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工厂

创新工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工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工厂

创新工厂范文第1篇

20__年,在塑件化工厂党委和轻工局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塑件化工厂行政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遵照轻工局“严细管理”的工作要求,紧密围绕塑件化工厂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突出强化基层班组建设工作,通过认真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努力促进班组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使塑件化工厂基层班组的建设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班组管理工作进一步扎实有效,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塑件化工厂全年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做出了很大贡献,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被轻工局总工会授予“班组建设”先进单位称号。一、精心组织,求真务实,努力推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

20__年,我们本着“为企业生产、改革、发展、稳定服务”的指导思想,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努力发挥基层班组的贴近生产优势,要求、督促班组认真组织广大职工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通过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重点针对解决生产难题,降低成本与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开展工作,切实提高了活动的效果。

1、围绕塑件化工厂中心任务,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成果突出。

我们以提高塑件化工厂经济效益,促进全年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为目标,以解决制约完成经济技术考核指标的“瓶颈”问题为重点,精心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小指标竞赛、招标揭榜技术攻关活动、冲刺四季度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和以“强化基础管理,立足岗位创新”为主题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在活动中,我们注重通过广泛宣传、典型引路、完善激励机制等方法,促使职工增强自主管理意识,提高立足本职为企业争做贡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积极完善活动的组织方法和工作模式,对活动实施了定期检查、考核与奖励,及时将活动的进展、成效、检查结果以及合理化建议采用情况、获奖情况等信息,在塑件化工厂和车间、班组公开栏内进行公开,有效的增强了广大职工参与劳动竞赛的热情和主动性,起到了启发交流、强化激励的作用。全年共收集合理化建议1989条,经整理归类,实际采用率达47,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筛选论证确的了26项影响安全生产和降低成本的主要难点问题做为塑件化工厂的重点招标揭榜项目,经各专业活动小组和广大职工的联合攻关,目前已有22项被攻克。此项工作获得了__市先进技协称号。

2、加强培训,严格考核,力促基层班组建设上水平。

20__年,我们按照轻工局的指示精神,结合塑件化工厂实际,进一步强化班组建设工作;通过实施系统培训,严格考核管理,强化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了基层班组的执行力和工作水平,使班组建设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基础培训方面,我们与有关部门合作,认真开展了“职工安全卫生与消防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岗位操作技能专项培训活动,单独举办了班组经济核算知识讲座、化工基础理论讲座等系统培训班,还举办了班组长学习班,对基层班组长进行了现代班组管理学、企业发展与班组建设关系学、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及班组经济核算理论等方面的专题强化培训。通过培训,切实增强了基层班组和广大职工学习现代班组管理理论,钻研技术知识,提高专业素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工作中,我们坚持以加强班组内部考核和班组民主管理、班务公开为重点,以全面推进班组经济核算为突破口,以加强班组内部的思想交流、工作交流、学习交流为手段,进一步强化班组的各项基础管理,有效促进了塑件化工厂“三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为了更好的发挥基层班组在企业安全生产、降本增效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下大气力狠抓了班组经济核算工作,在广泛宣传、加强组织,严格考核的基础上,筹集资金,为主要生产装置配备了电算化管理软件和计算机,同时进一步细化了班组经济核算工作的内容、步骤、形式、方法、时限等管理要求,督促基层班组坚持搞好当班经济核算和班后经济分析活动,并将核算结果向下一班交接,定期在班务公开栏内予以公布,这些措施有效的促进了塑件化工厂基层班组经济核算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塑型作业部在活动中,认真组织职工围绕生产优化的关键环节提合理化建议,科学确立活动内容,实施动态管理,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非计划停车,创造出装置连续平稳运行360天的历史最好水平;保管车间组织班组以经济核算为管理手段,严格控制产品库存运行成本支出,压缩消耗,全年共节约各项办公费用80余万元,创历 史最高记录。目前,塑件化工厂班组经济核算活动已全面深入展开,各主要生产班组的经济核算准确率已达到80;在轻工局班组经济核算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塑型作业部代表塑件化工厂做了经验交流发言,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实践证明:班组经济核算活动不仅切实提高了基层班组的管理水平,促进了塑件化工厂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也为广大职工直接参与企业管理搭建了有效的基础平台,极大地增强企业职工队伍的团队精神,必将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努力提高班组和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年来,我们按照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工作部署,努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通过组织开展职工读书自学、岗位培训、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升基层班组的整体实力取得了很大成绩。

