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年来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之一。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 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张敏教授2016年对高校师范大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在当前高校师范学生群体中各有65.5%的学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紧张、焦虑情绪突出等等, 在男女大学生中, 男生的敌对情绪、偏执等水平明显高于女生, 而女生在忧郁、人际关系紧张等方面则明显高于男生[1];电子科技大学陈华教授对该大学生中的1500名大一到大四学生 (男生850人, 女生650人) 进行了心理健康方面的分析, 结果显示该校一年级大学生在学习、恋家等方面的水平要高于其他年级学生[2];二年级到三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以及情感问题等方面的问题明显比其他年级学生大;四年级大学生则由于就业压力等因素而存在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存在着性别差异, 同时也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3]。尽管各个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不尽相同, 但总结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 我们可以对当前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现状作如下几点估计:
1) 从当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来看, 在校大学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大概占到全体学生的30%45%左右, 这是一个让人伏案沉思的数字, 而其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学生则占到学生总人数的8%左右, 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障碍为抑郁等情绪问题及人际关系紧张、敏感等问题。
2) 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性别差异以及城乡差异。从年级角度来看, 大学生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最多, 也最为突出, 一年级次之, 毕业年级最少;从性别角度来看, 高校男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家庭以及偏执等方面, 女生则主要集中在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以及人际关系紧张等方面;从城乡角度来看, 相对于城市大学生来说, 农村大学生由于经济相对贫困往往在存在着自卑、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的问题。
3) 尽管各方面的研究都显示大学生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但其中往往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接受了心理咨询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性救助,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对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的必要性。
2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对策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十分复杂, 不同的心理问题往往有不同的形成原因, 这需要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 必须找准病因, 对症下药, 帮助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1 建立常态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普查机制
定期开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普查是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高校应积极在新生入学、中期普查等时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工作,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的心理介入。同时, 应努力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来建立专业的学生心理档案, 以便更有效地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救助和治疗。
2.2 通过专题讲座、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等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
高校应努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技能的普及日常化、机制化, 切实通过专题讲座、专业课堂等途径向大学生广泛地传播心理健康知识, 帮助他们建立起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 这是有效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之策。例如可以通过如何做自身情绪的主人、如何与他人交往等主题讲座,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帮助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
2.3 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或中心
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必须紧紧将宣传和咨询有效结合起来, 这是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内在要求。高校应努力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机构建设, []定期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宣传的同时, 对在心里健康调查中发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情绪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在进行心理指导及咨询的时候, 还应该将团体咨询和个别咨询辅导积极结合起来, 其中团体指导用以解决学生群体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共性的心理问题, 如人际交往紧张、焦虑、敏感, 有效应对学习压力等情绪问题等等;个别指导用以针对个别学生的实际情况, 帮助学生解决具有个体特征的心理问题等, 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3 总结
总之, 大学生群体中面临着较为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 及时、有效地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摆在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实际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现实性问题, 这需要相关教师及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及时把握大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恋爱、择业与求职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教育, 帮助大学生实现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胡近.优化环境自我调适走出误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 1994, (3) :4-8.
