也为他鼓起掌来。面对一个个“与众不同”我没有去阻止,而是耐心地听他们说下去,适时还给些评语,激发了孩子学习的那份热情。
【教学反思】
一、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给学生做最好的榜样
案例一中可能只是个细节。但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无意间表现出来的行为却表明自己并没有在认真倾听。这样的细节在现在课堂里并不少见:学生读错了,教师没有发现;学生说话出现明显的语病也不指出;学生答不到点子上,教师还说不错……凡此种种,都表明我们没有倾听、不愿倾听。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又有几位老师真正理解了教育家的这一哲言?
二、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为学生提供最准确的信息
教师在课堂上,不只是按照自己的教学预设完成任务,而是要不断地观察和倾听学生的声音。通过倾听去辨别学生是否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内容是否清楚正确,是否有条理性,是否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很明显案例二中由于老师未认真倾听孩子的发言而导致学生信息的错误,老师这样“廉价”的表扬,过分注重形式,缺乏激励性,甚至会误导学生,以为自己的答案真的很好而沾沾自喜。久而久之,学生会习以为常,听不进去不同意见。
三、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领学生呈现最精彩的课堂
学术研讨会召开的背景及概况
近百年以来,农户家庭经济被“静止”为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认为其排斥市场与商品经济,只具生存理性,偏好生存最大化与平均主义追求,因而导致中国传统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同时,农户家庭经营作为“小私有者”,又被圈定为导致两极分化和大量地产生“资本主义”的罪魁祸首。两者结合,一度有要让家庭经营这一“小生产”绝种的集体化运动,有行政推动的集约化与产业化的规模经营运动。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后,农户家庭经济再度成为中国农业经济的主要经营模式,但上述两种矛盾对立的观点至今仍根深蒂固地留存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歧视农户“家庭经营”与农户“小私有”的思维仍随处可见,并妨碍与影响着农业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的正常发展。
2013年5月18~19日,中国经济史学会、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中国农村经济杂志联合主办的“小农·农户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江西财经大学校园内隆重举行,试图就近百年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做一重新检讨。会议以小型化、问题化和对话式展开交流,三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学者和四十多位江西财经大学师生参与了讨论,就“小农经济理论的重新检讨”、“近百年改造小农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及国际比较”、“当前影响中国农户经济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及破解之策”等三个主题进行面对面的交锋,最终使农户家庭经营的“动态开放”性与农业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的正向互动关系构成了会议的共识成果。
关于农户家庭经营的认识
专家们认为,农户家庭经营总体上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它与同时代的社会系统有着物质、能量、信息等多元化的交换,在发家致富的天性与求生求荣的本能驱使下,会与周围环境进行博弈互动,可理性地调适各种社会关系,形成自我激励与灵活的适应转化功能,具体而言从以下方面展开:
农户家庭经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水源头”,不仅在历史上具有先进性和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今天与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高度的适应性。作为对原始村社公有制与诸侯领主公田制的革命,家庭小农户经济的历史先进性无庸置疑: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利益结构一元化,劳动好坏与劳动报酬紧密相连,激励机制优化,具有创新与采用同时代先进技术的内在动力,正因为如此,历史上农户经济的精耕细作与不断进步,促成了明末清初前中国社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在当代,也正是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了一个新时代,随之而来的乡镇企业崛起、专业户、种养大户以及家庭农户为基础的各种合作组织的诞生,正说明小农自身有向现代转型的冲动与创造力,可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不断调整和发展,并创新着专业化、集约化的农业经营新模式。至于中国历史上贫困积弱,原因主要不在家庭小农户经济,而是当时的制度等因素。
小农会在各种具体环境下寻找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具有链接市场的基因。这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的观点相同;农户家庭经营不仅现代农业有效率,即使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也很少见。相关研究机构通过对最近一百多年来赣闽粤三边地区家庭农户经营的考察,发现传统农村的土地租佃制度是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十分有效的方式,是当时当地最为适宜的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农村借贷行为并非“剥削”而是有助于生产与生活的资金流动,农民兼业也是主动走向市场、优化劳动力配置的经济理。中国家庭小农户自始至终蕴涵着商品经济的成分,有着内在的有效配置资源的市场基因,“日中而市”的乡村集市日趋繁荣,并逐渐推动着多层次商品市场网络的活跃和整个社会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正因为家庭小农户经济具有内在的链接市场的基因,列宁及才会说小农作为小生产者会“自发地、每日每时地产生资本主义”。
农户家庭经营随整个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发展,“小”与“大”同在一个体系中且是相对的,发展中便有了与同时代生产力相适应的的适度规模经营。这已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户经济的巨大变化所证实。王景新教授认为,当今小农已突破经典作家笔下小而无分工、排斥科学技术的缺陷,正走向现代化,而专业户、承包大户的出现则显示出小农对规模之“小”的超越与“大”农的初现端倪。总之,农户经济的“动态开放”性决定了家庭小农户经济具有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农户经济不仅能完成现代化的转型,而且是推进全社会现代化的动力源泉之一。有学者因此喊出“家庭农户经营万岁!”的口号,又有学者警示说:“消灭小农是灾难!”
