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表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表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表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生涯规划 SWOT分析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二、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⒈明确职业目标。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个人志向与国家的利益和社会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明确职业目标,建立职业道德,使人生更加高效的发展。

⒉鞭策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正确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为大学生们指明奋斗的方向,通过实施规划,鞭策其自身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同时随着职业生涯规划一步一步的实现,大学生的成就感增强,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也会逐渐的完善。

⒊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针对高职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特点,制定正确的职业设计、人生规划,依托学院丰富的资源和丰厚的人文素养环境,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出全方位、社会紧缺的人才。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SWOT 分析

为了使高职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自己,为自己制定更加科学详尽的职业生涯规划,务必对自身进行SWOT分析,即对自己所具有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和挑战(Threath)进行详尽的分析。

⒈优势和劣势的分析。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天赋和能力。在当今社会分工高度细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会具备自己擅长的某一方面,而不可能事事都做得很好。认识自己优缺点有用的工具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开创的自我评价程序——优缺点平衡表。(见表1)表1 优缺点平衡表

⒉职业机会分析。在做职业机会分析时,应该考虑到以下两各方面:第一,宏观就业环境的机会分析。第二,专业相关行业发展与相关职位空缺状况的分析与预测。

⒊职业威胁分析。对于高职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的威胁可以说是来自多方面的:第一,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个人必须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才能适应环境不断变化的要求。第二,专业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威胁到个人职业的获取难易程度,而专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同样影响就业的稳定性。第三,同专业学生数量状况。竞争者多且实力强,尤其是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越来越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职业机会较少,反之,则较大。

四、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准备与实施

⒈知识能力的储备。学好学校开设的课程是学生最基础的任务。其次,制定相关的专业自学培养计划,积极学习专业相关的知识。再次,积极认真参加学校所开设的实训课程以及假期的实习工作,争取早日将理论联系实际,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和提高。

⒉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还应该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获取人际交往,事物处理,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同时,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制定相应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参与素质拓展计划。此外,更加重要的是学生应该制定职业证书获取计划。学生们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有针对性的参与相关培训或职业技能的鉴定,以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

五、结论

要做好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还需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以下三个观念:一是自我负责的意识,即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前途,不要再指望别人来负责。二是要切合实际的观念。三是要终身探索的观念。职业生涯规划是过程,不是结果,需要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适应变化,并且根据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

引导高职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有效地控制人才在市场上高流动状况以及流动的无序性,创造一种多样化人才的和谐,对社会、大学生本人以及高等院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栾永斌,周瑜弘.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8.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表范文第2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6-0129-02

Abstract:By comb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research literature,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on the career planning of enterprise employees is comparatively perfect and abundant, but the research on career planning of young employees is relatively few, and the young employees are the important for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n career planning of young employees.

Key words: young employees; career planning; literature review

截止到2016年10月,?P者通过关键字在知网数据库上搜索相关研究的结果如表1所示,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研究资料非常丰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概念的界定

(一)职业生涯

国外学者Barley(1989)认为,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从一个工作干起,直到最终不再参与任何工作为止的一系列工作整体。例如,市场营销渠道通常具有以下功能:从产品研发开始,经过销售经理,地方销售经理,区域销售经理,最后到营销部门的副总裁,所有这些工作都是由分布在这一条线上的员工来完成。Hall(1996),把职业生涯定义为一个个人事件,而不是一个集体组织作用。他认为,由于每个个体都经历了与工作相关的事情,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因此,当体在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时,每个个体都会有自己的定位和目标,我们把这个过程就称为个体职业生涯规划。Arthur(1996)认为职业生涯是在一个具有等级系列的职业范围内的发展进步过程。美国学者韦伯斯特指出职业生涯是一生职业社会关系的总称; 舒伯认为生涯是一个人生活里各种时间的演进方向和历程,综合了一个人一生中各种职业和生活的角色,并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组型。

