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活中的新发现

生活中的新发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活中的新发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活中的新发现

生活中的新发现范文第1篇

“草根文化”体现了一种时尚,但在时尚中也给人们留下了回归“本味”生活的快乐。现在的数学课堂提倡生活化,而笔者认为,在生活化的基础上更应提倡思维能力的训练。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本质所在,所以我称为“草根数学”,指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课堂中探寻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过程。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提倡联系生活,但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如果纯粹地追求数学的生活应用,那数学课堂带给学生的就会只是肤浅的工具理性,缺乏深刻的思维理性。所以,我认为思维的训练是数学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任务之一。

一、由生活情景的创设到数学模型的生成,要以思维的训练为核心

数学课堂不是简单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两个生活之间,必须有“数学模型”这一中介,所以数学教学的核心我认为可以用下面这张图来表示:

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的模型,再应用到生活中去,必须借助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品质,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思维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数学学习效果的优劣,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中,特别是在根据生活情境提炼数学模型的过程之中,要把握好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如笔者在教学“小数大小的比较”时,是这样进行的:

出示:一本练习本的价格是0.8元,一支铅笔的价格是0.7元,哪一件商品的价格便宜?

生:铅笔的价格便宜。

师追问: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1:0.7元表示7角,而0.8元表示8角。7角小于8角,所以0.7小于0.8。

生2:0.7里面有7个0.1,而0.8里面有8个0.1,因为7比8小,所以0.7比0.8小。

生3:我借助了数轴,在数轴上分别找到0.7与0.8,我发现0.7在0.8的左边,所以0.7比0.8小。

生4:我们可以画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把他们平均分成10份,0.7表示了其中的7份,而0.8表示了其中的8份。每一份的大小是一样的,所以7份比8份少,即0.7小于0.8.

(最后通过比较、概括的方法总结出两个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从对生活中常用物体单价的比较,到提炼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课堂始终萦绕着一股浓浓的思考的气息。由此可见,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也必须借助学生思维训练的支撑,我们在数学的生活元素中应利用好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数学模型应用于生活,要以思维的发展为纽带

数学模型的形成不是课堂的句号,最终,我们还是要把形成的数学模型反馈于生活。

这是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练习”一课的教学片断:

出示题目:班长带了250元钱去买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乒乓球拍每付26元,羽毛球拍每付43元,买了3付乒乓球拍,那还能买多少付羽毛球拍?

填表格:

提问:你能将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分组吗?可以分成几组?这几组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学生经过讨论,得到了两种分组方法,分别是:

方法一:

方法二:

最后学生通过比较数量之间的关系,得到方法一的无效性与方法二的有’效性,最终得到这道题的多种解法。

通过前一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通过列举条件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在解决这道题时,我并没有简单地利用前面一堂课的结论,要求学生很快地呈现这道题的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对表格进行分组,再找出相应的数量关系,最终区别出有效的分组方法与无效的分组方法,并得到不同的解决办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充分的发展。

生活中的新发现范文第2篇

写作方法:

学习新课前,注意收集生活中的具体实例,采用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将生活中的实例写到数学日记中,并应用到学习内容中。课堂上的数学信息显得生活化、多样化,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模式解决、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其中实际问题的数学化过程主要通过建模来完成,建模是一种技术,一种方法,一种观念。培养自觉能动地学习课外知识的能力,重视在生活中的新发现,把新感受、新现象记录下来。将数学日记的素材由课本知识拓展到课外,引发不断探索,不断学习。

(来源:文章屋网 )

生活中的新发现范文第3篇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234-02

本文就如何在初中阶段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谈一点我们的看法。 

1 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打开创新之门 

观察是创新的入门阶段。要创新就是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创新就要给学生造就一双“慧眼”,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

1.1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行,端正观察态度。无论观察什么都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粗枝大叶不行,粗枝大叶往往会丧失新发现的良机。 

