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与健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健康;心理健康;几点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0—272—01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当今我们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心理障碍、体质下降、近视和肥胖增多、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等。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我们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行为习惯和经常、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是预防疾病、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属心理健康正常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原国家教委曾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到20.23%;更有资料表明,"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着严重威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早日成才。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现代大学生的特殊性

由于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加上父母过于溺爱,从而养成依赖性过强,自理能力差,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面对竞争、挫折、情感等方面的打击缺乏承受力。

2、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的多,要求大学生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渐走向社会化。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而造成人际障碍。

3、未来就业问题产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教学体制改草、大学扩招及双向选择就业等,打破人们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素质和能力竞争的人才市场,因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是个普遍问题,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

三、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的心理。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体育不仅以其艰苦性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还在使身体健壮和意志坚强的同时,培育出一个愉悦、健康的心灵。

2、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大学生身体活动过程的同时也是自身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其中的表情、行为、意志等都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来,因而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而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促进大学生的情绪由消极、残缺、扭曲向积极、健全、正常方向发展,从而可以化解大学生不良的思想情绪,使体育运动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需要,促使身心和谐发展。

3、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体育锻炼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四、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体育与健康范文第2篇

2、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体育是通过身体练习即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3、世界卫生组织已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众人均知,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遗传、自然环境、教育、生活习惯、个性心理、营养、体育锻炼,还有社会文化环境等。

4、“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锻炼对于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最能积极促进身体健康的。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免疫功能,全面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和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能磨炼意志,培养自信心,提高抗挫力,陶冶美的性情,增强社会与适应能力。

体育与健康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体育教学创新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各地,吹进了各行各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在这股春风中诞生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又怎样呢?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读,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认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重视调整培养目标,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发展。

"美国是发现的国家,日本是研究的国家。但在科技上,日本远不如美国,研究别人的人只能跟在后面跑。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我们要在这一习惯的基础上,慢慢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形成创新能力。

1.2十分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和调整。强调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以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愿望与能力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公民。

1.3重视对课程内容的调整。强调要精选适合学生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结构、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内容。改革以知识为本,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内容体系,强调课程内容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未来。学校最大的浪费是人的生命的浪费,儿童在校时的生命的浪费和以后由于在校时不恰当的和反常的准备工作所造成的浪费。

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儿童说来是真实市而生机勃勃的生活。向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活那样。现在教育上许多方面的失败,是由于它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原则。现代教育把学校当作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把这些东西的价值被认为多半要取决于遥远的将来;儿童所以必须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他将要做某些别的事情;这些事情只是预备而已。结果是,他们并不成为儿童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而并不真正具有教育作用。

1.4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目标取向的评价正在被过程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所超越。评价的方式的进一步多样化,为学生提供致力于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每个学生充分的、多样化的发展,成为评价的重要目标。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观

2.1体育课堂应是开放的课堂。

2.1.1教学内容的开放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将更加丰富,呈现开放的特点。我们要改变过去把体育课变成“达标课”、“素质训练课”的做法。在目标的统领下,着眼于“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生活实际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增加健身性和趣味性强的球类、舞蹈、民族传统体育和新体育运动。通过多样性、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体育的多种需求得到满足,促使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1.2教学方法的开放。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2.1.3评价方式的开放。

以前我们把测验和考核作为体育课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由于运动能力受遗传和自身的因素影响很大,所以就出现了有的学生不用努力就可以得到优,而有的学生不管怎么努力也得不到优的情况,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提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心理和行为。

2.2体育课堂应是民主的课堂。

2.2.1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固守“师道尊严”,高高在上,不能一味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安排教学过程,应当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互相尊重,真诚交往,共同探求,交流体验。

2.2.2面向全体学生。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乐于关注少数运动能力强的学生。新课程下,我们要转变这种观点,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体育学习的权利。

2.2.3关注学生差异。由于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是很大的。我们要把这种差异当成一种财富,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潜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运动,在体育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2.3体育课堂应是和谐的、重情感的课堂。