综合国外学者的定义,职业生涯是人终生发展的历程,强调职业生涯是人的一生中连续展开的工作经历所构成的时光,职业生涯代表了人一生的整体发展过程,侧重将职业生涯规划定位为无边界生涯时代,即强调职业生涯专指与职业发展相关的经历,由在单个或多个组织( 职业) 间所从事的工作、职业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心理和态度等所构成的经历。

(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由美国兴起的职业指导运动发展而来的,由最初的注重一次性的分析指导,发展到强调在综合分析个体和环境双方因素的基础上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并为此付出努力的一个连续的过程。

国内学者杜映梅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根据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何泽彬、徐文才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针对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和职业目标,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的过程。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通过分析自身主观、客观条件及所处组织内外部环境,明确自身发展方向,确定发展路径并对其进行合理管理的过程。

二、关于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对象的分类

通过文献的搜索与整理,关于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如表2所示。

三、关于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研究

通过文献的搜索与整理,关于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聂宜军(2011),在研究企业实施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与管理的业务模块和系统设计时,提出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建议:首先是前期准备工作充足;其次,要获得公司各个部门的认可与支持;第三,规划先行、分段实施;最后,开发稳定的系统平台。潘琦华(2012)认为新的一代的员工走入职场,并逐渐成为主力,所以他建立了新的一代在他的研究生涯路径系统,相应的纵向和横向发展的多元化激励相结合措施,把“80 后”、“90 后”作为研究对象,相应的提出几点建议性措施,使他们发展顺利,提高生产效率。张磊(2012),提出企业应该全面开展职业生涯管理工作,重视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激情。一方面通过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给员工家的感觉;另一方面,给员工提供发展的平台,注重员工培训,帮助员工提升自己,实现其价值,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二)职业生涯规划结构的研究

Schein(1978)较早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部结构进行初步探讨,他认为个体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价值、需要、兴趣和技能、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个体所接触到的教育、职业和媒体资料等,从而提出职业生涯目标确定的模型。国内学者在Schein研究的基础上扩展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内部结构。如龙立荣(2002)以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探索了企业员工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结构,其由职业探索、职业目标和策略确立、继续学习、自我展示与注重关系5个因素构成。姜晓宇(2010)提出职业生涯方向与目标的确定往往跟个体对自身职业和环境等的认知评价联系在一起,个体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个体在自我认知、专业认知、职业认知和社会认知的基础上确定的。

(三)关于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路径研究

国内学者符谢红(2014) 以易变性职业生涯的现状研究为前提,以易变性职业生涯的路径描述为基础,以易变性职业生涯的路径依赖研究为重点,并探索性研究职业生涯的路径替代原因及条件;学者贺湘林(2014)分析我国水业以及长沙水业集团员工职业生涯现状和问题并针对长沙水业集团员工职业生涯中存在的问题,以统计学、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为研究工具,提出了长沙水业集团员工多通道职业生涯发展的管理机制以及员工多通道职业生涯发展模式,然后根据长沙水业集团发展战略及其特点设计相应员工多通道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学者刘江花(2009)通过分析传统生涯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并针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变化,将推动职业生涯路径的发展,同时提出构建以职业锚为核心的职业生涯路径,并通过找寻和发现职业锚来为员工设置职业生涯通道,最终实现人岗匹配。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表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

市场竞争力的日益增长大力推动了各职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社会市场需求、所学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以及自身今后的努力方向能有正确的认识、评价和定位,以利于学生日后更好的就业。与此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还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等方面去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实效性,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就业率。因此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现状

自2009年我国开始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作为德育课程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开始,受学科师资观念技术、自身体系发展等影响,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准确进行职业规划的评测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忽视学生自身知识经验及学生主体地位,简单的进行填灌式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与此同时,职业指导教师在掌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信息方面的针对性、全面性、有效性也不足。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目的没有真正实现,为学生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也大多是教师按照书本理论空想出来的作品。

2.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影响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效果

