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传播学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期所涉及专业在就业方面的共性是就业面广,多数就业领域相互有交集。它们对口的领域主要有五块:
第一,新闻媒体。包括电视台、电台、报社、网站等。主要就业岗位有记者、主持人、编辑、摄像、策划等。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重视文笔水平,报纸尤其是都市报工作记者比较辛苦,因为信息要求时效性强,需要每天不定时段地采集更新,工作时间比较不固定。电视媒体待遇较好,但竞争激烈,如今门槛基本上提高到研究生以上,或是有足够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才。
比起电视台、报社的高门槛,众多门户网站是吸纳大量编辑、记者的好去处。各类门户网站虽然没有正式的新闻采访权,但有一些非正式性的采访,也需要派出记者亲自采访。多数编辑干的工作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他们要学会整合信息、制作专题,重新梳理文字内容等。例如起标题就是一项技术活,网站对标题的长度有一定标准,一般短标题不超过7个字,长标题不超过14个字(也根据网页页面设计安排),多了折行少了留白都影响美观。所以要做好网络编辑也是需要磨砺的。相比大型媒体的高收入,网络编辑、记者的收入就缩水了一大截,但是作为新人就业积累阶段的锻炼还是不错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导演、编剧、灯光、主持、服装等岗位多招艺术类专业人才,对口专业为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照明设计、灯光舞美设计等专业,感兴趣的同学需要提前考虑艺术类专业的报考。
第二,广告媒体。广告的覆盖领域之广超乎大家的想象,它的渠道不仅有电视、报纸、广播,还延伸到网站、手机短信、公车和户外屏幕等,几乎你能接触到的所有物品,都能成为广告的载体,只看广告人如何应用,所以广告的发挥空间非常大。
广告媒体对广告人才的需求不仅限于设计类的专业。广告重在创意,所以目前大大小小的广告公司都对负责创意构思工作的广告文案工作者求贤若渴。广告创意可以说是一项近乎“残酷”的脑力压榨劳动。广告界有句名言:“没有好创意?那就去死吧!”有些偏激,却也是竞争激烈的广告行业的生动写照。
如果你并非是妙笔生花或是创意天马行空的人才也没关系,广告营销是出售广告的重要方式――通过推广广告媒体的影响力来刺激广告客户,以增加他们的投放欲望和投放力度。懂得营销的广告人更明白客户的需求,也更容易做出客户满意的广告,他的价值在广告媒体中也举足轻重。
第三,出版行业。包括到出版社去做图书编辑,到杂志社做刊物编辑和做专栏或版面编辑等。出版专业属于新兴学科,专业发展还不够成熟,但在业内却有很严格的细分工,所以要对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让自己的知识更专业和有针对性。
第四,影视制作。这方面工作待遇良莠不齐,有不少影视拍摄和后期加工的公司,专门接电视台的外包栏目,电视台负责出制作费,制作公司看菜吃饭,从中赚取差价。这些工作技术性强,需要多动手锻炼,熟悉各种摄录、剪辑和后期软件,手上的功夫越出色,待遇就越好。还有一些是专业的摄影、婚庆等工作,专为新人拍摄婚庆典礼等外景项目,比较辛苦。
1.实验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
1.1确立实验教学的桥梁地位和作用
确立实验教学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桥梁地位和作用,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全面提升。
认真规划设计实验教学课程,编写实验教材,精心组织实验教学,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实验教学课程。有的是专为某一专业开设,如“报刊电子编辑”之于新闻学,“电视摄像”之于广播电视新闻学,“平面广告设计”之于广告学;有的是相关专业共同开设,如“电视广告”之于广播电视新闻学与广告学,“传播学研究方法”之于所有新闻传播类专业等。当然,凡开设的实验教学课程,传媒类专业都可以选修。到目前为止,已编写各种实验教材、实验讲义近30种。
追踪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创设与媒体技术同步的系列实验教学技术平台,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了技术设备与技术支持。
1.2探索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
强调自主学习与实践促进的有机结合。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现有实验教学条件主动学习与开展研究,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等问题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广播电视新闻类课程,以媒介调查的结果和业界反馈的意见作为参考来进行自主学习设计、制作网络课程或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创设网上学习讨论区,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构建当前所学知识的目的。又如“媒介经营管理”课程,组织学生进行零售报摊调查,学生自行设计问卷,分组调查,通过SPSS软件进行分析统计,使学生不仅掌握了问卷统计的基本方法,而且对报业市场的情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实践促进则是:一方面通过讲座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让经验丰富的传媒工作者到中心来举办讲座,传经送宝,或组织学生到传媒单位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以传媒工作者为师,感受媒体一线的动态,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找出自己的差距;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传媒实践,积极向媒体投稿,参与媒体的节目制作,参与各项传媒技能竞赛,如华人大学生广告金犊奖、校园DV大赛等,或参与学校有关重要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获得经验,实现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提高。
1.3建立开放的实验教学平台
