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关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范文第1篇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系新中国第一位民法学博士。

一提到法律,普通人可能会认为它是冷冰冰的、生硬的条文,但现代法律并非如此。孟德斯鸠说过,“在民法的慈母般的眼里,每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这句话充分表达了民法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即民法对人自由和尊严的充分保障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关爱。

我国民法不仅平等保护每个公民的人身、财产权益,而且也注重保护弱势群体以及无辜的受害人。例如,在实践中曾经多次发生高空抛物砸伤行人、但找不到加害人的案件。如果法律对这样的受害人不能提供任何救济,无辜受害人的损失不能得到补偿,这对受害人是极不公平的。因此,《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在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除非相关住户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否则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这就强化了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受害人的保护。这就体现了民法的人文关怀精神,即强调对人的保护,应将其视为民法的价值基础。人文关怀作为民法的价值理念是民法的重要发展趋势,其也渗透到民法的各项具体制度之中。

人文关怀决定了我国民法的未来走向。我们目前已经基本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市场经济构建了基本的法律框架,保障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秩序。就立法层面而言,虽然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但由于民法典未最终完成,法律体系的整合、完善的任务仍然相当繁重。如何使我国法律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为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要在民法典中明确价值取向,并以此为指引,构建科学、合理、富有时代气息的民法典体系。基于这样的背景,讨论民法的人文关怀价值,并非是为了满足形而上的学术偏好,而是旨在解决中国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价值选择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长期缺乏民法传统的国家,虽然已经建立了初步的法律秩序,但其还不足以为市场经济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撑。如何在社会、经济发展到达一个新阶段的情况下,更新法律理念,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使民法更有效地发挥其法律功能,从而使整个法律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民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体现出不同的功能和特点。按照佟柔教授的看法,发达的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自身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因此,我国民法必须担负保障商品经济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这一理论作为民法学中的重要创新,奠定了我国民事立法的基础。

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化和工业化得到了充分发展。我们应当进一步考虑民事立法的任务,不仅仅是为市场经济奠定基本框架,还要承担对人的关怀的更高目标。如何妥善解决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回到人本身,重新思考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法律体系需要应对这样一种社会转型现实,尤其是需要制定一部面向21世纪的、有中国特色、在世界民法之林中有独特地位的民法典,更应当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引入人文关怀,不固守19世纪西方价值体系和形式体系,将其奉为圭臬,而应当从中国的现实需要出发,强化人文关怀,在价值体系和形式体系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人文关怀范文第2篇

关键词:恶性肿瘤 生活质量 人文关怀 心理需求

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危害严重。疾病本身和各种治疗及其不良反应不仅给患者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地改变,同事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生存状况的关怀,一句话,就是关心人的生存与发展,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通俗的说,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关心人,重视人的个性,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权利,这也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更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具体方法。

1心理特点

1.1 否认心理这是许多肿瘤患者明确诊断后最初的心理反应,为了验证内心的想法,他们不厌其烦的重复检查,从一家医院奔波到另一家医院。不愿相信自己的病与肿瘤有关。在人前若无其事,故意掩饰病情。

1.2 恐惧与反抗患者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病以后,有些人万念俱灰,而一些年轻患者或者经济能力较好病人主动求医,希望找到神医或是灵丹妙药,又担心自己很快离开人世、离开亲人。加之肿瘤患者聚集在一起,看到的是苍白晦暗消瘦的面庞,听到的是痛苦的,并且也在经济上陷入窘境。在医院里还要做不喜欢的检查、治疗等等诸事都被涂上不顺眼的色彩,感觉所有的人都对他不公平,甚至对家人公司也有敌意,经常无故发脾气,以宣泄情绪。

1.3 悲观失望绝望大多肿瘤病人在治疗一段时间后都会出现这种心理。感到自己给家人和社会带来了负担,长期被疾病折磨已经不堪重负,虽积极治疗病情仍然不断恶化,死亡的威胁逐渐逼近,希望慢慢破灭。此时患者不再挣扎,兴趣与感受逐渐消失,希望不被外界打扰平静走完人生。

