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质勘探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范文第1篇

【关键词】铜矿;地质勘探;质量要求

一、铜的特性以及主要含铜物质

铜是自然界常见的矿物质,外表为紫红色,硬度为2.5-3.0,具有很强的导热性与延展性,导电性能良好。由于铜自身的这些特性,以及其能够与铝、锌和钛等组合形成合金,因此铜被广泛应用于车辆、船舶、电器以及机械制造中。

研究表明,自然界约有280多种含铜矿物质,其中具备工业意义的有16种,主要分为自然铜、铜的硫化矿物以及铜的氧化矿物三类[1]。其中自然铜(Cu)的含铜量可以达到100%,铜的氧化矿物中赤铜矿(Cu2O)与黑铜矿(CuO)的含铜量最高,分别为88.8%与79.8%,铜的硫化矿物中辉铜矿(Cu2S)与铜蓝(CuS)的含铜量最高,分别为79.9%与66.5%。

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中获取的铜,主要来源于黄铜矿,其次为辉铜矿、孔雀石等。

二、铜矿石的质量要求以及储量的分类分级

(一)从铜矿石中提炼铜的方法

对于一些含铜量较低的铜矿石,就需要首先进行选矿,使其品味富集变为铜精矿。根据我国冶金部制定的相关标准,铜品位在8%-28%之间的铜矿石称为铜精矿[2]。应用于工业生产实践的铜矿石,其含铜品位一般为10%至20%,部分可以达到30%。选矿之后对铜精矿进行冶炼,使其变为冰铜(一种硫化铜与硫化铁的合金,含铜品位为30%至45%),将冰铜进行吹炼使其变为粗铜,然后通过电解精炼与过火法将粗铜炼为精铜,此时含铜品位可以达到90%以上。对于部分富铜矿石,一般含铜量在50%以上,这些矿石可以不经过选矿,而是直接与铜精矿混合后一起放入炉中冶炼。

(二)选矿方法对铜矿石质量的要求

目前常用的铜矿石选矿方法有重选法、磁选法以及湿法冶炼等。为了正确合理地应用各种选矿方法,首先需要对铜矿石的内部构造以及物质成分进行研究,然后明确铜矿石的工业与自然类型,并且需要大致了解难选矿石的大致分布以及含量等。

根据铜矿石自然类型的不同,一般按照硫化铜与氧化铜的比例分类,可以分为混合矿石、氧化矿石与硫化矿石三类,其中混合矿石中氧化铜的含量为10%至30%,氧化矿石中氧化铜的含量在30%以上,而硫化矿石中氧化铜的含量低于10%。

这三种不同类型矿石的选矿方法为:(1)对于单一的硫化铜矿石多采用浮选法进行选矿。(2)对于含有多种金属的硫化矿石,一般是根据矿石的主要成分,以及其加工技术特性的不同,选择使用混合、优先和混合优先浮选法,也可以使用磁选和浮选联合选矿法、浮选和重选联合选矿法以及浮选和湿法冶炼联合选矿法等。(3)对于混合矿石多选用浮选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矿石进行单独处理,也可以和硫化矿一起处理。同时可以运用浮选和湿法冶炼联合选矿法进行处理,首先使用浮选法挑出铜精矿,然后使用湿法冶炼对尾矿进行处理。(4)对于氧化矿石多采用浮选和湿法冶炼联合选矿法,也可以使用浮选与离析法联合处理;对于结合式氧化铜含量较高的矿石,多采用湿法冶炼进行处理。

(三)冶炼方法对对铜矿石质量的要求

当前冶炼铜矿石多用火法冶炼,也可以用湿法冶炼[3]。主要是根据矿石的性质与其中的物质成分来选择冶炼方法。因此,在冶炼前应该对矿石的类型、难熔矿物含量、物质成分以及有害成分如砷、镁等含量进行深入分析。

