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苏轼的资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雪茄的历史】
位于现今墨西哥犹加敦(Yucatan)半岛上的美洲原住民,可能是最早种植烟草的民族。之后南美洲,北美洲才开始烟草的种植。最早种植烟草或抽烟草的民族已无从追溯,但可以肯定的是,欧洲人一直要到1492年哥伦布航海之旅发现新大陆后,才知道有烟草的存在。
当时哥伦布的两名水手发现古巴的印地安人利用棕榈叶或车前草叶,将干燥扭曲的烟草叶卷起来抽,这即是原始的雪茄。
抽烟的习惯于是快速传播到西班牙与葡萄牙本土,不久后又传到法国、意大利,十六世纪中期,欧洲人对烟草已相当熟悉。
【雪茄名称的由来】
雪茄的原文并不是英文,拼法也不是Cigar,它不是名词。而是一个动词。雪茄的原文是来自玛雅文(Mayan),原文是Sikar。即抽烟的意思。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迎面而来的浓郁烟味四溢,令人闻香惊叹。便透过翻译问:"那是什么东西?"但翻译却误译为:"你们在做什么?"对方回答Sikar。因此雪茄的原文传承至今,由当时的动词转成名词。
雪茄由美洲大陆进入到欧洲后,玛雅文的称谓被拉丁语称为Cigarro,是与现代英文拼法最接近的语言。
【"雪茄"中文命名的由来 】
1924年的秋天,刚从德国柏林和第一任妻子张幼仪办妥离婚手续的徐志摩回到上海。周末,在一家私人会所里邀请了当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先生。泰戈尔是忠实的雪茄客,在两人共享吞云吐雾之时,泰戈尔问徐志摩:"Do you have a name for cigar in Chinese?" 徐志摩回答:"Cigar之燃灰白如雪,Cigar之烟草卷如茄,就叫雪茄吧!"经过他的中文诠释,已将原名的形与意,造就了更高的境界。
【雪茄的基础知识 】
雪茄的构造:
一支雪茄由三部分组成最里面是茄心,即填料叶(Tripa),然后是茄套, ,即捆绑叶(Capote),用来保护填料叶,最外面是茄衣,即包扎叶(Capa)。
雪茄烟叶的分类:
Corojo植株:利用阴植法种植的植株,烟叶薄、大、叶脉细,每棵植株有八至九对叶子,共分为七层。
Criollo植株:利用阳植法种植的植株,烟叶厚,叶脉粗,油性大,用做捆绑叶和填料叶。每棵植株有六至七对烟叶,共分三层。
阴植法:用麻布帐篷遮盖住植株,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的种植方法。
阳植法:直接在阳光下种植,使植株有充足的阳光照射的种植方法。
【雪茄的分类】
手卷雪茄:整支雪茄包括茄心、茄套、茄衣完全经由人手卷制。
半机卷雪茄:由机器用捆绑叶卷实填料叶制造烟芯,然后用人手卷上包扎叶制成。
机卷雪茄:整支雪茄由内到外全部由机器制造。
【品尝雪茄 】
众所周知,抽香烟是将烟雾吸入肺部,然后吐出,而抽食雪茄与抽香烟截然不同。正确的抽食方法是每吸一口雪茄的同时口含雪茄烟雾,在充分享受雪茄特有的醇香后轻轻吐出烟雾。须注意的是,雪茄的烟灰有助于冷却雪茄,因而,不要轻易弹走烟灰。最后,当你品尝完一支醇香的雪茄后,不要像熄灭香烟的方法将之掐灭,你只需将雪茄放在烟灰缸边,数秒后,它就会自动熄灭。
挑 选 雪 茄
一般而言,挑选雪茄前先得检视茄衣,看看她是否原封未动,散发健康的光泽,是否过于干枯易碎,导致使雪茄口感趋于粗糙辛劣,是否散发浓郁的香气?(如果没有的话,可能表示储藏失当),优质雪茄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如果茄衣的叶脉过于纵横突出的话,表示烟厂的品管有问题,千万别购买。
茄心得调配才是影响雪茄风味的主要因素。依照经验:越深色的雪茄越浓郁,口感可能也甜些,因为深色茄衣含的糖分较高。经妥善保存的雪茄,在香柏木盒中也会继续成熟发酵,在成熟的过程中,雪茄的酸度会越来越少,浓郁的雪茄,尤其是那些粗胖型雪茄成熟的愈好。
但温和型的雪茄,特别是采用浅色茄衣的,一旦储放过久便会失去香味。所以一般先抽淡色的雪茄,在享受深色的雪茄。熟成良好的茄衣刚开始时显得油腻,成熟后会变得更加滑润,色泽也更深。
我们建议刚品尝抽雪茄的人,先选择如Minuto或Carolina之类的小型雪茄,之后在该抽口感温和、较粗大的雪茄,如哈瓦那出口的H.Upmann。大多数人在早晨或中午用过简餐后,较偏好口感温和的迷你型雪茄。
茄 衣 的 颜 色
雪茄叶的颜色越深,抽起来味道就愈甜愈浓郁,茄衣的油脂和糖分就愈高。茄衣的颜色有时集中,可以粗略分成七种级本色:
青褐色 又叫美国市场精选,简称AMS 或Candela.在烟叶成熟前采收并快速烘干,叶子才会是这种颜色,清淡的几乎无味,含有少量的油脂。
DUBELE CLARO
如淡咖啡般的浅褐色 是清淡型雪茄的标准色,如哈瓦那H.Upmann和采用康乃迪克遮叶做的茄衣的雪茄。
CLARO
茶色,中褐色 采用喀麦隆茄衣的多明尼加制Paratagas
COLORADO CLARO
暗红褐色 味道芬芳,经完整发酵成熟后的色泽。
COLORADO
