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孔乙己全文

孔乙己全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孔乙己全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孔乙己全文范文第1篇

设计任务:

PLC控制全自动洗衣机设计

二、设计要求:

1.水位控制:高水位 25S 中水位进水 15S 低水位进水 10S2.程序选择:全程序 简易程序(1)全程序过程:(循环3次)进水-洗涤(正转3S,反转2S,停1S,200次)-排水(20S)-脱水(10S)-停止(2)简易程序:(循环2次)进水-洗涤(正转3S,反转2S,停1S,200次)-排水(20S)-脱水(10S)-停止

三、设计期限

目录

PLC控制全自动洗衣机的研究意义…………………………………………………………………4

二.PLC机型……………………………………………………………………………………………..4

三.程序设计要求…………………………………………………………………………………………..5

四. 设计流程图 ……………………………………………………………………………………………6

五. 课程设计小结…………………………………………………………………………………………..18

PLC控制全自动洗衣机的研究意义

PLC控制全自动洗衣机的编程语言容易掌握,是电控人员熟悉的梯形语言,使用术语依然是"继电器"一类术语,大部分与继电器触头的连接相对应,使电控人员一目了然.PLC控制使用简单,他的I/O已经做好,输入输出信号可直接连接,非常方便,而输出口具有一定驱动能力,其输出触头容易达220V.2A.PLC是专门应用手工业现场自动控制装置,再系统软硬件上采用抗干扰措施.当工作程序需要改变时,只需改变PLC的内部,惊醒重新编程而无需对外围进行重新改动.从这些方面突出了使用PLC控制全自动洗衣机的优越性.

二.PLC机型

日本三凌公司的F系列PLC

三.程序设计要求1.水位控制:高水位 25S 中水位进水 15S 低水位进水 10S2.程序选择:全程序 简易程序(1)全程序过程:(循环3次)进水-洗涤(正转3S,反转2S,停1S,200次)-排水(20S)-脱水(10S)-停止(2)简易程序:(循环2次)进水-洗涤(正转3S,反转2S,停1S,200次)-排水(20S)-脱水(10S)-停止 注意:要求画出控制流程图四.I/O分配图 启动 X0 Y0 进水 水位(高)X1 Y1 排水 水位(中)X2 Y2 电机正转 水位(低)X3 Y3 电机反转 全程序 X4 Y4 脱水 简易程序 X5 COM COM 五.软硬件系统设计 1.硬件组织 2.元件组成 (1)梯形图及其分析 (2)状态转移图及其分析 (3)指令表

设计要求: 输入点: 输出点:启动 10001 启动洗衣机 00001停止 10002 进水阀 00002高水位 10003 正转 00003中水位 10004 反转 00004 低水位 10005 排水 00005排空检测 10006 脱水 00006高水位检测 10007 报警 00007中水位检测 10008低水位检测 10009手动排水 10010 手动脱水 10011

全自动洗衣机的I/O分配并设计PLC外围硬件线路:

设计流程图:

全自动洗衣机的梯形图:(由于版面限制,我只能把这个梯形图分解成几块,标志图X)

图(1)

图(2)

bsp; 图(3)

图(4)

图(5)

图(6)

我这是使用步进梯形指令(STL)编程方式,当然也可以使用起保停电路编程方式。

I0.2 高水位I0.3 中水位I0.4 低水位I0.5 排空检测I0.6 高水位检测I0.7 中水位检测I1.0 低水位检测I1.1 手动排水I1.2 手动脱水Q0.0 启动指令Q0.1 进水阀控制Q0.2 正转及脱水Q0.3 反转Q0.4 排水Q0.5 报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M0.3NETWORK 3LD I0.2AN I0.6LD I0.3AN I0.7OLDLD I0.4AN I1.0OLDA M0.3= Q0.1NETWORK 4LD Q0.1EDTON T37, +20NETWORK 5LD T37O M0.2AN C1A M0.1= M0.2NETWORK 6 //正转及脱水控制//正转及脱水控制LD M0.2AN T38AN Q0.3A M0.1LD I0.5AN T40AN Q0.3A M0.1OLDLD I1.2AN M0.1OLD= Q0.2NETWORK 7LD M0.2AN T39TON T38, +300NETWORK 8 //反转控制//反转控制LD T38AN T39AN I0.5A M0.1= Q0.3NETWORK 9LD Q0.3TON T39, +300NETWORK 10LD T39EDLD T40EDCTU C1, +5NETWORK 11 //出水阀控制//出水阀控制LD C1LD I1.1AN M0.1OLD= Q0.4NETWORK 12 //脱水计时//脱水计时LD I0.5TON T40, +300NETWORK 13 //洗涤和漂洗计数//洗涤和漂洗计数LD M0.2EDLDN M0.1CTU C2, +3NETWORK 14 //报警输出//报警输出LD M0.1TOF T30, +30NETWORK 15LDN M0.1A T30= Q0.5

六:课程设计小结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PLC已经成为当今空前活跃的领域, 在生活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来说掌握PLC的开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回顾起此次PLC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 整整两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一定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

