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设计格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微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模式
0引言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到来。随着博客、微博、微信等的兴起及迅速风靡全球,“微课”应运而生。“微课”作为一种新型课程资源形式,最早出现在孟加拉裔的美国人萨尔曼可汗所创立的可汗学院的云平台上,它在国外掀起一股MOOC(慕课)大热潮并席卷到国内,微课开始受到国内专家、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等的广泛关注,引发了新的一轮教学模式变革。它具备了“短小精悍”的特点,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微课诞生于快速发展的信息爆炸时代,日新月异的技术工具更使得微课创作越来越多样化、平民化、低成本化、人性化、高效化。更因为具备了可观看性强、技术门槛低、制作简单方便等,微课迅猛发展,很快就形成了近乎“全民微课”的景象。应该说,微课满足了信息超载背景下人们的学习需求。时间碎片化、信息碎片化、知识碎片化,使得微学习、碎片化学习得以兴起。而基于微课的微学习,恰好能够填补信息爆炸背景下的大量碎片化时间,再借助互联网强大的聚合力量和传播效应,微课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潮流。
1“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高校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物联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以培养掌握正确的程序设计方法与思想为目的[1]。在该课程的教学中,通常分为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理论课上,教师将向学生讲述定义常量、变量,数据的类型、三种程序设计方法———顺序结构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指针、链表等知识点。实验课堂上,教师会布置一些具体的程序设计实例,让学生用程序设计思维解决古老的数学问题或者现实中的问题。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既掌握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又学会了在实践中应用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进而让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提高了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计算机课程或者电子类的专业课,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单片机、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等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试验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学生学习基础或学习态度不同导致学习步调不一致。[2]有些学生在上课之前学习过该课程,或者课前提前预习过本堂课学习内容,在教师讲解操作示范时,听一遍就记住了所有的操作,而有些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听课的当时,似乎听懂了,但是自己动手时,又不知从何下手。这些学生需要教师来回一对一指导。尽管这样学习的效果较好,但是教师人力有限,上课时间也有限,那些真正有问题的学生可能还没来得及问,就下课了。(2)教师不断的重复同一问题的具体操作,先做完的同学一直在等待,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对该课程的兴趣。(3)课堂上,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解决操作上的一些小问题,对于程序设计思路等方面的问题却没时间辅导。(4)学生过度依赖教师,当他们在编程过程中遇到错误,第一时间想到请老师来找错、纠错,学生不能很好的自主思考,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养成。
2改革的目标
教师在讲授“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以C语言为例,下同)课程之前,需完成微课资源包的制作。包括提前制作微教案和微课件,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进行细化分析,制作微视频和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并将微课通过毕博网络教学平台推送给学生,学生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指导下,利用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遇到问题可以通过毕博网络教学平台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课后完成课后测试,检验学习成果。教师通过微课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中的使用情况反思自己在设计、开发、应用微课过程中的不足,更好的完善微课资源包,促进学习者学习,提高微课使用效果。
3改革的具体内容
(1)制作全面的微教案在微课的设计之初,我们需要一个微型教案。这个微型教案是传统教案的浓缩和提炼。这个教案不仅要体现“微”的特点,更要体现关键的教学设计要素。微教案中除了要包括基本信息:微课名称、开课单位、微课总时长、学科名称、教学知识点、微课类型、适用对象等;还要包括相关教学设计信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者特征分析、聚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教学过程设计、微课总结反思、作品简介等。(2)完成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主要指的是学习者在使用微视频时,可以借助的辅学指引资料。教师在上课前要对教学内容非常熟悉,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能够较准确地判断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需要的知识储备以及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一个好的微学习任务单,要包括这些内容:明确学习方向(如学习内容是什么,学习应该完成什么等)、引导学生如何开展微课学习(如看什么材料等)、辅助和促进学生学习(如告诉学生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个微课等)、激励学生(如检测学习情况、评价等)。学习任务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而且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学习方法以及养成好的学习习惯。(3)准备适合各个学习层次的练习题为了对学生的课前、课后学习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测,要给学生布置一定的练习题。