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画家和牧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范文第1篇

低年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渗透在课堂中,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通过字词训练,感悟文本,理解和领会故事和人物形象。

如何将工具性和人文性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低年段语文教学彰显活力,是我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现以《画家牧童》课堂教学为例,我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识用结合,积累字词

在低年段教学中,学生的字词处于积累阶段,教师要通过对字词的听说读写来刺激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顾此失彼,要么注重对教材的文本挖掘,忽略语言文字,要么过分注重字词积累,忽略人文性的渗透。我认为,可以从识用的角度,贯穿字词积累的主线,并结合特定的语境和课文语义,提高学生对字词的运用能力。

《画家与牧童》中有25个生字,要求学生会认13个,如果单纯地让学生抄写,会挫伤学生对文字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低年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为此,我将生字分散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下环节进行字词积累。

(1)识字书写:用多媒体展示“批评、拱手、价钱、购、挤、抹”等生字词。

师:这些字你会写吗?写下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它们分别在课文的哪些句子里。

学生采用小组竞赛、集体评议的方法认读,积极性非常高。

(2)识字运用:针对学生朗读中的漏读、少读问题,让学生进行评议,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当场更正,能促进学生对生字词识记的正向迁移。

二、情感渗透,领悟字词

《画家和牧童》讲述了著名画家戴嵩在画斗牛图时,向牧童虚心求教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戴嵩的人物形象,既能渗透情感,又能发展字词的理解力,这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

我抓住“著名、夸赞、称赞、赞扬”来进行字词的教学,体会不同词语的表达效果。“什么叫‘著名’?(很有名)你从哪里看出来?”学生根据文本理解“著名”: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有钱人争相购买,看画的人都赞叹不已。“从‘著名’这个词,你能看出戴嵩是个怎样的人?(技艺高超的著名画家)从哪里看出他技艺高超呢?”学生找出句子:(1)他有一天要画一幅《斗牛图》,沉思片刻,很快就画成了;(2)围观的人纷纷夸赞。

师:(出示“浓墨重彩、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藏在哪里?找出来读一读。(“他一会儿浓墨重彩,一会儿轻笔细描。”)“一会儿……一会儿……”说明什么?(他画得非常熟练,非常快。)“浓墨重彩”怎么理解?“轻笔细描”是怎样的?

多媒体展示戴嵩的技法,让学生建立直观概念,理解戴嵩的画法有密有疏。

师:(出示“夸赞、称赞、赞扬”)“夸赞”是什么意思?“夸赞”的近义词是什么?“夸赞”、“称赞”和“赞扬”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通过对比,学生从情感色彩上理解了词语,并能够和文本人物建立联系,培养语感,同时领悟字词的特定含义。

三、说写构建,运用字词

低年段语言能力的发展,要着眼于长远,不是读读写写那么简单,而是要实践和运用,构建说写模式。

“夸赞、称赞、赞扬、浓墨重彩、轻笔细描、著名”等词是文章的关键字眼。为此,我从这些词语入手,发展学生的仿写和说话能力。

师:“一会儿……一会儿……”是说戴嵩做了两件事,你们能学着说句话吗?

生:妈妈一会儿跑过去做饭,一会儿跑过来指导我写作业。

学生的仿写是对文章中句式的理解和实践,这样就有了特定语境的使用基础,运用起来就得心应手了。学生造句时存在机械模仿的问题,如“著名”:“他是个著名的画家。”这句话在句子的运用上没有问题,但不具体,于是我就指导学生继续造句:他的著名体现在哪里?学生这样仿写:“他是个著名的画家,每次只要一画画,就有好多人来观赏,人们赞叹不已。”

表示对人的肯定的词语,学生找到了“夸赞、称赞、赞扬”等词,情感色彩非常浓。那么如何进行仿说呢?我让学生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说完整:人们都说戴嵩画得好,可以用哪个词表示?(夸赞)有人说戴嵩画得很像,用哪个词更好?(称赞)还有人说戴嵩把牛给画活了,可以用哪个词表示?(赞扬)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明白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示。

画家和牧童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 计划部门 财务部门 沟通

无论在建设单位或是施工单位,计划部门控制工程建设计划及工程造价,管理招投标行为及经济合同,是外业部门与内业部门的联系纽带;而财务部门则是纯经济类的内业部门,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与核算,为项目最终的竣工决算或结算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由于上述两部门的人员在专业上差异性较大,其思维方式截然不同,对同一经济业务容易出现不同的理解,造成沟通不畅,从而影响计量支付及竣工决算。因此,加强两部门的沟通显得尤其重要,以下分别从思想层面、技术层面、实际工作层面三个方面就如何加强沟通进行论述:

一、思想层面

一直以来,财务部门人员给人的感觉是做事比较刻板,不够灵活,这与长期接受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核算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各种财经纪律、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有极大关系;而计划部门人员多是工程专业人员,做事粗犷阔达,思维相对活跃。不同的职业要求,形成了各自的职业习惯,因此,应摒弃隔行如隔山的思想,相互学习,尊重各自的专业,不应该因为不懂而排斥和拒绝沟通,遇到分歧时,多进行换位思考,分析分歧产生的原因,以和谐合作、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本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技术层面

财务与计划部门之间产生的问题,多是由于两部门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够全面、缺乏对彼此的业务了解所致,建议通过业务培训在以下方面加以完善:

(一)财务部门人员应完善方面

除财务知识外,财务人员应主动学习与本单位所从事的主营业务相关的知识,不应只顾埋头做会计核算,对综合业务的全面了解,是提高财务应用和应对能力的有效途径。

具体到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了解工程投资建设各阶段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决策、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投标、工程施工及竣工验收,各阶段又分别对应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施工合同结算及竣工决算,财务人员应把握各阶段的工作要点与工作要求,从财务的视角去透彻理解工程业务。

应了解与项目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如建筑法、招投标法、合同法,有助于加深理解计划部门的工作内容,对可能发生的分歧也能及早作出预计,通过事先沟通,达到避免财务部门事后才作补救的被动局面。

应了解工程造价方面的知识,主要是《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有关内容,比如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安费用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及税金组成,其中规费按前三项费用总和乘以政府规定的费率计算得出,税金则按前四项的总和乘以项目所在地税率计算得出。建设单位的招标控制价与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均通过上述计价方式形成,中标及签署合同后就成为合同价。了解价款的形成过程,有助于理解计量支付表的各项内容,从而更准确地进行会计核算。

为了能顺利地完成程竣工决算审计,财务人员最好对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一整套报表有个概略的认识,至少应知道由哪几张表组成,表与表之间的包含关系、对应关系以及待摊投资明细表的项目,然后根据竣工决算的要求来预设当前的会计科目,做到未雨绸缪,从容应对。

(二)计划部门人员应完善方面

计划部门人员必须了解会计计量与确认的两个重要原则是:一是权责发生制原则,二是区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非财务人员通常用收付实现制的思想去看待经济业务,此外还经常将资本性支出当成是收益性支出,计划部门人员必须对上述两点加以注意。

了解三张主要财务表反映的内容以及几个基本的对应关系:如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其等式关系;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金额与利润表的对应关系,货币资金与现金流量表的对应关系。

计划人员在竣工决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应对竣工决算审计的内容、要求应有所了解,建议学习《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建设项目审计》,了解立项、设计、招投标、合同管理、采购管理、工程管理、造价管理方面的审计要点,以便在日常工作中找准重点,针对性明确,与财务部门形成一致的目标。

计划部门在签订合同前务必让财务部门审核,财务部门对于不符合财经法律法规的条文应及时提出意见,从源头杜绝问题与矛盾的发生。

目前部分已取得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人员,为完善知识结构,再考评经济师、高级经济师,这种做法值得推行。

三、实际工作层面

以下选取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作论述:

(一)建设工程代扣税金问题

在计量支付表中反映代扣税金的税率是3.41%,而在开具发票时的税率实为3.3%,询问计划部门人员,得到的答复是“这是个综合税率,是预算中规定的”,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稍加研读就会发现,3.41%是按3.3%的实际税率计算得出的不含税税率,比如100万的含税合同额,按3.3%计算得出的税金与不含税价96.7万按3.41%计算得出的税金是相同的,都是3.3万元。所以3.41%只是在计算综合单价及造价时使用的税率,而计量支付表中的金额是按已含税的综合单价乘以工程量得出的,因此代扣税金时应按实际税率3.3%扣税。财务部门应该将实际征税的税率及时通知计划部门,特别是税率调整时更应如此。

