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栏目规划

栏目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栏目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栏目规划

栏目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线网落地、城市空间结构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智能电网得到推广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但因先前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时,没有考虑全面,缺少相关经验,导致现在城市“弊端丛生”,各种设施和服务跟不上城市发展速度,亟待全面整改。随着市民对生活质量、生存环境的要求提高,原来道路两侧或横穿马路、密密麻麻交织在一起的强电弱电线路形成的“蜘蛛网”,不再是城市的现代“标志”,反而有碍城市观瞻形象,还伴生着诸多安全隐患。如果能够将在外的电线进行整理,将之入地敷设,既能保护电缆,又能减少事故的发生。故电缆入地必将是日后城市发展的方向,对建设现代化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这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在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过程中的热切期望:无论城市怎么发展,最根本的出发点还是需要提供适宜的人居环境。

目的与意义

西安如今大量旧城区正在进行改造,而旧城区都是在一个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随着西安发展的变化,面临着交通矛盾日益增加,公用配套设施供需不足,人居环境较差,相对电网系统也会错综复杂。同时这些旧城区通常历史文化遗存比较丰富,历史格局和传统风貌比较完整。那么在电网落地改造中就必须做到影响小,破坏小,又能同时最大限度的满足现状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西安城市线网落地的各种实施方法及附带功效对满足西安城市各方面的发展需求就有了非常重大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

1、可增强城市电网的可靠性

城市的金属导线,很容易受大气中的酸碱气体和水气腐蚀,使得架空线存有比较多的危险隐患。因此,采用架空线入地在城市就显得非常必要,也尤为重要,地下电缆是完全可以给城市带来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更无忧。

2、可增强城市线路的传输能力

通常架空线路向一个方向输电最多是两个杆塔,只有2到4回路的架空输电线路。而埋设于地下的电缆线路,可以达到20回路。再者,地下超高压电缆一般具有效率更高的铜导体,使它能高效地向最终用户输送电能,极大地降低电力传输的损耗。

3、可根绝视觉污染,美化城市环境

庞大、蛛网密布的城市架空线,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市容景观,破坏了鳞次栉比的传统与现代的建筑立面,造成了严重的视觉污染。架空线入地,就可以还城市道路空间于一片纯净,绝对让人们视觉产生一种舒适美感,更使得城市能赏心悦目地浸透于美丽之中。

4、可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价值

土地是一种价值含量高但比较稀缺的资源,尤其是在现代化都市的中心区域,由于架空线的空间安全距离要求比地下管线更高,对相邻土地的使用限制较多,因而大大降低了土地的利用价值,而改为地下电缆线路,就能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

研究的意义

第一,可以减少城市空间的视觉污染,美化城市环境。架空线入地,可以还城市道路空间于一片纯净,让人们视觉产生一种舒适美感,更使得城市能赏心悦目地浸透于美丽之中。

第二,采用的施工方法,电缆线路的土建工程建设费用一般比较大,电缆的敷设方式直接影响着土建工程的建设费用,所以合理规划、正确选择电缆敷设方式,是电缆入地工作的首要环节。电缆敷设方式应视工程条件、环境特点和电缆类型、数量等因素,且按满足运行可靠、便于维护的要求和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来选择。

以西安南二环为例,改造前沿南二环观察,从太白立交到雁塔立交一线,绿化带里每隔一段就会有一个高压铁塔。路边人行道上也有不少电线杆,上面各种线缆缠绕成堆。特别是十字路口,线网会在空中交错,就像“蜘蛛网”一样。南二环路段的架空线缆主要是电力线缆和通信线缆。大部分通信线缆依附于电力电杆,在道路上空纵横交错。电力、通信线杆、附属设施大多设置在人行道上,妨碍行人出行,影响城市环境。

图1、2为南二环线网落地改造前

此次改造设计电力管沟采用钢筋混凝土通行管沟,管沟净尺寸(宽X高)1200X1800mm。管沟内双侧支架,管沟壁厚200mm。本工程电力电缆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沟敷设方式,电力管沟沟深(人行道面层至电力管沟垫层底)2.25米~2.44米。沟盖板上为人行道结构层及人行道砖。电力管沟位于道路南侧人行道内3.9米,电力管沟混凝土为C30,垫层混凝土为C15。施工中,电力部门将拆除高压铁塔90余座,拔除电杆300余根,涉及沿线及交叉跨越的10KV、110KV架空电力线路及电信、移动、联通等线网。管沟施工主要采取顶管施工和开挖沟槽相结合的方式,减少路面开挖。地下管沟将位于南北两侧人行道下,全长24.252公里,是西安历年来线网落地工程中工程量最大的单项工程。

