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员密集场所

人员密集场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员密集场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员密集场所

人员密集场所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相关要点

1 概述

城市内的营业场所较多,特别是在中心区服务类场所更是非常集中,这种场所全部为人员最密集的区域,人们在这种场所工作、活动、娱乐、学习和生活。那么要想有效地了解人员密集场所情况,我们就应该知道哪些是人员密集场所,其主要涵盖面有多大,通过总结,把人员密集场所概况为以下几项内容:一是大型的生产类工厂车间及员工宿舍区域;二是各大医院、学校、养老院、托儿所及幼儿园等相关的服务型社会机构;三是效能发达的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运输集合区域;四是公共图书馆、会展中心等公共区;五是城市的集贸市场、大型商场、宾馆旅店、场馆展馆、饭店KTV等娱乐场所,这些区域均为人员密集的场所。当火灾发生时,要想有效做好这些场所安全疏散工作,就需要全面了解这些场所特点,火灾事故发生时能有效避免各种踩踏事件,避免火灾事故伤亡人数和损失。越是这样的场所,消防检查难度就越大,只有政府及相关消防检查部门加大检查力度,做好各类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才能预先找到安全隐患点,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把火灾安全的隐患解决好,为人员密集场所提供消防安全保障。

2 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常闭式防火门不起作用

常闭式防火门能够有效的防止火势扩大,如果火灾事故发生时,可以把常闭式防火门进行开户,同时还要把防火卷帘降下来,这样做就能有力的阻隔火势、阻隔防止烟气蔓延,造成更大的事故。但是在各类检查中,有些防火门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长期得不到维护,有的出现了开启困难,防火卷帘门下也有大量的杂物,不能有效的起到防火作用,常闭式防火门和防火卷帘形同虚设。

2.2 内部装修材料使用不当

营业场所为了美观,往往进行高档装修,为了节省资金,多数使用的均为不防火的装修材料,特别是为了快速开门营业,不能按相关审批手续进行审批,在没有报批建筑装修材料的时候,选择了大量可燃、易燃装修材料,发生火灾,就会使火灾事故不断扩大,火势中夹杂着大量的毒气有害物质迅速蔓延,人们很容易中毒或窒息。

2.3 安全疏散通道设置不合理

安全出口是每一个营业场所必须预留的安全通道,这是有效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生命通道,当火灾发生时,人们首先选择的就是逃生,如果通道堵塞或封闭,就会造成人员密集场所伤亡事故。所以说,营业场所一定要按标准设置多个安全出口,满足人们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及时的顺利通过安全通道逃离火灾现场,形成自救力量。但在各类检查中发现,我国大多数人员密集场所为了增加营业面积,占据安全出口,使安全出口设置数量不够,有的营业面积较大,但安全出口却吸人一个或者两个,这是不科学的,不利于火灾逃生,虽然也有的设置多个出口,但这些均是长年上锁封闭的,只预留一个出口进行进出货物,这些问题极大的埋下了安全隐患。

2.4 没有做好电气设备使用管理工作

人员密集场所里面的人员构成比较复杂,来自各行各业、不同方面的人们聚合在一起,场所电耗量很大。有些建筑单位为了减少开支,对线路平方架设不够,如果出现高电能,就会出现短路现象,个另商家在装修时,不能进行科学布线,埋下了火灾隐患,只有保证人员密集场所电能流量,接入输出线路穿管连接,才能形成有效的保护措施,满足各种电器长时间运行需求,避免因用电量大而导致的发热、漏电、打火现象,有效避免火灾事故。城市内的KTV等娱乐场所,业主更换速度快,为了满足个人利益,在不了解营业场所电气线路设备情况时,就随意搭接电源,这样就直接造成了个别线路电压过大,极容易出现火灾事故。

2.5 建筑内缺乏消防设施

各类消防设施是保证人们安全的重要内容,建筑内的消防设施平时成绩看似没用,如果出现了火灾,就会起到重要作用。许多人员密集场所内的消防设施不全、数量不足、放置不合理、维护不力、消防类型不符问题严重,甚至有些场所消防设置存在超期使用现象,消防设施起不到应有作用。有一些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通道不畅通,各类逃生指示标致不明显,应急灯损坏情况较多。