练习题分菜鸟级、进阶级、高手级共3个等级。大部分学生学习完微教学视频后都能完成的题目放在菜鸟级题库里;需要稍加理解才能完成的题目放在进阶级题库里;举一反三之后才能完成的题目放在高手级题库里。正式上课前,先完成菜鸟级题目,学生依据练习题的反馈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遇到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则记录下来与同伴或教师在社交媒体或教学平台进行交流。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了解背景知识及上课的重点、难点,为课中的任务解决奠定基础。课后,完成进阶级测试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完成高手级测试题,巩固课堂所学,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积累实战经验。(4)制作精美的微课件微课件,一般是指在微课中讲解某个内容时所需要开发和配套使用的微型课件。一般微课件可以用演示文稿、动画、纸笔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在借助不同形式进行讲授或演示的过程中,微课件是微课资源包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微课件中可以添加适当的动画和音乐,动画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音乐也可以达到有声胜无声的效果,动画和音乐用的恰当,可以为微课增添趣味性和吸引力。(5)录制生动的微视频微视频,指的是微型教学视频。作为微课的核心内容载体,它记录了教学内容、讲授人的画面、教学演示的过程等。视频形式生动形象,满足了人们对可视化画面的使用爱好。在一个微课资源包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载体要求是微视频。一般而言,文科的微视频时长普遍高于理科,75%以上的微视频都集中在5-8分钟,而超过8分钟的微课有效性明显降低,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包括知识点内容偏多、讲授者的讲解不精炼、学生视频驻留规律等,所以微视频的时长控制在5-8分钟左右为佳。同时,微视频一般保存为易于分享的格式,如MP4、FLV、WMV等,因为此类文件格式易于在网络和移动环境中分享和使用。(6)微反思微反思,是指教学人员在设计、开发、应用微课后,将反馈修改意见进行总结和归纳。对微课完善修改的反思,可以从微课教学设计、微课制作技术、微课教学应用等维度进行思考,更好地完善微课资源包,促进学习者学习,提高微课使用效果。
4实施方案
(1)课题组老师共同商讨每一节微课的教学设计,利用头脑风暴法收集所有教师的想法,最后集体讨论一种针对该知识点最合适的教学设计;(2)分任务完成微课教案、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课后习题等;(3)利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录播教室或教师家中配置较高的电脑进行微课录制与后期制作;(4)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可以讲授“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室为依托,通过学校的毕博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课前或课后自主学习微课,对于不懂的问题,可以留言,让老师或同学参与解答,教师收集学生所提问题;(5)教师在讲授“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时,针对学生所提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6)对微课教学进行反思,改进微课资源包里的资源,必要的时候可以对某个知识点重新进行微课录制;(7)先对部分学生开放网络微课资源,看看学习效果,然后对全校开设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生开放资源,进一步完善微课资源包。
5改革效果
通过五个大一新生班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我们发现,课前,学生自主学习教学PPT和微课视频,在毕博平台通过在线讨论和发表微博的方式提出问题,完成菜鸟题练习;课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教学重点、难点来进行教学,学生主观能动性更好,上课时再也没有学生通过手机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课堂讨论气氛更浓烈,课后,学生通过毕博平台进行在线测试,完成进阶题以及高手题的挑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对于自己的程序设计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他们更上一层楼提供了动力。相比同一门课没有进行改革的班级,学生兴趣更浓烈,课堂气氛更活跃,期末成绩平均分高出5分之多。对于进校时程序设计水平不同的学生,毕博平台为他们提供了差异化学习的机会,平台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反复学习课程内容提供了便利,他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教师也避免了同一内容反复讲解的尴尬,可以更好的因材施教。
关键词: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099-02
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专业入门级的基础课程,承担着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意识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的任务[1]。程序设计类课程要求对理论和实验开展同步教学。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可以弥补理论教学中学生动手时间过少而带来的不足,进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然而,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目前大多数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观念落后、实验教材单一、教学方式枯燥。课堂教学过多地注重知识结构,以知识点为单元进行教学;实验教学按照章节知识点进行,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差,且学习积极性不高。本文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入PC2,对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进行尝试,以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1.教学观念落后。实践教学停留在对课堂知识点、例题的验证上,实验内容缺乏,设计枯燥无味,实验过程按部就班缺乏新意,程序设计方法与解决现实问题严重脱节,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材单一。实验教材不能很好地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大多教材的实验内容固定,与实际生活结合不紧密,不能灵活地依据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调整。
