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渡汉江宋之问

渡汉江宋之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渡汉江宋之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渡汉江宋之问范文第1篇

1、原文:《渡汉江》作者:宋之问,朝代:唐。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译文: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来源:文章屋网 )

渡汉江宋之问范文第2篇

进课本要什么标准?我们不知道,总之名气、才气、人气缺一不可吧,内容还得老少咸宜,与时俱进的那种,所以鲁提辖打了几十年镇关西,终于因为太过血腥要被请出去了,朱自清的胖老爹送了几十年桔子,也被发现违反了交通规则。

唐伯虎呢?他够格吗?

先说才气,号称诗画双绝的唐伯虎其实哪一样都算不上大家。他的画历来不值钱,与知名度正好成反比,与徐悲鸿、吴冠中、张大千、傅抱石的画动辄千万相比,早了几百年的唐伯虎一幅水墨绢本泛舟图,居然只拍出了3300元,确实有点丢人。

29岁拿过乡试第一的唐伯虎,30岁时因为牵连科场舞弊案,从此绝了仕进的心思,宁王朱宸濠招揽野心文人,唐伯虎一度在南昌王府呆了半年,后来看看情况不对,及时跑路,才免于一死,他的后半生贫病交加,流离失所,绝算不上什么成功人士。

唐伯虎的为人愤世疾俗,仿佛看透了世态炎凉,其实一辈子都是个愤青,远没有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洒脱,这路性格与唐朝的罗隐很像,所不同的是,罗隐跟营妓云英交好,落个“我未成名君未嫁”的结果,唐伯虎的闺中之乐大概不只于此。

如果说到做人,醉生梦死的唐伯虎绝对不是楷模,但也不算过分,比起给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抱尿盆的宋之问不知要好多少倍,而宋之问的《渡汉江》也是语文课本中多年不变的老面孔了,可见能否入选课本与人品并没有多大关系。

说到诗文,明诗本来就在衰落之中,唐伯虎跟风而已,谈不上另辟蹊径,开宗立派。他的诗口语很多,缺乏修饰,不讲技巧,主要是个人际遇的感叹,自怨自艾,消极低沉,还有点宿命论,存世的600多首诗中,佳作不多,也是事实。

不过要说人气,唐伯虎就大占便宜了,他的诗有个先天优势:通俗易懂,加入星爷电影的力挺,曝光率不低,比如这首《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诗不算好,写情即景,流于平淡,缺乏提炼,虽然如此,因为电影的大众推广作用,它仍是唐伯虎最为世人熟知的一首诗,去看一下百度的搜索量,就一目了然,有些人甚至误搜为“不见武林豪杰墓”,大概真以为有唐家霸王枪这回事了。

文学作品的评判一看造诣,二看影响力,唐伯虎诗要跟杜甫的三吏三别比,思想境界当然云泥之别,要与李太白的穷奇瑰丽相比,也是差之千里,但唐伯虎那些通俗得像顺口溜和歇后语的诗歌影响力不可低估。

课本是启蒙读物,兼收并蓄很重要,曲高和寡要不得。

渡汉江宋之问范文第3篇

《采薇》是“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最后一章,写归途的情景”(韦凤娟《采薇赏析》)俨然已经成为了千古定论,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从诗歌的前三节 “曰归曰归,岁亦莫(忧、阳)止”的重章叠唱及其“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等直抒胸臆的表达中,可以明显看到这位士兵对家人的强烈思念及其归乡的强烈欲望。既然如此,踏上归途,梦想终于成真,于情于理,岂会丝毫没有欣慰和惊喜?那为何在“写归途情景”的最后一章,却不仅没有喜悦,反而是“雨雪菲菲”的加倍凄惨景象和“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加倍痛苦呢?再说,他如此渴望归乡与家人团聚,又怎会“行道迟迟”呢?