目前在铜矿冶炼中使用最多的就是火法冶炼,这种冶炼方式又分为反射炉熔炼、电炉熔炼、闪速炉熔炼等。在自然铜含量较低的单一矿石以及氧化矿石中多用湿法冶炼,根据使用浸出剂的不同,可以将湿法冶炼分为硫酸浸出法、细菌浸出法以及氨浸出法三种。

(四)铜矿储量的分类与分级

地质勘探工作的主要成果就是了解矿物储量。矿物储量的分类、分级的准确度对工业评价矿床、矿山建设投入等有直接影响。因此,地质勘查人员应该熟练掌握矿物储量分类、分级的方法,合理设置相关参数,以此保障勘查储量的准确性。根据我国铜矿开采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发展需求,可以将铜矿的储量分为暂不可利用以及可以利用储量两类。而在对全矿区进行研究后,根据对不同部位矿体的控制情况,可以将铜矿储量分为A、B、C、D四个等级,不同分级的空间位置以及矿石类型存在差异。

三、结语

在铜矿地质勘探工作中,地质环境、成矿规律等对勘查结果均有影响,地质勘探人员应该对矿体及其环境进行认真分析,并严格按照铜矿地质勘探规范操作,运用最为快速、经济、有效的方法探明矿产资源,以此为矿山的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强.地质矿产勘查工作“风险”小议[J].中国地质,2009(06)

地质勘探范文第2篇

(二)煤矿地质勘查程度不够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同区域经济成反相关,而煤炭地质勘查工作总体程度不够,尤其表现在地方煤矿上,多数地方煤矿存在投入少、见效快的优势和地质工作程度低、可持续性差的特点,因此地方煤矿勘探工作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地方煤田的勘探工作程度低下,新建扩建矿井报告质量低,而地方煤矿的资金不足也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只有充足的经费保证,才能稳定加强地质勘探。

(三)我国煤田资源多数存在采掘缺水的状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逐渐扩大,煤矿开拓范围持续扩大,开采深度逐年加深,致使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日益复杂化,矿井的吐水事故多发,突水量大小不等,矿区底部出现融水现象。针对这一问题,主要解决方向应在于对矿区深部的岩层进行研究,研究融水的形成一级运移等水文特征,探讨井底融水突出机理,极力推进预测预报突水的技术、仪器,找到合适的机械取代人工对该类型矿井的开采。

(四)矿业、煤炭业的可持续程度低多年来,我国的煤炭行业都存在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市场相对松散,技术层面低下,经济方式多为粗放型,安全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地方历史遗留问题等。就此现状下,更需要提高勘探技术,增强煤田地质的基础性研究,促使煤炭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保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构建高效矿井,针对矿井内常发安全事故,提出预警机制,全面改革创新,提高服务性能,勘测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构建新型勘探人才机制,创建科学的煤田地质勘探平台。

二、解决对策

(一)加大普查找矿力度只有及时的加大加强普查找矿的力度,才能满足优质煤炭基地、矿井生产的后备储蓄和可持续发展,国内煤田地质勘探空白区域占煤田的2/3,由此可见煤田勘探工作的程度低,开采工作落后,可采储备煤区少、资源紧缺,矿井之间接替陷入尴尬境界。煤炭勘查工作需要以推陈出新的理论为导向,结合先进的勘探技术、设备,将地质勘查工作向空白区域推进,优化资源配备,促进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国家新兴能源基地形成。同时借助高精勘探设备,还能对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保障区域内矿产开采的安全,以及生产接替的顺利。

(二)大力加强动态地质勘探技术研究煤矿开采是一个动态的勘探过程,需要对开采区的地质信息进行整合,并实时的获取地质明显动态特征。地质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井下地质信息逐渐丰富,地质人员对煤田区域的环境信息,规律逐渐了解,促进地质预报工作的精度加深。要及时将煤矿生产所获取的动态地质信息同其他地面钻探、矿井地质信息、地面物探、井内物探等矿井区域内多元化的信息进行整合,才能全面例题的反应地质的动态信息,并使得该信息体能够很好地服务于煤矿生产以及安全工作上。促进矿区整体高效集约化发展,保障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勘探工作中的热点问题。

