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栽培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栽培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板栗;栽培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 S6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3-0129-01

板栗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植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经济价值很高。种仁肥厚甘美,营养价值丰富,含蛋白质、脂肪、淀粉,还有较多的维生素;木材质硬,是良好的建筑材料。树皮和枝叶的含鞣酸很多,可提取工业原料,是出口土特产,被称为中国甘栗,闻名于世界。板栗适应性较强,栽培容易;适于上山下滩,既是木本粮食类果树,又是绿化沙滩、荒山的良好造林树种,应该认真做好板栗树的栽培管理。

1 板栗对外界环境的要求

1.1 光照

板栗为喜光性树种,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生长结果。光照不充足,易引起树冠内膛小枝衰老枯死,结果部位迅速外移,产量降低。因此,山地栽植时应选择光照充足的坡地,以东南、南或西南坡向的地方最为适宜。

1.2 温度

板栗对温度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年平均温度为10~16 ℃,生长期(4—10月)平均气温为16~20 ℃,冬季不低于-25 ℃,开花期的最适温度为17~27 ℃,低于17 ℃或高于27 ℃影响对授粉受精不利,影响结果[1-4]。8—9月为果实增大期,平均20 ℃以上的气温可有利于坚果生长[1-4]。

1.3 水分

板栗对雨量的适应性也较强,一般年降雨量为500~2 000 mm的地方都可种植板栗,但以500~1 000 mm的地方最为适宜。物候期不同,则对水分的要求和反应也不同,花期雨量过多,妨碍授粉受精,结实率低[1-4];秋季板栗属于灌浆期,如果水分充裕,则有利于坚果的迅速生长和产量提高,若过于干旱,容易产生空苞[1-4]。

1.4 土壤

含有机质较多、通气良好的砂壤土多适宜板栗生长,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并且有利于大量的菌根产生。在黏重、通气性不好、雨季排水不畅(易积水)的土壤上不利于生长[1-4]。土壤酸碱度对板栗生长影响明显,适宜的pH值范围为4~7,但最适宜pH值为5~6的微酸性土壤。由石灰岩风化形成的青石山,为强碱性土壤,不宜栽植板栗;由花岗岩、片麻岩、石英、沙岩风化的沙石山,为弱酸性土壤,且通气好,有利于板栗生长。酸性土壤适应于板栗生长的原因,主要是含有能被板栗树吸收的锰和钙,锰元素最明显,当pH值过高时锰呈不可溶状态,不能被根系吸收利用[1-4]。板栗树属于高锰植物,叶片中含锰达0.2%以上,比其他果树明显要高。如果在碱性土壤中,叶片含锰量将低于0.12%,叶色灰白,几乎停止代谢。因此,微酸性土壤最适宜板栗生长发育。

2 栽培技术

2.1 苗木繁殖

过去栽培板栗大多采用实生繁殖,类型复杂;后来开展板栗树的选种、引种工作来,开始对优株采用了嫁接繁殖,走上了板栗树良种的路子。虽然实生繁殖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植株寿命也比较长,但品种的优良性较差,单株间有较大的差异,结果晚,产量比较低[1-4]。因此,栽植板栗多用嫁接繁殖。

2.2 栗种选择

播种繁苗可以有2种用途:一是作生产栽植,二是作砧木用。直接作生产栽植的苗木所用种子,必须从丰产优质、生长健壮的母树上进行采集,以保证后代生长表现良好。作为砧木用的苗木必须选择优良砧木树种,因为砧木对果树的生长发育、结果早晚、产量高低、品质好坏、寿命长短以及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要选择大小整齐、成熟充分、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坚果作种子。

2.3 播种

板栗播种可分为春播和秋播。春播多在每年春分后约3月上中旬进行,这时沟藏的板栗达8~9 ℃,有些露出白芽头(幼根)即可抓紧播种。秋播多在10月中下旬。秋播的优点是采种后稍加处理即可进行,栗实不用沙藏[1-4]。由于栗实在大田中时间较长,容易受外界气候及病虫的损害,影响出苗率,所以一般都采用春播。畦播和直播是播种的2种方法。直播是直接按预定株行距播种建园,不建立圃地,效果较差,而且管理极为不便。目前多采用畦播,集中进行培育。为培养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苗木,圃地应选择地势平缓、土层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进行深翻改土,施足底肥,整成宽1 m的畦,浇透水,待土壤稍干松动后,按行距80 cm开沟,沟深4~5 cm,按株距15 cm左右点播,随播随覆土,厚度约3 cm。播种时种子要平放或横放,不要种尖朝上或朝下,以利于初生根茎的伸长。