孔乙己全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化工工艺;工艺设计;安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人们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意识不断的提升,并且对生产建设工艺的设计要求也在深人推进之中,加快了人们对化工工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做更多的关注以及重视。在目前化工工艺设计过程中,化工单位非常重视工艺安全问题,所以化工工艺设计过程中安全环节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化工工艺设计和进行生产时在实践应用方面有很多必要条件,一定要严格规范并且正确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还要进一步研究化工工艺在设计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与控制措施,对化工工艺设计实行严格把关,推动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

一、化工工艺设计概述

众所周知,化工产业具有生产危险性大的特征,所以为了能够确保化工产业生产全过程的安全性,使整个化工生产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必须要在化工工艺的设计阶段本着科学的思想,严格按照化工工艺的有关规定要求进行设计,灵活地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合理设计确定化工工艺方案。安全生产是任何产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尤其是作为生产安全风险指数高的化工产业更应将生产安全问题放在产业的发展战略高度,深入地剖析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达到化工产业的安全生产。剖析化工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要对原材料及产品的特性熟知;通常化工产业领域将化工产品的危险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危险等级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化工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储存原材料的环境、原材料经生产加工后所形成的新的产品特性,如物理性、化学性等。根据不同危险等级的化工产品,确定各种类型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间距及防爆等级。进而以此为标准,在化工工艺设计过程中选择满足生产需求的操作方式,防火材料及防火设备。

二、化工工艺设计的类别

1、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就是假象设计,其是模拟建立规模工业生产中设备实行的,概念设计通常是在中试前实行,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可以检查工艺条件与生产路线的合理性。

2、中试设计

中试内容与任务通常是对小试中确定的条件与工艺路线进行检查,试制相关产品考核的运用性能,考验工艺系统的连续运转可靠性,收集设计工艺需求的工艺与工程数据,这一系列内容与业务在检验的过程中可以是一部分也可以是所有,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验。

3、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主要是对化工项目设计中的第一个阶段进行优化,其成果是总概算书与初步的设计说明书。依照基础设计与批准的设计相关任务书以及厂址选取报告,对项目在技术与经济方面实行总体研究和详细建设计划的计算。另外,初步设计结果一定要满足工程审查与施工准备以及设施订货和项目招标等相关要求,可以提供良好的建厂投资依据。

4、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纸设计主要是依照上级下达的初步设计相关审批意见,把初步设计过程中确定的设计计划与原则,依据建筑和非标准设施制作的相关要求,对布置与重要施工方式进行具体化以及明确化,同时解决初步设计过程中未解决的各种问题。

三、化工工艺的特点

设计基础资料通常是由科研单位依照原有的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进行编制而形成的。因为未通过工业化生产的相关检验与完善,同时数据的可靠性与完整性比不上常规装置。由于化工设备的工艺流程非常独特,包含了设施种类比较多与规格较为特殊,而设备的性能化不管是非标准设施的设计,还是进行定型设施的选择等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另外,化工工艺设计的工作量非常大,比如说整体投资较大与设施较多以及管道多种多样,并且处理的物料也非常特殊,而在管道设计过程中还要进行特殊考虑。为了可以迅速占领市场与缩短施工周期,一般情况下化工工艺设计常常要打破规定的设计周期,一边开发一边进行设计,同时一边建设一边修改设计方案的现象非常普遍。化工工艺设计具备的特点,导致潜在的隐患不断被放大,所以在化工工艺设计过程中对危险进行识别与控制就变得非常重要,并且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格外重视。

四、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问题与对策

化工工艺设计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通常是指生产时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造成损失的不安全要素。所以在化工工艺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危险意识的识别,运用相应措施控制事故隐患,尽可能不运用不安全技术与危险产品以及设施,同时利用对应的控制措施。

1、化工工艺物料安全问题的控制

化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运用的原材料与半成品以及中间产品和副产品等相关物质都是以各种状态存在,也就是气态与液态及固态,这一系列物质全具备相应的特殊物理与化学性质,在某种状态下会形成危险或是危害。所以,一定要对拥有危害特性的相关物质进一步了解与掌握,并且对该种类物质的稳定性与化学反应以及毒性等进行识别,从而做出分析与评价,避免或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危害的发生。

2、化工工艺设计路线中安全问题的控制

化工工艺设计中的某一种反应常常会关系到多条工艺路线,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进行综合考虑,选择一条生产更为安全或是可以将危害降到最低的设计路线。工艺设计过程中还要对物料与生产条件以及设施等运用进行综合考虑,尽可能利用没有危害或是危害比较低的物料。另外,可以运用新设施与新技术,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废气与废水以及废渣的排放,同时对三废进行回收与循环运用,从而减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度。

3、化工工艺设计中反应设备安全问题的控制

化工反应作为产品生产中的核心内容,利用化学反应获取相应产物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很多安全性问题,其中某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发生重大事故,所以反应设备的设计与选用一定要进行科学分析与计算。化工设计中化学反应的种类非常多,导致反应安全控制有一定的难度。除此之外,化工反应过程中还存在反应失控时的潜在危机,因此对反应物反应速度与热效应进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在化工工艺设计过程中减小进料量与控制相关物料的加热速度以及强化冷却能力等诸多控制手段,而在反应设备正常运行时,可能会发生容器超压导致变形甚至出现损坏现象,非常容易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所以可以在容器上面设置压力释放装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化工工艺设计过程中不但要正确与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规与标准规范,还要提高对化工工艺设计与生产时安全工作的重视度。熟练掌握设计与生产时相关安全隐患和危险识别,同时还要对设计方案中的漏洞与缺点进行完善,从本质上预防与控制事故的发生,进而促进化工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刘杰,李娜.浅谈化工工艺设计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10).

