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云雀阅读答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感知情感,激发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应该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通过让学生感知情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对于情感的初步感知,进而在情感的影响和熏陶下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并在阅读中深化文本情感的感知程度。
例如,在教学《云雀的心愿》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感知“云雀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愿?”,学生在初读课文后知道这是呼吁保护环境的文章。然后让学生谈谈读后感受,学生在进一步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体会到环境的变化。在此我采用“故事教学法”,让学生讲述“小云雀”的故事,在故事中侧重于突出“小云雀”的心愿,并将其心愿清晰地表达出来。接着,进行“角色扮演法”的教学,我通过设置一定的故事情境,将学生分组,分别让学生扮演“小云雀”和“云雀妈妈”的角色,然后我在范读旁白的过程中,让学生齐读“小云雀”和“云雀妈妈”的语言,而且强化学生要有感情地朗读,要用心去感受和体会这些话语中表达出“小云雀”和“云雀妈妈”怎样的思想情感。我在整个教学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语言分析中进一步感知情感,例如在“我们家真凉快啊!”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凉快”?,因为“森林这个空调器”,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设疑,一组解答,在一问一答中,学生对于情感的感知更加深刻,也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从阅读中寻找答案的兴趣。
二、促感,强化文本学习
现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强调要“情知合一”,要“文道合一”。其中“情知合一”要求在知识的教学中要促感的感受和培养,而“文道合一”则强化在阅读兴趣和学习信心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性情的培养和人格的提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强化以学生为中心,以文化教育和情感培养为目标,在凸显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知识和情感的统一。
例如在《黄河的主人》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初读课文获得对于波浪汹涌的黄河以及河上羊皮筏子上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的感知上,进一步促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文本学习。在黄河气势宏大、筏子险情重重的情况下乘客却从容淡定,这从侧面凸显出艄公的沉着稳健,让学生体会到人类的伟大,所以说艄公就是“黄河的主人”。我采用了“球状教学”的方式,以“黄河的主人――艄公”为中心,通过对于文本的大胆取舍强化文本学习,在引领学生重点体会文本中描写黄河磅礴气势的语句中感受到黄河作为母亲之河的博大和壮观,而这是自然,作为人类而言,从某种程度上讲既是黄河的儿女,又是黄河的主人。接着我引导学生从文本学习中体会“为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他具有哪些品质?”从文本学习中,学生可以提炼出重点语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但是,对于“黄河的主人”的理解,我觉得应该更加深入一些,为此,我引导学生分析,除了“艄公”以外,谁也可以成为“黄河的主人”?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于情感的感受和体会, “小心、大胆谈笑风生”的乘客也可以成为黄河的主人。在强化文本学习中,学生对于艄公凭着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延伸这种精神和情感。
三、升华情感,体现文本价值
语文教学中情感的培养不应拘泥于文本教学,更不应在人云亦云中进行情感的复制,应该引领学生在情感的感知、促发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中让情感成为自然的、内化的部分,而不只是针对文本的油然而生的表面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爱如茉莉》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情感教学我采取了三步走的教学策略:第一步,我让学生通过对于文题的理解,说说对于“爱”的认识。学生情感中的爱,主要是男女之间的爱情、同学之间的友情、家庭之间的亲情,对于父母的爱情,学生感到茫然,她们一般认为父母的爱情在岁月的消磨中往往渐渐消退,剩下更多的是亲情。尤其是在孩子面前,父母之间的感情往往比较含蓄,比较内敛,让人不易察觉。第二步,在学生通读全文后,让学生谈谈对于父母之间那份淡如茉莉的爱情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从其中的一些细节中深入体会父母之间的爱情: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只为妈妈一动就会被惊醒;妈妈怕惊动爸爸不敢动,手脚都麻木了。这个鲜明的矛盾中,让学生感悟到其中洋溢的简简单单的爱。第三步,从“爱如茉莉”中感悟到付出的珍贵,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爱,感受爱,感受真情。
一、发挥教师的预见性