2.4 苗期管理

播种后应覆盖地膜或畦面覆草,防止畦面龟裂而蒸发水分,有利于种子萌发。幼苗出齐后,可浇水1次,保证幼苗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以后根据土壤旱情及时浇水。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会长出许多杂草,要及时中耕除草,以保持土壤疏松和适宜墒情。为促进幼苗生长,于6月上旬和8月上旬各施尿素1次,方法是在苗木行间开沟,撒尿素,覆土,浇水。

另外,要及时防治病虫害和做好雨季排水,确保苗全、苗壮[5]。

2.5 施肥

板栗属于多年生结果树,每年收获果实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元素,因而合理施肥能够促进树体健壮、增强抗性和延长结果年限,从而获得板栗高产、稳产。施肥包括基肥和追肥。

2.5.1 基肥。施基肥时间在秋季采果后,以有机肥为主,在深翻改良土壤时一并施入。有机肥料包括腐熟人畜粪、土杂肥、腐熟饼肥等,每株成树平均施15~20 kg。施肥方法:一般沿树冠的外缘挖环形沟施肥或者以树干为中心的放射状沟施肥。

2.5.2 追肥。一年追施2次,第1次3月底至4月中旬萌芽前后追雌花花肥,以速效氮肥为主;第2次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花后果实膨大初期及时追肥,可促进果实膨大,提高产量和品质,可以含氮、磷、钾丰富的复合肥为主。

2.5.3 叶面喷肥。开花期因为栗树对硼的大量需求,可喷施优质叶面硼肥,以促进花粉管的伸长和花粉发育,提高花粉受精质量,避免空苞形成和防止落果[6]。果实膨大期,可喷施高钾型叶面肥,来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大坚果单粒重,提高果品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

2.6 病虫害防治

防治白粉病可以剪除病梢,减少病菌侵染来源;发病严重的栗树,可在开花前后喷2次50%硫悬浮剂300~400倍液,或2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防治栗疫病,秋、冬季用石硫合剂原液+食盐+生石灰+甲霜灵锰锌+水(1∶1∶6∶0.5∶20)混合液涂刷树干,对已发病树体要刮除病斑,清除病原,并注意涝洼地排水。防治栗实象,在冬季进行栗园深翻,消灭越冬幼虫;成虫活动猖獗的栗园,可于6、7月在地面喷洒2%甲氨磷粉剂、5%辛硫磷粉剂;采果后用50 ℃热水浸坚果10 min可杀死果中幼虫。防治栗大蚜,在冬剪时刮树皮缝、翘皮下的越冬卵块,在成虫和若虫密集的地方,喷40%乐果乳油2 000倍液、50%久效磷乳油2 000倍液、50%敌敌畏1 500倍液或灭扫利2 500~3 000倍液。防治栗实蛾,可在7、8月害虫发生时喷水胺硫磷600倍液或杀虫威800倍液。

3 参考文献

[1] 板栗栽培技术[EB/OL].[2011-04-27].http:///html/201.

[2] 明桂冬.板栗栽培技术[J].北方果树,2000(4):32-35.

[3] 板栗栽培技术[EB/OL].[2011-04-27].http:///news vi.

[4] 金强,丁宏伟,尹杰卉.板栗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08(12):28-29.

栽培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菜;栽培技术

叶用莴苣俗称生菜,为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作物,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由野生种驯化而来。生菜在我国东南沿海特别是大城市近郊栽培较多,近年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使其从宾馆、饭店进入了寻常百姓的餐桌。

1?特征特性

生菜按叶片色泽可分为绿生菜和紫生菜两种;按叶的生长状态可分为散叶生菜和结球生莱两种,前者叶片散生,后者叶片抱合成球状。结球生菜如再细分,还可分为3个类型:一种是叶片呈倒卵形,叶面平滑,质地柔软,叶缘稍呈波纹状的奶油生菜;一种是叶片呈倒卵圆形,叶面皱缩,质地脆嫩,叶缘呈锯齿状的脆叶生菜,该类型栽培较为普遍;再有一种是叶片厚实呈长椭圆形,叶全缘,半结球型的苦叶生菜,很少栽培。