[2]童汉军.化工工艺设计中的安全风险控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8).

[3]庞旭岩.化工工艺设计中的安全问题及控制措施分析[J] . 《中国化工贸易》,2014,(2).

孔乙己全文范文第3篇

一、进行医保基金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具有的实际意义

具体有以下几点:其一,进行医保基金的财务内部控制度的完善是保证医疗保险事业继续发展的基础。其二,能够借用对相关的医保财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最高管理层进行标准化以及制度化水平的提升。其三,对于基金风险的防范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分析医保基金财务内部管理制度的基本现状

(一)医保基金筹集方式相对较多,难以统一管理

医保基金收缴方式多种多样,医保基金涉及的管理部门相对较多,并且需要走的流程也十分复杂,再加上各个部门信息传达不及时,因此可能会出现延迟等问题,导致医保基金管理相对困难。

(二)医保基金增值能力相对较低,难以保障基金收支平衡

医保基金的增值能力十分有限,资金筹集形式主要是采用现收现付制。医保基金收支主要是由医保管理机构独自运作,而地方相关财政也没有列入补助行列,再加上参保单位经济效益与缴费意识都相对较低,难以保障基金足额到账。

(三)医保基金筹集成本相对较高

医保基金筹资成本相对较高,有些地方区域可能会存在资金挪用等违法行为,再加上当前医疗机构行为不够规范,使得基金管理产生较大问题。

(四)管理方式仍然不够完善

由于医保基金收缴程序与流程相对复杂,因此可能会产生数据传递延迟等状况,再加上财务对账制度仍然不够完善,会计核算业务量十分庞大,会计电算化资金管理模式与方法有待改善,应当及时对医保基金进行调整与管理,加快会计电算化与网络信息化建设,从而保障医保基金的稳定运行。

三、完善医保基金财务内部管理制度的应对策略

(一)增强对基金筹集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基金稳定运行

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基金财务政策对医保基金财务进行严格管理,并使用地税协议委托的形式进行医疗基金收缴,地税协议委托的主要特点是收缴成本相对较低和资金缴纳率相对较高。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和体系,确保医保基金的稳定运行,构建网络监管平台,通过网络平台监测医疗基金的动态变化。借助于医保网络平台能够定期监测医保病人的实际状况以及用药效果等,确保病人的基础权利不受到侵害。借助于网络平台能够清楚的了解到基金筹集、使用、存储以及支出等状况,使得资金支出和收入明细更加透明化,保障了医保资金的安全,当出现基金截留与挪用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行为时,应当立即进行追查,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加强对基金使用和分配的管理,维持着基金收支平衡

根据我国当前医保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医保基金保护政策,使得医保基金使用与支出更加规范化,制定处罚标准,若是出现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罚当事人。与此同时,还应当对医保组织机构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当发现问题时应当立即进行处理,避免出现更大的违纪行为。当出现问题时地方相关财政部门与政府部门应当和银行进行相互协调,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做好医保基金管理业务。对于医保基金的使用与分配都应当加强管理,减少基金管理出现超支或者结余等状况,维持着基金收支平衡。

(三)提高资金投入力度并建立健全财务审查机制

地方相关政府部门与财政部门应当加大医保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地方财政补贴制度,使得财政支出比重逐渐提升。开拓医保资金筹集渠道,加大医保资金投入,不断拓展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并开拓至合资与私营企业等。建立健全会计管理制度与机制,使得财务账簿更加准确和真实,从而能够全程记录着基金的使用状况。形成财务内审机制,定期审查基金账目与会计凭证以及账户使用等,要求银行账户实际支出与实际收入相符。与此同时,还应当不定期的核实医保结算数据以及报销数据等基金业务数据,保障财务支出与收入符合真实状况,从而确保医保基金稳定且健康运行。

(四)积极推行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积极推动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上的应用,让财务管理与核算更加的快捷和准确。会快电算化管理使得会计核算更加的标准和规范,有助于提升财务管理的基本水平。由于医保基金资金量相对较大,再加上所覆盖的范围相对广,而资金核算任务量也十分巨大,借助于会计电算化能够及时并准确的处理财务信息,规范财务凭证填制。因此,各大区域应当积极推行会计电算化,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趋向于网络信息化。

