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2四季之美
第一课时
一、判断下列加点字读音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改正。
kē
lín
yì
窠里(
)
凛冽(
)
闲逸(
)
二、读拼音,写词语。
lí
míng
hóng
yùn
xīn
kuàng
shén
yí
(
)
(
)
(
)
xián
yì
pěng
zhe
yè
mù
jiàng
lín
(
)
(
)
(
)
三、读句子,找出错字并改正。
1.天空漂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2.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荧火虫翩翩飞舞。
3.夕阳西沉,夜暮降临。
第二课时
一、根据要求默写课文内容。
1.描写春天黎明天空的句子:
2.描写夏天飘雨夜晚的句子:
3.描写秋天大雁飞翔的句子:
4.描写冬天早晨的句子:
二、读一读,选一选。
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
1.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
2.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
3.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
三、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
lǐn
√
二、黎明
红晕
心旷神怡
闲逸
捧着
夜幕降临
三、1.漂——飘
2.荧——萤
3.暮——幕
第二课时
一、1.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2.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3.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4.
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升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二、1.B
2.A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075-01
语文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教学策略越来越细致繁杂,出现了将信息技术的优势泛化,甚至滥用的现象,使得语文课堂丧失了真实的面貌,让学生的说读能力逐步减弱。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不需要花哨的东西充斥其中,也不能囿于某种模式之内,而应真正落实语言文字教学,应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调整课堂环节,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还原语文课堂教学的本真。
一、扎实基础,不滥用课堂表演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扎实学习基础知识。不少教师通过组织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活动一个接着一个,气氛非常热闹,但是学生并没有明显的收获,学生记住的只是哪些活动更好玩,而不是从中掌握了知识。如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课时,文章写的是一位小女孩与一个学者的对话,有的教师在上课时安排了对话表演,先是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进行对话朗读,之后各小组进行训练朗读,朗读占据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语言的积累不仅仅靠朗读,还有词语、句子的理解,文章主题的探究,写作手法的学习等。学生在热闹的课堂中没有静思的过程,所学习的内容就无法变成自己的东西。课堂教学应动静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之余获得静思提升。在上述课例中,学生自由朗读之后,教师可以让两名学生分角色对话表演,其他学生带着问题倾听、评价并思考问题答案,问题设计为:“通过阅读文章内容,你觉得季羡林先生告诉了我们哪些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呢?”学生思考总结,从文章的细节处归纳问题答案,其思维灵动变化,学习更加真实,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追求简约,脱离固定模式
语文教学要有教案作依托,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随时作出调整,如果学生的表现和预设不同,教师则要根据课堂实际延长或缩短相应环节的时间,让简单的课堂收获不简单的效果,这就是真实语文课的魅力。一节课40分钟,具体环节有课堂导入、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静读分析、合作探究、课堂反馈、总结反思、布置作业等。教师如果严格按照程序教学,整个课堂不仅太过紧凑,而且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讨论往往浅尝辄止。教师应对语文课堂进行灵活把握,根据具体内容合理安排环节,留出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挖掘。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时,由于学生都吃过花生,一部分学生也知道花生长在地下,教师可直接向学生讲解花生的播种和收获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以后,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教师可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在理解父亲的话上:“父亲在说花生的好处时,为什么还提到了桃子、苹果、石榴?”学生结合对比手法的运用加深对主题句的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至此,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几个简单的环节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有效。
三、探究细节,落实语言教学
课堂教学要注意关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态,尤其是在对文本细节的探究上。如果一部分学生回答出问题,教师便一语带过,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只作蜻蜓点水式的指导,往往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细节探究是学生对精要语段进行研读,近距离接触语文,对语言文字运用技巧的分析和学习,这也是最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师应当抓好细节教学,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真正领略语文学习的真实性。教师在备课时要突出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优化课堂结构,落实语言教学,以求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如学习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细节处“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此处的时间叙述有什么作用?句中标点是逗号而不是顿号会有什么效果?学生分析出用逗号表示停顿的时间更长,在阅读时需延缓语气,表现出父亲的坚持。结合文中对父亲外貌的细节描写“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课文为什么给父亲这样一个‘特写镜头’?”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细节,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力量,从更深的层次理解文章的思想主题。