深褐色 口感中等醇烈,气味较Maduro颜色浓郁,风味醇郁丰富
COLORADO MADURO
如咖啡般的深褐色 如浓郁的哈瓦那品牌Bolivar 很适合雪茄老手享用,也被视为传统的古巴雪茄色泽。
MADURO
黑色 口感极浓郁但不太有香味。
OSCURO
享 受 雪 茄
在享受手制雪茄之前,先得剪开冒顶。市场上各种修剪工具都有,重要的是保持切口清洁平顺,否则抽起来就不顺当了,还可能损坏茄衣。切时得留下1/8英寸的冒顶,别将冒顶完全切除或切到冒顶下端,否则会损坏茄衣。点雪茄时可用火柴或天然的瓦斯打火机,别用汽油打火机,因为他会减损雪茄的风味。不应使用硫或蜡含量太高的火柴。点的好的雪茄抽起来总是比较舒服宜人。
1. 将雪茄横拿着,与火焰直接接触, 缓缓的旋转雪茄,直到环径均匀的熏成黑色为止。
2. 用口衔着雪茄,将火焰放在离雪茄半英寸处,边旋转边慢慢抽雪茄,注意点的是否均匀,否着有些部分会烧得比其他部分快。
3. 轻吹点着一端,确定燃烧是否均匀。
这两节课的授课内容都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恰巧有三个环节所使用的幻灯片大致相同,但是由于教师的处理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试简要再现与分析如下:
误区一:时机不当
【教学环节再现】介绍作者生平和此词创作背景
课例甲
教者在板书课题后,直接投影关于苏轼的生平及此词创作背景的幻灯片:
苏轼(105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世人称其为“坡”。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他极力反对,出为杭州地方官。后被诬作诗讽刺朝廷,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执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这首词作于谪居黄州游赤壁(鼻)矶写的,这时作者47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借怀古抒发自己的怀抱。
课例乙
在知人论世(分析文本理解人物)环节,将周瑜、苏轼的人生经历进行比较时,教师结合《赤壁赋》相关内容,投影介绍苏轼的生平及此词创作背景:
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移知徐州。
元丰二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
元祐八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再贬儋州。
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分析及矫正】
这个环节的处理,课例乙优于课例甲。课例甲中,幻灯片的播放是按照我们常见的授课程序走的,导入——板书课题——简介作家作品……已经成了一种定式,这说明设备新了,技术新了,但观念没有更新,教学习性没有改变。介绍完就放下,紧接着推进下面的教学流程,这个环节学生在记忆上没有留下多少痕迹,即使留下了,也会产生后抑制效应,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且该课例后面也将周瑜和苏轼进行了比较,像这样的环节,至少应设置超链接,回到前面的幻灯片,让学生重温有关背景知识。课例乙中,教师在分析“多情应笑我”的原因时,投影幻灯片,利用以上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此时苏轼的境遇与心情,从而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从后面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看,效果显然优于课例甲。这说明,幻灯片的播放时机非常重要。所谓“教当其时,则事半功倍;失其时,则事倍功半,或竟全失其效。”(陶行知语)
因此,我们要善于选择幻灯片的播放时机,特别是要改变我们身上某些不良的教学习性。选择幻灯片播放时机的依据主要是看其与教学环节的结合度,即:是否和该环节的实施目标结合,是否和该环节的教学重点、难点结合,是否和该环节中的学生活动结合,等等。
误区二:以多为贵
【教学环节再现】探究“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复杂情感
课例甲
投影余秋雨关于苏轼“成熟”的文字一张幻灯片(画线词语在幻灯片上为红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坡突围》
课例乙
投影苏轼复杂思想构成等四张幻灯片:
幻灯片一:
儒:积极入世
释:逆来顺受
道:超然物外
幻灯片二:(内容同课例甲,未有红字)
幻灯片三: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解释,你认为哪一句更为贴切?