2.3.1创设“人文化”的课堂硬环境。体育场地、活动器械、电教设施、美育挂图等是体育课堂的硬环境。体育教师要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创造,才能使体育的物化环境“活”起来,呈现出浓浓的“人文化”意味,才能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将体育器械摆放成富有情趣的艺术图案,能给学生严谨感、秩序感,优化学生的“心境”,这样学生主体参与体育教学的意识便会大幅度的提高。

2.3.2营造“人性化”的课堂软环境。尊重学生,教师应尊重、欣赏、宽容和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其人格。沟通感情。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必须遵循“真实”、“接受”“理解”三原则,表里一致的真情实感是师生情感交流成功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时常进行换位思考。控制情绪。首先教师不能把自己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遇到矛盾时能够冷静地思考,既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又主动地与教师交换意见。

2.4体育课堂应是启发学生全面参与的课堂。

思维参与:设疑——动脑。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并将其隐藏在情境之中,再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尝试——讨论。在某些项目教学时,教师先不进行示范,讲解,而是让学生先行主动去尝试,尚未得出结论时组织讨论,围绕教学中心,积极思考,自由发表见解。

情感参与。课堂观察可以发现学生的“身顺心违”现象:一些老师苦心经营的教学过程,学生往往漠然视之。因此,教师唯有以情唤情,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碰撞中产生出美丽的火花,才能掀起一个又一个的教学。

行为参与。行为参与是学生主体参与的直接表现,也是老师调控学习过程、调控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

差异参与。学生的先天素质及后天的努力程度决定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技能能力等是有差异的,教学时要因材施教,合理组织。

分层教学,老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技能程度、素质基础等实际情况出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施以不同的评价方式等。分组教学时,体育教学不能简单地按照学生个子的高矮和性别的差异分成几个自然小组,而应根据学生的技能、素质等实际情况科学的分组,这样才能满足全体学生学习的需要。

全员参与。体育教学能否做到全员参与,是衡量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成春”,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活动起来,使个体学习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以外,还应具备下列新的教育理念。

3.1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创造个体。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把每个孩子视为一个创造的个体,给予他们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广阔空间,并对学生萌发的创造欲望给予很好的保护。

例如一堂跳绳课,就有三种不同的教法。第一种教师示范,然后以示范为标准,大家认真模仿,并以此标准进行评价。第二种让学生自己去跳,然后逐个评讲,提出不足之处。第三种,教师放手让学生去跳,当看到不同姿势时,不是批评,而是鼓励他,希望他深入思考。这样才不至于把一些具备创造性的学生埋没,才有利于培养新形势下的新人才。

这不仅仅是教育评价、教育方法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对教育观念不同的理解。长久以来,我们体育教育教学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体育教师熟于扮演固定的角色,教师总把学生看成一个个任人摆布的物体。在不同家长和教师的心目中,孩子爱提怪问题、爱钻牛角尖就是顽皮捣蛋。长此以往,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其创造的勇气和能力就会丧失。

3.2要善于运用创新性教学方法。

3.2.1善于发现创新闪光点

善于发现孩子有意无意间所表露的创新闪光点。在学生所参与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不时的会表露出创新举措(火花),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间、老师间、相互探讨所产生的创新火花,如曲线跑竞赛中所摆放的几个障碍物,如何摆放跑的更快,如何摆放跑的难度更大。每当学生爆发创新火花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善于发现教师本身的闪光点。要善于捕捉教学中所产生的奇想(新花样),那怕是猛然间爆发,也应及时抓住运用会收到意想不道的效果。

3.2.2善于帮助学生寻找创新方法

帮助学生寻找创新方法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去找空白点;引导学生去寻找一个项目、一个动作、一个活动中的缺点,可以鼓励学生去找老师的缺点;引导学生寻找几个学生同一个动作或几个学生不同动作练习中的交叉点、异同点;引导学生去寻找重点,动作重点在哪里;引导学生去找难点,目标是什么,结构内容如何,怎样能投的远、跳的高、跑的快。

3.2.3善于指导学生掌握创新思维技巧

引导学生做加减法,创新是改变,但不是简单的加减,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合理地去加减。如掷实心球的预备姿势:原地——倾向——向——滑步转体;体育教案格式:四段式——三段式——自由式;体育教法:传统式——军事式——创意式;任何体育器材、动作、方法的改进变迁都呈现出科学的加减法。

