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唯物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哲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唯物主义哲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唯物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哲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事物;指导;物理学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科学概括。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的发展需要哲学作为指导,物理学的发展成果充分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正确性、科学性。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有利于学生认识物理现象所蕴含的规律,有利于学生认识各个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一、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对我们学习和研究物理中的运动有指导作用

物理学中谈及物质的运动更多的是物体的机械运动,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原子、夸克等基本粒子以及普遍存在宇宙中的特殊物质―场。物质都是在不停的变化与运动之中,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普遍性与永恒性。在教学中学习参照物、机械运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运动的相对性,从而加深理解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的观点。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宏观运动、扩散运动、布朗运动等现象,指导学生了解热运动、天然放射现象、人工原子核反应等现象,同时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思考,抽象概括其中所蕴含的客观规律,促使学生建立物质运动论的观点,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这些规律是人类从事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并将这些规律指导生产实践活动。

二、哲学中的量变与质变对立统一关系在学习物理中的指导作用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事物的发展首先表现为量变,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的飞跃,此后又会进行新的量变。探究光从光密介质斜射入光疏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角度时(即临界角),折射光线消失,只有反射光线,物理学中把这种现象叫全反射现象。这一现象中折射光线的强度随着入射角的增大逐渐减弱,反射光线强度逐渐加强,这是量的积累,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折射角大于90度,折射光线消失,只有反射光线,这就是质变。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量变与质变对立统一的观点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全反射现象。量变引起质变的现象,中学物理学中还有:击穿电压、液体的沸点、晶体的熔点、压迫限度、弹性限度等现象。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哲学中的这一规律观察、分析这些现象,并归纳概括其中蕴含的规律并理解、运用于实践。量变与质变对立统一规律培养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刻苦积累、持之以恒,方可勇攀高峰。

三、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在物理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指出: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学中探究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理解电流形成的条件。外部原因―电势差,导体两端有电势差是引起导体内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动力”。但物体两端有电势差,物体中不一定就有了电流,只有外因而没有内因(物体内的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不能够形成电流的。电势差只能通过物体内的大量的自由电荷起作用,从而形成电流。物体内有了大量的自由移动的电荷,具备了形成电流的内因,加之外部的条件―导体两端的电势差,就形成了电流。由此,教师引导学生从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外因的辩证关系理解这样物理量及规律,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四、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事物发展过程中遵从否定之否定规律,此规律对物理学研究和发展有其指导意义

人们最初对光的本性的认识微粒说,后来人们对光的干涉、衍射现象的发现,用微粒说无法解释,从而否定了微粒说,确立光的波动说,后来人们发现光电效应,光的波动说又陷入了困境,提出光的量子说,这是对最初的认识的否定之否定,但并没回到最初认识的基础上,而是有了认识质的飞跃,对光的本性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不断深入,光的波粒二象性也仅是现阶段的相对真理。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角度对光的本质等物理问题的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不断解放思想,敢于创新。

唯物主义哲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实践 直观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总之,《提纲》在哲学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中心思想就是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标志着哲学同旧哲学决裂,由此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上建立起来。当然,这种认识定格在一定的时空、一定的认识基础条件上,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费尔巴哈在哲学上,特别是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构唯物主义哲学上的突出贡献。况且,马克思哲学成果是建立在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之上,之上在某种程度上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从某种角度、某种程度上说没有费尔巴哈也就没有哲学。

唯物主义哲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验现实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语言观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12)01-0011-04

1 引言

20世纪的哲学史总体上讲是一部语言哲学史。语言、思维和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近现代各哲学流派无法回避且必须作出正面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各哲学流派的语言观,尤其是语义观成为它们进行激烈思想争辩的重要场所之一。客观主义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即哲学,是对近现代人类思想历史进程和社会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体系。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人们对语言的研究逐步深入到概念和思维领域,伴随着这一过程,以Lakoff,Johnson等为代表的大批语言学家和哲学家创立体验哲学,也称经验现实主义哲学。这三种哲学对语言问题都有过阐述,但客观主义哲学和经验现实主义哲学对语言问题的阐述更加具体、更加系统,分别形成客观主义的外延论和内涵论语义观以及经验现实主义的认知语义观。相对来讲,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语言问题的阐述显得较为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语言理论,尤其是语义理论。本文拟对比研究以上各哲学流派认识论和语义观的核心――语言、思维和现实的关系问题,并侧重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和挖掘辩证唯物主义的语言观。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19世纪以来的人类思想史和社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它的语言观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挖掘十分必要。