结球生菜喜冷凉气候,生长适温为15~20 ℃,最适宜昼夜温差大、夜间温度较低的环境,其结球适温为10~16 ℃,若超过25 ℃则植株生长不良,叶球内部会因高温发生心叶坏死腐烂。种子发芽温度为15~20 ℃,高于25 ℃会使种皮吸水受阻,发芽不良,因此生菜在夏季播种时须进行低温处理,将浸种后的种子放入冰箱冷藏室中催芽,待露白后再播种。散叶生菜比较耐热,但在高温季节同样生长不良。生菜喜微酸性土壤(以pH 6~6.3为最佳),应选择保水力强、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黏壤土地块种植。生菜需要较多的氮肥,栽植前应多施有机肥,生长过程中不再施有机肥。生菜生长期间不能缺水,特别是结球生菜结球期必须水分充足,如干早缺水会导致叶球小,且叶片味苦、品质差;但水分供应也不能过多,否则会使叶球散裂,影响外观品质,还易导致软腐病及菌核病的发生。

2?栽培技术

2.1?土壤选择

应选择有机质含量丰富、保水保肥力强、透气性好、排灌方便的微酸性土壤种植。

2.2?品种选择

以美国大速生、玻璃生菜、花叶生菜、凯撒生菜和结球生菜等品种较好。

2.3?播种育苗

生菜播种期一般为8月至翌年2月,最适播期为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3月上旬至5月上旬亦可播种,但植株生育期短,产量低。冬季和早春采用大棚或小棚栽培,夏季采用遮阳网或阴棚栽培。育苗地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1 500 kg、过磷酸钙20 kg,翻耕后将土壤和肥料混匀,并整平地块。每667 m2栽培田需苗床面积20~30 m2,用种量25~30 g。

高温季节播种,种子必须经过低温催芽,具体方法是:先用井水将种子浸泡6 h左右,搓洗后捞出,用湿纱布包好,放置于15~18 ℃的条件下催芽;或先将种子放入冰箱中,温度控制在5 ℃左右,24 h后再将种子置于阴凉处保温催芽。也可用0.2%的“九二”溶液浸种24 h,打破种子休眠,2~3 d即可齐芽,当80%种子露白后及时播种。

播种前给苗床浇足水,将种子与等量湿细沙混匀后撒播,覆土厚度0.5 cm左右。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及时间苗或分苗。冬、春季节大棚或露地育苗要注意苗床保温,同时应控制浇水量,防止湿度过大;夏季露地育苗必须用遮阳网覆盖,每天淋水2~3次,保持土壤湿润。

2.4?定植

玻璃生菜苗龄25 d左右,幼苗长出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株行距14 cm×18 cm。结球生菜苗龄30~35 d,幼苗长出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株行距17 cm×20 cm。定植畦宽0.8~0.9 m,定植前每667 m2施有机肥4 000~5 000 kg、过磷酸钙20 kg或复合肥50 kg。定植时应带土护根,栽植深度以不埋住心叶为宜,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若在高温季节定植,应于定植当天上午搭好棚架并覆盖遮阳网,下午4时后移栽;冬春栽培可采用大棚+地膜覆盖的方式,白天将温度控制在12~22 ℃,温度过低时要注意保温,温度高于24 ℃时应揭膜通风降温,一般情况下可将大棚裙膜敞开。

2.5?田间管理

生菜需肥量较大,应勤施多施,定植后5~6 d追施少量速效氮肥,15~20 d后每667 m2追施复合肥15~20 kg,25~30 d后每667 m2追施复合肥10~15 kg,生菜生长中后期不可用人粪尿作追肥。定植后植株需水量大,应根据缓苗后的天气和土壤状况适时浇水,一般每5~7 d浇1次水,注意中后期浇水不能过量。

栽培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麦 栽培 技术

现将小麦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用优良品种

要选择优质、高产、抗逆力强的冬小麦品种。我县种植的主要品种有轮选987,中麦9,农大212,石新616,中麦175等。

2、种子处理

未拌种的种子要进行处理防治病虫害,可选用质量较高的的种衣剂或用单剂拌种,单剂防治病害可用烯唑醇、多福酮或多菌灵按种子量的0.2%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可用辛硫磷按种子量的1.5%拌种。

