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排比句怎么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如比喻修辞的定义是: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理解比喻的要点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利用它们之间的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就构成了比喻;同类性质的事物不能构成比喻。
其次要把握各种辞格的特征,如排比的特征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且这组语句总是包含三项或三项以上相关的内容,它们的关系是并列的。同时还要注意辨析对偶与排比、设问与反问、借喻与借代等几组易混的修辞格。如对偶与排比:对偶是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对偶与排比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两个……”,一个是“三项或三项以上……”。设问与反问的区别是:设问自问自答,答案在问句之处,反问只问不答,答案自寓其中。
修辞手法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拟写题。解答修辞试题,不仅要正确辨析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修辞方法,还要注意体会修辞方法在特定语境中的积极作用和表达效果,避免比喻不贴切、比拟不当、夸张失真和排比生硬等问题。
【考题精解】
【例1】 下面一句话属于一般性的描写,请发挥你的想象,增加一些词语或句子,使用夸张、拟人的手法,使其传达出一种炎热难耐的意境。
盛夏的中午,太阳发着光,树上的蝉儿鸣叫着,小草立在路边。
答案示例: 盛夏的中午,太阳发着刺眼且毒辣辣的白光,(使人眩晕,)树上的蝉儿烦躁地声嘶力竭地鸣叫着,小草耷拉着头(脑袋),无精打采地立在路边。
方法指津: 这是一道近似于扩写句子的试题,要求考生把一个一般性描写炎夏的句子,用上夸张、拟人的手法,添加一些词语和句子写出其“难耐”的炎热程度来。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必须在给定的句子基础上做,用上夸张、拟人两种手法,并且要动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添加词和句,尽可能把炎热难耐的盛夏中午写具体、写生动。
【例2】 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用排比句概括苏州的美。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哪怕是一木一石,它也是那么优雅,那么庄严。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温习许多美丽的传说。含蓄也是苏州的美。要是不下一番搜寻的工夫,你就别想领略它。苏州人从来不喜欢在你面前夸口。他只是带着恬淡的笑容,引你走到那儿,直到你在他面前发出大声的惊叹。苏州的美还呈现出它的多样性。在苏州,你喜欢古朴,请到沧浪亭;你爱好清幽,就去拙政园;你喜欢疏朗,不妨到怡园;你倾向于深邃,这儿有狮子林。
答案示例: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苏州的美是含蓄的,苏州的美是多样的。
方法指津: 这是一道根据材料按排比要求写句的试题。考生失分之处在:离开材料写排比句,所写的排比句不能概括苏州的美。比如,有的考生误将“优雅”“庄严”“恬淡”“古朴”等词视为对苏州美的概括,而导致错答失分。解题方略是抓语段中的关键词或中心句。
【例3】 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请从下面两组句子中选择一组进行简单赏析。
(1) 可不是么?雾掩云遮,风情千种,这座山一下子就妩媚得像三月的新娘。
(2) 我要是不开放我的心,山怎会开放山的?我要是不认识我,我怎会认识山?
