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瓷文化

陶瓷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陶瓷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陶瓷文化

陶瓷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文化

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景德镇,是中国首批二十四个文化名城之一。景德镇瓷器文化源远流长,千年不断的御窑烟火铸造了灿烂的陶瓷文化,留下了珍贵的陶瓷古迹,传承了精湛的制瓷技艺,涌现出古今杰出的陶瓷名家,孕育了精美的陶瓷艺术,形成了独特的陶瓷习俗,这构成了景德镇市独一无二的历史渊源。

“在远古时代,人类从茫茫的荒野之中走进城市,这是人类社会的最伟大的进步之一,正是人类从蒙昧到野蛮再到文明――走进城市,使城市文明成为划时代的界标”[1]。今日世界,是以城市为主导的世界。在此情势下,人们自然会反思“城市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芒福德(L.Mumford)在他的名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开篇即连续问道:“城市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又经历了哪些过程?有些什么功能?它起些什么作用?达到哪些目的?”[2]他还指出:如果我们仅只研究集结在城墙范围以内的那些永久性建筑物,那么我们就还根本无法涉及城市的本质。

由于城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各科学者的研究很难达成共识。城市不仅是社会人群的大量聚集,社会设施的随意堆砌,也不是各种机构的简单设置。也就是说,城市绝非一些具体的物质现象。它是自然的产物,更是社会的发展结果。因此,城市不仅体现着它所具有的物质功能,而且体现着社会发展的复杂进程,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文化同样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的整体。这个体系中的各部分在功能上互相依存,在结构上互相联结,共同发挥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功能。特别是在当今时代,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占据核心地位,人们在文化上的认同,是共同行为的基础。各家对文化概念的解释也不尽相同。

“城市”与“文化”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骨肉相连,并在社会进程中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基于“城市”和“文化”各自内涵的复杂性,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必然包含着多个层面。而“城市”与“文化”的联姻,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今天,“城市”与“文化”二者共同滋养着城市的成长,促成了城市文化。

一、城市对于文化的作用

首先,城市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人类历史活动的时空构架,不仅为文化的产生及发展提供了物理空间,还提供了精神空间。城市是人类文明成果的聚集地,是历代思想、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市民生活形态的积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本身就是文化遗产。

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景德镇,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优越的地理环境吸引了人群的聚集,逐步形成了城市。自古以来拥有优质的瓷用原料――制瓷粘土高岭土,因而成就了千年瓷都的美名。景德镇以陶瓷闻名世界,陶瓷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千百年以来,熊熊不断的窑火,使景德镇留下了丰富的陶瓷历史遗迹、珍贵而精湛的制瓷技艺和瓷味十足的地方风情。可以说,是景德镇孕育了陶瓷文化。

其次,城市是文化的特殊容器。芒福德说:“城市是一种贮存信息和传输信息的特殊容器”;“城市应当是一个爱的器官,而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应是关怀人和陶冶人”;“如果说博物馆的产生和推广主要是由于大城市的缘故,那也意味着,大城市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它本身也是一个博物馆:历史性城市,凭它本身的条件,由于它历史悠久,巨大而丰富,比任何别的地方保留着更多更大的文化标本珍品”[3]这说明城市不仅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容器,它的变迁和发展,就是与城市有关的人类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本身。

千年不断的窑火为景德镇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陶瓷遗产。景德镇的陶瓷文化遗产不仅仅包括陶瓷器物、瓷窑遗址、古作坊、古窑坊以及与之相关的民居、会馆、寺庙、栅门、码头、街区等古代建筑和陶瓷文献,它还包括与陶瓷生产相关的非物质的陶瓷文化,如风俗传统和诗歌民谣等。更为难得的是,它具有开放兼容的品格。这个包容的城市为陶瓷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最后,城市是文化发展的舞台。城市是文明发达程度的集中体现。文明孕育了城市,又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城市形态,因此可以说城市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L.芒福德说得好:“城市是地理的织网的工艺品,是经济的组织制度的过程,是社会行为的剧场……表现人类高度文化的戏剧舞台。城市在培育艺术的同时,本身就是艺术,在创造剧场的同时,本身就是剧场”[4]城市发展的重心是文化,城市是文化的舞台。如今,“景德镇”俨然成文中国陶瓷文化的招牌,景德镇的世界知名度极高,千年的瓷都品牌效应,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知瓷者必知景德镇,知中国者,亦知景德镇。英文“China”有双重涵义:“中国”与“瓷器”。 这为陶瓷文化的充分发展搭建了一个巨型的舞台。