3、施足底肥

原则是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稳氮、增磷、补钾及微肥。一般每亩底施磷酸二铵18公斤左右,尿素10公斤,硫酸钾或氯化钾10公斤,硫酸锌1.5公斤,在整地前均匀撒施,及时深翻入土。

4、精细整地

为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播前进行精耕细整,翻耕23~25cm,进行桔秆还田,不但增强土壤肥力,而且可以打破犁底层,达到深、细、透、平、实、足(水)的标准,耕后耙细(碎)、耙透、整平、踏实,达到上松下实、蓄水保墒。

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播种质量。经常采用旋耕或免耕机播种的地块,3年以上一定要深翻一次(25厘米左右);秸秆直接还田的秸秆要细碎,清除过长的破碎秸秆,1亩秸秆还田2亩,整地时要把土地耙碎、耙透,使耕层深浅一致,表土细碎,达到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地面平整,无根茬的标准。

5、适期播种

为培育壮苗,形成根系发达、茎蘖数较多的小麦生产群体,充分利用热量资源,要适期播种,从而为小麦高产奠定基础。一般小麦在田间持水量为70%~80%时最有利于出苗。因此,当播期、土壤墒情发生冲突时,一定要做到适墒播种,可晚播3~5天,从而使小麦全苗。一般在日均温17度左右播种,集中在每年的10月1日-10月8日。

6、播种量

亩播量一般15-20公斤。在日平均气温17度左右播种,一般在10月1日至10月8日,播深4-5厘米,全密等行密植,行距13-15厘米,每亩基本苗20万-30万,播后镇压,出苗后及时查苗,发现缺苗断垅应及时补种,确保全苗,田边地头要种满种严。

7、科学田间管理

根据小麦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特点,应用平衡施肥技术,协调和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要,是争取小麦高产的一项关键措施。

(1)返青期中耕松土,提高低温镇压保墒,一般不浇返青水,不施肥。

(2)起身期不浇水,不追肥,蹲苗控节。肥长麦田和株高偏高的品种可以在起身期后喷施生长迟缓剂控制倒伏。

(3)拔节期重施肥水,促大孽成穗,每亩追施尿素18公斤,灌水追肥。灌水施肥在4月10日到4月15日,4月20日到25日用氢戊辛硫磷防治吸浆虫,并注意观察白粉病和锈病的发生,及时防治。

(4)浇好灌浆水,强筋品种或有脱肥迹象的麦田,可随灌水亩施2-3公斤尿素,时间在5月10日左右,及时防治蚜虫,吸浆虫和白粉病,做好一喷三防。

8、科学除草

小麦田除草剂分两个高峰期使用,分别是年前11月底至12月底和年后2月底至3月底,当然了,麦田除草,冬前最好,因为杂草60%至70%是在年前出来,年后用药一是草大难除,一是用药量大,效果达不到年前用的效果,故推荐年前用药,温度达到10度左右时使用。使用的配方有:其中阔叶杂草防除是每亩用10%麦乐8克或杜邦巨星1克72%,2,4-D丁酯乳油50毫升加水30-40公斤进行均匀喷雾。禾本科杂草防除可选用亩用3%世玛油悬浮剂20-35毫升(亩用彪虎3克)兑水30公斤喷雾,配药时要先用少量水酿成母液,按稀释倍数加水,充分搅匀后均匀喷雾。

9、病虫害防治

小麦白粉病和锈病:每亩用20%粉锈宁乳剂50克,对水60~70公斤,在发病始期喷雾。

小麦蚜虫:每亩用10%吡虫啉或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0克,对水50~60公斤喷杀。

栽培技术范文第4篇

1.1亚麻的形态特征

亚麻属亚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由根、茎、叶、花、蒴果等5部分构成。

1.1.1根。亚麻的根属直根系,主根较长,略呈波状,主根深1.0~1.5m。侧根短小细弱,主要分布在5~10cm土层中。

1.1.2茎。亚麻的茎呈圆柱形,表面光滑附有蜡质,茎长一般60~120cm,茎粗一般1~5mm。纤维亚麻适宜茎粗1.0~1.5mm,过粗的亚麻出麻率低,品质低。

1.1.3叶。亚麻叶全缘,互生。由于着地部位不同,叶的形状也略有差异,茎下部叶子较小呈匙状,中部叶片较大呈纺锤体,上部叶片细长呈披针形。每一植株生长叶片50~120枚,长1.0~2.5cm,宽0.3~0.8cm。