1、认真抓好“创争”活动。努力实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

为了切实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我们进一步细化了活动计划和考核办法,结合“职工创新成果冠名”和“最佳操作能手评选”活动,评选出8项创新成果和31名操作能手,向轻工局进行了推荐,并在塑件化工厂内部进行广泛宣传表彰,通过典型引路,发动职工积极投身各项活动;同时,不断加强对职工日常学习与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积极指导基层班组认真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发动和组织职工进行读书自学,我们还注重发挥基层班组在活动中的作用,发挥班组优势,认真搞好岗位练兵、岗位成材、岗位建功活动;经过努力,塑件化工厂职工队伍的业务技术素质、文化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均有了明显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20__年,共有__名职工报考了更高一级的岗位职称鉴定考试,其中12人通过公司工人技师资格认证,6人取得高级技师资格。

2、强化基础建设,认真搞好“建家”活动。

在此项工作中,我们进一步严格验收考核标准,对基层单位和班组的“建家”活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和严格的检查验收,做到及时总结经验,评选表彰先进,促进了班组的基础建设。

二六年班组建设工作计划

20__年是轻工局的“质量安全管理”年。也是塑件化工厂改革发展工作十分繁重艰巨的一年,企业改革发展的形势要求基层班组建设必须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在企业的改革发展和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发挥新的作用,实现新的作为,做出新的贡献,为此,我们基层班组要按照公司“质量安全管理”的要求。组织、发动广大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塑件化工厂三届四次党委扩大会议和八届八次职代会精神,以提升“五项工程”建设水平为目标,坚持突出重点,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努力将班组建设的整体水平推上新高度,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为完成塑件化工厂全年各项任务,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精心组织,加强引导,突出实效,将“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推上新的高度。

首先是继续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重点强化班组基础管理和基本功训练。要求基层班组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劳动保护“三个条例”等法律法规,广泛开展“我自身无违章,无误操作、无事故”的竞赛活动,着力提高职工的自我防范意识,确保塑件化工厂安全稳定生产。其次是围绕塑件化工厂的中心工作开展劳动竞赛。坚决贯彻“质量安全管理”的理念,根据塑件化工厂基层班组实际情况和特点,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实际效果,发挥组织优势,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扎实深入的开展以“节能降耗、降本减费”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和“五小”活动,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掀起群众性创新活动的新;坚持主题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的原则,继续开展好合理化建议和招标揭榜工作,做到每季一考核、一评审、一奖励、一公开,发动职工积极参与,围绕安全生产,提高效益,节能降耗,降污减废等课题进行创新攻关;继续做好最佳操作能手评选工作,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的技术能手和操作专家。大力发展职工技协事业,为职工搭建展示和发挥聪明才智与技艺的平台,有效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性;要通过宣传引导和活动实践,切实增强职工的成本意识、创新意识和节约观念,发动职工在各项活动中,积极挖掘潜能,建功立业,为完成塑件化工厂全年各项经济技术考核指标多做贡献。三是抓好班组建设,全面推进班组经济核算工作上新水平。

认真落实公司基层班组建设的工作要求,以加强基础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班组工作水平,在强化班组长培训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班组建设的新方式、新途径,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全面提高班组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广泛深入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工作,推广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加强班组间的横向交流,促进班组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严格标准,强化培训,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创新工厂范文第2篇

摘 要 国际油价的低迷,为油田开发带来了严峻的形势,使得中油辽河油田锦采厂成为调产的采油厂。开发近四十余年,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的他们正面临着双高期、设备老化、成本压力大等多重困难。“越是这个时候,越是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显身手的时候!”各基层单位工会组织积极发动员工岗位开展“五新五小”活动,结合单位实际,及时召开群众创新成果推广会、会,推广好革新、好办法,降低生产成本支出。

关键词 群众性 创新工作

“别看东西简单,这个压裂返排短节研制的成功,每年可为咱厂节约作业成本10余万元,如果在全油田公司推广使用,全年可节约费用100万元以上。”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锦州采油厂贾财华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贾财华向笔者介绍到。

去年以来,锦州采油厂扎实开展“三室”建设,全年完成课题攻关23项,解决生产难题30余件,全年创效近100万元。群众性创新工作正在该厂“流行”起来。据了解,今年该厂6个创新工作室开展课题立项56个。

缘何创新立项井喷式增长?