当然,古诗中亦有因长久离家而终于归乡之时的忧愁莫名,但这是有着特殊的背景或原因的。如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怯”与“不敢”是基于作者获罪被贬、害怕家人受到自己的连累而遭遇不幸而自己还是从贬所 “逃”回的环境和心境之上的。《采薇》中的士兵并不具备这样的处境和心境。

《十五从军征》中那位十五岁从军,八十岁之之时才得以归乡的老兵,也是回到家中发现家人不在、故园荒没的情境之后才“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的,六十多年与家人不通音讯,其归途之中思绪的忐忑不安与复杂当然可以想见,但在诗歌中表现出来得更多的却依旧是急切的心情,“道逢乡里人”,便赶紧询问“家中有阿谁?”。从诗歌内容推断,《采薇》中的这个士兵,离开家的时间不大可能有几十年之久,其家庭遭受变故离乱的可能性应该也不大,诗歌中丝毫未提及到对家人的担忧而只是在诉说自己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归乡欲望便可作证,既然如此,他更不可能终于能回归家乡之时更强哀愁、痛苦了。

虽然以上分析合情合理,却似乎有些脱离于文本,还是回到被普遍认为是“写归途”情景的最后一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看看它是否还可以做其它的理解吧!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以其对偶的句式、形象生动、对比鲜明的画面及其寓情于景、含蓄蕴藉的抒情方式而历来为人所称道,但其表达的具体内容却有些争议,王夫之用“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来评价这四句诗,说“雨雪霏霏”是“以哀景写乐”,也就是他认为走在回乡路上的士卒心里是“乐”的,这种理解却又遭到了其他人的否定,韦凤娟就认为这里是在“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 (《采薇赏析》)。愚意以为,从本章中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等语句可以断定,这里是不可能存在“乐”的,而如果归乡途中没有“乐”,又是不符合一个强烈盼望归乡而终于走上归乡路上的人的情感逻辑的,因而这里维一的解释只能是:这个士兵并没有真正走在所谓“归乡途中”,他依旧在出征的路上。

这种解释可不可以在文字上得到支持呢?这四句是严格的对仗句式,“思”对“矣”,是没有实意的感叹语气词,是无可置疑的。但 “来”与“往”相对,却未必是 “回来”“返回”之意,而是“由彼至此,由远到近”“至”“到达”的意思,如寒来暑往、古往今来,再如“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既然这样,这四句诗完全可以理解为:先前我离家出征之时,柳枝轻柔随风舞动;如今我来到这个地方,大雪漫天纷纷扬扬。边塞的寒冬凄冷与家乡的春光旖旎形成对比,更能体现战士强烈深沉的思乡之情及其痛苦。而这里写寒冬又正好与前文“作止”“刚止”“柔止”的季节特征相照应,表现出整年征战、四季不休的从军之苦。

这样一来,“行道迟迟,载渴载饥”也就因为成了征战途中的情境而可以得到合情合理的解释,“路途泥泞步履艰难,饥渴交加满身疲惫”,如果是行走在归途之中,则应当是“千里江宁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下江陵》)那样的轻快,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样的急切,怎么会是这样不情不愿、寸步难行的情境呢?

渡汉江宋之问范文第4篇

一、自主阅读率先垂范。激励学生厚积薄发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是学生最亲近、崇敬的人,是最直接的榜样。要想让学生热爱学习古诗词,营造古韵飘香的文化氛围,教师首先要投身浩如烟海的诗词殿堂,加强对中华经典诗词的学习,从中汲取营养,用这些丰满心灵的诗词,丰富内心的感受,拓展精神的空间,提升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文素养,会像一丝丝春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在学生心灵产生深刻且久远的影响。试想,一个在课堂上吟诗诵词,引经据典,让学生感受语言魅力的教师,怎会不激起学生的钦佩之情、在心底涌起强烈的求索欲望?“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诗意满满的教师,才能成为莘莘学子们心目中一道不可错过的风景。

