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雨巷诗人

雨巷诗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雨巷诗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雨巷诗人

雨巷诗人范文第1篇

教育是什么?田保华说,教育即道德,合乎道,至于德,以合乎规律的途径来达到目标。目标是什么?他说,就是使人为善,使人向上。基于这个理念,他开始研究“道德课堂”,试图找到契合现实的路径,使得教育目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和谐一致。

:田局长,您好!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在您的倡议下,已更名为“德育建设会议”,您更加强调“德育不是工作,而是目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考?

田保华:使人为善,使人向上,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说文解字》对此作过非常精辟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必定包含使人为善、教人做人、使人向上的意图和努力。因此我们说,德育不是“工作”,而是“目的”。德育,也就是育德。使人向善、向上,是教育的道德目的,也是判断一种活动或影响是否属于“教育”的道德标准。满足了这种标准的活动或影响,才堪称“教育”。淡化“工作”意识,强化“目的”意识,应该是当前中小学重建全员德育机制需要解决的首要观念问题。

:有人认为,教育包括教书和育人两部分,德育则专指育人,您怎么看?

田保华:我们常说的“教书育人”,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我认为这个词本身是错误的,应该是“育人教书”,为了育人,才教书。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实际上是育人的载体。就学校来说,德育不单单是班主任、政教处、少先队和团委的事情,每一位教职工,包括门卫员工,都应树立“教育学生,人人有责”的思想。任课教师认为德育跟自己没有关系,这是很糟糕的。教育质量,首先是学生的做人质量,其次才是学业质量。

过去一直有一种说法是“抓德育要抓学科渗透,抓课堂渗透”,我认为这种说法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是不正确的。学科德育不是外部渗透的问题,而是本身固有的东西如何自然而然呈现的问题。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思想,都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因素。教材是育人的素材,如果德育要抓渗透的话,我们的教材就成了专学知识的工具。教师应该做的,是把教材中隐含的、固有的育人内容和因素挖掘出来,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让学生体验到、感受到,从而获得价值认同。这是教师的课堂能力、课堂艺术和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是学生的体验与感悟,而不是肤浅的、贴标签式的罗列与告知。比如,孔融让梨的故事代代相传,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向善,而不仅仅是记住这一段文字;看完旧中国百年屈辱史的电影,学生产生了爱国情绪,这是自然而然的,并不是渗透。

:在您看来,教育过程中应该如何自然而然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其向善、向上?

田保华:我认为有三种途径。

一是学生获得知识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不愿意学习,是学校工作最大的失败。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和道德要求,是让学生不恨同学、不恨教师、不恨学校。

有的人认为,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全面发展不可能同时获得。还有一部分人非常固执地认为,要想考上北大、清华,就别想拥有幸福的学校生活。这种观念是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认识产生了偏差。它认为,目标的达到是不惜一切代价的,甚至要牺牲一个人一辈子的幸福。这绝对是不可取的。新课程三维目标提出,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协调的发展。这句话说到了教育的本质问题。有老师问我,什么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说,举个例子请别生气,课堂上只要你一上课,就有学生睡觉,那么,这些学生对你的课堂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就是“很适合睡觉”。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精神满足,促进其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这才是需要我们做的。

学生学习知识,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和载体,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来获得学科能力,同时掌握这个学科的思维方式,这是最主要的。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组成了学生学习成长的“营养套餐”,如果不开齐课程,不开足课时,就会造成学生“营养不良”。

课堂应该是绿色的,学生的学业质量也应该是绿色的,是不以牺牲学生的生命质量为代价的。让课堂生活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让学生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这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也是道德课堂的目标。

二是教师群体的言传身教。优秀的教师不仅能将书本知识中蕴含的德育内容传授给学生,而且能以其美好理想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对教师的最低要求。学生一进入校门,无时无刻不在观察、思考和判断。我们可以管住学生的手,管住学生的腿,经过努力还可以管住学生的嘴,但是永远管不住学生的思维。学生佩服还是厌烦老师,都是他的思维活动。我们无时无刻不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所以,言传身教一定要注意各种细节。