1.1.4花。为总状复伞形花序。每朵花有花萼、花瓣各5枚。花的颜色有蓝、紫、白,也有少数红色。亚麻是自花授粉植物,天然杂交率为1%。

1.1.5蒴果。呈球形蒴果,顶端稍尖,成熟时呈黄褐色,正常成熟时1个蒴果可结8~10粒种子。

1.2亚麻的生物学特性

纤维亚麻的生育期70~80d,共分5个时期。

1.2.1出苗期。即从播种到出苗,当土壤温度在20~25℃、土壤含水为20%左右时,一般9d就可以出苗。但在生产中由于土壤温度低,需15~20d才能出齐苗。当75%的幼苗出土、子叶展开时为出苗期。

1.2.2枞形期。在幼苗出土2~3周,幼苗具有3对以上真叶,形成叶片聚生在植株顶部,呈小松树状,故叫枞形期,一般20~30d。

1.2.3快速生长期。枞形期后,即转入旺盛生长阶段,植株的旺盛生长是靠节间伸长进行的,此时植株特征是生长点下弯,株高生长迅速,每昼夜植株生长达3~5cm。在快速生长期必须给予充分的水分、养分条件,才能保证亚麻得到充分的生长。快速生长期为30d。

1.2.4开花期。从出苗到开花约50~60d,花期为10d。

1.2.5成熟期。亚麻开花后25d左右即达到成熟期。工艺成熟期的主要标志是:茎下部表皮变黄色;植株下部叶子开始脱离;蒴果有1/3变黄褐色;少数种子变成褐色,种子坚硬有光泽,其他种子呈绿色。此时的纤维强度大,品质好,产量高。

2亚麻栽培技术

2.1选地选茬,合理轮作

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平岗地或二洼地。前茬主要以大豆、玉米为好,忌重迎茬。轮作年限5年以上。

2.2整地保墒

整地以秋翻春耙为主。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秋翻,待第2年春播前,采用耙、耢、压连续作业,整平耙细,压碎坷垃,减少水分蒸发,达到保水、保湿、保墒的目的,为适时播种抢墒夺全苗打下基础。

2.3合理施肥

亚麻每形成50kg干物质(茎、叶及种子),需从土壤中吸收氮650~755g、磷185~260g、钾310~685g。可见亚麻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亚麻不仅需要氮、磷、钾三要素,而且也需要铁、锰、硼等微量元素,缺少任意一种必需元素都能影响亚麻正常发育。

根据亚麻根系纤细、吸肥力弱而集中的特点,在耙地前施农家肥15t/hm2,种肥二铵75.0~112.5kg/hm2。

2.4选用良种

目前主要优良品种有:凡尼、双亚6号等。种子在播种前必须用专用亚麻种子精选机进行筛选,使其净度、纯度、发芽率都能达到国家标准。

2.5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2.5.1播期。一般气温稳定在7~8℃时即可播种,我县在4月25日至5月10日为最佳播期。

2.5.2播法。采用7.5cm条播或重复播;播深3~4cm,播量120kg/hm2,播后要及时镇压,确保1次播种保全苗,保苗1500~1800万株/hm2。

2.6防治病虫草害

2.6.1防草。亚麻除草以化学除草为主,并结合人工除草。在亚麻苗高10~15cm、杂草3~5片叶时进行药剂灭草,主要用拿扑净1.5~2.25kg/hm2、二甲四氯750~1125g/hm2,对水450kg/hm2防除杂草,采用人工喷雾,喷洒均匀,做到不重喷、不漏喷,喷后4h内遇雨要重喷。

2.6.2防病。用0.3%种子量的炭疽福美或多菌灵防治立枯病、枯萎病。

2.6.3防虫。用豆饼粉毒饵(或毒土)防治地老虎和蝼蛄。即用90%敌百虫7.5kg/hm2溶于67.5kg/hm2水中化开后,拌到375kg/hm2豆饼中。待豆饼把药液吸收完阴干,于傍晚顺垄撒在亚麻根际周围,用饼饵75kg/hm2。