二、文化对于城市的作用

在城市的诸多要素中,文化是核心资源,城市的文化特征、文化内核是关键,城市的诚信度和综合素质是基本。文化是城市的身份,独具特色的文化更是城市品格的具体价值体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城市之间在经济、社会等所有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的较量。因此,先进的文化内涵才是城市的本质特征,它成为城市的真正魅力和竞争力,是城市良好发展的基础,决定着城市的未来。衡量城市健康发展的标准首先不是规模,而是保持其文化特色的程度,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城市名片”。可以认为,个性和特色,是城市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城市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通过以上对于“城市”和“文化”作用的分析,我们看到,城市是人类劳动大分工的产物,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其发展不仅是一个长期的物质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积淀过程。在城市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城市通过自身的物质和文化的力量加速了人类交往活动,并通过城市中的各种有形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的意识形态载体把城市的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形成被称为城市灵魂的“城市文化”。

众所周知,景德镇的城市文化就是陶瓷文化。陶瓷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方式集中反映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文化神韵,渗透着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风采和魅力,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之一。可以说,我国灿烂的陶瓷文化是传统民族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在延绵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景德镇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凝聚成了丰厚悠久的陶瓷文化底蕴。通过美仑美奂的陶瓷艺术、精湛卓越的制瓷工艺,景德镇名声大噪,因“天下窑器所聚”而成为全国陶瓷中心,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逐渐确立了“瓷都”的历史地位。[5]瓷文化不仅是景德镇的招牌,也是中国的招牌。

三、城市文化的作用

首先,城市文化保存城市记忆。爱默生说过,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冯骥才也认为,“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6]一般来说,在城市的延续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一些被人们有意或无意间保留下来的历史遗存,留下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印迹,后人可以直观感受这一“历史年轮”,但更需要深入品味这些文化内涵。

景德镇至今仍拥有三十多处陶瓷文化遗址,如至今还保留着古矿洞、古街、古码头、古碑和古亭,然这些古建筑已历经沧桑,但它们还是那么的具有活力,他们完整地记录着一个城市的生命周期。这些都是构成一个城市记忆的重要因素。如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还在世代延袭祖先的制瓷技艺,制瓷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其次,城市文化明确城市定位。每一个城市从最初形成就有其功能特征。对政府而言,城市功能大致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当然这些功能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不过每一个城市的侧重点不同罢了。而城市对其城市居民而言,主要功能就是生活。今天,越来越多的城市将文化城市作为其发展的目标,相继提出“用文化塑造城市”,搞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等等。特别是那些拥有灿烂文化的历史性城市,以博大精深的文化来定位未来,必将引发全体市民对城市悠久历史的追怀和对城市美好未来的进取。

“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就是通过发挥景德镇艺术陶瓷独特优势,以产业支撑为平台,引进国内外艺术家建陶艺工作室,打造国际性陶瓷文化艺术交流、创作、展示和交易平台,形成陶瓷艺术创意新兴产业,使陶瓷产业由制造业领域进入知识经济―创意经济层次。景德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遗存,为创意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是景德镇经济发展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经济重镇、旅游都市、特色瓷都”的战略目标,在积极借鉴国内外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构建了以景德镇陶瓷学院、 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研究中心、景镇市陶瓷研究所、景德镇环球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景德镇市雕塑瓷厂、 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博览区等单位为创意文化产品生产研发、文化旅游、文化交流的龙头,日用(陈设)及建筑陶瓷新产品设计与包装、文化演艺娱乐为重点,以网络文化、 会展为支撑,以时尚消费、产业咨询策划等为配套的产业体系。[7]