高中阶段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不仅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同时也处于人生道路的转折点,面临着对教育、职业及人生的抉择。但由于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和对自我的合理定位,加上信息渠道不畅,许多高中毕业生在填报升学志愿或选择职业时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这种盲目不仅体现在就业、升学的选择上,而且反映在整个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厌学,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习,什么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被动,毫无目标地走一步算一步;缺乏个性,实践经验少,承受挫折能力差,心理极其脆弱,爱沉溺于自己的幻想当中,与社会需求脱节;基本技能薄弱,对待劳动态度消极,生活习惯懒散等,对学校各项活动消极应对。在此背景下,人生规划教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高中生人生规划教育是针对处于成长和探索阶段的高中学生的生涯发展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它关注学生内在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关注学生毕生发展的过程以及生活中各种角色的统合。这与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的目标相吻合。心理健康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学生进行适宜人生规划的基础和保证。学生在接受人生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实现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继而影响着人生规划的整个过程,两者在学生身上相互整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沉重、各种科目争相挤占课时的实际,笔者认为,应当将人生规划教育纳入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构建一套与人生规划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可以称之为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人生规划教育课程,实现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整合。
其实,不少教育专家对人生规划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已经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但很少有学者和学校从实践层面提供策略和经验的总结。我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心理健康教育与人生规划教育的整合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二、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实践策略
1.基于心理测量的自我认识
全面正确地了解自我、了解社会,认识到自己将要扮演的各种人生角色以及相应的责任和所需付出的努力,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职业观,从而科学规划设计自己未来的人生,从实际出发正确选择生活道路;也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涯准备。
这里说的自我认识不是简单的反思式直觉,而是基于心理测量的系统认知,其基本途径有心理量表测评和问卷调查。
(1)心理测评
利用科学的心理测试问卷了解个人职业兴趣倾向和个性特征,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我、科学选择未来发展方向的有力支撑。我校于09年在学校计算机中心安装一套《学校心理测评系统》,组织三个年级学生作了《职业兴趣调查问卷》、《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卡特尔十六种个性测试》、《艾森克人格测试》,为学生科学规划人生提供有力支持。过去,学生很少从人生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学习。活动开展以来,深受学生欢迎,他们的感受也很深。
一位成长班学生利用测试结果结合自身条件科学合理地为自己作人生规划:
我的物理性质(心理测量结果):
职业兴趣调查问卷,最感兴趣的职业依次为:
①记录及一般书记工作;②服务业:公共服务;③音乐性;④文书销售:技术工作。
自我分析小结:性格外向,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认真负责不随波逐流的作风是我的优势,但做事似乎总是马虎了点。学习成绩被工作业绩所掩盖不知是喜是忧?
职业定位:心理咨询师
(2)问卷调查
为了更及时有效地把握学生对人生规划的心理动态,了解他们的真实需要,并根据实际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和辅导,我们设计了《学生人生规划调查问卷》,对我校学生的人生规划现状进行调查,从职业发展规划、学业发展规划和身心生活规划三大方面开展。
调查结果表明:我校高中生普遍对自己的将来较为茫然,部分学生在面临人生重要选择的时候,认识不足,准备不足,且人生规划教育的需求较为强烈:在学业规划上,规划愿望较强,但行动力弱,高三年级学生明显高于高一年级学生,而在各个年级中,特色班明显高于普通班学生;在心理健康、时间规划和社会实践方面均有待增强,且普通班学生明显强于特色班与重点班学生,高三年级明显强于高一年级学生。
2.基于心理辅导的教育引导
(1)人生规划课程中的教育引导
将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融入普通高中人生规划教育,不仅能提高普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激发其学习动力,更能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环境,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与此同时也丰富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心理教师根据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本质的契合点,将人生规划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研究课程的实施。设定以自我追寻、体察环境、目标引领、生命展现为课程设计理念,以回答“我是谁”,“我到哪里去”,“我怎样达到那里”为主要目标,围绕主要目标分别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建构学生完整人格,以有效适应社会,最终实现其自我价值,展现生命光彩。