一、引起全员“共震”的才能真正流行起来

“油价低迷,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发动员工的聪明才智,在管理创新上求发展,在技术创新上求突破,要让创新成为推动企业稳健发展的新动力!”这是该厂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郑兴波对工会群众性经济技术工作提出的要求。

发挥工会群众纽带作用,紧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脉搏,发动全员积极参与创新工作成为锦采厂工会工作重点。“广宣传、搭平台、建舞台”,该厂工会加大群众性创新活动的宣传,在厂网页、《一线通》内部小报上推介创新典型;在消夏文艺晚会开展群众性合理化建议参与者幸运大抽奖活动,在员工中引起热议。以“三室”创建活动开展为契机,按照生产经营侧重点和行业特点,创建采油集输、热注、修井作业等6个工作室,吸引了122名创新爱好者参与。与相关单位协调,按照“七个一”要求,为工作室开辟专门阵地,筹措资金配备电脑、工具台等设备设施。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创新爱好者座谈会,广纳建言。邀请创新爱好者到欢采、曙采创新工作室参观,邀请油田公司创新能手赵奇峰、王冲来厂做报告,400余名员工参加了报告会,进一步提升了员工创新热情。

二、多元素组合产生“强震”才能助推创新流行

“即看眼前,更重未来,要利用好各种载体,刮起头脑风暴,让创新热起来!”该厂工会副主席刘兴泉对创新工作室创建提出了要求。

“三室”创建活动无疑为群众创新活动提供了一个新载体,吸引创新爱好者积极参与,使创新工作室成为“兵工厂”、“孵化器”是关键。该厂工会将创新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的副科级干部、劳动模范作为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确立了“”“三评两奖”、“两推两访”活动办法,即每个工作室要开好课题立项报告会,立项进度会,成果验收会确保课题立项方向准,进度齐,成果真;开展技术课,提高创新能力;厂工会开展合理化建议评选、创新成果评选、创新之星和创新团队评选,提高创新爱好者参与热情,对优秀的合理化建议和创新成果给予一定奖励;开展成果推广活动,通过成果会、创新工作推进会,提高成果转化率,扩大创效效果;通过工作室走访、成果使用回访,促进创新工作扎实开展。一年来,6个创新工作室立项43项,开展课题攻关23项,解决生产难题30余件,全年创效100余万元。

三、产生效益“共鸣”的成果更要火爆流行起来

“这4个专利成果要是在辽河油田推广起来,那真是了不得,一年给油田省个几百万不成问题!”该厂工会副主席李洪民在年终创新工作室座谈会上讲道。

创新工厂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教学工厂;高职;校园文化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因而高职校园文化也要融入行业、企业文化,以文化浸润服务于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在校企文化融合与对接的过程中,整体上是学校主动,企业被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仍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教学工厂”作为一种合作模式与理念,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行业、课程与职业的对接,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环境与生产环境、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彰显高职校园文化的特色,实现了校园文化育人的目标。

一、“教学工厂”的内涵

“教学工厂”(NYP范式)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创始人林靖东先生在借鉴德国“双元制”基础上建立的一种适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技术教育需求的教育模式。它将工厂环境引入学校,在校内建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教学型工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培养学员实践能力、提高学员职业素养的目标。双元制的成功充分吸引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界的关注,众多高职院校学习取经,并将其成功经验纳入到学校的事业发展中。

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学工厂”的借鉴探索与实践中,打破了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单一主体,确立起“学校+企业”的“双核”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参与专业设计和课程开发,保证专业的职业性与课程的应用性。学院依托“教学工厂”,完成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素质养成的任务,并借此实现了理论教学、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形成一个校企合作的育人平台,深化了校企合作的模式。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在规模跨越、模式转型、向内涵提升的高职发展道路上,校园文化建设也获得了相当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源于文化的自发性,使得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仍相当薄弱。

1.过于注重形式,教育性有所失重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载体与形式,在活动过程中“化人”,实现教育的功能。但现行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过于追求载体和形式,导致了形式过度。一是略化于校园文体活动。激情中活跃的文体活动只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部分,但频繁的活动组织让学生疲于奔波,专业技能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受到影响,但学生社团的主体性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二是等同于物质文化建设。虽然有不断立起的建筑,不断出现的景观,不断改善的设施,但总是让人感觉到校园里缺少应有的学习氛围与文化气息。三是校园文化建设书面化。很多时候校园文化的建设总是停留在领导的讲话稿中,学校的文件规划里,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详细的建设规划,但却缺乏内容的落实或建设成果得不到师生的认可。