景德镇悠久的制瓷传统,形成的当地许多与陶瓷有关的生活习俗。以人为本的陶瓷文化必然是积极、健康、向上的,通过对个人思想和情趣的净化、对心理及行为的渗透影响市民整体的素质。这为城市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最为宝贵、最为独特的文化优势。进入21世纪,世界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城市的竞争也是文化的竞争。作为一种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文化遗产不仅使这些城市享誉全球,也为其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精神营养。要提升城市文化就必须对现存城市文化的底蕴、特点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找到切实有效的途径进行保护与弘扬。千百年来,景德镇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积淀了丰厚悠久的陶瓷文化底蕴。景德镇已成为全国陶瓷中心,乃至世界的“瓷都”。(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2] [3]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第3页。

[4] 良镛.广义建筑学[M].地景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128页。

[5] 云,乐茂顺,邵奇.景德镇陶瓷文化与世界文化遗产[J].江西社会科学 ,2007(12).

陶瓷文化范文第2篇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虽然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在以产业形式进行文化推广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够。国内一直对“软实力”有误解,一谈“软实力”就是怎样卖电影、书籍等等文化产品,实际上,“软实力”最核心的是有吸引力的价值观,真正有吸引力的不是一些红灯笼之类的符号表象,而是软实力背后的价值观念,这才是根本。其次还有科技能力等,这些方面美国无疑是很强势的,中国要在这个方面赶上,无疑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调整、发展的过程。

目前中国也已经将文化创意作为产业列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近年来文化产业获得高速发展,但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而文化产业涵盖的内容庞杂,行业也比较分散。中国目前无论是在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上,还是产业发展过程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概况

景德镇依托千年瓷都的产业基础和品牌优势,积极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大力发展功能陶瓷、结构陶瓷、生物陶瓷、工艺陶瓷和精品建筑陶瓷,培育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世界瓷都、赣东北工业重镇和文化生态旅游城市。以景德镇城区为中心,联动发展浮梁、鄱阳、万年县城和乐平市区,形成以景德镇为中心的赣东北城镇群。

景德镇将整座城市定位为一个大旅游景区,积极打造城市处处有景点的大旅游发展格局。该市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为其留下了大量古窑址、作坊、窑房、瓷石矿、民居、水运码头以及陶瓷习俗等,星罗棋布地贯穿和散布于城市每个角落,加上近现代涌现的各类陶瓷文化交流院所、艺术中心、大师工作室和陶瓷市场、商铺等,均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景点和旅游项目。由此,由各景点和旅行社推出的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陶瓷民俗风情游、陶瓷工艺流程游、陶瓷古迹寻踪游、陶瓷珍品鉴赏游、陶瓷收藏游、陶瓷购物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应运而生,并带动了其他旅游产品的发展。大旅游的发展格局为该市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活力。每年10月举办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吸引着世界各地的陶瓷爱好者前来旅游观光。据统计,今年瓷博会期间共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今年中秋国庆小长假,该市旅游创历史最高水平,各大景点和陶瓷卖场出现井喷现象,其中陶瓷卖场总销售量同比增长55%。此外,瓷源浮梁、绿色昌江、古镇珠山、多彩乐平也积极融入大旅游发展格局中,生态游、乡村游呈现好的发展态势。

景德镇以创建为抓手,撬动旅游产业发展。努力将御窑厂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确保古窑民俗博览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及启动瑶里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打造陶瓷游、茶叶游、名胜历史游、昌江游等4条精品旅游线路。该市加大旅游营销推介力度。今年以来,推出“博大景德,镇动世界”旅游宣传口号,策划举办了“‘博’动江西,风景独好”走进景德镇大型旅游推广活动、“江西风景独好瓷博魅力无穷”中外游客看瓷博游瓷都和“江西风景独好,世界瓷都美妙”走进厦门大型旅游营销活动,以及茶文化旅游节、走进浮梁沧溪和严台乡村旅游采风活动,并赴海内外客源市场开展高密度的市场营销活动,使市场效应得到释放。

