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关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品学兼优的学生固然可爱,后进生则更需要教师爱心的浇灌,他们像弯曲枯黄的幼苗一样,更需要雨水的滋润。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只要教师施以关爱、真心对待、体贴其忧愁、排除其疑难,柔弱的枯苗有沃土的滋养必能迅速成长。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包括智力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教师只有深入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才能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有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一、热爱、理解、尊重
有些学生智商低下,各方面都明显表现出理解迟缓、思维迟钝、记忆力差、表达不清的特征。作为后进生,他们因成绩的差异常常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冷眼,久而久之,就会在心灵上留下创伤,失去进取的勇气,造成心理变态,导致逆反心理的形成。对待此类学生,教师必须适时地抓住时机,寻找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启动他们的内在动力,给学生找回应有的自尊,捍卫其做人的尊严,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些学生基础差、缺乏信心、意志薄弱、耐挫能力差,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战胜困难,从而迎接新的挑战。
有些学生因为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沦落为后进生,如单亲家庭、父母文化低、有恶习(嗜赌、酗酒、粗俗尚武)等。他们的性格往往表现为内向、古怪、偏激、自卑、厌学、逆反心理严重、自制能力差等。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笔者,给学生送去慈母般的关怀会让你得到意外的收获。因为在这种不健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冷眼挖苦、暴风骤雨甚至拳脚相加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而温柔慈爱、和风细雨却很少光顾他们的生活。此时教师只要给孩子一线阳光,他们就会感受到整个春天;只要给孩子一滴雨露,就能滋润他们干涸的心田;只要给孩子一声问候,他们就会领略到骄阳的温暖。因为慈母般的关爱,可以抹平心灵的创伤,可以溶化坚固的冰川,可以消灭所有的沟坎,可以战胜天大的困难。笔者去年所带的毕业班中有名女生,在她六岁时母亲因车祸过早地撒手人寰,性格本来就暴躁的父亲,从此变得更加怪癖,稍不顺心非打即骂。家庭的影响造成了孩子沉默寡言、自卑孤僻的性格特点,对这株脆弱的花朵,笔者总是精心培育、细心呵护、耐心修剪。学习上帮助,生活上照顾,爱心的浇灌终于使柔弱的秧苗展现出自己的灿烂,成绩也慢慢得到提升。
二、平等、民主、开放
传统的师生关系注重“师道尊严”,教师站在“天、地、君、亲、师”的神龛上给学生一种居高临下之感。教师总是板着面孔、背着手,不流露一点轻松,不奉献一点微笑,学生敬畏有余,亲和不足,班级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给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增加了心理负荷,不用说创造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难以实现,就连起码的师生关系和班级凝聚力也很难维持。
“人生而平等”,师生、生生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而非主宰者,应自觉融入到学生之中,不能端架子、摆样子。优等生和差生之间没有永恒的尺度,不能用考试评比、排名、排座等方式设置鸿沟,这样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励作用,但更多的时候则是让后进生自暴自弃,适得其反。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人,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后进生在学习上、行为上出现的差异甚至严重的行为过失,教师要学会设身处地进行认识、理解和诱导,要站在“人”的角度尊重他们的人格,对可取之处应及时予以肯定,切不可“恨铁不成钢”,用过激的言行刺伤他们的心灵,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他们“破罐子破摔”。爱默生“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则一语道破了教育的真谛。
民主、开放既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班级管理中。虽说“严师出高徒”,不严无以正风,不严无以养德,不严无以束纪,若对“屡教不改”的后进生只严不宽,一有风吹草动便予以惩处,反而易激起学生的对抗情绪。课堂上遇到问题,应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即予以肯定。不唯师,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后进生参与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班级管理中,班规的制定、干部的选任、评优评教一律让学生参与、监督,给后进生一展身手的机会,形成一种民主、开放、融洽的氛围。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 人文关怀 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6.006
教育既是一种目的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它将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创新思维教育和生命质量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中国的教育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教育理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教育思想从理论基础的视角揭示了人才是教育的目的,与当前许多功利主义的教育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真正目的的。坚持教育的思想原则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是教育哲学生命力经久不衰的关键,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及对知识的兴趣,少些为了什么的目的性教育,将是当下及未来教育的一种理想模式。
马克思哲学的教育理论处处都洋溢着人文关怀的思想,“人文关怀”在马克思哲学中是一种核心价值。而马克思本人也非常积极地向往与渴望理想的社会发展形式,但这种如世外桃源一般的环境想要实现必须要依赖诸多的前提条件,如国家和平状态、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生产力、国民思想观念等都是其前提要。但在马克思眼中教育人文关怀理念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教育需要有正确的思想和理论做导航灯,需要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不能任由其胡乱发展,而我国教育又是以马克思教育哲学作为其理论基础,因此,研究马克思教育哲的学思想是当下我国教育学领域向前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接下来笔者将从教育的人文关怀与教育哲学的关系出发,再次挖掘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中人文关怀的理论价值及对教学的实践意义。
1 教育的本质
我是谁?我们自身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无论是作为学生还是老师,当这个问题没有解决时,生活的烦恼就会永远像毒蛇一样紧紧地纠缠住你,你排遣不了,摆脱不了,躲避不了。而每个人对这个问题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如果说我们人自身的终极意义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根本追求,那么就须借助于哲学的理论方式来解决。关于教育问题我们也应如此思考,作为教师我们应常怀这样的疑问,教育是什么?教育本身的终极意义又是什么?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能够从马克思教育哲学的理论中找到相关答案吗?