人生规划教育的设计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不同的课程和活动方案。如高一年级,应注重学校适应、学习辅导、休闲辅导和生涯探索;高二年级,应注重情绪辅导、人际关系辅导、职业规划辅导等;高三年级,应注重考前辅导、志愿填报辅导和求职辅导。这样,根据不同年级学生面临的任务和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生规划为核心,辅以情绪、人际、学习等方面的辅导,促进学生整体生涯的发展与成长。
我们首先依据高中生发展的心理特点,给他们相应的指引,同时需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学会探索、学会规划、学会自我发展。
(2)心理咨询中的教育引导
学生通过预约与指导教师开展一对一的咨询,就自己困惑的问题与指导老师沟通,从而进一步细化自己的未来规划及发展目标。
两位高一学生在上完人生规划的心理健康课后找到心理老师,咨询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位学生说道,“老师,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今后要做什么,可是上了您的课后,我才知道现在考虑已经不早了。但是这几天,我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自己以后适合做些什么……”接下去,心理老师通过了解她们的家庭成长环境,个人兴趣等做出大致可行的发展路线图,并布置作业搜集大学专业、职业等信息。
3.基于心理社团的成长设计
学生社团是校园中的一种非正式群体,是丰富校园文化的主要力量。它创造了自由平等的教育环境,培养美好的道德情感,并在实践中实现教育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在社团生活中体验、感悟并接受身与心的教育。我校通过学生心理社团建设,开展了各行各业的实践体验活动:
(1)自我追寻——规划书大赛
通过高中生人生规划书大赛,年轻的学生们纷纷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并通过文字或利用电脑把它们记录绘制下来。学生在客观分析自我与外界环境的基础上给自己一个初步的人生定位,并制定实施计划,根据实际情况作评估调整,最后总结评价。
高二(2)班彭同学在规划书上写到:“只有有计划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
也有学生在写完规划书后感到“压力、兴奋与冲动”,并立志把三种感觉在心中化为动力源泉。
(2)目标引领——成长导师引领
仅仅利用校内资源,放弃校外大量教育资源与现代教育理念不符。我校充分利用校外丰富的专家资源,聘请业内专家为学生开设规划讲座。让更优秀的导师引领学生思想进入更为宽广的社会领域。用不同主题为同学们多方面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提供信息。
(3)体察环境——职业体验
学校给学生布置了一些任务:组成小组、走进社会,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优秀人才应具备怎样的能力,自己想成为以及能成为怎样的人,对高中有何规划及如何实现自己的规划等。组织学生开展职业体验,开展主要职业的调查、学习(包括基本描述、工作条件、工资收入、发展前景等),还学习了职场礼仪,体验职业所需教育背景、职业发展道路、职业资源等。
汤同学在感言中写道:“我们要为直径1.2米的钢管做除锈、防腐工作。先用钢丝板刷除去钢管表层锈迹,再用8710涂料在钢管内外壁上涂层。” “这次的工厂工作经历让我们能更早的体验生活,步入社会,身体力行,知道劳动的光荣,汗水可贵。觉得自己不枉此行。”
三、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思考
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初步设计高中生活,确定自己的优势学科(文、理)、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学会学习管理、时间管理、生活管理,对今后自己的发展有一种理性的思考或者有一种长远的考虑,这样学生们就会把自己的学习和自己的人生发展联系在一起了。
每天早读时,学生都要进行一天的规划;下午放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一天规划的评价和反思;周末作业的内容和数量也由学生自己提出,由导师帮助调整;课堂上,科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生规划指导。在日常性的活动中,学生逐渐学会了自我管理。
1.在课程设计理念的引领下,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主要帮助学生回答三个问题:我是谁?我要去哪?我怎样到达那里?围绕这三方面问题来设计教育的主要内容。
(1)我是谁?即自我觉察。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及良好的品德、价值观。
(2)我要去哪?即生涯觉察。让学生认识真实的社会,了解工作的性质、工作的世界以及各项工作的信息,认识现实社会所需要的一般知识和技能,根据自身特点找到自我定位。
(3)我怎样到达那里?即生涯规划。有意识培养学生抗挫折、抗压力能力,树立积极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培养规划及运用时间的能力,健全学生人格,为进入大学或走上社会做准备;建立正确的生涯态度;培养生涯决策的能力;掌握生涯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2.实现人生规划教育的途径是活动探索和体验学习,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实施人生规划教育是主要途径之一。除课堂教学外,高中生人生规划教育的开展还应探索其他多种途径,例如布置课后作业,指导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展视野;配合学校心理咨询,心理教师对特定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生涯辅导,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作出科学选择;结合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工矿企业,采访成功人士,假期职业体验等。让高中生在有规划的学校教育协助下,规划未来人生,拥有更宽广的未来,实现健康人生。
参考资料
[1] 俞国良,曾盼盼.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教育研究,2008(10).
