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病例教学法

病例教学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病例教学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病例教学法

病例教学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肿瘤学;留学生;教学方法

近年来我国医学留学生数量增长迅速,留学生教学已经成为医学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改进医学留学生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高校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1-2]。肿瘤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而传统教学理念中以“教”为主,以“学”为辅,这种方式不适用于现行的留学生肿瘤教学的实际情况。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留学生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将有典型意义及重点基础理论的教学案例在课堂上展示,从而启发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及讨论,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种以引入真实病例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病例导入式教学法[3]。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中已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在文科、理工及综合院校均有开展,国内的医学院校近年来也开始探讨这一教学方式[4-5]。针对留学生的特点,结合了肿瘤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这一教学方法在留学生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教学实践体会总结如下。

一、留学生的特点

留学生存在语言交流障碍,大部分学生需要教师的协助才能完成医患之间的沟通,从而进一步获得相关知识,来完成学习任务。另外,留学生由于其文化背景原因,通常课堂气氛很活跃,反应积极并且发言踊跃,他们大多乐于接受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6-7]。而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主以“学”为辅,更注重教师“教”的过程,教师在完成课程任务后与学生的交流较少。正是由于这种文化背景与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存在差异,已有的教学方法不适用于留学生肿瘤教学的实际情况,影响了目前医学留学生教学的质量。

二、肿瘤学教学的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肿瘤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包含了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肿瘤学的理论课程,包涵了肿瘤学教学的理论内容,是留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而肿瘤学的见习课程,是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扩展到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建立临床思维非常重要。传统教学方式是以“教”为主,导致教师与留学生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交流较少,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仅充当了朗读课件的角色,导致留学生学习效果差。所以原有的教学方式不适用于当下留学生肿瘤教学的实际情况。

三、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肿瘤学教学中的目标、特点及实施步骤

1.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目标。第一,病例导入法教学是根据问题学习法的原理设计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以病例为先导,把问题贯穿在教学过程。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法能有效调动留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师生良好互动。这种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并重,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第二,通过真实、直观病患的例子来解释抽象、复杂的肿瘤学知识,可以有效的调动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由于留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在“教”“学”并重的前提下,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可以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第三,在病例导入法教学过程中,病例导入法还能培养留学生的临床技能,初步建立其临床思维。在肿瘤学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中,如果仅根据教材知识进行讲解远远不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难以建立完整的临床思维。而在病例导入法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病患进行初步的临床诊断和临床鉴别诊断,并根据诊断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助于培养学生较为完整的临床思维,同时也可以提高留学生的临床技能。2.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特点。第一,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围绕病例设计教学问题。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基础,病例中覆盖知识点,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形成师生有效互动。第二,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是“教”“学”并重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占主体的教学方式;目前常见的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学思维过程相对发散。在留学生教学中我们发现,留学生大多数思维活跃、自学能力较强,但也存在纪律性相对差的问题[8]。所以,在教学中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方向的“教”“学”并重的教学方式———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3.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的具体步骤。第一,教学设计。首先教师选择合理的病例。病例选择要相对典型,同时要注意患者要有较好的依从性,在教学前征得患者同意,能够配合问诊和检查。其次,教师完成教案,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本节课教学目标和内容,将相关的问题设计在病例中,将基础知识与临床时间融合贯通,以便留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点。比如,一例乳腺癌术后的患者,在肿瘤科接受化疗治疗。该病例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患者有无肿瘤家族史、诊断分期、化疗前还需进行哪些检查、预后等。教师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适合留学生的学习层次。第二,见习课的学习。见习课前:教师在见习课前数天,布置留学生对肿瘤知识的预习。见习授课前,任课老师提出相关预习问题,要求学生进行预习教材或参阅相关文献。在见习课上:病例导入,见习课上教师带学生查看患者,了解病史、观察体征、查询辅助检查资料等,然后提出问题。由于留学生与患者之间存在语言交流障碍,所以需要教师帮助翻译,以便顺利与患者沟通等。病例讨论:学生们分成2-3人一组对问题初步分析和讨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于病例的思考,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准确、专业的答复。教师小结:在病例讨论后,由教师总结病例,讲解本节见习课所需掌握的知识点。第三,理论课。理论课堂讲授:教师将见习课讲解的病例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围绕着病例展开课堂内容。理论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可采用问答或分组讨论的方式,教师要及时引导思考、鼓励提出问题,形成师生有效互动。理论课总结:教师最后进行本节课程内容的总结分析,增强留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实施的注意事项