2 真理观比较

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客观主义认识论始终坚持认为有绝对的、先验的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存在。虽然不能明确地回答真理来自哪里,存在于何处,但它们仍然坚持这一观点,所不同的只是获取真理的途径和手段。经验论者认为获取真理的唯一途径就是人类的感觉和经验。唯理论者认为感觉和经验是靠不住的,获取真理的唯一手段是人类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获取真理时要坚决摒弃其他任何因素的干扰。我们看到不管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它们都持有可知论,认为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辩证唯物主义同样坚持可知论,认为客观世界是物质的。既然是物质的世界,那就可以被人类认识。但与客观主义认识论不同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反对经验论又反对唯理论。就曾明确指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1991:29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没有上升到理性思维的感觉和经验不可能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停留在感觉和经验基础上的反映论只能是机械的反映论;单纯的理性思维缺乏与客观物质世界的联系,并且思维成果的正确与否无法得到最终的检验。据此,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提出了实践的观点,认为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思维与现实的桥梁,只有实践才能检验思维的最终成果是否是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真理性的认识。可见,获得真理的途径之不同是客观主义认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大区别之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持有的也是可知论。

经验现实主义哲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其理论体系目前正处于建设之中,关于认识论的一些重大问题还没有明确、正面的回答。我们认为经验现实主义哲学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上态度暧昧,我们从经验现实主义哲学代表人物的论述中可以分析出他们所持有的是一种相对的、有保留的可知论的观点。从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家族相似性理论到Lakoff等人对范畴理论的重新思考以及Lakoff对数理逻辑和爱因斯坦物理理论的哲学解读,这一切都表明经验现实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思维世界和语言世界是基于人类的体验和经验的,它们与现实世界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既然是通过思维和语言来实现的,那么人类就永远无法达到对客观外界的绝对的真理性的认识。在他们看来,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一切认识都烙上了人的印记,永远都是隔着镜子在看事物。换句话说,真理永远是相对的,绝对真理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幻想。

3 语言观比较

3.1 客观主义语言观

客观主义的语言理论建立在其认识论基础之上。客观主义的语言观重点体现在其语义观上。比较典型的客观主义语义理论包括指称论、观念论、证实论、真值论、真值条件论以及蒙塔古语义学等。我们认为从广义上来讲,所有这些语义理论都可视为外延论语义学,因为它们强调的都是语义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直接联系,不同之处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其所追求的目标都是对客观世界进行如实的、精确的描写与再现。

维特根斯坦的名著《逻辑哲学论》所讨论的中心议题就是语言和世界的关系问题。人们把《逻辑哲学论》对语言本质的思考总结为“图象理论”。“图象理论”的基本构想是:语言与世界对应,语句构成命题,命题是事态的图象。(陈嘉映2003:143)可见,其图象理论是较为典型的外延论语义学理论。弗雷格在前者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区分了系统意义(sense)和外指意义(reference)。他认为在语词和现实世界之间还存在有“观念”这一心理表征层面,语词的意义是它所表达的思想或概念。可是在弗雷格的理论体系里,“观念”是如实地、镜像般地反映客观世界,所以虽然多了一个“观念”的层次,其实他的语义理论仍是一种外延论。维也纳学派基于逻辑实证主义发展出证实论语义理论。他们强调一个命题的意义在于其经验成分,它要得到经验的证实才有意义,它的意义就等同于证实它的方法。真值论认为研究语句的意义就是要研究其所表达的思想在哪种情况下为真,哪种情况下为假。真值条件论与蒙塔古语义学也都在很大程度上从外延的角度论述了语句和命题的意义,其理论追求也同样是语言表达与客观世界的同一性。

3.2 经验现实主义语言观

Lakoff和Johnson等人从研究范畴理论出发,对人类的概念结构和认知模式不断探索和总结,进而企图揭示整个人类认知系统的工作机制。Lakoff等人摒弃了客观主义哲学的形而上学的逻辑思辨方法,转而借助于Labov,Rosch,Kay以及Narayanan等人的心理学或神经生理学实验的成果(高远李福印2007:127-133),吸取了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家族相似性理论,开始从认知的角度重新思考和研究人类的概念结构和语言意义的关系。从范畴和类典型理论出发,逐渐揭示了人类隐喻思维的工作机制和人类种种普遍的认知模式。随着研究的深入,Lakoff和Johnson等学者逐渐开始对传统的客观主

义哲学产生了怀疑,他们对语义问题的研究走了一条非客观主义的、基于人类体验和经验的路子,进而创建了一种全新的哲学,即经验现实主义哲学。

紧随Lakoff和Johnson之后涌现出了一大批认知语义学家,包括Jackendoff,Langacker,Givon,Taylor,Geeraert,Fauconnier,Sweester等。所有这些学者都对认知语义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而大大推动和促进了认知语义学的发展。他们的观点虽有一些差异,但都否定客观主义的研究方法,运用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语义研究中的经验观、百科观、概念观、原型观、意象图式观、隐喻观、寓比观、象似观、认知模型与激活理论等,这些都与客观主义语义学截然不同,也是客观主义语义理论所无法比拟的。经验现实主义哲学现在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有影响力的意识形态,越来越挤身于主流哲学之列。在语言研究领域里,它已经成为众多研究者的有力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工具,指导着人们对语言现象和规律作出更深刻和合理的解释。