孔乙己全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全球化的传播大环境下,移民传媒构筑起独特的文化空间。在信息受传过程中,源于不同族群和文化传统的受众具有不同心理需求,移民传媒有助于其受众进行民族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本文试从移民传媒的人种学背景、现状、特征以及其发展空间等方面入手,探讨移民传媒在文化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传播人种学;移民传媒;全球化;文化认同 Abstract: In the environment of communication globalization, the immigrant press constructs a special cultural space. The audience of it has different demands and feelings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racial communities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Immigrant press is helpful for the nation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We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immigrant press in foreign cultural surroundings. This article tries to discuss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the immigrant press is taking in the globalization. Key words: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immigrant press, globalization, cultural identity

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全球化从经济领域迅速扩展到政治、社会与文化领域,成为与每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客观存在,并日益影响当前的传播格局以及传播研究。从印刷媒介的出现开始,人与人的联系日益密切,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更是构建了“地球村”,而当今网络的四通八达,不同的文化与价值观逐渐交流与融合。全球化创造了多样的社会文化现象,也促进了不同身份、社会关系以及机构之间的联系。积累深厚、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曾经的一种担忧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界是否会变得一体化?相对“弱势”的文化会受到强势文化的影响而失去立场,或者说屈服于西方霸权而被同化?从全球化的现实影响来看,它导致了两种趋势:一是以西方为中心的文化价值观念和风尚逐渐向边缘扩张,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弱势文化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弱势文化与主流文化进行持久的抗争与互动,也导致了弱势文化向主流文化的渗透。因此,全球化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差异性与本土化的存在。“关于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的生活和思想方式,以及它所创造出的国际性文化新格局,可以概括为两个对立的矛盾进程:一面是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被同质化,并趋于削弱和消失;另一面是文化交流、互补、综合,以及新的多样化的出现。”[1]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和社会的重构必将影响到民族性和文化同一性。面对新的经济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如何保持民族性和自身的主体意识,是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在这种多样化、丰富性的文化建构中,大众传播媒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依靠政治与经济的力量,大众传媒突破了传播的障碍,推进了消费主义与文化霸权主义,另一方面,它也加固了文化传播中的多样性与本土性。在很大程度上,生存在海外的移民媒介承担了后一种功能,以本国的经济文化等为传播内容,构造出符合移民受众接受标准的信息空间。 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移民数量迅速增长。以美国为例,在加利福尼亚州,移民人数占居民总人数的1/4,在华盛顿的移民比例为1/6,内华达州和佐治亚州在过去十年中外来人口也增加了一倍。2005年6月,由美国新加州传媒、美国进步中心和民权教育基金会领导组织联合的一项媒体调查表明,移民媒体的受众高达5千1百万人,几乎相当于美国成年人口的四分之一。[2] 另外,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是海外移民集中地。 移民数量的增长催生了日益繁盛的移民传媒。移民传媒是指存在于移民居住国的媒介环境中,相对于其主流媒介而言,以母国文化为主要信息内容的媒介。泛指在海外创办或母国媒体在海外落地,根植于母国经济文化的媒介。移民传播媒介跨越边界,进入异域的传播空间,从而构建起另一种传媒格局。 一、移民传媒的人种学背景 从人种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存在不同的种族,各自属于在繁殖上隔离的群体,他们在地理位置上也相对隔离,不同的文化、语言、宗教、意识形态等传统由此而生。人类学的一些理论强调人的本性和遗传因素对文化传统的影响,并从种族遗传性来解释文化的差异。大多数人类学家主张的观点是:文化扎根于每个人,但同时人的本能、性情又反映在文化中。人类学家罗伯特·F·莫非就提出人类性格的许多共性来源于人类所处环境的共性,并且是在一定环境中人的经历、学习和社会活动的产物。环境中的差异和共性就导致了人类的差异和共性,从而产生了相同和不同的文化传统。[3] 因此,不同族群之间的差异除了生物性之外,更主要的是建立在主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而异族之间的冲突,起因也在于不同的文化传统、政治立场与经济效益。在全球化的传播环境中,文化界限被轻易打破,原有的文化传统遭到“异文化”的影响,在新的语境中难免需要进行调整与重构。一些根植于母国文化的价值观念,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往往会变得模糊不清或错综复杂。尤其是基于人种差别基础上的差异,则需要更为漫长的历才能融合。前苏联文学家杰缅季耶夫曾指出:民族性是个人终生的、几乎是最稳定的社会特征。人的贫富可能变化,社会的、阶级的和党派的属性可能变化,还可以改变宗教信仰。然而,人的民族性则是亘古不变的。当人在自己的民族属性事实中寻找自尊的源泉时,民族情感就能起到补偿作用。[4] 而移民传媒就是为了在异文化的空间中争取本民族的话语权,建立与当地主流文化平等自由的对话空间,以消除基于文化差异的主流人群对边缘人群的偏见及成见,同时也能增进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的融合。 尽管对于每个国家而言,将不同的种族,包括来自其他国家的移民融合在一起成一个整体是一种基于现实的设想,但这种“熔炉”论的理想在实践中困难重重。当面对异族文化的时候,人们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文化是否承认或反对这种他族文化,如何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本族文化的稳定性?