二、诗词名句分类积累,帮助学生积水成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这就为学生大量阅读明确了方向。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文都是语言运用的光辉典范,又包蕴着丰富的人文精华,让学生大量诵读一些名篇佳作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晨诵、暮省”的学习方式,用一首诗开启新的一天。学生从升入初中开始,我就持之以恒地进行古诗词积累训练,“每日一诗”是每天必备的任务。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结合生活学习唐诗宋词是一条很有效的途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我将诗词名句进行分类,先引领学生诵读经典名句,再到全篇诗词。比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描写四季景色的诗词比比皆是,结合时令节气及自然现象,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领悟。春天来了,我引导学生探寻春的踪迹,品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夏天到了,我引导学生追寻夏的脚步,感受“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由这样经典的诗句,引入到整首诗词的学习,由易到难,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三、立足教材拓展阅读。积淀学生文化底蕴

人教版初中Z文教材,每册都有两课精讲古诗文及课后积累共二十首诗词。在对这些古诗词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结合背景,联系比较,提高鉴赏能力,并引导学生寻找相同主题的诗词进行积累。如:学习了马致远的《秋思》后,请同学们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并比较分析了张籍的《秋思》和宋之问的《渡汉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区分它们的差异,更好地理解,还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课文虽然没有引用唐诗宋词,但若在教学中加以适当引导,则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如我在教《湖心亭看雪》一课时,用幻灯片播放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有关西湖美景的诗句,导入新课。根据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等句子,引导学生积累有关描写“雪”的古诗词。学生借用“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对张岱所描写的意境做了更准确的阐释。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引导学生思考有关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等献身精神的古诗词,并一起背诵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学生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动,激起强烈的爱国之情。

四、运用视频进入诗境。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诗词的灵魂是意境,而这正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引导学生领悟古诗词的意蕴,使学生由声入情、由情人景,达到声情并茂、视听交融的效果,而且教学过程直观生动、感染力强,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曹操的《观沧海》写得气势雄浑,意境开阔。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但实际上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的。作者通过描绘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以沧海自比,借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表现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为了让学生真正读懂此诗,在教学过程中,我播放了《观沧海》朗读视频。视频一播出,学生立刻被吸引住了:曹操登山临海,极目远眺,脚下波涛汹涌,气势磅礴。透过画面我们就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征服欲望和面对困难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学生非常轻松地把握了文章的主旨,领悟了诗词的精神美。

五、关注诗词文艺节目。掀起学生学诗热潮

选择好的电视节目,既能放松身心,又能陶冶心灵。我向学生推荐了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陕西卫视的《唐诗风云会》以及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些节目以弘扬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为宗旨,集娱乐性、知识性为一体,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我们感受到诗词的韵律之美、哲理之美。同学们非常喜爱,并主动投入到古诗词的学习中,掀起了学诗的热潮。

渡汉江宋之问范文第5篇

古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它们抒情言志,内容、情感、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均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跨越历史,尽管古诗具有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优越条件,但并非简单地读一读,肤浅地理解一下就能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除了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学和美学修养,还应把握美育的要领和途径,使古诗教学中审美教育得以顺利进行。

一、形象激励,塑造美的心灵

美育的显著特点是形象性。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也说过:“如果一件事物叫你觉得美,它一定能在你的眼中出现一种具体的境界,或是一幅新鲜的图画。”就是说美是通过具体可感、生动鲜明的形象表现出来的。人们在欣赏、领略美时,必然从直观形象开始,整个审美教育活动也必然在生动、具体、直观的形式下得到完成。孟浩然《过故人庄》恬静素雅,将深深的韵味包含在淡淡的外表下;王维的《鸟鸣涧》,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幽静互相契合互相作用。这样的诗歌成功地描绘了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诗人宁谧的心境。它们使人脱离现实生活的争斗,对于热衷奔竞、趋炎附势者具有清凉剂的作用。如果善于挖掘这些形象因素,通过各种途径把作品所描绘的意境,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形象暗含的品质,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使他们从这些鲜活的形象当中得到美的陶冶,产生共鸣。或通过丑的形象分析,使其善恶美丑对比。从而使学生爱美憎丑,从善弃恶,培养他们健康美好的情感。

