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除夕传说

除夕传说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除夕传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除夕传说

除夕传说范文第1篇

2、有个叫七郎的猎人,力大无穷,箭射得特别好,喂的狗也非常厉害,任何猛兽都敢去斗。七郎见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他。他带着狗到处找“夕”,找来找去始终没有找到。原来“夕”白天不出来,太阳落山后它才出来害人,半夜后又不见了,也没人晓得它住在哪儿。

3、七郎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镇上,见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心想,这个镇大,人多,姑娘也多,说不定“夕”要来。他就找镇上的人们准备商量,说“夕”最怕响声,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放在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好把“夕”吓出来除掉。

4、这天晚上“夕”果然来了,他刚闯进一户人家就被发现了。这家人马上敲起了盆盆罐罐,这家一敲,整个镇子也跟着敲起来了。“夕”吓得四处乱跑,结果被七郎看见了。七郎放出猎狗去咬他,“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来。人们一听外头杀起来了,都拿起东西敲得震天响。这时“夕”有点斗不过,想逃跑了事,哪晓得后腿被猎狗咬着不放。七郎趁机开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除夕传说范文第2篇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中西医对哮喘病机的认识,探讨其中医病机“宿痰伏肺”和“痰蕴状态”与儿童哮喘慢性气道炎症和特应性体质的关系,认为中西医发病机制有相通之处。临床应重视哮喘的“宿痰伏肺” 和“痰蕴状态”这一病机,指导遣方用药,以提高哮喘的疗效,尤其是提高其远期疗效,从而为这一疑难病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病机; 中医认识; 儿童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小儿身体健康的常见呼吸道疾患,其发病率高,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许多患儿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措施不当最终发展为成年性哮喘而迁延不愈,属于疑难病范畴。近年来,哮喘的防治引起国际医学界的普遍关注,同时对哮喘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探讨也呈现百家争鸣的状况,权威研究认为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患[1]。这与中医“宿痰伏肺”和“痰蕴状态”的发病机制有相通之处,现探讨如下。

1 哮喘中西医定义及发病机制之辨

中医对哮喘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在《内经》中即有“喘鸣”之类的记载,汉代《金匮要略》一书称为“上气”,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是后世“宿痰伏肺”病机学说的渊薮。元代医家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指出“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秦景明在《证因脉治·哮病》进一步提出,本病由“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遇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而诱发。中医认为哮喘的发病过程是由于“宿痰伏肺”,遇外感、饮食、情志等诱发,以致痰气搏结于气道,肺失宣肃,气道挛急所致,为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故哮喘发作的基本病理基础为 “宿痰伏肺”,宿痰不能尽除,是哮喘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所在。

随着现代医学对于哮喘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哮喘的定义也在不断完善。虽然早在十九世纪,就指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结构上的病变,而非气道功能异常。Osler于1892年进一步指出支气管哮喘是小气道的一种特殊炎症,但这一观点在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并未被人们所重视,哮喘一直被看作是一种气道平滑肌功能异常性疾病,认为发作性、可逆性气道痉挛是其主要发病机制。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气道炎症学说才重新得到认可,认为哮喘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患。在临床治疗中,确立了以抗炎为主的支气管哮喘首要治疗原则。

2 宿痰伏肺与气道慢性炎症

分析中西医对哮喘基本病机的认识,现代医学将其发病归于慢性气道炎症的产生和存在;中医则强调“宿痰伏肺”是最主要的病理基础。

现代医学认为哮喘的病理基础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依据有:(1)在气道黏膜中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细胞等。上述炎症细胞能合成并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如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组胺、前列腺素、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等,均可引起气道炎症。(2)气道上皮损伤与脱落纤毛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坏死。这可能与气道中激活的嗜酸性细胞释放的碱性蛋白,主要是碱性蛋白有关。气道损伤可引起气道的高反应性。(3)气道壁增厚,黏膜水肿,胶原蛋白沉着,认为是基底膜变化。免疫组化显示基底膜有免疫球蛋白、纤维黏连蛋白、Ⅲ型和Ⅳ型胶原沉着,而基底膜假性增厚[2]。

中医认为“宿痰伏肺”是哮喘最主要的病理基础。病理产物宿痰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1)哮喘患儿在临床中往往可以表现出或肺虚、或脾虚、或肾虚,或兼而有之的征象,而肺、脾、肾三脏功能的不足导致水液不能正常代谢,“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饮留伏,隐伏于肺窍,成为哮喘反复发作的夙根。(2)外感的失治、误治。追问哮喘患儿病史可发现,多数患儿既往有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感冒等多次呼吸道感染病史,由于治疗不及时、不规范,使病程迁延,致使余邪未尽,损伤肺气,日久及阴。气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阴虚内热易煎津为痰。(3)小儿过食肥甘厚味,致使痰湿内生。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功能相对不足,若过食肥甘厚味,则运化不及,酿生痰湿,形成“宿痰”留于体内。总之,哮喘患儿由于素体虚弱、外邪所伤及饮食偏嗜等原因,致使肺脾气虚,肺虚则卫外之阳不能充实腠理,故易外感;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聚湿成痰,上贮于肺,致“宿痰伏肺”,成为哮喘发病的病理基础。

