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浪漫主义文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浪漫主义文学对音乐评价的影响
(一)音乐创作方面
就音乐创作来说,浪漫主义文学起着关键的作用和影响,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浪潮,成为了一种新的音乐创作形式,形成了具有典型音乐思潮的音乐创作。受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创作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创作形式,反而通过音乐创作的内容来表达自身的情感,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创作形式和创作内容,还在一定程度上为钢琴艺术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这种在创作形式以及创作内容上的创新,与传统的以音乐创作相比较,增添了很多的趣味性,使得创作形式不再单一乏味,其中主要的创新形式包括了夜曲、夜曲、艺术歌曲、叙事歌曲、交响诗等钢琴音乐。这些改变和影响,不仅为今后的艺术创作树立了榜样和范本,还在一定程度上使钢琴创作更加流行和丰富。因此,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优秀的音乐创作家以及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二)社会方面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是很受争议的,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思想上的浪潮和社会的动乱,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主要是通过对文学作品以及音乐作品的创作,来表达自己当时的情感,以及对当时所处社会的不满。所以无论是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还是音乐作品,都与当时的社会情况以及作者的心境相关联,都是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对现实的无能为力,只能通过文学或者音乐作品来满足自己对大自然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浪漫主义文学时期的文学和音乐作品都带有时代的印记和特征,都是想通过作品传达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生活的期望。
二、浪漫主义文学对钢琴创作的影响
(一)音乐创作者灵感方面的影响
钢琴音乐的创作主要是通过作者的灵感以及对作品的感悟来表现出来的,与文学的创作在某些方面上是异曲同工的。而且钢琴音乐创作对于创作者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创作者有超强的灵感,因为灵感来的快去的也快,是在沉淀之后才能够迸发出来的,所以创作者需要有音乐的积累。这就需要创作者在平时要多阅读浪漫主义文学作品,通过积累素材,来激发对音乐创作的灵感。很多音乐创作者的灵感都得益于阅读文学作品,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主要能够在创作形式以及表现手法上为创作者提供可参考的意见和建议。而且受当时社会的影响,很多文学和音乐作品都表达出来强烈的情感,因此也成就了一批优秀的钢琴创作者和经典的钢琴音乐作品,例如舒曼和肖邦的钢琴曲,都是在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背景下进行创作的。
(二)钢琴创作内容方面的影响
钢琴创作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两者是相通的,都是通过浪漫主义文学和钢琴作品,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当时很多的钢琴创作者都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在音乐作品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的想法以及对向往自由的心境。这使得很多钢琴音乐创作者都通过浪漫主义文学来获得灵感和素材,比如舒曼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最受到钢琴创作者的追捧,通过其梦幻以及美好的意境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向往,舒曼的代表作《童年即景》就是通过奇幻的色彩,表达对童年时期无忧无虑的向往。肖邦就是一位田园气息比较浓重的钢琴家,所以其代表作大都是通过浪漫主义情怀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一种宁静优雅的生活态度。