2人文关怀的方法

2.1 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给患者家的感觉

恶性肿瘤患者情绪容易波动,因此温馨和谐的住院环境可以给患者带来家的感觉,增加患者的亲切感。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应上前主动迎接,为患者安排床位,并将留下良好第一印象,患者入院后,如其家属提出陪护要求,一般均予以同意,以增加患者与亲人的交流沟通,减轻心理压力。

2.2 塑造自身良好形象,给患者留下美好的感觉

护士又被称为“白衣天使”,是因为护士给人们留下了美好印象,而这种美好印象对患者的康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护士应用具有优美的体态,优雅的谈吐和得体的举止。与患者沟通交流时,应始终保持微笑,语音不高不低,与其柔和舒缓又不失热情,专心聆听患者的陈述。对其提问务必予以详细解答,直至患者满意为止。在护理操作中应轻柔果断,给患者以干净利落的感觉,以缓解其心理压力。

2.3 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加强护患沟通,晚期恶性肿瘤的患者情感普遍脆弱,需要更多的心理安慰。作为护理工作者,需对患者反复进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负面情绪,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护士应常与患者进行交流,加强对其观察,了解其心理变化,并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告诉患者负面情绪对治疗过程的不利影响,劝其树立起乐观心态,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

2.4 满足患者的生活需求:晚期恶心肿瘤患者常受疼痛、发热、呕吐等身体上病痛的煎熬,其进餐、休息都因此受到影响,产生悲观、焦虑、绝望等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又进一步使疼痛感加强,不利于患者无亲友陪护,且病情严重,自理能力不足。护士应在生活上对其以照顾,需助其打饭、洗脸、梳头、如厕等。使患者有“亲人般”温暖额感觉,对护士产生信任和尊重。

3 讨论

充满人文关怀的人性化治疗方式应具实用、有效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工作中,医务工者必须具备很强的人文精神,能够理解患者,尊重患者,视肿瘤患者如亲人,努力为肿瘤患者创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努力营造人文氛围,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合上述,将人文关怀引入到诊疗工作中,不但为诊疗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服务理念,更提高了医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积极性,并让患者对医务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改善了医患关系,使医院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沈雁,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关怀【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14.(3):114—115

人文关怀范文第3篇

[关键词]毕飞宇 小说 悲悯 人文关怀

在经历了哲学的形而上的历史叙事、喧嚣世俗的城市书写之后,毕飞宇最终回归日常,关注当下。毕飞宇曾经说过,他的创作母题是伤害,“我的所有的创作几乎都围绕在‘伤害’的周围”。这句话透露出一个明确的信息:他关注的是被伤害的人。所以,他的作品中一以贯之的精神指向就是人文关怀。用毕飞宇自己的话说,在他的心中,第一重要的是“人”,“‘人’的舒展,‘人’的自由,‘人’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人’的欲望”。

《相爱的日子》写的是极小、极简单的事,一对大学毕业后还没有找到工作的青年男女在一个酒会上偶尔相识了,都是“蹭饭”的身份,让他们彼此靠近,醉酒后他们睡在了一起,并且一起在大排档“共进晚餐”,然后各奔东西。如果小说到此结束,不过就是写“一夜情”,那就没有什么深意了。毕飞宇是经营短篇的高手,接下来,小说中的女孩生病了,一个人在地下室孤伶伶地熬了许多天,直到男孩打电话过去。后来,“他”和“她”的关系相对稳定了,“一个星期见一次,一次做两回爱。”他们没有同居,却越来越亲了。“她”回了一趟老家,他们一起领略了“小别”的胜境。在缠绵之后,“她”从手机里调出两张相片,和“他”商量自己嫁给哪一位好,“商量”的结果是嫁给离过一次婚,有房有车,有一个七岁的女儿但收入要高一些的男子。“她”走的时候“他”没有送,而是把“她”留在床单上的头发拣起来,绕在指尖上,感到食指疼时把头发撸下来,点着了。“人去楼空,可空气里全是她。她真香啊。”没有大悲大喜,没有大起大落,没有摇曳生姿,甚至没有事件。然而小说中随处可见的细节和看似漫不经心的心理叙述,却让我们认识到这篇小说绝非像表面看上去那样简单。