改造后,南二环道路空间整洁,宽阔明亮。拆除高压铁塔和电线杆后,将解决部分电力设施占道影响交通的问题。绿化带中的电力设施拆除后,将优化绿化带设置,提高转弯车辆的安全性。南二环架空线缆落地同步改造的电力工程,会将雁塔变电站由110KV升级为330KV,可成倍减少110KV输电通道,缓解城市中心负荷发展和线路走廊紧缺问题。优化110KV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

栏目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视栏目 评价 管理

电视管理最重要的是频道管理与栏目管理,其中,栏目管理是基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随着电视节目的日益栏目化。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选择越来越体现在对电视栏目的选择上,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电视栏目的竞争上,电视栏目建设和管理问题早已成为决定一个电视媒体得失乃至成败的战略问题。然而,纵览国内电视媒体,笔者深深地感到:我们对电视栏目管理方面的认识还相当肤浅与滞后。

从电视诞生的第一天起,电视一维性的线状传播与电视受众多元化的需求之间就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电视人都在迫不得已而又无可奈何地做这样的工作:一方面,要在不同的时间段面向不同的受众群,另一方面。又要在以某类观众为主要对象的同时尽量兼顾其他观众。其结果可想而知,每天的电视节目都成为一个杂乱无章的大拼盘。

把电视节目播出时间、频道、内容、形式、采制人员等相对固定,以求与特定的观众或观众群相对应的电视节目栏目化的作法,就较好地解决了线性传播之“窄”与电视受众之“广”的矛盾。时至今日。几乎所有电视媒体的重要时段都无一例外地被各种固定栏目所占据。据国外权威电视传媒调查机构对全球50个知名电视频道的调查统计,这些频道90%以上的播出时间已栏目化(包括影视剧、大型活动),99.4%的观众为电视栏目所吸引,90%以上的广告收入来自电视栏目。收视率最高、广告价位最高的往往是电视栏目。如开播于1970年的美国CBS著名的新闻性杂志栏目《60分钟》,近40年来一直是欧美最受欢迎的电视新闻性栏目,近30年收视率在美国一直名列前茅。现在,《60分钟》栏目每分钟的广告价格已突破50万美元。关于电视栏目,国内虽然未见这样的调查统计数据。但大致情况应是大同小异。

电视栏目是电视节目内容和形式的有序而稳定的载体,是电视观众识别选择电视节目的平台与标识。是电视媒体吸引观众眼球以赢得竞争胜利而精心打造的品牌。是电视媒体的脸面和形象。是电视台最重要的经济支撑点和增长点,也是电视台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生产、考核、管理单位和责任主体。

既然电视栏目在电视传播中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强化电视栏目的管理,使之更加科学有效就十分必要。但遗憾的是,国内电视界这项工作还非常滞后,主要表现在:

1 管理观念滞后。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多次明确包括电视在内的传媒业是第三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既要宣传,又要经营,但在实际工作中。传媒业的决策管理者们仍然只重视传媒的政治属性。而常常忽略其文化属性、信息属性和商品属性。他们往往注重宣传控制,不注重经营管理;注重方针政策纪律,不注重媒体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政治需要,不注重市场需求;注重长官意志,不注重管理规则:注重党性意识,不注重市场意识、经营意识、成本意识、效益意识、开发意识、竞争意识、资本运营意识:注重喉舌功能,不注重产业功能;注重领导评价,不注重受众评价。

2 管理体制滞后。长期以来,有关部门把广播电视作为敏感的传播媒体进行极为严格的控制。一是对电视业实行大一统的垄断经营,关门闭锁,不允许其他任何行业涉足,管理封闭;--是通过严格的条条、块块管理,把电视传播限制在行业以内,限制在本行政区以内,不允许本行业内部进行竞争;三是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播出制度尚未打破。电视节目市场建设困难重重。节目制作社会化举步维艰,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分离尚需时日。在这种体制下,栏目或栏目制作部门只能是行政机构序列的终端或附属,而不可能成为责权利统一的责任主体。