(三)钢琴创作形式方面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的作品表达的都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其对钢琴音乐作品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音乐内容上,在创作形式上也有很大的影响,通过不同的创作形式来表达创作者对理想不同态度,比如执着、渴望等。因此,在钢琴音乐创作形式的发展以及创新过程中,不能忽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对其的影响。因为文学作品的风格不同,所以其表现形式也有所差别,钢琴音乐作品要想能够借鉴文学作品,就必须也要在创作形式上做出改变和创新。作为钢琴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不仅要按照既定的规律和模式进行,还要自爱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潮下,对其现有的创作形式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实现钢琴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的创作形式,比如舒曼的钢琴套曲、肖邦的钢琴诗乐、李斯特的音乐交响诗等,这些钢琴音乐的创作形式在当时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钢琴音乐创作形式的多样性以及钢琴音乐的发展。
(四)钢琴创作整体风格方面的影响
浪漫主义的音乐作品通常内容比较丰富多彩,在形式上也比较多变,钢琴家都利用文学作品与音乐的结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通过素材来抒感。浪漫主义文学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的内容和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通过两者之间的融合,更好的将情感表达出来。所以,文学与音乐是有共性的,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作曲家只有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在作品中,才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独特音乐风格的作品、
三、结语
关键词:浪漫主义;起源相似;曲折发展;同中求异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8-0015-01
一、起源上的相似性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诞生于与古典主义美学的斗争中,浪漫主义文学家的创作气质表现为反对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压制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浪漫主义文学的鼎盛时代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繁,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反观中国,浪漫主义在中国历来就有。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萌芽于20世纪初,“五四”达到。20年代西方文艺思潮的广泛涌入和反帝反封建的社会要求给浪漫主义提供了自由生长的温床。像法国革命一样,摧毁了一个庞大的封建王朝,从而使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传统社会秩序最终解体。这一重要的历史过程使得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历史处境与一些西方浪漫主义者不无相似,都置身于传统秩序解体和资本主义来临的时代。
二、曲折发展中的同中有异、异中趋同
尽管中西浪漫主义的发生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但不同的社会、政治情形使得中西浪漫主义在主题创作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第一阶段,以郭沫若《女神》与郁达夫《沉沦》为代表,树立起了浪漫主义在中国运演的两种不同的范式,与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具有相似性又有相当大的悬殊,相似性体现在呈现出抒发内心的主观理想,创造神奇的艺术境界;悬殊体现在文艺表现上,则是极端的张扬自我,而放逐了一切形式规范,蔑视任何艺术技巧。
1925年的“五卅”使浪漫主义思潮在“方向转换的途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分化趋向:最主流的是寻找联盟,与革命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另一类则主动退守边缘,如沈从文、废名。这是浪漫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与西方浪漫主义重在自然的抒写、心灵的解放,艺术的纯美方面达到了共鸣。
三、西方浪漫主义创作的精致与中国浪漫主义学习借鉴的浅薄
