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看法

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看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看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看法范文第1篇

遗憾的是,不少大学生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厢情愿地把用人单位当作是配合自己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的工具,喜欢就进去呆着,不喜欢就一走了之。

我曾作为评委出席某省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听到有位大学生选手高谈阔论,一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样子,便问了他一个问题:当你的雄伟蓝图不能在单位里顺利实现时你怎么办?他的回答很干脆:改造他们!我又追问了一句:如果他们不采纳呢?答:离开他们,继续寻找适合我的单位!

其实,与这位大学生持有相似看法的人还真不少。根据国家劳动部的"第一次就业调查"报告显示,三分之一以上的大学生把第一份工作当成职业的跳板,而16%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选择了第一份工作,结果是大学生就业后一年内流失率高达50%,两年内的流失率接近四分之三!

应该说,大学生开始重视个人职业规划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因为毕竟懂得要对自己的生命和前途负责了。但同时我们也留意到一种新的苗头的滋长,那就是太过于关注个人发展而忽视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以用人单位是否迎合或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来作为选择用人单位和继续服务用人单位的标准。这种以个人为中心、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的"职业规划",不是社会发展所倡导的真正的职业规划!真正的职业规划,应是将个人职业目标和用人单位需求相结合的规划,是在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个人职业目标的规划!

那么,大学生在做职业规划时应如何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呢?

首先,大学生要清楚用人单位的员工招聘需求。

在作出应聘选择前,大学生要认真分析一下:用人单位为什么要招聘员工,希望通过招聘这些员工达到什么目的,有哪些具体的招聘条件,用人单位的这些信息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战略是否吻合。千万不要抱着"随便做一做、大不了再换"的心态,那样受伤的是用人单位,浪费宝贵光阴的是你自己。

其次,大学生要了解用人单位的阶段发展需求。

用人单位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重点需求,大学生要做的是思考并找出满足这些重点需求的方法,并努力身体力行。如果你能为满足这些重点需求而作出相应成果的话,你就有机会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和重用。同时,在不同发展阶段,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期望也是不同的,在创始期更多的是需要员工多干少说,在迅速发展期需要员工边干边思考,在成熟期需要员工思考了再干。

最后,大学生要研究用人单位的战略发展需求。

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看法范文第2篇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1)

[摘要] 相关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创业的意愿不高,大学生渴望获得创业职业规划的意愿却很高。同时还发现创业职业教育仍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如:学生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创业教育目标设定功利性,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环境建设不够完善。在分析职业规划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创造创业教育的优良环境及开展课外创业教育活动,组建承担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

[

关键词] 职业规划;大学生;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4?0058?02

[收稿日期] 2014-04-04;[修回日期] 2014-05-19

[作者简介] 刘平(1982-),女,北京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研究,工商管理.

迄今,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仍呈现出“准备不足,仓促应战”的局面,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因此,要想大学生创业教育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必须从学生个性化发展诉求出发,结合职业规划来推动创业教育的开展,促进就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并争取突破和创新[1]。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相关调查

在具体提出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方案之前,我们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250 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为212份,占全部调查问卷的84.8%。为了综合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对基于职业规划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的态度、看法和期望,也为了能使大多数被调查者完整完成问卷,问卷的设计全部采用了选择题,但是在部分问题上采用了多项选择,在有效问卷中,大一学生共72 人,大二学生共68 人,大三学生72人。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后,部分调查结果呈现如表1。

对于目前市场上热议的大学生创业,从大学生填写的问卷情况反应来看,总的来说还是不甚了解且意愿不够强烈,大三学生选择没有创业意愿的占到了70.83%,反映出大学生总体而言对于创业持谨慎和保守的态度,未能形成具有氛围的创业文化。更重要的是,虽然从以上的反映来看,大学生创业的意愿不高,然而大学生渴望获得创业职业规划的意愿确很高。说明这已经为高校开展有效的创业教育提供了一定的文化和心理基础,而鼓励和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目标的实现也值得期待。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现有创业教育中的其他问题,如学生职业规划认识不清、创业教育体系政策性缺失等等。

二、基于职业规划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一)加强职业生涯教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作用来完成的。由于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竞争不断加剧,一个人想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必须具有竞争性的就业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不仅仅是依赖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同时也是由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优势积累”和“潜能开发”得到的。这必然要求高校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指导,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让自己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职业生涯教育使得学生竞争性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二)加强创业教育实践