3.3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急需点燃的火把"。如果只是运用简单的程序,那只能把学生越教越死,不仅害了学生,也害了社会。不要把学生看成螺丝钉,而要看成发动机。不是设计好框框条条让他们去套,去钻,而是要设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让孩子们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幻想,学生好奇、模仿,尽情的释放生命的能量。哪怕是一丁点的智慧火花,我们也要像母亲呵护孩子一样去精心保护,多给他们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不要将创造的幼苗扼杀在萌芽状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具有发展力的民族。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必须融有"创新"这个灵魂,把这两个字牢牢的注入青少年的精神内核,让他们拥有创新的欲望,学会批判地吸收,才能创造出美的未来,社会才会不断进步。

4.参考文献:

1.刘敏《中国学校体育》2002年第5期

2.徐艳玲《体育教学》2003年2期

3.刘海慧《新课程与学校发展》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2002年

体育与健康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言修养 准确 流畅 媒介

语言是体育与健康课堂中组织教学、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是能否理想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无论是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示范、练习阶段,还是在体育与健康辅导训练中,都离不开语言。下面,笔者就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师课堂语言问题,谈谈个人的观点。

一、自身语言修养

1.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与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要想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生是不可能的。体育与健康是各种学科综合起来的一门科学,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语言修养,并能够运用很好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因而,不断提高业务、语言综合水平,这是体育教师必备的条件之一。

2.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任务、目的、内容,合理地调动队伍,准确地示范讲解,练习中的辅导,分组轮换交替,技术、战术成绩的评定,各种教法的应用和整体性的配合,学生的心理、生理活动的调整,课后作业的布置及小结等,都要依靠和借助语言法来实现。所以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单靠漂亮的示范动作是很不够的,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才能借助语言组织来实现。

3.在课外辅导练习时,为了确保教师的示范动作的让学生执行,那么,在学生练习之前,教师的讲解必须能明确怎样去练习动作,完成运动,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加强什么,在自己的脑海里就要明显地再现,并能向学生清晰地表述出来。否则,“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学生就无法理清思路,抓不住中心,达不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应把自己精心设计的语言,用洪亮的声音表达出来。

二、语言的准确性

在课堂教学中,若学生没有视觉形象或是视觉形象模糊不清时,教师就需要再进行示范。而在示范之后,运用恰当的语言来加以说明。这不仅仅对学生所观察获得的视觉形象加以必要的巩固,而且还能使学生的视觉形象更加清晰,促进记忆的加深,对运动表象的形成起到了强化作用。

教师示范之后,语言能够弥补学生在观察示范时的不足,对进一步去调控学生在视觉形象形成的过程所存在的形象,起到充分的补充,并校正教师示范动作的形象,以及在示范动作结构本身上存在的弱点和弊端。以避免教师或学生在做正确动作中的失真,加强学生视觉形象的正确性、完整性和稳定性。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注重女生的身体发育及其生理特点,关注女生的心理影响,指导其积极的体育运动。那么,体育老师在语言表述方面应培养她们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使她们认识到良好的体育锻炼对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生练习结束后,教师再运用合理的语言,对学生动作练习情况进行个别或集中地总结,给予正确的肯定和评价,这又可以进一步强化练习中的运动形象,使学生的视觉成分更加清晰,更加巩固和完善。除此之外,用语言还可以补充在课堂练习中的疏漏,或没有感知到的模模糊糊的动觉,使自己的运动形象更为完善和准确。这对于学生练习后,教师去分析学生在练中所执行的情况,存在的难点、疑点得到充分的消化和补充作用。

三、语言的流畅性

语言是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运用好的语言,有助于师生统一、和谐地上好体育与健康课。那么教师授课的语言流畅与否,直接关系到老师的凝聚力、课堂的气氛、学生的兴趣转向和完成教学的程度。因此,语言流畅是体育与健康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教师把要讲述的内容通过自然、连贯、轻松、流畅的语言,行云流水般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语言气氛中学习。例如,上课前,可以让同学们做些简单的、优美的体操或全体唱一支旋律明快、激昂高亢的爱国歌曲,让同学们在良好的气氛中开始教学;与之相反,习惯性的废话、重合、停顿、口头禅是老师的大忌。这一习惯是有些老师长期以来不注意语言修养而留下的,要改掉这一毛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把语言流畅作为自己的第一要求,在思想上引起注意。