人生转瞬即逝,自己年近半百却一事无成,可悲!
人生是非功名生死皆为虚无,唯有江月永存,可叹!
幻灯片四:
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概。词中写江山形胜和英雄伟业,在苏轼之前没有成功地出现过,因此这首词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吴熊和《唐宋词一百首》
【分析与矫正】
这个环节的处理,课例甲优于课例乙。关于“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一句流露出来的作者情感是消极还是积极,历来就颇有争议。两位教师都是利用幻灯片突破教学难点。课例甲教师利用红字词语,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和相关背景知识理解该诗句情感内涵,学生理解和表述较为准确,以一当十,极为俭省地解决了教学难点。课例乙教师在较短时间内播放了四张幻灯片,讲解和组织讨论的时间均较短暂,而且其内容芜杂,有些地方的理解还有难度,观点有相互矛盾之处,恰恰是需要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结果造成学生走马观花,脱离文本架空分析,理解浮于表面。其实,这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一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教师就走马灯似的播放幻灯片,关于这个地方,张三是怎么说的,李四是怎么说的,就是不让学生自己说,让学生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古人云,多则惑矣。笔者以为,大道至简,遇繁则宜删繁就简,遇难宜则化难为易,是为处理教学难点的要诀。在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时,幻灯片的投放数量不宜过多,应以精取胜,而不是以多为贵,以一两张为宜。否则,用时不多,则会浅尝辄止;用时过多,则会导致教学难点冲淡教学重点。
误区三:设计欠妥
【教学环节再现】比较周瑜、苏轼的人生际遇
课例甲
教师投影要求学生完成表格,思考:苏轼为什么独独怀念周瑜?先投影学生对周、苏人生际遇的熟悉部分,然后要求学生阅读文本,填空。
幻灯片甲:
思考:苏轼为什么独独怀念周瑜?
人物 周瑜 苏轼
年龄 34岁 47岁
职务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虚职)
外貌
婚姻 爱妻亡故
功业
学生通过阅读诗歌,概括出周瑜“雄姿英发”、“小乔初嫁”、“功成名就”,而苏轼是“早生华发”“功业未成”。
课例乙
教师先投影关于周瑜的部分,教师简要介绍苏轼的相关情况后,直接投影苏轼的部分。
幻灯片乙:
知人论世
人物 周瑜 苏轼
年龄 34岁
生活 幸福美满
外表 英俊潇洒
职位 东吴大都督
成就 功成名就
教师略作解说后投影有关苏轼的概况:47岁、穷困潦倒、早生华发、黄州团练副使、一事无成。
【分析与矫正】
这个环节的处理,课例甲优于课例乙。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所提的问题都是一样的:“那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苏轼为什么独独怀念周瑜?”然后引导学生将周瑜苏轼的人生际遇进行比较,应该说这样的设计都是颇有深意的,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但是课例乙缺少了一个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文本的过程,丧失了一个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概括能力的契机,令人遗憾。
因此,笔者以为,幻灯片的设计要注意知识的呈现方式和顺序,活动展开的环节和顺序,思维的方式和梯度,一般不宜用“告知”的形式直接呈现结果,而应该引导学生读文本,会作者,多表达,听说读写语文活动全面展开,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
关键词:苏轼;俳优传统;俳优言辞;宋代杂剧
苏轼是宋代文学大家,其诗文创作俳谐幽默又语含讽喻。俳谐戏谑,作为一种智力优越、常识渊博的展示,娱己且劝世;仕途坎坷时,戏谑又可淡化痛苦,抚慰伤痕。因之苏文可读性强,人人喜爱。但语含讽谏,忠言逆耳,多次获罪,命运多舛。追溯苏轼诗文风格的形成原因,除对以往俳优传统的汲取以外,笔者认为苏轼素好杂剧,宋代杂剧传统对苏轼俳谐以及讽喻劝谏两个传统的形成产生过直接的影响。
一
唐代歌舞戏诸体兼备,蔚为大观,“已经是古俳优发展的最高阶段”。宋代杂剧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任半塘先生谓:“现知唐代戏弄所有体裁,除合生始于初唐,猴戏具体资料见于五代以外,余如大面、钵头、弄婆罗门、拍弹等,其最早之记载,无一不在盛唐,……其中如弄婆罗门一体,今但知舍利弗戏最早。此原梵戏,其译本或改本之始演于中土,当更在唐以前。”