所以,大量的海外移民以及少数族裔仍然被排斥在当地的主流社会之外,并没有融入本国的主流文化,他们对该国社会的主流文化生活也缺乏绝对的归宿感。比如美国社会中的华人、意大利人、希腊人、墨西哥人等,都拥有自己社交活动的社区与空间,其深刻的民族特性很难在短时间消失或者淡化。 在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全球化思想的提倡,使得人们为打造“共同的消费群体”而努力。当异质文化处于强势状态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促使自身与其同化,渐渐培养起相同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欲望,也可能会不断寻求巩固自身原有文化的渠道。一般而言,海外移民在居住国处于被处于强势地位的异质文化包围的境地。为了解决移民社会地位内在的脆弱性,移民传媒搭建起了海外移民受众之间的桥梁,并成为强化母国文化的有效工具。于是拥有不同的民族根源、来自不同地区、拥有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肤色的移民,在异质文化的大环境下,在不同的社会生活空间中实现各自的尊严与平等的理想,并继续追求自由、公正与机会的权利。 身处异质文化包围的受众,通过对移民传媒信息的接触与消费,能够帮助其寻求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移民原有的身份特征或者归属感由于时空的阻隔而遭遇到各种障碍,不利于与其本国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人种学的研究表明,移民传媒能使受众在全球化危机中构建(重建)其固有的身份特征 [5],当今新的世界格局与态势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移民的民族自觉性增长,对传统文化的皈依加强了。例如在美国的传媒消费者之中,有2900万的外来移民及其后裔,即美国30%的成年人,不只经常接触移民传媒,而且他们喜欢选择自己族裔传媒,其接触频率远在主流传媒之上。[6] 由此可以看出,移民传媒在构筑受众与其母国文化交流空间方面作用不可小觑。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虽然文化不断交融,但并未导致完全的同质化。传媒集团大规模的跨国发展,一些外来的文化价值观也随之跨地域的传播,但是独特的民族性表达仍然受到极大的重视。居住在他国的移民,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民族身份定位”,即作为某一民族成员其共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信仰是什么。他们可能因为母国文化传统而产生优越感,比如法国人,也可能有自卑情绪,如来自贫困国家和地区的移民。这些不同的接受心态,将会影响媒体信息的接受与传播。另一个思考的焦点则是移民受众在异质文化空间中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认为某一文化系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在于自身心理和人格结构中,并自觉循之以评价事物,规范行为 [7]。每一种文化都存在着在某一个参照背景下的“自我形象”。来自于其他国家的移民,是被强制性地抛入一个新的参照背景之中,所以他需要重新识别自己。每个民族与国家的文化适应方式受制于自身的历史与传统,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冲突便是文化认同的危机。在海外的移民人群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文化认同,而移民传媒正是文化认同的其中一个支点。 在海外的文化环境中,移民对本国相关信息的获取往往十分有限。尽管如此,这样的信息获取仍然是他们争取自我身份认同和寻求归宿感的有效手段,并以此作为与母国的文化连接。从主流文化对这些移民的态度来看,一方面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亚文化,另一方面又要对其进行限制,使其处于从属状态,以免影响其主流文化的强势地位。这些亚文化群形成的时候,一个个以之为中心的价值共同体也就出现了。在这个过程中,传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一个连接各个独立个体的纽带,也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不断强化其母国的经济文化影响。 二、移民传媒状况 (一)移民传媒的受众群。1、从受众的组成来看,以移民为主。虽然移民传媒的传播内容与其母国文化有着极大的联系,但由于其传播的特殊性和针对性,使大多数的消费群集中在移民当中。当然,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其受众有了进一步的扩大。非移民也能够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等获取移民传媒的信息。由于居住国主流媒介无论从信息的权威性、丰富性,以及影响力都远远胜于移民传媒,从而导致移民传媒的受众处于一种边缘状态。随着移民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相互交融,受众的构成也会发生变化。 2、从移民传媒受众接受心理来看,由于其所处环境存在着与自己母国文化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冲突,受众渴望寻求到民族和文化的归宿感,于是,他们对本国信息更加渴求。移民虽然生活在异文化的环境中,但他们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原有的风俗与习惯,并希望将这种传统代代相传。因此移民传媒一方面是向移民提供所在国的信息,使其更快更好的融入当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是提供母国的信息,以维系其与母国在文化与情感上的交流。 3、不同民族的移民媒体接触来看,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亚裔移民中各语种存在很大的分化:来自中国、韩国和越南的移民非常依赖于本民族语言媒体获取信息;而印度人、日本人和菲律宾人中,移民媒体的主要受众比例仅为个位数。西班牙移民对本民族的媒体最忠诚,87%的人称自己经常接触西班牙语媒体;其它四个少数群体中,也各有64%的人收听、收看、或是阅读母语新闻。在网络媒体的受众中,阿拉伯语网站吸引了美国76%的本语种移民;亚裔移民中也有三分之二愿意登陆自己的母语网站了解窗外事;非洲和美国原住民人中有一半人愿意这样做。[8] 而传播学者罗伯特·帕克在其经典著作《移民报刊及其控制》一书中就不同民族背景的受众对美国文化的忠诚度,以及主流文化对移民报刊的控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二)移民传媒的特殊地位。海外移民传媒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移民母国媒体的延伸,又是所在国传媒体系的组成部分。不仅存在于所在国的移民聚居地,也存在于居住国的传媒大环境中。对于移民而言,它具有心理上的接近性,可以说是一种近距离的传播。 与本土传媒相比,移民传媒的政治色彩(或意识形态色彩)更弱一些。因为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和平稳定的建设时期,同时,移民在居住国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当地社会和经济活动中。于是党同伐异、政治攻讦一类的内容在居住国的传媒环境中不再受欢迎,代之而起的是读者对母国信息的关注和对具有民族特色内容的需求。为了适应移民受众的需求,移民传媒尽力增加读者感兴趣的相关的内容。如法国的《欧洲日报》不但开始采用中国新闻社的稿件,而且一稿多用。菲律宾的《联合日报》每周定期刊登对中国大陆各项改革措施的评论,有时直接使用来自中国大陆的电讯稿和特稿。这就使得不同政治派别、不同立场的传媒相异性大为降低,从而凸现出更丰富的实用性信息。[9]