(三)加大煤田综合勘探技术研究就当前国内的煤田地质勘探技术与世界的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相比,煤田的现代化生产程度小,与先进行列差距较大,煤矿的效能提高,安全生产以及高度现代化的管理精度需求,都还有前进的空间。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煤田综合勘探技术,在高分辨率和地震技术上有了飞跃,能够以地形、地质同物性条件进行结合,得出可信的推论,因此如何合理选择勘探手段并进行统筹步骤工程整体,制定严格的工作流程,选择适合的综合勘探方法尤其重要,而当今的综合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能够通过地震、钻探以及测井资料进行整合分析,能够获得高精准的地质勘探成果,提高了勘探技术和效率,大幅度的减轻了钻探的工作量,缩短了工期,同时还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综合勘探技术,能够对10m左右的小断层,5m左右的断点进行分析,查出位置,保证主采煤层底板深度的误差在2%以下。

(四)煤田勘探的信息化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应用技术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和应用,在煤田勘探过程中,使用率也提高,可以借助计算机对卫星反馈回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获取需要的数据,以找矿为目的,有目标的对地质信息进行分析获取,如控煤因子信息运用计算机算法实现,并圈定出煤区。该技术已经在勘探领域得到了成功运用,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当前逐步实现了人机对话环节,能利用计算机简化很多算法,还能选择智能分析模式对勘探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可靠的资料。随着科技的进步,此项技术必将迎来进一步的发展,一些更加智能化的软件、现场模拟预处理以及控制程序的开发已经初现苗头,如何灵活的操作这里软件,研发这些系统成为地勘面临的新选择,灵活的选择参数,使用必然是地勘新的发展方向。

地质勘探范文第3篇

通过广大煤矿地质勘探工作者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我国煤田形成地质特点,合理选择地质填图、遥感、物探、测试等技术手段,充分利用我们煤田环境的自身特点,最大限度获取信息,综合性的煤矿勘探方法与技术。随着国家重点产业项目———西部煤矿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研发的启动,我国煤矿勘探技术主要围绕高分辨、高信噪比的煤矿三维地震技术展开研究。技术的提高大幅度扩宽了工作领域,提高了勘探精度。目前我国已经突破了在复杂山区、沙漠、厚层土、水上、沼泽以及采空区等勘探施工,勘探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勘探上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不仅可以解释断层,对于陷落柱、煤矿厚度、整体结构的变化也取得了突破。煤矿的解析精度处于国内外先进行列,对于煤田结构,如何开采,有了较规范的指导理论。近年来重力、磁法和电法的勘探技术发展迅速,在推覆体下找煤、陷落柱、煤矿区火成岩探测、煤层火烧区探测、矿区水工环勘查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煤矿探索三维立体采集模型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煤矿结构、煤层厚度分析技术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钻探装备、钻探技术不断完善。空气泡沫钻进,潜孔锤正反环钻进,潜孔锤正反循环钻进,受控定向钻进和超大孔径钻进等钻进工艺得到了初步的研究和应用,使煤炭产量有了显著的提高。遥感是煤矿地质勘探手段之一,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多波段、多种类遥感图像的综合处理分析,得到煤矿结构、煤层厚度等煤矿信息,找出煤矿的方向以及有利于煤炭的远景地段。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像在我国煤炭地质勘探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我国煤炭煤矿发展中的问题