建设校外实践平台。充分利用地域中小民营企业众多,创业、经商氛围浓郁等特点,在校外建立企业实践基地,加强学生校外创业实践的引导,增加学生创业体验和创业实践。建设校内实践平台。

充分利用学校“学生工作室、学院创业指导中心、学院创业园”三级联动的创业实践平台,举办创业计划大赛、模拟谈判、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市场调研等活动,强化校内实践。通过校内外实践平台结合,把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纳入到专业教学实践环节,逐步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无论基础通识教育平台还是专业教育阶段均要渗透创业教育理念,突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基础平台,面向全校低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公共必修课,把创业教育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注重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教育;面向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开设《KAB创业教育基础》等系列公共选修课程,注重创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在专业平台上,各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每个学生至少选修一门,如在经济管理专业,设置《创业学》《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小企业创业实务》等课程。今后根据条件进一步增设创业有关的核心课程。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实施,使学生能够把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有机结合,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技能。

(四)改革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

逐步探索和完善以依托地域优势、汲取传统文华精髓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体系。把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专业教育中,结合专业特点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专业教育中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2]。在教学内容上,充分利用地方资源,通过“请进来”的办法,让企业家现身说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在教学形式上,主要采取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撰写创业计划书、创业调查报告或参与创业实践等多种方式,由创业导师、科学家、专业老师、企业家参与考评,把创业教育实践考核与专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组建承担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

首先,大学设立创业学专业,开展创业学方向大学生的培养,并设立创业学博士学位,培养未来从事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师资力量。其次,建立青年教师培训制度,激励教师参加国内外深造、参与合作项目研究等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掌握创业学科前沿与先进技术,并及时将其融入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再次,建立与企业联合培养的途径,一方面注重从企业行业引进教师为特色专业上专业课程,另一方面把校内教师安排到企业挂职工作,共同培养人才。最后,建立创业实践教师队伍可以为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咨询、创业指导,从而为学生提供创业技能和创业经验,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的几率。

参考文献:

[1] 柴华.基于职业规划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设计[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5):30-32.

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看法范文第3篇

Abstract: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on are still the core of the high education, the class adviser should complete the important task.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eriod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unior and gave some advises for the class adviser.

关键词: 大三;高校班主任

Key words: the Junior;class adviser of colleg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243-02

0引言

班主任工作是大学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成为班主任,意味着要承担起教学的目标,以丰富的学识、高尚的师德,掌握着思想教育的技巧[1],一路陪学生们走过。关于高校班主任的管理论文可以用汗牛冲栋来形容。毕竟,高校班主任这个词被赋予了老师、兄长、朋友等角色含义[2-3],在学风建设、班级管理乃至心理疏导[5-7]等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众多班主任更是立足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探寻着优化工作方法的路径,李娇英分析在高职院校如何班主任的角色定位,鲁旭探讨了高校专业教师班主任制的可行性分析,作为地方院校的班主任,封新林谈了一些看法,不一而足。但是,对高校班主任工作分阶段进行考察与分析的文献非常少,即便有也是对大学新生倾注了注意力。但是,高校班主任毕竟是连续的工作,有必要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在大学生们进入大三阶段的时候将对他们的关注与帮助持续下去。

大三学生在短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巨大的转变,刚入校时的青涩少年如今对待大学生活已是胸有成竹甚至游刃有余了。进入大三,他们所经历过的大学生活,所曾经面对的点点滴滴,让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或多或少都有所改变,在面临新的学业以及不远的就业压力的时候,他们所代表的大三学生群体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笔者有幸参与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组织的07级本科生调研工作,现提炼工作结果希望能够总结大学三年级阶段特点,为高校班主任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对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调研于2009年12月完成,该学院共有9个本科专业,07级学生人数736,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共收到有效问卷655份。

1大学三年级的特点

1.1 大学三年级阶段在整个大学生涯中非常关键大一是适应期,大二时间用来调整,大四直接面临就业压力,而大三是巨大就业压力的缓冲期,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充分做好职业规划乃至人生规划,将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考研、考证、出国这些词语常常在学生中间提起,毕竟无论将来从事怎样的工作,走向何方,都需要在大三阶段做好规划并开始准备。准备考研的同学开始寻找报考信息,联系导师,报各类型的考研辅导班;规划找工作的同学对职业资格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准备出国的同学则可能整日抱着英语书,也会准备写推荐信。学生职业规划情况可见图1: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同学们的职业规划大体分为四种,其中打算毕业之后找工作的同学占的比例最大,占总人数43%。其次是出国和考公务员。由于信息学院学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软件工程,学生人数占全院的66%,这两个注重应用的专业就业形势在全校来说都非常喜人,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9年就业率在全校排名第三。可见,专业就业形势直接影响着学生职业规划倾向。但是,不能忽视的现实是有10%的同学居然对未来还没有清晰规划。