参军戏历史悠久,其源头可追溯到汉乐府。《辽史》把参军戏归人散乐,认为“今之散乐,俳优歌舞杂进,往往汉乐府之遗声”。宋李肪等《太平御览》卷569引《赵书》:
石勒参军周延为馆陶令,断官绢数百匹下狱,以八议宥之。后每大会,使俳优,着介黄绢单衣。优问:“汝为何官,在我辈中?”日:“我本陶馆令。”斗数单衣日:“政坐取是,故入汝辈中。”以为笑。因此,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16《唐人杂纪》有云:“戏弄参军,自汉已然矣,不始于唐世也。”
唐宋之际,参军戏这一形式逐渐由分朋竞技向分朋竞艺转变,其可观赏性和竞技色彩更为突出。尤其是俳优戏谑性“言辞”,高祖、太宗时的论议尚富政治色彩,至高宗时发生了重大变化,多与教坊宫廷演剧一起,具备参与大型庆典表演以及娱乐的性质,并最终演变为“热戏”。
这种唐宋之际习见的戏剧竞演方式直接影响了宋代的曲艺和杂戏的演出形态。优人“较艺”与热戏的竞艺如出一辙。虽云杂戏,而其表演内容则为打诨。《东京梦华录》卷6“元宵”条记载甚详,兹举例如下:
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内设乐棚,差衙前乐人作乐杂戏,并左右军百戏在其中,驾坐一时呈拽。宣德楼上皆垂黄缘,帘中一位乃御座。用黄罗设一彩棚,御龙直执黄盖掌扇,列于帘外。两朵楼各挂灯球一枚,约方圆丈余,内燃椽烛,帘内亦作乐。宫嫔嬉笑之声,下闻于外。楼下用枋木垒成露台一所,彩结栏槛,两边皆禁卫排立,锦袍幞头簪赐花,执骨朵子,面此乐棚。教坊、钧容直、露台弟子,更互杂剧。
上述资料中的戏剧由不同的演出团体轮流上台表演。所谓“更互杂剧”、“左右军百戏”、“诸军缴队杂剧一段,继而露台弟子杂剧一段”、“两画船,上立秋千,船尾百戏人上竿,左右军院虞候监教鼓笛相和”云云,皆可看出热戏“竞艺”形态的存留。
《东京梦华录》卷7“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条曾记载汴京露台弟子于皇帝游春时在金明池南宝津楼演出杂剧与百戏争胜的热闹场面:
后部乐作,诸军缴对杂剧一段,继而露台弟子杂剧一段。是时弟子萧住儿、丁都赛、薛子大、薛子小、杨总惜、崔上寿之辈,后来者不足数。
其中的著名杂剧名角丁都赛名贯中州,其妙曼绰约的形象被钤入砖雕流布各地,深入人心。同书卷5“京瓦伎艺”条专门提到“教坊减罢并温习”的勾栏杂剧艺人,除上文所列者外,另有张翠盖、张成弟子、俏枝儿、周寿奴、称心等。
二
从
吴自牧《梦粱录》卷20“妓乐”亦载,但他对宋杂剧的滑稽表演“隐为谏诤”说得更具体:
凡有谏诤,或谏官陈事,上不从,则此辈妆做故事,隐其情而谏之,于上颜亦无怒也。又有杂扮,或日“杂班”,又名“经元子”,又谓之“拔和”,即杂剧之后散段也。
后世,宋代热戏“递相夸竟”的“优词乐语”深刻 地影响了一些作家的诗文创作。苏轼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位。他远掇传统,近承时髦,演史匡世,泄疏块垒,为民请命,在得杂戏小说之优谏传统上承上启下。苏轼驾驭语言能力极强,包容经史诗赋、佛老道藏、小说戏曲、民间歌谣、生活口语,所谓“胸有洪炉,金银铅锡,皆归熔铸”。他日常诗文创作中,已经包含了如谐音、双关、戏拟、臆改等等。冲口而发、率性而为的滑稽诙谐,与肆笔为文、以文为戏的幽默风趣使其诗文创作上少有文体上的顾忌,并寄寓讽谏传统。因其讽谏上俳谐情调明显,我们姑且称其为“谐谑派”。诸如其作品《杜处士传(杜仲)》、《万石君罗文传(歙砚)》、《江瑶柱传(玉珧)》、《黄甘陆吉传(柑橘)》、《叶嘉传(茶叶)》、《温陶传(面)》等。韩经太指出:曲尽人情物态之妙,“可谓
宴客时苏轼常用优人表演。杨万里《诚斋诗话》所记载:“东坡尝宴客,俳优者作技万方,坡终不笑。一优突出,用棒痛打作伎者日:‘内翰不笑,汝犹称良优乎?’对日:‘非不笑也,不笑所以深笑之也。’坡遂大笑。盖优人用东坡《王者不治夷狄论》云:‘非不治也,不治所以深治之也。’见子由五世孙奉新县尉惫说。”
苏轼存留后世除了大量诗画,还有一些精妙曲论。在《东坡志林》中关于“八蜡三戏之戏礼”有重要论述:
关键词:苏轼 人生体验 童年经验 崇高体验 归依体验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苏轼是为数不多的全才型人物,苏轼的诗以明快、爽利见长,“体格创变,而笔力纵横,……自是宋歌行第一手”(胡应麟《诗薮》);苏轼的词开豪放一派,摒弃柔弱纤巧,擅长驰骋挺拔,“激昂排宕,不可一世之概”《决庵手批东坡词》;苏轼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恣肆,无有定型,“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汨汨,虽一日千里无难”(《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四六《文说》)。苏轼其创作体裁宽广,题材广泛,文思敏捷,妙笔生花,可以说,苏轼是继李白之后的又一创作天才。苏轼在诗词文的造诣之高,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人生经验导致其创作才思如泉涌,源源不竭。