马克思教育思想重视对人本身的培养,把教育哲学渗透到当代的教学培养之中,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马克思哲学教育思想的关注点在于现实的人,即教学的接受方――学生。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哲学思想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强调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每个学生的特质,从学生自身的条件出发进行教学,对学生自身价值高度的关怀,重视学生自身的需求。“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①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兽性指的就是人的本质。因而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就离不开在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自身需求。马克思、恩格斯曾谈到: “人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②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这些论述中我们能够体会到马克思对人本质需求的高度重视。马克思教育思想不仅强调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还要求教育要满足学生善的本性需要,这也是教育加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的一方面表现。因而教育领域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教学更加人性化,关心、重视和尊重学生们的需要。
2 教育的人文关怀是什么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教育从最初对学生个人发展的关注,演变为关注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的表现,从学生个人发展的理想性,转向了学生的社会性。马克思指出:“人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具体的、是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人。在社会活动中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将自然而然地与环境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能够融入社会并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在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人还只是一个自然的人。而人之所以为人最核心的本质是人具有的社会性,想要达到此目的人们还必须经过一个社会化的学习过程。教育要使学生能够通过在社会实践中的交往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社会化的过程之中渐渐地增强学生们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大家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就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增加各种课外实践教学来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社会性。
当下,学生发展的社会性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在互联网与国际化高速发达的今天,学生的空间交往范围空前的扩展。有国家、政治、文化、经济等各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还有亲人、老师、同学等小环境的影响。诚然,在这些影响环境中有些因素利于学生社会性的丰富和发展,但也有很多的消极因素,这给教育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同时更加凸显了教育人文关怀的必要性。教育的人文关怀要求教学要重视学生社会关系的发展与需要,除了要为学生社会化的发展创造出有利的环境之外,还要对可能影响学生不良行为的因素进行密切的关注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学校教育在当代社会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教育学也逐渐从众多学科之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的发展演变,一方面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与教育哲学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哲学的理论观点运用到实践教学中,除了可以为教育的更好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之外,还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宏观的方法。就如马克思所说“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既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又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从物质关系方面来看,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以人为对象,通过教育使人的天赋素质得到发展。从意识形态方面来看,教育是向新一代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道德、哲学等观点和信念的过程,它不仅影响着教育和个人发展的性质和方向,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和个人发展的范围和水平。”④
3 教育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进入高消耗、快节奏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学生的主体性、特性逐渐的丧失,科技文明发展的弊端使教育变成一种强制性义务,有些地方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就如工厂的流水线操作一般,不顾学生感受的灌输性教学,学生降为教育的某种目的,而这是与我们教育的初衷相违背的。社会快速发展的弊端使人文关怀性教育所颂扬的对学生自由、爱、尊重的培养遭到了社会大环境的破坏。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更重视教育的人文关怀,还原作为学生个体的本性,使学生在成为学生前能够达到“人”的高度,使人文关怀性的教育帮助学生“自我实现”,挖掘学生的创造力,让人文关怀性教育尽量减少快节奏时代弊端给学生人性带来的裂痕。
人文关怀性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基于教学实践活动之上的对学生整体学习状况的把握,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渗透着对学生价值取向和个体品性的关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追求真、善、美。让学生形成坚定的信念,养成积极行动的好习惯,这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教师在培养学生和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有意识地积极运用马克思教育哲学理论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使这种精神与学生的血性连为一体。
马克思说:“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特点,因此我既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个人的乐趣。”⑤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发展与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学生学习的自由,真正地解放学生,不要让学生沦为教育制度或是其它目的的附属物,只有这样,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辨证思维的运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教育要批判地继承,积极的理论要勇于运用到当下的教学中,教师教学要有同理心,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避免因教学视野过于狭小而忽略了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好的教育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知识的价值之所在。
4 结语
人文关怀是人类特有的情感和行为,是教育本质的一种提升。从马克思哲学教育的理论视角出发,本文阐述了教育、马克思哲学与人文关怀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挖掘马克思哲学教育理论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及对学生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执着追求,使我们了解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受过教育的每一位学生的全面、自由、健康的发展,因此,当代中国教育需要立足于马克思的哲学理论,正确地对待学生发展的本质需求,实现教育的更好发展。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④ 厉以贤,李明德等(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学说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63.