1.教学设计是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关键点。病例导入法的三个步骤:病例导入,而后病例讨论,再进行总结归纳。对导入病例选择是关键,教学设计中要选择合适病例,因为留学生尚未接触临床工作,其掌握的临床知识不足,所以病例选择要典型、简单,可以明确诊断,适当处理。2.教师是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核心。第一,教师的英语及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必须熟悉课程及专业知识,有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及较高的授课水平,对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可以流利解答。第二,教师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控制课堂节奏。注意及时与留学生沟通,以便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在学习过程中的影响。第三,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角色转换。由传统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知识获得过程中的引导者,要求教师不但备好所授课程的难点和重点,更要求教师本身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并要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提高留学生肿瘤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1.提高留学生学习兴趣。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病例为中心,问题为导向,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实现培养学生素质的教学法。这样的教学模式提起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并在过程中学到知识。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的方式也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收获。2.增加留学生的临床技能。肿瘤学教学的核心是揭示肿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无论见习课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还是理论课的系统学习,都培养了留学生较为完整的临床思维,提高其临床技能,为留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3.培养留学生的学术素养。留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需要阅读学习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阅读还是查找资料,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留学生的学术能力。4.促进教师的角色转换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不但要具备足够的知识、较好的英文表达,还要具备提出、解决问题,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通过应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无论是在课程设计还是在教学实践中,都可以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授课水平。

总之,病例导入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留学生注意力集中,并且符合留学生自身的特点。近年来,笔者所在肿瘤学教研室应用该教学法进行理论课堂及见习课教学,大多数留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当然,在具体操作中,也存在寻找合适的病例以及教案编写难度增大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这也无疑有待我们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应用。

作者:高宇 王政华 朱志图 吴超 单位:辽宁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晓燕,任江华,熊世熙.高校医学留学生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3):35-36.

[2]王南平,刘先哲.留学生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24-725.

[3]黄文,郑健“.典型病例导入式”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神经内科见习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9,(6):740-741.

[4]韦建宝,赵枫,黄许森,等.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普外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右江医学,2007,(5):600-601.

[5]瞿向阳,李明,罗聪,等.案例教学结合多媒体技术在临床小儿外科示教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5):525-528.

[6]胡晓光,张海邻,蔡晓红.如何提高医学留学生临床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路探讨[J].学理论,2013,(27):308-309.

病例教学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 病理学教学 应用

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都很强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专业知识学习当中的桥梁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美国著名医生和医学史专家William Osler(1849―1919)曾写道:“As is our pathology,so is our medicine.(病理为医学之本。)”[1]说明了病理学无论在医学教育、临床医疗还是在医学科研领域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因此对于医学生来说,学好病理学是从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护人员的重要环节。

从课程特点上看,病理学的内容较为抽象,与其他课程的联系甚为紧密,但由于现在卫生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底子差且又无“温故而知新”的学习习惯,因此授课难度较大,只有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多年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与临床相关的内容尤感兴趣,故在授课过程中多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病例“投其所好”,通过病例推介、问题设置、启发诱导、集体或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理解该病的病因及发生机制,有机地将病理学与多门基础学科知识及临床学科知识密切联系起来,认真感知出病理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这就是借助P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原理设计形成的“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体现出来的优势。例如,在计划两学时讲授总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章中“血栓形成”、“栓塞”内容时,我就选用了该教学法。