3.教学方式枯燥。传统的实验考核由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教师进行批改,一方面学生不能及时地获得实验结果评判,也不能当堂了解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如何纠正。久而久之,学生就缺乏了学习的激情,进而产生厌倦情绪,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另一方面,大量的实验报告给老师带来了较大的工作负担。
4.教学互动缺乏。由于受到课程学时的限制,教师为了迎合教学计划,导致教学过程缺乏互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相对独立,师生之间沟通不够。
二、PC2简介
PC2是ACM/ICPC(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控制系统,基于C/S模式,用JAVA语言开发,可以运行在任何支持JVM的平台(Windows、Linux、Solaris等)。经过40余年的完善与发展,PC2得到了全球计算机同行的高度认可[2]。该平台包括服务器端、客户端、裁判端、竞赛端。在服务器端可以创建系统中需要的账户,账户主要分为:Administrator(管理员)、Judge(裁判机)、Board(排名实时统计端),Team(参赛队),Customer(观看者)。PC2可以根据需要配置选用绝大多数的编程语言的使用环境,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程序设计语言教学。教师按照ACM/ICPS模式进行实验组织,将实验内容、时间要求、参考答案等配置好,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当堂检测学生的实验结果并获得实验成绩。图1为配置编程所用的开发C++语言环境界面,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的配置操作类似。
三、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改革
在前几年的实践教学中,我们构建了以C语言课程知识点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3]。该实验体系以程序设计语言的语句语法体系为脉络,涵盖了C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绝大部分知识点,包含C语言开发环环境、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共用体、位运算、文件以及链表等。目前,大多数C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都采用了这种实验体系。在这种实践体系的教学过程中,大多学生能够按部就班,对知识点进行验证作为实验目的,循序渐进,能够对知识点进行较好掌握。然而,这种模式不能够让学生将知识点灵活地串联起来,大多学生的感受是知识点比较孤立,实验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不够紧密,从而导致自律性差的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空间,不利于学生编程能力的提高,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上实践教学的经验基础上,我们对C语言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修订,基于PC2平台进行实践教学,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1.教学内容的改革。对C语言实验内容进行优化整合:①强化程序设计的三种控制结构;②将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以及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融入到其他的实验项目中,不再对单独的部分进行实验;③突出了数组、指针以及函数相互结合的综合型实验;④原实验教材中的验证型实验、理论教材的例题大部分留给学生作为课外实验进行练习;⑤新的实验内容注重与生活实际结合,尽量多出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例。
2.基于PC2的实践教学设计。将PC2用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充分发挥PC2的优点,一方面能及时评判学生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运行时间、内存占用情况等,引导学生纠正编程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能减轻教师对实验报告的批改,使教师将精力放在教学内容的策划以及实验题目的完善上,提高教学效能。①组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课程教学的进度,结合学生实际水平设计实验题目。每次实验时间为100分钟,完成实验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针对具体的实验教学内容,选取难度合适的题目,并给出题目的结果格式、输入、输出以及结果等文件。②组队。突破传统的实践教学课程中每个学生单独实验的限制,参照程序设计竞赛组队形式,3个学生一组来进行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每组成员由学生自愿组合而成,并要求有严格的分工,在不同的实验项目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如文档整理、算法设计、组织协调等)。③课堂组织。教师将学生队的用户名和密码、实验题目等在系统中进行部署。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队伍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PC2系统进行实验。教师充当裁判角色,可以阅读学生提交的程序并运行以检验结果,也可回答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互动。对于验证型的实验内容,可以设置系统自动评阅。自动评阅过程在组题的时候给出该题目的结果,系统在得到学生提交的结果时自动进行评阅。对于设计型及综合型的实验,可以采用手动评阅或者系统自动评阅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提交的文件进行评判。④实验结果。每次实验结果通过系统的Board模块排序出来,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水平。教师依据每次实验的结果为学生给出公正的实验成绩。