随着需求产量的增加,开采速度的加快,一些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煤矿自然灾害对煤矿的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我国整体开发技术比较落后,虽然国营煤矿机械化已经普及,但是由于大量私营煤矿追求利益,导致开采技术落后,在加快开采过程中由于深度不断加大,导致水害、塌方、瓦斯爆炸灾害时有发生。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主要原因是煤炭开采等活动破坏了植被、耕地,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失衡。由于煤矿附近采煤排出的矸石、废渣、尾矿也侵占了大量土地,煤矿排水污染了地下水资源,造成了土地荒芜,地下水遭到了污染,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对于煤矿环境的问题,我们应该制定煤矿环境保护方案,对煤矿中产生的废水、废渣进行回收、利用,以减少由于煤矿生产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应减少由煤炭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发展对煤炭的深加工,对废水、废渣进行循环利用,提高煤炭经济效益,减少我国的煤炭资源浪费。

3煤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在各行业随处可见。在我国,1500m左右的煤炭总资源量大约有4万亿吨,已探明的可开采出来的有2万亿吨。而天然气、石油,由于资源赋存条件与勘探、开采困难等原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很难做到大幅度增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煤炭在需求中占有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所以煤矿开发的效率以及煤炭资源的利用也就成为了煤炭行业产量发展的关键。因此,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需要继续开展煤矿地质勘探工作,而且,高效、经济的煤矿开采工作也是煤炭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煤炭勘探技术的发展,我国科研工作者积极开展煤炭及相关领域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加强煤田地质基础研究,加强与国际煤炭勘探技术的合作和交流,为煤炭资源调查、煤田地质勘查以及相关煤层气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撑,促进了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地质勘探范文第4篇

1地质勘探的涵义及作用

地质勘探工作是根据国家的国防建设、科学技术建设以及经济建设等不同要求对某个地区的地下水、岩石以及地层结构等情况加以勘察。按照勘探目的来划分,可以划分成不同的勘探工作[1]。地质勘探研究作为地质勘探的一个必要基础,地质勘探技术的手法主要以较少的工作量以及较短的工作时间为选用原则,致力于最大程度获得地质成果,合理引进先进技术以方法来进行地质勘探和施工,从而有效提高地质勘探技术。

2深层找矿的制约因素―成矿理论

现阶段,我国在矿产资源理论方面的研究愈加成熟,并开始深入研究现代成矿理论。现代成矿理论主要包括矿床模式理论、地质异常理论、地质力学理论、矿系统理论、深部流体作用理论以及矿床成矿系列理论等,而这一研究成果对地质深层找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下面就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以及深部流体作用理论进行初步分析:

2.1矿床成矿系列理论

某些地质发展期,地质结构同地质成矿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不同类的矿床由于形成原因相同而结合,而地质结构由于发生部位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矿种,这就是矿床成矿系列理论的成矿原理[2]。

2.2深部流体作用理论

通过地壳流体的研究发现,矿藏的产生同地壳流体运动之间有着很大的直接关系,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深部流体作用理论。通过对地壳的研究发现,地壳的深部运动有着很大的范围,但是矿藏往往会在流体的活动处产生,特别是会产生于大范围流体活动处。实际的勘探工作证明了很多重要而又罕见的金属都同流体运动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矿藏大部分都是在流体活动范围内产生的。因此,地壳深部的实际流体活动往往会产生矿藏,这就为地质勘探人员的找矿工作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

3地质找矿布置的创新

3.1地质找矿布置创新的重要性

现阶段,很多国家都在统一布置以及集中突破的基础上对地质找矿模式加以创新,有很多都是多工种和多学科相结合产生的[3]。目前,我国的地质工作开始逐渐转变成现代化的地质找矿模式,但是在投入少、风险大、机制变化较快和队伍调整比较混乱的环境当中,我国的找矿工作还不能满足统一布置以及统一规划的要求,同时还存在着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问题。这对这个问题,我国应该进一步提高找矿布置的研究水平,对整个找矿布置工作进行创新,从而有效推动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快速发展。

3.2地质找矿布置创新的方法

3.2.1组织并建立创新型布置研究队伍

为了全面了解并掌握我国现代化的市场需求,可以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建立一个个创新型的布置队伍,同时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在吸取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有效加强矿产勘查布置的研究能力。