小说把主人公的相遇安排在一个公司的酒会上,“她”是来蹭饭的,“蹭饭是假,蹭机会是真,蹭着蹭着,遇上一个伯乐,或逮着一个大款,都是说不定的”。朋友们早就说了,像“我们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最要紧的其实就是两件事:第一,抛头;第二,露面。”来自农村的“她”,大学四年后,“眼光早已经和图纸一样精确了”,但这又能怎样?“她”还不是要利用一切途径去寻找“机会”——工作的机会、嫁人的机会。在南京这个繁华的都市,“她”只能住在一间小地下室里,发烧烧得瞳孔“晶亮晶亮的”也舍不得去医院,因为“一趟就是四五百”。生病了只能一个人硬熬,以致房内“满地都是擦鼻子的卫生纸、纸杯、板蓝根的包装袋、香蕉皮、袜子,还有两条皱巴巴的内裤”,而人躺在床上,“眼窝子已经凹进去一大块了”。没有工作,没有亲人,孤苦无依,前途渺茫,这就是“她”的生存景况。所以即使不生病,她也是“一脸的寒意,有些黄,眼窝子的四周也有些青”,明显的营养不良。至此,一个“漂”在都市的女大学生形象立在了我们面前。

然而,“他”的情况似乎比“她”还糟:和“她”是校友,24岁了,留在南京只能下半夜在菜场为摊主们搬运蔬菜,为了这个工作,“他”让摊主们“摸了摸他的肌肉”。大学毕业了,“工作”时靠的是肌肉,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思考点什么了。“他”经常想的是,“要是考不上大学反而好了,该成家成家,该打工打工”,现在回去,能做的只有外出打工,“与其回去,再出来,还不如就待在城里了”。“他”一定懊悔死了自己的勤奋刻苦,一定懊悔死了自己的成绩优异:“他怎么就‘成龙’了呢?他怎么就考上大学了呢?一个人不能有才到这种地步!”“一个人不能有才到这种地步!”一个农家孩子,十几年寒窗苦读,大学毕业后却沦落到“回家过年的能力都没有”,这句话中包含着怎样的酸楚与无奈?考上大学反而不如考不上大学,这是闹剧还是悲剧?如果说是悲剧,是个人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我们的国家真的是人才过剩,人才多到需要用本科生去做搬运工的程度吗?

令大学毕业生们最怕的还不是生存的艰难,而是前景无望。“他”在一次面试后激动地对“她”说:“她怎么能那样看我?那个女老板,她怎么能那样看我?就好像我是一堆屎!一泡尿!一个屁!”而“她”为了留在南京,从大三开始,遇见过数不清的眼睛。“对他们这些人来说,这个世上什么东西最恐怖?什么东西最无情?眼睛。有些人的眼睛能扒皮,有些人的眼睛会射精。会射精的眼睛实在是太可怕了,一不小心,它就弄得你一身、一脸,擦换都来不及”。这就是昔日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毕业生们今天的生存状态,在一次又一次的所谓“面试”中他们遭受的不仅仅是拒绝,有的简直是人格的侮辱,这就绝不再是个体的悲剧了。