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首先从抒情特征来看,西方浪漫主义所强调的不是一般的抒情而是个人主义的抒情,而中国新文学受到了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注重感情的主观性、直接性,注重个人色彩。
其次,五四时期作家与西方浪漫主义作家对想象内涵的理解有很大差距;西方浪漫主义作家所说的“想象”具有普遍的形而上学的价值,它带有某种神秘性和超然性。西方浪漫派的大部分作品中,那些超越形式的繁复的想象与作家对情感张力与内敛的把握相融合,往往使得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从而使西方浪漫主义的创作更贴近纯艺术的层面。而在大多数“五四”作家手里“想象”只作为谋篇布局的组合能力或创造艺术世界的一种方式,与西方浪漫主义作家处在不同的哲学与心理层面上。
四、地位及影响相差悬殊
中国浪漫主义的范围仅限于文学,而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几乎波及文学艺术的所有领域,包括音乐、绘画建筑等都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而且中国不像西方浪漫派那样拥有一批经典之作。中西浪漫主义思潮的成就相差悬殊的原因,首先是中西浪漫主义者由于文化背景和所处时代的不同,对创作采取了不尽相同的态度,19世纪欧洲文艺界的现实是对各种文学流派与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给予了最大限度的容忍,以及极大的兴趣和积极的提倡。
其次,中国的新文学带有更多的功利性和无法摆脱的责任感,因而无法使文学从自身存在的角度发展壮大。所以中国的浪漫主义最终被整合与放逐,退守边缘。
综上所述,中国新文学的浪漫主义并不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典型形态,它不像欧洲18世纪末19世纪前叶的浪漫主义发育的那样完全,几乎呈现出浪漫主义全部鲜明的特征,它缺少热情的夸张,偶然性的情等特定的时代环境和我们民族的气质以及所受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使新文学的浪漫主义与现实生活贴的很近。也使得中国的浪漫主义具有与西方浪漫主义截然不同的特征。
参考文献:
[关键词]浪漫主义小说 死亡主题 复归 自然 悲剧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西方文化的“舶来品”。在浪漫主义的叙事中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主观性”、“复归过去”和“回到自然”。在中国传统文学受西方浪漫主义影响的前提下,中国文化传统和作家的写作的情态以“死亡”来惊醒价值判断。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叙事中,浪漫的“复归”是这个时期大多数作家的写作心声和创作理想。
一、“主观性抒情”与“个性化色彩”
综观20世纪中国现代小说中浪漫主义的表征,首先表现为“主观性抒情”和“个性化色彩”的浪漫叙事理想。“主观性抒情”是浪漫主义者主张表现自己的主观体验,抒发内心情怀,它不在乎外在力量的影响,有较大程度的“私人化”特征。这一特征不仅在西方浪漫主义作家中表现突出,在中国五四作家,如创造社作家郁达夫、郭沫若,创造社“小伙计”作家周全平、叶灵凤、倪贻德,新月社诗人徐志摩、闻一多、朱湘等人的文学文本中都不突出的体现,可以说,现代文学30年是浪漫主义文学真正自觉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引起的“个性化色彩”叙事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原初意义:以人为本,张扬人的价值和意义,反对基督教神学,达到人性的最大解放,而其实质是“个人主义”。受其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中曾出现过不同时期的浪漫主义表征,五四时期创造社、新月社、湖畔诗社的作家和诗人在为人和为文上都带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鲁迅的文学活动中也显示了强烈的个性主义精神。《摩罗诗力说》不仅介绍西方浪漫主义作家作品,还展露了鲁迅的浪漫主义理想,他讴歌的“撒旦派”诗人拜伦、雪莱等人就是浪漫主义者,他的散文诗集《野草》在写作方法上就体现出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20世纪20年代的浪漫主义作家受到欧洲前浪漫主义者卢梭的“返归自然”思想和斯宾诺莎等人的“泛神论”影响,以自然为宣泄对象,通过对自然的歌颂,表达对神的否定和对自然力、对人性的肯定。回顾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这一特征十分突出,郭沫若、郁达夫以及废名、艾芜等人的作品都具有典型的“个性化”的艺术旨趣。
二、“复归过去”与“个体生命体验”