我赏析( )句:
答案示例: 第(1)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山的美丽和妩媚的特点。第(2)句:蕴涵深刻哲理,指出认识自身、认识外物、认识世界的根本在于开放心灵,放开心胸。
方法指津: 这是山东省某一地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现代文阅读中的题项之一。它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赏析指定的二个句子中的任意一个,虽然没有直接要求考生运用修辞手法来赏析,但是,在这两个句子中,(1)句显然运用了修辞手法,从这一角度来赏析,比较好回答。因此答题重点在于是否抓住了加点的关键词,赏析语简明、连贯和得体。
【真题演练】
1. (2012·四川凉山州)在横线上写一句子,使之构成结构整齐、内容关联的排比句。(2分)
你用精神的食粮塑造了我的灵魂,你用知识的泉水浇灌了我的心田, ,你用爱心的春分温暖了我的世界。
2. (2012·湖北荆州)拟写标语。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你以读书为话题拟写条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3. (2012·湖北荆州)赏评广告:
例 共担风雨.分享阳光(天气预报广告)
赏评 运用了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流畅,语意含蓄生动、“风雨”与“阳光”既指天气现象,又指人生的坎坷与顺境。“共担”与“分享”两个动词,又体现了责任与关怀,饱含人问温情:
请你赏评(任选一则):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
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
4. 仿照示例,在“月亮”“雨水”“桥”中任选一个为对象,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要求符合对象特点,恰当运用修辞。(3分)
【示例】 筷子:①一对恩爱夫妻,共同品尝酸甜苦辣。②总是挑挑拣拣,到头来却两手空空。
5. (2012·包头中考)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任选一题3分)
(1) 上联:志凌云霄,牛刀小试盼今日;
下联: 。
(2) 春暖花开,一秀才入京赶考,投宿一大户人家。是夜秀才灯下苦读,窗上素纱,窗外花园,月光之下,夜莺展翅,蝴蝶飞舞,影子映到窗上,宛如荷花牡丹,不觉随口吟出一上联:
月照纱窗,莺蝶飞舞,映出芙蓉牡丹;
吟出上联之后,秀才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赶考归来,已是秋去冬来。一日雪后过桥,看到有鸡犬的足迹,秀才顿有所悟,对出下联:
。
6. (2012·辽宁抚顺)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你的步伐,无论是轻快还是沉重,只要你肯起步就好,你的嗓音,无论是圆润还是嘶哑,只要你肯亮开就好; ,
。
参考答案:
1. 答案示例:你用思想的火把点燃了我的希望(结构严谨1分,内容关联1分)。
2. 答案示例:读经典书,做文明人;雅言传承文明;书香浸润校园,智慧点亮人生(酌情给分)
3. 答案示例:示例一:运用了对偶和对比手法。句式工整流畅,“一小步”和“一大步”的强烈对比,更突出了“随手关灯”看似小事,实则是关乎节能减排的国家大计,有很强的警示效果。示例二:运用拟人手法。滴滴答答的水声,提醒你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情趣盎然,易于接受。(指出手法1分,品析1分。意近即可。)
4. 答案示例:雨水 1从天空中欢快地飘落,花草荡漾出陶醉的笑意。2为了洗去大地的尘土,惹得自己污浊满身。
5. 答案:示例:(1)心系华夏,宏图大展待他年
(2) 雪落板桥,鸡犬行过,踏成竹叶梅花。
②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长大了,歌也唱得不错。歌声这跳跃的音符犹如一股清泉为迷途之人洗去心灵的污垢,为身心俱惫的人洗去身心疲倦的尘埃。(此句对歌声的描写虽然很生动,但对整篇文章的布局来说有点不和谐。建议删去这几句,换上一个过渡句,便于引发下面的叙事。)
③有一次,我遇见了王阿姨。她笑着对我说:“你昨晚唱的是《妈妈留给我一首歌》吧?真好听!”我心想:这歌名她竟听出来了。于是,我练歌更积极了。我把大部分课余时间都用来听歌、练歌。当我把全身心都沉浸在歌声中时,我就会觉得我好像也变成了一个跳动的音符,与歌声融为一体。歌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使我的听觉变得敏锐,使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和陶冶。(这里的议论句写的是“我”对音乐的追求。从全文看,这段材料有点游离中心。建议针对第①段“邻居们总是给我家提意见,说噪音吵了他们”一句,可再充实一些邻居们对歌声不同反应的材料。)
④有一天早晨,我在门口遇见了张奶奶。她见了我高兴地说:“我天天都能听到你的歌声,你的歌唱得越来越好了!可是你昨天唱的曲子有的不准。”我笑着点了点头,说:“今天我会注意的。”她怎么能听出来?难道她也会唱歌?我问道:“这么细小的错误,您怎么会听出来?您一定会唱歌吧!”张奶奶笑出了声:“我不会唱歌,但我外孙女会唱。我常带她去学歌,所以多少也懂一点。”我又追问:“我怎么从没听见过她的歌声?”张奶奶沉默了一会儿,说:“她在你搬来之前就出国留学去了。以前,她每天傍晚都练唱。我就躺在椅子上听,她唱得好极了。”然后,她又拍拍我的肩膀笑着说:“不过我现在又能听到歌声了。我每天傍晚都在躺椅上听你唱歌。每当这时候,我都会觉得我外孙女并不是远在国外,而是在我身边。”听了她的话,我很感动,很高兴。(此段叙事具体且能为中心服务,但缺少点睛之笔。)