一、教学设计

选取临床典型病例,提出切入主题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听课,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分组讨论,集体寻求出问题的答案,使他们达到共同理解掌握学习内容的目的。

二、教学实施过程

1.展示病例。某女32岁,因胎位异常接受剖腹产,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二天早晨产妇于病床前蹲痰盂排便,数分钟后家属发现其低垂着头不省人事。待医务人员紧急赶到时,产妇面色青紫,已无心跳、呼吸,血压脉博测不到,双侧瞳孔散大固定,抢救无效死亡。尸解见:

(1)左侧骼总静脉内膜面可见数处灰黑色粗糙物附着,该处静脉周径明显扩大。

(2)肺动脉主干及左右分支有灰黑色粗糙条状物阻塞。

尸解后诊断:(1)左骼总静脉血栓形成。(2)肺动脉血栓栓塞。问题:(1)产妇为何死亡?(2)产妇体内的血栓是怎样形成的?

2.课堂讲授。我由病例提出的问题自然转入课堂内容的正题,通过精讲点拨、启发诱导,把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栓子运行的途径、栓塞的类型及后果等重点、难点内容做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介绍,让学生把课堂讲授内容与病例所涉及的问题联系起来,为接下来的集体讨论、集体分析、解决问题找到一定的理论支撑。讲授过程一节课,尽量保证学生进行病例讨论所需要的时间。

3.分组讨论。介绍完课堂内容后,我通过婉转语言将学生的思维重点引到病例及问题上,按课前设计的方案指定全班以自然教学组为单位,结合讲课内容,围绕病例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提示讨论的焦点主要是血栓形成的原发部位及成因、产妇死亡的经过。为了尽可能减少各级间讨论时产生的相互干扰,安排各组前后错开集中的位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由表述意见,并要求各自做好同学们的发言记录(课后酌情上交)。在学生讨论的时段,我巡回视察,维护秩序,对各组的讨论、提问暂不给予点评,也不发表任何意见,让学生们放飞思想,畅所欲言,在这样自由宽松的学习交流中,就连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学生也能够大胆说出几句,形成了一种活跃的学习氛围。讨论结束后请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为本组做中心发言,阐述本组的主要观点。分组讨论(含代表发言)的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之内。

4.教师总结及布置作业。讨论结束后示意学生迅速有序地回到原座位,我把各组学生代表阐述的观点进行梳理,归纳出异同,指出明显有误的说法并加以纠正。学生们通过思考、争议,此时再经老师的总结点评,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小组的观点形成了交汇,病例指向的问题与听课内容重新整合后发现了自己的欠缺和不足,便能产生更明朗清晰的认识。最后我有条理地将病例讨论中同学们对于产妇符合哪些血栓形成的条件、产后蹲便腹压增加,下肢血流速度加快等原因引起血栓脱落,栓塞于肺动脉主干造成严重后果等所形成的共识串讲起来,集中解开了他们尚存的疑惑,这样学生真正实质性地解决了问题,找到了相对的答案。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语字组织能力和回答问题的条理性,我把课前印刷好的病例及问题作为课外作业下发,要求同学们利用自修时间独立完成。

三、体会

1.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和积极性,经过学习讨论,能更好地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训练和提高了临床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找到了一定的成就感。相比之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人在课堂上津津乐道,要求学生集中精神、要求强化记忆的效果就差之甚远了。因此,多选取与病理教学内容有关的临床病例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活动,可以使学生学习病理学不再觉得枯燥和乏味。

2.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要运用到相关学科知识。按正常教学程序,开设病理课时学生还没有接触到临床内容,讨论病例对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课前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充分准备,因材施教,应该选择比较简单的临床实例(以后可逐渐提高难度),并在使用此方法讲课前把病例资料介绍给学生,布置他们预习。通过预习,大多数学生会对相关的学科内容和临床知识做一定程度的了解,也会去关注病例涉及的问题。这样,既有助于教师顺利完成讲授内容,又能使他们对接下来的病例讨论胸有成竹,切身体会到病理学的“桥梁”作用。