无疑,来自于现实中家庭农户经济及其农民存在的许多与现代化发展不合拍的问题,比如安于贫穷、不思进取、平均主义倾向、关心眼前短期利益、对公共利益的麻木、或还时有的乘乱、乘灾哄抢行为等所谓的“非理性”现象,是人们对家庭农户经济及其农民陷入众多认识误区的来源。但问题是人们认识混淆了本原与现实农户经济的区别:本原的小农户经济具有“动态开放”的本质属性,其正常发展则需要制度的保障;而由于历史以来被政府超经济强制或平均主义强制性的“诱致性”改造,导致本质属性的被压抑、扭曲,以致于出现“非理性”现象和生存理性与自我利益的放大极度膨胀,形成与现代化发展不合拍的问题。其实,上述问题并非只是农民阶层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大家常说的“人是环境的产物,制度改造人”,指的就是这个道理。但可惜的是,实现中人们观察问题往往以表象当本原、以现象当本质。
关于农户经济如何实现现代化的探讨
学者们一致认为,农户经济具有的生命力及其与现代化的正向发展能否成为现实,关键在于制度供给。当前要做的是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把农户、农民创业致富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发挥出来,让活力迸发。因此,要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型,正确正理政府与农户、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鉴于当前户籍、土地、社保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农民组织缺失等问题,专家们提出:
农地产权改革的再深化。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方案:一是我们提出的建立国家与农民二级所有的“二级多元确权”,保留国家对土地的宏观管理规划权,去掉中间层次的集体所有权,将土地财产权直接下放到个体农民;二是所有权维持现状,把承包经营权彻底分离出来,作为物权对待,使其能自由交易。两种方案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提高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强化农户的土地财产权益,但仅仅强化承包经营权能否达到这一目的大可怀疑,须知经营权与所有权并非对等平行、相互独立的关系,而是主从与派生关系—经营权从属于所有权,是所有权的派生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现实中,一句“土地不是你农民的”,让多少农地权益被侵害的农户上告无门。还有学者将土地产权改革与农民的自由相联系,认为自由要建立在农民具有土地产权的基础上,从而形成庞大的有产阶层,促进社会的稳定。但也有学者认为确权没有意义,理由是多数人陷入了一个理论误区,这就是抠法学概念:农民有承包证却无土地证,在法律上无所有权,但从经济利益角度看这个承包证时,它能够转让,能够获得收入,那就有经济意义,实际上已拥有所有权。这观点与张五常有类似之处。张五常在2000年版的《佃农理论》一书中指出:“私产包括三种权利:使用权(或决定使用权)、自由转让权、不受干预的收入享受权。有了这三种权利,所有权是不需要的。”但这三种权利是否能落到实处,是否真的不受干预并能自由转让,而不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答案是给农民确权。
建立农户需要的各类信贷、供销合作社以及农会组织。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表明,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现代农业,需要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还要有代表农民诉求的社会组织,以解决分散经营面对市场时话语权弱、资金不足、信息不灵的问题,消除农业边缘化、老龄化现象;但合作社组织要以农民为主体,实行同业劳动与资本联合,让资本为劳动服务,坚决杜绝资本主导、支配劳动的现象。有专家指出,当前农户合作组织与合作社存在着为了政绩而强制建立以及形式主义的倾向,一些合作社总是挂着除合作社之外的其他四、五块别的牌子,各种不同的组织形式扎堆在一起,说明农民合作社组织没有得到真正重视;尤其是现有农村财产权制度,农民无法盘活城乡各种生产要素,形成具有活力的各种农村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