开放的实验教学平台,能够促进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媒体实习基地的有机对接,使校内的媒体实验教学与校外的媒体实践锻炼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操作能力践行“开放式办学”的教学理念,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0寸,积极与广东省各主要媒体、广告公司等传媒机构合作,共建媒体实习基地作为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有机延伸。已签订实习基地协议的主要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珠海报业集团、广东电视台、广东省广告(集团)公司、21CN网站等18家单位。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媒体实习基地一内一外,形成互补的平台,为全面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设“专业训练营”等项目作为学校实验教学与媒体实践锻炼的桥梁。中心重视与传媒业界合作,为学生举办各种专业训练营,包括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合作的“暨大准记者南方训练营”,与广东电视台合作的“暨大电视采编特训营”,与广东省广告(集团)公司合作的“暨大。省广'广告兵法’训练营”等。专业训练营采用“系统化的业界讲座+针对性的业界实习”方式,使学生直接感受到业界的经验和最新的运作模式,从而使学校实验教学与传媒实践接轨。此外,中心与香教学获得了业界的有力支持。
1.4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深化实验教学的内涵,拓展实验教学的辐射力,把实验教学与校园文化、科技创新、自主创业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激发创新能力。
1.4.1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支持学生结合专业特点,策划组织与专业实践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一年一次的“新闻传播节”,两年一次的“广告节”,还有DV大赛、摄影大赛、校园公益广告大赛、报刊电子编辑排版大赛等。这些活动巩固和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九并在校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1.4.2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
中心积极组织学生以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参与“挑战杯”、本科生创新工程项目或其他研究项目。目前我院学生申报的“挑战杯”项目中有7项获得国家级、省级或校级奖励。
中心与艾杰比尼尔森媒介研究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电视收视率的数据分析及广告投放的市场分析研究。学生还可进一步在有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撰写科研论文,艾杰比尼尔森媒介研究公司对优秀研究论文进行奖励,以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
1.4.3与自主创业实践相结合
鼓励学生借助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立自主创业项目。如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就让学生自己联系客户,组成品牌服务小组,为客户提供市场调研、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制作、媒体投放等服务,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具体的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如下几点。
2.1 实验教学方法
2.1.1案例式教学
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传媒作品作为观摩的案例,在制作节目前提供给学生观看,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利用投影及时地向学生演示编辑过程,分析案例的设计思想。例如在“电视节目制作实验”的“制作短片”实验项目教学中选取了“欧洲杯足球赛直播”宣传短片作为案例,利用在电视播出节目中录制的相关素材,用现有非线性编辑系统讲述如何实现案例中的“叠画”、“画中画”、3D运动画面、色彩校正、不规则运动字幕等特技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来进行操作,模仿练习,在听课的同时能够得到及港亚洲电视台成功合办“电视主持人,,培训班使实验时强化,而目在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在大屏幕匕演示示范,及时解决问题。通过细致入微的制作过程演示和高屋建瓴的技巧点拨,将学生引入专业制作的领域进一步掌握技术的运用。
2.1.2项目式教学
指导学生参与一个真实的传媒实务项目操作,在实战中总结经验、教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例如在‘报刊电子编辑实验”教学中,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项目,开展项目教学。譬如“要闻版编排设计”实验项目,布置学生利用自己收集的相关素材设计、制作一份要闻简易报刊。又如在“新闻节目直播模拟”实验项目教学中,学生就对当时新闻与传播学院与BBC中文网合作举办的“媒体角色与社会发展”论坛进行现场直播。此外,中心还联系了传媒业界,给学生提供节目的播出平台。近两年联系了凤凰卫视、广东电视台和南方电视台,让学生参与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实验教学直接围绕相关实际项目来展开。
2.1.3 研究式教学
指导学生对传媒实践与传媒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学生可利用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或科技创新,参与诸如“挑战杯”等各种竞赛;新闻与传播学院与艾杰比尼尔森媒介研究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生可利用尼尔森的电视收视率调查数据对电视收视规律与广告投放规律进行专门研究,撰写科研论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2.1.4 互动式教学