3 管理机制滞后。栏目过多过滥、节目质量平平、制作成本太高、工作效率低下、以职谋私等,成为国内一些电视台的老大难问题。这些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管理机制滞后造成的。人事、用工、分配等项制度的改革在中国企业已经进行了近20年,但对于电视媒体仍然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领导职务的终身制、工作岗位的牢固制、员工录用的单一制、收入分配的平均制、职务晋升“刚性”制。至今在电视业理直气壮地存在着。职务能上不能下、用工能进不能出、收入能高不能低的现实。严重地破坏了机会的均等和社会的公平,阻碍了合理平等的竞争,挫伤和压抑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国内,许多电视台栏目的社会影响力、收视率、成本效益与栏目的成员特别是栏目的主要责任人没有或者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落后的经营管理机制。造成了一些电视台栏目庞杂、部门臃肿、职权重叠、职责模糊、人浮于事、资源浪费、效率不高。

4 管理方法滞后。在电视栏目管理方面,最主要表现在怎样去评价一个栏目、评价一个栏目的责任人、评价一个栏目的所有成员。遗憾的是,直到现在,我们对电视栏目、栏目责任人和其他成员仍然没有探索出一个全面、权威、客观、科学、公正、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没有形成一套可行、有序、规范、长效的评价机制、竞争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特别是近几年“唯收视率论”对科学的电视栏且评价管理机制建立的负面影响。

对电视栏目进行科学管理的内容很多,这里只择其最主要的几个方面略作梳理:

1 栏目的规划管理。无论是一家电视台,还是一个电视频道,需要设置哪些栏目、在什么日子推出、在什么时段播出,都要反复论证,订立规划。一个台的栏目应该是有机联系着的、有序排列着的。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互补性。栏目规划有中长期的,也有短期的;有战略性的,也有战术性的;有针对具体重点栏目的。也有不涉及具体栏目的。栏目规划的依据是综合的、多元的。因为它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如本台(或本频道)的人力物力财力状况、本台的发展战略、观众的分层构成及需要、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舆论环境、兄弟电视台(或频道)的栏目设置与编排情况等等。所以,栏目的规划必须建立在大量的缜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经过认真严格的论证,把它作为事关全局的发展战略来决策。在国内,相当一部分电视台对栏目规划这个概念还很陌生。它们上什么栏目,对栏目进行所谓的“改版”,往往是靠几个人在那里冥思苦想、闭门“策划”一通,做个样片,糊弄糊弄领导通过就行,栏目规划处在一种盲目随意的状态。栏目规划必须立足全局,立足长远。审定栏目规划必须由电视媒体的最高决策层完成,必须有一整套科学的程序加以保障。

2 栏目的定位管理。电视栏目的定位是一个多层面的复合概念,它包

括受众定位、功能定位、内容定位、节目形态定位、节目风格定位、节目包装定位、记者定位、主持人定位等。栏目的定位必须兼顾到本台所有栏目乃至当地能够收看到的所有电视台栏目的情况,必须符合本台的栏目规划,属于宏观决策方面的内容。现在,一些电视台搞栏目定位。由节目部门甚至是栏目组说了算。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对的。栏目定位不准确。不但容易造成栏目的边缘化,很难做到观众的最大化,而且还会造成栏目的雷同化、同质化,引起栏目管理上的混乱。栏目定位一旦完成审批,节目制作部门必须严格遵行,不得擅改。

3 栏目的日常生产管理。栏目的日常管理包括报道(节目)的策划、选题的审查、报道力量装备的调度、栏目内容和舆论导向的把握、报道(节目)质量管理等等。这些管理内容,有的属于宏观方面的,如舆论导向、特别重大的报道(节目);有的则属于中微观层面的,可以授权节目部门去管理。

4 栏目的资源配置与成本、效益管理。一个栏目的正常运营,需要人员、装备、资金、信息、播出时间等资源。过去,这些都靠台领导“无条件”地配置,现在就不行了。市场经济要求用市场的办法来优化配置资源。在电视栏目方面,就是要“好钢用在刀刃上”,要把最优质的资源放在收视率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观众满意度最好的栏目上。如何配置?近几年国内电视台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作法,但总的来说。还在探索之中。栏目的成本效益状况,主要靠投入产出比来体现。栏目收入与投入产出效益成正比,栏目成本与投入产出效益成反比。