在现代文学的创作中,作家创作时既接受外来文学形式和思潮影响,又真实地再现个体生命体验的文学模式,即在“复归过去”的过程中,寻求“个体的生命体验”。这一点,郁达夫小说的创作实践具有典型性:第一,在接受视野上,郁达夫在创作中接学了西方文学、哲学思想,如提倡卢梭的“回归自然”的思想,肯定劳伦斯小说的风格和钦佩屠格涅夫小说对“多余人”的刻画,以及对日本“私小说”表现方法的吸收与借鉴等。第二,在个体生命的表现与书写上,郁达夫大胆地展示自己的留日生活、回国后的生活,其中,对狎妓于青楼的过程、颓废的精神、悲观厌世的情绪都作了真实的外露。这一写作模式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是具有开创性的,这对创造社的作家叶鼎洛、倪贻德等人影响很大,也对非创造社作家王以仁、冯沅君等人有着强烈的榜样作用。可以说,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从身体到精神的模仿,是一种毫无掩饰的、彻底的模仿。从这个意义上看,属于这一模仿类型的小说是写于1927年以前的作品,作品都以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的社会生活为背景,写出了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之情,写出了他们对贫富悬殊的不满和对生命力受压制呐喊,作品中的诸多情节替“死亡”来展示,主人公的死往往具有一种“复归自然”的文学人生理想。而小说中所悬置的“死亡”问题,正是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现世的生存,悲剧死亡的结局恰恰是对现世生存的复归;主体生存意识的幻灭,孤独、空虚、飘零、颓废、变态的也是个体特有的生命体验,在“沉默中灭亡”的悲剧也是“五四”时期许多浪漫青年的社会归宿。作者的创作主题的最终目的由此传达出来,即由个人的死亡推及到时代的死亡。
三、“情感的回归”与“自然的叙事格调”
浪漫主义将“死亡”定义为理想境界里的“复归”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欲求和回归,更是一种唯美自然的叙事格调;而其叙事规则也表现为一种“回归自然”原则。小说《边城》演绎的是一次唯美之死,展现的是作者清新浪漫的死亡理想,同样是一种诗意境界的“复归”。沈从文作为自觉的叙述者、歌者,一方面使他在跻身都市生活里自觉地以“乡下人”的目光和评判尺度来看待中国的都市文明,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另一方面追求人性的自然张扬以及强健生命力的健康发展。沈从文执著于“人性追求”,强调生命力的张扬,歌颂古老人性的健康淳朴,叹惋现代文明入侵下的人性变异;在宣扬“人性复归”的同时,也将“死亡”作为“人性复归”理想的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独特的地域的、民族的文化历史态度,也是他在城乡对峙的整体结构中批判文明在进入中国的初始阶段的丑陋的创作理想。《边城》叙写了一个悲剧,小说中似是而非的“死亡结局”是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恰恰表现了沈从文对“湘西”的未来无法预知的困惑与现实冲击理想的矛盾,表现了创作主体在理想境界里的期许和限度,但作品的叙述并不给人奇崛的震撼或特别的悲郁,在作者诗意和抒情的笔端,生、死、聚、散,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在这里道家的“天人合一”以及“回归自然”的思想得到了一种完美体现。而“死亡”在这里被演绎成一种那种简朴、原始、悠远的感觉;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的必然使生命的更迭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在渴望人类朴素文明与排斥现代“文明”的冲突中,创作主体营造了“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死亡道德的“乌托邦”,流露出对工业文明污染后的现代社会的失望与“情感的回归”的价值模式。
参考文献:
当人类的文艺创作还没有文字等载体的时候,很多作品中就体现出了浪漫主义思想的特性。虽然人类的浪漫主义精神有着悠久的的历史,但浪漫主义在东西方文明中兴起的时间和发展的过程却有很大差异。造成东西方浪漫主义思想兴起与发展差异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历史、经济、政治、宗教和人文思想等等。
东西方浪漫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浪漫主义思想兴起较早,其发展过程是稳定且连续的。中国古代的文学与艺术作品中,最能体现浪漫主义思想的艺术形式是诗歌和戏剧,其中战国末期屈原的《离骚》是较早体现出浪漫主义特征的文学作品。屈原之后的曹植、阮籍、李白、韩愈、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诗人,都以各自的诗词风格为丰富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做出了极大贡献。其中唐朝诗人李白的诗作达到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史上的最高峰。