1.2 学生分化明显到了大三,学生们的学习更加具有专业性。他们所接触的课程已经很专业了,原本就对本专业很感兴趣的部分同学会非常乐意吸收专业知识,接收相关培训或者参加实习。而这些在那些从来不热爱本专业的同学眼里,可能毫无意义。而很多学生可能在大一入学伊始就缺乏对专业的兴趣,直接导致课程成绩不好甚至是多门重修,整体绩点也上不去。班级同学的学习成绩已经出现了分水岭,以07级某软件工程专业班为例,班上有同学的绩点在全年级排第二,同时也有同学已累计5门功课重修。还有一个班级,全班人数29人,其中优秀人数14人,重修人数11人,分化十分严重。无法否认的是,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自信以及对自己的定位和职业规划。绩点一直很高,对专业也很感兴趣的同学,对未来也有着比较明确的思考。以之前的职业规划调查为例,绩点比较高的同学如选择毕业直接找工作,则会对未来有明晰规划,其就业方向十分明确,并已经开始参加专业老师的项目,积累着经验。而那些绩点较低的同学大多希望能够尽快提高绩点,为能够毕业而努力。

1.3 学生更易迷惘学生们进入大三阶段,已经十分熟悉大学生活,大学校园里能够激发他们兴趣的活动已经越来越少,导致学生们找不到值得全力以赴投入的兴奋点,于是很多学生会变得更慵懒,他们可能对网络游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容易沉浸在网络的世界里。据调查,有78%的学生每天上网打游戏的时间超过2个小时。一旦网瘾抬头,学习、职业规划这些急需思考的问题就会统统靠边。就在一些同学就在为大三做什么而苦恼时,另一些学生即使有了初步的规划,要么经常更改,要么对如何具体操作还是毫无头绪。

2班主任的工作方向

高校班主任作为和大学生接触最近的老师,主要从事学生学习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性质决定有必要和必须了解学生动态,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从几个角度展开工作:

2.1 了解学生动态,这些动态反映的可能是班上的学风,也可能反映同学中间的思想动态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为取得第一手数据,采取了多种方式:如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进入大三以后,23个班级中有18个曾经进行班干部换届选举,因为考虑到班干部队伍的重要性,班主任需要亲自对新一届班委进行考察和把关,事实也证明,负责得力的班委作用十分巨大。据调查,全年级只有24%的主要班委能够做到定期向班主任汇报班上情况,让班主任了解学生动态。针对现实,调动班委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主动出击,采取邮件、QQ及电话方式与班委保持联系;要调查学生动态,还必须要要做到经常下到班级,下到宿舍,只有深入学生中间才能知道学生到底如何想,到底如何做。能够做到牢记各位同学的资料,对于重点同学给予重点关注。重点同学指的那些绩点低的,家庭特别困难的,性格内向甚至是心理有障碍的同学。通过和他们聊天谈心的方式走近他们的心。了解学生动态还需要做一些细致的工作,如深入学习与分析好本次调研结果,甚至直接组织本班的调研摸底会,可了解同学个体对职业的规划以及对专业真实的看法。

2.2 由于大学三年级是职业选择的缓冲期班主任必须为同学的职业规划提供指导。对那些专业成绩好,职业规划清楚的同学,似乎是不需要操心的,但是班主任必须要告诉他们,面对瞬息万变的未来必须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是也要给他们描绘美好的未来:机会总是会偏好有准备的头脑。至于那些非常厌恶本专业的同学,要逐一帮他们做职业规划。以07R1班为例,有一名同学陈姓同学本专业知识一塌糊涂,已经累计四门重修,连毕业都有危险。但是却十分喜欢课本以外的另一种编程语言,还有一手绝活,擅修电脑。了解情况后,笔者向该同学申明现实的严峻性,鼓励同学好好学习,指明主要矛盾是如何毕业,只要能够毕业,他将来完全可以从事非专业的工作。还有一些同学在方式方法上有迷惑,如有些同学想考研或者是考公务员,却无法找到突破口。而班主任如果知道具体的操作方法则很乐意帮助他们,至少能够为他们指一个努力方向。