3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缺乏消防安全意识,没有做好自主管理

人员密集场所从业单位消防意识淡薄,自身安全检查能力不足,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职责完全依赖消防部门,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汉有正确理解消防工作,把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等同于消防监督检查,把二者混为一谈,这就直接导致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没有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消防工作中被动接受检查,检查出现了问题就整改,检查不出来就蒙混过关。营业场所追逐经济效益最大化,只注重经济利益,不能有效的关注消防工作,有些人员密集场所主体存在侥幸心理,隐瞒自身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直接导致了各类安全隐患。

3.2 消防监督检查机构警力严重不足

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内营业性场所不断增多,消防监督人员数量不足的表现主要是监督人员增长速度跟不上密集场所数量增速,这就使营业场所监督不及时。各级公安消防监督人员工作负担大,在监督检查中,不能深入、细致、彻底,无法清除安全隐患。

3.3 相关管理部门没有发挥职能

管理部门一方面承担经济建设发展任务,另一方面承担消防安全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各项检查工作落到了消防部门头上,相关监管部门不愿意管消防工作,这就直接导致消防工作不能统一协调,无法发挥作用。

4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的相关要点

4.1 提高人员密集场所工作人员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部门要积极宣传,做好引导,通过日常消防学习和应急疏散演练,从根本上切实保证人们自救能力提升,使全民不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都能了解报警程序、使用消防设施以及疏散群众和自救,最大程度减少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故的发生。要加强用电设备管理,严禁人员密集场所经营人员随意搭接、私拉电源,及时更新老化电路。

4.2 落实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责任

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的法律规定,充分做好各项检查监督工作,通过健全的法律约束,形成一个良性的监督系统,进一步划定责任,建立起一个自上而下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4.3 有重点地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工作

消防部门要全面做好日常检查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消防设施的检查,通过对公共场所常闭式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设施、安全出口、应急照明灯、安全通道指示标的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落实。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对预防和控制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加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火灾发生几率,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人员密集场所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隐患成因;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待生活的品位也在迅速增长,对于一些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要求和空间要求也就更高,现在一些宾馆、饭店、歌厅、舞厅从以前的几十平方米到现在的上千平方米,室内装修也越来越奢侈、豪华,甚至很多都是可燃材料装修;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场所缺少安全出口、堵塞安全出口,占用消防设施等严重的违规问题,这些问题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主要就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的成因及预防对策问题进行探讨。

一、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

(一)场所所在建筑使用性质变更。酒吧、网吧、饭店等人员密集场所很少使用独立的建筑,经营者一般都是租用建筑物的一部份进行装修和改造,有的是在商场、办公楼的某个楼层,有的在停用的仓库或厂房内,有的在居民住宅楼首层,有的甚至在居民住宅楼内改建。这些建筑原设计不是用作人员密集场所,内部的消防设计不能满足人员密集场所的相关要求。将这些建筑随意改为人员密集场所不仅改变了建筑的使用性质,也给场所带来了“先天性的火灾隐患”。

(二)建筑面积比较小。一般为几十或几百平方米不等,通常设置在建筑底层,楼层高度4~5米。租赁户或经营户为“充分”利用空间,将楼层分隔成两层,有的甚至在中间形成一个小中庭,由于底层楼层分隔必然会引起安全出口数量不足,人员聚集的多,人员疏散困难。这是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项目的多样性。酒吧、网吧、卡拉OK房、美容美发店、茶艺楼等,应有尽有。

(四)装修相对高档化。由于商业需要,最大限度地吸引顾客而赢利,往往因造型和突出宣传效果而采用大量木材、塑料、纤维织品等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直接导致火灾荷载大幅度增加。

(五)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设置不符合要求。设置的门多数是推拉门、转门等,门向内开启,而且有的还在门口1.4米范围内设置踏步;疏散通道采用木板等可燃材料搭建,宽度不够;室外疏散小巷宽度达不到3米的要求。