中医学认为痰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分。有形之痰,通常为呼吸道所分泌的痰液,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痰;而无形之痰是指痰饮停留于脏腑经络等组织之中,其痰饮的存在一般可通过它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所以无形之痰指的是脏腑的病理状态和病理产物。中医认为哮喘“宿痰伏肺”病机中的“痰”指的即是无形之痰,指肺脾气虚的病理状态和病理产物,正如现代医学认为哮喘患儿长期存在的气道慢性炎症;宿痰引起哮喘反复发作的过程也正如气道慢性炎症导致的气道高反应性,进而引起哮喘反复发作的过程。

3 痰蕴状态与特应性体质

哮喘患儿与“宿痰伏肺”病机相关的全身表现为痰蕴状态[3]。小儿肺脾常不足,肺脾气虚,气不化津则水湿停聚为痰,除停贮于肺,成为哮喘发作的直接诱因外,痰饮还停留于肌肤经络,泛溢周身,而表现为“痰蕴状态”,临床可见患儿面色白光白,虚胖,胖而不实,鼻梁青筋,肌肉松弛,喉间痰鸣,易腹泻等征象。全身之痰湿与肺之“伏痰”相互影响,难以尽除,故哮喘反复发作。

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哮喘患儿除肺局部气道慢性炎症外,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升高[4],多项过敏原检测阳性,并且临床可见部分哮喘患儿伴发全身湿疹,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现代医学将其称为特应性体质。从免疫学角度看,特应性体质者患儿免疫球蛋白的形成和发育存在着局部与全身的不平衡状态,其支气管黏膜局部IgA不足,防御功能减弱,变应原易侵入机体;而IgE形成的能力已成熟,血清中大量的IgE吸附在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这可能与特应性体质者易发生哮喘有关[5]。可见现代医学、中医学对哮喘病理过程的认识是相同的,均认为其同时存在全身与局部共同的病理反应过程。

4 宿痰伏肺、痰蕴状态与临床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哮喘的基本病机是慢性气道炎症的产生和持续存在,基于这一概念的确立,使得抗炎和调节免疫治疗成为哮喘治疗的主要原则。20世纪以β2受体激动剂为主的治疗只能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改善哮喘症状,而未能彻底消除气道慢性炎症,所以哮喘患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未见降低。现临床上依据全球哮喘创议(GINA方案)应用糖皮质激素规范吸入、抗组胺药或白三烯受体调节剂口服等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中医药采用降气化痰、调畅气机治疗,不但可祛其病势,且可除其夙根,所以临床实践中发现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尤其是远期缓解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6]。中医祛除“宿痰”和改善“痰蕴状态”的治法与现代医学的抗炎和调整免疫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反证了哮喘病机“宿痰伏肺” 和“痰蕴状态”的科学性。

哮喘是一种免疫功能紊乱的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气道炎症仅是其局部表现之一,吸入激素治疗主要是抑制、缓解局部炎症,在治疗上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最大优势也是从整体观念出发,针对患儿全身的“痰蕴状态”,除消除咳嗽、咯痰等肺部症状外,尚兼顾舌像、脉象、汗之有无、饮食和二便等证,整体论治,固然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总之,重新重视儿童哮喘“宿痰伏肺” 和“痰蕴状态”这一病机,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有利于祛其势,除其根,提高哮喘的疗效,尤其是提高其远期疗效。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整体观念,兼顾局部的“宿痰伏肺”和整体的“痰蕴状态”,基于对机体整体状态(包括免疫状态)的认识和把握,精心选方用药,力争提高其临床疗效,丰富哮喘的治疗手段,为这一疑难病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34.

[3] 王烈.婴童哮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94.

[4] 潘开宇,徐峰,刘军.142例哮喘患儿严重程度与血清总IgE水平、过敏原特异性IgE的关系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23):23262329.

除夕传说范文第3篇

守岁的原因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除夕之夜讲究一见人团圆,而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有的家庭一桌年夜饭有时候能吃一夜。但大部分家庭会在在吃过年夜饭后,将茶点瓜果摆满一桌,全家人围桌谈话。

关于守岁,有三个不同的传说。一个为,迎接灶王奶奶。相传玉皇的小女儿也就成了“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常以回娘家探亲为名,从天上带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东西回来分给大家。从腊月23开始,“灶王奶奶”便开始收集年夜饭所需东西,直到除夕才收集齐,为了为了人们能过个好年,连夜赶回人间,人们守岁就是为了迎接她。

还有一个传说为“守岁熬年”。这也是人们最常听说的一个传说,即为了一年来一次的年兽,每到除夕之夜,人们把“年”肆虐的这一夜,视做关口来熬,为消磨时光,一家人团聚交谈,有祈求平安度过这一夜的意思。时间长了后,除夕熬年守岁的习俗就形成了。

