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不再年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观《小兵张嘎》有感
同样的年龄,不同年代的事,看完《小兵张嘎》这部电影使我受益匪浅。
故事发生在1937年白洋淀的一个村子里——鬼不灵,那是嘎子的故乡。嘎子,名张嘎,他机智勇敢,活泼可爱。他从小与奶奶生活在一起,没有爹娘,但他们的生活仍然充满了无限的乐趣。直到有一次皇军来鬼不灵扫荡,发现他家中有一位八路,嘎子让八路先离开了,而自己的奶奶却被鬼子抓起来捆在大树下,皇军向奶奶打听八路的消息,奶奶宁死不屈,一个字也不肯说。皇军气急败坏,一切刺死了她,奶奶倒在血泊里。惨不忍睹的场面让嘎子非常难受,此时的嘎子早已对敌人充满了仇恨。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当八路军,替奶奶报仇,把日本鬼子赶回东洋老家去。就这样,他带着自己的决心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时刻为革命着想,帮助八路军消灭鬼子。嘎子一次又一次的与鬼子作对,皇军也拿他没有办法,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搏斗,他与八路齐心协力消灭了鬼子。革命胜利以后,嘎子、佟乐、玉英、胖墩都当上了真正的小八路,他们为中国人出了一口恶气,同时也替死去的亲人报了仇!
看了《小兵张嘎》后,我也看到了日本鬼子残酷无情、蛮横无理、卑鄙无耻、无恶不作的丑恶形象;更使我看到了一个机智勇敢、坚定执着,永不言弃的小英雄。这时,思绪万千的我想到了自己,我们生活在幸福的环境中,沐浴着阳光雨露茁壮成长,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我们这些“小公主”和“小王子”却还不知足,过生日还讲什么派头;春游、秋游比谁的零食多,谁的高档;穿名牌,用名牌,就连玩具和吃的零食都是名牌,和小嘎子比起来,我们真感到自愧不如!特别是小嘎子那遇到困难不退缩,知难而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哪像我们现在,遇到不会做的题就留在一边,也不动脑思考;每次做值日轮流到自己时,就推卸责任,都极不情愿;做清洁时别人扫少了就不乐意,总为一些小事情斤斤计较。相比之下,我们和嘎子真是天壤之别!
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过着幸福的生活,再看看现在的“奥运会”、“神七”……科学是多么发展,随着时间的奔跑,科学又将会创造出许许多多科学奇迹。因此,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经济更加发达。我们从小在“蜜罐”中泡大,没有见过硝烟,更没有尝过苦头,虽然嘎子是在枪林弹雨中度过童年的孩子,但我们仍旧要像他那样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有志不在年高”就是说无论有多大的愿望和志向,不在于多高的年龄。而嘎子就是这样的人,一个值得我们敬仰的人,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我们更应该知道,没有知识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奋发图强,将来把祖国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年纪渐大,身体的各个零部件开始出现老化磨损,可惜,又不能像机器一样,坏一个换一个。腰酸腿疼,头痛脑热,三天两头,也够折腾自己和亲人。这样的老年,摆在你的前头,真是令人忧伤啊。想拥有一个不被同情的老年,现在就要努力了。
到老了才锻炼身体,毕竟只是亡羊补牢。从年轻开始,就注意保持一种良好的的锻炼习惯,拥有一样持久、有效的锻炼方式。这样的人应该到老了,不用让后辈担忧吧。正如许多乡下的老农,每天在地里干活,七老八十走在山路上也还是健步如飞,令人羡慕。
父母亲所居住的周边,是老年人多的地方,他们养老的方式,大抵以下几种。
一是帮儿女带孙子孙女,儿女的负担倒是减轻了,老人家却整天殚精竭虑,想着怎么培养第三代,累着也快乐着。但第三代若长大了,老人却会孤单了。
二是出去打工,赚点零花钱,但是若以身体作为代价,也是不值得的。
三是自己开心,几个人一起打打麻将、扑克牌,倒也过得惬意。或者三五好友,去打门球,摄影、旅游。
总之,老年人保重身体放在第一位,老人健康是儿女之福。理智与心灵的健康也很重要。比如适应退休后的平淡生活,比如不插手干涉年轻人的生活,比如有自己的努力和追求。
老年人也得不断学习。看书看报看新闻是一个方面,也要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目标立在眼前。总是在这些学习和为自己工作中生活的人,是不会察觉自己老之将至的。