何谓“体验”?体验,就是主体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活生生的、对于生命之价值与意义的感性把握。对于体验的理解包含三个核心:生命、情感、意义,即指艺术家用敏锐的心理去感受生活中的悲欢离合,聚散圆缺,体悟个体人生乃至人类的生命意义。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体验”的描述,最早可以追溯到《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苏轼在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分别实践了重要的人生体验,少年时的童年经验对其一生产生了积极影响,壮年时的崇高体验塑造了苏轼在世人心中永久的超逸放达的洒脱形象,晚年时的归依体验最终成就了苏轼恣意豪迈的一生。
一.“伫立望原野,悲歌为黎元”——童年经验奠定其“志君尧舜上”的人生道路
童年经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提到童年,总使人有些向往,不论童年生活是快乐,是悲哀,人们总觉得都是生活中最深刻的一段;有许多印象,许多习惯,刻固地刻划在他的人格及气质上,而影响他的一生。”①童年是一个人的心理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时期是吸取知识的重要时期,更由于这个时期对于个体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人的气质、个性、思维方式等的形成和发展都在此时期完成,今后的人生走向也基本在这个阶段完成,所以童年经验对于个体人生的影响会持续至生命的终点。
苏轼幼承庭训,其母程氏“亲授以书”(《东坡先生墓志铭》),苏轼在少年时读《后汉书·范滂传》时大为感动,遂问其母说“母亲能做范滂的母亲么?”苏母答“如果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苏轼少年时期就是在母亲的教导之下成长的,苏轼受其母亲的谆谆教诲,养成了苏轼“志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情怀,即使是后来王安石变法,苏轼被新旧两党排挤,一贬再贬,再艰难的处境,再悲惨的境遇,都没有消磨苏轼心中那份“兼济天下”、“悲歌黎元”的志意。苏轼的为民情怀是深植于骨髓之中的,这正是苏轼童年经验的体现。如苏轼在《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诗》中“禾木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表达出来的深切得悲痛,浓烈的愧疚之情无一不是在诉说苏轼对百姓疾苦的关怀,字字珠玑,体现出苏轼悲天悯人的济世之意志。苏轼像范滂那样的热血都表现在了对百姓的深沉情感上,苏轼笔下很少有那种激烈的讽刺意味浓重的笔墨,然而在《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中却辛辣,尖刻地为百姓鸣不平“桥山日月迫,府县烦差抽。王事谁敢诉,民劳吏宜羞。”
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崇高体验塑造其恣意豪迈的达者形象
崇高体验是艺术家经由自然或社会的某种外在刺激所唤醒的压抑在内心的带有痛楚和狂喜成分的激情体验。崇高体验是艺术家从内心出发由衷的诚挚的高尚情感体验,它摒弃一切矫饰和虚伪。崇高体验成为美学领域一种与众不同、光彩夺目的“大美”,极致的美,充实而有光辉的美。②如果说童年经验是苏轼人生体验中侧重于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体验,那么崇高体验就是苏轼人生体验中对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和宣泄。苏轼敏锐地捕捉人生境遇中的每个瞬间,每种微妙的感动,宣泄于他的词作中,传达他或细腻委婉的情致,如《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或传达他磅礴的正能量,东坡居士磊落洒脱的英雄主义浪漫情怀“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如银河中最璀璨的星宿,倾倒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这都是苏轼心中最真实的志意,真诚的表达心中最诚挚的情感,由此产生的兴发感动的力量和读者产生共鸣,由个体的生命感动升华成全体的生命境界,这既是苏轼崇高体验的精髓所在。