2.多和周围的人进行语言交流,还可以从外界媒体上学习语言技巧,有心、有恒,就必有收获。

3.精心备课,熟透教材,注意选择所用语言的形式,讲求语言的表达方法,提高课堂用语的标准,规范课堂教学术语,加强语言的逻辑性、规范性、艺术性和组织性。

四、合理的媒介作用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堂中教师的讲解,对所要进行示范动作的形象化描述,(用语言给所要示范的动作进行画像)在学生的脑海里首先再现出教师示范动作视觉形象,然后通过动作示范去加深运动的表象和记忆。必要时也可以采用现代教育媒体来辅助教学(如多媒体、录音机等),如在上学期我校晋升三星的过程中,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的广播操进行纠正和加强,得到聊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这些传媒体,能从一个教学方法向另一种教法转换,使教师的讲解具有直观的色彩,能积极、合理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看和想,想和练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作为体育老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语言表述能力,除熟练精通本专业外,还应该多读文学方面的书,修炼、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胸有成竹、挥洒自如,恰到好处地提高教学质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孙苏静.操行评语的“三忌”、“三宜”.湖南教育,2004,(23).

体育与健康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体育课程标准;后现代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理念;操作维度

中图分类号: G 807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1-0038-04 文献标志码: A

后现代课程观是一种崇尚多元性、开放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往往对现代课程观持否定、省思、批判、解构与超越的态度,具有质疑科学理性、反本质、反基础的课程倾向,目的是要提升人的主体意识和追求人的解放,重视人的存在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统一。这里的“后现代”呈现了2种不同的诠释:1)对后现代课程观与现代课程观在时间上的延续和传承,是现代课程观的继续,但隐含着某种裂痕与割舍,并非是现代课程观发展的结果;2)认为后现代课程观不是现代课程观的末期,而是现代课程观发展的一种新的初始状态,可视为现代课程观的后续部分,但二者之间并非承继关系,而是彼此交叉融合的发展关系。鉴于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正深受这种后现代课程观的影响,并依此作为制定《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理论依据之一,以突破现代体育课程“学科中心意识”的垄断性、封闭性、共时性和排他性等倾向,进而实施课程变迁并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课程新体系,目的是作为培养未来体育人才的“施工蓝图”和指导课程实施的依据,已成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为此,运用后现代课程观检视《标准》具有重要的时代性和科学研究价值。

1 《标准》目标上的后现代课程观问题

《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1],以实现不同领域水平的课程目标,进而促使现代课程观向后现代课程观的转向。

1.1 知识与技能目标问题

即使《标准》只是对学生在经历某一学段后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课程内容的具体规定,仍把知识与技能目标放在首位,显然并没有把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排斥于目标之外,也没有忽视或轻视它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1]5。《标准》认为体育知识和技术不是被动灌输的,其学习过程就是课程主体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与客体相互作用、创建意义的过程。也就是说,对体育知识和技术的学习是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通过与他人彼此间的交往互动活动来自主生成与建构新的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过程。这就隐含着教师不是《标准》的执行者而是开发者――“用《标准》教,而不是教《标准》”;而学习者不是体育知识和技术的接受者,而是体育知识和技术意义的创造者;《标准》旨在使学生以活生生的体育知识和技术来不断建构自我和诠释自我。可以说,学生通过建构体育知识和技术而不断生成新的机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在不断探寻体育知识和技术意义的过程――把外部世界移入到自我变化多端的经验世界之中,凭借自我的建构意识重新诠释和创造新的体育知识和技术要素。总之,《标准》运用后现代课程观中的建构性思维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建构体现于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建构中。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问题