举两个例子。有个读初中的男孩,英语口语学不好,英语老师让男孩把家长叫来,当着男孩的面训斥家长:“看你咋生的孩子,嘴笨成这样!”男孩当场就说:“妈,回家吧,我永远不学英语了。”老师的一句话,断送了一个孩子的前途。18年前,“童话大王”郑渊洁到郑州签名售书,一个正在读小学四年级的女孩,排了三个小时队,终于轮到她了,女孩问:“我长大能到你身边工作吗?”郑渊洁说:“可以呀,我不会英语,我需要懂英语的助理。”后来,当年的小女孩成为一名大学生,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英语专业毕业,成功应聘为郑渊洁的助理,并且表现非常出色。一个承诺,影响了一个孩子的一生。

教师应该是一本值得学生阅读的圣贤之书,教师群体应该是值得学生博览的群书。倘若教师的课堂让学生如痴如醉,平时再注意一下细节,这样的教师能不受学生爱戴吗?

三是学校文化氛围的情操陶冶。环境是课程。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有目的、有计划地建设校园环境,努力营造出和谐的育人氛围,应该是校长的不懈追求。学校是有思想、有内涵、有底蕴的教育场所。一所学校向他人、向社会展示的不应该仅仅是外在的物质条件,更应该是它的思想和文化。“一墙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蕴教育。”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能启智,让每一分气息会传情,真正实现“美在校园,乐在校园”,应该成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意图与主旨。

完善校园制度文化,要坚持“依法治校”的制度导向,努力提升学校领导的执政兴校能力;赋予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力;引导学校以健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校园中的各种关系,确保师生在公正、有序的校园环境里潜心学习、提升素质、健康成长。

活动是课程。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校园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形式。学校要以活动为依托,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坚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个人实际、贴近学生群体,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要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文体活动、节日活动等结合起来,形成一批“品牌活动”,寓教于乐,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您所讲的“绿色、高效”的学习理念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更需要创新行动来实践。请您介绍一下,郑州市的德育建设“工程”实施情况如何?

田保华:郑州市站在文化变革的高度,通过审视自己的实践行为,把握学校发展的文化命脉,已经形成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德育建设基本思路,坚持不懈地抓好书香校园活动、师生的心理调适、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三项基础性常规工作,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在读书中丰盈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心理逐步调节到合适的工作和学习状态,由此提升了师生的日常教学生活质量,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更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能否详细说一说,这三项常规工作具体是怎样开展的?

田保华:好的。

开展好书香校园活动。决定一个人品位和境界的,是他的胸怀和内涵,而影响一个人胸怀和内涵的,则是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阅读是一项贯穿人生始终的生命化实践活动,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增进知识,还在于提升精神境界和生活品质。2007年,郑州市教育局了《关于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活动的意见》,将书香校园活动逐渐确立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常规性工作。要求校长既要自己读书以提高修养,又要带领师生共同阅读,营造书香校园,让师生在书香校园中快乐成长,从而使阅读成为师生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并让学校结合单位实际,与师德建设、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等相结合,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加强经验交流,使之成为学校的自觉行为。

做好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应该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从2006年开始,我们首先把如何做好毕业年级学生的心理调适问题列为教务处和政教处合作研讨的一个专题。通过实践、探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达成了共识:其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不应该只重视毕业年级,其他年级也应该抓;其二,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的心理健康。因此,我们在2007年提出,中小学校必须转换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要更加关注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首要的是心理环境的和谐:干群的和谐、教师同伴的和谐、师生的和谐,在于一种和谐向上的学校精神。校长的常规任务,就是要把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适合工作和学习的状态。提高生命质量,就要提高他的专业化水平,让教师从职业倦怠和痛苦,走向职业幸福和快乐,让学习困难的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让容易骄傲的学生看到更远的前方,这就是心理调适。

雨巷诗人范文第2篇

做人是一门学问。怎样做人,不是教出来的,是自己摸索出来的。做人关键是学会与人相处,尤其是身边的人,如同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牛逼哄哄的人谁都会讨厌。有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老喜欢抬高自己、贬低他人,他们的一个特点就是“吹”。这样做,似乎短期内有效果,有些人还真被他蒙骗了。但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发现他就那点小本事而已!做人还是低调点的好,茫茫宇宙,一个个体算什么呢!对这种人不必要与他争论,笑笑就可以了。