转贴于 (三) 移民传媒的发展现状。世界上的移民报刊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发达,移民数量众多的国家和地区,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东南亚等。以美国的移民报刊为例,来自阿拉伯地区的移民报刊主要有:《阿拉伯之声》(Arab Voice)、《金字塔报》(Al-Ahram Newspaper),华人移民报刊影响较大的有《明报》(Ming Pao Daily News)、《星岛日报》(Sing Tao Daily)、印度移民报刊有《印度邮报》(India Today)、《印度论坛报》(IndiaTribune)、韩国移民报刊有《韩国日报》(the Korean Daily News)等等。[10] 单从华文移民传媒来看,第一个移民华文传媒兴起的地区是北美。20年前,美国的华文报业市场基本由部份台湾和香港移民所办的中文周报、月刊,以及以台湾、香港地区为总部的华文报业集团通过美东、美西版的形式进入纽约、旧金山、洛杉矶的唐人区。自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大陆新移民创办的华文报纸则占据了绝对优势。其次是在加拿大。加拿大目前约有100万左右的华人,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华文报业的市场同美国情形类似,主要由香港和台湾移民所垄断,其表现形式是以香港和台湾为大本营的华文报业集团所办的《世界日报》、《台湾日报》和《星岛日报》、《明报》(加东或加西版)一统天下。目前全加拿大大约有30家左右的华文报纸,其中有70%以上为90年代以来由中国大陆新移民创办的华文报纸。 其次是澳洲。数字表明:澳大利亚现有的2000万人口中约有100万外来移民,其中有近50万是华人移民。澳大利亚现有的华文移民报刊主要有《澳华时报》、《星岛日报》澳洲版、《新报》澳洲版以及《华联时报》。 第三个移民传媒的热点地区是日本。在日华人数量的猛增是日本华文报纸得以确立的基础,目前在日本登录的中国人近40万。主要的移民报刊有《中国经济新闻报》、《中文导报》等。[11] 另一方面,移民传媒的载体也在发生变化。最初,移民传媒主要表现为各种纸质媒体的创办,如报纸与刊物。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电子媒介以及网络也成为移民传媒的重要载体,移民传媒也借此扩大了影响,在更大范围内将同一民族,同一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 三、全球化语境中移民传媒的生存局限与发展空间 移民传媒所构建的是两种本土文化认同,一种关于地域,一种关于民族。从所在国的现状来看,多种来自母国的文化与价值观跨越国界,并对移民国家中的文化构成做出了新的阐释。另一方面,由于所在国主流文化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移民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忠诚度。[12] 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从人们世代相因,习以为常的本土文化立场考察事物的观点之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视野,那就是从跨国的、跨文化的层面去考察传统文化,这种立场、角度和思路的转换必然会带来新的认知和理解,并因此促成对民族与传统的再发现和再认识。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如何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增强移民传媒自身的凝聚力和文化影响。 随着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移民的组成也开始发生变化,老移民移居海外更多的是为生计所迫,属“谋生型移民”,出国的途径也多是通过亲属移民和劳务移民的方式,血缘和地缘特色重。而现在的新移民则很多是髙学历的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他们出国的途径更多的是通过出国留学或技术移民的方式,这批人到海外寻求的是更好的生活品质和工作环境。据一项调查显示:北京清华大学的工科学生约有80%流向美国,而北京大学的理科学生则有76%到美国深造。[13] 一般而言,旧移民由于语言能力的有限以及文化传统的本能排斥,所以往往生活在同一族群与共同的文化圈,所以移民传媒较为兴盛,并且其传播内容也主要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作为新移民而言,他们具有更强的海外文化适应能力,但从现状来看,新移民仍然对民族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与认同,从社会交往来看,与本族裔接触的频率仍然很高。[14] 新移民传媒仍然十分繁荣。 从当前的移民传媒发展来看,不仅仅是单一的报刊媒介,如今已形成多种媒体同存的局面。在移民聚集的北美、西欧、东南亚等地,逐步形成了广播中心与电视中心,并且出现了卫星电视。随着网络媒体的兴盛,一些留学生纷纷创办了网络杂志,传统报刊的电子版也随之兴起。使得移民传媒的受众群体进一步扩大,从而显示出了新的生机。可见,每一次传播科技的改变与更新,都推动了新媒体的出现,同时也促成了原有的移民报刊进一步发展。 另外,集团化也是移民传媒的另一种发展趋势。例如华文传媒中的泛华传媒集团(Global China Group Holdings Ltd., H.GC),目前,该集团已经在澳大利亚、北美和英国出版16种报刊,在全球的发行量据称已达20万份,读者约有200万人。[15] 虽然移民媒体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它毕竟是一种外来文化的载体,这就导致它在现居国的发展,仍然受到某种程度的局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从信息的获取上看,移民传媒难于主流媒体,尤其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更是如此。美国纽约独立媒体协会在今年3月16日公布了一份调查,调查对象为纽约市及周边地区32家移民媒体。结果显示,75%的被调查者认为主流媒体的员工比他们更容易从政府获得信息,85%的被调查者认为联邦官员没有向他们提供具体或有用的信息。