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发展

近年来,景德镇市充分发挥“世界瓷都”品牌优势,利用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积极围绕旅游主牌战略,打造大旅游发展格局,从而走出了一条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发展的道路。今年1至11月,该市旅游主牌效益凸显,接待国内外游客1887.76万人次,同比增长20.31%;旅游总收入累计119.83亿元,同比增长49.18%。

景德镇确立了“陶瓷、航空、旅游”三块主牌的发展主战略,首次将旅游产业作为该市支柱产业予以推动。与此同时,该市对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和布局,确定围绕“世界瓷都、艺术之城、千年名镇、生态家园”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以陶瓷文化为引擎,构建大旅游发展格局;推出32条决定和125条规划,全面确立旅游主导产业地位;成立景德镇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并制定旅游发展业绩年度工作考核办法,从政府主导、资金投入、行业规模、宣传推广、发展成效、加分项目等6方面对县(市、区)政府进行全面考核。

小结

作为当今世界朝阳产业,旅游业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是旅游产业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旅游。因此,用文化包装旅游,是营造特色旅游的关键。旅游的实质是寻找文化差异,旅游的核心价值就是崇尚文化的内在吸引力,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在于其独特魅力和内在品质,静态的自然与动态的文化结合才能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保持其持久的品牌效应。借陶瓷文化特色打造旅游品牌,助推着旅游产业更上一层楼。

瓷器、瓷业、瓷都构成景德镇城市文化主脉,瓷文化是景德镇之魂。陶瓷文化依然是景德镇旅游发展的灵魂,需要给陶瓷文化旅游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景德镇陶瓷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陶瓷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字:陶瓷文化;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陶瓷是中国的代言,而陶瓷文化是对陶瓷的解读与主题的深化,陶瓷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茶文化、玉文化一样,成为独特的文化艺术。西方世界永远也无法解读的中国三样东西,树叶、石头、泥土。就是茶叶,玉和陶瓷。这三种东西在西方人眼里是普通的物体,而在神奇的中国人手里就成为了艺术,成为了民族的代言,是其他任何民族都无法企及的艺术。

一、陶瓷的解读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在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到宋朝,陶瓷文化发展至巅峰时期。陶瓷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致的混血儿,集艺术欣赏和日常生活功用于一体,实用中处处投射出艺术的光彩,艺术里进展使用的功能。不能给人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与舒适,同时也给人美的享受。陶瓷的直接审美来自于器具的造型、图案以及色彩。陶瓷文化蕴涵着历史和创造的辉煌,图案又直接作用于视觉效果,在工艺成熟、造型百态、色彩丰富的今天,瓷器的图案设计成为人们努力探索和发展的新课题。

二、陶瓷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一)陶瓷文化的发展

“悠悠岁月,漫漫瓷路”,陶瓷文化的发展是随着陶瓷的发展而发展的。陶瓷以及陶瓷文化起源于商、周,这个时期刚刚出现的刻纹白陶成为陶瓷文化的开篇词,“秦砖汉瓦”书写了陶瓷文化美丽的扉页,“兵马俑”永远记录了秦代陶瓷的伟大成就,隋唐时期的“三彩”记录了陶瓷文化的跌宕起伏,开创了“南青北白”的历史篇章,宋代的陶瓷可以用“冰清玉洁”来形容,这个时期的陶瓷文化是我国陶瓷文化的制高点,明清时期则给陶瓷文化写下了完美的结束语。现代陶瓷的发展,是在传统陶瓷的基础上加入了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却在传统工艺上无法超越以往的艺术境界。

(二)陶瓷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毋庸置疑,传统文化是陶瓷文化的血源和母体,离开了传统文化元素,陶瓷文化将失去华夏文明的熠熠光辉,将不再是中国陶瓷文化。创新是发展的永恒主题,用血源浇灌,在母体中生发,陶瓷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这片原始的土地上,焕发出气息清新却依旧厚重夺目的光彩。传统文化陶瓷文化的“源水”和“本木”。而陶瓷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意向的托载。