体育课程不再被视为“跑道”而成为“奔跑”的过程。《标准》强调体育课程是预设的、动态生成性的、体验性的,而不再是预定的、静态的。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课程被视为一门学科、教材、教学计划或学习经验,强调的是文字性、知识性、纯技术性和事先预定性。实际上,体育课程是一个开放的、不稳定的系统,其教学过程复杂多变,以至于《标准》强调要关注其过程性、生成性,课程的作用不在于预定的经验而在于转变已有的经验,使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对话、交互作用的过程,正如同“Currere不再强调静态的跑道,而是强调在跑道上奔跑的动态过程和经验积累,它成为一种过程、一种活动,一种内心的旅行”一样。这里所讲的“交互作用”实质上是学习共同体成员间的合作互动、讨论协商、平等对话等,使之成为师生间、文本与读者间、经验与意义间的一种信息的传递,以至于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创造,从而共建课程意义才成为可能。另外,《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对实现目标的手段和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作硬性规定,进而为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师生共同拓展课程实施空间及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活动方式。总之,体育课程不是一种“包裹”,而是实在的“奔跑”过程,是以局部情境定的交互作用为基础的对话和转变的过程,更是使学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意义的过程。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标准》首次采用的、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概念,已被视为体育情感教育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其关系是递进式的,共同构成了情感教育的完整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发展过程的统一,双方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学生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构建价值观的教育全过程,以凸显课程过程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和育人的时代要求。《标准》中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里所指的“健康”重在突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问题。目前的体育课程正在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使课程内容必须同学生的要求、兴趣、爱好相适应,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探究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的情感活动,重点应从教材转移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这种学习过程被视为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其中,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二者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2个不同方面。另外,《标准》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对待,力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和情感和谐统一的轨道,以实现认知学习与情意学习的辩证统一。当然,《标准》描述情感态度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影响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非主体性与异质性的特征,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态度,以促使其树立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认识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探究,养成健康向上的品格。从范围上讲,《标准》强调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发展应具备的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3个领域,不再局限于体育知识和技术方面的要求。为此,《标准》提倡今后的体育课程教学要“坚持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和情理统一,将教学过程视为认知、情感、意志统一的过程;强调师生互动合作,注重激感,进而形成情思交融,达成情理的统一,以发挥体育教育增长才智、陶冶情操、坚定信念,以及追求积极进取的社会功能。”

以上表明:从课程观转向维度上讲,《标准》对体育课程的“三维目标”作出诠释,冀望理解“三维目标”丰富的后现代课程观转向的内涵;从课程观的视域讲,《标准》有利于认识“三维目标”的整体性、全面性、非线性、差异性与时代特色,而不是人为地加以切割现代与后现代的内在联系,最终从本质上实现对现代体育课程的超越。

2 《标准》理念上的后现代课程观问题

《标准》涉及到“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3个层面上的变革[1]2-3,其中“课程理念的演进”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后现代课程价值观

《标准》中强调的“学生发展既指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也指每一位学生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在课程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在课程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在行为观上充分依靠学生,在目标意义上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开放与多元课程观突破原有的教条式的课程体系,使体育课程的组织不再囿于学科界限,应向跨学科和综合化方向发展,并给予学生“对该学什么、不想学什么”有充分的自主选择与建构的权利。比如,《标准》中提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创设情境为关键,使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和巧妙的导演下不断改变自我和实现自我。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学习共同体”,视学生为活动性主体、发展个性主体和学习的主人,以便在课程活动中师生相互交流与沟通、启发与补充,以及分享与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等,进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以实现教学相长与合作发展;另一方面要实施“问题驱动”教学,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思考问题,学会提出问题,学会解决问题,以建立起“教学材料―学生背景―学生发展问题―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反馈评价”为基本范式的活动过程支架。这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体育课程才能真正走向开放、多元和个性化。

2.2 以科学与人文整合的后现代课程文化观

《标准》中提出“新课程的构建要消解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对立,实现学生学会生存与学会关心的交融,寻求工具价值与精神生活的协调 [1]2。”这就要求体育课程构建“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强调以科学理性为基础,注重以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和个性全面、充分而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国民体育素质和提升民族精神为根本宗旨,力求“科学素质与体育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和“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相互融合”,并将“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先进的教育理念贯穿到课程活动的全过程之中,以实现理性与非理性教学的统一。