中职院校中大部分的学生都存在不了解所学专业的未来发展的情况。在初中阶段就进行过具体人生规划人数少之又少。中职生在技术和职业、专业发展信息方面自我认知的缺乏,就导致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个人强项和特点对他们的职业方向进行准确定位,充分的利用个人与家庭社会资源,评估现实状和个人目标之间的差距,寻找新的职业机遇,针对性的为学生指导职业规划,对职业规划的具体化、变动性、一致性、全程化、可评估原则的贯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效果造成了负面影响。

3.教师缺乏专业技术,职业规划设计指导质量提升困难

在职业生涯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大多是将原职业指导内容迁移式的进行理论讲解。职业生涯规划课堂的教师在职业规划指导方面缺乏专业技能,使学生智力、人格、性格评价信息收集分析在经验分析阶段停滞,科学性和针对性不足;教师专业技术的缺乏,直接在职业规划的“人职匹配”的分析结合造成缺陷。对职业规划设计指导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关于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建议

1.充分认识自我

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中职生的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好,心理也普遍受挫,因此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个性化是职业生涯规划所具有的特点,只有对自己有充分认识才能有下一步的职业规划。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测试量表让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率;或者结合中职生他人评价与本人评价去探讨性格特征。还可以要求学生用具体的事例对自己的做事方式进行表述,总结自己的兴趣爱好。

2.引导教学

利用精心组织的课件去引导学生独立工作和学习的教学方法就是引导教学法。通过阅读引导教材学生可以明确学习目标,清楚地了解自己应该学会什么知识,完成什么工作,使用和掌握什么技能,以及如何去完成。比如讲授“你会做职业生涯规划吗?”的内容时,可以提出“谈谈你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和“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包括哪些内容”两个命题。然后在引导课文引导下,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收集相关的信息,并且解答引导文中提出的问题,并撰写“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表”和“职业生涯规划书”。

3.鼓励学生进行讨论

讨论法是一种群体立体式的交流过程,可以将学生智慧的大门打开,帮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经常进行小组讨论,能够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学生互相评价、各抒己见,补充、启发,通过讨论解决发现的问题,这样能够认识更完整、更深刻的自己。

中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宁骏.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和方法[J].广东教育.职教,2010(7).

[2]杨善铭.职业生涯规划与中职教育吸引力的提升[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9(11).

[3]李宝琴.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探微[J].职教通讯,2010(12).

[4]张建娣.完善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就业与创业,2011(1).

[5]李岗山.毕业生就业指导[M].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6]贾益芹,王其虹.影响聋人就业的不利因素及解决方法[J].现代特殊教育,2001(5).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表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就业;职业生涯规划;SWOT

一、前言

据统计,2013年中国将有611万名研究生、大学本专科学生毕业,外加去年未找到合适工作的毕业生210万,保守预计2013年就业人数在820万人,在金融危机重创之下,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着严峻形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冲击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不重学历重技术,高校实行校企合作,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轻视基础学科教育;而且出现了大学生入职之后在企业中频繁跳槽,对职业定位不明确,社会适应能力差等诸多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使用SWOT分析法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研,指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SWOT分析法,由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四个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WOT分析将与研究对象的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列举出来,按照矩阵形式排列,并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带有指导意义的决策。SWOT分析是可以客观评价现实情况利弊的方法,降低个人获得成功的成本。

二、职业生涯规划意义

职业规划于90年代中期自西方引入中国,逐渐得到企业、高等院校甚至大学生自身的足够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对自身职业要求的重定位,通过学生自身特点和现实环境的内外在因素,对职业目标重新认识及定位,借助职业目标认识自我,培养自我,完善自我,引导自我的人生发展路径。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1、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高校的培养模式使得学生选择课程自主性提高,但如果没有职业规划的指导,大学生自我定位不明确,学习目标存在盲目性,必然导致毕业之后社会适应能力差,最后影响频繁受挫,产生自卑心理。通过正确的职业规划,让大学生有明确的目标,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2、培养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严峻就业形势背景下的校企之间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追根究底是学校不重视市场需求,学生不明确岗位职责。通过职业规划可以培养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以市场为导向,使得大学生更好地为服务于祖国建设。