其实,这篇小说还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小说的叙述有很大的展延性,有很宽广的叙述空间。比如只写了“她”的蹭饭与住所,对“她”的“工作”只字未提。一个未婚的青年女子,独自一人生活在城市,她何以为生?再如结尾写“她”就要嫁人了,“他”为“她”穿好衣服,“她”走了,“他”把“她”的头发烧了,小说也就结束了。这是否意味着“相爱的日子”也就结束了。还有,“她”回老家后发生了什么?为何“回了一趟老家”后就要嫁人?是对前景绝望了还是另有苦衷?第二,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不能不去思考的一些问题:在看不到“锦绣前程”时,“她”可以选择嫁人,“他”怎么办?小说结尾,我们似乎看到了“她”的“前途”——嫁人,但我们不知道“他”会如何。另外,他们的相爱难道仅仅是性,是相互安慰,相互慰藉,是在艰难的岁月里让自己和对方轻松的一剂药?他们怎么能够那样理智、安静地面对“她”的嫁人?这是否能够看成现代社会对人性、对人的情感的一种戕害、一种杀戮?第三,这部小说中主人公没有名字,只有代词“他”和“她”。毕飞宇说过他不过是现实主义作家,而此时的毕飞宇也早已不是有着先锋标志或者玩后现代主义的毕飞宇了,那么,这里的“他”和“她”就有了深意,有了更广泛的代表性,是个体,也是群体;是无数个“他”中的一个,“他”就在我们身边,“她”就住在你家楼下的地下室中。“他”和“她”将来都会有自己的家,“会有的吧。总会有的吧。”他们会长大的,这一段“相爱的日子”也许是他们的成长之痛。

参考文献

[1]汪政,毕飞宇.语言的宿命[A].地球上的王家庄[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2]毕飞宇.青衣问答[J].小说月报,2000,﹙7﹚.

人文关怀范文第4篇

一、当代人文关怀的含义

“人文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植入的一个概念,脱胎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人文主义”,但这时的人文主义仅仅是为反抗一直以来“神本主义”对人性的压迫而提出的,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要求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要,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不可否认,“人文主义”实现了由“神”到“人”的转向,在当时具有划时代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的人文主义又增添了新的内涵,即“不仅要关注自己,还要关注他人:不仅要关注人的人文环境,还要关注人的生态环境;不仅要关注人类的现在,还要关注人类的未来。”这使人文关怀的视野从纵横两个向度大大拓展,从人类社会延伸到了自然界,从当下延伸到了未来,体现出极强的辩证思维。在广播剧创作中,人文关怀的实质,就是“通过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主要表现为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作为最终要义。

二、人文关怀在广播剧中的现实意义

1,人文关怀是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活动所体现的两种基本精神,一切人类文化活动都应以这两种精神为追求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广播剧是一种大众艺术形式,处在社会文化的敏感部位,应对社会文化的变迁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因此,广播剧不能简单地反映和记录社会历史发展进程,而是要通过自身独有的表现手法,艺术地实现缔构人类精神文化的重任。

2,人文关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广播剧的受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群体,不同年龄、职业、民族、性格和文化水平,造成了他们不同的收听习惯和不同的审美心理。因此,广播剧的创作必须使受众和剧中人物在人生经验、心理状态、情感意愿和理想期待等方面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向度,使二者在短时间里达到和谐统一,实现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振。因此。富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广播剧作品,能担负起疏导社会矛盾、纠正社会转型期失衡的价值观的责任。它不仅能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始终向受众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在构建健康良性的价值体系上发挥社会导向的作用。

3,人文关怀是实现广播剧艺术规律的内在要求。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广播剧是写给人听的,反映的是人的存在,传递的是人的价值观。它自身的艺术规律是建立在“受众本位”的基础上的。近期一些广播剧作品放弃说教面孔,以平等的传受视角反映普通人的命运、疾苦和欢乐,折射出广播剧创作者“受众本位”意识的回归。是一种“从人出发并回归到人”的价值体现。

4,人文关怀是广播剧走出发展瓶颈的内在要求。一段时间以来,广播剧的创作和生产步入低谷,影响力日渐式微,其中的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缺少富有人文关怀的作品是其主要原因。部分广播剧作品题材老套,人物僵化,矛盾冲突简单,表现手法单调,远离普通大众的真实生活,不能吸引听众收听,造成了广播剧发展的滞后。这一点,正如评论家李洁非所说的那样,“我们过去总是被英雄主义笼罩着,从小人物身上反映了高、大、全,普通人变得不普通。因而难以被人接受。”

三、广播剧创作中体现人文关怀的关键点

人文关怀作为一种抽象的理念,如何具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是真正在广播剧创作中实践人文关怀的关键。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可成为广播剧创作中体现人文关怀的关键所在。