⑤从此,我加倍努力地练唱,让歌声是最完美的声音。(此句动宾搭配不当,可把“是”改为“成为”。)
⑥于是,我的歌声不仅变得更加动听,还变得更加浑厚起来。因为歌声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把人们带到一个纯净的世界;因为歌声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启迪,把人们带进一个奋发向上的世界。(此段的议论抒情句收束得不够自然,没有紧扣上文的叙事有感而发,也不能与首段中的“邻居们总是给我家提意见”很好照应。)
⑦愿这歌声永远留在人们心中!(结尾简洁,如能再扩展得具体点则更好了。)
一、拒绝脱离言语情境的“语用”设计
遍观时下语文课堂中的“语用”设计,牵强附会、生拉硬扯的多,而体贴入微、如虎添翼的少。将文本内容与具体情境置之不理、抛之脑后,只抓住外在的某种“修辞手法”,挖空心思地引导学生做所谓的“语言训练”。结果是课堂教学成了七零八落、一地鸡毛式的句式练习或修辞方法训练。学生所得的是干巴巴的、毫无活力的概念化的所谓“句式特点”,很难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写作能力。
文本的内容和形式是难以截然分开的,揣摩言语的形式,在于引导学生品味某种形式结构是如何丰富地呈现与传达出内容情感的,而不是简单地抽离形式,做一些无谓的填字游戏。如果仅仅是绕着外在的形式训练打转,没有关注研究形式感的内在意蕴,便是有形无神、有形无质、有形无实。
《荷花》(三年级下册)一文中有这样的片段:“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有位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来说说荷花开放的几种姿态并理解是用排比的方法来写。在此基础上引导大家用排比的句式来形容同学们上下课的情形,并进行交流。学生们无非就是说“下课了,同学们有的在睡觉;有的在跳远;有的在追逐”之类的话,这样的教学就是无视文本的情境,游离于文本之外的刻板的语用。
另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他引导学生品悟这个排比句如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荷花的美,如用动作的词,化静为动;如用颜色的词,色彩丰富而协调;兼用多种修辞手法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看大屏幕的荷花千姿百态图,让他们加以想象,用上刚才领悟出来的方法来描写各种各样的荷花……交流之后,老师问:“荷花姿态万千,想也想不尽,写也写不完,那么文中的一个标点应改为什么?”学生们默读后,心领神会地指出:“‘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中的最后一个句号,要改为省略号!因为,这样才能显出荷花无穷无尽的美。”
承接并紧扣言语情境进行“语用”设计,就是指向对文本内容、情境、思想的拓展与丰富,通过领悟形式结构的奥秘与真谛并运用形式结构进行实践训练,从而深化对内容及思想感情的感悟和理解,充分体现了文道交融,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二、拒绝脱离学生学情的“语用”设计
语用的设计是否有效,主要在于考察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是否关注这种语言形式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是否关注学生的具体的知识经验与能力水平达到什么层次,而不是面面俱到、样样训练。尤其是,在教学中,我们要秉守奥苏伯尔的教导,探明学生已知什么,并据此进行教学。探寻文本最富有特征的言语形式及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结合点,从而进行语用训练,才能对学生写作及语文素养的提升有所助益。
我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在语用设计上跟着感觉走,随心所欲,无所依托。其根源在于,一方面是对于教材中言语知识及能力的结构系列不清楚,另一方面是对于学生习作中的问题与困难不甚了了、凭空设想。所以在具体语用教学中,没有根据学生已有的学情,不是拔苗助长就是没有思维难度,使语用设计无度可循。
比如五年级上册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有这样的语段:“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归纳本段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方法来写的,然后就以为这是语用训练,是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
细细品析这个语段的最大特征是在结构上同义重复,同一个意思不断地重复三次。那么,在语用训练上可以如此设计,让学生们想象一下,还有不同的人可能前去劝说和安慰。他们各自会怎么说,父亲又是如何回答的。请用上面的方法(同义重复的方法)来续写。然后,学生们进行交流……交流完后,追问,“对啊,那作者为什么不继续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往下写呢?”引导学生们理解这样的一种表达意识:一般来说,重复的结构是以三次为限,再重复,可能就会变成嗦了。