3.2.2矿产勘查实施统一规划

首先要制定一套具有可行性的矿产勘查规划方案,然后统一计划并安排商业性地质勘查以及公益性地质勘查,再依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并规划找矿结构,有效防止出现重复以及分散的情况,从而进一步促进全国各地区的地质统一规划目标的实现。

3.2.3合理选择重点勘查地区

要充分重视矿种与成矿区带,要对已公布的重点勘查项目及勘查地区加以正确选择,按照实际的情况来对矿产勘查结构加以调整及控制。要充分挖掘有着潜在能力的成矿地区,并建立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项目和工程,最后通过多工种和相结合来进行全方位的勘查研究工作。

4地质勘探在地质找矿中的具体运用

4.1运用综合勘探技术对矿产进行预测

运用综合技术对矿产进行勘探已经成为我国今后找矿工作的一种发展趋势,而这同时还要同多种勘探手段相结合,若只用一种物探或是化探的方法已经是不现实的了。运用物、化探的勘探技术要建立在以工作区域内的成矿地质为背景的基础上,再同具体的成矿地质条件相结合加以分析。

4.2提高地质勘探技术的现代性

现代找矿技术要重视使用综合技术,即从岩石的物理性差异视角出发,深入了解地表至地层深部的详细情况,并进一步研究其成矿的规律。在地质勘探过程当中,要充分利用一系列现代的信息技术对勘探数据加以计算,并将其制成图表来为相关的研究人员以及地质勘探人员提供参考。通过在地质找矿中运用地质勘探技术,既提高了找矿的准确性,满足了国家以及生产单位的需求,又积累了丰富的找矿经验,有效提高了运用新技术以及新方法的能力。

4.3创新找矿整体部署

若要创新找矿整体部署,就要稳定地质研究队伍,了解发展需求,实时跟踪市场动态,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有效加强矿产勘查的部署研究;要进一步促进全国地质工作统一规划以及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实行公益性地质勘查和商业性地质勘查,针对找矿布局以及结构调整加以正确的引导;重点突出成矿区带以及重点矿种,对重点勘查区域和项目进行选择性,对矿产勘查布局加以有效的引导和调控。

地质勘探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质找矿;地质勘探;应用技术;分析

人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使得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勘探技术的应用性则决定着找矿的速度。因此,为了发现不同地质环境中的矿产资源,则应该对地层中的矿床和矿点进行分析,选择一些重点的区域进行勘查,关注勘查技术的有效方法,为矿产的勘查提供有利条件[1]。

1地质勘探的技术概述

从地质勘探的技术上来看,它主要是指根据某一地区的地层、地质构造等内容进行勘查,并对不同的工作类型进行划分。由于勘探的目的不同,所体现出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例如:地质勘探手段是矿产地质勘探的主要内容,同时地质遥感技术、物化探技术也都是矿产地质勘探中的重要方式。合理地将各种地质探勘技术综合应用在找矿中不仅能够提升工作的精准性,还可以体现技术的有效布局,提高工作效率,使人力成本降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制约找矿的因素

2.1矿床成矿

在地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地质构造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矿床的形成方式,并促进矿床的形成。同时,成矿原因能够促进不同性质矿产间的结合,并使地质结构发生变化。在找矿工作中,相关人员将成矿的基本理念作为重要的勘探依据,并按照相应的指导方式规划组合框架。因此,在该理论的影响下,成矿系列、成矿组合系列是互不相同的两个重要内容。如果工作人员能够将其与矿床结合起来,则能够对找矿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2深部流体作用理论