3.构建课程教学网站。为加强师生课外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们构建了专门的课程网站(http:///cms)。通过该网站,老师按照教学周次把课程的全部教学进度及内容公布在课程网站上,学生根据教学进度获得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交流和思考。在上机实践时,学生能对实验内容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也可以让学有余地的同学能够提前对知识进行预习、掌握。通过该网站,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及其他作业,老师可以在线批改并给出成绩,师生互动效果良好。目前该教学网站在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课程中已经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基于PC2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改革,避免了传统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的缺点,一方面将教师从繁重的实验报告批改中解放出来,专心于教学内容设计,提高教学效能;另一方面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树立良好的编程意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践表明,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学生的编程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校组织的程序设计大赛的参赛人数也逐年增加,为参加ACM ICPC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表1。
今后,我们将基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继续加大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PC2平台和网络课堂,以期更好地为程序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志英,蒋宗礼,杨波,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2).
[2]董文永,冯敏,敏,等.基于LAMP架构的在线评测系统设计[J].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2010.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歌声给遇险的人们带来求生的勇气和力量,积累和运用词语。
二年级孩子年龄小,生活阅历浅,本文所讲的故事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文章含义深刻,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1.继续练习独立识字。认字14个。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想想“小姑娘为什么能够救大家”。3.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练习用积累的词语口头说话。
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
(二)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回到1920年的一个夜晚,去聆听让人难以忘怀的歌声,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歌声
齐读课题。
[开课用通俗易懂的导语创设情境,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检查预习,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1.相机指导多音字“扎”的读音,区分生字:断-继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能够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独立识字。这里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有利于促进学生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2.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
不幸 清脆 激昂 终于
认读词语,指导用以上词语练习说话,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
这个环节巧妙地将学生的识字与说话有机地结合起来,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一)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镜头亲眼目睹那触目惊心的一幕。
(播放视频)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本课的故事背景离学生生活比较远,这里借助电教手段,调动多种感官,把学生带入情境,为进一步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做好铺垫。]
(二)抓住词句,品读感悟。
1.想象刚才看到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1)学生练习朗读: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等待着救生船。
(2)面对生与死的考验,马金纳能经受得住吗?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绝望”
(3)此时的马金纳怎么想?练习填空。
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还是没有来,马金纳心想: 。
[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以及人物心理的揣摩,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马金纳的绝望,与下面小姑娘的勇敢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2.就在这时,马金纳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默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用直线画出马金纳听到了什么?用波浪线画出他看到了什么?
(1)指名读马金纳听到的句子。
A、播放歌曲《tell to me》),理解“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意思。B、尽管这歌声断断续续,但对绝望中的马金纳来说太重要了,此时,他又会想些什么?练习填空。
就在马金纳绝望的时候,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马金纳心想: 。C、指导朗读“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D、分男、女生练习朗读马金纳听到歌声前后变化的句子,体会歌声给马金纳带来的鼓舞力量。
(2)指名读马金纳看到的句子。
用心反复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从哪个词语看到的?圈画词语
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看到这一切,马金纳震撼了,他又会怎么想?练习填空。
看到这一切,马金纳震撼了,心想: 。
看课文插图理解词语 “聚拢”。
[不动笔墨不读书。引导学生圈画重点词句,静心思考,朗读感悟,这样就能体会到课文中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通过听到歌声前后心里变化的对比,进一步体会歌声给马金纳带来的巨大力量,对小女孩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四、读说结合,升华主题
1、讨论:小姑娘为什么能够救大家?
2、你想对小姑娘说些什么?