关键词:语言文字 阅读兴趣 阅读能力 积极主动性
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看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假如学生厌学情况严重,哪怕是文质兼美的经典课文也懒得翻阅,怎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呢!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于阅读缺乏浓厚兴趣。人在教室,心却留在了教室外面。这种局面,直接影响了文化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当然如果某教师班上的全体学生都喜爱阅读、热衷于查阅,那他变成一个充满激情的合作益友,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下面就如何“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来提高文化素质”这个话题,谈几点个人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一、从培养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抓起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学段阅读教学制定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借助于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实际生活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读懂文意,能够交流。这就要求我们从朗读、默读、借助图画阅读等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抓起,重视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认读习惯;把理解程度的要求尽可能降到最低点;重视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积累词语的同时提倡与他人交流与合作。
认(识字)是读(读书)的起点,认读是阅读能力中最基本的要求。能识字,会写字,能朗读,会默读,这才具备了进入阅读世界的基本条件,先走到门里,然后才可能登堂入室。所以,识字、写字、读书、背诵、兴趣、习惯,必然是低年级阅读中重点强调的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以前三本教科书,都专门设置了“识字”板块,书后附有400~800字的“生字表”;大部分课文都随字注音,并以“我会认”“我会写”“读读背背”“读读说说”等灵活多变的形式吸引小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每项内容都配有优美的插图以扩展思维空间。这是符合儿童记忆力高于理解力的年龄特点的,抓住记忆的最佳时机,让学生更多的记住终身阅读的必备知识。“不认识”“读不懂”何谈兴趣?在具体操作上我们知道,小学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孩子刚从口语交际迈入书面的交流,由现实世界进入符号世界中去,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完全适应的,必须经过不断地学习、训练,帮助他们切实渡过认读这一关。首先是辨认文字符号,分清词与非词同时要进行意义整合,能分清句读。然后动用发音器官,读清课文语句、捕捉到语言信息。最终实现读得正确、连贯,不错、不丢、不添、不断、不重的目标。阅读后对课文整体内容的轮廓,能有粗枝大叶式的了解。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借助于再造想象感受到祖国语言的魅力。
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发掘动力源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没有学习期待的行为,就缺失了行动力量的源泉。如同大海里失去航标的船只,永远不会到达理想的彼岸。学生在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已经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
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可预设疑问:(1)“牛、马、鸟能四海为家、走遍天下,植物能吗?”(2)“植物要离开妈妈该怎么办呢?”带着这些有兴趣的问题,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课文内容,很快明白了种子传播的方法。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内容较多,学生往往感到生疏而无趣。可预设疑问:(1)“听说过4・16韩国客轮沉没事件吗?事故发生后船长和船员是怎样逃生的?”(2)1870年3月17日夜晚,诺曼底同样发生了沉船事故,哈尔威船长以及它的船员们是如何对待乘客的呢?”对于媒体热炒的事件和与之反差极大两队船长、船员之不同作为,学生对其结果求知的阅读期待是非常强烈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开拓动力源泉,我们采用了设悬念、置疑问等方法调动学生阅读兴趣,适时加以过渡引导以活跃其思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让阅读过程不断深入发展,提高阅读能力。
三、通过语言文字的再创作,调动阅读原著的积极主动性
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更多的是以形象思维的形式感染学生,使他们熏陶于优美的具象世界当中,区别于严密逻辑推理的数理教学。学生参与和阅读内容相关的各种活动,把呆板的语言文字以表演、绘画、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光影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和创作欲。进一步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例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诗二首”,小学生对的丰功伟业了解得不够充分,更难体会到艰苦的经历。这对学生深入理解诗词丰富的内涵有相当大的难度,容易失去体味诗词美感的兴趣。我们先设计一些与阅读相关的疑问,带着这些问题观看有关的影视作品、参观英雄纪念碑和宣传画片等,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这本教材“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等阅读文字,老师用了八幅图画展示李白“率真・傲骨”“剑魂・月影”的鲜活形象,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字材料,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在画面的构想,景物的取舍之间,学生对阅读内容就有了深入的理解。一改被动阅读的局面。
四、在阅读中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053-01