语用设计不能在低水平上徘徊,炒冷饭;也不能在人所共知的“概念”上打转,泛泛而教。我们需要突破形式上的所谓“方法”,深入把脉言语奥秘,基于学生的学情,抓住文本形式的内在结构,构建一种形神兼备的言语训练。
三、拒绝脱离言语特点的“语用”设计
不少所谓的语用设计显得不精不深,不关痛痒。深省之下,不过是浮皮潦草,浮于一些表面的概念,一些人所共知的、一眼望穿的所谓的方法。没有细致地揣摩语言形式背后的内在规律与深层结构;没有品味言语表达的节奏、韵律及内在的情感基调;没有用精益求精、细处求细的眼光去透视与发现言语表现张力之中潜藏着的奥秘所在,而是以非常轻率的姿态来面对非常美好、丰富的言语形态。如此就是粗枝大叶、粗疏简陋,很难培养精细、敏感的言语生命。
《桂林山水》(四年级下册)一文中有这样的语段:“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有位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排比的写法并让学生用这种句式来形容天上的云。那么,这样的语用训练其效果如何呢?显然是低效或无效的。应该引导学生去品味,这句中含有几个啊,是作者的感叹与赞叹,是对漓江水的一唱三叹。明白这其中用了感叹。其二是排比句中的每个单句中,后半句是对前半句的具体补充。其三是有些单句中兼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这就意味着引导学生品悟这一言语形式不是简单的“排比句”一言以蔽之,而是让学生明白这一排比句与之前的排比句有何“独特之处”。这是真正的言语的奥秘与特点。当学生们领悟了这些写法之后,然后引导他们用这种言语形式来写家乡的溪水的特点时,整个表达就会显得更细致、更传神,学生们的语言品质就会在这样的语用设计训练中得以改善与提升。
宗白华先生说过:“文学是如何地经过艺术家的匠心而完成,借着如何微妙的形式而表现出来,这不是‘常人’所注意,也不是‘常人’所能了解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于细微中见精神,于细微处见精妙,于细微处见写法。
叶圣陶先生说得相当透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叶老提出的“合于法度”,就在于“言语结构的法度”。唯有我们深刻地领悟并引导学生领悟言语结构的内在法度,我们才能创生出活的言语教学,才能创生出有深度的语用设计。
王 良
这个学期我担任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语文教学工作,这是新教材。所以我深深地知道自己肩上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教学方法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甚至会影响到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我一直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同伴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一些收获。回首整个过程,我感慨万千,有苦也有乐,对于部编四年下册语文的教学,我总结如下:
一、整体把握教材,教学游刃有余。
本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乡村生活、科技成就、轻叩诗歌的大门、作家笔下的动物、走遍千山万水、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伟大的人物品格、奇妙的童话。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二、识字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本册书一共有250个生字,所以识字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语文的学习有许多境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起点,那就是牢固的语言基础知识。《课程标准》不断地对语文教学提出要求,但万变未变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因此,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考察是重中之重,那就是在把话说得好之前先把话说得对,其中包括把音发准,把字写对,把句子写通顺,培养良好的语感。
三、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好胜心强的特点,实行小组竞争机制,评选出学习认真的好学生,奖以花朵、笑脸,以此促进学生自觉的学习,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在早读和中午练字的时间里,安排两位学生当“小老师”负责早读和中午练字的情况。一位安排读的内容,一位边读边在下面转着看,以免有些学生开小差。以此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朗读能力。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学生朗读能力提高了,课文读熟了,上课的热情自然就高涨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