2.职业倾向泛化,技能性内涵失真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行业元素,引进企业文化,有助于实现培养目标。但对企业文化和职场文化过于推崇,反而会丧失校园文化建设的本真,偏离职业技能教育的内涵,造成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培养的障碍。一是有的院系在物资投入、硬件改造、环境布置上,形似教学做合一,但却并不一定适合教学的需要,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二是有的院系为了所谓的“业绩”,为合作而合作,盲目引进企业及其文化,结果只能是水土不服,文化流产,影响培养质量;三是有些教师自身专业及职业技能能力不足,不能正确引导技能文化的传输,不能发挥校园文化的涵养作用。

3.建设内容简化,系统性设计乏力

由于高职院校建立的时间不长,很多院校又是易地而建,校园文化的累积较为薄弱,缺乏系统性设计。一是内容雷同,缺乏特色。由于缺少高职类型校园文化建设的参考,很多时候建设一味参照甚至搬抄本科院校经验,或者脱离所在地域文化和学校发展优势进行文化建设,多数只是形式的单调与重复,没有形成特色。二是建设支离破碎,缺乏系统设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生态工程,并不是说盖几个楼,运用几项新工艺,做几次讲座,搞几次活动,就是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校园文化创新,它需要进行顶层设计,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几个方面入手,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设计和推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支持。

三、“教学工厂”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的创新

“教学工厂”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组织,首先它要承担人才培养的重任,担当技能提升的使命,但同时它也是一种企业组织,需要市场与利润来维持自身的发展。因此,它需要依托于学校自身专业与智力发展的校本优势,汲取区域与行业的参与并服务其发展,才能拥有较好的生存能力。因此,在“教学工厂”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校企文化融合,突破了传统习惯创新发展,有效地服务于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1.创新建设的原则

(1)以人为本。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差异性、丰富性、发展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激发本有的潜能,帮助他们选择最适合自己智能结构和社会发展的成长成才道路。

(2)能力为本。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它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教育瞄准就业岗位,增强教育的适应性和教学的针对性,把能力培训放在首要位置。因此,校园文化活动也要充分体现职业性,把学生的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放于重要的位置,培养能力强、技能高、素质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3)产品为本。“教学工厂”是独特的教学组织,它既要为行业、企业的发展提供高端技能型“产品”,同时也要向市场、消费者提品。市场和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质量要求便成为“教学工厂”生产“产品”的质量标准。因此,高职教育在专业设定、课程设置上必须遵循人力市场的需求规律,真正落实到“产品为本”上。 转贴于

2.创新建设的途径

“教学工厂”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自然地与企业文化融合为一体,学生与员工合二为一,成为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参与者与建设者。通常情况下,高校校园文化是由四个层面的文化合成的文化共同体。“教学工厂”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的创新建设,可从文化合成的四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出发着手构建。

(1)物质文化层面。物质文化是指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生活设施等办学条件方面的物质因素,是校园文化的物质条件,是办学的基础和前提。它主要包括校园内的建筑设计、设施构造、校园景观和工厂内职业环境、工位设置、操作流程、人员配置等方面的有序布置、优先组合等方面。其功能是通过物质内容发挥精神作用,通过实体构成的空间保证教育活动和生产性教育过程的顺利展开,起着“环境育人”的作用。

(2)制度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建设属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机制建设,它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在“教学工厂”内部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准市场化、企业化运作,建构良性的企业、院、系权责利关系与组织管理机构,提高管理运行效率。学校要对校企合作各事项进行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和市场化的运行与管理,形成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人员、项目、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教学优势,同时要对传统上学校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能和规章制度进行再造,弱化科层化取向,强化专业倾向,加强校企合作部门专职化与职能部门专业化建设,充分发挥系部及专业的功能与作用,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3)行为文化层面。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主体的行为、活动和习惯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风、教风、学风。高职行为文化要紧贴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在“教学工厂”生产性教学过程中,运用5S管理制度(具体内容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勤俭求学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节约意识和团队意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尝试探索企业化班级管理,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按照企业的架构构建班集体,以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班级管理,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气息,突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积极开展技能竞赛、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文化活动,促使学生在竞争中提升技能水平,在应用中增强创新能力,在服务中拓展职业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与职业素养。