[16] 从媒体结构来看,大多数的传媒产业都集中在主流媒体的手中,并主导着所在国的舆论。以美国为例,少数大型传媒公司垄断了全国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信息传播业务。而对主流和精英舆论有重要影响并能左右国际舆论的是3家报业集团:《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及其旗下控制的其他传媒《国际先驱论坛报》、《波士顿环球报》、《新闻周刊》等等。[17] 从媒介发展所需的资金来看,移民媒体往往较为缺乏。与主流媒体相比,移民媒体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援,广告收入与市场空间都相对较低。在美国,每年的广告花费为1千5百亿美元,但是只有30亿流向移民媒体。 由于没有充足的财力支持,就会导致移民媒体从业人员、以及信息源的缺乏,并进一步影响其新闻资源的获取。 因此,在当今的传媒环境中,移民传媒的发展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以探索更为广阔的空间。不过,我们必须看到,在这样的传媒环境中,移民传媒仍然有着不小的发展空间来增强其自身的凝聚力。 一方面,移民媒体应加强与主流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在居住国的主流强势文化的包围中,移民媒体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比如报道内容以及受众群的拓展等方面,主流媒体往往有更大的优势,移民媒体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但是,涉及移民母国文化及事务的时候,主流媒体在新闻资源和报道角度上又存在着局限性,容易导致报道失实,误导公众舆论。而移民媒体在此时就能利用对其本土文化的熟悉而体现出优势。所以,应尽可能进行两类媒体的相互沟通,以获取更为充足的信息资源。 另一方面,移民媒体应加强言论的力量。由于与主流媒体存在着文化传统、价值观以及新闻理念等的差别,移民媒体对于新闻事件的评价和观点与主流媒体不同。尤其是关于移民母国事务的观点性报道,更应该以贴近本土受众的视角发表与主流媒体不同的意见,并对居住国的政策做出透彻的分析。由于主流媒体缺乏表达这类意见的空间,而移民传媒正好能弥补这一不足。 四、结 语 在异质文化土壤中培养起来的移民传媒,是适应多样化的地域或族群的特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在实践中也表现出了种种传播人种学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族群文化传播和接受的特质,不仅仅表现出与居住国的主流传媒不同的传播模式,还影响了世界传媒的环境与结构,同时也有助于建构从属于不同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的移民受众身份认同机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或民族的移民对其母国文化的忠诚度也有着差别。因此,我们不仅仅强调移民传媒在保证文化传统完整性方面的作用,同时必须认识到其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存在。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移民传媒在构建世界文化多元格局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注释: [1] 王宁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5页。 [2] 李焰著:《少数族裔媒体:藏在美国主流媒体身后的传媒巨人》,人民网,2005-08-01。 [3] [美]罗伯特·F·莫非著:《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吴枚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第126页。 [4] 王宁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7页。 [5] Grounding the displaced: Local media reception in a transnational context, Victor Sampedro.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New York: Spring 1998.Vol.48, Iss. 2; pg. 125, 19 pgs。 [6] 李焰著:《少数族裔媒体:藏在美国主流媒体身后的传媒巨人》,人民网,2005-08-05。 [7] 陈明著:《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补议》,wsjk.com.cn,2005-07-26。 [8] 李焰著:《少数族裔媒体:藏在美国主流媒体身后的传媒巨人》,人民网,2005-08-05。 [9] 程曼丽著:《关于海外华文传媒的战略性思考》,《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3期。 gothamgazette.com/citizen/immigrant_press.shtml,2005-08-01。 [10] 夏春平著:《新移民华文报刊成因、区域流向及特点》,sina.com.cn ,2003-08-08。 [11] Constructing a transnational, multilocal sense of belonging: An analysis of Ming Pao (West Canadian edition)。 [12] 夏春平著:《新移民华文报刊成因、区域流向及特点》,sina.com.cn, 2003-08-08。 [13] 若容著:《加拿大经验、种族与文化及其他》,加西生活网,westca.com,2005-3-28。 [14] 《海外华文传媒集团的发展》,传媒研究网 ,2005-03-23 [15] 《调查:纽约少数族裔媒体记者受政府机构歧视》,qianlong.com, 2005-03-22。 [16] 《传媒高度垄断:美国主流媒体的结构性消息封锁》,column.bokee.com/13613.html。 [17] 李焰著:《少数族裔媒体:藏在美国主流媒体身后的传媒巨人》,人民网,2005-08-05。