已形成多层次的互动:一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提供资源和设计任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作,通过媒体创作活动建立互动,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交流;二是学生与学生的互动,通过团队实验项目的设计,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和研讨,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三是实验中心与媒体机构互动,通过与新闻媒体和广告公司建立教学实习基地或合办培训班等方式进行积极互动,引领学生走进传媒业界,实验教学与社会接轨。
2.2 实验教学手段
2.2.1 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演示功能,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源,演示各种案例,使实验教学更加直观生动。运用实习拍摄节目、教学软件、教学影片等多种材料的观摩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观摩中学习传媒实务的经验教训。
2.2.2 网络化教学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制作网络课程或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源,创设网上学习讨论区。例如:为电视实验课程的教学建立了“电视新闻节目系统专题学习网站”,此网站于2007年10月获第七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三等奖;为报刊电子编辑实验课程的教学建立了“报刊编辑学习资源库网站”等。
2.2.3 专业训练营
与传媒业界合作,有计划有系统地举办各种专业训练营,聘请富有经验的业务骨干系统讲授传媒实务操作中的技能、技巧,再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传媒的某项或若干工作,迅速提高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如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合作的“暨大准记者南方训练营”,与广东卫视合作的“暨大电视采编特训营”,与广东省广告(集团)公司合作的“暨大.省广'广告兵法’训练营”等,都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传播;社会传播实践;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173-02
一、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概况
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将新闻学由过去的二级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自此,我国的新闻传播学进入了跨越式大发展阶段[1],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学科设置方面,1997年,新闻传播学被调整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1998年,新闻传播学下设专业调整为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4 个专业;2000年,又增设了传播学和媒体创意两个专业[2]。这表明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地位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正式确认,也得到了人文社会科学界的认同,这对于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培养规模方面,1996年,有55所高校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立新闻类本科专业,新闻学类专业点达到88个,在校学生人数9000余人。2006年,有448所高校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新闻学类专业点达到737个,在校学生人数超过10万[3]。在新闻研究机构设立方面,1996 年仅有新闻学博士点两个,硕士点20个。2006年,新闻学、传播学博士点分别为11个、10个,其中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6个,另有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同时,有新闻学硕士点66 个,传播学硕士点75个,其中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达到了28个[4]。
二、社会传播实践全面进入网络时代
事件一:牛津大学出版社行政总裁奈杰尔•波特伍德于2010年8月29日告诉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受互联网影响,《牛津英文词典》将来可能仅以电子版形式出现。他说,“印刷版词典市场正在消失,每年缩水10%”。波特伍德预计,随着电子图书和类似美国苹果公司平板电脑iPad等工具的普及,印刷版词典可能还有大约30年“货架寿命”。
事件二:纽约时报公司董事长小亚瑟•苏兹伯格于2010年9月表示,《纽约时报》将停止推出印刷版,今后主要通过网络版来吸引读者和拓展营收来源。苏兹伯格在国际新闻峰会上表示:“我们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停止印刷《纽约时报》,日期待定。”苏兹伯格也表示,将探索新的、与时俱进的、符合当代文化的新闻获取和报道方式,并努力争取受众,扩大营收。
众所周知,传统媒体的发展在互联网广泛应用之初就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挑战,并且早有大量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反思[5]。而以上事件再次凸显传统媒体在当今网络传播时代所面临的困境。近年来,随着报纸发行量不断下滑,报纸发行商的营收也迅速减少。2008年到2009年,报纸行业的广告营收同比下滑了27.2%。尽管传统媒体陷入困境,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并没有减少。在此期间,互联网Web2.0技术与应用蓬勃发展,这也给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接受信息和获取新闻的方式发生剧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型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日益强大
