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望海潮翻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学新课程改革在全国从试验到推广,已有好几年时间了,也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在目前高中语文课改教学实践中,古代诗歌散文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古代诗歌散文语言凝练、蕴含情感、意境深远、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但学生学习古代诗歌散文积极性不高,存在不少问题。即使有兴趣,学生学习古代诗歌也仅仅停留在朗读层面,一旦接触诗歌的实际性内容,学生的学习热情急速下滑。而古代散文基本是文言文的形式,大部分学生学习此类文章是被动的,是零碎、不完整的;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甚至有惧怕心理。课堂状况如此,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课后作业的期待和完成情况可想而知,更何谈把其当成一种享受。我们必须打破原有落后、陈旧的作业方式,结合古代诗歌散文的文体特点,还作业以新的活力,让我们的学生在充满生机、充满趣味的丰富多彩的作业中,感受到作业的乐趣、实践的充实、合作的收获、成功的快乐。以作业来巩固所学,以作业来促进课堂教学,让学生爱上作业,乐于学习古代诗歌散文,弘扬传统文化,汲取精华提升素养。
一、古代诗歌散文作业改革的必要性
(一)传统的古代诗歌散文作业设计机械、单一
我们或急功近利于高考成绩,或只为达到基本的作业规程(应付检查),古代诗歌散文的作业设计多以背诵、默写、翻译,大量围绕高考考点做练习等机械、单一的内容、形式作为课堂作业的主流,忽视了古代诗歌散文的文体特点、忽视了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与其精神世界、社会生活的整合。这些导致了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古代诗歌散文索然无味,甚至因此不重视或厌学语文。
(二)古代诗歌散文作业的优化设计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宗旨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古代诗歌散文的作业设计是古代诗歌散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学生作业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古代诗歌散文作业的优化设计是落实新课标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我们语文教师应构建古代诗歌散文作业的新形式,讲究作业设计策略,优化作业设计方法,应该让学生体验做作业的幸福与快乐、苦恼和辛劳,使作业真正在成为学生自学的需要、学习的需要和生活的需要,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个性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
二、古代诗歌散文作业改革策略
作业的改革是必要的,那么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良:
(一)课内课外的结合。我们在为古代诗歌散文设计作业时,不仅要关注教材中的内容,而且还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应当尝试着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学会收集、整理课外与此相关的资料,使学生自觉的养成多方面获取信息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夜归鹿门歌》我们了解孟浩然归隐之无奈之后,既可以让学生对比孟浩然与陶渊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异同,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外于丹谈归隐,探讨现代人遭遇逆境时该如何选择,是否也是归隐田园呢?在教学了《虞美人》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搜集写“愁”的其他名诗名句。
(二)古代诗歌散文和其他语文板块结合。古代诗歌散文的作业内容应不仅仅局限于本类型,可以与阅读、写作等密切结合,摆脱单一的作业模式。如学习了韦庄的《菩萨蛮》,对比阅读白居易的《忆江南》;学了《孔雀东南飞》,根据“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一句描写两人的离别场景等等,在培养学生鉴赏涵咏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水平。在学了《过小孤山大孤山》后,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其中的文言知识,还可以布置如下作业:本文中所写的烽火矶、小孤山、澎浪矶和大孤山是四个独立的景点,各有各的特点,但它们在陆游笔下,又构成了一个整体。请参照本文移步换景的写作技巧,写写校园美景。在学了柳永《雨霖铃》后,我们不仅可以布置学生积累关于送别的诗句,还可以对比阅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体会婉约词和豪放词之间的迥异风格,从意象、情感等角度分析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不同之处,也可以让学生选取本词中的内容把这首词改成情感相同的古诗。学生改出了如下诗句:
《别》
晨辉暮雨朝夕情,含情脉脉泪盈盈。无语凝噎离别恨,低眉浅唱雨霖铃。
《伤》
寒蝉凄切伤离别,骤雨初歇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晓风冷落清秋节。
一、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准备
1.明确分组目的
我认为:分组学习,就是利用学生个性互补的原则,给差异学生找合作伙伴,通过集体的力量,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局面。小组合作交流,让大家一起阅读和讨论,既能分享各自的资源,又能增进合作和友谊。
2.合理分组
按照男女性别均衡、兴趣爱好接近、知识能力综合平衡的原则,六到八人为一组。
3.选定组长
组长的人选和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秩序和合作能力。因此组长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威信、群众基础及一定的综合能力。组长选定后,老师要采取讲座、讨论的形式,给各组组长进行理念、方法、组织协调能力的培训,激励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怕挫折、接受锻炼,不断进步。