5 栏目受众评价管理。随着电视产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广告商把收视率作为衡量电视传播效果的唯一标准,认为收视率越高的栏目传播效果就越好。这是对电视传播的无知,是对收视率的无知。收视率只能说明在某一特定的时间电视机设定在哪个频道上,不能说明就有多少人看了,也不能说明这些人就看进去了、被感染被说服了,更不能说明看了的观众就会产生某种传播者或广告商所期待的行为。何况收视率数据的准确度还要受到调查主体的客观性与权威性、调查样本的多少与抽取方法等人为因素与技术因素的影响。对电视媒体来说,要解决采用受众调查指标评价电视栏目的问题还有两个最主要的障碍:一是解决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客观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几年,一些电视台在评价栏目时,除了收视率外。还增加了达到率、知名度、满意度、忠诚度、相对与绝对公信力等综合评价指标。二是解决不同类型、不同形态、不同频道、不同时间段电视栏目的可比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电视界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如对黄金段与非黄金段播出的栏目分别乘以不同的收视系数、调查同一时间段电视栏目的收视占有率等。尽管如此,包括收视率在内的受众评价指标仍然不能作为电视传播的终极目的与栏目评价的唯一标准,只能作为重要标准之一。

电视栏目是电视媒体的支柱,要让这个支柱真正立起来,在管理方面应该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建立评价体系,转换运营机制。

1 转变思想观念。

我国的电视传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其重要功能,但不是其唯一的功能。电视传媒有政治属性,同时还兼有信息、文化、商品、服务等属性。要树立市场观念、经营观念、竞争观念,在确保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要制定有效政策鼓励栏目吸引观众,提高收视,拉动广告,鼓励栏目和栏目工作人员敢闯敢冒敢于创新的精神,鼓励新人创办新的栏目,鼓励电视栏目参与全国或区域节目交易市场交易,对节目交易收入,应允许栏目按比例提留,对相关人员应给予合理的报酬。

要树立受众观念、服务观念、诚信观念,根据电视受众的需要、兴趣、口味来规划、安排、建设电视栏目。把受众调查、市场调查作为媒体决策的必经程序,并把调查的结果作为电视台栏目设置、栏目资源配置、栏目编排、栏目评价、栏目改进、栏目奖惩乃至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依据。要通过栏目管理落实观众至上的服务观念,建立与观众的平等互动,使电视栏目的内容与形式进一步贴近观众。要严格保证电视栏目的准点播出。并把它作为电视媒体是否有服务意识、是否讲诚信的重要标志。

要树立栏目至上、栏目优先的观念。全台上下都要形成关心栏目、支持栏目、服务栏目的良好氛围。

2 建立评价体系。

建立以一整套量化指标为主要标准的栏目评价体系。它们包括栏目收视评价指标、栏目成本效益评价指标、栏目受众评价指标、栏目专家和权威人士评价指标、栏目责任人评价指标、栏目各岗位评价指标等。评价指标都应力求全面、客观、系统、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电视栏目的评价指标,至少应该包括以下方面:a 舆论导向,b 收视率;c 观众满意度;d 知名度;e 影响力;f 单位时间制作成本;g 投入产出比,h 节目制作质量水平;i 差错率。栏目责任人的评价指标应与栏目的评价指标一致。评价指标的标准化、行业化,是电视栏目评价体系的必要前提。严格地说,每一项评价指标首先都应该进行长时间的大量的测试,然后形成行业认同的或者是由政府及其他权威机构颁布的标准。现在,很多行业都已经形成全国、乃至是全世界统一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如造船业都采用英国劳氏社的标准,企业管理都采用ISO国际认证标准等。随着电视业管理的逐步走向成熟,也必将形成同业认同的权威的评价标准。

3 转换运营机制。

建立健全电视栏目的孵化、创新、发展机制。一个充满活力的电视媒体必然有一套极为灵活的栏目的孵化、创新、发展机制。电视栏目的孵化机制是指电视媒体设计、策划、投资、运作电视栏目,使其成品化的各种内在因素之和。创新电视栏目孵化机制。最迫切的是人才。现代电视传媒不但需要一批精通采、写、编、评、导、播、摄、演等方面的专才,而且更迫切地需要一批设计、策划、投资、运作、管理的通才。另外,还迫切需要为新栏目的孵化提供硬件和软件支撑。电视栏目创新机制是指电视媒体不断超越自己、超越同业的能力的各内在因素之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的重要性同样适用于电视栏目及其管理。电视栏目的发展机制是指电视媒体通过栏目品牌化、规模化达到收视、影响、效益的最大化和持续化的各内在因素之和。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要调动栏目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要承认栏目工作的特殊性,承认它与一般工作的差异性。现在。国内的一些电视台,在台领导之下设中心主任。中心主任之下设部主任,部主任之下设科(组)长,科(组)长之下才是栏目制片人(或制作人)。多层级管理。不但造成管理成本过高。指挥调度不灵便,也压抑和制约了包括栏目责任人在内的栏目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是:尽量减少垂直管理的层级;尽量减少垂直管理人员主观管理的内容;将能够量化客观化的管理内容转化为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内容;将部分行政管理转变为工序管理;推行数字化管理等。还应该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收入分配、福利待遇等方面体现对栏目和栏目人员的激励。