(三)陶瓷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相互作用

陶器文化是通过陶瓷实物,反映一个时期的人们世界观的主流,反映当时人们的追求和思想意识。陶瓷文化体现出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通过具体的造型来表达意向的寓意,陶瓷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传统文化具体符号的载体,彰显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所在。陶瓷文化具体地体现一个时代对历史的尊重,反映了一个时代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方向。因此说,陶瓷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三、现代陶瓷中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一)造型的表现

千百年来我国的陶瓷造型依然是以圆为主题,现代陶瓷中无论是器皿还是艺术品,也依然是以圆形为主要的造型,传统文化中对圆的解释是十分丰富的,“圆”是佛、道、儒三种传统文化的共同主题。现代陶瓷中无论是陶瓷餐具、用品还是洁具都依然是以”圆”的造型为主,依然在彰显着传统文化的主题,这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体现了陶瓷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图案色彩的表现

在现代陶瓷中,其图案和色彩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最为具体的,在现代陶瓷中占据大比例的依然是传统吉祥图案的陶瓷,这些陶瓷制品从各个角度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传统吉祥图案是陶瓷图案永恒的主题和表现形式,虽然在现代陶瓷里,传统的吉祥图案有所改变和发展,但依然没有偏离传统意向的主题和基本纹样。在色彩上,传统的青花瓷永远都是陶瓷精致典雅的代言,传统文化中陶瓷文化的代言,也可以用青花瓷的色彩来托载。

(三)思想和意向的表现

现代陶瓷中,传统文化的思想与意向的表达,依然是通过陶瓷本身的造型与图案色彩来体现,尽管现代陶瓷无论是用途还是工艺都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但是所体现的陶瓷精神----典雅、精致、圆润、吉祥是亘古不变的,陶瓷所承载的思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与未来,永远都是人文精神和美好的祝福。

四、结语

陶瓷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传统文化增添了无限的色彩,而传统文化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规范着陶瓷文化的发展,陶瓷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熠熠发光,传统文化推动了陶瓷文化的发展,也架构了陶瓷文化的发展方向,在现代陶瓷中,依然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陶瓷的表现主题。传统文化与陶瓷文化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成就独特的东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朝晖.陶瓷艺术设计的思维方法[J].艺术百家,2008(04)

陶瓷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陶瓷器;特点;影响;源远流长

陶瓷陶瓷 china,大写China,其意则为中国!我们的祖先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埃及、印度、希腊、波斯、西南亚的先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陶器!陶器的制作也有近万年的历史,陶孕育了瓷,瓷生长于陶,古代中国的陶器就是随瓷器飘洋过海楷传播华夏文明,扬名世界的!,

1.我国古代著名的陶瓷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1唐三彩

在我国陶器里面,最迷人的是唐三彩,一直到文明的今天还受到广泛的喜好与收藏!唐三彩是陪葬的陶器,色彩亮丽有黄、绿、青三色铅釉,故名唐三彩,但不一定每件唐三彩都三色俱全,但可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术来制造出美丽的花朵,以及先在坯体上刻花成暗色图案,变化无穷,彩色斑斓!唐三彩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唐代盛行厚葬,不仅是大官贵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风气!唐三彩种类很多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大致上较为人喜爱的是马俑,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嘶,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各种姿态!至於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徵;贵妇面部丰圆,梳成各式发髻,穿著色彩鲜艳的服装,文官彬彬有礼,武士刚烈勇猛,胡俑高 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壮气概,足为我国古代雕塑的典范品!古人常说唐朝女子“以肥为美”!实际上那种健壮的美,更接近男人的端庄之美、浑厚之美!所以,唐朝的美,本质上属于陶的美!唐朝所有的艺术只要有一尊唐三彩,就会把唐朝所有的美都凸出来了!

1.2东汉的青瓷

具有女子属性的瓷器最早也爱披青釉之纱,如东汉的青瓷,当陶器被唐三彩穷尽绚丽辉煌之后,便悄然隐退让位于瓷器!