(4)精神文化层面。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目前多数企业在录用高职学生时更看重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吃苦耐劳精神、责任感等职业道德素质。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旗帜鲜明地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在生产过程中,学生通过感受工序间的有效配合、工作责任心与产品质量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责任感、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和踏实认真的职业习惯。积极邀请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企业师傅,举办各类技术、技能、技巧和职业、敬业、创业讲座或座谈会,与学生结对辅导,通过榜样模范的言传身教,强化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荣辱观,塑造良好的个性品格。

四、结论

“教学工厂”是高职校企合作的一种较为深入的模式,是一种职业教育思想的实践。在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必然的,关键是要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形成校企更大的凝聚力与合作力,推进校企合作,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1.文化的认同是校园文化创新建设的前提

从表象看,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是两种不同的社会亚文化生态。校园文化注重社会效益,追求的是优秀人才的培养;而企业文化注重经济效益,追求的是良好的生产利润。但不争的现实是高职需要不断培养高素质的应用人才,而企业则不断需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是校企合作的共同基础,也是核心利益所在。只有形成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知才可能确保校企合作的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

2.文化的融合中要坚持学校的主体性

高职学校是开放的、互动的,应当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动把企业文化中的积极内容纳入到高职校园文化的结构要素之中,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作用、优化组合,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高职教育输出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

创新工厂范文第4篇

一星带九星 十星齐争辉

提及竹山县“十星级文明创建”,不得不提20多年前被媒体曝光该县罗家坡村社会治安差的事。之后,竹山人反思发现,其背后是引导村民致富时忽视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此,他们痛定思痛,决定从精神陶冶人手,几经尝试,摸索出一种新型精神文明创建载体——“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竹山县因此被中央文明委、确定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

20年来,竹山县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始终把“十星级”文明创建作为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的重要抓手,顺应农村形势变化,不断赋予“十星级”文明创建新内涵,先后8次调整、完善“十星级”文明创建的内容和标准,将五爱星调整为道德星,新增信用星、生态星等内容,十颗星与农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紧密相连。

当前,针对发展不够是最大县情、脱贫致富是群众最大愿望这一现实,竹山县将致富星放到首位,形成“以致富星为统领,一星带九星,十星齐争辉”的创建格局,放大了创建效应。

“家家户户创十星,增收致富最关键;产业项目选得好,住房改善收入高;劳动技能多掌握,致富路上带头跑”。竹山人用脍炙人口的语言诠释致富星的内涵。

“十改十建” 给力“十星”

“十星创建睦有不断创新载体,方能与时俱进。”竹山县委书记佘立柱说。竹山结合新农村和城乡—体化建设,以“十改十建”为载体推动十星创建,让群众在“十改十建”中既争荣誉又得实惠。

“坡屋顶,马头墙,粉白墙,朱红门,格子窗”行走在湖北305省道文峰乡长坪村到擂鼓镇烟墩梓村独具魅力的百里城镇带,秦楚风格民居整齐划一、古朴典雅,村庄清新亮丽、风姿迷人,民风和谐淳朴、积极向上。

2010年以来,竹山按照“十星”标准,实施“十改十建”,在305、236省道沿线建设竹房城镇带示范区和百里生态景观带,改造秦楚风格房屋7684户,铺设彩砖人行道2.6万平方米,新建绿化带2.6万米,栽植风景树10万株。“十改十建”为农民争星创星增添了动力,60%以上农户摘得“十星”。

房屋别具情趣,花坛绿树相间,彩砖路灯妆扮,擂鼓镇烟墩梓村村民张大永积极投身“十改十建”,两层楼整修一新,吃上自来水,用上沼气,开了一家金属门窗加工店,一家四口感到生活不比城里人逊色。更让他高兴的是,2010年还捧回了金灿灿的“十星”牌。

目前,全县建成通村水泥路2300多公里、沼气池4万口,改造文明示范村(院)100多个,1206个自然村实现通水、通电、通水泥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80%农户饮上了安全水,农民参合率高出全国水平,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产条件、生活环境极大改善。

帮扶共建点亮满天“星”光

2010年,在竹山县上庸镇,696户村民通过帮扶创星,有365户获得“十星”。

为避免创建活动陷入“单打独斗”局面,县直91个单位与全县254个村结对包村共建,43个职能部门对口帮扶农户创星,形成了“县级主导、农民主体、乡村主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的创建合力,县里并将“十星级”文明创建考评与帮扶单位经济目标考核、干部绩效考核、文明单位验收等工作挂钩,强化部门帮扶职责,提升农民创星能力。