(二)应有可共同使用的合同计量管理软件

计划部门在做合同计量管理软件开发时,务必邀请财务部门人员参加,软件应方便日后财务人员查阅及使用,财务人员在支付合同款后,应根据账务处理情况,在软件中填写有关记入在建工程(工程施工)、扣款、实付、应付等金额,以方便两部门之间核对,而不应各自为政。

(三)建设工程中的委托付款问题

在项目建设中会经常遇到承包单位的委托付款,委托付款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签订合同时就约定向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以外的第三方支付款项,这种通常是建设单位的指定分包;另一种情况是施工单位临时的委托付款。对于指定分包行为是否遵循了建筑法、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是否应签订三方合同,应由计划部门主导,但到了支付环节,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都应共同商讨。按照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通知到达债务人时转让行为生效”,亦即委托付款不需要经得债务人同意,并且没有违反有关法规,但财务人员总认为委托付款存在资金上的风险,这时候计划部门不应埋怨财务部门做事刻板,而应配合财务部门,要求施工单位开具债权转移通知书、表明建设单位付款责任已履行完毕并愿意承担与委托付款行为有关的一切法律责任的承诺书之后,方可向财务部门提示付款。同时,计划部门应该明白,委托付款行为虽然不违反有关法规,但过多的委托付款行为是经不起竣工决算审计的。

(四)施工单位合同谈判中的收取管理费或下浮率问题

施工单位经常会将工程非主体、非关键部分分包给另一单位,合同谈判时,计划人员会按照承包价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或称作下浮率进行谈判,但合同签订时,就必须按照分包合同的形式了,因为收取管理费属于工程咨询,是劳务合同,对施工单位来说是一种收入,而分包合同则属于施工合同,对施工单位来说是一项成本。举例来说,施工单位以1000万元中标建设单位某项目,其中900万元的主体工程自行完成,成本率为90%,其余100万元分包给某具备专业资质的单位完成,该部分收取8%的管理费(或称作按业主价下浮80%)。若签订收取管理费合同,其毛利为[(1000+8)-(900*90%+100+1000*3.3%+8*5.5%)=64.56],若签订分包合同,其毛利为[1000-900*90%+92+1000*3.3%+8*3.3%=64.736],两者差额是0.176,实质上是8*(5.5%-3.3%),由下浮金额和服务业与建安业的营业税率差造成的。因此,签订分包合同即符合建筑法的规定,又能节省税金,计划部门人员应该采取这种方式。

计划部门的工作属于工程经济范畴,与财务部门还是会有很多交集的,只要双方能本着合作的态度,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耻下问,矛盾总会解决,工作总会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画家和牧童范文第3篇

如何将工具性和人文性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低年段语文教学彰显活力,是我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现以《画家和牧童》课堂教学为例,我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识用结合,积累字词

在低年段教学中,学生的字词处于积累阶段,教师要通过对字词的听说读写来刺激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顾此失彼,要么注重对教材的文本挖掘,忽略语言文字,要么过分注重字词积累,忽略人文性的渗透。我认为,可以从识用的角度,贯穿字词积累的主线,并结合特定的语境和课文语义,提高学生对字词的运用能力。

《画家与牧童》中有25个生字,要求学生会认13个,如果单纯地让学生抄写,会挫伤学生对文字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低年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为此,我将生字分散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下环节进行字词积累。

(1)识字书写:用多媒体展示“批评、拱手、价钱、购、挤、抹”等生字词。

师:这些字你会写吗?写下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它们分别在课文的哪些句子里。

学生采用小组竞赛、集体评议的方法认读,积极性非常高。

(2)识字运用:针对学生朗读中的漏读、少读问题,让学生进行评议,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当场更正,能促进学生对生字词识记的正向迁移。

二、情感渗透,领悟字词

《画家和牧童》讲述了著名画家戴嵩在画斗牛图时,向牧童虚心求教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戴嵩的人物形象,既能渗透情感,又能发展字词的理解力,这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

我抓住“著名、夸赞、称赞、赞扬”来进行字词的教学,体会不同词语的表达效果。“什么叫‘著名’?(很有名)你从哪里看出来?”学生根据文本理解“著名”: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有钱人争相购买,看画的人都赞叹不已。“从‘著名’这个词,你能看出戴嵩是个怎样的人?(技艺高超的著名画家)从哪里看出他技艺高超呢?”学生找出句子:(1)他有一天要画一幅《斗牛图》,沉思片刻,很快就画成了;(2)围观的人纷纷夸赞。

师:(出示“浓墨重彩、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藏在哪里?找出来读一读。(“他一会儿浓墨重彩,一会儿轻笔细描。”)“一会儿……一会儿……”说明什么?(他画得非常熟练,非常快。)“浓墨重彩”怎么理解?“轻笔细描”是怎样的?