雅虎、新浪、搜狐等大型门户网站已实现了种类齐全、内容丰富、更新迅速的信息采集和生产能力。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实现了信息的实时性和个性化查询等功能。
(二)新型网络社交社区层出不穷
类似于国外的facebook、twitter,国内的开心网、QQ空间、人人网等具有网络社交和个人信息实时功能的一系列应用在缩小人类物理社交空间的同时,完成了信息的网络人际传播,包括新闻信息的传播。网络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方式属于传统的人际传播范畴,而互联网则充当了人际传播的介质,例如twitter和新浪微博均属这种传播方式。网络人际传播模式突破了传统人际传播空间和载体的限制。由于网络人际传播相对更为对等和朴素的性质,它对于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已经大大超越了电视媒体、平面媒体、门户网站等其他媒体,这一点在美国9•11事件和汶川大地震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网络和廉价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
随着3G网络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以及免费无线网络wifi的广泛应用,当今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随着美国苹果公司的iphone、ipad等高用户体验的智能移动终端和谷歌公司开发的免费开源手机智能操作系统Android在大范围智能手机领域爆炸式的应用,人们拥有个人智能移动平台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会进入普适传播时代,即人们拥有在任何空间和时间高质量高体验接入互联网的可能性,其中包括获取新闻和其他各类信息的可能性。
以上三种剧变,第一个方面的转变,是已经发生过的,它带给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的冲击,我们有目共睹;第二、第三个方面是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它们也必将导致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深刻变革。图1所示为转变后的金字塔型社会传播模式,即以广泛的、海量的、即时的网络人际传播为基础,进行无所不在、无时不刻的新闻信息传播;以各大门户网站和各种印刷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主流渠道进行信息聚类和分类,实现新闻信息的再度挖掘;以国家级传播机构为新闻传播和舆论传播的主导方向,实现新闻信息的权威与深度剖析。
图1金字塔型新闻传播模式
随着社会传播实践的变化,我国新闻传播人才的传统培养模式逐渐表现出某些不适应性,应当做出相应调整和修改。
三、传统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性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传播事业都处速发展中,但是随着网络传播时代的来临和新型社会传播模式的建立,传统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
(一)学科设置未能紧跟时代潮流
从2000年到2010年,经过10年时间的发展,社会传播模式剧变,而关于新闻传播学的学科设置未再进行任何正式变动,仍然建立在旧的社会传播模式之上,对于新出现的传播方式和方法,未能深刻涵盖。
(二)人才培养重点与传播实践之间存在偏差
随着金字塔型社会传播模式的确立,新闻传播尤其是叙事性的新闻传播逐渐变得平民化、对等化和简单化,普通新闻传播人才在数量上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而高层次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又很缺乏。另外,由于合理严格的培养过程管理监督机制和科学客观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缺失,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整体堪优,既有的人才培养重点与传播实践之间存在偏差。
(三)新闻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联合培养不足
在传播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传播实践中出现各种复杂问题的背景下,如果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依旧按照专一学科发展的思维,不注重与其他学科联合培养专业化的新闻传播人才,使得现有模式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进而造成传统的新闻传播市场逐渐萎缩,将不能实现新闻传播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且有悖于新闻传播学诞生时兼容并包广泛交叉的学科传统,也会阻碍学科自身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传播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关键因素
立足社会传播实践新模式,检视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长处和不足,促使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整体结构水平得到提升,使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更加规范,走上更为专业化、科学化的道路,有能力迎接全球化等种种现实挑战,应该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入手:
(一)完善学科设置,鼓励与其他学科交叉培养