2.3 回归生活世界的后现代课程生态观

《标准》中提出“体育课程不应当被压缩在学科与书本狭小的范围内,要使之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人自身,以实现‘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理智、经验与体验的美妙和谐’,以及‘知识、价值与情感的高度统一’”。从本质意义上讲,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1]2。这就要把体育课程视为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4因素动态交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是学生生活世界的有机构建与构成部分,以帮助学生反思、体验、享受生活并提升、完善生活,正如胡塞尔所言“生活世界是直观的、具体的、现实的和历史的,因而也是丰富的,它给人以感性的生存基础”。以往体育课程只追求课的生态性而使学生生活世界与体育学习世界相剥离,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他人间的关系危机,更忽略了人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及其创造性;如今的体育生态课程正摒弃“二元论”“还原论”和功利主义态度而提出“自然即课程”“生命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真正确立起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尊重差异的思想,以及动态发展观,注重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辩证关系,强调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为学生活动提供个别学习与合作精神培养的平衡,要求知识习得与过程体验的平衡,以至于通过过程体验让每一名学生真正体验体育知识和技术的生成过程,并在体育学习中学会学习和学会发展。这样,体育课程就彻底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发展回归。

2.4 以创新为发展取向的后现代课程实施观

《标准》中提出“教师和学生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和接受者,在课程的实施中应当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知识的创新者[1]3;教师要从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新取向’”。这就要求体育课程应关注师生对课程的建构问题,将师生视为是课程知识和技术的创造者,应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体育知识和技术的意义诠释、文化背景、价值认同等,并强调批判性对话和主体意识的觉醒,落脚点在于目前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发展方向上。依据美国学者辛德尔、波林和扎姆沃特所归纳的课程实施有“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3种,其中“课程创生取向”正顺应《标准》对这一观点的发展――从解放主体和发展个性入手,视真正的体育课程为师生联合创造的学习经验,实施只是在具体学习情境中创生新的学习经验的过程,而预先设计的课程作为师生用于创生课程的资源,只有当这种资源有助于教与学的和谐流转时才真正具有意义。当然,在创生取向视域中的师生是积极建构学习经验的主体,而课程创生过程更成为师生持续的共同成长与教学相长的过程,但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体育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素养和创新意识等。这样,教师已由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权威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且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而学生已由传统意义上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学习知识的主人”;师生总是处于一种共同的民主、平等、自由、开放、合作、对话的课程情境之中,双方在知识、价值、意义和情感上进行深层次的碰撞、交汇、理解与接纳,在共同的交往互动中把体育课程活动真正变成探究知识、张扬个性、完善人格、促进发展,以及教育和接受教育的和谐过程,以真正缔造体育课程实施的后现展内涵。

2.5 民主化的后现代课程政策观

《标准》中提出“课程政策的民主化意味着课程决策分享和课程由一统化走向多样化,目的是‘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实行有指导的适当放权,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模式’”[3],力求“给每位教师以广阔的发展空间,赋予每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机会,以实现体育课程民主、和谐、自由、充满生命活力的发展”。民主化课程政策的核心问题是权力分配的民主化,多偏重于“对体育课程的整体规划、编制、目标和领域划分、课程知识的选择、组织、传递、评价等一系列活动所采取的决定,是体育民主价值系统共同运作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体育课程具有多元统一性,作为一种价值判断过程,重在建构课程内部与外部间的互动“对话”,以追求开放、反思、超越、多元,以及人性的解放;作为一种课程氛围,重在共同营造生动、活泼、自由、民主、平等、宽松、友好、和谐的课程环境,以追求课程参与者平等参与课程的多边活动;作为一种课程运行机制,力求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建立起来多向互动的“磋商与对话机制”,以实现课程“去中心化”的平等参与过程。

3 《标准》操作维度中的后现代课程观问题

3.1 后现代师生观

《标准》中提出“建立教学相长的、交往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变‘传话’为‘对话’;教师应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同学生一起成长”。这正与后现代师生观所提倡的“重视平等、否定中心和等级;教师已成为学习者、团体中的一个平等成员,教与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以及课程的开发者和行动研究者;将师生关系置于同一个对流面――处于‘平等中的首席’位置的教师将学生根植于‘知识学习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新话语’之中,以发挥师生群体的最大化效能来实现‘教学相长’”相一致[4]。当然,这种师生观的本质在于“对话”,而“对话”将弥漫于师生之间的问题情境、理解语境,以及话语权乃至互动活动之中,以秉持一种共生与共建理念,敦促对话双方真正获得心理发生、发展意义上的变化。