4 辩证唯物主义语言观及其丰富和发展

4.1 实践与体验

从辩证唯物主义代表人物的理论著述中可以发现其语言观是较为宏观的,而经验现实主义哲学的诞生始于其对语言与概念思维的关系的研究。它集中论述的恰恰是较为系统的、具体的语言观和语义观。因此,它有可能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语言理论作出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这在理论上有其可能性和可行性。

我们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经验现实主义哲学虽然在本体论上存有一定的差异,但从主客体互动的角度来看两者存有较大的相似性。哲学在其认识论部分特别突出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经验现实主义哲学的体验观与哲学的实践观基本上是相一致的。相关的著名哲学命题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实事求是”等。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1991:284)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即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1960:34)。

Sweester曾指出,“我坚决同意那些语义学家的观点,认为语义是根植于人类认知经验的,包括文化世界、社会世界、心智世界和物理世界的经验”(Sweester 1990:12)。Gee也指出,“语言关系并不存在于特殊的社会实践之外,也不是在这种实践之外学得的,语言关系本身就是社会实践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Gee 1999:30)。经验现实主义认识论同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一样认为“实践”,即“体验和经验”在人类认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2 语言与思维

斯大林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进行过较为具体的论述,他在《和语言学问题》中说,“无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的词和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没有语言材料、没有语言的自然物质的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斯大林1979:527)。我们从斯大林的论述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已经认识到语言是思维的一种物质手段和体现形式,并将思维固定下来。这种观点和认知语义观基本吻合,但认知语义理论对这一观点又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认知语义学家们把语言和思维作进一步切分,认为语言不能完全等同于思维,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语言并不能完全描述思维和心理活动。皮亚杰认为形象思维和运算思维都不依赖于语言。Foconnier和Turner也认为内部认知运作独立于语言。Lakoff也指出理性思维可以超越文字符号,并且进一步指出,“有意识思维只是巨大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无意识思维至少占整个思维的95%”(Lakoff 1999:13)。

经验现实主义不仅把思维和语言进行切分,同时还指出模糊性是语言尤其是语义的重要特征,不容忽视。正如王晓升指出的那样,“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虽然日常语言字词的意义可能是模糊的,但是只要它正常地发挥作用,达到目的,那么它就是合适的。虽然精确的语言是令人仰慕的,但是它们不仅是脱离生活的,在生活中无法使用,而且人们所追求的这种精确性是制定不来的”。

4.3 三个世界的划分与真理的相对性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即便是面对相同的外部世界,不同的民族甚至是不同的个人会产生和形成相同或不同的概念和思维内容。这种思维和概念上的普遍性和差异性促使人类的语言也同时具有了普遍性和差异性。人类的思维和概念结构具有相似性,是因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各民族的生活或生存环境虽然存在一些差异性,但与普遍性相比,差异性是次要的。生存环境的相似性导致了思维和概念结构的相似性。(王寅2011)世界各语言之间的差异性主要是由概念结构和思维的差异性所引起的,各民族甚至是不同的个人对相同或不同的外部环境会有不同理解,“人的因素在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引起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李洪儒2001,2002)德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普通语言学的创始人威廉・洪堡特也表达过类似的语言世界观的观点:“每一种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每一种语言都在它所隶属的民族周围设下一个圈子,人只有同时跨进另一种语言的圈子,才有可能从原先的圈子走出来。所以学会一种外语或许意味着在迄今为止的世界观领域里赢得一个新的出发点”(洪堡特1836,1988:45-46)。

唯物主义哲学范文第4篇

尹明涛(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道德资本”以人与人的关系为出发点,为局限于“物”的经济学理论研究指出了另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有益方向;它从道德源初的建构出发,对道德进行了解构分析,并重构了道德与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正视了人的利益追求;“道德资本”的逻辑与道德的资本逻辑并不等同,因此,它并不是以资本的逻辑来演绎道德,而是以人的道德来限制人展现在资本上的“唯利是图”的欲望追求。

《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约6500字

“仁爱”与“兼爱”:两种不同的和谐文化传统

朱传(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主张,都是针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失范而提出的救世方略,其宗旨是实现社会和谐。但儒、墨两家的和谐思想内涵和实质是不相同的。儒家以“仁爱”为宗旨的和谐思想是“尚礼和谐”,是以“周礼”规范的有序和谐,不具有公平正义的思想价值。墨家以“兼爱”为宗旨的和谐思想是“尚义和谐”,是以“义”规范社会秩序的平等和谐,具有公平正义的思想价值。相比而言,墨家的和谐思想更能贴近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2期,约7500字