在小事小非上不必计较。多做一点少做一点,没什么的。有的人真是锱铢必较,生怕吃了一点亏,多做了一点事就不得了,何必呢!对这种人,也没必要跟他计较。

与同事相处好了,工作起来很舒心。人活着不就图个开心而已。

雨巷诗人范文第3篇

关键词:雨巷 重读 意蕴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每当读起这首诗,我都会不由得沉浸于遐想中:烟雨朦胧的雨巷,飘动的油纸伞下,隐约淡雅的背影里,那悠悠的愁绪。遐想过后,似乎又有新的感悟。只是,这种感悟有时候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这应该就是经典文学作品清香常在,经久不衰的魅力吧。为此,写下这些文字以谈谈重读经典后的感悟。

《雨巷》写于1927年的一个夏天,最初发表于1928年8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9卷第8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自从发表《雨巷》后,戴望舒便以“雨巷诗人”闻名于文坛。只是诗人自己都可能没有预料到:这首诗问世后,尤其是在入选高中语文必修课文后,引发了各种各样的解读与争论。也许是因为这首诗的朦胧性,故而有各种各样的解读方式。但不管是什么样的解读方式,都应该基于作者的生平经历,立足于文本本身特定的语境,并设身处地地贴近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尽量还原诗人创作时的情境。为此,要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我们得先走近诗人,认识诗人。

诗人戴望舒出生于杭州大塔儿巷。这些小巷都铺着青石板,东西蜿蜒,南北贯通。小学中学阶段的诗人戴望舒就穿梭于这些小巷间。于是,小巷便在诗人的记忆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也为诗人以后的创作做了灵感的准备。1923年秋天,诗人赴上海求学,后加入了共青团。与那个时代的许多进步青年一样,怀着无限的热情投入革命激流中。然而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随即弥漫开来,诗人也成了被通缉的对象。现实的残酷迫使他暂时躲避于松江施蛰存的家中。在这期间,他爱上了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爱情算是他人生低谷中的慰藉吧。然而,小时候因患上天花而残留于脸上的疤痕使恋爱中的他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于是,他的爱情充满了波折。这一年诗人22岁,这是一个怎样的年纪?

其实,这是一个尴尬的年纪。原因在于:其一,在那样一个黑暗动乱的年代里,他的事业没有着落。其二,在青春躁动的时期里,他的感情不但没有依托,反而陷入了情感的漩涡。在人生灰暗的岁月里,他低沉倾诉无人聆听,于是有了“人间伴我是孤苦,白昼给我是寂寥”的感叹。当孤独、烦忧悄悄闯入心底的时候,怎么办?于是,诗人戴望舒便走进了雨巷。那么他走进雨巷想干什么呢?是为了写诗吗?我想,诗人自己也恐怕难以回答吧。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诗人为了排遣心中的寂寥与烦忧。所以他在雨巷中只是漫无目的地散散步。但他的散步并不是为了写诗而散步,相反因为散步而让心境在特定的环境中自然流露,最终撩动了灵感。这样一来,便还原了诗人当时的创作情境。只有还原了诗人当时的创作情境,才能更好地体悟诗人当时的心境,从而理解诗中朦胧的意蕴。

有了这点认识后,再来探讨这首诗隐藏的意蕴。可能有人会问,《雨巷》这首诗到底在表达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哪怕是诗人戴望舒他本人一时也难以给一个标准的定论。正如他自己曾经说的,“诗本身就是一个生物,而不是无生物”。诗人在特定的情境中创作诗的瞬间也就赋予了它生命。哪怕诗人自己重述过去,也难以再现那瞬间的念想和思绪。所以,诗的美贵在于主题意蕴的多样性,给读者提供一个能充分地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鉴赏者又何必非要一个标准的定论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对于这样的朦胧诗,就更应该允许意蕴的多样性。但不管怎样的多样性,作为读者都应立足于文本本身特定的语境,并设身处地地贴近诗人创作时的心境,用心去体悟,而不是囿于各种表面形式化的鉴赏方法而机械地去肢解文本。