多媒体展示戴嵩的技法,让学生建立直观概念,理解戴嵩的画法有密有疏。

师:(出示“夸赞、称赞、赞扬”)“夸赞”是什么意思?“夸赞”的近义词是什么?“夸赞”、“称赞”和“赞扬”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通过对比,学生从情感色彩上理解了词语,并能够和文本人物建立联系,培养语感,同时领悟字词的特定含义。

三、说写构建,运用字词

低年段语言能力的发展,要着眼于长远,不是读读写写那么简单,而是要实践和运用,构建说写模式。

“夸赞、称赞、赞扬、浓墨重彩、轻笔细描、著名”等词是文章的关键字眼。为此,我从这些词语入手,发展学生的仿写和说话能力。

师:“一会儿……一会儿……”是说戴嵩做了两件事,你们能学着说句话吗?

生:妈妈一会儿跑过去做饭,一会儿跑过来指导我写作业。

学生的仿写是对文章中句式的理解和实践,这样就有了特定语境的使用基础,运用起来就得心应手了。学生造句时存在机械模仿的问题,如“著名”:“他是个著名的画家。”这句话在句子的运用上没有问题,但不具体,于是我就指导学生继续造句:他的著名体现在哪里?学生这样仿写:“他是个著名的画家,每次只要一画画,就有好多人来观赏,人们赞叹不已。”

表示对人的肯定的词语,学生找到了“夸赞、称赞、赞扬”等词,情感色彩非常浓。那么如何进行仿说呢?我让学生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说完整:人们都说戴嵩画得好,可以用哪个词表示?(夸赞)有人说戴嵩画得很像,用哪个词更好?(称赞)还有人说戴嵩把牛给画活了,可以用哪个词表示?(赞扬)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明白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示。

画家和牧童范文第4篇

从复习中积累词语

教学伊始,笔者出示了三组描写戴嵩的词语。有描写戴嵩作画的“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绝妙之作”;有描写戴嵩神情动作的“和蔼、惭愧、拱手”;有描写众人夸戴嵩的“称赞、赞扬、夸赞”。笔者重点教学的是第三组词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规律,想一想意思,知道这三个词语都带有“夸”字,都含有表扬的意思,都是写众人夸戴嵩的。明白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以此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这类词语的学习兴趣。

扣关键句,训练语言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都是围绕戴嵩画画“著名”来写的。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这是两句经典句式,笔者进行了有效取舍。“一……就……”的句式一年级时早已学过,学生一读就懂,就一带而过。笔者将重点放在了“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教学上。作者通过“没有不”三个字,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进行强调。这种句式二年级的孩子是没有接触过的。于是,笔者先让学生想想不改变句子的意思还能怎么说?学生就自然而然的将“没有不”改成了“都”。教师见机点拨,这双重否定的句子是强调了肯定的意思,更能突出戴嵩画画有名。为了让学生学会这个句式表达,笔者又出示了两个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句式练习:食堂里的营养饭好吃极了,小朋友们没有不 ;《喜洋洋和灰太狼》精彩极了,小朋友们没有不 。减少了学生练习说话的难度。在学生练说时,笔者再辅以点评,强调“没有不”就是表达“都”的意思。

抓重点词,品味语言

在教学中,对语言的感知、感悟不能停留在材料的浅层,要探究品味语言的内涵,探求语言的规律,感悟语言的情感,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传神之处,精美之处,去揣摩、玩味,逐渐悟其意、悟其境、悟其情。

辨析字义 课标第一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意思”。词语本就存在于生动的语言环境中,因此在理解词语时往往可以运用“据句定义”。品读“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绝妙之作”一词学生未必理解。于是,笔者出示“绝”的五个解释:断绝;完全没有了;走不通的;气息终止;极、最,没有人能赶得上。让学生进行选择,读懂“绝”就是极、最。结合语境来说就是这样的画作也只有戴嵩了,一般人是画不了的。通过对词语的解释,学生对戴嵩高超的画技就佩服了。