3、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

职业决策不是一个即时行为,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未来道路,是对外界和自身诸多因素不断认知和匹配的动态过程。借助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在历史和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最终确定未来适当的职业领域,解决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题。

三、SWOT分析法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1、 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个人特性的不断突出,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也逐渐增多,从宏观上分,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构成。对应于SWOT分析法,内部因素指优势和劣势,外部因素指机会和威胁。大学生的优势:专业知识面广、踏实勤奋、吃苦耐劳等;劣势:综合素质较差、社会认同度低、自我定位不明确等;机会: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高度重视、市场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和逐渐完善的就业环境;威胁:企业要求不断提高、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人才供需矛盾等因素。

2、职业生涯规划的SWOT矩阵分析

在大学期间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好的综合评价模型,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已经迫在眉睫。不仅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引导,为学校提高就业率,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本文提出SWOT综合因子评价模型,为毕业生提供一种择业参考。首先介绍一下SWOT因素矩阵,矩阵中的元素是对毕业生就业信息调研基础上抽象出来的职业规划因素,见表1。

表1 SWOT因素矩阵

如表1所示前三列所示,其中S*,A(Advantage),D(Disadvantage)分别表示综合评判因子,优势因子汇总,劣势因子汇总;另外m,n,p,q表示对应S,W,O,T四个分因素中的所有子因素的个数。

建立SWOT因素矩阵之后,要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就职参考,完成综合因子评价,就必须对表1进行量化,对于不同子因素建立不同的量化标准,见表2。

表2 SWOT量化矩阵

在表2中,在做W,T量化过程中,弱点越多,威胁越多得分虽然越多,但本质上却是对职业选择越不利。所以在最终计算综合评价因子时,要特别对待。

3、SWOT综合因子评价模型

结合SWOT因素矩阵和量化矩阵,本节建立基于SWOT的综合评价因子模型S*=A+D;

其中A,D优势因子汇总、劣势因子汇总的汇总系数都取1,现在只需要将个人的子因子量化,结合S,W,O,T的因子权重CS,CW,CO, CT,Gi表示因素得分,综合评价因子模型即为:

当S*综合评价因子越接近1时,表明该职业越适合该生作为理想职业;反之,当S*越靠近0时,说明该生越不适合从事该职业。在实际就业当中,出现理想职业是小概率事件,因此,毕业生可选择多种感兴趣的职业,利用SWOT综合因子评价模型进行评估,最终选择得分较高的一组,即为最优择业。

针对部分毕业学生进行样本训练,因子权重进行调节,经验证综合评价因子模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能够使得学生职业规划更符合自身需求。

【参考文献】

[1] 缪雄.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经济理论研究,2008.

[2] 张子荣.SWOT分析在北京市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1.

[3] 池厚新,谢秀珍.基于SWOT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定位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1.

[4] 魏晓华,程春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刍议[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表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女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自我价值感 研究