(一)
动力区教委对全区20多所小学的德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学校德育工作有随意性和漂浮性,今天一个中心,明天一个中心,德育成了应时性的工作。加之单纯追求高目标,不注重学生思想形成过程,导致德育工作低效益,甚至负效应。
针对这种情况,本着“突出基础,侧重日常,贵在积累”的思想,动力区教委的同志们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制定了(动力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实施细则),对小学德育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
这份《实施细则》把《小学德育纲要)提出的十大教育内容分为基本生活规范、道德规范和心理健康教育两部分。共设置了22个训练项目,66个训练内容,226个训练点。?一至三年级为第一个教育循环段,侧重于优良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养成;四至六年级为第二个教育循环段,在前一个教育段的基础上,逐渐加重道德观念的启迪。
《动力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实施细则》提出了“小学德育重在训练”的观点。
每一个循环段的训练项目要一年操作一遍,三年共操作三遍。每一遍操作的项目相同,但是范围、深度、训练点都不同,符合学生思想品质螺旋式发展的规律。
这份《实施细则》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曰“低”。即工作起点低,从最基本的行为习惯抓起。如一至三年级的德育训练要求侧重于养成教育。具体指导学生遵守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和态度,活泼快乐地生活,成为人人喜爱的孩子。
二曰“斜。即教育坡度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按照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培养什么习惯,培养到什么程度,各年级都有明确的、不同层次的规范性要求。这样,同一内容,经过不同阶段的训练,逐步深入,就会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矗三曰“细”。即工作要求细,对每个工作环节都有具体要求,有指导,有检查,有评价。经过四年的实践探索,动力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形成了一整套的工作程序。每一个训练内容都大致分为明理课,训练课,评价课,专题班队会总结、在家庭和校内外实践等几个环节。甚至细到每周每天的安排。如周一是升旗;周二、四是导训课;周三是红领巾广播站自播节目;周五是时事教育。
四曰“实”。即所有的训练点都是小学生能够操作的实实在在的事,没有空洞的口号与说教。如比较抽象的“勇敢”一项,从要求一二年级的有病不怕打针吃药,跌伤不哭,敢单独在家,单独睡觉,到二三年级上学不用父母接送,遇到困难不依赖父母,独立解决,对于同学中的不良行为敢于批评帮助,都是小学生能够实践、常常未能做到的。
(二)
小学班主任做德育工作,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如何做,做什么?回答却不尽相同。
《实施细则》把平时班主任零打碎敲的教育纳入了明确的体系,要求具体又留有充分发挥余地。增强了班主任的自觉意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锅炉一小的青年教师苏玉霞,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孝敬”的教育,一直到三年级,抓住情感这条线不断深化。苏玉霞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家访中所掌握的情况,精心设计每一次导训课。学生们一年级为父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二年级学会疼父母,三年级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到爱老师、爱同学。爱周围的人,学会了对他人的宽容和理解,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推广
经过国外和国内一些高职学校的教学实践,“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切合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这种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教育理念非常适合高等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亚洲经济发展快的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都有类似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某种形式。其中著名的工学结合教学实践有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CBET”模式,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我国对工学结合亦有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浙江省一些高校总结出不少经验和理论。
但是,就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及不同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来说,在理论转化为实践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的推进必然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将接受新的挑战。
二、新教学模式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历史并不长,从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至今,不超过5年。而在这有限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学校发挥自身特点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以浙江一所高职院校为例,该校经过6年多的发展,在心理健康工作的机构、团队、体制机制、教学教育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自己的体系。
该校开设了针对大一、大二学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建立了从学校心理健康领导小组到院系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再到班级心理委员的三级心理危机干预网络,配备了具有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咨询项目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还利用各种渠道和学生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通过对浙江杭州一些高职院校的情况调研,我们发现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各个学校的发展都比较迅速,现有工作水平也能够基本满足在校学生的需求。但是该模式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却往往失去了功能。许多学生的危机事件都发生在企业实习阶段,无论是从前期辅导、中期支持和后期跟踪上来说,都存在一个真空的领域。
而通过访谈和调研,我们发现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比在校阶段更容易发生心理危机,更加需要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外生活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提高而带来心理压力徒增。
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被打破,会造成压力。经过2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充分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而到企业顶岗实习则必然会打破这种状态。对于新环境的适应必然带来新的压力的产生,而对于这种变化大三的学生和指导老师往往同样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轻视、忽视这一变化带来的挑战。学校对于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和关注也被许多客观因素所局限,比如部分指导老师的工作安排问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导致许多指导老师长期脱离企业,对学生放任自流,与企业缺乏沟通,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他教学辅助部门就更加难以接触和关照到每个学生的情况。
(二)学校与企业管理模式差异带来的焦虑情绪。
学生来到企业,经过非常短暂的适应期后,企业往往会要求学生真刀真枪地投入工作实践,工作标准严格和工作节奏较快。而在学校学习期间,教师往往允许学生犯错误,学习生活节奏也相对比较慢,这种差异必然带来学生的焦虑情绪。