3.运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教师不仅要在课前认真备课、寻求合适的病例,而且要在课中讲究授课技巧,在有限的时间内深入浅出地讲透理论内容,在学生讨论时能自如驾驭局势,保证讨论活动活跃有序地开展,并且能用精炼的语言进行总结、显现出高超的业务水平。这也对教师提出了客观的要求:要坚持不懈地钻研业务,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4.现在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伴随网络成长的,大多喜欢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不太注重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因此与旁人之间的沟通较少,社会活动范围也相对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形成必备的处世能力。通过在课堂上的病例讨论或其他一些灵活开放的教学形式,鼓励他们在众人面前坦然阐述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意见,不仅能够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提高思维的敏捷度,而且能够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利于他们塑造良好的个性,建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些对于他们今后进入社会,参与激烈的就业竞争同样有帮助。

总之,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求知潜能,培养他们的逻辑判断与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临床课程、成为合格的医务人员夯实基础。

病例教学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病例教学法;妇产科护理学

[中图分类号] R473.72 [中图分类号]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4-181-02

随着教学方法的改进,运用临床病例进行辅助教学已成为众多医学院校临床教学的手段之一。该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记忆能力[1,2],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此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本文以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为例,介绍病例教学法的应用体会。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校2006年中职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80人,对照组176人,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学习成绩无显著性差异,授课教师、教材、时间相同,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传统讲授法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讲授法,即对每个章节的疾病及护理按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讲解。大部分内容都以教师讲授为主,讲授过程中强调重点,做到条理清晰。

1.2.2病例教学法实验组学生采用病例教学法。

(1)讲授前的准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目的准备适当的病例(一般为1~2个典型病例),并提出有关问题如:该病例有关的医疗诊断;诊断依据;处理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在上课前把病例和问题打印出来,分发给每一位学生预习。

(2)课堂讲授课堂上教师先系统讲解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再对典型病例的相关内容及问题作启发式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学生代表发言回答上述问题,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在点评、总结过程中,教师一边与学生充分交流、一边讲解,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想法及原因,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存在的缺陷,并给予点拨、补充。

2结果

2.1课程效果的评价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试题中设计病例分析题,避免单纯死记硬背题目的出现,整套试卷分为6部分,分别为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病例分析题。考试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运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t=1.65,P

2.2学生对此教学法的评价

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75份。86%的学生认为病例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90%的学生认为能锻炼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81%的学生认为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75%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协调应变、合作学习能力,说明病例教学法能提高教学效果,施行病例教学法后学生整体对教学内容掌握比较牢固,并能灵活应用。病例教学法教学效果反馈见表2。

3讨论

如何培养实用型人才是中职教育需要研究的课题。中职护理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应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临床课教学模式,总是从以讲授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一套固定的模式向学生灌输,这样教学虽然注重了知识的贯通性、强调了教师的主导性,却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被动地位,缺乏求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制约着医学生求知模式的科学化,而且导致医学生求知欲望不强、厌学情绪严重,直接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病例教学法则是以疾病为线索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自学和讨论来学习相关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将复杂的医学知识以“疾病”连接起来,将相关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打破了学科界限,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6]。通过我们的实践也能证明,这种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掌握知识能力方面有其独到的长处。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老师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如病例的选择、讨论题的拟定,要求深度和范围恰当并能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要求老师对本专业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需要宽厚的知识面,这些都促进了其在业务上不断提高。但是,在采用新的教学模式的同时,也不应完全放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稳定、系统的优点,这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合理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医学教育能更好地进行下去,并为培养优秀的医学专门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祁冰,杨琳,侯丽辉,等. 七年制中医妇科学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效果评价[J]. 中医教育,2008,27(1):54.

[2] 杨建丽,赵剑华,饶学军,等. 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检测[J].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5):79.