崇高体验大都是艺术家遭受心理挫折时的异常体验,崇高体验之所以被称为崇高体验是因为在挫折中艺术家凭借道德律令的内在要求,能够超越挫折。③在某一个契机,艺术家找到了心里的平衡,达到和谐的境界,瞬间心境变得开阔,世界变得明朗美好,登高望远的气魄和豪气充斥艺术家的内心,释放了之前的焦躁和低迷,整个人焕然一新,犹如获得了新生般喜悦和激动。在这种情况下的创作就往往有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的历史感和沧桑感,或是承载着一种如“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雄浑大气,彰显力与美,又或者是一种超然物外的不羁与恣意,淡然与潇洒。
三.“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归依体验锻造其旷达、超脱的襟怀
归依体验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类精神的存在状态,是一种升华了的人类体验。所谓归依就是寻找精神家园,所谓归依体验就是人们在寻找精神家园过程中所达到的神圣的精神境界,获得的充实、安适和永恒的感受。④归依体验必然是经历了痛苦、折磨和艰辛之后,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品格战胜自我,克服自我,最终才能达到这样一种极致的精神境界,那是惊涛骇浪后的海阔天空,那是峥嵘砥砺后的平静淡然,那是“融七彩于一白”后的包容和谐。归依是持守、执着的归宿,秉承内心的一份坚持,守住最初的理想,经历了人生三境界,最终得偿所愿“蓦然回首,伊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苏轼的归依体验主要是宗教归依和自然归依。苏轼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精华,其归依体验体现在释迦和老庄上,宗教归依既是归依释迦,自然归依则在回归自然,寄情山水之上。苏轼晚年的心态得益于释家的超脱,此时苏轼诗作中的景色,是山非山,是水非水,而是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最好的体现莫过于《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历经磨难,在艰难的境遇里依然不改初衷,凄风楚雨终不悔,最终得到了心灵的释放解脱,归于宁静安逸,“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的境界怕是再无来者了。(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 《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
② 《现代心理美学》童庆炳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141页
③ 《现代心理美学》童庆炳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143页
④ 《现代心理美学》童庆炳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192页
参考文献:
[1]《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2]《现代心理美学》童庆炳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
一
教师讲述《世说新语》时,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个难题,就是怎么才能让学生理解魏晋风度。方法就是将小说中所谓魏晋风度还原到历史文化之中去。魏晋文人的所谓风流是对汉儒那种高度理性化的思想行为准则的一种极端否定,是对人的个性的一种空前张扬,是个人本性的自然流露。魏晋时期,玄学流行,士人谈玄论道。玄学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士大夫,儒家思想再也不是处于独尊地位。阮籍、稽康、王羲之、陶渊明等人都是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他们那种对个性的向往,那种对个人白由和人格尊严的要求,表现了人的觉醒,都有其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意义。当时司马氏统治,杀戮名士。阮籍、嵇康等不愿意与统治者合作,因此有的醉酒,如阮籍,常常酩酊大醉,回避司马氏的姻亲关系。有的逃到山林打铁,如嵇康,以逃避朝廷的征召。他们的风流行为,是对当朝统治者的一种反抗。但是也应该让学生看到,魏晋风流有其病态和畸形的一面,魏晋风流实际上是对社会政治的一种极端的、扭曲的、甚至是病态的反抗。