建立健全栏目运营责任制。要明确包括收视率、成本水平、效益状况、投入产出比等内容在内的栏目工作目标;明确栏目责任人的职责、权限、利益。

栏目规划范文第3篇

2011年省级卫视大力宣传的播出季,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将节日、假期等作为季播时段的中国式季播规律,转而以提前策划成熟的主题、事先储备完善的资源领衔频道的栏目运作、电视剧播出,中国电视的季播之路,正在从偏重形式的概念炒作走向以内容制胜,涵盖电视方方面面的立体化、全方位的频道运作。

舶来“季”与中国式“季播”

季播源自美国,在美国电视行业颇为流行,是根据观众收视习惯的季节性变化,将全年播出时段分为秋季首映期(9月至12月)、关键编排期(12月底至1月)、旺季播出期(2月至5月)和夏季重播期(6月到8月),前三个时段为收视旺季,最后一个时段为收视淡季。《24小时》、《生活大爆炸》等美剧,《美国偶像》、《与明星共舞》等真人秀节目,都被嵌入以不同受众群为主体的季播带中。

季播概念在美国深入人心,电视节目的生产方、播出方、广告商以及观众都会按照“季”的规律规划各自行动。各大电视网会在每“季”开始时推出一些新栏目和新剧集,提前为新节目做大量的宣传推广工作;观众在漫长的等待后也会对新“季”的来临抱以极大关注。由此可见,美国电视的季播充分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收视旺季为节目的生产、传播提供了绝佳时机,促进了电视业生产、营销、传播、流通等一系列环节的良性循环。

中国电视对季播的探索实践可以追溯到2006年,央视经济频道依据暑期观众群显著的青少年化趋向,以及暑期相较全年显著提升的收视率和收视规模,推出了暑“季”编排表。当时,省级卫视也已开始季播的探索,通行的做法是,依托各自优势资源,根据自身品牌栏目、大型活动的播出时间,在相应的时间段内规划成播出季。如以某部电视剧的推广播出为契机,相应推出的播出季。这些探索在当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频道的收视率和影响力都实现了大幅提升。

由于国内观众的收视习惯、收视心理迥异于美国观众,季播概念必然面临本土化的改造。季播的价值依据是观众的收视偏好,美国播出季的淡旺季区分并不适合国内观众,因而,中国电视对季播的初期探索大多集中于春节、五一、十一以及寒暑假,或者不规则的短周期内。剧集方面,按季播出一周一集的模式不仅会流失观众,国内电视剧生产机构也并不适应“边拍边播”的做法。央视-索福瑞总经理王兰柱把美国和国内的季播区分为“映季”和“应季”,前者主动规划制作与播出,后者是盲目地概念化操作或被动地市场应对。

2011年省级卫视季播新趋势

经过几年来的季播探索,中国电视在充分满足观众需求的前提下,逐步摸索出适应中国电视传播规律的季播模式,尤其在今年,走在前面的几家省级卫视更是连出重拳,引领季播风潮。

1.寻求更广阔的季播时段

是不是只有节假日才是中国电视“季播”的惟一选择?2011年湖南卫视播出季贯穿全年,分为:新春合家欢季、幸福生活季、红色青春季、励志偶像季、金色梦想季。从1月到7月,湖南卫视已经完结的3个播出季来看,期间播出的栏目、电视剧均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中国电视播出季完全可以打破节假日的局限,探索更加广阔的播出时段。

2.配合播出季推出新栏目

还以湖南卫视为例,在今年推出了大量的创新栏目,与以往不同,这些创新栏目都是配合相应的播出季出现的。如幸福生活季期间推出了《好好生活》、《称心如意》,励志偶像季期间推出了《少年进化论》等,不再受现有栏目的制约,而是根据播出季的特色规划制作新节目。这也打破了过去季播只是对现有栏目重新排列组合的简单化操作。

3.相同卖点剧集整合营销

“剧行天下”的安徽卫视率先开拓了国内的泰剧市场,在先期播出泰剧培养了大批泰剧粉丝的基础上,于今年3月推出“魅惑泰风季”,120天的时间连播150集精彩泰剧。浙江卫视在今年3—6月打包播出了7部谍战题材电视剧,名曰“谍战英雄季”。利用相同卖点剧集进行整合营销,打造剧集播出季,是今年省级卫视季播的又一新趋势。