[3] 黄丽芳. 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法在中职儿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读与写杂志,2008,5(4):63.

[4] 张莉芳,蔡逸民. 病例导入式问题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0(1):151.

[5] 刘红. 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病例教学法初探[J].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2):81.

病例教学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病例;PBL教学法;脑血管病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197-01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先倡导的教学模式,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一种教学和学习方法,是一种以小班组形式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技能的教学方法,它能很好地鼓励学生发展自主学习和评判性思维能力[1]。这种教学法能使学生很好地将理论联系实践。脑血管病学是一门快速发展的神经病学亚学科,内容复杂。怎样在教学中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有别于传统的临床思维是脑血管病临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我院神经内科在脑血管病临床教学中,把以往的神经病学教学经验和现代血管神经病学的新概念相结合,应用PBL的教学原理,优化设计了以病例为中心的PBL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 [2]。CBL把抽象的脑血管病学知识与典型临床病例相结合,在培养学生传统的神经病学定位定性临床思维的同时,融入了诱导启发式临床思维的培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脑血管病的特点以及临床教学重点与难点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脑血管病主要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病中3/4为缺血性脑血管病,1/4为出血性脑血管病。作为一名医学生必须熟悉和掌握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和救治原则。目前我们医院神经内科承担着苏州大学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进修生的理论教学和临床带教工作。

包括脑血管病在内的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思路不同于传统的内科学,分为定位和定性诊断两部分。定位诊断要求具有详细神经系统检查所获的阳性体征,再运用神经解剖学的基本知识推断出病变的部位;在此基础上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疾病的性质,即定性诊断。脑血管病教学有以下特点:①专科性强,通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难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传统课堂教学内容抽象,缺乏直观教学的手段,采用“老师讲、学生记笔记”的授课模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②脑血管病学涉及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病理以及神经影像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医学生难以系统掌握。③脑血管病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关于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对医学生脑血管病病因、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能力的培养,提高对脑血管病循证医学和个体化治疗理念的理解和运用。

2 以病例为中心的PBL教学法在脑血管病临床教学中的实施

经典PBL教学步骤包括[3]:①确定不熟悉的、难以解释词汇和语句,寻求其他小组能提供的解释。②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解释所讨论的问题。③借鉴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常识,对问题提出所有可能的解释。④仔细分析所产生的解释。⑤协作小组共同协作形成一系列具体的、可实现的、综合的和恰当的学习目标。⑥ 学生通过各种资源发现有关学习目标的资源。⑦小组共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并融合成综合性的解释。⑧讨论经验。PBL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根本的不同。在病例为中心的PBL 教学模式中,我们通过选择适当的脑血管病例,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实际意义的临床问题情境中,引导各级医学生在讨论中学习所讨论的问题所涉及的各种基础知识。但具体到不同的医学专业课程、面对不同程度的医学生,以病例为中心的PBL 教学法具体的实施方式也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断调整。

以病例为中心的PBL 教学法实施有以下几个重要环节[4]:①确定和展示病例:根据脑血管病教学大纲要求选择好病例,注意以常见病为主,兼顾典型性和差异性,资料的收集和展示尽量详细和具体,比如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是临床最常见的脑血管病,以老年人为主,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临床症状以“三偏(偏瘫、偏盲、偏身感觉站障碍)”为主,所以选择时应该考虑脑梗死这些常见特点;其次教学病例尽可能涵盖所有的脑血管影像学资料,譬如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 doppler,TCD)和TCD栓子监测、灌注CT(Perfusion CT)、磁共振血管成像(I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等先进的临床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增强学生对脑血管病的理解。②设置和提出问题:问题是以病例为中心的PBL 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它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了保证启发的效果,提出的问题要有范围限定性、教学目标的准确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病案展示及问题一般在课前布置,便于学生预习,查阅资料。③自学与思考:选择好病例和问题,提前展示给各位学生,同时要做好启发同学的自学和自我思考的能力,并带领同学查阅资料,分析病例,集体讨论,鼓励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再此基础上可过渡到④组织学生集中讨论环节,该环节重点是通过对脑血管解剖学的学习进行脑血管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在引导学生讨论时,应把学生的临床思维引导到掌握脑血管病的病因诊断、发病机制以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思考上来。⑤评价和总结:在最后环节,老师把根据展示病例提出的问题详细地向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脑血管病的认识系统化和理性化,为进一步提高对脑血管病的认识做好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训练。