同东方一样,西方在古代文艺作品中就已经存在浪漫主义思想元素了,荷马的史诗、古希腊神话、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作品和中世纪的骑士传奇中都运用了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西方浪漫主义思想形成潮流和达到高峰的时期,却是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上升的时期。受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这时期所提倡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鼓励人们追求独立和自由,浪漫主义文学和艺术成了人们寻求解放个性和抒发感情的途径。
影响东西方浪漫主义思想产生与发展的因素分析
1.东西方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性质不同。
不能单纯的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概括性的术语把古代中国的和欧洲的社会性质等同。虽然都是封建社会,但东西方的封建社会在性质和形式上是完全不同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以中央集权为核心,是一种宗法专制社会。在专制社会里,虽然普通民众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和空间,但是民众却是文化的创造者和承载者,富民思想在我国传统经济思想中源远流长,统治者推行的富民思想有效的维系了基本的社会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的政治经济环境对文化的延续性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特色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基础。
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像是一个个帝王家族的家谱,而西方古代史却是一部平民追求民利的斗争史。古代西方人民大众的生活是与政治息息相关,而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有利于催生出各种不同的文化形式,比如欧洲历史上出现过的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浪漫主义等等。但是,这种不稳定的经济政治环境不利于某种特定文化思想的长期的稳定发展。
2.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
人是文化和思想的载体,不同的人组成了不同的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各自认识与思考世界的方式,也就是思维方式。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多不同甚至相反的特点:东方人比较感性,而西方人侧重理性思考;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和分解性思维;东方人自古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与自然和睦相处,依赖并歌颂自然,崇拜“天”,西方对待自然的方式则充斥着藐视与暴力。在感情表达方面,东方人较为保守且细腻而含蓄,具有意会性,西方人则直接了当的表达个人感情。
3.宗教与思想因素对东西方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
国古代民众信仰的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宗教,并没有专一特定的。清雍正皇帝认为“佛教治心,道教治身,儒教治世”。虽然中国古代民众信仰的是符合自己需求的观念,但这些观念都含有极大的想象成分。这种始终存在的统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而这种社会稳定对感性的浪漫主义文化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西方文化自中世纪以来因理性精神促成了科学体系的形成,以基督教教伦理确立人际关系,并依靠契约立法构筑了机制,这些都与基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不少西方学者都把西方文明称为基督教文明。”西方的人权和民主思想源于基督教教义,其本身就是一种理性的逻辑思想,并没有太多的想象成分和浪漫主义色彩。由宗教演变而来的神学与后来的科学都是以理性的逻辑思维指导社会的发展,缺少浪漫主义思想发展的条件。
结语
关键词:浪漫主义音乐;交响诗;文化特质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7)-02-0041-05
一、 大背景