笔者认为在社会传播实践新模式下,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涉及到的学科专业至少包括新闻、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广告、编辑出版、影视传播、公共关系、网络社会、互联网/3G/4G、新媒体、普适计算等。国家和教育部门应该考虑从以上这些学科中选择部分学科纳入新闻传播学的学科设置中,完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结构。鼓励新闻传播学与其他相关学科,比如计算机网络、网络社会、普适计算、金融学、统计学、拓扑学、新型媒体、语言学等的交叉培养,孕育新闻传播新的学科增长点。
(二)调整人才培养重点,注重市场动向
由于进入网络传播时代后,没有受过专业化系统化新闻传播教育的人,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结合社区和微博实现新闻与接受,所以应当适当提高高级新闻评论人才、新闻聚合和分析人才、网络新闻传播人才等的比例。这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与新闻传播机构、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建设发展相结合,是从市场需求出发、从传播实践出发,是真正的理论培养和实践培养相结合。如图2所示,调整重点后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促使社会实践中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人员比例趋近于更为合理的分布。
图2新闻信息传播人员比例图
(三)与国际接轨,避免闭门造车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和世界各国之间越来越激烈的“软实力”较量,培养国际化新闻传播人才成为国家最迫切的需求之一。新闻传播的国际化战略需要国际化的新闻传播人才去实现。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传播实践新模式的出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方法和理论还需要不断创新。展望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只有不断调整结构,挖潜内涵,促进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培养面向时代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实现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的全面繁荣。
参考文献:
[1] 赵玉明,庞亮.从新闻学到新闻传播学的跨越――近十年来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新进展评述[J].现代传播,2008(5).
[2] 伍静,刘海贵.从中美比较看我国新闻传播学学科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J].新闻大学,2006(4).
[3] 焦育楚.我国新闻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思考[J].新闻大学,1998(3).
一、新闻传播进入大传播时代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与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介相互融合,新闻传播进入了媒介融合时代;随着个人掌握媒介技术的快捷,自媒体成为了时代的新宠;社会化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最具影响的新闻源。这些变革,将新闻传播推入到大传播时代。
1.新闻传播进入媒介融合时代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媒介发展就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融合媒介”趋势,这种媒介被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媒介融合是一场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和社会话语重组的媒介整合,这样一种整合带来了新闻业的融合,给新闻传播带来了五类变革:一是新闻表述方式的融合,即新闻表达运用了多种媒介和互动技能来完成;二是新闻采集的融合,记者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新闻进行信息的采集;三是新闻制作流程的融合,主要是对新闻制作模式的改变;四是媒介间融合,指不同媒体之间的合作,包括内容和新闻资源共享;五是所有权融合,指不同类型的媒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站,其所有权可以融合为一家传媒集团,实现资源共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媒介融合成为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指导方针。这些变革将新闻传播推入了大传播时代。
2.新闻传播进入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被称为“WeMedia”,2003年7月由美国新闻学会提出,指“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硅谷著名的IT专栏作家,《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默2004年出版了专著《自媒体》,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这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个人博客、网络聊天组、邮件和其他工具制作新闻。网络时代自媒体使新闻传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联网使用自媒体的“你”。自媒体时代,社会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是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大新闻媒体已经失去了它的垄断地位,现在可以实时消息的全球观众就是新一代的草根记者,新闻在他们自己的手中。通过配备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这些从读者转变而来的报道者将来自身边的消息转换为新闻,这一转变深刻揭示了我们消费新闻过程的改变。
3.新闻传播进入社会化时代