3 以病例为中心的PBL教学法在脑血管病临床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于主动灌输知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而CBL以病例为中心,以问题为先导,分析讨论为核心,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CBL主要特征是强化总体目标和突出自学思考,包括展示病案、提出问题、自学思考、讨论置疑、评价与测评等[5]。以病例为中心的PBL教学法,让学生以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先导,通过查阅资料、分析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系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如查阅资料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临床逻辑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探索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临床医师今后的成长非常关键。

以病例为中心的PBL教学法也存在一些不足,老师如果专注于加强临床能力、应用能力的提高,过分偏爱诊疗过程中问题的设计,而相对忽略了脑血管病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对脑血管病学基础知识的强化将会受到限制。其次,以病例为中心的PBL教学法中,学生要花时间熟悉病案及相关知识、查看相关资料以便很好地回答问题,课堂上还要花时间讨论,但所学习到的东西却不一定是考试内容,在当前中国医学院校仍旧以“应试教育”为主和以“分数”作为惟一能反映教学效果的工具,以病例为中心的PBL教学法和传统教育模式比较也许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医学考试方法的配套改革,设计以病例讨论式的测评考试系统,或许能更好的推动以病例为中心的PBL教学法在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实施。

4 总结

临床医学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临床医学教育的关键。临床实践和技能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脑血管病临床教学中采用以病例为中心的PBL教学法,可以使枯燥、复杂的内容变得有趣、易懂, 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临床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充分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让学生觉得脑血管病学很有意思,培养了医学生的临床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值得在包括脑血管病在内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Rhem J. Problem-based learning:an introduction [J]. The National Teaching& Learning Forum, 1998,8:1.

[2] Bland JM. Teaching statistics to medical students using problem-based lear ning: the Aust ralian experience[J]. BMC Med Educ, 2004, 4:31.

[3] Hartling L, Spooner C, Tjosvold L, et al.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pre-clinical medical education: 22 years of outcome research[J]. Med Teach.2010,32:28-35.

病例教学法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130-01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临床专业中的必修课程,但由于耳鼻咽喉头颈生理解剖结构复杂,影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增加学生学习难度,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及热情,从而影响学生学习成绩[1]。为了提高学习职业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发现问题能力,使得学生成为符合临床需求的医学人才[2]。病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用病例,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该研究将对医学本科学生应用病例教学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本院60名医学本科学生为教学对象,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85±2.15)岁。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学生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名,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入学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教学大纲相关要求采用传统的“一对多”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台上讲授知识,学生在台下听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用病例教学,具体方法如下:(1)上课前由教师收集相关病例资料,病例选择应具有普遍性及代表性,既能概括该病理临床表现及典型特征,同时又具有实用价值及综合性,可以与之前所学病理进行对比,为日后临床实践提高基础。病例中应包括大量鉴别及诊断信号,以利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在教课前由教师提出相关病例,让学生积极思考及主动学习。(3)进行传统课题讲解。(4)在课堂快结束时对病理进行分析及讲解,提出病例里面相关鉴别诊断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应结合课堂相关知识对病例相关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讲解内容包括相似病例鉴别及病例思路分析。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病例相关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1.3 观察指标

学期结束时由临床带教老师对学生笔试成绩、病历书写、查体操作进行考核。每个项目的考核总分为100分,分值也高,表示学生掌握水平越好。同时向学生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学生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均值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学生学期结束后笔试成绩、病历书写、查体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