“多读书,读书好,读好书。”冰心老人的一句话点出了阅读的重要性。特级教师支玉恒也说过:“语文是读出来的。”每一个学生都应在阅读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体验与乐趣。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有效品读更是学生理解文章、感悟情感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凸显有效品读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想象品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想象可以帮助学生悟出文中的真谛。”爱因斯坦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品读,即有想象力参与的品读。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调动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个人修养以及情感体验等补充构建文本的意义世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在设计引导学生品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时,笔者先让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你从这段文字想到了什么?”有学生说道:“从‘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我想到了父亲受重伤的样子。”笔者顺势让学生观看美国地震后的惨状图片,通过想和看,学生很容易了解到这场灾难的可怕,以及父亲在险恶情况下救助儿子的危险性。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想象:“当时父亲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挺过来的?”学生根据生活体验自主想象:父亲在废墟中挖掘的时候,有一块大石头落下来,砸在他身上,鲜血直流,但他忍住伤痛,继续寻找儿子。也有的学生想象:大火把父亲的衣服烧着了,他的身体烧伤了,但他顾不上自己,依然坚定信念找到儿子;突如其来的大爆炸把父亲的双腿炸伤了,鲜血直流,但他毫不畏惧……学生在想象中反复品读句子,一次比一次读得深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父亲的勇敢与执着,感悟到父亲的“了不起”。
二、换字品读
课文中许多恰到好处的字词不仅生动地反映了文本内容,而且非常传神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换词品读就是引导学生品读关键字词,在词语的比较、推敲中进行理解、体味,感悟出词语运用的精妙,学生既能从中体会语言的内涵,又学会了遣词造句。
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珍珠鸟》第五自然段中“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这一句时,笔者先引导学生进行换字比较:“‘扒’字可以换成什么字?”学生例举出几个字:“拨、掰、挑、挪”。笔者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换词读一读,并思考:这些字真的跟“拨”字差不多吗?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换词品读之后,纷纷说出自己的意见。生1:“我觉得‘扒’字好,这样可以看出‘我’的小心翼翼。”生2:“从‘扒’字可以体会到‘我’害怕打扰它们平静生活的想法。”生3:“我觉得‘扒’有一种温馨的、爱小雏的味道,其他的字就没有这种味道。”在学生理解了换字的不同之后,笔者顺势小结:“这轻轻一扒,扒出的是‘我’对小雏的疼爱,扒出的是‘我’对这幼小生命的珍惜和敬重。”学生在读、思、说中领会到换词品句及揣摩文句内涵的方法。
三、补白品读
教材中存在着不少“空白点”,它们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解读。补白品读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教学时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感悟,从而获得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教师可以抓住文中概括性的句子,采用演绎补白的方法使原本抽象概括的句子具体化、形象化,促进阅读个体对语言的感知。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心中那盏灯》一文有这样一句话:“我的心里却一直珍藏着那盏冰灯,那是一盏最美的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为什么“那是一盏最美的灯”,笔者首先设计三项补白练习:“1.那是一盏用冰做成的灯,是父亲用心打磨的灯,所以那也是一盏用 做成的灯。2.那是一盏用冰做成的灯,凝聚着父亲对孩子的爱,所以那也是一盏用 做成的灯。3.那是一盏用 冰做成的灯,凝聚着父亲对孩子的情。所以那也是一盏用 做成的灯。”其次,为了凸显“父爱成灯”这一主题,让学生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笔者深入设计了一项补白练习:“那是一盏用‘ ’做成的灯,所以我觉得‘那是一盏最美的灯’。”学生在多层次的想象中感悟到那是一盏用“温暖、心血、亲情”等做成的灯。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知道学生“在哪里”
有人笑谈:语文教师上课时是知道要“去哪里”的,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学生现在“在哪里”。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非但不是“零起点”,而且是起点各异。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犹如处于阅读之旅的始发站,教师很有必要对出行的人员及装备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1. 学生的知识起点
谁也不能否认学生是带着一定的知识储备进课堂的,虽然每位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差异,但是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基本一致的。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一句,抓住关键词“智慧”开展教学,再布置课堂作业:联系文本说说“智慧”的体现,用“智慧”一词造句。笔者看着“熟悉”的作业,不由想起之前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赵州桥》中“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时,关于“智慧”一词的教学也设计了类似的课堂作业:题1 ,正确书写“智慧”,至少说出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题2,用“智慧”造句。题1的设计主要考量的是“智慧”一词是该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题2的设计与四年级的“撞衫”了。两个年级课堂作业雷同的现象,说明四年级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零起点”,显然是不科学的。
2. 学生的思维起点