网络的基本特征是连接,而越来越持久和扩大的连接使网络社会化成为必然。特别是今天的Web2.0时代,互联网的重心正在转向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是网络社会覆盖面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传播媒介。在社交媒体的传播平台上,新闻传播的主角是用户,用户需要是新闻传播的起点和目标。同时,社会化媒体中的新闻内容生产与社交是相互结合的,社会关系与新闻生产两者相互融合在一起。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新闻内容是连结人们关系的纽带。因此,不难理解,在争夺用户的竞争中,从Facebook到Linkedln,各大社交网络纷纷推出了新闻媒体产品。新闻服务成为保持用户黏性的竞争焦点。同时,社交网络也成为了最有影响的新闻源。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发表的报告显示,美国63%的用户通过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会化媒体获取新闻,成逐年上升趋势,社交网络正日益成为有影响力的新闻源,新闻传播已经进入了社会化时代。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理念变革
新闻传播从“小新闻”进入到“大传播”时代,随之带来的是新闻传播学科教学理念的变革。新闻传播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发展日新月异的学科,新闻传播学的教学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新闻传播进入“大传播”时代,新闻传播学应从新兴媒介技术的掌握、增加社会科学课程和新媒体媒介素养三方面变革教学理念。
1.新兴媒介技术课程的拓展
媒体融合指的是不同类型的媒体的合作,包括手机和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媒体内容的数字化,再加上无处不在的高速宽带连接和上网设备的扩散,正在改变新闻传播内容的和流通方式。传统媒体平台和产业结构,需要大幅革新才能跟上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当今社会的新闻传播人才不仅需要多种掌握新兴媒介技术,还需要培养在新媒体、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之间融合贯通的能力,即跨媒介思维的能力。因此,无论是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还是自媒体的新闻传播,抑或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新闻,新兴的媒介技术是一道跨不过的门槛。在美国,根据对美国15家顶级新闻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各家新闻学院近十年来增加了大量的新媒体技术课程以适应新闻业变革,包括计算机编程、社交媒体新闻学、大数据新闻学、数字受众分析以及新技术(如无人机、谷歌眼镜)应用等。而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中,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往往落后于业界实践。从教学课程的设置中,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科亟需建立较为完整和先进的新媒体技术课程,并且依据各大高校自身的特色培育优势课程。传统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性、权威性和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而新媒体吸引年轻受众,有更高层次的互动。新媒体和旧媒体的融合是一种“化学反应”,因此,贯通各种媒介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当新闻发生时,能迅速判断,选择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报道。并能运用多种媒介手段制作出打动受众的新闻产品,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并引发关注。新闻传播学科需要建立跨媒体课程培养这种跨媒介的整合思维。
2.增加社会科学课程
在我国的学科划分中,新闻学属于人文科学,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但归根结底,新闻传播学与社会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在新闻传播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新闻传播学科应该增加社会科学的课程,以应对新闻传播学的大传播时代。从历史的源流来看,传播学的产生、发展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新闻学的采访构思等也遵循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可以说,新闻传播学发展至今,与社会科学联系紧密,譬如新闻媒体与其赖以生存的权力和控制力之间保持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还反过来曲解、改变,甚至挑战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关系在大传播时代变得日益复杂,数字媒介重构了权力关系和社会秩序。为了厘清媒介如何推进了社会和世界,新闻传播学科需要增加社会理论的课程与实践,以廓清这个错综复杂、令人困惑的媒介化世界。数字媒介社会中的媒介实践、网络化社会、网络化政治、媒介与资本、媒介与权力、媒介文化、媒介伦理与正义等方面的研究都需要社会理论的支撑。西方主流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开始重视新闻传播学科的社会学科课程。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的新闻本科课程设置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而其余大部分是社会科学的内容,试图用社会理论课程教学启发学生发现与考察大众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40年代传播学奠基人施拉姆在爱荷华大学任新闻学院院长时,也增设了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课程。60年代,美国主流的新闻教育已经确立了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和新闻专业技能融合的课程结构。而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科发轫于新闻学的创立,一开始是沿袭美国早期的新闻学专业教学模式,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社科素养,导致大量的新闻专业学生走上媒体岗位,难以胜任迅速变革的媒体格局。尽管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已经由新闻学拓展到新闻传播学,逐渐增加了社会学科的课程,但面对新闻传播学与社会日益紧密的局面,学科的课程设置还应加大社会理论与新闻传播实践结合的课程类别。