二、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的成因

(一)违章装饰装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明确规定了建筑物顶棚、墙面等部位以及窗帘、帷幕等装饰织物必须满足的燃烧性能等级要求。然而有的装饰工程设计、施工单位任意降低防火标准,人为造成很多火灾隐患。

(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各类人员密集场所用火用电、防火检查、控制室值班、员工培训、消防设施维修保养、火灾隐患整改、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以及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必须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有的虽然建立了一些内部管理制度,但不符合本单位或公共场所安全管理的实际,制度内容不具体、不全面,有的规定内容与现行消防法律法规规定不相一致,缺乏可操作性。

(三)某些人员密集场所未经消防审核,有的未经验收擅自投入使用,或随意改变建筑物内部结构,擅自改变场所的使用性质;有的验收不合格就投入使用,而与之相匹配的消防安全基础设施没有跟上,事后又无法弥补,有的消防水压不足、室内消火栓数量不足,致使消防设施先天不足,留下了火灾隐患,增大了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四)消防器材和安全疏散设施不符合规范要求,设置位置不够合理。有的建筑内部缺少自动消防设施或建筑消防设施不能正常运行,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预防及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人员密集场所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区学校医院公共娱乐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

随着“清剿火患”战役工作的深入推进,对社区、棚户区、学校、公共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了针对性的火患排查,存在的隐患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若不进行及时预防和整改,像11.24棚户区火灾的惨痛事件将可能再次出现。笔者作为一名消防监督员,以社区、棚户区、学校、公共娱乐场所为例对人员密集场所普遍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的成因和预防进行一个简单的阐述。

一、存在的火灾隐患

(一)社区、棚户区存在的火灾隐患

1、消防通道经常被堵塞。地面上清楚地标示着消防通道四个大字,很多人视而不见乱占道、乱停车,甚至有些社区为了收取停车费而在消防通道上划分停车位,消防车被阻挡在消防通道之外无法顺利进入,延误战机。特别是在棚户区,历史遗留问题突显,老城区由于历史的原因,低洼危旧房面积大、分布广,普遍存在木材乱搭乱放、电线乱接乱搭、明火与易燃物不分离、消防通道阻塞等现象。

2、消防器材设施不完善。大部分社区没有对室外消火栓进行有效的管理维护,消防栓出现锈蚀严重、栓口缺失或私自挪用等现象,有的社区没有督促民用、商用、商住等建筑按要求配置灭火器,或者设置了灭火器但是压力不足失效或被人盗窃的情况,一旦出现火情,初起火灾扑救很难组织实施。

3、消防安全基础薄弱。表现在“三差”问题上:一是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差。在低洼危旧房棚户区,人员密集,且多为老人和小孩,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缺乏逃生和自救技能;二是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差。在新建的楼盘小区中问题可能好点,有物业的维护,但是棚户区的消防设施难以深入,且偷盗现象严重,公共消防设施的配备仍比较滞后,抵御火灾的整体能力差;三是消防安全防范能力差。依然在低洼危旧房棚户区中较为严重,房屋结构简易、质量较差、使用年限较长,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自身抗御火灾能力差。

(二)学校存在的火灾隐患

1、消防布局不合理。由于早期规范尚不完备、法制不健全等问题,部分学校建筑在消防设计等方面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未经消防审核验收,导致消防基础设施条件差、消防布局不合理、防火间距不足等整改难度大的隐患。

2、疏散通道不畅通。有的学校教学楼、宿舍楼等窗户安装防盗网,擅自将教学楼、宿舍楼第二安全疏散通道锁闭、堵塞,晚上将宿舍大门封锁,将学生的逃生通道封死。一旦发生火灾,学生无法逃生自救,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3、消防设施不完善。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等重要场所未配置室内消火栓、移动式灭火器、应急照灯具、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等基本的消防安全设施,或者配置了消防器材,但存在数量不足、型号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很多学校配备的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养不到位,长期处于无人管理、无人维护的状态,造成消防设施年久失修,损坏严重,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4、违章用电很普遍。学校火灾首要致灾的因素就是电气火灾。部分学生违反安全用电的有关规定,增加电器设备,乱用电器,乱拉乱扯电线,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来解决因用电超负荷造成的跳闸问题,容易使电路过载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熔断而造成电线起火。