于是,有读者说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它象征着美好的理想在黑暗的现实中逐渐地走向幻灭,象征着一个热血青年追逐梦想不得而在痛苦地。而“雨巷”象征着黑暗的现实, 黑暗的现实又是那样般的“悠长悠长”。而“我”象征着追求理想的青年,“丁香姑娘”象征着美好理想,丁香姑娘的“走近,飘过,最终走尽雨巷”就是象征着美好理想的幻灭。这种象征意义,放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是有其合理因素的。因为,诗人戴望舒创作此诗的时候,正处在一个黑暗动乱,理想幻灭,革命受挫的艰难时期。那个时候,因为残酷的现实,他暂时不得不脱离了革命群体而避居于施蛰存家。在这样的人生低谷里,创作了此诗,自然脱离不了政治社会的因素。只是,如果仅仅从这样的社会大背景出发,站在如此高的社会政治角度而脱离诗人个人复杂的情感体验去审视这首优美的朦胧诗,这未免太苛刻太生硬了。仅仅这样去解读,那这还是优美的朦胧诗吗?还是那个有着独特忧郁气质的戴望舒的诗吗?

还有读者说,这是一首爱情抒情诗。诗中表达的正是那个时代的青年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在追求不得时萌发的孤独、苦闷、惆怅、彷徨之感。这种理解结合了诗人的情感经历,有其合理性。毕竟好诗都离不开诗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当年的诗人为躲避追捕,曾入住于好友施蛰存家。并对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一见钟情,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在爱情的漩涡中诗人可谓是“痛苦流离”。这可以在1929年诗人出版的诗集《我的记忆》的扉页上用法文写下的“给绛年”的题签中得到佐证。所以《雨巷》可以理解为是诗人爱情心声的表露。诗人渴望遇到“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来聊以慰藉心中的寂寥与烦忧。只是,如果仅仅是慰藉心中的寂寥和烦忧,那么诗人为什么希望这个姑娘是“丁香一样的”,而且强调“结着愁怨”呢?

弗洛伊德曾说,“诗人所完成的东西,是他最大的隐私”。是的,作为读者,很难轻易地看出诗人的写作动机和诗中的内涵,但我们可以用心去体悟以求接近。戴望舒是一个有着忧郁气质的诗人,他对事物有着细微的情感体验。而雨巷又是一个空间立体感很强的地方,两边高墙林立,再加上江南的蒙蒙烟雨,这份宁静与淡雅便让诗人有着一种恍恍惚惚的奇妙感觉。于是,诗人恍惚间觉得自己似乎进入了一种境界,一种精神的境界。他似乎在期待着什么,但具体是什么又是那样的捉摸不定。也许那一刻,在那样一个特定的情境里,潜藏于诗人心底的那份莫名的孤独感在涌动着。于是,诗人期待着一个能理解他的同行者,哪怕是一句话也不说,但能这样陪着他一路静静地走下去也就足够了。所以,“丁香一样的姑娘”并不一定是指“姑娘”乃至“意中人”,仅仅是一个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结合诗人当时的心境以及文本的语境,我觉得诗人希望逢着的仅仅是一个懂他的“知己”,一个同病相怜、心心相惜而倾诉无间的“知己”。然而这样的“知己”是如此的难得。很多时候,“她默默地走近”,却又“梦一般的,像梦中飘过”,最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但诗人仍然在期待着,在期待中走尽这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当然,对于诗人来说,他当时的创作仅仅是瞬间的感受。至于这个“知己”是谁,这首诗到底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我想诗人自己都“一言难尽”。毕竟,这对诗人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让真切的情感自然地流露。也许,这就是朦胧诗的美在于“妙不可言”吧。

参考文献:

[1]王文彬,金石主编.戴望舒文集(诗歌卷)[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2]刘保昌.戴望舒传[M].长沙:湖北辞书, 2007.