1.3北宋的五大名窑里的汝窑

后周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宋代的陶瓷氏我国的鼎盛时期,也是闻名世界!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后人仿制也少能匹敌。中国古瓷最闪亮登场实际上已到了北宋!北宋的五大名窑里的汝窑瓷器卷伏着东方女性最迷人最含蓄的静态美,那种淡雅极致的青色,悠悠闪出女性般的光辉!再说一个“汝”,本身就说明女人似水!所以,宋朝的美,本质上是属于瓷的!宋朝所有美感,只要有一件汝窑碗,就可以把宋朝所有的美都凹括进去了!宋朝五大名窑之后,青花开始在元朝登常犹如民间村姑从乡村选美被选进皇宫!

1.4明清宫廷里红釉、黄釉、蓝釉、五彩、粉彩瓷器

明清宫廷里后来出现的红釉、黄釉、蓝釉、五彩、粉彩瓷器等全都带有女性美的特征!因为深宫之女特别有时间打扮,皇上就命督瓷官唐英等烧制了一批又一批适合宫廷皇后、妃子、贵人们喜欢的美丽瓷器取悦她们!到了明清宫廷,瓷器的女性化的美被完全形象化了,被耀艳、张扬着,飘逸出高墙深锁的宫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康熙(豇豆红釉)美人醉柳叶疲楷那娇小又站立不稳的外形,犹如着三寸金莲的踏着碎步婷婷玉立的美人!所以,还可以说,一件康熙美人醉柳叶疲楷把女性化的瓷器的美发展到了极致!明清官窑瓷除了王公贵族最偏爱外就是从古到今的商人了!因为在商人眼里,瓷器与美人一样,除了是艺术品之外,更是保值增值商品,这就是中国瓷器发展到清末年间最大的悲哀了!

2.我国古代的陶瓷是怎样分类的

陶瓷有多种分类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四类:

2.1按用途来分

可分为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电器陶电子陶瓷,化工陶瓷,纺织陶瓷,透气陶瓷等等。

2.2按是否施釉来分

可分为有釉陶瓷和无釉陶瓷两类。

2.3根据陶瓷的性能

可分为高强度陶瓷,铁电陶瓷、耐酸陶瓷,高温陶瓷、压电陶瓷,高韧性陶瓷,电解质陶瓷、光学陶瓷(即透明陶瓷),磁性陶瓷,电介质陶瓷,磁性陶瓷和生物陶瓷等等。

2.4可简单分为硬质瓷,软质瓷、特种瓷三大类

3.陶瓷器的发明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1人类自从开始懂得制作陶器,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野蛮时代的最低级阶段――是由制陶术的应用开始的”。在制陶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中国人发明了瓷器。陶瓷器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人们生活问题,如生活用具、建筑材料等,还提供艺术的享受。

3.2陶器是粘土经过成型、干燥和烧制的一类制品。在陶器发明前,人们盛物用瓢、凹石、蚌壳等天然盛器。人类为了加热食物,只能用灼热的石块不断投入有食物的水中,一直到水沸料熟为止。因此,当时人们急需一种能耐热、轻便而坚固的盛器。只要把粘土做成不同形状毛坯放到火上烧烤,使粘土中的矿物起化学变化后,能生成一种新的物质――陶。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始了定居生活,盛水、蓄物等日常生活的需要,促使了陶器的发明。

4.陶瓷为什么能够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中源远流长

陶瓷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陶瓷艺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034-01

当代文化的问题已经成了热门的话题,陶瓷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也同样受到了相关的部门和单位的重视。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开始关注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和发扬人文精神。在近几年,在城市的建设当中仍存在有意无意地改变古城原貌,不断的会发生丧失文化特色的事实。因此,当保护和发展成为矛盾时,应该在保护传统的前提下寻求发展的道路。

追随着历史的轨迹,寻求出陶瓷的产生、发展、演化的过程以及它们相互的关系,揭示它们不同的文化特征,寻求它们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虽说有益却非常的艰难。说其艰难,并不是单指寻找和归纳这些相关的大量资料,挂一漏万是难免的,而这种努力能否被人理解和认同还是个问号。