(三)公共娱乐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

1、内部消防设计不合理,烟气无法有效排除。现有公共娱乐场所大多是利用原有建筑改建或扩建的,其内部的消防设计是按照其原有使用性质确定,受原条件的限制,因此难于达到现有公共娱乐场所的防火设计规范要求。近年来,烟气无法有效的排除是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造成群死群伤后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公共娱乐场所自燃排烟差,采用机械排烟系统。如果机械排烟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时,如何处理排烟问题,很多社会单位就马虎了事。

2、内部装修工程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火灾危险性较大。部分公共娱乐场为了吸引顾客,室内进行豪华装修,装修中采用大量的木材、塑料、纤维品等可燃材料,绝大多数未作阻燃处理,不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同时为降低投资,在装修中大量采用可燃材料和劣质电线及管材,没有对材料采取任何阻燃处理,而大部分公共娱乐场所人员密集,在营业时普遍存在醉酒抽烟现象,一旦起火极易引起群死群伤重特大火灾事故。

3、从业人员消防知识缺乏,自防自救能力差。大部分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上岗前没有经过消防教育和培训,不懂得检查消除火灾隐患、不懂得组织扑救初起火灾、不懂得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火灾隐患得不到发现和整改,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错失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人员疏散逃生组织不及时、不得当。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有些娱乐场所管理人员发现报警系统报警了,第一时间是去“消音”,而不是去确定火情,去组织人员疏散、扑救初期火灾,大大地延误了火灾的扑救最佳时机。

4、安全疏散条件不符合规范要求,人员疏散较困难。个别娱乐场所改建和位于高层建筑内,由于建筑结构等问题,门宽无法扩大。安全出口设置数量、设置位置、安全疏散距离、安全疏散指示标志不符合防火设计规范要求,一旦失火,严重影响人员疏散。其次,部分公共娱乐场所从防盗工作需要出发,随意封闭安全出口和逃生窗口、将封闭楼梯间挪作他用、或者本身就只有一个出口,一旦出现险情,人员很难顺利疏散到安全地带。

5、消防器材设施严重缺乏,维护保养不到位。一是没有按规定要求设置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或者因无人管理出现室内消火栓无水带水枪、锈蚀严重、栓口缺失、被装修材料遮挡等现象;二是灭火器配置设置不符合要求,数量严重不足、无人维护保养、筒体锈蚀严重、标签模糊不清、压力达不到要求,起不到灭火作用;三是未按消防技术规范要求安装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机械防排烟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存在设置时擅自降低标准、安装了但缺乏维护保养致使消防设施处于停用状态的现象,或者根本不设置。

二、火灾隐患的成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由于火灾发生的偶然性,较大部分的民众和社会单位对消防工作不重视,轻视甚至忽视消防安全。单位负责人认为消防工作日常管理不重要,只是出了问题才重要,这种麻痹思想极易导致火灾的发生。

(二)消防责任不落实

有的社会单位负责人未树立起消防工作责任主体意识,认为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抓消防工作由消防部门负责,致使单位未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职责得不到明确和落实;未建立和完善消防责任追究体系,消防工作未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发生火灾事故后,责任难以追究。

(三)消防安全管理滞后

社区、街办负责人和社会单位负责人对消防安全管理缺乏必要的科学方法和监督管理手段,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造成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上的混乱局面。多数单位消防工作由保卫部门负责,对隐患整改资金没有直接决定权,隐患整改工作难以得到及时有效落实。

(四)宣传教育较薄弱

就火灾发生的情况来看,火灾大多是消防安全知识缺乏间接或直接引起的。居民的消防意识较差,很难将火灾与自身联系在一起,不愿意了解消防知识;而一些社会单位对工作人员消防宣传教育不够重视,对“四个能力”建设不落实,对安全知识尤其是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力度不大,工作人员消防安全知识普遍不高。