在阅读过程组成的三要素中,文本是教师和学生阅读的凭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阅读所要做的就是对文本所蕴含的价值和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因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往往无法读懂文本,这就需要教师做出引导。因此,教师和文本的对话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作为教师,和文本对话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悟透文本的深刻人文内涵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的生命力和文化魅力就来自于其丰富的人文性。小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内容虽然大多浅显易懂,但都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性。其中所涵盖的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读来让人赏心悦目、惊魂动魄。教师只有立足在对文本丰富人文内涵的理解基础上去指导学生阅读,才能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如在《云雀的心愿》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通过对云雀这一物象的理解来参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那么就无法在阅读中让学生感同身受地认识到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2.对话中学会换位思考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阅读性活动,而是教学性的阅读活动,是通过对文本的专业研究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因此,在教学性的对话阅读中,教师就不能只站在自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同时也需要以学生的身份来思考问题。教师既要备课,又要备学生,在自我理解体悟的基础上思考学生是否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如果不能,如何在中间搭建桥梁来引导学生。
如《特殊的葬礼》一文是通过今昔对比来揭示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与生态、自然景物的关系。在备课中教师要考虑:学生在阅读中不一定能发现对比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了“昔日的瀑布”后,以“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雄伟壮观曾经让无数游客流连忘返,但现在它又是什么样子呢”来引导学生从“昔日”走向“如今”,通过“昔日”和“如今”的变化来探求其变化的原因,从原因中明白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环境意识。
二、彰显学生的自主性
语文是丰富多彩的,学习语文的过程不是单纯的对字词的理解和对文本的背诵,更多的是通过文本的解读来获得对真善美的发现,在阅读过程中实现心灵的沟通。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学生引入到文本中,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来获得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生成出体验。
1.留给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
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注重对文本的解读,而忽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课堂上,往往让学生整体读一遍或是点名读读后,教师就带领学生对文本的段落和主题等进行分析,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学生读得太少,听得也迷迷糊糊。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首先需要在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查字典、交流等方式来做到对文本的正确朗读,并在此基础上读通顺,在读的过程中能提出疑问来;其次,要在课堂上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去找到文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来获得整体的认知。最后,在理解文本内涵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感情去朗读,让读成为一种品味和体悟。
2.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空间
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师一旦提出问题后,可能还没有等学生思考,问题的答案就被教师说了出来,学生根本就没有对问题进行思考,问题的提出也失去了原有的引导作用。如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教学中,为让学生感悟谈迁的信念,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学时,教师以问题“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谈迁又是如何做的呢”来引导学生理解谈迁的信念。在问题提出后,教师先让学生就文中的相关词句进行分析,然后归纳,最后用自己的话来表述。
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是让学生在和文本进行对话中去体悟文本的深刻内涵,问题只不过是给学生的理解做一个过渡,是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见解直接的桥梁。
三、课堂气氛的开放性
阅读活动本身就不是封闭的,而是以教师、文本和学生共同构成的开放式的对话空间,这不仅包括学生阅读方式和提问的开放性,也包括学生理解的开放性。
1.阅读提问的开放性
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确,学生在阅读中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来对文本中的思想或观点进行思考,而由此生成出的问题就各不相同。传统的阅读注重答案的唯一性而忽视学生理解的个性化。现代教学理念提倡开放式的提问,不仅在问题的范围上强调开放,而且在问题的主题上也主张开放,目的上让学生能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2.理解的开放性
如上文所叙,学生在各自的知识背景下对同一文本进行阅读,所产生的理解自然不同。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还要引导学生生成出不同的理解,让学生从多个侧面来了解文本所蕴含的深意。
关键词:和谐氛围;探索;体验;快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成为孩子学习知识的乐园呢?