其反抗流俗的精神值得肯定,但其具体行为并不值得模仿。如刘玲醉酒之后,赤身待在自己房间迎接客人,更不应盲目推崇。应该理性地分析魏晋风流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再如,中唐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要起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或泄导人情、补察时政的作用。学生无法理解写了《长恨歌》和《琵琶行》的白居易,为什么要持有这样的政治功利的文学观。这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甚至有更具体的问题针对性。其实白居易的文学思想很复杂,正如他的诗歌有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一样,其文学思想既有强调干预现实,为民请命的一面;也有提倡修身养性、抒写闲情逸趣的一面。这是与他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哲学相一致的。当他身为朝廷的监察官时,就不再主张文学的风情作用,更不会写《长恨歌》那样风情诗歌了。主张诗歌要反应现实政治,他的大量的讽喻诗实践了他的这种文学观。这种主张自然有其合理性,有其进步价值,尤其可以救治文学创作中那种脱离生活、局限于个人生活小圈子的无病等毛病,但也不见得要无条件全部接受。从理论上讲,文学的功能应当有更宽泛的规定,白居易主要是针对他所关心的现实问题有的放矢、有感而发,在这个范围内他的观点值得肯定。但是,白居易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的认识,与儒家传统文学思想一样,存在极为简单化和片面化的倾向,他把文学的社会功能局限于直接干预政治的狭小范围内,而忽略了文学功能的广阔性、多面性,同时他还忽略了文学的教育作用要通过审美作用来实现这一层面。
教学时,如果教师能够把文学现象还原到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去,学生就可以深刻理解作家作品,深入全面地理解这些文学现象。
二
讲授唐代文学白居易的诗歌《长恨歌》时教师会遇到一个难题,就是这首诗歌的思想主题,学术界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这首诗歌是歌颂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伟大爱情;第二种,这首诗歌批判唐玄宗荒误国;第三种,这首诗歌有双重主题:既歌颂爱情,又批判玄宗荒误国。那么怎么样来把握呢?首先看看诗歌文本,诗歌开头这样写道: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屈a href=//shici.7139.com/2654/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宋词丁Ⅻa href=//shici.7139.com/2665/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白居易在诗中认为杨贵妃在成为唐玄宗的宠妃之前还是少女。可是,笔者还原历史,比照《新唐书》,却发现是这样的:玄宗贵妃杨氏,始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无当帝意者,或言妃资质天挺,遂召内禁中,异之,即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聘韦昭训女,而太真得幸。原来,杨贵妃先为玄宗的儿子寿王的妃子,后来被玄宗抢过去做妃子。玄宗抢自己的儿媳妇做妃子,这很荒。很显然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对杨贵妃的身世进行了美化,说杨贵妃成为玄宗妃子之前是良家少女杨家有女初长成。美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歌颂他们的爱情。如果是批判玄宗荒误国的的话,就不会美化杨贵妃的身世,只会批判后宫的。还原历史,就理解了作者的创作目的,也就明白了诗的主题。和《长恨歌》相反,白居易在他的讽喻诗《新乐府》之胡旋女中将杨贵妃写成了迷惑君心的妖女: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并严肃地批判了唐玄宗不能辨别是非、沉溺于声色享受、不能自拔的生活。《新乐府》之李夫人中将杨贵妃比作惑人的尤物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杨妃。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杨贵妃死前死后都能够迷惑君王,永世难忘,并告诫君王人非草木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作者给君王提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尽量避免去遇到倾城倾国美人,这是规劝君王要遏制自己的荒思想行为的方法。