3.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1 传播学视野下的新闻编导专业
1.1 传播学
所谓的传播学指的就是一门研究人类各种传播行为和发生、发展传播过程规律、人和社会同传播之间关系并将其作为研究核心的学问,也是一门用于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和运行规律的科学。简单来说,传播学就是一门人类研究自身是如何使用符号完成社会信息交流的科学,其应用学科非常广泛,包括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与此同时传播学也常常被人们简称为传学[1]。
1.2 新闻编导专业
现阶段在我国各大高校当中正在如火如荼的开设新闻编导专业,为新闻行业培养大量专业的优质型、复合型人才是新闻编导专业的主要目标。所谓的新闻编导专业指的就是学生需要学习如何编导、创作新闻节目,以及策划、制作新闻节目的方法和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作为新闻编导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充分了解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时时刻刻关注党提出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发生的新闻大事。目前我国在新闻编导方面还有大量人才空缺,因此该专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传播学视野下新闻编导专业的定位
新闻编导专业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被看作是传播学的一种具体延伸,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在开展新闻编导专业教学时并未将其与传播学充分结合在一起,因此导致该专业在学科定位上比较模糊不清,课程设置和内容讲学等方面也都还存在一定缺陷。为彻底解决这一教学困境需要对新闻编导专业进行重新定位。
2.1 文人素质
文字符号是当前我国传媒行业中最重要的媒介,其本身带有强烈的传播意味,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符号或语言媒介来说,文字媒介显得更加严谨和规范。文字媒介中蕴含着我国古老悠久的文化历史,而新闻编导专业中撰写采访大纲、编辑新闻稿件等均离不开文字媒介,利用深刻隽永的文字不仅能够全面展现新闻主题,精确解释新闻事件的内容,同时还能够赋予新闻编导专业一种淡淡的书卷气息,因此新闻编导专业的发展必将建立在文字媒介的基础之上。在传播学视野下的新闻编导专业,需要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文人素质,合理使用文字媒介用以表现该专业中的新闻精神,使得新闻节目具有真正的价值和灵魂[2]。
2.2 编导素质
广播、电视等是新闻编导最主要的传播媒介,能够直接鲜明的将新闻内容传达给受众者,因此新闻编导专业当中最重要的两大因素即为编和导。新闻节目中导演需要对整体节目内容和节目流程进行创编,也就是说导演需要负责将新闻节目的内容进行艺术处理使之更加深刻,同时还需要指导并主持新闻节目的整体拍摄工作,确保新闻节目的精彩程度。编导工作的本质就是突破传统阅读形式的局限,利用可视性的传播媒介将新闻内容直接展现在受众者面前,加深其对新闻内容的记忆和印象。因此在传播学视野下的新闻编导专业,还需要充分发挥其固有的编导素质,将传播媒介自身的优势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3]。
3 传播学视野下新闻编导专业的探索
3.1 了解市场环境
确定传播学视野下新闻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建立在充分深入了解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始终围绕市场的真实需求培养出能够服务于社会的专业人才,各大高校可以就新闻编导专业开展市场调查,对当前的市场现状和市场需求进行统计记录,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能够与之相符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切实保障新闻编导专业能够为社会、为人民群众服务。
3.2 创造性引导
传播学视野下的新闻编导专业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和发展性,因此学校在教学过程当中还需要着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利用引导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譬如说学校可以与新闻行业建立协作合同机制,邀请当前从事新闻编导行业的一线工作者在学校开展教学讲座,利用其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学生言传身教。再或者学校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新闻广播工作间、直播室等,帮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和接触新闻编导工作,教师可以利用真实的工作场景引导学生完成新闻编导的学习[4]。
3.3 理论与实践结合
新闻编导专业本身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同时也非常强调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特别是传播学视野下的新闻编导专业就是希望能够为国家新闻事业培养和提供大量专业应用型人才,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个人才能,帮助新闻行业再创高峰。为此需要高校在开展新闻编导专业教学时坚持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重视对学生传授新闻编导的专业理论知识,一方面通过组织学生模拟策划新闻节目,鼓励学生自主完成新闻稿件的编辑、新闻节目的拍摄、导播和节目录制等工作,帮助学生在实践当中践行其所学知识,不断积累新闻编导的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