四、理解句子,为理解课准备。
学生能不能很好的理解课文,最关键是要理解句子。本单元出现的句子有: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夸张句、反问句。在教学句子的时候,要让学生充分地读,朗读、齐声读、默读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停顿、重音、表情,表现出对句子的理解。理解句子时,可以通过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作者当时的心情、课文的中心思想等方法。课后练习,经常出现让同学们照样子写句子,这时候就要学会观察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让后根据要求写出另外一个句子。
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发作业本时强调:表扬优秀的,有进步的,鼓励作业差的学生向优秀学生学习。这样,学生慢慢的开始对比了,开始竞争了,对老师作业上的批语重视了,书写习惯也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了。
五、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开展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比如“我国的世界遗产”“观察”“中外童话”“成长故事”等,开发了一系列的语文教学资源,将课本内容改编成课本剧,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并在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上加强引导,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料,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手抄报、班报活动,一月一个主题,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使用语文。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获。
六、激发学生习作热情,热爱写作。
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给学生提供展示写作才能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习作教学要在文从字顺上即“通顺”上下功夫,面上的要求,绝大多数同学 要达到的要求是“不少于350字的文从字顺的作文,“通顺”,即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没有明显的毛病。重点还是写好记实文,要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本册书作文与老教材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部编教材作文更加注重学生的创造力。比如第五单元和第八单元习作都是已想象为主。通过提供相关的词语或图画,让学生想象写作文。
激发兴趣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写。通过问题引到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作文思维。比如说,写一件事,我们可以提出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做了什么事情,他们说了什么,心理是怎么想的,有什么动作没有……平时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强调一些写作的方法,例如,总分总的结构,首尾呼应,开篇点题,学会给每段写一个中心句,然后围绕这句话来写。多用一些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夸张句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开始学会用一些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使文章更加具体,有血有肉,解决学生作文容易空洞没有内容的坏毛病。
七、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措施:
一、立论
“意犹帅也”,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确立论点的前提是要了解题意,不仅仅是题目的表层含义,还要深入剖析引申含义,突破思维定势,运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思考。
首先,要对给定题目的材料定向剪裁。不是题目所列的材料都要派上用场,要选取对拟定论点有用的核心材料,简要概述,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即可。其次,对材料适当分析。围绕中心论点对引用材料的寓意简要分析,为论点的提出做好铺垫。最后,提出论点。论点的提出可采取以下方式:
1.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这种方式最传统,是对全文的高度概括,给全文定下一个基调。如《诚信》开篇写道:“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释题渐入,抛砖引玉。这是目前颇为流行的一种写法,开篇点题,阐述自身观点,也可以对题目进行解释。如《谈感恩》开篇先对“感恩”一词界定了含义。
3.连续排比,气势磅礴。紧扣论点的中心思想,运用连续的排比句,逐渐加深分句的逻辑层次,向论点靠拢,最终引出论点。如《关爱》开篇将关爱比做眼神、青风、春雨、问候,引出关爱是一种温暖的主题。
4.对比引用,形成反差。这种方式运用逆向思维、引入论点对立面的论据开篇。比如论点是写一名优秀学生,可从“我想当一名差生”的角度写,引出与优秀学生的差异,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
5.设问开篇,强调论点。设问即自问自答的方式,点明论点,起到强化论点的作用。如《青年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美?》,开篇提出:“我们应追求什么样的美?”随后引用名言进行回答,强调了对于“美”的论点。
二、结构
论点为帅,结构为纲。议论文文体特殊,形式灵活多样,无论采取怎样的结构,都必须围绕论点展开。
1.递进结构。递进结构采取层层递进的布局,即提出论点,分析原因,提供对策。也就是回答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
2.并列结构。并列结构适用于总分式论点,即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从不同侧面提出分论点,用以支撑总论点,而各分论点再选取相应的论据论证。
3.对比结构。对比结构以正反对比为主,以转折补充为辅。正反对比指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论述论点的正确性;转折补充指在既有论据的基础上,提出补充论据,强化论点。
4.推迭结构。推迭结构,首先提出抽象化的论点,建立全文基调;然后提供论据,多以历史、寓言、名人逸事为主,佐证论点;之后进行小结,联系现实,分析论据,进一步阐明论点;再是迭据,直接铺陈现实事例,将论点融入现实生活中,强化论点;最后归纳总结,重新指明论点,做到首尾呼应,使全文有一种紧凑感,主线分明。
三、论据
论据的选取与考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有紧密关系,但缺乏生活阅历、知识结构不丰富的考生同样可以通过写作机智弥补劣势。这就需要对论据进行重新组合和加工,使其旧貌换新颜。
1.逆向选材。文章既需要正面突出主题的论据,更需要与正面论据形成对比的反面论据或侧面论据。如展现一名善良医生可从黑心医生的材料中选取,如考生只掌握正面材料,可通过对材料中故事的逆向思维构思反面材料。这样的材料达到了“不说即为说”的效果,对于突出主题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2.场景转换。对于广泛使用的题材,合理运用场景的转换,突出论据的新意,实现旧貌换新颜。如写某记者为一个议题采访音乐家、新婚夫妇、老年人等的感言,大家结合自身阅历对同一议题抒发了不同感受。可以通过转换主角身份重塑故事,达到场景转换的目的,使旧论据焕发新活力。
3.一材多用。一材多用是高效利用论据材料的方式,解决了许多考生材料匮乏的问题。对于丰富多彩具有立体感的材料,可充分利用材料自身的多元化属性,从不同侧面阐述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观点。如《烛之武退秦师》的例子,可分别从金子总会发光、千里马还需伯乐、顾全大局、责己恕人等侧面分析。
4.组合论据。如对选取的论据缺乏全面了解,则可采取概述形式,多论据组合使用,使文章结构丰满。如以点带面的组合,通过典型的、别致的事实论据,叙述一件事情,再通过排比句形式对生活中同类型的普遍的现象进行铺陈,形成论据群,使论据富有气势(如2005年高考作文《走向现代化》);再如意象联动的组合,通过对自然事物或现象的引述,引出作者的感悟,引起读者的共鸣(如2004年高考作文《语言——沟通的加速度》);再如多维度的组合,通过多角度、多空间阐述同一社会现象,起到强化论点的作用(《身不由己的尴尬》一文,从房屋空间变小、自由时间变少等方面,阐述时展的迅速)。
四、结论
无论采取怎样的方式结尾,都应紧扣中心论点,这是议论文的点睛之笔。
1.点明主旨。结尾惯用的方式是凝练总结,归纳全文,点明行文主旨,增强论证结构的完整性。如《栽种你的最爱》结尾处,作者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主人公田勇建立公益热线一事重新给予定位,提升到用心栽种播撒人间大爱的高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引用名句。名言、警句、诗文、歌词等,既有权威高度,又有广泛影响力,可以对文章论点起到升华作用,彰显了文章的品位。如《作文恰如行路》一文,以电视剧《西游记》片尾曲中著名的一句“敢问路在何方”收尾,指出作文之路在每位作者的脚下,使文章更鲜活灵动。
3.问句启发。议论文提出论点的目的是发人深省,给人启迪。问句式的结尾,无论是设问还是反问,都可以达到启发读者思考的效果。特别是反问句,问题本身即是答案,既强调了论点,又引人深思。如《雕刻心中的天使》一文,结尾处反问读者能否雕刻出自己心中的天使,使人感觉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