三、火灾隐患的预防及对策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切实履行法定职责

各职能部门应协同作战,综合治理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消防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一旦发生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给社会、家庭都带来极大的影响。由政府牵头,联合公安、安监、建设、商贸、教育、文化、卫生、工商、旅游和消防等部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实际,制定方案,统一行动,密切配合、联合执法,综合治理,确保治理取得实效。对社区、棚户区、学校、公共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逐一梳理和排查。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场所,工商、文化、治安等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而已经取得相关证照的应坚决予以清理整顿。对不符合要求的营业性场所,依法责令当场改正或限期改正,并在整改期间采取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隐患逾期不改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罚款。对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由公安部门对主要负责人采取行政拘留等强制措施。对公共娱乐场所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消防法》的第十二条、《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六条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十六条等都有明确的规定,消防部门应按照消防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检查、严格执法,严格把关,坚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

(二)加强装修材料抽检,积极采取不燃化防火处理

在建筑内部装修过程中,要加强对未经阻燃处理的扎材料的防火性能的取样鉴定。要严格控制采用可燃易燃材料装修(饰)顶棚、墙面、隔断、地面等;对于增设的楼梯、室内楼板应符合建筑耐火等级的要求,钢楼梯可采用涂刷防火漆、外包混凝土等措施予以防火保护,楼板应采用符合耐火极限要求的材料;对设置有厨房的,应采用实体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开。

(三)自主管理,落实责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要求人员密集场所把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与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公安部第61号令等法律法规密切结合起来,牢固树立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和加强管理,真正建立科学、长效的“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法律责任自负”的管理机制。要加强对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重点指导和督促人员密集场所落实防火巡查制度,制定、完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演练,切实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水平。

(四)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消防安全素质,增强自防自救能力

当前,小型人员密集场所的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普遍淡薄,因此,要加强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要组织做从业人员学习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学习消防安全常识,开展警示教育,以增强员工的消防法制意识,增长消防安全知识。特别要学习和掌握《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基本的防火灭火常识,定期开展自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从业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三懂”即懂得本部门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自查整改火灾隐患;“四会”即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会扑救初起火灾。新员工必须通过消防安全培训方可上岗,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证件后方可上岗值班。根据此类场所从业人员常会变动的特点,消防培训工作要做到经常化、正规化、制度化。

人员密集场所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火灾事故;特点;消防安全

前言

近年来一些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故经常会被各类媒体报道出来,所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十分严重,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人员密集场所多以公共场所及企事业单位为主,不仅人员密度较大,而且场所内存在较多的可燃和易燃物质,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很难控制,人员疏散难度大。因此需要重视这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及时消除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确保该类场所的消防安全,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故特点

1.1 受害人员数量多,规模大

人员密集场所人员十分集中,人口密度较大,火灾发生时疏散难度较大,在人员逃生过程中会出现相互拥挤,容易发生踩踏事故,这必然会导致火灾过程中人员伤亡率大幅度提升。

1.2 经济损失数额巨大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这也使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大型商场、娱乐中心等场所人员十分密集,再加之一些写字楼和高层住宅等,不仅人员十分密集,而且存在较多的使用功能,会集中大量的物质财富。一旦这些场所发生火灾,会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

1.3 会对社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人员密集场所在一个城市中都占据重要的位置,发挥着重要的功用,因此在火灾发生后,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发生,而且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这些场所一旦发生火灾,还会对社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

2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消防安全隐患多,消防监督检查人员严重不足

近年来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故发生较为频繁,不仅带来严重的损失,而且所造成的影响也十分巨大,这也使人们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更为重视。一直以来人员密集场所都是消防监督检查的重点,但随着这类场所数量的不断增加,在当前消防监督检查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不到位的情况发生。当前消防监督检查队伍人员数量与当前城市人口密集场所增长速度不匹配,消防监督人员工作量十分巨大,这就会对实际消防监督检查中的深入性、细致性和彻底性带来较大的影响,在检查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一些遗漏,从而使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隐患得不到彻底的根除,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