(一)古诗形象美思想

古诗作品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哲理。它们有的体现着时代积极进取的精神,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高适的《营州歌》,李颀、岑参等诗人,游历边塞,塑造了许多边庭健儿的英雄形象;有的体现了热血男儿的爱国情操,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陆游的《示儿》等,诗歌饱含了对祖国、民族的眷恋与热爱。有的劝人珍惜时光,如《金缕衣》,有的铺叙知音难求,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古诗教学中,通过这些鲜明形象进行思想教育能够赋予审美教育很强的净化力。古诗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有别于普通的思品教育,古诗中塑造的形象是活生生的,适合了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学生会以这些形象为榜样,在实践中达到较高的思想境界。

(二)古诗形象美灵魂

黑格尔谈崇高时认为崇高是“把绝对提升到一切直接存在的事物之上,因而带来精神的初步抽象的解放,这种解放至少是精神性的东西的基础。”崇高对于心灵的净化、陶冶和解放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古诗中有许多崇高的形象,如浪漫派诗人笔下的山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使之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着力描绘了庐山瀑布飞流而下的壮观,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像一首乐曲激荡着读者的心弦。奔腾、磅礴的瀑布形象,“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诗人形象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宋代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苏轼评价王维的作品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歌的形象就是一幅画。由于古诗自身具有跳跃和艺术空白的特征,我们可以通过再造形象达到提升学生个性品质的目的,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境界是美的,但我们对于它美的感受必须借助形象才能实现,这个形象需要我们去创造。在创造这样一幅美的形象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的不光是艺术的美,更有心灵的美,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声。

二、意境开拓,陶冶美的情趣

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培养能力。审美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审美素质的高低,古诗教学中审美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欣赏能力。古诗欣赏是一种以情感作为核心的心理活动过程。由客观的艺术美到欣赏者主观的审美感受,突出表现在共鸣上。古诗里许多优美的作品所展示的艺术美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审美教育材料。教师如能生动、形象、创造性地将其中的美传达出来,把学生带入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中去,就能培养他们美的情趣。意境是艺术描写的对象和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意境传达的。列宁说:“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想象能力决定了能否很好地进人诗歌的意境中,在进行古诗教学时,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做到物我交融、物我一致,产生共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一)入境感美

要想达到审美的较高境界,达到“神与物游”,就必须走进古诗作品的境界。只有置身诗歌的境界,才能够理解诗人的情意。王维的《山居秋瞑》,只有走进去,跟作者一同倾听竹林里传来的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银铃般的笑声,细瞧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才能感觉到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于是,你的脑海中就浮现着“泉水”“青松”“翠竹”“青莲”的景象,这些高洁的形象把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烘托得淋漓尽致。

(二)出境悟美

有时深入古诗却无法真正感受其美,就像苏轼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样,我们不能将审美总停留在感性的基础上,还必须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必须走出来,使审美更上一个台阶。孔子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从审美角度讲,是因为他处于境外。因此必须让学生适时地走出诗的境界,感受到诗外的美,理解其内涵的外延,对美建立起较全面的认识。如《游园不值》,这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描写春天的诗,当我们走出诗歌,深入思索,就可以悟出哲理:一切新生的事物、美好的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走出来对于全面理解美、把握美是十分重要的。

无论走进去,还是走出来,感受古诗意境都是为了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积累他们的生活经验。审美能力取决于一个人的审美经验,在认识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的同时,人的审美能力才会有相应的提高。

三、语言揣摩,领略美的形式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领略文学作品的美,重点是感受语言的艺术美。诗歌在文学作品中语言是最为凝练的,它具有建筑美、音乐美、节奏美……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反复诵读,体会语言美的形式。

(一)语言的凝练美

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能描绘出作品的图景、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正如唐代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著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即凝练,就是能用极少的字句表达最深邃的道理、复杂的内容和丰富的情感。宋之问《渡汉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不敢”一词是全诗神来之笔,透过它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此时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后造成的精神痛苦。这样的语言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须反复吟咏才能理解其真谛。

(二)语言的音乐美

语言的音乐美除了音韵的铿锵外,还有节奏美。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节奏轻快,语言流畅,直率爽朗、明快自然地将诗人无比喜悦和急欲回乡的心情表达了出来。教学中若能通过音乐等教学手段,会使语言更为传神。

(三)语言的整齐美

相关期刊更多

南方民族考古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考古学系;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华文化画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工业设计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