守岁还有驱走邪瘟病疫之说。传说邪魔、瘟疫病毒害怕灯光、火光,因此人们在除夕之夜灯火通明,放鞭炮等,就是为了驱走对人们不利的邪瘟病疫。

守岁的寓意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守岁的“守”,即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希望之意。

守岁的由来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除夕传说范文第4篇

年的传说

在我们中国这个大家族里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但最热闹、最隆重的还数春节但古时候不叫它春节而是叫“年”,“年”这个字的由来本是一个传说。现在我就像大家介绍一下“年”这个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就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这就是年的传说。

除夕传说范文第5篇

潮汕习俗祭祖

解放前,潮汕祭祖有族祭和家祭两种。族祭是祭远祖,在祠堂公厅,家祭在本屋。族祭多请纸影班、戏班演出,较为隆重。

春节祭拜祖宗的用品“全是斋品:便当的香腐、木耳、瓜碧、腐枝、甜料、柿饼等物,以及除夕自制的各样斋菜。”

到初二还要再次祭祖,这一次才用荤菜,如鱼、猪肉、鹅、鸡、鸭等。

送桔

潮汕有句俗谚曰:“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讲的是拜年越早越好,越见有诚意。潮人到亲友家拜年,总要带上潮州柑作为礼物。多少不限,但一定要偶数,不能奇数。而主人家的茶几也总要放着一盘红绿相间的潮州柑,另加糖果,迎宾敬客。因潮州柑比桔大,故取名大桔,而桔与吉同音,用谐音会意法,就成了“大吉”。

吃粿

粿,米食也。早先,潮汕先民从中原南迁到潮汕,按祖籍的习惯,祭祖要用面食当果品。南方不产麦子,只能用大米来做果品。这就是“粿”的来历。这简单的米食,在潮汕人手里,成了主食米饭之外五花八门的东西。如甜粿、鼠曲粿、朴籽粿、红桃粿等等。

“粿品”制作较为麻烦,以前只是在祭祖时才吃,不过现在平常也很容易吃到了。

舞狮

潮汕狮舞有两种:一种是“文狮”,一种是“武狮”。“文狮”由两个人分别戴上面具扮成笑容可掬

的“土地公”、“土地婆”,手执葵扇,引大狮边舞边走路,狮子也不断抖鬃、打滚。每遇有人在门前燃放鞭炮,舞狮队就得停止行进,向主人拜年。

“武狮”拜年对象是当地有名望的人家和大商行。当狮队一到,主人便点燃鞭炮,此时锣鼓齐鸣,狮队表演翻滚、腾转、跌扑等动作。最精采的要算主人给狮子赏红包。

英歌舞

英歌舞其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健壮有力,节奏强烈。舞后还有歌舞小戏,称“英歌后棚” 。

在潮汕地区,逢年过节都会有英歌舞的表演。

迎老爷

迎老爷是广东省潮汕地区的汉族民俗祭祀文化活动,潮汕人称神仙为老爷,当地汉族民间是多神崇拜的,各村都有自己的神。每年年初,潮汕地区都有迎老爷的风俗。就是将神像从庙里请出来,到村子里游行,在一个地方举行拜祭仪式,然后再送回神庙安放。

七样羹

潮汕俗语:“七样羹,愈吃愈后生(年轻)!”

所谓七样菜,其实不是一道菜,而是一道用七种蔬菜混合做成的青菜。把白萝卜,厚合,葱,蒜,韭菜,芹菜,春菜,各采集一小撮,洗净,放于加油的热鼎爆炒而成,食之有各种味道,甜、涩、苦、香、辣,好像生活的各种滋味,开春先尝个遍,新的一年也就不会遭受磨难挫折,万事畅通如意,心想而成。

行彩桥

行彩桥俗称行头桥,是潮汕地区闹元宵的一项传统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大小桥梁均被彩灯、彩旗装扮一新,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度桥祈福,热闹非凡。“行彩桥”习俗,寄托着汉族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除夕节的传说传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当大雪封山,夕聚会到附近祸害乡邻找食物,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年,村子人在准备避难时,一位好心的婆婆救了饿晕在路边的孩子,并带到竹林躲避夕。婆婆告诉孩子,夕追到这,看到人们在伐竹就匆忙走了。孩子一思索,告诉大家,他有办法除掉夕,让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回家后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

夕再次来袭,孩子出面吸引夕的注意,让村民往火里扔碎竹节,可大家因为害怕,都僵住了。这个瞬间“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夕被吓跑了,住户家因为门前挂的红条,夕没有进所以保住了,但是那个救了村庄的聪明孩子却死了。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因为“夕”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卅十,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夕”,有的只是大家为防止“夕”的到来燃放的爆竹与门前挂的红布条,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这个传说与过年的习俗。

除夕节的来历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相关期刊更多

山西老年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

出版经济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出版集团

鸭绿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