1.2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程序,学生全面系统且有主次地观察,提高观察效率。 

1.3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较多,让学生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渠道。 

1.4开阔视野,扩大观察范围。仅观察课堂实验是很不够的,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工农业生产中、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

1.5写好观察记录。写观察记录一定要实事求是,准确地记录实验条件、过程和现象,尤其要注重实验现象的记录,准确地描述实际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后面的分析研讨提供第一手的可靠资料。只有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才可能随时捕捉到“奇异现象”,进行认真分析研讨,就可能有新发现、新突破,创出新成果。 

2 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创新之本 

实验是创新之本。化学家的发明成果大多都出自实验室,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时观察到的新东西,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平时发现的奇异化学现象,要研讨要探索,就要动手做实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 

在初中阶段,首先要注重验证性实验。初中化学教材中大多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教材上探索性实验不多,在教学中也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做探索性实验的关键问题是实验设计。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对于难度大、探索性较强的实验,教师可进行必要的指导或与学生共同设计。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果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应认真审查,只要没有意外情况(不安全因素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试验,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论,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

3 注重生产生活实际,开发创新之源 

实际生产生活是创新之源,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厂矿,考察实际生活,探索分析实际生产、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效果极佳。 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课外实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开发智力,丰富课外生活,激发学生研讨化学问题的浓厚兴趣。可用如下形式进行课外化学实验活动:一是组织实验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研究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撰写小论文,编辑实验资料等。二是开展化学游戏,寓实验于娱乐之中。应定期举办化学晚会,开展化学游艺活动,通过科学性与趣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统一来适合初三学生的特点,以提高实验技巧,培养创新精神。 

4 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突出创新之核心 

思维是创新的核心。平时在书本发现的新问题,在实验中发现的特殊现象,在社会生活中观察到的新东西,都要经过大脑加工、思维分析、去伪存真,找出本质性的东西,才可能有所创新。要创新就必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

首先是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其方法有:①激发兴趣、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进行探索,揭示矛盾;②重视研讨学法,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③培养解决问题和判断、推理的能力;④培养学生有目的的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善于找出问题的本质;⑤引导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不盲目地迷信书本和前人,敢于设想,善于设想,发表创见。 

第二,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辨别领悟能力,能迅速地深刻地抓住事物或现象的本质。 

第三,课堂教学要精讲精练,多采用讨论形式的学习方法,选题可多选一些综合性的习题、一题多解的习题,引导学生多方位探求解题方法,开拓学生创造性思路,诱发求异创新。 

第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爱好、兴趣、特殊才能和特长。 

第五,考试时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考查的内容有,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新颖性、创见性、深刻性、分析和综合能力、鉴别及评价判断能力等。 

生活中的新发现范文第4篇

一、制造心理失衡,搭建问题支架

学生学习需要的形成更多地在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基本了解知识点后便会失去学习的动力,而此时学生的心理处于平衡状态。对教师而言,就是要通过不断地制造新问题,让学生处于心理失衡状态,以保持对新知的渴求。

二、提供参考方案,搭建建议支架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课堂,教师很注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和自主性学习,但也容易忽视基本的教学要求。尤其是当学生陷入思维困境的时候,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去发现、去研究,则很难顺利地解决问题。在此情况下,教师需要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参考方案,找寻建议支架,让学生顺利地解决问题。

【例2】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说倒话”。

(出示词语:上课 云淡风轻 海上明月 人过大佛寺 画上荷花和尚画)

师:同学觉得玩这个游戏,最大的乐趣在哪里?

师:谁能说出自己是如何思考这道题的?