这些看似简单甚至重复的陶瓷器形和装饰纹样,它们却积淀着远古时代深刻的文化内涵,凝结着高超技艺赋予它的美感。人类学家和美学家指出,需要几代人不断的努力完善的陶瓷纹样,蕴藏着人类文明特有的丰富内容,展现着永恒的艺术魅力。而抽象简洁的陶瓷造型,包含着各类艺术不可或缺的韵律、节奏和尺度,构筑了视觉艺术必须具备的基础形态。显然,陶瓷艺术作品除了实用功能之外,同样还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物质载体。或者说它是基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作用,使之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

随着人们精神文明物质生活的发展,陶瓷艺术必然以不同的形态和面貌呈现出来。但从未消弱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密切联系。虽说陶瓷艺术工作者常以群体的形式出现,而且是由集体分工完成的,以至“物”的因素如此稳固,不仅是指它最终的存在形式,更是掌握和驾驭制作陶瓷的材料、工艺、烧成等复杂的加工技艺的过程。因此,陶瓷艺术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人们完全可以说土与火的艺术交融,形成了它对于人类文明的根本价值。以至中国陶瓷文明与全世界,国名也因之被称之为China,即瓷器之国。

传统陶瓷艺术的演变和发展为当代陶艺的发展提供了浓厚的文化基础。当代陶瓷艺术的创作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我国不同时期的陶瓷发展和制作的方法。传统的陶瓷艺术创作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当代陶艺的发展格局。传统陶瓷文化的背景下陶瓷创作观念成为了现代陶艺创作者提供了精神支柱并引导了其创作方向。当代艺术家的创作道路与设计理念不仅仅是关注生活、社会、人性的艺术,而是在西方主流文化影响下脱离了生活的“媚俗艺术”陶艺艺术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受到了很大相应的影响。克服现在的不利因素去寻求民族的文脉和生活的韵味才能明确陶艺创作的方向。

本土文化遗产的逐步丧失是陶瓷艺术艺得不到推广的根本原因。传统陶瓷与现代陶艺、生活陶艺的发展在建国以来表现出的滞后,也与缺乏重视本土陶瓷文化有很大关系。近百年来陶瓷艺术的发展,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陶瓷艺术越来越缺乏,现代陶艺的发展迷失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无法摆脱西方国家及日本、韩国等国现代陶艺的影子。我们要明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发展中国的瓷艺术生活陶艺依然需要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学习。陶瓷艺术品的定位要以我国消费群体的实际购买能力与审美标准为主要参考标准,只有这样才能逐步体现陶瓷艺术创作的意义,才能从根本上振兴我国陶瓷艺术产业。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以至人们曾经认为科学决定一切,而历史遗留的文化遗产却被当作不切实际的形而上学,甚至被看成落后和保守,认为它阻碍了中国的科学进步,应该摈弃。努力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力虽是当务之急,却不应失掉宝贵的人文精神,甚至扩大科学与艺术的距离。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应该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挖掘传统工艺所蕴涵的文化特征,站在历史基础上考证“陶瓷文化”对于人类文明曾今经意味着什么,发挥过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它在当代文明中的地位。

在当今信息社会里,电脑已经强于机械百倍的效率,给人带来工作和生活上更大的方便。但是,电脑不能替代人脑,更不能取代手的作用。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在《庄子》记录的警句中所蕴含的意义。历史上一切文化的发展都需要达到平衡。即:“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实用与审美的平衡、科学与艺术的平衡、理工科与艺文科的平衡、传统学科与现代学科的平衡……。”任何失衡都会对人类自身生存造成威胁。而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事物多元化的发展。因此一切文化的发展方向,必须建立在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物质基础上。才能加强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形成对不同文化各自价值的肯定遗迹相互尊重。

参考文献:

[1]范道明.范道明谈八十年代的美国陶艺.艺术家,中国陶瓷史,台北市艺术家杂志出版社,1990年5期.

[2]李砚祖.现代陶艺论纲.中国艺术学研究,湖南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