诱发想象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向学生适时的示弱便是一种教学智慧。品读“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笔者就先向学生示弱:“画是在纸上的,怎么会变活呢?纸上的牛是不可能变活的呀?”再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丰富语言画面:画纸上的这两头牛,牛眼瞪得大大的,眼睛里能喷出火来,牛角抵着牛角,牛毛根根都竖起来了,鼻子里还喷着粗气,地上的尘土都飞扬起来了。这两头牛仿佛能从纸上跳下来,这就是画活了。于此读懂“戴嵩是画得太逼真了,才能让斗牛栩栩如生”,再通过“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读出这真是绝妙之作,做到了上下文勾连。

体验练说 文中围观群众的夸赞很有艺术水平,从侧面烘托了戴嵩非凡的画技。这种句式训练也是特别好的模仿范式,于是笔者请学生互换角色,体验练说:如果你当时也在,你又会怎样夸戴嵩呢?有的说: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真是惟妙惟肖啊!有的说:画活啦!画活啦!马良的神笔也比上你呀!真是栩栩如生啊!在众说纷纭的基础上再启发学生:这么多人,你一言我一语,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纷纷夸赞”。这样的训练,学生既懂读了词语的妙用,又学会了语言的表达。

创编儿歌,学讲故事

画家和牧童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朴实好奇 聪慧联想 激情求真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过一段淡泊质朴的生活,忘却世间万般纷扰,让心灵似云水间洁净无尘。”这是在品赏白落梅的《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时,留记在心间的一段话。清雅、温暖,充盈着遐思。已过不惑,享受讲台生活也有二十余年,依旧执著地书写着生命中的这份精彩,皆因喜欢孩子们淳朴中的自然、纯美,顽皮中的善学、敏思和对自己对语文教学发自内心深深爱恋,从中收获了诚恳、坦然、慷慨、宽容,享用了语文大餐的美味佳肴。

一、朴实中的好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述了由于人们的乱砍乱伐,小村庄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终于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里,用四个短句写出了小村庄原来的样子: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孩子们在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课文后,欣喜地发现: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紧紧抓住树木的变化,来讲明小村庄最终被洪水卷走的事实。而由这一事物变化的描述,可以联想到其它三个事物的变化:河水污浊不清,天空乌黑浅薄,空气浑浊苦涩,小村庄就是在这层层重负中,消失了。

孩子们在声声的惋惜中,也有两个收获:一是写文章时,可以在列举出来的几个内容中,选取其中的一个内容,详细地展开描写,以此体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写作特点。二是学会在生活中,用自己小小的、微薄之力,来保护、改变我们的环境。一位孩子又给出了两句警言“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朴实的好奇心,由课堂会一直延续到生活中、生命中……

二、聪慧中的联想

对《三字经》的关注,源于平实的语言中,有值得借鉴的哲理。一周一次的晨读,背诵、讲解,俨然已成了习惯。

《欢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是一首短小而有丰富内涵的诗歌,写出了中华儿女对母亲生日的真诚祝福。在与孩子们探究内容时,陈静漪说道:“那红红的枫叶,在风中飘动着,就如同我们的国旗迎风飘扬。”她的话音刚落,好几位纷纷举起了小手,争着回答:“《三字经》中有一句‘三才者,天地人’,蓝天,就是天;田野、枫林、大海,就是地;十三亿孩子,就是“三才”中的人。三才者中的“两才”都在祝福我们的祖国母亲,作为一才的我们,更应该用自己优秀的品行、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祖国母亲给我们创造的平安、和谐、幸福的生活。

看到孩子们目光中流露出的坚定和兴奋,我知道拓展性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着,原比单纯性的思想教育有效果。做一位品高、智高的教师,会让孩子们受益匪浅的。

三、激情中的求真

《画家和牧童》讲述了唐朝著名大画家戴嵩当着众人的面,画两牛相斗的情景。画好后,众人齐贺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一牧童走上前来,直言道:“相斗的两牛,尾巴是夹在两腿之间的,而不是向上翘起的。”戴嵩听后,连声道惭愧!

我和孩子们的灵感就此开始。凡是德高望重的医生,教师,艺术家……,他们不仅仅是专业水平扎实过硬,更重要的是还具备高尚的品德,文中的戴嵩就是其中之一。一位孩子马上说道: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称之为“医德双优的白衣天使”;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称之为“德教双优的灵魂工程师”。其他孩子的小手也纷纷举了起来,更多的称谓徐徐道来。

相关期刊更多

国画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华书画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务院参事室

工会博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市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