(生练习后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很准确,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按序倒推。如何检验这道题的正确性呢?可以用:顺序检验。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道题是理解二步倒推的敲门砖,尽管学生能够解出答案,但数学教学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方法。为此,教师提供了一个倒推解决的模型,即从“按序倒推”到“顺序检验”。学生掌握这种方法后,解决其他问题时就会得心应手。

三、寻找生活因素,建立认识支架

何处寻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便捷的手段就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当学生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时候,学以致用的快乐一定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1.源自生活。如果从生活中导入数学问题,将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古希腊数学家的“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导入,进而要求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来分析。

2.营造于生活。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创设出生活化的场景,或者提出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常识和自然场景中建构起映射的作用。比如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进程提出:统计讨厌灰太狼、喜欢美羊羊、既喜欢喜羊羊又喜欢懒羊羊的学生人数以此作为教学的数据。

3应用于生活。把所学习到的知识再运用到生活中,学生更容易体验到成功感。比如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学生理解了圆的一些基本规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联系刚才的分析思考一下,为什么轮胎要做成圆形呢?”

四、着眼创新发现,搭建活动支架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学生不仅通过语言,而且通过完整的感觉现实来学习,教一个活动的最好方式是演示,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式是做。”对学生而言,要想顺利地进入“最近发展区”,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成功建构,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创设出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自主体验,去创新发现。

【例3】在《认识方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小组讨论,“没有未知数也不是等式;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没有未知数但是等式;含有未知数也是等式”这四组式子,哪些是方程?

活动二:同桌间根据图画列方程,根据方程画图。

活动三:提供XX饼干广告词,让学生迅速捕捉信息,提出问题,列出方程。

三个活动各有特色,但都是借活动来展开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生活中的新发现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学;趣味;乐学;创新

新课程指出:当今小学数学认识发生了根本转变,分为生活数学观和现实数学观。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抓住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与用中快乐地体验数学的“再创造”和数学的新发现,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在快乐中求知,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创新,这才是数学教学的真正乐趣所在。如何抓住数学的趣味,让学生乐学,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呢?

一、情中引趣,乐中求知,获取创新动力

小学数学是富有情感性、形象性、独创性的一门艺术。要善于发掘教材潜在的“快乐”因素,运用现代多媒体、故事、游戏等方式,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用艺术化的手段去吸引学生,使之入耳、入脑、入心。一旦创设出良好的新课引入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自然会全身心投入,乐于求知,产生创造和再创造的激情,创新意识也在求知过程中逐步形成。例如,在《圆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创设动画情境:用绳子拴住一只羊,羊绕着另一端木桩运动形成一个圆,这个动画情境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去解决圆的面积这个问题。

二、疑中生趣,乐中探究,培养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数学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奇思异想,教师要提高布障设疑的艺术,注意在学生认知的转折点、新旧知识矛盾激化处立障设疑,不断设疑、激疑,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疑惑,便有了探究的兴趣,在探究求知过程中,快乐思考,快乐合作,快乐获取,形成技能技巧,在研究中发现和创新。如,在学习《厘米和米的认识》中,让学生估计教室里的讲台、课桌、黑板各有多长,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实际测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个个疑问:“为什么估计和实测不一样?为什么不同测量工具结果会不一样?……”通过交流合作,对身边事物的估测和实际测量,带着疑问去探究,激发了对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和创新思维发展。

三、练中添趣,乐中巩固,形成创新技能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数学中的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师用艺术性的眼光设计练习活动,创设生活情景,使问题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增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有趣的练习活动,学生既轻松地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再创造”“再创新”。在《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透彻理解“相向而行”、“相反方向行走”“赶上”“超过”“相遇”等术语,利用情境表演,让学生表演“相向而行”“向相反方向行走”“同地同时行走”等过程,观察如何“相遇”“相遇后”又如何运行的,用直观有趣的行为练习,牢固掌握知识点,拓展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四、评中增趣,乐中享受,取得创新效果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和情感与态度,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用鼓励的方式,让学生认识自我,让其在充满自信中,去享受学数学中的自我价值,享受学习中进步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并激发其向更深层次探索的兴趣,在不断探究发现中求创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数学教学给学生精神上的满足,快乐探索,快乐获取,快乐创新,就能最终达到现代教学主张的“自主学习”“快乐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乐平.生活中的数学.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