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活动相互调整、相互改进的过程。每个组员的学习行为将会不断受到来自伙伴的建议和修正。同时,每个组员也会关注他人,经常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就要求同学之间学会尊重,善于接纳、尊重他人的劳动和已经作出的努力,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坚持真理的过程中,认真虚心接纳他人的合理化建议,甚至敢于否定自己。在直言无忌而又从善如流、主动配合、和谐默契的心理氛围中,每个人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1.课外合作
小组学习目标一旦确定,每个成员都必须遵从。在小组合作中,我们要求在课外时间,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能够一起合作交流,解决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包括基础知识的解决,关于课文内容的掌握;还要做好课后的复习、落实背诵、完成课后作业等。
2.课内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通常设计一些难易不等的思考讨论题,各个小组成员一起动脑动口、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展示评价,教师点拨、答疑解惑。这样学习的效果要比老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效果好得多。
在教学柳永的《望海潮》时,我就要求各小组分工,自学解决课文相关的所有问题。在第二小组组长讲析下阕内容的时候,其他小组的成员纷纷举手提问,质疑他对文句的翻译,指出他个别地方的讲解不准确,提出一些新奇古怪的问题。二小组的副组长勇敢地站出来帮助答复,其他组员也积极补充,在学生的相互质疑和答复的过程中,疑难问题迎刃而解。学生不用死记硬背,只需参与思考讨论交流,就能够轻松愉悦地掌握知识了。这就是课内小组合作交流的意义之所在了。
课堂合作中,学生一般表现得较有信心,有安全感,不太担心失败,但合作学习也容易因责任分散而让个别学生产生依赖他人、坐享其成的思想和行为。所以,我强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位小组成员必须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实现目标中的角色定位,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种责任承担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要做好自己在组内分工的任务;(2)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协助他人,这种“积极主动地协助他人”是组内成员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辞的责任,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个人的成功,只有小组共同目标的达成。
三、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中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方面,要重视课外小组合作的学习情况,不时抽查课外合作的成果,及时给予评价。
另一方面,更要重视课堂内小组合作学习情况的评价。毕竟,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在课内完成的。
我在课堂教学中,一般是这样做的: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各个学习小组展示成果,接着我再进行评价点拨,在此基础上,精讲重难点。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相当在乎的。我总是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或者发言后,进行及时、积极的评价,这样就给学生小组和个人以继续学习的动力。我认为:无论是肯定的或是否定的评价,都表明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对于学生来讲,无疑是一种心理的需要。我更觉得:教师的评价要力求客观。虽然新课程标准下的评价观注重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方面给予积极的评价,但我想如果教师在评价时偏离常轨,一味地去“讨好”学生,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学生可能会觉得教师太“假”,从而可能不信任教师,对教师产生抵触的心理。还应该注意的是:在对小组进行评价时,也不能因为某小组内有优等生就对此小组特别“照顾”,明显地偏袒、有失公正、公平,这样会损害大多数小组和成员的利益,最终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还有,教师在评价小组和个人时,要注意作出恰如其分的、具体的评价。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鼓励、引导、点拨。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这样对学生说:“你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你回答的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等等。对游离于题外的答案也应予以恰当的点评,如,课堂上同学讨论《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对周瑜的态度,一个同学的答案是“惋惜”。我先肯定了这个同学好读书善思考,对周瑜有全面的认识,周瑜的确英年早逝,令人惋惜。坡一定也有这样的认识。但在此文中,东坡侧重于写周郎的少年成就、英雄业绩,表现的是对周郎的敬仰和羡慕,借以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热情和怀才不遇的遗憾。学生都笑了。那位同学也很满意,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这样的评价就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态度诚恳,自己的学习成果得到了肯定,参与学习交流展示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