在矿藏的产生过程中,地壳的流体运行模式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经过研究表明,地质找矿中的探测活动与深部流体的位置具有极强的关联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第一,通常情况下,流体的活动处就是藏矿的地点。如果流体的活动范围非常大,也会给找矿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第二,实践显示:流体的流动速度越快,则说明矿产资源越珍贵。因此,从以上角度来看,想要得到矿藏的基本信息,就要设定地壳的实际活动范围,这样才能够为找矿工作奠定基础,促进地质勘探的发展[2]。

3地质勘探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3.1地质找矿布置创新方法

地质找矿中的布置创新方法能够使工作人员挖掘出更多的矿产,增加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相关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突出方法的创新。第一,要以创新型团队的组建为主,成立找矿技术小组。管理者每个小组中选出一名工作认真负责的员工作为组长,对矿产勘查的情况进行监督,并为每位人员分配任务,将责任落实到下来。对不同小组的勘探内容应该是不同的,其中一组工作者要对目前的矿产市场进行调查,了解人们的需求,并以国际销售情况作为出发点,制定一份具体的找矿计划。而另一组的成员则需要了解勘探的实际情况,并对基本情况进行复验。第二,制定统一的矿产勘察规划,并依照具体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要根据不同省份的矿藏地点进行分析,避免重复找矿的现象出现。其次,每一小组都要集合组员的想法,制定出一份创新性预案,并在会议中就勘探优势进行陈述。以投票的方式选择执行措施,如果得到了成效,则要对该名员工进行奖励。第三,选择一些较为重点的勘探地区。工作人员应该将方向放在开发潜力比较大的区域,例如一些成矿区。这样会提升矿产的开采数量。

3.2提升地质勘探技术的现代化水平

提升地质勘探中的现代化水平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虽然目前的找矿技术非常多,并且应用性也比较强[3]。但为了保证资源的勘查效率,工作人员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以地层深度作为基点,通过先进的技术优化预测结果。例如:在以信息技术为主的勘探方式中,系统能够在勘探区域采集数据,并在规律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成矿方案。另外,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系统也会将汇总的结果报送到服务终端,并绘制成一个图表。工作人员只需要对应具体的位置,就可以找到矿产的分布地点。最重要的是,在地质找矿中,工作者还可以利用地质遥感技术进行勘探。遥感系统会对探测点进行布控,并将数据计算结果传达到监控中心,供相关人员参考。如果勘探的位置中具有大量的矿产资源,系统会对地点进行追踪,通过发射信号波幅的方式传达信息。

3.3创新找矿的整体部署

创新找矿的整体部署是地质勘探中至关重要的内容。首先,组建优秀的找矿团队。相关企业在选择工作者之前,应该进行严格的选拔。不仅在专业性、相关技能、找矿经验上要有着一定的突出表现,还要有着较强的体力,能够承受高负荷的工作量。其次,在工作期间对人员进行培训。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出发,为工作者讲解找矿的技巧以及如何选择正确的布控点等等。在实践上,聘请专业的勘探人员带领找矿团队进行部署,并以模拟典型的勘探方式,以勘探背景为主,结合成矿地质分析勘查信息。例如:可以将矿产资源的物探方式与找矿活动联系在一起。先利用重磁系统对矿产的成像区域进行分析,通过CT技术查验资源的布控点。而工作人员则可以利用磁体系统中矿产的占有率分析来进行寻找。这样既节省了找矿的时间,也体现了工作部署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团队一旦形成则不宜变动,否则会使工作受到阻碍。最后,工作人员也要不断总结整体部署经验,形成新的发展规律,为技术的延伸奠定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对地质勘测技术进行概述。第二,分析了制约找矿的因素。第三,对地质找矿中地质勘探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为了最大程度上挖掘矿产资源,确保找矿工作的有效性,相关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勘探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整合,将信息第一时间传送到管理平台。同时,也要创新找矿的整体布局,突出应用方式的合理化,为勘探效率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赖伟文,覃远翔.刍议地质找矿中地质勘探技术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7(06).

[2]张明华,谢瑞华,温文渊.探讨地质找矿中地质勘探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