2.3 同学中的差距已不可避免,如何让差距不变成鸿沟是班主任工作追求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让全班同学的绩点都抬高,让同学少一点隔阂,多一些亲密。有一个班级的口号是“毕业聚餐时候我们一个都不能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班的班主任利用得力的班委会,让班干部主动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特别给几位尖子生下达了任务。还有,多组织班级活动,鉴于大三学生容易散漫,班级活动可以选取郊游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2.4 以实际工作帮助迷惘的同学定位迷惘是一种病毒,可能侵害不少人。对于有些本来就不热爱本专业的同学来说这种情况可能愈发常见。对于他们,就需要了解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热爱本专业的同学往往在其他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或者有其他方面的特长。还有同学沉浸在网络里无法自拔,久而久之对自己毫无自信可言,对未来也很迷惘的,将他们从网络的世界里是关键所在。笔者为每位网瘾重的同学都指派了一名班干部,让班干部帮助这些同学,带他们出门自习。还有一些同学则可能在一些生活问题上花费太多的精力,如一些同学会为情所困。班主任也会根据个例给予指导。

3总结

20出头的年纪,是学生们人生中的黄金时刻。大三阶段在整个大学生涯中又非常关键,作为职业选择的缓冲期,大学生们必须要克服自己散漫的缺点,让自己走出迷惘,迅速做好职业规划,做好准备迎接明日的挑战。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更是他们的朋友,有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每个同学成长。若能针对大三学生特点,为引导与教育工作拟定切合实际的方法,无论对于学生个体的成长还是班主任工作经验都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白朝霞,陈文华.大学班主任教书育人及管理育人工作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7,(4):42-43.

[2]翁洁.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必须注意的三种关系.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86-89.

[3]李娇英.高职院校班主任角色定位的探讨.中国集体经济,2010,3(上):186-187.

[4]文美荣.浅析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中国电力教育,2010,(13):170-171.

[5]封新林.谈地方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与感想.科教文汇,2010,05(上):11,21.

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看法范文第4篇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早已不再是天之骄子,就业难题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存,究其根本就是大学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我们中的一些人由高中的“考试机器”变成大学的“就业机器”。

大学生迷茫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知道怎样把现实和理想连接起来。理想和现实之间其实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学校理应帮助学生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理想,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职业。但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大学教育做得远远不够,造成大学生职业意识的缺失。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职业规划行业刚刚起步,缺少相应的服务机构或组织;另一方面,高校的职业规划指导几近空白。国内高校虽然也有就业指导办公室这样的机构,但只是提供就业信息和办理手续,尚不能提供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实际上,一个优秀的职业指导师应该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的相关经验,全面掌握大经济环境下的就业动态,包括各个行业发展、各种专业岗位、各个年龄层次、各种学历层次等供需情况,并能预测出某一职业的发展趋势,以便给大学生提供具体的信息。报纸、图书和家长的言传身教并不能算作“专业的职业指导”,但绝大多数大学生获得的职业指导主要来自于此。

以我所在的大学为例,大一至大四期间也会偶尔上就业指导课,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这种就业指导课基本都是临时通知周末上两节课,两次上课时间相隔较久,也没有和老师交流的机会,所以效果较差。我的记忆中大学4年好像只上过3次就业指导课,内容一概忘记。每个学院都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办公室,但这种就业指导办公室只在求职期间对应届毕业生服务,其他的时候就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工作办公室。学校曾组织“未来管理者”课堂,邀请一些公司的高层来做报告,这种方式还是很可取的,但问题在于面向的对象仅仅是很少一部分同学,95%的同学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大学专业设置同样值得商榷,很多生僻的专业,当学生上到大三还不知道本专业将来可以从事什么职业,而这种职业是不是和自己的个人理想有关。

据了解,在美国,职业规划教育从学前教育就已经开始,而我国目前大学的职业规划教育仍然处于萌芽阶段。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应接不暇地接受各类信息,可分析辨别能力有限,对同一件事完全相悖的理论观点难以明辨是非,更难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就更容易在对周围生活、对社会、对未来的这种亦是亦非的理解中逐渐迷失。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到“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乎”,外部环境对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影响较大,但仍然可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当学校不能给你提供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时,可以自主去探索,而不应“坐以待毙”。