(三)同学和竞争对手的角色转换带来的不适应。
在顶岗实习期间,同学之间除了合作以外,竞争企业资源和就业机会的冲突将越来越多,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孤军奋战的感觉,处于一种无助的状态。部分心理健康、人格成熟的学生可以很好地处理这种变化,但部分独立性差、敏感脆弱的学生则容易对社会生活和工作失望,容易将自己和社会对立起来,心理上抵触将来的就业,产生退缩情绪。
(四)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缺乏解决心理困扰的渠道。
学生在校期间一般来说都能通过一些渠道接触到一些保健和自我调节的心理健康知识,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也会发挥作用,保障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遇到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在校学生往往能得到比较迅速及时的干预,即使是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也能得到妥善处理。而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可以利用的社会支持、学校心理服务等资源缺乏,遇到问题往往不知所措,延误最佳干预治疗的时间,引起严重的后果。
三、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前人研究工作相对薄弱,缺乏可参考的经验。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发展的短暂历程中,虽然新的工作模式和思路层出不穷,但是鉴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它的发展非常需要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于工学结合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之配套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研究目前非常缺乏。
(二)与本科学校的工作思路类似,针对性不强。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技术型人才,而高职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从学校管理、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其他方面,均大量借鉴本科学校的工作经验,甚至照搬照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而目前看来,高职院校不仅从生源上来说与本科学校存在很大差异,从培养目标、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来说这种差异也必须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相对而言本科学校的危机干预任务更加艰巨,学生出现的问题更为复杂,而高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则要侧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习能力和意识,提高自我规划和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心理素质。
而目前这种差异并未在教学管理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上体现出来,亟待改进。
(三)缺乏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干预措施。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在各高职院校均存在对于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工作资源投入不均匀的情况,一般表现为对大一新生过分关注,对大二年级适当关照,对大三毕业生放任自流。当然,在大三年级,学院招生就业相关部门也会对毕业生开展一些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心理的教育,但不外乎是几次讲座,缺少系统跟踪和个性化的服务。
而在2+1的教学模式下,大三年级的学生心理指导和帮助的需求往往最盛。许多问题暴露出来并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由此也引发一些学生心理危机事件。
案例一:某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由于竞争和压力以及环境的变化,在大一阶段曾经已经处理好的心理问题复发,出现了心慌、厌学、强迫和焦虑等不良反应。但因为无法及时返校接受咨询和帮助,情况发展迅速,最终只能回家休养,一定程度上耽误了学业和将来的就业。
案例二:某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精神分裂症病发。自己丧失自知力,且因为同学之间相对分散,原班级心理委员无法了解到他的情况,所能接触到的同学和企业员工也缺乏相应的鉴别能力,故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最终只得休学。
(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比较宽泛。
心理健康教育部门与学院教学教务部门缺乏沟通。对企业需求的调研比较少,日常工作更加注重学生对学校生活的适应,而忽视、延后对企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企业对人才诉求素质的培养。目前大部分的工作只是比较一般心理健康常识的灌输,教育教学内容与专业结合不紧密,心理素质训练不足,很难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良好心理品质。
四、干预措施与工作架构探索
(一)干预措施。
1.心理健康教育同样避忌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它往往需要深入分析问题,辩证施治,我们要从新生入校开始,重点培养学生企业需求的心理素质,从新生素质调研中找出学生问题,查漏补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抓住学生在校关键点,开展就业心理、压力管理等实用的心理知识培训。打好基础,建立好完备的危机干预机制。危机干预机制的完备有利于在顶岗实习阶段发挥作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应该争取学院领导、院系部教师的支持与帮助。对专业教师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工作,尤其是顶岗实习期间的指导教师,通过他们间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建立在外实习心理状况汇报制度,根据实际情况以班组、地区等为单位,定期汇报。拓展多渠道交流干预途径,包括电话、视频、QQ、MSN、E-MAIL等途径,要求系部心理辅导员保持与学生的联系。
(二)预期的工作架构。
调动和整合学校各个相关部门的资源,建立起专门针对2+1教学模式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该体系一般来说,应该包括学校心理健康领导小组、团委学生处、招生就业部门、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及各院系办公室。
其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资源的总体调度和各项工作总体方针的制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专业技术支持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团委学生处和院系办公室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完成面向顶岗实习学生具体教学、实践工作的安排与指导,院系更要担负起组织学生干部、班主任经常性与实习学生联络的工作;招生就业部门负责开展就业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同进行就业心理的研究和辅导;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其他一些机构的力量来补充和完善这一工作体系,例如成立学生心理部,借助学生力量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并将信息传递到实习期间的学生那里,通过多种途径,使实习阶段的学生不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陈解放.工学结合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
[3]伍棠棣等.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4]廖哲勋.课程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
[5]刘映桃.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6]周济.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周济部长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04).