一、创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乐于向往
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能使学生放松地学习,这种状态回答问题的准确率最高,最容易产生灵感,语言最有光彩,见解也最独到。在课堂上我常常微笑着面对学生、微笑着给学生讲课、微笑着肯定学生的回答。这种方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自己也因此受到了许多学生的尊敬。当然,在打破旧规范的同时,应让学生形成新的规范,如在学生热烈讨论、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课堂上要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自主与合作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讨论中形成知识与方法的结论,在交流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认真思考和从别人的回答中了解问题的所在,在运用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比如,我在上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一课时,我微笑着问学生:“云雀是小鸟,它们能有什么心愿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这样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因为他们想知道答案。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加大语文活动的力度,经常组织学生演课本剧,搞成语接龙、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或格言讲解评比、朗读接力、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其次,在活动的过程中多使用鼓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大胆实践。例如,在课本剧《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安排学生按小组自主表演一番,然后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表演比赛,最后再进行自我编导解说。让学生在编导、表演、交流的过程中,去感受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比如,通过公仪休拒收两条鲤鱼,体会他公正廉明、正直无私的高尚品质;通过管家的表现,体现管家阿谀奉承的嘴脸;通过对文本的表演,从而挖掘出作品的主旨。在活动中我用欣赏的眼光、真诚的微笑、热烈的掌声对待学生的一言一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与欣赏。比赛后学生高兴地对我说:“老师,下节课我们再表演一次吧,我们会编排得更精彩。”所以,语文课只要形式多样,活动丰富,再加上教师对学生的欣赏与鼓励,一定会激发W生的学习兴趣。
三、关注个性体验,满足多样化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需要,并且要积极创设必要的条件,使学生合理的需要得到满足,学生就会喜爱语文。例如,在学完《》一课后,有些喜欢朗读的学生提出要求,希望能再给他们一次展示的机会,使他们能够通过激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磅礴的气势、壮阔的历史场景和借林则徐来歌颂我们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的思想感情。于是我就专门安排了一节自习课,专门指导学生去读。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特别积极、活跃。课后学生对我说:“老师,以后多安排些让我们活动的课,这样上课我们感到快乐,就像在游乐场里游玩一样。”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读重点词句来感悟文本的情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拓展探索体验的空间
教学中,我总喜欢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加强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电脑、电视、书籍等扩充知识,加强学科知识间的整合,提高语文素养,增强语文能力。我总是鼓励学生动脑筋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用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在面临问题或困惑中、在经历挫折和失败中,在解决问题和体验成功中,不断成长、不断发展,培养能力,启迪智慧。比如,我在上《天安门广场》(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说一说四、五、六自然段所讲述的内容时,学生不仅说出课文中的内容,还能说出课文中没有写到的一些有关“开国大典”的故事,显而易见,学生是平时从看电视中学到的。可见,学生平时看一看电视、上一上网络对学习也是有很大的帮助。
一、延伸课本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如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通过图书馆、网络技术,可以使各种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教材紧密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使语文课程更多元化、立体化。为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经常抓住某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开展查阅文本、网上搜索等活动,积极拓展延伸课本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如在上四年级习作《鸟语》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走进图书馆查阅资料,到电脑室上网,了解鸟的种类、各种鸟的形态特征、分布及生活的地区、繁殖方式及其种群分布等情况,并整理成文字资料。接着让学生以第一人称介绍自己感兴趣的某种鸟,比如喜鹊、布谷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争先恐后,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二、拓展实践活动,深化学习内容