2.7适时收获,妥善保管

亚麻收获最佳时期是在亚麻黄熟中期收获,收获标准:一是麻田植株有1/3变成黄色;二是蒴果有1/3变成黄褐色;三是下部叶片有1/3脱落。

收获时要做到三净一齐,即拔净麻、挑净草、摔净土、墩齐根,在靠近根部6~7cm的部位捆成拳头大小的小把平放或立放,晒至6~7成干,在田间垛成小园垛。要注意防雨。待种子充分成熟后,方可脱粒。脱粒时用木方搭成60~

70cm的架子,人工摔净粒,用两道绕捆成25~30kg的大捆,交送工厂。

栽培技术范文第5篇

1、植物特性

常绿乔木,无主根,树干单一挺直,高10-20m。叶6-10片丛生于茎顶,羽状复叶长可达4m,叶鞘抱茎。叶束下的茎上生肉穗花序,分枝多,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小而多,贴生于花序分枝的上部,雌花较少,着生于花序轴分枝的基部。坚果卵形,熟时红色,果皮纤维质,种子呈半截的卵形。花期4-8月,冬花不结果,果期11月至翌年4月。

2、生长特性

生长于热带海拔700m以下地区。不耐寒,气温在25℃左右生长较好。短期轻霜虽不冻死,但叶片则会黄落。久旱和强风对生长不利。土壤宜较厚而湿润,砖红壤、红壤均可。常栽在阳光充足的村寨附近,房前屋后,以及林间地、河岸、山谷、山坡。生长初期需防热,故槟榔园可先种香蕉作荫蔽。槟榔可与胡椒间作并作为胡椒的活支柱。

3、栽培技术

(1)繁殖方法

用种子育苗移栽,亦可直播,但成活率低,多不采用。苗地应选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有树林荫蔽的肥沃砂质壤上。耕翻后,撒土堆肥、厩肥,并耙平整细使肥土混合均匀,按育苗株行距开穴,然施基肥,以集中用肥。

①选种。选树干节短、茎基部和茎干部粗细差异不大的15-25年和高大健壮、叶色浓绿、结果多而集中者作为留种母树。当果实充分成熟后摘下,再选果大、色金黄、无斑点的作种。为防止果实从树上落地碰伤,因而腐烂影响发芽,故最好在摘果时,树下张网承接,采回的果应随即进行催芽处理。

②炒藏催芽。选荫蔽地挖坑深30cm,长宽视地形和种子多少而定,在坑底光淋水后销一层砂,然后铺一层果(果蒂向上,以便发芽),加一层破(厚约9cm),堆放1-2层后,盖层稻草,经常注意浇水保持湿度,半月后可生米粒样大的白色芽点,此时即取出育苗,否则芽长过大,播时易损伤,播后也易被晒死。

③育苗及苗床管理。按株行距各30cm开穴。每穴横放果1-2个,覆土至不见果为度。播后10d内,要每天淋水1次,到苗出土小叶展开时施肥1次,沿根扒土施入,再覆土。根据荫蔽情况,适当搭荫棚,避免阳光曝晒,每年除草、施肥2-3次,并注意灌水、培土。苗龄1-2年后,高30~60cm,茎基稍肥大时,便可带土起苗定植。

(2)定植

雨季定植最好,易成活。在定植前两月于选好的地上,按株行距240cm×300cm(与胡椒间作可4.5m×6m)先开穴,宽60cm,深45cm,让土壤风化。定植时。选阴天将表层肥土填入坑内,并施足基肥,把当天带土挖起的壮苗直栽子坑内,高出地面约15cm,覆土压实即可。植后将已展开的叶剪去一半,并根据阳光强度适当在周围插小树枝遮荫,每天适当浇水,到成活长出新叶,方可减少浇水次数。

(3)林地管理

植株成活后,每年应中耕、除草、施肥2-3次,注意排灌,保持植株调围土壤疏松、无杂草、有充足的养料、适当的湿度,以利正常生长,提早结果。施肥应在4-9月,于树根15-20cm处挖环带穴施入,然后覆土。成年树,在花蕾未现前施1次人粪尿或氮肥;在结果旺盛期施1次磷钾肥,如过磷酸钙、草木灰或堆肥等混施。

槟榔干高叶少,同时幼树喜阴,成树喜阳,地面间隙大等特点,可在株行间种一些矮生而较耐阴的作物,如豆类、胡椒、蔬菜或其他果药类。只要加强管理,增施肥料,充分利用土地,长短作物结合,既可增加收入,又可覆盖地面,防止雨水冲刷而造成土壤流失,保持土壤湿度,利于槟榔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