3.2 后现代教学观

《标准》中提出“发挥教学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教学应注意拓宽通往生活的路径,搭建经验共享的平台,展现获得结论的过程”。这说明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开放的自组织系统,存在着相对确定性状态和相对稳定性状态的同时,强调课程的动态性和发展性;教学目标和内容不是预定的而是预设的、生成性的,以促进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迁移;教学过程是一种互动的充满交往与对话的过程,且对话更多地指向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的师生多边活动,以开放教学时空和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如采取辩论式、竞赛式、情景陶冶式、资源开发式、合作探究式等教学活动形式,同学生一起共同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开放式教学发展体系。

3.3 后现代学习观

《标准》中提出“加强书本知识同现实生活与实践经验的联系,从‘书中学’到‘做中学’;体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以往的体育教学比较注重教师的权威性、主导性,教师也习惯于用最明确、最简洁的结论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学生都能照此学习,根本不问为什么;如今的体育教学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师生为课程主体的多元教学理念,重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把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视为学生积极内化、主动生成和共同建构的学习过程,是继承与创造、解构与再构的统一体。也就是说,对一些已约定成俗的事物,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从中对事物的潜在功能进行自觉地解构与重新建构,哪怕对具有不确定性、建构性、多样性、可质疑性、文化性和境域性等特征的体育知识和技术的学习都应如此。另外,《标准》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自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加强学习的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协商对话,进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彻底变革。

3.4 后现代评价观

《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实践功能,并在具体的课程评价中实行‘真实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等’的综合性评价,形成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变‘教案剧’为‘教育诗’,以关注个体差异及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可见,《标准》对体育课程的评价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动态学习过程,强调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即使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都尽可能是可理解性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以彻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动态发展,正如同“后现代课程观最积极的贡献便是不满足于稳定的、陈述式的评定,而极力地寻求人类理解的阐释性的综合性评估”一样。当然,这种评价力求注重对象的丰富性、多样性、差异性和平等性,主张去权威、去中心和等级、拆结构及摈弃一切歧视,大力提倡教师把关注的视线投射于具有无限发展潜能和各具独特性的个体发展上,以从根本上促使评价方式更为多元、多样、弹性、实在、共生与共进。

3.5 后现代课程文化观

《标准》在多元文化共场、碰撞、交融并富有时代气息的语境下,形成相互尊重、理解、开放、多元的课程文化,进而提出“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建构和整体提高,变‘教书’为‘铸魂’,化‘知识’为‘智慧’,变‘行为’为‘素养’,积‘文化’为‘品格’”[8]。从《标准》结构上讲,体育课程被视为一种包含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以及多种亚文化,例如,学生、教师、教材、设施和器材等在内的复合文化。这就要视体育课程为体育文化传承及体育文化认同的逻辑化发展与创造的过程,要求所提供的体育知识和技术、文化素材、情境等都应具有尽可能的丰富、多样、启发、探究,以形成学生自主探究、平等对话的自组织学习机制,促使每一名学生自主地建构自我体育文化品格――正如科斯洛夫斯基所言“文化与精神不是物的占有,而是生命与自我活动”。比如《标准》在推崇课程文化的多元理解与互补,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文化和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重视体育课程的人文性、发展性、动态性、情境性,以及意识形态特征,即使对同一技术项目的学习也力争多视域、多层面、多目标、多水平领域地学习与探讨,让每一名学生借助师生多元主体间交往与对话来感受、体验、理解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自主、有机、生成的发展历程。为此,《标准》从多视域、多层次上建构起激发师生潜能的具有人文环境和价值形态的多元课程文化观。

综上所述,《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作为第7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依据所隐含的“后现代课程观”,为现代体育课程的深度发展提供了绚丽多彩的“课程景观”,同时指引现代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交互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嘉.体育、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朱万银.体育、体育与健康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