创新工厂范文第5篇

家长会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全社会都在关心教育,期望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大教育观。在此背景下,家长会更加显示出其独有的综合功能。

然而在传统模式下,家长会已成为教师的“成绩会”“批评指责会”“任务布置会”,形式单一,气氛压抑,加深了家长与其子女间的隔膜,导致不少家长失去教育孩子的信心。因此,不少学生不愿意家长到学校与教师沟通,也有部分家长认为家长会对自己没有指导意义,就以“没时间”等种种借口推辞。可见,改革创新家长会,让家长会成为真正的沟通会、交流会、分析会,已成为广大家长和教师的普遍诉求。

在对传统家长会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之后,我校开始寻求科学、生本、开放的家校沟通新途径,积极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概念”家长会――以学生、家长为中心,更有实效、更受学生和家长欢迎、更适应现代教育模式的家长会,提供了一个统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样本。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安全为先、德育为首、育人为本、质量至上、全面发展、特色鲜明,人民满意度高的教育”为宗旨,以“转方式、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为主线,围绕一个“实”字,抓住一个“效”字,贯穿一个“新”字,总结出了以“接纳、尊重、交流、合作”为原则的“新概念”家长会模式。

1.问题解答会

家长会召开前,各班都以一封信的形式把学生的在校情况写给家长。根据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教师与家长同堂互动,面对面解答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这种方式针对性强,每个家长都是带着问题来,带着笑容走,都能有所收获。

2.互动交流会

让家长、学生回归主体地位,给家长和学生预留发表意见的时间,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意愿。家长可以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同伴进行互动交流,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发表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等。这种形式注重和谐气氛的营造,可以让家长增进对孩子成长和学校教育的了解,让孩子增进对父母的理解。

3.“约谈会”

家长会作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却常常是五六十个家长围着一个教师,会影响沟通效果。因此,“约谈会”就成为了教师和家长沟通很有效的方式。

4.户外联谊会

这是孩子与家长一同参加的亲子家长会,它比起一本正经地坐在教室里,更让教师、家长放松。在活动过程中,家长也在观察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在家长与家长交流后,教师的建议更容易被家长接受。

以下成功案例,是我班“新概念”家长会的一个缩影,谨供大家参考借鉴。

三、典型案例:光之塔――家校互动,亲情教育

1.播放留美学生纪柏舟创作的催泪短片《光之塔》

2011年,台湾留美学生纪柏舟以作品《光之塔》入围美国影艺学院举办的学生奥斯卡动画片,这部探讨亲情的小品获得十九项国际影展肯定。片长七分三十秒,内容描述游子因追求梦想远离家乡,父母就像灯塔一样支持、守护着孩子。不少家长和学生直呼,还没看完眼泪就流下来。家长带着以下问题观看视频,并于视频结束后发表感想:(1)感受最深的片段是什么,为什么?(2)看完视频,您有何感想?(3)想象一下片中的儿子会怎样做父亲?

有学生看完视频后,在班级空间这样留言:“我可以不要爱人与我厮守一生,我可以不要知己与我肝胆相照,我只想父母永远为我亮着那盏灯!”

2.拥有与失去――家长体验与分享

(1)请家长放松(播放背景音乐),写出个人生命中最珍贵的五样事物。这些事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件;可以是已过去的,也可以是未来的;可以很具体,也可以很抽象。书写时不必排列次序。(2)由于现在面临一个特殊环境,您不能再全部拥有这五项珍贵的东西,一定要放弃其中之一,做出决定后,划掉放弃的那一项。(3)请您再放弃一次,思考后做出选择。(4)请您再划掉一项,只剩两项。(5)迫不得已,您还得做最后的选择,只能够剩下最后一项。(6)家长交流与讨论:您生命中最珍贵的五样事物是什么?放弃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做出最后决定的想法是怎么样的?您为什么留下最后那一项?请做一下小结和阐述。

在这一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很多家长感到难以割舍甚至泣不成声。其实活动的主题就是协助家长对自己的生命做出反省,认识生活中什么是最值得珍惜的。这种选择虽然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改变,也可能在生活中的某一刻这种优先选择会突然改变。但是在任何一个时候,通过这个活动得出的优先选择都反映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心灵深处的目标。

四、基本成效

1.调动了家长对学生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

这种新型家长会,淡化了学生学习成绩,注重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视角多元评价,并为家长提供了学习家庭教育经验的机会,增强了家长的信心。

2.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激励、相互探讨,激发了奋发学习的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