思维起点一般是指学习和认识新知识时已具备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它的基本形式就是判断,主要有自然起点与逻辑起点两种。关于自然起点,通俗地说便是感性思维,是关于主体的感知觉记忆与情绪的心象手段。思维的逻辑起点也是一种心象手段,是运用表象和想象对于事物的分析和把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抽象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以感性思S为主,即通过具体的形象,运用语言的描述进行思维。比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让学生完成“作者笔下的小艇是什么样的”与“威尼斯小艇有什么特点”两份作业,便是两种思维方式指导下的体现。前者让学生借助具体的语言,通过感知觉的参与,产生富有情绪的表达――小艇又窄又长,两头翘起,还很灵活,你看……后者基本上只能得出理性的判断:小艇具有三个特点,分别是……两种思维方式无所谓对错,只是作为教师很有必要考虑:小学生更喜欢哪一种表达方式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特征有所认识,阅读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
3. 学生的经验起点
我们经常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看到这样的作业:这篇课文写了几方面的内容?完成这份作业,需要对文本的主要信息进行提取,梳理要点并进行表述,具有一定的难度,并非适合所有年级的阅读教学。
比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师在新课伊始便出示课堂作业:课文围绕荷花写了
、 、 等三方面的内容。期待学生以“闻花香、看花美、联想花”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但这必然导致课堂上出现少数学生应答而多数学生当“看官”的现象。假如教师先让学生说说各自然段主要写作者在做什么?那么学生很容易读懂第一段写作者闻到荷花的清香,第二、三段写作者看到美丽的荷花,第四段写的是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荷花。在此基础上,借助课堂作业:“课文先写 ,接着写 ,最后写 。”让学生梳理课文的脉络。经由读懂一段话,再把段意联结起来整体把握课文的学习过程,是中年段学生语言训练和经验积累的重要经历。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重视学生的经验起点来展开教学进程。
二、 定位学生的学习终点,明确学生“去哪里”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终点,目标明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制约和规定学习的进程[1]。其实,相对“在哪里”的茫然,关于“去哪里”――学习终点的问题,教师还是比较清楚的。毕竟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设计的一部分,教师总会从字词学习、文本把握、词句理解、表达赏析等方面列出几条要求,并付诸实践。
不过教师信手从各类参考书、教案集中誊抄的“教学目标”缺乏对学段目标的准确定位和基于学情的具体要求,大多缺乏针对性而且不具操作性,课堂作业设计也失去了准星。明确教学的终点,要求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要能关注学情,体现学习策略,给出检测标准,教师依标扣本设计课堂作业方能让不同起点的学生共同走向终点,并允许个别学生拥有一定范围的弹性要求存在。
1. 明确学段的阅读目标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第三学段都提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教学目标,但是第三学段进一步提出“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和“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的要求。不同的学段不同的要求,决定了课堂作业设计着力点的异同。如,同是写人叙事文章的内容概括教学,四年段属于第二学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可。第三学段要“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和“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因此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桥》的课堂作业应这样设计:题1,课文记叙了发生在老汉身上的什么事?抓住具体的语句说说老汉是个怎样的人;题2 ,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人物的特点,说说环境描写在烘托气氛方面的作用,并仿写一段话。教师熟识学段目标,才不至于提出低于或高于学段目标的教学要求,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规定和提示课堂作业的内容和评价标准,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均有的放矢。
2. 明确课时的训练目标
学段目标是基于学段的基本要求,相对宏观一些,课时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是引领教学和检测学生是否到达终点的评判标准。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猫》一课的教学,教师在教学目标中提出:了解作者笔下猫的性格,并用关联词说说它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课堂作业设计如下:课文第一自然段从______、______、 ______ 三方面写出了猫的性格______。主要体现在它既______又______;既______又______。虽然______但是______;虽然______但是______。表达作者______的情感。
学生当堂答题,教师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反观自己的教学,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帮助所有学生最终到达终点。
3. 保证必要的弹性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否科学,还应体现在能否促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比如新课中的生字,有的学生课前已熟识,有的学生连字音都不能正确拼读。基于学生起点的教学,教师应把听写排进课堂作业,用时2~3分钟进行6~8个生字的听写,随后同桌用1~2分钟迅速批阅。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教师重点展开易错、难懂字词的教学,然后让听写有误的学生订正誊抄;达到正确书写和理解的学生,自由选择用其中的词语口头编故事或写句子。学生的差异是现实存在的,教师考虑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学目标允许弹性存在,以期下要保底,上不封顶。那么所有的学生都能到达终点,教师还会欣喜地发现有不少学生还取得了“破纪录”的高水平发挥。
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师在课结束前出示课堂作业:题1, 抓住词眼“醉”,说说文中谁醉了,为什么醉了?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人物,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题2,思考谁没醉?为什么?通过查阅资料说说对作者的了解。选择题1的学生再次回看全文,抓住词眼“醉”字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词的表达之妙:“小儿醉”因为周围景美,因为卧着剥,自由惬意而醉;“翁媪醉”,因为满足于孩子们自然成长已能分忧,老夫妻自在逗乐喝酒而醉;“大儿子醉”因为暗喜自己能种田,想象明年好收成,欣喜劳动能换来美食而醉。教师从学生的反馈判断是否达到学习的终点。选择题2的学生则要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跳出文本,了解作者的生平与抱负,感怀作者的豪情与无奈。学至于此,学生显然超越了学习的终点,奔向了另一个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