拓展,即以课堂为圆心,向课外进行辐射。例如教完《云雀的心愿》一课,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还小河水清澈”、“马路小医生(整治小广告)”等活动,讲绿化知识,讲环保意识。在教学中我们意识到,一系列实践活动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才干,从而有效深化学习内容。又如在《嫦娥奔月》这一课的学习后,我们设计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我心中的神话故事》,其活动环节为:趣味引入――片段欣赏――角色再现――故事浏览――创作听评――作品推荐。在准备过程中,学生读了许多神话故事:《开天辟地》、《精卫填海》、《哪吒闹海》……他们还挑选自己喜欢的神话角色,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在汇报展示活动中,有的讲故事,有的进行小品表演……自开展活动以来,学生不仅阅读了大量神话故事,而且培养了阅读兴趣。这样的语文学习,学生喜欢,学有收获。再如学了《望月》这篇文章后,我们引导学生开展了以《月》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说“月”词,造“月”句,诵“月”文,讲“月”的故事。活动环环相扣,学生沉浸在对“月”的研究、诵读、积累之中,不知不觉地爱上语文课。
三、挖掘地方特色,学习地域文化
在教学中,我们以教材为蓝本,选择适合学生需要的内容作为开展实践活动的内容,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语文底蕴,提高思想品位。我们的家乡――金坛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也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风景秀丽的茅山、历久弥香的金坛封缸酒、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著称的三星村遗址,还有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纪念馆等。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开展“尝一尝”、“看一看”和“品一品”等欣赏活动,并大量学习与之相关的古诗词及历史故事,让学生在为家乡自豪的同时提高语文素养。
四、体验自然生活,激发探究欲望
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忽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载体,能够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
例如我们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首先布置学生观察大自然,提出相关要求,如让学生把看到的景色拍摄下来,搜集描画大自然美景的图片,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等。在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拍摄的或收集来的图片,向大家介绍图片描绘的大自然中的美景,朗诵赞美大自然的儿歌。这些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及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另外,我们还借助“常州市小记者河滨小学站”的设立,经常开展一些外出体验、采风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门,亲近大自然;语文教师在每天布置作业时总会加一条“感恩作业”,即为父母做一件事,进行体验……
五、走进社区街头,丰富情感体验
“生活即学校,社会即课堂”,为此,我们开展了“话说金坛”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变化,从而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弘扬创新精神。积淀语文底蕴,培养敏锐的认知力、独特的领悟力、丰富的情感力。
一、生活化的情境体验提高语文教育的效度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能迅速进入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轻松掌握要学的知识。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尝试采用以下五种策略来进行生活化的情境体验:
其一,联系作者的生活。为什么我们一开始往往不能深入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关键在于对作者其人其时不甚了解,因此,我们读其书,要知其人,论其世,这样才能真正解其意。
其二,联系作品中人物的生活。曾有教师在执教《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时,运用多媒体,把聋哑学校一个盲童放学后形单影只的生活摄入镜头。那踯躅独行的脚步,那孤单落寞的身影,配上哀婉的旋律,加上教师深情的解说,学生们逐渐走进了盲童的黑暗世界。生活搭建了学生进入文本的桥梁。
其三,联系学生的生活。比如在品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中的“伏”与“窜”两词时,若联系生活中“伏”和“趴”、“窜”和“飞”动作间的区别,学生则能轻松感受到词语的妙用。
其四,联系教师的生活。教学《老王》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理解老王临终把香油和鸡蛋送给作者一家这一情节,特级教师董旭午先生介绍道:“老王对待杨绛一家是扒心扒肝,实心实意。你们这个时代的孩子,可能还感觉不到那么深。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就能感觉得到。我小时候,过生日那天,妈妈会悄悄塞给我一个鸡蛋,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悄悄地吃掉,不要让其他人看到。老王把他仅有的这点儿最珍贵的东西送给了他心中最亲近的人。杨绛一家得到老王真心实意的关爱。”在这里,董老师以自己过生日的体验带给学生以触动。
其五,联系常态的生活。美国科学史家库恩说过:“当读一位重要思想家的著作时,先寻找文中显然谬误之处,然后问自己,一位明智的人怎能写出它们来?当你找到答案时,当这些段落可被理解时,你会发现,一些你先前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了的重要段落现在已经改变了意义。”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关注文中看似非常态之处,比如教学西蒙诺夫的《蜡烛》一文,让学生寻找文中看似重复嗦之处,如数次重复使用的“爬”“跪”,数次重复的物件“黑围巾”“蜡烛”,数次重复的情节“炮火”“轰击”“开炮”,就自然找到了理解文章主旨的钥匙。
叶圣陶先生曾告诫我们:“如果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累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能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阅读如此,写作亦如此,“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作为教师,要充分重视利用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深圳育才中学的陈晓华老师曾有这么一个课例:
上课伊始,陈老师问学生:“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此刻你们心里最期待的是什么?”
“春游!”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这关系到安全问题,再说我们的学习也不能耽搁。因此我建议,取消这次活动。”
“为什么不让我们去?”
“为什么不答应?”
……
正当学生群情激奋时,陈老师问:“我也想知道,为什么你们要去?”