关键点一:多样性。

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得以延续的重要保障。作为人类社会的物质与精神领域也同样如此。而人文关怀倡导对人的尊重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实际体现了对人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多样性的尊重与包容。它反映在广播剧的创作中。则表现为题材的多样性、体裁的多样性。

电视剧――广播剧的姊妹艺术,在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近几年热播的《亮剑》、《金婚》、《奋斗》、《双面胶》、《闯关东》、《士兵突击》、《恰同学少年》、《五星大饭店》等等。这里面既包括现实题材,又包括历史题材;既有情感剧,又有偶像剧;既有像《奋斗》这样描写80后奋斗历程的佳作,又有像《金婚》这样反映50年代起长达半个世纪婚姻经历的力作。正是这种多样性吸引了大量的电视观众坐到了电视机前,而这又刺激了电视剧进一步的多样化,也进一步走向繁荣。

关键点二:平视的视角。

选取什么样的视角决定着交流的不同性质。俯视着重于宏观反映,居高临下;仰视有拔高效果,不利于真实反映;平视意味着对等交流,贴近真实。不难看出,平视意味着平等,意味着对受众的尊重,意味着在平易自然中更有利于接近真实。

广播剧艺术的平视视角,其实就是一种“平民意识”的回归,也就是对“以人为本”的再度聚焦和靠拢。它是一种社会进步和对现代文明的积极追随。因此,广播剧创作的主导思想要从以“人文教化”为中心,过分注重塑造高大全的英雄形象,逐渐转移到普通大众的真实生活,与普通大众平等地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实现一次话语权的转移:即由政府向民间的转移,由“人文教化”向“人文关怀”的转移,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移。

近期不少广播剧作品已经在用平视视角来创作,如《桔花缘》、《水龙谣》、《小米》等,但与电视剧相比仍有不足。电视剧《亮剑》、《士兵突击》中对人物塑造的突破与创新,值得广播剧作者借鉴和学习。

关键点三:人性化的表现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创造更具人文关怀的表现形式,吸引听众收听也是体现广播剧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具体做法是,根据作品及目标受众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当的表现手法,即以内容表现需要及更适宜于受众收听要求的方式诠释作品。

人文关怀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视新闻;人文关怀

电视新闻中的人文关怀是电视新闻通过声画结合、形象直观的特殊传输手段,在关注大多数社会人群的存在价值和自身完善的基础上,特别注重个体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注重从人的角度出发对新闻事件进行思考和批判。实际上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既关注民众的现实生存的状况,哀乐疾苦,精神欲求,思想感情,又重视个体和族类的全面发展,重视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和道德境界。而今天有的电视传媒人对人文关怀却有着不同的曲解,致使电视新闻没有更好地实现其传播效果。通过对电视新闻人文关怀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实现电视新闻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以期电视传媒人能以受众为本,更好地实现人与人、传媒与人之间的对话和双向交流的良好关系。

一、电视新闻人文关怀的现状

目前我国新闻报道里的人文关怀精神已不再鲜见,新闻从业人员在关怀理念上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现在几乎可以随时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媒平台上发现人文关怀精神的存在。例如,在涉及未成年犯罪事件的新闻报道中,传媒多将当事人的真实姓名处理为化名等。可以说这些做法都或多或少显示了人文关怀精神对传媒行业操作的影响和冲击。但是它的发展态势并不是完全令人乐观的。