19世纪的音乐可谓历史长河中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在这100年中(如果加上前后对其产生或受其影响的二、三十年则更为科学)所创作的大量的优秀音乐至今仍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份量极重的篇章。而且我们必须强调指出,这一世纪的音乐特点可归纳成是四个字:浪漫主义。在具体分析19世纪音乐之前,我们还应回到18世纪后半叶以寻求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所依托的背景。这不仅仅是指音乐方面,理所当然地应该包括文学,甚至当时社会变革对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所有这些我们都应该有所了解。首先我们要着重指出的是: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突出地表现了封建的、世袭的,以农业为基础的贵族向依靠工商业维持其地位的中产阶级的权力转换。这预示着工业革命以技术进步而形成的新的社会秩序的来临。而它的口号是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乃至个人的全方位的自由论。所谓的“启蒙运动”即以上述内容为主要宗旨,它波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各艺术门类。“自由”、“平等”、“博爱”这些启蒙时期的思想左右了18世纪下半叶的社会潮流,不仅成为人类思想上寻求解放过程的催化剂,而且也被当时的艺术家们视为终极目标。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渴望自由民主,这种高涨的热情激发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和社会使命感,在他们的作品中这些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应该说,这是一个长久的追求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19世纪仍然在发挥作用(例如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民族主义运动就和启蒙运动有着深刻的思想及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联系)。
文学和音乐是最能折射这个时期的社会思潮的两大艺术门类,而且这两大门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来看音乐方面的情况:18世纪最后的20多年至19世纪初可以被称作“后贝多芬时代”。这是一个分水岭:之前是古典音乐时期(即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讲究完美的音乐形式,追求严谨、条理清晰、平衡以及宁静;之后则是音乐史上轰轰烈烈的浪漫主义时期。贝多芬是这一独特时期产生的独特人物,他一方面遵从古典主义的原则将古典音乐的理想发挥到极至;而另一方面他的目光已经移向即将到来的浪漫主义并为此而作了铺垫。我们在他的最后一部交响曲(即第九“合唱交响曲”)中已经能够体味到他对古典交响曲形式的革新---在交响曲的最后乐章中加入了重唱及气势磅礴的大合唱。形式上的变化还在其次,重要的是贝多芬借此表达了他对新兴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及艺术观的实际支持。形式从属于内容,这大概在音乐史上还是首次,而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举措是由贝多芬来完成的(值得一提的是,合唱的歌词选自浪漫主义诗人席勒的同名诗作)。除“合唱”交响曲外,我们甚至从“田园交响曲”、“月光”及“热情”奏鸣曲乃至贝多芬为小提琴和乐队而创作的两首“浪漫曲”等作品中也能嗅出浪漫主义音乐的清新气息。
二、19世纪音乐的主流――浪漫主义
1、音乐的浪漫主义滞后于文学。当浪漫主义的文学家们失意于法国大革命的失败(以拿破仑称帝而告终),认为他们的理想破灭转而把对现实的失望化为以渲泄个人情感为特征的后浪漫主义文学的时候,音乐尚处于古典主义的后贝多芬时代,浪漫主义的音乐还没有真正开始。初期的浪漫主义音乐是以追求文学的浪漫主义精神气质开始的,然而历史到了19世纪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文学家们均认为音乐才是最能表达浪漫主义本质的艺术门类。这时浪漫主义的音乐家们也已经完全摆脱了初期的幼稚,表现出他们的成熟和非凡的创造力,他们从那些火一样热情和富于想象力的文学作品和诗篇中汲取精华以支持其创作灵感。文学和音乐最终走向结合是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的主流,这个变化所带给后世的意义是深远的,它的潮流席卷了整个世纪的艺术风格并波及到20世纪。
2、一个时代在道德、政治、社会风气上的巨大变化必定会在这一时期的艺术中表现出来,新时代对艺术家们表现新思想的创作手段和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革命带给19世纪的影响是全面的,它涉及到各个领域甚至艺术。例如传统的管弦乐队可以拥有新的、更灵敏的铜管乐器,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乐队音响的要求。由于技术的革新,乐队的音响变得丰富多彩,以前看来不可能或者难以想象的宏大效果现在轻而易举就可以获得,这对作曲家们来说无疑是福音――创作的手段更加多样化;想象的空间被有效地拓展。这一切对于浪漫主义运动本身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新乐器、新的形式、新的理论和新的精神。由于浪漫主义的音乐家刚刚摆脱掉古典主义的巨大光环闪亮登场,他们要靠一切新的东西来武装自己并完成历史赋与他们的使命。