[7]邱旭光.落实《规划》精神,积极完善“半工半读”培养模式[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09).
[8]陈继红.“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在中职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1).
[9]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0).
[10][美]马斯洛著.李文译,林方校.存在心理学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关键词: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快速变化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心理教育能力作为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反映和指标,不仅能有效地影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还有利于教师自身健康和专业成长。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历经十多年的建设,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如何培养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可供我们直接参考的培养模式,诸如培养途径、阶段任务等问题都亟待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因此,本文将对这一问题作一蠡测。
一、培养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的意义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经历了80年代初中期的自发探索阶段、80年代中后期的积累成果阶段、90年代以来的推广普及阶段,一路迤逦至今已有了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教育能力相对薄弱成为问题关键所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匮乏;二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性不强。导致在心理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心理教育能力普遍不强、参差不齐等等,已成为制约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以山西省晋中市师资力量相对较好的榆次区为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要明显优于小学,60%以上小学出现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岗位空缺的现象[1],“学校每800~1000名学生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学承诺更是难以实现[2]。即便随着社会发展达到这一要求,也只能满足部分个体咨询的需要,我们现在提倡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阳光的心理品质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单靠一名专职教师根本不能实现。在这种现状下,作为小学教师主要来源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如果能在校学习期间接受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走入工作岗位后,就有能力主动配合专职教师开展工作,从而改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二、小教本科生“四位一体”心理教育能力培养模式
1. 构建知识体系
晋中学院自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积极致力于开发建设校本课程,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现有课程开设情况,开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教材,加大了小学心理辅导技能技巧课程的比例,适当增设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教材教法、小学团体心理辅导、小学生心理技能训练、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设计、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践等课程。同时,将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作为教材编写的价值取向,根据小学生的实际问题确定教学内容,编写出一套适合于全市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如《小学社会心理教育》以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出发点,内容选择贴切小学生社会生活经验,且专栏新颖,有利于学生准确捕捉信息,勾勒出形成小学生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初步框架;《小学科技心理教育》则从科普教育与科技活动中寻找心理规律,从心理教育的角度去提升科学教育的实效,加强小教本科生对小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科学品质的重视。目前,该系列教材已经出版并投入使用。通过理论知识体系的学习,学生首先打下了良好扎实的理论功底。
2. 搭建成长平台
(1)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晋中学院积极与晋中市教育局沟通协商,于2011年7月成立了晋中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中心挂靠在晋中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该中心利用学院的人才和资源优势,通过心理技能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专兼职心理教师培训等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吸纳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和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者,并为其搭建培养、提升心理教育能力的平台。除定期开办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外,中心还开通了专家咨询热线,月刊《晋中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增置了《心育能力培养》栏目,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发现、解决小教本科生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力提升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2011年中心面向小教本科生开展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赛讲6场,校外服务活动53次,指导小教本科生心育论文44篇,有小教本科生参与并取得科研成果5项;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80场,个体心理辅导18例,小教本科生在老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团体心理辅导124个班次(均有备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果和社会效益。
(2)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晋中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打破了传统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方式,但是还存在学生参与机会较少、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等问题,随后成立了晋中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研究会是以晋中学院教科院教师为主,小学教育专业全部本科生及致力于晋中市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各阶层成员广泛参与,集学术性、群众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社会组织。目前已拥有编辑部、宣传部、咨询部、策划部、调研部、信息部六个部门,拥有室内250㎡活动场地、室外900多㎡的拓展基地。在研究会里,学生们有了更大的舞台,他们组织论坛、参与学术交流、中外前沿研究成果,进社区、进学校进行心理健康小知识宣传,客观上讲,研究会的成立为小教本科生搭建了更多的实践平台,激发了学生参与心理教育活动的兴趣和动力。