陕汽控股总经理袁宏明接受《汽车观察》杂志采访时表示,陕汽多年来以一直在坚持发扬当初提出的“德”文化,通过输出卓越产品和服务,一直为创建中国卡车司机生态文明而做着各种努力。
A=Automotive Observer
Y=Yuan Hongming 袁宏明A : 一年一度的“ 中国卡车司机节”已经举办了六届,这个节日由陕汽首倡并举办,为什么陕汽能坚持下来做卡车司机节?
Y: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卡车司机群体,1300万的数字足以让整个世界震惊。他们十分辛苦,也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难以被外界所熟知,甚而时时成为交通肇事中的舆论弱势群体。
七年来,陕汽通过首家《中国卡车司机生存现状蓝皮书》、举办首届“中国卡车司机节”、行业首个“陕汽重卡客户关怀工程”、发起征集首个《中国卡车司机之歌--海阔天空》以及赞助中国首个“全国超级卡车越野大赛”等等一系列活动,让这1300万人及他们的家人在7年来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与内心。
无论经济环境如何变化,无论卡车市场如何变化,陕汽都将倡导行业将关怀行动坚持到底。正是陕汽的这种坚持,中国卡车司机的社会地位也因此获得不断的提升。在这种坚持下,陕汽重卡的营销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产销业绩从2007年初的 3万辆成功进入10 万辆产销平台。
今年前8个月,虽然经济的走低导致市场低位运行,但陕汽重卡市场份额强势增长,保持了自卸车销量第一,天然气重卡行业领先,专用车增长率第一等良好业绩。
A:在此次卡车司机上陕汽推出了德龙新M3000,这款车有什么特点?与之前相比有哪些改进?
Y:德龙新M3000是结合当下成品油价格居高不下、卡车司机逐渐趋于年轻化而进行的全面升级。是陕汽在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基础上,以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客户经营全过程两大领域核心价值为依托开发的轻量经济型重卡。
相比旧款产品,德龙新M3000进行了欧洲轻量化设计,自重更轻,实现更低油耗和气耗,自重更低,实现了多拉快跑。
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关心人之为人的精神问题,注重自我与他人的精神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强调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肯定精神关怀对健康的意义,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实质。目前,各种先进仪器的使用不仅使护理监测和处置水平更加准确、快捷,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但是,仪器再先进也不能代替护患之间的交流和情感的传递,患者是人,需要被尊重和理解,在接受高技术护理的同时,还要求接受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文化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护士将获得的知识内化后,自觉的给予患者的情感付出川。表现在给患者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尽量祛除其躯体的疾病;给他们以更多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宽慰和行为方式上的指导;此外,还给予患者以足够的尊重和同情,寻求与其情感上的共鸣,尽可能人道地满足患者身体、心理和社会的以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2我院积极开展人文关怀活动的做法
2.1找准突破口,正视存在的不足随机抽查1800余名门诊和住院患者,把患者反映集中尤其是批评和抱怨的问题视为改进服务的突破口,从以满足患者的需要、缩短就诊时间出发,由护理部牵头在全院开展人文关怀服务活动。根据调研,我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观念尚未改变,服务意识淡漠、服务态度有待改善;就诊路线不清,辅助检查科室分散和住院部不易寻找;住院患者生活上尚有诸多不便(交通、饮食、购物、陪护等);医院由于成本的考虑,在人员、物资等方面投人存在不足,以至出现服务不到位、物品不能保证等情况。
2.2考虑患者需求,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2.2.1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尤其加强医院所有员工的人文素质教育,强化主动服务和超值服务意识。在院内醒目处增设标语、标牌,提出“崇德、博学、聚萃、鼎新”八字院训;在门诊、住院部增设服务承诺及绿化美化医院及住院环境。改善窗口形象,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服务培训,统一制服、淡妆上岗、规范用语;对全院护士进行宾馆式培训,强化服务意识和服从意识,开展星级服务。
2.2.2由于我院地理位置远离市区,患者就诊交通不便,增设健康快车4辆,每日按固定时间和线路免费接送患者;增加门诊导医护士、就诊线路指示牌;由护士护送已办理人院手续的患者住院,创造良好的患者就诊“首因效应”。门诊问讯处配备轮椅、平车,免费为患者提供使用,还提供电话医疗咨询和免费邮寄检查报告服务。
2.2.3为解决辅助科室检查等候时间长的问题,在二栋住院部分别增设超声检查室。检验科设置一检验专业人员分发检验报告,结果随出随发随解释,减少中间环节,加快患者得到报告时间。
2.2.4合理调配门诊用房,为候诊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各候诊室增设电视、触摸式查询仪;各楼层增设收费站点;为门诊各检查床周围设置炜帘,以保护患者隐私。
2.2.5加强住院患者的饮食管理,改善质量。上、下午各增设一次加餐;为每个护理单元增设微波炉,为患者就餐提供方便。为方便患者购买日用品,在住院部设置一流动货车,每日上、下午及傍晚各流动服务一次,患者随时有需求只需打个电话便将所需物品送至患者床旁。