(一)传媒人对真正的人文关怀的背离

新闻人都知道传媒需要秉承新闻事件客观真实,而且传媒需要考虑能够吸引“眼球”的节目才是好节目。但这种单一的为了追求新闻事件完整性和新闻事件震撼度而忽略对个体人的微观人文关怀精神的做法,是否可行呢? 曾经看过一个新闻类综合栏目,讲的是对一个高考作弊事件的颇有影响力的隐性采访。栏目记者深入到作弊事件的发生过程中,目击了当事考生作弊从准备到落实的全过程。可以说无论对受众的思想振荡还是从新闻实施的持续冲击力而言,这次隐私采访都成就了一期难得的好节目。大量翔实鲜活的现场资料从头到尾向受众展示了整个作弊事件的始末,白描的手法更是突出表现了当事人心态和行为的逐渐变化,受众所接受的信息也不仅仅只是写实调查,而同时又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新闻纪实故事。客观真实全息热点,可以说这些好节目所应当具备的要素在这期新闻报道中一个都没少。我们知道,这种新闻事件报道以普通人群为关注焦点,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对广大受众传递一种告诫和警示,从而避免类似的错误重演。但是,这期节目却在受众当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许多受众观众观看节目后,认为该节目缺少了一种切实的人文关怀精神,传媒人缺少了伦情常理中基本的道德标准。因为这样的新闻报道最终还是诞生了一个牺牲品,那就是事件中的当事考生。直白地说,就是人为地断送了一个青年考生的前程。试想当时的记者如果在该事件的高潮部分到来以前就及时阻止当事考生的错误行为,那么这名考生或许就会悬崖勒马,而事实上记者却是一步步亲眼看着其滑向错误的泥潭。这样的节目的确在宏观层面上对受众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精神,但是这种宏观却恰恰忽略掉了对当事考生本人在微观上的切实关怀,或者是传媒在权衡轻重之后抛弃了这种微观的人文关怀精神。它让我们怀疑这是不是传媒人道德素养的一种缺失和传媒人对真正的人文关怀精神目标的一种背离呢?

(二)人文关怀的“相对过剩”

相对于微观人文关怀精神的缺乏,在现实的新闻报道中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误区表征,那就是人文关怀精神的过剩。按照“自我决断原则”的核心思想来看,任何个体的人都具有独立于所有环境之外的绝对价值,传媒不能仅仅将他们视为到某个目标的工具,从而侵犯他们自我决断的权利。他人的权利价值和决断力必须受到尊重。新闻报道中传媒在关注事实的背后,应当给予当事人权利以真正的关心,把个体的人和群体的人的尊重放在同等重要的高度。

(三)人为的人文关怀

传媒是否真正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和人性意识,都会在传播细节中流露出来。某企业出资帮助一位贫困学生继续求学并为其在车站站台送行,可以说这是一则感人而又真实的新闻。而恰恰许多媒体就错把这种感人当成了“人文关怀精神”甚至是“煽情”的。于是,为了表现画面的美感,有些记者要求该企业代表和受助学生不断重复拍摄激动握手的画面,并要求场面气氛热烈,再热烈,借以突出表现企业助学的慷慨淡定和受助学生的无限感激,结果因为这样的“摆拍”重复过多,且过于虚假,导致了受助学生产生心理反感,最终该学生愤然拒绝接受捐助。可以想象这样的“摆拍”将受助学生的尊严强制性沦陷,这不能不说是传媒在“人文关怀精神上”的重要越位。当关注弱势群体的过程时,传媒应当尊重他们的个性、尊严和情感。真正的人文关怀精神需要传媒潜心捕捉,设身处地为行为主体考虑,而不是生造画面所实现的。通过这种摆拍所传递的信息对受众而言,只能是拙劣的煽情故事而远非新闻报道。

二、实现电视新闻人文关怀的途径

为了更好地体现电视新闻中的人文关怀,体现电视文化的人文精神应该让电视工作者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都以人文的视角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把人文精神渗透到电视新闻的每一个制作环节之中。

(一)确立新闻传播的目的

在电视产业化经营之后,电视就具有了一定的商业属性。一个电视台的经济创收在很大程度上是这家电视台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电视台在创办栏目、制作节目时必定会受到经济效益的操纵。事实似乎也的确是这样,由于受到商品化法则的冲击,电视的文化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放弃了应有的理性追求和人文关怀,吸引受众的大多数眼球成了他们的目的,也成了它本身的致命弱点。那么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电视新闻要实施人文关怀,首先就要让电视决策者和电视新闻工作者了解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自己这份工作的人文意义。当前电视媒体和电视人努力的方向就要弘扬人文精神,建立一个“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电视文化体系。实现“人”的现代化,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电视文化的终极目标,当然也是电视新闻的终极目标。