对“季播”本土化的思考

从2011年省级卫视争打季播牌的实践来看,这种编排理念和方式在本土市场不断地打磨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利用新媒体,强化与受众的互动

季播能否成功,取决于受众是否买账。因此,在规划播出季时,特别需要考虑满足受众需求,加强与受众之间的联系、互动,使受众获得参与感,如此,季播模式才能逐步深入受众内心,使受众对季播形成良好的约会期待。

除了电视通常采用的传统方式以外,各种新媒体也要充分利用起来与受众互动,微博、博客、论坛等都是方便快捷的互动渠道。新媒体正在改变电视媒体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在推行季播模式的进程中,决不能忽视其能量。正如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认为的: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2.明晰定位,开发季播专有节目

运作季播模式,要明确市场,明晰定位。把频道定位、季播主题、受众需求三者结合起来策划节目,将起到引导受众收视习惯的作用,季播的覆盖面也将扩大。今年,湖南卫视在幸福生活季期间推出了创新栏目《好好生活》,这是一档生活方略体验类节目,节目的口号是“用妙招点亮生活,用智慧创造快乐”。这档节目既符合湖南卫视“快乐”的定位,又满足了广大受众了解生活窍门的需求,同时又极为贴合“幸福生活季”的季播主题,可谓量身打造。某一时段季播的专有节目,能给受众带来新鲜感,电视频道也可以借助季播对该类型的栏目进行市场检验,既有利于培育品牌栏目,也有利于打造品牌播出季。

栏目规划范文第4篇

网站栏目要形成品牌效果需要具备很多条件,诸如内容、投入、设计、创意、人才等等。目前,在我国知名的互联网站中,办有新闻类栏目或频道的网站超过六成,要想从中脱颖而出,形成品牌效果,除了需要具备雄厚的资金、人才等实力外,必须采取正确的策略。具体来说,就是要有适合自我发展、符合各自特点的发展道路,从网站新闻内容、版式设计和创新服务手段等方面对栏目和频道进行精细化运营,树立特色,积累较高的知名度。

追求新闻内容全面报道深入富有层次感

“内容为王”在互联网发展的任何阶段都适用。比较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的新闻栏目可以发现,作为以提供新闻信息为主的网站,它们都不遗余力地对新闻栏目的内容建设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下,依托所属中央新闻单位采、编、写的优势,在新闻内容上做到海量、全面,在报道上力求深入、权威,以内容为龙头来打出新闻栏目的品牌。下表是这三家网站新闻中心的内容设置:(图1)

新闻信息覆盖面全、报道深入是三家网站新闻栏目的共同特征,它们的新闻信息分类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社会领域,做到了“以一网而知天下事”。除常规报道外,都能在新闻中辅之以大量的评论、深度分析和专家解读,综合运用议题设置、话题剖析、专家分析和网民互动等方式方法,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让受众获得某个事件的全部信息。突显了网络新闻的鲜明特点,实现了新闻信息的海量呈现和密集、及时报道,这正是建设好新闻类栏目的根基。

新闻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是新闻网站在栏目建设中两个重要的考量指标。要保证内容的全面,需要运用自身采编、合法转载、与其他媒体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地做到信息的海量供应,保证新闻信息更新的速度和数量。要保证内容的深入,除了前面提到的综合运用议题设置等各种方式方法外,还要在新闻信息整合上下功夫,在新闻元素的精细运用上下功夫,对每条新闻要细细打磨新闻标题和内容,充分利用网络新闻多维化的特点,通过对关键词的超级链接等方法,增加关键词解释,扩展背景材料、相关新闻和延伸阅读等内容,使新闻富有“层次感”,增加知识性,增强可读性。

对栏目版面进行精细化的设计

正如传统媒体的版面一样,对新闻信息进行科学、清晰的组织和设计是网站运营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很难想象一个版面凌乱、结构不清、设计粗糙的网站能够吸引网民的注意力,更别说带来较高的点击量了。在栏目建设中,需要对整个版面进行精细化的规划和设计,才能够支撑整个海量内容的科学呈现。

三家网站的新闻频道建设,大到栏目规划、版面布局,小到新闻标题、页面logo,乃至每个文字和符号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新闻类栏目在强调新闻信息的聚集能力的同时,更要强调网民获取的方便性和新闻的可读性,根据网站的“三次点击”原则,每个栏目的首页、次级页和第三级页面的设计十分重要,在图形、文字、色彩等的选用和取舍中,必须充分研究目标受众的爱好和习惯,创造性地达到新闻内容传递和版面设计美观精良的完美结合。