[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解、感悟、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通过课文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这里安排说的训练,为学生抒感搭建了平台,情动辞发,感情自然流露,将课文理解与语言的表达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有机融合。]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前言
品牌设计的教学过程涉及到多领域知识的渗透、而并非简单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的传授。学生应对市场发展、企业文化、产品定位、艺术审美等方面形成独到眼光、才会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如何改革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是本文所关注的重点。
1.目前品牌设计实践教学中的不足
(1)教学手段较单一、与实践相脱节
现在的品牌设计教学多以教师讲课及PPT汇报的形式进行,方法较为简单。教师的授课案例多是某些大品牌、高端品牌,与实际设计市场相脱节,不足以有效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这样的教学无法使学生充分联系实践、完成优秀的设计作品。教师应当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方式,明晰教学的关键点、难点,采用各类手段、致力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实战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2)教学方式应更契合市场需要
现在的品牌设计教学过程多以教师讲课及PPT汇报的形式进行,且授课案例多是某些大品牌、高端品牌,与实际市场联系紧密性有待加强。为使得教学符合市场需求,高效训练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的关键点、难点要清晰,教学手段要多样。这样才可充分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及实战素质。
(3)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完善
因品牌设计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属于新兴学科,与其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尚不完善。目前,高校的品牌设计教育中年轻教师居多。他们中有一部分设计经验不足。
(4)教师需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
因品牌设计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属于新兴学科,高校教师应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教学。在目前品牌设计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数量最多,他们欠缺实践,所以学校需要为这这一部分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5)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有待提高
通过系统学习品牌设计,学生的市场运作能力、管理能力及业务素质等要得到全面提高。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应在课上积极听课、完成作业,还应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观察、学习,吸取灵感,以逐渐成长为合格的毕业生。为此,高校应致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让学生对“如何在竞争中不断进步、发掘自身优势,尽早成为被社会所青睐的优秀人才”等方面有充分认识。教师可在课上及课外展开训练,让学生具有较强的主动性、竞争意识及人际沟通能力。
2.品牌设计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
(1)品牌设计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方面
①培养立足于市场的设计理念。在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当使学生具备优秀的艺术美感,并有效激发其创作欲望、以在实践中形成独到的行业见解及契合市场的设计理念。这就意味着:首先,教学过程应符合市场需求及学生实际特点;其次,教学内容应立足于实际、强调如何使得企业获得实际收益。
②加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教学应致力让专业理论及实践过程得到有效、系统的结合,并不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学校可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设计比赛、并在课上进行适当的比赛指导。这样,学生可得到更多的设计机会,也可更多了解企业、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③进行校企间合作。学校应寻找合适的与企业间的机会,让教师、学生能更方便的去企业参观、实习及就业。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会更好的满足其用人需求;学生也可尽早进行设计实战、使自身设计顺应市场发展需要。
(2)品牌设计实践教学改革对策
①丰富教学手段。教师可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通过各类途径对学生开展能力训练。比如,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组、引导他们对一些品牌进行模拟的定位、推广及促销,并及时搜集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及开发。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全面、透彻了解市场、把握品牌定位,还可迅速提高其创新精神及动手能力。再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通过亲身去企业等处的观察、实习进行交流、讨论并完成作业。这样不仅可使得企业加深对学生们的了解,还让学生们更多的了解了市场实际情况。学生在设计品牌时会更多的考虑市场需求及预期效益,使其设计更合理、富于实效。
②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水平。第一,高校可与企业合办实践基地,让教师抽出时间去企业参观、实习,持续提高业务素质及专业能力;第二,高校可安排专业不同的教师合力讲授专业知识,以满足品牌设计这一新兴专业的教学需求。这样,不同讲课教师可以在教学上形成互补、提高教学收效。同时,学生也因此及时获取了相关前沿信息、开拓了视野;第三,学校可经常举办论坛、沙龙、讲座,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第四,鼓励实践经验少的教师主动向经验多、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学习,以尽快成长为合格的品牌设计教师。