(二)将人文关怀渗透于新闻制作的各个环节中

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首先表现为办电视的一种理性思想,但这种理性思想还要通过新闻采编播出等各个环节体现出来。电视新闻从选题、采访、写作、编辑、制作、播出有一套严密的处理流程,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贯穿着新闻传播者的传播理念和人文理念,所以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应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中。

1.选题要以人为本。

新闻选择的过程其实是人文关怀最集中体现的过程,这是新 闻工作者传播理念的具体化过程。新闻记者和编辑在选题上要更多地从人出发,考虑这则新闻是否和普通百姓息息相关,是否能从中映射出人性美的光华或揭露人性中丑恶的一面,还要更多地注重这条新闻播出后对人的影响。在缤纷繁多的各种社会信息中,如果电视新闻工作者从人的行为、方法、见解、情感、心态、命运等角度开掘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价值、意义,就会使新闻报道更具人性化,更富有人文情感,从而也就更容易打动人。

2.采访角度要平民化。

首先,以平民化的视角确立报道。所谓平民化,其根本就在于我们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报道时,要以一种普通百姓的价值取向和平视生活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使传播和接受、社会与个人获得严格意义上的心态同步、情感共鸣,这是对传统电视新闻中存在的“高大全”和居高临下说教模式的离判,显示了对时代、对生活、对观众的一种尊重,体现着一种电视新闻改革过程中崭新的审美价值。新闻采访的平民视角,是指以平视的角度处理新闻,把所报道的事实与所报道的人物与平民的生活联系起来。

其次,与民平等的采访视角要求记者在访问时的情感、动作、语言、身体姿态随着被采访者的情绪波动而变化,或表示鼓励,或表示同情,这样就可以让被采访者感觉到记者是关心自己的,从而获得鼓励与安慰,这样的采访也容易达到好的效果。

另外,要注意抓住细节,尤其是画面细节。生动的细节给观众的感受是渗透性的、潜移默化式的,它比那些说教式的灌输要好得多。

3.解说词要通俗易懂。

电视是线性传播,稍纵即逝,观众对电视节目没有选择和支配的权利。观众的思路只有紧紧跟住播讲的速度,才能理解信息的内容。因此,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也应该充分体现在文稿写作和语言表达上。做到新闻的通俗易懂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善于运用同期声,同期声是拍摄人物讲话的现场录下的讲话声和背景声。由于同期声直接来自新闻现场,真实感强,新闻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也能一目了然,因此容易给观众造成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从而达到较好的播出效果。

4.电视画面要充满人性。

电视新闻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和画面冲击力。因而,电视新闻要比报纸和广播的新闻多一点画面处理上的谨慎。画面是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表现符号,画面编辑的人文关怀看起来只是几个镜头的遮蔽,但这其中却暗含了记者、摄像对人的尊重和爱护。不滥用自己的采访权,充分尊重被采访者和受众的权益,进而在电视画面上表现出来,这是电视新闻有别于其他新闻样式的一种特殊的人文关怀。

(三)重视新闻受众研究

受众是新闻传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要关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就必须懂得受众作为电视新闻要关注的“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他们的特征、需求、心理是什么,因而了解受众、研究受众、重视受众的参与和反馈是电视新闻实施人文关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作为新闻媒体研究受众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方面,电视新闻的目标受众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社会环境,民族文化背景和传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他们的收视取向,收视心理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新闻媒体要做好同一地域受众的共同心理特征的研究。另一方面,观众的收视心理和收视需求地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在不同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兴趣。媒体需要很好地把握受众关注趋向的变迁,及时调整自己的报道计划以适应观众的需求。所以,媒体应经常召开受众座谈会、个案访谈,及时处理观众的意见反馈。在节目调整之前更要召开多层次、多方面的受众论证会,为节目的设计作指导。

(四)加强媒体自身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