3、19世纪的音乐经历了从宫廷走向公众的过程。如果说文艺复兴运动使音乐从宗教向社会转移的还不彻底的话,那么可以说浪漫主义最终完成了这个过程,而且音乐的社会化反过来要求扩大音乐表现力的规模,完善乐器并最终以完美的音乐及音响效果回应社会需求。在这个供需过程中,管弦乐队的表现能力逐渐地提高了,浪漫主义作曲家们由于获得完满的音响支持而使表现戏剧性强烈对比效果变成现实并得心应手。由于管弦乐队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配器法作为独特的创作手法也日益成熟,形象地说,这有点象画家手中的调色板,只不过作曲家们的“调色”是创造某种氛围――例如欢乐、优美、流畅、合谐、哀怨、忧伤等等,通过情绪感染唤起听众的想象并引起共鸣,以达到音乐的审美诉求。
4、浪漫主义音乐的表现手法及其形式。海涅说:“我的短歌(主要指诗)出自内心的巨大悲痛”,这短短的一句话非常确切地表达了浪漫主义通过短小精悍的形式来抒发和满足个人内心情感的需要。在19世纪的上半叶,音乐的浪漫主义是以歌曲和钢琴小品这类短小的抒情形式为其创作的主要形式的。
(1)以歌曲为例:这里所指的歌曲包括民歌、民间歌谣、通俗歌曲和艺术歌曲。当然我们要讨论的主要是艺术歌曲。在19世纪初期歌曲比其它各类音乐体裁都要多而且更前卫,更符合浪漫主义的精神。歌曲比较具有直感,在19世纪初那个特定的时代,浪漫主义歌曲的创作者们常以浪漫主义诗人们的作品作为歌词。一首诗本身是完美的,一支旋律同样如此,而要将二者结合为一个新的艺术整体则需要高度的想象力,这样的构成便是今天我们所谓的“艺术歌曲”的原始版本,而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作者们在这方面取得了相当成就。艺术歌曲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最有代表性的形式之一。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虽然歌曲在各个时代都占有显著地位,但今天如果提到“艺术歌曲”这个词,则大家都能明白它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产物。作为艺术歌曲的代表人物的舒伯特,严格地讲,他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交替时期,因此他的交响乐作品的风格承接了古典传统,而他的歌曲和钢琴作品则完全是开辟新时代的浪漫风格的范本。兹将舒伯特的著名声乐作品列出以供参考:根据歌德的诗而创作的《纺车旁的玛格丽特》和声乐叙事曲《魔王》;根据米勒的诗谱写的声乐套曲《美丽的魔坊女》、《冬之旅》,当然,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还有《圣母颂》、《鳟鱼》等等。
(2)钢琴抒情小品是早期浪漫主义时期在器乐创作方面的另一大贡献,其地位等同于艺术歌曲。它的特点是把抒情与戏剧性的情绪相结合。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体裁如“即兴曲”、“间奏曲”、“无词歌”、“浪漫曲”、“随想曲”、“夜曲”、“幻想曲”及一些舞曲等等都是在那个时代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钢琴抒情小品的始作俑者也是舒伯特,而集大成者则是他以后的肖邦、舒曼、门德尔松和李斯特等,我们这里向大家重点介绍的是肖邦。肖邦被后人誉为“钢琴诗人”是有道理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我的生活是一首没有开始却有悲伤结尾的短曲……”。他用饱含浪漫主义精神的创作,为钢琴开辟了一个黄金时代。肖邦属于那种最有独创性和主观主义倾向很浓的艺术家,他的风格完全是他自己的,即使是他的那些崇拜者们想模仿也是绝不会成功的,他的音乐的个性完全体现了他个人的人生观和艺术观,那种从骨子里头流露出来的忧郁、哀怨、高雅、甚至傲慢都是旁人难以企及的。一心为钢琴写作的肖邦其创作几乎涵盖了所有体裁,除了传统形式的协奏曲、奏鸣曲外,最能代表他天才和个性的是他的夜曲、叙事曲、幻想曲、前奏曲以及一些练习曲。这些作品将肖邦风格的高雅格调和出尔不凡显露无遗。例如他的《E大调练习曲》,优美典雅的旋律中那种淡淡的忧愁和哀怨不但感染了他人,同时作曲家自己也深深地沉浸其中,肖邦自己曾经这样感叹道:“我这辈子恐怕再也写不出这样优美的曲调了。”肖邦的创作成熟期很早,大约在他20岁左右便确立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他不象前辈贝多芬那样是位承前启后的人物,其思想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肖邦创作的成熟时期已经是浪漫主义日渐成熟的新时代,那个时代所需要的是天才的音乐家去完成浪漫主义理想。肖邦、舒伯特、门德尔松一样都是这样的天才,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完成了历史赋与他们的使命。他们在风格上都是真正的自由自在的浪漫主义的主观主义者,都为历史留下光辉灿烂的不朽篇章。