一、前言

女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受到良好教育、拥有高智慧与高创造力的一个群体,是未来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普通高校的扩招,女大学生在高校中的人数与比例逐年增加,她们的发展问题尤其是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随着每年就业大军的不断扩充,在有限的岗位资源面前,就业难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无疑处于劣势。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重的,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原因;有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原因,也有生理、心理,以及知识结构上的原因。就女大学生自身而言,缺乏独立自主的职业意识是导致其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职业意识是职业心理素质的一个方面,它是个体形成与保持同职业活动有关的自我概念的一种意识。职业意识不仅包括个体对为什么要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和达到何种职业目标的认识,而且包括对怎样实现职业目标,如选择何种手段、方法和途径等方面的思考和选择倾向。职业意识不仅可以为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能够为在完成职业活动的外在要求与实现自我价值与自我满足的内在需要之间找到很好的契合点,最终达到职业与人的和谐统一。目前我国女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普遍比较淡薄,缺少自我成长和管理意识,存在着一种“藤蔓意识”,即对社会、家庭及学校存有一种依赖性,把择业就业的希望与责任寄托在外界而不是自己身上。这种择业就业自主性的缺乏导致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缺乏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自我成才缺乏必要的前提、方法,社会经验不足,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理想往往脱离实际,在择业时往往带有盲目性。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是针对职业生涯规划而言的,它是个体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觉知,包括三个部分:第一,职业自我认知。职业自我认知包括对职业心理素质中的心理调节系统,职业能力的认识情况,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气质及其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包括认识相应的职业活动对专业知识、心智能力和运动技能的要求等。第二,职业自我效能。职业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完成某一职业相关任务或行为能力的知觉以及对达到职业行为目标的信心,是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职业计划。职业计划是指个体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活动所作的具体的规划与准备,它从行动方面反映了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影响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自我”,而自我价值感是自我的核心。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较稳定的人格倾向,是在社会生活与人际交往中,认知与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对社会主体(包括群体和他人),以及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正向效应而产生的一种肯定自我的情感体验,是个体对自身的重要性价值的主观感受,它反映了一个人对自己的悦纳程度,其核心是自我价值判断与体验。因此,自我价值感可能在影响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有相关研究表明,高自我价值感的人容易悦纳自己,成就动机水平高,勇于接受挑战,有利于职业的开拓。低自我价值感的人相对保守,不利于职业的发展。本文旨在研究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以了解自我价值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为提高女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被试通过随机抽样获得,从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厦门大学等八所大学校选取55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得到有效问卷502份,其中男生问卷183份,女生问卷319份。

(二)研究工具

1.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

该量表由黄希庭、杨雄编制,共56个题项,由总体自我价值感量表、一般自我价值感量表、特殊自我价值感量表三个分量表构成。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1―0.86之间。采用五点记分法。分数越高表明自我价值感越高。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问卷

自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问卷,采用五点记分法,共25题,包括职业自我认知、职业自我效能和职业计划三个维度。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81―0.96之间(P0.001),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90,间隔两周重测信度为0.83,各维度间的同质性信度在0.71―0.86之间,重测信度在0.63―0.83之间,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各维度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0―0.64之间,各维度分数与总问卷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71―0.90之间(P0.001),表明该问卷的内容效度较好。

三、研究结果

(一)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检验

相关分析表明,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及其各维度与自我价值感及其各因子间均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P0.001),即自我价值感水平越高的女大学生,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越强。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自我价值感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58,且相关极为显著。

(二)女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各因子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回归分析

表1 女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各因子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回归分析结果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对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预测有3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包括特殊自我价值感(主要为特殊人际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3个回归方程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3个变量能够预测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40%变异量,而且都是正向预测。另外,在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其中一个维度,职业生涯自我效能的预测上是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心理自我价值感进入了回归方程,其对职业生涯自我效能的预测力为30%。

四、讨论

分析表明,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其自我价值感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即自我价值感越强的女大学生,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也更强,反之亦然。相关分析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因此,良好的职业意识与高自我价值感是分不开的,它们相互影响、彼此促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回归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个人取向如一般自我价值感、特殊自我人际价值感,对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有显著的预测力。这说明女大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个性的发展及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影响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重要因素,即女大学生的潜能发挥得越充分、个性发展得越完善、人际关系越和谐,越有利于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增强。因此,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潜能、完善女大学生的人格,以及提高她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增强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有效途径。有鉴于此,女大学生应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我价值感,同时,社会和学校对女性能力的认可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结语

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自我价值感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且相关极其显著。回归分析表明,女大学生的个人取向如一般自我价值感、特殊自我人际价值感,对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余林.师范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特点与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1-172.

[2]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380-396.

[3]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164-202.

[4]龚艺华,黄希亭.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1):32-34.

[5]黄希庭,凤四海,王卫红.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全国常模的制定[J].心理科学,2003,26,(2):194-198.

[6]杨雄,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9,22,(6):484-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