“那你们把理由写出来吧!”陈老师顺水推舟在黑板上写上“我们为什么要春游”。
学生们开始奋笔疾书,带着自己的意愿和希望,带着不吐不快的悲壮和激情……
我们发现,陈老师这种联系生活进行写作的方法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兴趣去写,提高了写作的效度。
二、生活化的文本解读提升语文教育的高度
教学中我们崇尚文本细读,而文本细读往往着眼于技术层面,以为唯有这样的解读才算专业,才算有深度。但我们不妨把解读的策略指向生活层面,相信这种方式的文本解读也能让阅读登堂入室,提升语文教育的高度。
首先,生活化的文本解读能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普通人不普通”。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由《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组成的第二单元,它呈现了生活中那些普通人的爱。这些普通人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们身上具有作为“人”的伟大素质,比如善良、孝慈、诚信、负责、自我牺牲等等人的尊严与崇高。我想,我们的教育,正是要引导学生去努力发现世界上每一个平凡的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其次,生活化的文本解读能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普通事不普通”。比如安徒生以他自己为生活原型创作的童话《丑小鸭》,如果跳读文本,提取丑小鸭在它生命历程中的各种念想,则会发现它的各种想法之间实际上有一种递进的特点,从最初的生理安全的需要,到社会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从丑小鸭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从物质到精神性价值的追求路径,看到人生追求的层次递升。《丑小鸭》一文从生活的层面去解读,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人需要有不断向上的境界和灵魂。
再者,生活化的文本解读能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普通现象不普通”。比如在执教《吆喝》一文时,曾有教师这样安排教学过程:
1.讨论吆喝词在形式上的特点。(品出吆喝词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或写形、或写声、或写色、或写味,可谓手法多样,贴切生动)
2.读读这些吆喝词。(读出吆喝调有的细而高,有的低而沉,有的合辙押韵的特点)
通过这两个环节,让学生意识到“吆喝”是一种“声乐艺术”。
3.思考:吆喝者有哪几类人?他们为什么要费心编排吆喝词?(他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他们为生活整日奔波,“吆喝”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4.读读这些吆喝词,你能从这些吆喝词中看到吆喝者的为人吗?请举例说说。(嘹亮的吆喝唱出了小商贩的热情、质朴、诚信,唱出了老北京人在艰苦的生存状态中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自信豁达的人生境界)
5.列举吆喝词中涉及的物品,说说从中读出了什么?(读出“繁华的街巷”“丰富的物品”“特色的小吃”,老北京人的生活场景,老北京特有的“市井风情”与“地域文化”)
这则课例通过生活化的文本解读让学生感受到了看似高不可攀的文化就存在于最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中。
文本解读生活化唤起了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感受,让学生认识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让未来的生活更美好,而这正体现了教育的高度。
三、生活化的课外作业拓宽语文教育的广度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各种能力,明确指出“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美国著名教育专家罗伯特・马扎诺博士提出的应用性教学理论则把学习的过程概括为五个维度,其中的一个维度就是“有意义地运用知识”,他认为,最有效的学习应体现在学生运用知识来完成任务上。教师不妨将语文作业向生活化方向进行引导。
网络检索资料、去图书馆查询、和社会上的其他人沟通交流等是生活化的作业,但生活化的课外作业实际上有着更广阔的空间。
比如,开展为学校图书馆进行图书推荐的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大量阅读。
比如,通过为学校的楼层、为未来的孩子命名等活动,促进学生对国学书籍的阅读。
比如,针对诺贝尔文学奖,可以逐年开展获奖作者介绍和获奖作品介绍等主题宣传活动。
比如,开展喜爱的歌曲推荐活动,锻炼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比如,通过撰写宣传语、提示语,征集生活感言等方式,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比如,为校运会、学校艺术节开设“新闻速递”专栏,把从《新闻两则》中学到的新闻撰写知识转化成具体的能力。
比如,借鉴赵群筠老师的《微点小博》,借助博客这种新型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富有热情地围绕生活热点进行自由写作,引导学生思考写作的本质、功能与目的。
类似上面的生活化的课外作业是不胜枚举的。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教师有这种意识,就会有足够的用心,智慧地拓展语文教育的广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种带有明显生活化特征的任务驱动式作业,比虚构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其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促进其真实地读、写、思、悟,学以致用。生活化的语文课外作业体现了语文教育真正的价值。
总而言之,生活化语文教育沟通了文本内外,让学生直面生活,聚焦生活,服务生活,探究生活中具有思考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为未来生活作准备”,而这也许正是语文教育的起点和落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