在建设栏目之初,就要厘清栏目所要涵盖的分类,并就每个类别的布局、位置和所要实现的功能等进行通盘考虑,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保证栏目呈现方式的科学、清晰和美观。

以新华网“新闻中心”为例,点击进入后,通体采用流行的三栏设计,符合网民阅读浏览习惯。顶端左栏是图片幻灯形式的图片新闻,中间栏顶端头条新闻采用大字体以蓝色突出显示,网民能够一目了然看到最为重要的新闻。右边则是24小时滚动新闻,提供实时更新的新闻。紧随其后的是按照板块划分的分类新闻,版面设计大气,清晰,没有芜杂和凌乱之感,使人在阅读时能够清楚地找到所关注的信息。

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也采用了流行的三栏设计,与新华网不同的是,它在三栏设计中,左右两栏宽度变窄,突出中间栏目内容,以有效地聚焦重点板块,让网民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看到关键内容。

在这些新闻类栏目的版面设计中,一些创新的版面设计细节给受众提供了阅读的便利性。如人民网“新闻中心”首页,提供了一个地图浏览新闻功能。该功能巧妙地将地图的直观性和新闻解读的作用结合起来。“看中国”以中国地图形式提供浏览,直接点击某个行政区域,就可以弹出当地最有代表性的新闻;“看世界”提供了联合国、欧洲、亚太、北美、中东、非洲、拉美等7个板块的新闻信息,直接点击世界地图上的相关区域,就能够直接阅读相关新闻。

紧跟互联网技术发展 不断推陈出新

互联网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必将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对于网络新闻来说,时效性和传播力决定着其成败,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应用新技术来推出新的互联网应用是各个网站建设新闻栏目所坚持的重要策略。

在越来越重视互动和用户粘性的web2.0阶段,互联网需要更多的就是创新应用,采取多种方式留住网民。综观三家网站的新闻栏目,都能及时把握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脉搏,以最新的互联网应用来吸引网民点击,使新闻信息以更加简便、快捷的方式进行生产和传播。从传播形式来看,三家网站目前覆盖了几乎所有的互联网新闻形态,综合应用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来加以呈现。而在产品上,覆盖了新闻、评论、博客、社区等所有的互联网应用。

如人民网的“强国社区”、“人民宽频”以及“图片”频道极大丰富了新闻信息的呈现方式,尤其是强国社区,与网民就新闻热点事件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和整合,可以就新闻进行实时评论,组织热点话题进行辩论和调查等等。这样就形成了针对新闻事件背景挖掘、现场报道、实时评论和相关事件相整合的“一体化”方式,使网民能够全面、深入了解整个事件的全过程,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新闻报道的局限。

栏目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民族文化类电视栏目 形象包装 品牌推广

民族文化类电视栏目是西部省级卫视的特色栏目,是西部省级卫视利用区域性文化资源优势,在竞争中实施差异化战略的首选栏目类型。一些颇具影响的民族文化类特色栏目逐渐形成品牌,在提升频道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广西卫视的《唱山歌》、《寻找金花》,内蒙古卫视的《蔚蓝的故乡》,新疆卫视的《丝路新发现》等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民族文化类栏目在包装推广、形象宣传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加强自身品牌推广,扩大栏目影响力,是民族文化类栏目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西部省级卫视急需改进的地方。只有将传统的文化命题和与时俱进的营销策略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品牌化目标。

一、建立特色鲜明的栏目形象识别系统

西部省级卫视的民族文化类栏目大多已经具有一定的电视包装意识,但仍需进一步强化。应该导人cI设计,建立一套全方位、立体化的栏目形象识别系统,突出栏目理念,提高观众对栏目的选择率与使用效度。民族文化类电视栏目往往以传播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风情为特色,个性色彩鲜明。建立栏目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可以将栏目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以视觉化、系统化的形式传达给电视观众,使栏目形象突出易记。栏目的形象识别系统主要包括栏目标识、色调、音乐、片头、题花、图文字幕等。

栏目标识是栏目理念、风格特征以及整体形象的抽象与概括,能够对栏目起到推广和强化作用。栏目标识制作的基本要求是醒目、简洁、特点突出、有时代感。内蒙古卫视《蔚蓝的故乡》栏且以“传播人文韵味的草原文化、展示时尚魅力的民族风情”为定位,以现代视角和都市人的欣赏习惯对原生态民族文化加以时尚包装,满足受众探奇、求美的心理需求,舒缓紧张工作中的焦虑,拂去都市生活的浮躁与喧哗。栏目名称富有诗意色彩。蔚蓝寓其高远。故乡代表眷恋。名称字体隽永浪漫,人文气息浓厚。栏目的标识设计,巧妙地体现出内蒙古特有的草原文化意境,基本做到了与栏目定位一致。传达栏目理念,形成鲜明的栏目形象。