[3]李秀云,尹传兰.缠绵悱恻的忧郁美――《雨巷》的意境美探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2)

雨巷诗人范文第4篇

我认为相亲是一种不期而遇,也是一种偶然,两个人见面有感觉了才会继续,没感觉不过是在一起吃顿饭而已。

无论什么时代,重要的是两人要看着对方舒服。我是相声演员,她是医院的护士――那个年代很多男孩都喜欢找护士或者老师做女朋友。我和她相亲后,我告辞时是她母亲送的我,她没有送我。我当时还在想,是不是人家不喜欢我啊,嫌我们说相声的嘴贫。事实上,并不是她不喜欢我,只是比较矜持。当时我也很矜持,介绍人问我对她的感觉怎么样,我跟介绍人说:“算了吧,人家可能不同意。”我的言外之意就是“对方可能不同意,我同意。”那时候都是绕着弯地试探对方的意思。

现在的年轻人把相亲想得太恐怖了,也把相亲丑化了。以为跟小品里似的。见面了就问你家几口人?月薪多少?有房子没?问这些问题的相亲是很可怕,事实上,也很少有这样的。通常,双方见面后,介绍人就会回避,两个人也就聊聊工作、生活之类的话题。

我们那时约会的地方也很有限,不像现在有很多娱乐场所。我们在电影院看电影,要不就是轧马路、逛公园,边走边聊。我们看的第一部电影叫《旧梦重温》,是个外国片。

约会的过程,她在品我,我也在品她。我是相声演员,但约会时我说的话不多,问题是她也不爱说话,我再不说气氛就僵住了。我虽然擅长幽默,那得有捧场的呀。她不说话,我发挥的余地有限。我的优点是注意细节,而且不是刻意的,完全是自然的、下意识的举动。比如过马路时,我让她走里面我走外面。即使后来成了家,我们一起进门,都是我把门打开,让她先进。再有就是我很有老人缘,一般女方的父母都比较喜欢我这种内向又实诚的女婿。

过去没谈恋爱的时候,总认为自己压根不会谈恋爱,不会和女孩子交流。要是对方条件很好时,我越发拘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可是每个人一旦进入特定情景,双方互有好感时,每个人都会谈恋爱了,拿捏分寸,渐入佳境。

我们恋爱两年,也算是正常的,毕竟那时谈恋爱要有一段时间,一年太短,两年以上太长,两年刚刚好。我那时候26岁,已经算是晚婚了。不然父母不会着急。等到结婚时,我和她商量不要大操大办、不讲究排场,她马上同意了。我们的婚礼一点不铺张,一辆面包车,一辆轿车,一辆大客,把新娘和送亲的人接来,然后放鞭炮,举行结婚典礼。

我媳妇是护士,这些年把我和孩子照顾得非常好。孩子感冒发烧,她都能处理。没认识她以前我基本上是医盲,五脏六腑都不知道在哪里,也不懂得养生之道。记得我们搬到北京后,跟一些朋友吃饭。有的人吃一碗米饭还得拨出去一点,当时我特别想不明白,他怎么就吃这么点饭?现在我知道了,米饭吃多了血脂血糖都会高,这些都是结婚后逐渐从媳妇那里了解到的。

夫妻之间自然会有矛盾啥的,我们解决得很好。其实那个时代,人们对家庭矛盾处理得都非常认真,“离婚”更是谈虎色变,觉得是说不出口的事,两个人在一起能将就着过就行了。我看过一部小说,夫妻俩都是劳模,生活中相敬如宾,但有很多潜在问题,以致面临离婚,但是因为“离婚”要通过单位,为了面子,他们选择了不离婚,为了别人而“生活”。现代社会比较宽容,而且也很尊重情感,我觉得这是一种进步。

雨巷诗人范文第5篇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

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

凄清,

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

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

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

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

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2、赏析

《雨巷》是中国诗人戴望舒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诗中描写了抒情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他怀着一种缥缈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与芬芳,而她的内心却结着忧愁、哀怨。他逢着了这样的姑娘,然而转瞬即逝,“像梦中飘过”,她的颜色、芬芳、“太息般的眼光”以及“丁香般的惆怅”统统消散在“雨的哀曲里”。他依旧“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依旧怀着希望,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相关期刊更多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