历史唯物主义与道德

――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研究理路的探寻

曲红梅(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马克思伦理思想的研究历史表明,对马克思思想中的科学与伦理(人道)关系的不同解释是同人们对马克思哲学总体性质的不同理解直接相关的。只有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做出合理的判断,才能合理地解释马克思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同人道主义的关系,也才能合理地解释马克思思想中的科学尺度同伦理尺度的关系。唯物主义与人道、科学与伦理的内在统一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特征。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不同于西方传统的旧唯物主义,同样,马克思哲学中的人道思想也不同于西方传统的人道主义。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约7000字

道德与理性的悖论

黄瑞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唯物主义哲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福斯特;马克思生态学;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039-02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现代工业社会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以及现代生态学的兴起,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阿尔多诺和马尔库塞等一批西方学者相继走上了探索马克思生态观的理论之路。随后经过美国学者威廉·莱易斯和加拿大学者本·阿格尔的努力,生态学得以创立。其基本出发点是将现代生态学与联系起来,试图从生态危机及由此引发的生态革命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找到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作为北美生态学流派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从经典文本出发,对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思想作了一个系统清晰的梳理。研究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对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生态问题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和重要的当代价值。

一、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学的构建

福斯特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重新梳理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福斯特从唯物主义与生态学的联系视角出发,将唯物理念与生态理念相结合,提出生态学的思维方式与唯物主义是一致的,提出世界观也是一种生态世界观,生态学的构建正是来源于的唯物哲学。马克思受伊壁鸠鲁、培根等人思想的启发,始终坚持反对神学目的论,并以此作为他的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这就避免了机械决定论的倾向;他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的扬弃,吸收了黑格尔思想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不仅超越了一切唯心主义,也超越了一切传统的旧唯物主义哲学。

1.马克思生态唯物主义思想在伊壁鸠鲁的“自我意识的辩证法”中萌芽

与其他学者从费尔巴哈和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出发对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进行研究的路径不同,福斯特是从伊壁鸠鲁和马克思的关系开始并以此为重点对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进行重构的。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强调世界的有限性,强调一切生命和存在的暂时性。它的基本原则是:“无”无以产生“有”,被毁灭的“有”也可以化为“无”。所有的物质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的,都来源于原子(又回归于原子)——原子能够以无穷的方式组织起来而产生新的存在[1]7。在福斯特看来,正是伊壁鸠鲁哲学激发了马克思对唯物主义的深度理解。马克思关注到伊壁鸠鲁唯物主义当中积极的一面:自我意识的辩证法。也就是说他发现了伊壁鸠鲁哲学中对目的论的排斥和拒绝以及对偶然性和人类自由的强调。

2.马克思生态唯物主义思想在费尔巴哈的“自然的第一性存在”中获得发展

福斯特通过对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的关系的进一步研究重构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福斯特认为,在马克思开始认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之前,必须在哲学上同黑格尔体系进行更坚决的决裂。对马克思来说,这次决裂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研究费尔巴哈对黑格尔体系的批判而完成的。费尔巴哈1842年发表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在黑格尔体系中最脆弱的部分——自然哲学体系——实现了与黑格尔的决裂。在黑格尔哲学中,自然本身并不包含其自身自我决定的方法,不能进行其自身有意义的活动;在它完全作为精神存在之前,自然只是思想被迫经历的从抽象到一般这种形式的隔离。自然,由于其本身没有任何能动的因素,因此在黑格尔体系中自然仅仅是一个机械地存在[1]78。费尔巴哈坚决地同这种理论决裂,他坚持认为物质世界本身是现实存在的,包括其中的人类及其对世界的感觉。

3.马克思生态唯物主义思想在达尔文进化论中进一步深化

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主要思想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生存竞争导致了生物的进化,一切物种都会在生存的竞争中发生演变。马克思肯定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作,它予以神学目的论和决定论致命的打击,为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自然——历史”的基础,使得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马克思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启发下,建立以“劳动”为基础的人类进化论。但马克思没有将达尔文的进化论直接运用到人类历史领域,因为他深知人类历史和自然史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但自然不是人类创造的。动物只是运用自身器官作为生产工具去生存,而人类是使用人类自身制造的工具去生存。进而马克思得出结论:“制造工具和劳动”是人类的特性,从而为他论述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自然和社会进行物质交换的理论奠定了自然——历史基础。

二、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

马克思在19世纪60年代早期写作《资本论》时深受德国农业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的影响。马克思最重要的生态学思想在福斯特看来体现在《资本论》中扬弃李比希的思想而提出的新陈代谢断裂理论以及对可持续性的分析。

1.马克思的新陈代谢断裂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