色调是栏目的表情,使用恰当能够切合栏目主题并展示出丰富的意境,准确传达出民族文化类栏目的整体风格。《蔚蓝的故乡》栏目主体色调使用蓝色,通过片头色调、演播室色调和细节色彩的有机聚合形成视觉上的主体风格,使蓝色成为节目标识系统中的基础色调。蔚蓝色是天空的颜色,而“长生天”是蒙古民族崇拜的对象,神圣崇高;蔚蓝色意味着高远辽阔,就像蒙古民族博大开放的胸怀;蔚蓝色又是现代、时尚的颜色,代表着理性、睿智。蓝调的使用有效地传达和巩固栏目的品牌特色,与栏目名称和栏目定位相一致。

栏目音乐是栏目的声音表情,应与栏目风格协调,达到视觉与听觉的统一。《蔚蓝的故乡》栏目音乐采用时尚化了的女声长调,悠远、明亮的歌声与现代电声乐器合在一处。剔除了原生态长调的忧伤,传达出自由的意境,旋律既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又有现代时尚的气息,能够为观众所喜爱和接受。

精美的电视栏目片头是传达栏目宗旨的导视窗口,在美化电视屏幕的同时,能够使电视屏幕变得活跃。使画面主题得到深化。《蔚蓝的故乡》栏目统一制作了大片头,画面是意象化了的草原,流动的乐谱和飘扬的野突现了草原的神奇与优美,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空间,比具象的画面更具艺术魅力。栏花采用抽象化的云饰图案,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统一了字幕播出规格,栏目个性更加突出。

电视栏目的形象包装应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能够让观众感受到包装之外的一种思考,一种启迪。《蔚蓝的故乡》在栏目名称、标识、色调、片花、栏花等方面的包装是值得肯定的,栏目内在的人文理念和精神基本得到了体现。

二、合理规划栏目的编排和播出

编排是电视节目由制作转入播出的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它的实质是寻找频道、栏目和目标受众群的结合点。在栏目的编排规划中,节目预告、节目导视、栏目形象宣传片的科学、合理编排是一种隐形的栏目包装,对栏目具有预告、提示、宣传、推广的作用,可以强化观众的识别和记忆,扩大栏目的品牌效应。民族文化类栏目在节目编排方面应该加强自我宣传,强化节目预告、节目导视以及栏目形象宣传片的作用,最大可能地实现与目标受众群的有效沟通,促进民族文化栏目的品牌推广。

“节目预告”和“节目导视”提示栏目内容和播出时间,是频道整体节目编排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省级卫视在强化传统节目预告的基础上,应该利用先进的电视编辑手段制作出别具一格的“栏目预告”,以科学合理、承上启下的编排和高频次的播出,增强受众的收视心理期待。制作精良的节目导视多由冲击力强的画面、打动人心的音效、精致的制作手法剪辑而成,有的强化节目中的精彩片断,有的通过悬念设计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由于播出频率高,既能够起到引导观众收视的作用,还具有强化栏目形象的宣传功能。它是抢占节目市场,提高收视率的强有力的手段,也是树立品牌栏目的有效途径。《蔚蓝的故乡》栏目在上午、下午、晚上以及播出结束前都有不同版本的节目预告信息。并通过见缝插针多次播出的方式来加强预告,起到了引发收视欲望的效果。

栏目形象宣传片是栏目形象的展示窗口,是自我宣传的广告。栏目形象宣传片不对具体某一期节目内容进行宣传,而是着力于推介栏目的整体定位和风格特性,重点凸显本栏目与其他栏目的差异性。栏目形象宣传片需要遵照受众收视规律进行编排播出,保证播出频率及时间,实现合理布局。《蔚蓝的故乡》栏目制作了具有地域特色、民族风格的栏目形象宣传片和间隔片花,贯穿在频道的整体播出之中,让观众看到特色鲜明的栏目形象。

民族文化类栏目的播出时间应考虑目标受众群的生活规律和收视习惯,最大可能地按照目标受众群的收视需求,做出科学合理的播出安排。同时还要了解竞争对手的节目编排方案,做到知己知彼,安排有序,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合理摆布黄金时段与非黄金时段、品牌栏目与影视剧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张弛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