在浪漫主义占统治地位的19世纪,勃拉姆斯的创作无疑是独树一帜的,虽然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潮流的冲击,但勃拉姆斯的创作在本质上、形式原则上仍然带有贝多芬时代的浓重影子和古典主义的均衡感。和他同时期的作曲家没有哪个人像他那样试图接近(严格说是重建)贝多芬式的理想,他要的是重建真正的交响音乐思维和形式原则,但在这种古典式的平静背后,似乎总隐藏着某种东西,这便是被后人称为悲剧性的“音乐的哲学”,一种隐忍的世界观,这是勃拉姆斯的艺术精华所在。在19世纪的后半叶,勃拉姆斯以其独特的创作态度展示了他对古典传统的凭吊和怀念,对此,音乐史学家们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贵族的精神要求缅怀过去”。的确,无论怎样说,勃拉姆斯都可被看作19世纪的反潮流者,一个精神贵族。然而,他的创作并非简单地、机械地套用古典形式和法则,而是站在审视历史的高度上,深刻地、严谨地、甚至是批判性地继承古典主义的精髓来达到他所要表达的理念。所以,勃拉姆斯作品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品味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古主义者所能达到的,这就是他的音乐存在的理由。曾经有人认为勃拉姆斯是一个古典主义的孤独守望者,这完全有失偏颇,因为他更是一位智者。在他那些呕心沥血的交响乐作品里虽然难免让人感到艰涩、沉冗,但更让人感动的是它们所体现的那种“严谨的哲理性”。后人给勃拉姆斯的作品以如此高的评论充分表达了对这位19世纪踽踽独行者的敬意。真正想在音乐中试图体现哲学意味的是交响诗大师理查•施特劳斯,他甚至用了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作标题写了一首同名交响诗作品,然而事实证明这不过是想过了头或者是大胆的尝试而已,因为后人不仅没能从中获取哲学灵感,反倒把其中的音乐片断用作电影配乐,效果相当好,局外人当然不知究里。除了这部作品以外,理查•施特劳斯写了很多至今仍经常能在音乐会舞台上听到的优秀交响诗作品,例如《唐•璜》、《英雄的身涯》、《死与净化》、《堂•吉诃德》、《梯尔的恶作剧》等等。作为交响诗体裁的一代宗师,理查•施特劳斯以其精致的配器手法挖掘乐队的潜力,似乎要将管弦乐队的能量统统耗尽,以展现其作品的恢宏气势,这得益于他长期担任乐队指挥因而对乐队的熟知和驾驭能力,自然写起来完全驾轻就熟。仅此而言,在他身后相当长时间里难有能出其右者。另外有意思的一点是,施特劳斯早年曾是勃拉姆斯的崇拜者,这在他早期的创作中有所体现,但随着他创作成熟期的到来,他逐渐抛弃了残存的对古典主义的崇敬而走向另外的极端――标题音乐对他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交响诗更对他的胃口。与肖邦只写钢琴作品不一样,除交响诗外,理查•施特劳斯还写了十多部歌剧及戏剧配乐,甚至歌曲他也写。作为高寿的作曲家他一直活到本世纪中叶,之所以仍将他列为19世纪的作曲家,是因为他的绝大部分创作尤其是那些脍灸人口的交响诗既代表了19世纪的精神也写于那个时代。
3、音乐中的民族主义
实际上,一个人特别是一个艺术家在表达他个人的主观意愿时,往往都代表了一个群体甚至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与梦想。但是艺术的民族性并不反对它参与艺术的世界性,例如肖邦的玛祖卡舞曲非常具有民族色彩但同时又为世界各地音乐家及爱好者所喜爱,因为艺术家在表达生活的态度时,必须向所有人传达大家都能感觉到的东西,这样他才能为大家所理解和接受。19世纪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和觉悟都普遍高涨,艺术家(音乐家)们被要求自觉参与到民族主义运动中来,他们必须用艺术的手段来表现自己民族的本位意识:受压迫的要求解放,被侵略的要寻求独立,这些政治上的主张自然要在艺术中得到体现,因而音乐的民族主义运动便轰轰烈烈地在欧洲各地展开。在北欧诸国有代表性的是芬兰的西贝柳斯和挪威的格里格;斯拉夫民族的代言人是捷克的德沃夏克和斯美塔那;而在俄国则有以格林卡为代表的民族音乐集团,包括里姆斯基•科萨科柯夫、穆索尔斯基、鲍罗丁等等。柴科夫斯基被排除在这个集团以外是由于他的艺术观与众不同,他当然应该是民族主义的音乐家,但他的作品似乎更为世界化因而在当时受到一些极端的民族主义音乐家的反对。在音乐的民族主义时期,柴科夫斯基的创作的确更个性化和主观一些,因此他的创作并不代表典型意义上的音乐民族化时代。民族主义的音乐家们的共同创作特点是尽量选用本地区本民族的民间音乐为素材或从本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中汲取灵感进行创作,同时又必须把这些民族化的因素溶入一种具有共性的音乐语言中以便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民族情结的同时又能让其它民族或地区的人理解和接受,这很难。音乐的绝对民族化并不是科学的态度 ,而是狭隘的同义词。例如巴拉基列夫,现在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名字又有多少人能了解他在当时的影响和号召力呢?
19世纪的音乐是在风起云涌的的民族主义音乐的潮起潮落中降下帷幕的。作为这个世纪的主流的浪漫主义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并退出了历史舞台,新的音乐风格在各国民族乐派的催生下也已形成,它便是20世纪音乐的前奏――印象主义音乐。但正如世界的多极化一样,印象主义音乐不可能象浪漫主义那样轰轰烈烈地领导一个世纪的潮流,音乐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Cultural Traits of European Music in Romantic Period
Luo Shidong Zhang Xiaohu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