如孔子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我认识一个快乐的柯老师,她是退休返聘的。办公室常常不见她,问起:“柯老师哪去了?”“在图书室看书。”或者“去锻炼了。”只要她一在办公室,就让办公室充满活力,大家不再埋头改作业,而是听着她高谈阔论,或者被她带动着做各种锻炼。比如五禽戏,比如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虽说中学时,人人都背诵过1898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这一“史实”。然而,翻阅国内不少大学的校史档案,我们却分明能找到诸多颠覆这一说法的“证据”:天津大学始建于1895年,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这主要得益于其无限上溯的N代“前身”,有的大学甚至追根溯源到千年前的书院,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向后看,就是向前进”,历史的意义不仅在于记录过去,更能够照亮未来。诚然,翻开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史簿,满是探索真理、追求自由的激荡事件,耸立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巨人。但从因果关系看,应该说是这些巨人、事件成就了名校的历史,而非时间本身铸造了大学的辉煌。事实上,有不少光照人类历史的非凡成就诞生于名校的“幼年期”,比如恰是年轻的北大掀开了、这近代中国最辉煌的一夜;同样的,尽管成立仅20余年,却并不妨碍香港科技大学跻身亚洲最杰出大学之列。
于是问题就来了,既然大学与人一样“有志不在年高”,“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事例比比皆是,那么国内高校为何乐此不疲于提前建校时间,篡改、伪造校史呢?
以笔者揣测,这样做首先无非是为了能够稍微望及国际同行的项背。君不见,国外那些知名大学,仅凭动辄几百年的校史就足以令国内高校抬不起头来。且不说1167年建校的牛津大学与1209年自立门户的剑桥大学,即便是新大陆上的哈佛、耶鲁,校史也都有三四百年,甚至连邻国日本的早大、东大也比我们早了一二十年,这让自诩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大学们情何以堪?
当然,拉长校史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尽可能多地与名人发生关系,使“今不如昔”的国内大学有更多“老本”好吃。不过,正如有学者尖锐指出的那样,这种看似“聪明”的做法实则暴露出当前国内不少高校缺乏基本的自信心。他们认定自身欠缺实力,靠教学、科研成绩来提高学校声望速度太慢或希望不大因而选择延长建校时间,试图借助更“悠久”的历史让学校成为“中华老字号”,以为这样就能成为“名牌”。只是,在讲究学术“硬实力”的今天,无论是国际间的竞赛,还是学生高考填志愿,有谁会单看历史不顾“现实”呢?
1、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汉语词汇,读音yǒu zhì bú zài nián gāo,wú zhì kōng zhǎng bǎi suì,意思是指只要有远大志向,就算年纪小也没事,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即便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
2、出自清代学者石成金《传家宝·俗谚 》,《传家宝·俗谚 》是一部教人如何处世,生活的著作。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八一回:他人儿虽小,胆子极大,而且机变谋略俱有。这正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来源:文章屋网 )
有志向不一定要是大人,咱们这些小孩也可以,俗话说得好“有志不在年高”,比如有许多的抗日小英雄像王朴、王二小、海娃、张嘎等人都是他们都不满18岁可却能干出一些大人都不能干的事,这就是有志不在年高。
十二岁的雨来也是位抗日小英雄。他住在晋察冀北部的还乡河旁的芦花村,这村是一个美丽的村庄,雨来经常和三钻儿、铁头还有许多小朋友一起在河里嬉戏,但要数游泳技巧还是雨来最厉害,最后雨来还用这出众的游泳技术救了自己,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天,雨来那个村子里来了鬼子,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们追赶来到了雨来家里在他家的那口缸子下躲了起来,然后鬼子们就进来了,对他家进行了大搜查,连枕头都刺破了,不过还是没有搜查出来,接着就是逼问雨来。一开始那扁鼻子军官还挺和气想来贿赂雨来,但雨来还是不说,那扁鼻子军官就把狰狞的面目露了出来对雨来一通暴打,但雨来顽强不屈,因为他想起了那句话“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最后那扁鼻子终于忍无可忍要将雨来拖出去枪毙,雨来也丝毫没有畏惧之色跟着鬼子来到河边,只听见几声枪响,三钻儿和铁头听见这枪声顿时就哭了,老人们也都说可惜了,可惜了,李大叔也是泪流满面。但好人终究是有好报的,雨来趁鬼子不备跳下了河,那几声枪响是鬼子向水里打得时候发出的。
有志不再年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