③开展竞赛等提高学生积极性。学校可根据外国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寻找队友、合作开展项目来完成作业。教师可让学生事先汇总品牌信息,并在课上展开竞赛。然后,学生们可依据本队所需主动相互搭伴、协力完成相应的项目作业。这样,学习氛围变得活跃、有趣,学生会在丰富的体验中迅速掌握知识、全面提高实践能力。
结论
1.1课程较难,学生无法理解
长江大学农学院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该课程,是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等该课程所必需的先修课程。但是大一学生整学期进行大类学习,农学相关的课程中仅仅学习了植物学,其他专业课基本没有开设,导致学生对农学专业十分陌生。该课程的特点之一是需要接触大量田间试验的相关实例,而学生在这方面十分欠缺,因此在理解上存在很大困难。另外,学生们从未参与过科学研究活动,也没有接触过试验设计,因此没有重视该课程,认为学不学无关紧要。从考试情况来看,考试成绩呈现正态分布,多数学生仅仅处于及格阶段。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方法已经掌握,但是对细节掌握不好;且只懂得如何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完全不懂得如何设计试验,更不了解进行科学试验需要经历哪些步骤。
1.2课程抽象,理论繁琐,公式复杂,学生毫无兴趣
《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是应用数理统计方面的原理和方法解释生物学现象、解释自然规律的学科,属于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该课程中含有大量的公式、理论和概念,十分抽象,普通学生根本难以理解。因此,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学习起来非常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很多学生根本不上课,考试复习时直接记忆书上的公式。此外,为了改善教学效果,往往会给学生留课后作业,帮助他们理解。但是,由于作业计算量大,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导致学生对该课的学习更无兴趣。
2《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教学改进思路
2.1改变教学思路,多让学生参与科研,以科研带动课程教学
《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是一门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课程,因此在实践中让学生理解该课程的理论和试验设计方法显得十分必要,因此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繁琐为简单,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该课程总课时为60课时,其中理论课为50课时,实验课为10课时。可以适当增加实验课的比例,在实验课上多讲试验设计,将理论课与实验课融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此外,长江大学农学院连续多年来一直开展“两基三段式”教学,许多学生在大一结束时就进入老师的团队进行科学研究。对于这样的学生,任课老师可以在他们的科研活动过程中与团队老师共同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设计试验,顺利开展科研,并且指导他们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没有参加科学研究的同学,可以由参与科研的同学组成兴趣小组,将研究过程对没有参与科研的同学进行讲解,帮助他们认识试验设计、试验过程及后期数据如何进行统计分析。此外,教师可以多给学生讲解自己科研过程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如笔者曾从事了水稻粒型基因的挖掘工作,曾经构建了一些遗传群体,并进行了不同材料之间的比较。该科研活动中需要用到的基本统计学方法包括统计描述(平均数和标准差等)、方差分析、t测验、χ2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这些实例给学生讲解,让他们觉得这门课不是那么遥不可及,能为自己将来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由此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讲解试验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曾经科研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让学生明白怎么样的试验设计是好的,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避免以后犯错误,同时还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2.2针对课程特点,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内容抽象,理论性强,枯燥无味,且公式繁琐、计算量大,因此单一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同学们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授课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目前,长江大学几乎所有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们对生物试验有直观具体的认识,部分解决该课程抽象枯燥的缺点,而且可以加快教学进度,因此受到了学生的一致欢迎。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图片、视频等信息,增加学生的感官认识,便于学生理解,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进行公式推导时,就要在黑板上一步步讲解和演算,将推导过程详细罗列出来,便于同学们掌握。在统计分析部分的讲解中,要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内容,即如何读懂分析的结果,并根据结果解释生物学现象,并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今天,统计学家已经开发出了数量庞大的统计软件,这些软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Excel、SPSS和SAS等。应当加大软件讲解的力度,着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据统计分析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使他们能正确使用软件,并能读懂软件分析的结果,能根据结果对生物学现象进行解释。此外,该课程的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要逐步实行开放式教学。将教学教案等教学文件通过网络平台传给学生,建立相关的QQ群,并主动告知自己的电子邮箱,方便与学生交流。同时要定期安排答疑,遇到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还可以找集中的时间统一、详细再讲解一遍。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