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看法范文第5篇

摘要:高校学子是国家的栋梁,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至关重要。本文在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作用进行分析后,着重阐明了高校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当把握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校 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成功走向社会,科学把握未来!这是高职高专及所有高校学子的美好愿景,对于实现人生价值,报效国家社会,无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高兴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高专毕业生以其扎实的理论功底、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和用人单位的青睐,在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彰显着新时期高校学子的风采。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度转型,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对于高校学子而言,既是新的历史机遇,又是更加严峻的挑战,它给广大青年学子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特别是“就业”仍然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民生问题,也给学子们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是否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变压力为动力,从容面对职场、微笑走向社会,无疑成为每个学子即将面对或正在面对的重大现实课题!解答这一课题的重要途经,就是需要广大学子认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1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涵

职业生涯规划也叫职业生涯设计。就是把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高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系统的设计过程,它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生活规划、职业规划、等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地制定出个人职业的近期和远景规划、职业定位、阶段目标、路径设计、评估与行动方案,既是一项理论工作,又是一项实践工作。为了更好地指导广大高校学生做好这一工作,不论是高职高专还是普通高等院校,都应紧紧围绕高职高专学生生涯发展的特点、需求、面临的问题和任务,帮助大学生们了解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掌握生涯规划的方法,从而明确求职的人生方向和职业目标,了解自我性格兴趣、职业倾向,明确职业目标,掌握求职技能,引导学生在求职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踏实。

2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作用

2.1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职业成功必备的技能。经历了几年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95%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毕业后参加工作是顺理成章的一件事,很少有人会真正想过职场是什么样子,即将面对的环境将会如何。不少大学生在入职初期因为对职场存有一定的新鲜感尚能坚持一段时间,可一旦这个蜜月期度过后,接踵而至的就是盲目试错与跳槽。

不久前,麦可思的《2010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211”院校是22%,非“211”本科院校是33%。2006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平均工作单位数, “211”院校为 1.7个,非 “211”本科院校为 1.9个,平均每人换过将近两次工作。其中,俗称 “跳槽 ”的主动离职竟占到了 88%。而北京市曾对 96家用人单位做过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大学毕业生首次就业后 3年内跳槽率高达 70%。

为何当前应届生就业后难过 “三年之痒 ”《 2010年大学生就业报告》发现,当下毕业生跳槽更为前途而非 “钱途”。在对主动离职的原因分析中, “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居首位,占 31%;其次是“薪资福利偏低”,占 25%;第三位为 “想改变职业或行业”,占 13%。可见,随着社会总体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长远发展,跳槽本来就是一个趋利避害、不断进取的选择。跳槽现象在一个合理的比例下是正常的,但如果整个行业跳槽太过于频繁,这个行业恐怕也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一些毕业生找工作时抱着 “先找一个、委曲求全”的想法,于是选择从低做起,以期望将来弥补缺乏实践经验这一弱点,然后再跳到较好的单位和岗位。另一方面,企业除了能看到学生的表面情况(如文凭、考试成绩)外,对学生的能力、素质也缺乏了解。有些公司发展前景不明确,没有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和培训,这让很多新员工看不到未来,这也是造成学生频繁跳槽的重要原因。

上述事实再一次表明: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成功的先导;企业和个人都应作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就将近期和远期相结合。

2.2 清晰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保证个人发展的关键。职业生涯规划是针对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包括根据自身的职业兴趣、性格特征、能力倾向以及外在的竞争力等自身因素,同时考虑到各种外界需求因素,经过综合权衡考虑,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最适合的位置上,并且合理规划发展,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不同的人,想法不同,价值观不同,需求不同,职业规划的目的也会不同。所以,职业规划不能仅仅以成功论,而是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和现实情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清晰科学的职业规划绝对是可以帮助自己少走弯路,从而找到现实中适合自己的切入点和发展路径。缺乏目标,走一步算一步的职业生涯靠的是自己的运气,但是谁能保证自己一定有这样的运气,或者有一辈子的运气呢?

据有关机构对上海、北京等全国一线城市职业群体的研究分析,那些职场精英往往是具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和规划的人,他们很早就为自己制定了清晰的职业规划,并长期坚持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努力,最终成为顶尖的成功人士,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可见,科学清晰的职业规划对于个人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3 当前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把好几个重要环节