2.2.6护士为拟出院患者代购健康设施(轮椅、拐杖、氧气袋等)。新住院患者和危重患者的检查,由助理护士或护士陪其一同前往检查。
2.2.7成立出院患者跟踪服务中心,通过致电问候患者的康复情况,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同时,询问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科室和机关以利于改进工作。
2.2.8成立“新桥医院之友”,利用在院实习、见习学员及社会爱心人士这一有利资源,积极为患者提供义务服务(理发、读书、推送检查等)。
2.2.9建立患者“流动图书馆”,免费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包括医院简介、图书、健康教育手册、光盘、录像带等),针对不同患者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3讨论
3.1人文关怀理念养成是长期工程我院虽然在人文关怀服务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仍然有一部分医务人员未从根本上改变观念,这是由于长期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下形成技术至上的影响及现行体制妨碍了人文关怀的完全实现赶’〕。医院管理者要清醒地认识到从技术至上走向人文关怀不是一朝一夕和开展几个活动就能够形成的,而需要管理层从制度、体制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才得以实现。
首先,注重和体现人文关怀,更加确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就是通过综合教育、引导、沟通、协调等方式,运用组合手段,不断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挖掘人的潜力和聪明才智,激发动力,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促进人的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就是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不仅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变化,而且更加坚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人”这个特定的对象来开展工作,更加肯定了工作对象的重要性。这样,进一步为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原则,更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求真务实。
其次,注重和体现人文关怀,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
在过去,一提起思想政治工作,人们很容易想到是那种大灌输、大教育为主,以关心生活为辅的传统工作模式。这样的工作模式下,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工作对象的地位不是等同的。确切的说,思想政治工作更多的是一种单向的政策信息传递,实效性不强。甚至,会因为某些措施和方法的不得当,造成工作对象的逆反心理,无法实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
十七大报告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就是改变了过去那种粗放型的、单向的说教,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的良性互动,将思想政治工作变为双向的信息传递,变成双方共同来承担和完成的工作,无疑是一个创新,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真正加强和改进。这样的良性互动,是科学合理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体现着人文关怀的良性互动,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工作对象之间不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双方开诚布公,相互融合更为紧密,关系很和谐,不但使得政策信息容易被工作对象所接受,也可以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及时把握工作对象的心理预期和实际需要,来相应地调整与改善工作内容和方法,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人们的心坎上,让工作对象乐于接受教育和引导。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这样的体系和模式,能更好地做到“三贴近”,更加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注重和体现人文关怀,为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的细化,更有针对性。要紧密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分析研究他们的特点,深入全面把握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求,才能真正体现出人文关怀来。要结合行业特点,总揽全局,分层次、分类别,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工作,注意把握细节,力争将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做到每一个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