3. 组建科研团队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晋中学院2009年出台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并率先组建了小教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科研团队,形成以大二大三为主,大一积极参与的稳定梯队,并设立了院级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形成了“省—校—院”三级评选模式,使三级科技创新项目互相促进和推动。通过组织科研讲座,引导学生申报课题,两年来学生团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向有“山西省初中班主任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公交司机心理压力源调查”、“山西省中学心理辅导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晋中市大学生村官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四个省级项目,“榆次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现状调查”、“晋中市社区公共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的调查”等10个校、院级项目。学生依托项目、科学调研、得出结论、提出建议,这样实践育人有了重要载体,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4. 打造品牌基地
通过对部分城区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教师状况的调查发现,目前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在数量、人员整体素质上存在问题。晋中学院主动与当地政府协商沟通,在全市城区、农村教育实习基地中各选取了10所小学,由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副教授带队,以小教本科生为主力,配合该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率先在这20所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于小学生以体验参与活动为主,一般需要1.5~2小时,他们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并在心理辅导室建设上提出心理辅导机构设置标准化、设施科学化、师资专业化、管理制度化、监督工作具体化,以及高度重视解决心理辅导老师的职称待遇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方面进行了八个专题的积极有益的探索,成效不断显现出来,已逐渐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基地,这不仅对当地其他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示范作用,而且对小教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有了质的提升,实现了双赢。
三、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的分阶段培养
1. 注重意识培养,制定学习计划
一年级重点围绕心理教育意识的形成。其教育的侧重点在于:
加强心理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心理学”、“教育学”等课堂教学的途径, 加强心育内容,激发学生自觉培养心理教育能力的动力。
吸纳学生成为晋中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成员。利用研究会的资源优势和便利条件,组织学生观摩、分析小学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分享小学教师教学活动的乐趣与经验,使学生充分认识心理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提高自身的心理教育能力,制定学生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方案。
2. 加强技能训练,提高综合素质
二年级重点围绕心理教育技能的培养。独立地确立心育目标、准确地理解教材,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心理教育教学活动,初步掌握心育效果的评价方法。其教育的侧重点在于:
开设小学心理教育课程教材教法、小学生心理技能训练、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设计等,
以适应小学普遍开设心理教育课的需要。增设艺术类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作用。针对小学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学习阶段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开展多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譬如户外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开设小学生心理教育专题(系列)讲座、举办心理教育座谈会、出版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建立心理教育网站等,使学生在高度认同、积极参与、感受心理教育氛围的同时提升心理教育的实践能力。
开展心理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小学心理教育课程教学竞赛,并制定奖励机制和鼓励措施,在活动中提高心理教育技能。同时,学院还注意提升实践的层次,比如在专职心理教师的指导带领下, 引导学生参与相关课题的立项和研究。
3. 调试心理状态 做好心理准备
三年级重点围绕心理状态的调试。加大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指导学生做好见习实习的准备工作,在学科教学和见习实习中加强心理教育能力的形成。其教育的侧重点在于:
开设小学各科教材教法选修课。以专题活动形式进行,每周1次;周一公布活动主题,周四下午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主题活动。选修课教材为校本研发,通俗易懂,有案例、有作业、有思考题,针对性强,有利于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程指导。
加大心理实践课程比例。教育实习期间要求每个学生试教一定比例的心理教育课,使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创造力、组织管理能力、操作能力、交往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参与学科心育和活动课心育的实验,探索心育规律。
4. 实现角色转换,强化职业能力
四年级重点在于角色转换。强化技能训练,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职业岗位适应和竞争能力, 促进学生步入社会、走向教师岗位的角色转换。其教育的侧重点在于:
开展仿真性的社会实践教育。在低年级心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深入实践岗位完成毕业实习工作。毕业顶岗实习是一个重点环节, 它是检验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尺。
开展心理教育专题活动。举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邀请专职心理教师、优秀小学教育工作者对心理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讲解与分析。积极参与心理教育实验,定期撰写心理教育论文,注重自我教育能力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月红. 小学教育专业“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R]. 晋中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