2.2 人员密集场所责任主体缺乏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当前我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执法权与管理权混淆的问题普遍存在,而且对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缺乏正确的理解,因此人员密集场所责任主体意识不到自身消防监督检查的重要职责,缺乏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不重视消防安全,致使自己的场所存在较多的消防安全隐患。而且在日常工作中还会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往往会利用遮蔽和其他不正当手段来应付消防监督检查,从而导致消防安全隐患无法清除,火灾事故发生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2.3 相关政府机关及行业、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其职能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行业和管理部门职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个过渡阶段,一些企业及相关行业则处于无主管部门的状态,这些占据市场主体地位的企业及相关行业的无主管理情况,导致消防安全管理约束力下降,行政监督部门往往觉得消防监督检查是消防部门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因此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往往会将消防监督检查排除在外,没有有效的l挥自身的消防监督检查职能,从而导致这些场所火灾隐患增加。

3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的要点分析

3.1 严格实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监督责任制

消防安全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尤为重要。因此在实际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需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监督责任制,将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利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落实到每一个人上,落实好消防监督检查的责任,并将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进行细化,提高消防安全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需要及时进行整改,严加处理一些违规问题,必要时可以采取相关的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以此来进一步提高这类场所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能力。

在实际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消防人员需要以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检查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进一步完善有关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消防监督检查制度,将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落实到每一个消防检查人员头上,定期检查人员密集场所的防火设备和相关防火设施,及时消除存在的消防隐患,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

3.2 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使全社会共同参与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来

消防安全与百姓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因此消防安全绝不是消防部门自身的事情,这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只有广大人民群众都具有较强的消防安全意识,才能有效的防范火灾的发生,保证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消防部门需要利用新媒体,采用各种形式来加大消防安全宣传的力度,努力提高百姓对消防监督工作的认识水平,从而有效的发挥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消防监督作用,以此来构建出全方位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实现消防监督的全面覆盖,有效的保证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

3.3 消防监督检查要有侧重点

人员密集场所通常情况下都具有复杂的结构,功能十分齐全,要想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够在消防监督检查中覆盖到也不现实,因此在具体消防监督检查中需要有侧重点,对于一些与消防安全息息相关的设备、设施进行重点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能够在火灾发生第一时间快速反应,有效的降低火灾所带来的损失。

4 结束语

在当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一直是较为突出的问题,而且这类场所的复杂性给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需要针对这类场所的特点,消防监督检查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进行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认真细致的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排查工作,进一步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的防火能力,确保该类场所的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于慧鸣.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博览,2012(22):291.

人员密集场所范文第5篇

全面排查和治理人员密集场所各类安全隐患,认真落实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系列讲话精神,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体系和长效机制,提高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防范人员密集场所各类事故发生。

二、整治范围

辖区各小学、公办幼儿园。

三、整治内容

(一)各类资料规范建档

1、学校、幼儿园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制定、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整改做到闭环管理;

2、消防、电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做到执证上岗并规范建立档案;

3、学校、幼儿园内部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是否开展到位;

4、应急预案编制、备案、论证工作是否规范,是否按照组织开展演练;

5、学校、幼儿园是否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双重机制”工作;

6、其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

(二)各类安全设施设备的管理

1、学校、幼儿园消防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消防车通道、消防控制室、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消防设施、灭火器材、装修装饰材料等方面设置是否达到国家行业标准要求;

2、水、电、气等日常维修、检测检验等工作是否落实到位;

3、配电室、电表箱、电源电路是否达到安全使用要求;其他投入使用的系统及设备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四、领导机构

由区教育局牵头,成立各学校、幼儿园为单位的人员密集场所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安全科,具体负责日常信息收集及组织协调工作。

五、整治步骤

(一)安排部署阶段(1月13日至15日)。各单位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单位实施方案,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号召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专项整治行动。

(二)自查自改阶段(1月15日至1月22日)。各单位要有效开展全方位的自查自改,同时,还要成立检查小组对辖区进行“拉网式”排查,所检查的场所要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台账。特别是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无力整改、无法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的单位,上报区教育局。

(三)督查检查阶段(1月22日至2月9日)。区教育局督查组将对各单位进行专项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批评,对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置。

六、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抓好落实。各单位要充分认清学校、幼儿园面临的严峻形势,提高思想认识、扎实有效地推进安全整治专项行动。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提高政治效能。各单位在抓好安全专项行动的同时,要兼顾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