上面两首讽喻诗中,杨贵妃不是清纯的少女,死后也不是仙女;而是尤物,是妖女,形象和《长恨歌》完全不一样。这种形象符合《新唐书》里面的历史人物形象。为什么符合历史人物形象呢?就是因为白居易在诗中要批判唐玄宗荒误国,而不是歌颂其伟大爱情。《新唐书》中的杨贵妃也是一个负面形象,历史人物形象也是要给后来的君王提供治国理政的借鉴。在这一点上,历史和诗歌高度吻合了,史与诗一致。
如果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经常进行这种诗史互证,将人物事件还原到历史之中去,就能够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意蕴。
三
教师在讲授《诗经东山》时,怎样翻译和理解其中的诗句熠燿宵行呢?权威教材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这样翻译:鬼火在夜间流动,其光甚盛。如果教师还原诗中的人物情感,就会发现,这样翻译欠妥。《东山》讲周公东征多年,戍守边疆的士兵还乡途中思念家乡。戍卒久征沙场,突然回家,路上想象家乡是不是荒芜了?亲人是否流散他乡了?他甚是担心。他回忆家乡过去的种种美好事情,包括新婚的幸福,漂亮的新婚妻子。这种回忆是温馨的,也是美好的。但是,如果翻译为鬼火夜间流动,这就给读者一种非常恐怖的感觉,不符合诗的温馨的情感氛围。如果翻译为萤火虫在夜间荒芜的乡村闪烁,那么这样,可以衬托家乡荒凉的境况,也可以带来一种美好的诗意氛围,这种美好的氛围也符合诗歌的体裁特点。鬼火流动,这是民间迷信的说法,《诗经》是儒家经典,儒家经典《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上面的解释不符合儒家的温柔敦厚的诗教理论,因此不宜这样翻译。对于诗中人物的感情,必须还原其本来情景;对于文赋,也应该还原其本真感情特点,如学习苏轼的文赋《前赤壁赋》时,怎么样理解赋中客人的感情呢?
本来泛舟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美好的月夜,激发的应该是愉快的情感,为什么在饮酒乐甚之中突然有了客人的悲观情怀。原来赋中的客人也就是苏轼自己,其抒发的是自己的悲观情怀。苏轼这篇赋是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于1079年贬至黄州,任团练副使。他渴望建功立业,却遭此贬谪,内心苦闷可知。在赋中抒发其悲观情怀,这符合苏轼本来感情状态。但是苏轼能够用老庄哲学和禅宗思想排遣其悲观情绪,最终达到一种清旷情怀。苏轼在赋中借客人之口表达忧伤情怀,借主人苏轼自己来排遣客人的忧伤。苏轼巧妙的构思,抒发了两种情怀。读者也全面地完整地体会了赋中的情感。总之,如果在教学时,将文学现象还原到历史文化背景之中去,将人物事件还原到历史本身,将人物感情还原为本来状态,学生就会深刻理解作家作品,文学修养水平就会显著地提高。
四
以上讲的三个还原,实际上是关于文史结合的问题,文史结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优长之处与作用,教学中注意运用它无可置疑。教学中文史结合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对这一方法的好处必须有充分的认识。一部分青年教师和学生,对文史结合是不够重视,甚至轻视的。因此除了从道理上说服外,有效的办法是注意以文史结合的具体教学实践所取得的良好效果为例来显示其优长,给人以启发,让人们在事实面前提高认识。
其次,教学的主角是教师,教师具有引导、影响学生的作用。因此,要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文史结合的方法来学习古代文学,教师是关键。这不仅需要教师重视这一方法的运用,还必须具有运用此方法的必要条件与能力。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文史兼通,要认真学习历史,掌握与所要讲授的文学作品有关的历史背景与事件等历史资料,以及典籍中与作品直接相关的本事一类记载,并尽可能详尽占有资料。老师需要长期注重历史知识与文化史的学习,广泛地阅读有关史籍与笔记诗话,甚至包括地方志与轶事小说等典籍,并有意识有目的地摘录相关资料,以备教学之需。这里需要说明,笔者所说的文史结合的史是广义的,不仅指正史,也包括稗史杂记以及笔记诗话之类典籍中的某些记载,它们虽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典籍,但也是一种有用的历史资料,而且其中多有与文学作品直接相关的有价值的记载,对读者解读文学作品往往极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