3.1 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我指的是从兴趣、特长、性格、价值观、品德,能力等方面深人认识自我。具体包括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个人的特长、优缺点、学历和能力、实践的经验,还有智商、情商、性格、生理情况等方面。 高校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必须首先要提高自我认知度。一是认知自己的兴趣爱好。调查表明,从事与自己兴趣相关的职业,能够将工作做得更完美,更充分地展现个人才华。因此兴趣特别是职业兴趣也就成为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认识自我这一环节中的重要因素,应以将自己的兴趣与职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二是认知自己的价值观念。 个人的职业价值观是工作稳定性和忠诚感的来源。当代部分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如只从个人功利主义、实惠性主义出发的思想,以及典型的眼高手低的作风。因此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并将其融入自身的工作实际中就显得相当的重要了。三是认知自己的职业能力。个人职业能力即自己能做什么是个人职业成就感的来源。目前在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有如下现象:一种是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却眼高手低;另一种却是自信心不强,低估了自己的水平;第三种情况是高估了自己的综合能力,而忽视了职业对专业素养的要求。以上所举的现象是由于大学生对自身职业能力认识不到位造成的。 要准确地认识自己的职业能力,除了要考虑自身的特长、优缺点、技能外,必要的实践的经验还是必不可少,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能力,进行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为成功就业作好准备工作。

3.2 深入了解社会。了解社会是指通过与亲友、老师、同学的沟通,了解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与期望,了解社会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使大学生认识社会环境对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宏观环境-家庭的期望、社会的需求、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兴衰、政策法律的影响;微观环境-企业单位对应聘人员的要求、企业的文化、工作岗位的要求等。为此,一是深入了解就业政策和社会环境。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引人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机制,大学生可以在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长、目标和理想选择职业。因此,大学生应该全面认识和了解目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客观地分析自身条件,把握就业形势,进而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身的价值。二是深入发解对企业和岗位。一方面大学生在选择岗位时要充分了解应聘单位的用人要求、工作风格是否与自己所拥有的或所期待的一致;另一方面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以缩短适应期,在社会的大坐标中找好自己的定位,毕竟对应聘者某些品质和能力上的要求是大多数企业都共通的。

3.3 进行职业定位。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职业定位应注意:一是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二是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三是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四是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3.4 确定职业目标。确定职业目标是指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确立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及实现目标所拥有优势和可能面临的困难。主要涉及下几个方面:设定该目标的原因;达到目标的途径;达到目标所需的能力、训练及教育;达到目标可能得到的助力;达到目标可能遇到的阻力。大学生在确定职业目标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两种情况,即目标过分高于自身能力和目标过分低于自身能力。在此只把目前就业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高期望值”的现象及原因作一分析。造成近几年来就业压力较大的原因,有一部分是由于毕业生就业目标过于集中而产生的相对过剩。如在就业地区方面,绝大多数毕业生希望能够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工作;在单位类型方面,毕业生们仍然期望进人大企业工作;而在工资待遇方面,仅有三成左右的学生可以接受2000元以下的底薪。分析其中原因,一是“宁做凤尾,不做鸡头”的心理怪圈,放不下思想包袱;二是对目前形势的错误估计,高学历和高人才并不能划等号,取得学历只是取得了某种就业的资格,能否顺利就业,以及就业质量如何,要视宏观环境、个人的才能等方面而定。

3.5 制定目标路径。制定目标路径就是制定实现目标计划,是引导大学生在先前已设定的职业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制定大学学习生活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步骤、措施,增强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使长远职业目标与大学学习有机衔接,增强学习的目的性。落实目标措施方面主要包括:教育、训练的安排;获得发展的安排;排除各种阻力的计划与措施;争取各种助力的计划与措施。大学生要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正确考察要达到目标所需的要素特征及自身优势,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的,有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计划。

3.6 采取具体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梦想。采取行动是指在确定职业目标并完成对实现职业目标的措施设计后,落实所决定的行动方案,或写简历找工作,或考研,或出国深造,或进行职业培训等一些活动。要制定要制定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实这一行动方案。高校学生要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是用人单位选择的依据。用人单位不仅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要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和职业训练,增强适应工作的能力。其职业训练包括职业技能的培训,对自我职业适应性考核,职业意向的科学测定等。

3.7 生涯规划评估。生涯规划评估是指引导大学生结合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父母、同学、朋友,教师的评价(反馈)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分析,评估,修正。职业决策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循环,可能每次的循环所达到的结果不尽相同,可能是进步,可能是倒退。因此在生涯评估的过程中心态要平稳,明确得失,总结经验教训,而不是沉迷于一次循环的悲与喜、失与得之间。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总之,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的学习生活只是人生职业生涯的基础,而用人单位绝非成就自我的工具,而是提供有价值劳动的重要平台,要踏踏实实地在满足用人单位发展需求的前提下考虑如何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同时,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赖于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多方面的紧密配合与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