孔乙己全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内容 主问题 自主学习 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否能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所教的内容是否与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基本标准。当下,很多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上,不把功夫下在教什么上,心中想的只是“怎么教”的问题。比如怎样导入、怎样利用多媒体、组织什么活动、怎样体现“合作”等等。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内容,“怎么教”服务于“教什么”。语文课堂教学的失败、无效,问题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1]。过分地关注教学方法,就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课堂教学,与适宜的教学设计南辕北辙,就可能把教师的教转变为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变为教师的“独角戏”。

教是为了帮助学生学,最终也要落实到学生的学[2]。教学方法是操作层面,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安排合适的教学步骤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评价这些方法和步骤的合理性。那么到底应该“教什么”呢?笔者认为,从一些优秀教师和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切实地体会到语文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与合适性。本文以一堂余映潮老师教授《孔乙己》的课为例,以具体代抽象,对余映潮老师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良好教学情境的创生作一番了解,学习其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的方法,了解余老师是如何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从而指导教师选择和组织合适的语文教学内容,进而解决语文教学“教什么”这个问题。

一、主问题教学内容选择,整体理解文本

纵观《孔乙己》这整堂课,余老师都是将几个主要的问题当作整个课堂的一个中心来组织,是贯穿课堂的主线,这也是余老师课堂上的最大的一个亮点。以整体理解的方式建构起整个课堂的教学情境与氛围,给学生创造出一个有效的学习空间,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整体上理解文本,从全文的角度审视文本内容,最终起到了以简驭繁、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在带领学生深入探究文本时,余老师以“茴香豆的妙用之赏析”“孔乙己的挨打之赏析”这两个问题为主线,让学生独立思考,谈谈自己的感受,这两个方面是贯穿全文的,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孔乙己的一生和当时的整个社会背景,从而起到揭示全文主旨的作用。课堂上,学生在独立思考的条件下,都能将自己对这两方面的理解表述出来,课堂氛围积极、活跃。从教学思路来看,余老师选择了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的两个点来形成教学的“主问题”,这个主问题也是教学的一条主要的线索,带领着学生去阅读和思考,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怀着探究的兴趣进入文本,圈点勾画,深化对课文的认识,品味咀嚼、思考表达、参与讨论、听取点拨,真可谓是集“听、说、读、写”于一体,发挥了语文课堂应该有的效果。归根结底,这也是借“主问题教学内容选择”这一东风,达到生动活泼的立体式双向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构的结果。

二、把课堂交给学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一个基本的理念加以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有自觉的意识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的过程。[3]这就需要语文教学活动能够挖掘、尊重和鼓励学生的这种阅读和表达愿望,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文本,自己去感悟和体验,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达到提高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目的。

具体说来,余老师在教授《孔乙己》这堂课伊始,就让学生自己读背景材料,学生自己理解孔乙己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为更深入全面地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同时在解读文本之前,单独给出学生自己独立阅读的时间,得到对于孔乙己的深入的、个性化的体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接下来再让学生初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才能有感而发。在课堂教学进行的过程中,余老师多次提到要留出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指导学生让自己的笔变得更敏捷,及时记录下自己个性化的感悟。同时,尊重学生发表个性化的见解与观点,多次对学生的独到见解表示赞扬与鼓励,始终让学生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自己去学习、探究,把课堂交给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能够自己思考、感悟,从而真正把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三、横向比读加纵向品读,深入探究文本

如何根据教材内容,重构出自己的教学内容,是语文老师所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既能够让学生充分领会到文本的内容与主旨,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语文素养,许多老师对此毫无头绪、无所适从。余映潮老师在教《孔乙己》的时候告诉我们要采取横向比读和纵向品读相结合的办法,来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横向比读,就是把所读的内容与其他内容相比较,和全篇内容相比较,将所读的内容置于全篇的大背景之下,学生就会更全面地把握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和它在全文所起到的作用。纵向品读,就是对某一个话题或某一片段进行深入的探究,探究其深层次的含义,探究作者想通过这段文本告诉我们什么,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余老师提出让学生对比孔乙己的挨打与众人的笑,对比孔乙己的出场与退场,对比孔乙己的正常与残疾等方面,让学生能够通过横向的比读,更深入地了解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同时,让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如提出孔乙己与酒、孔乙己与偷、众人的笑、孔乙己的手、钱数等方面做专题的欣赏,纵向品读。鼓励学生探究这些话题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意义,从而对课文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横向比读和纵向品读,学生既能够横向从全篇的角度来整体理解文本,又能够纵向更深入地探究文本内涵,达到了让学生透彻理解文本、领悟文本,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

四、知识与能力兼顾,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4],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了语文课程实施和培养目标的中心。与此同时,“语文能力”也成为语文新课标的核心词汇。那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成为了衡量一个教师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与合适性的最终标尺。

综观余映潮老师的课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常做听课笔记、整体而有效地对文本进行解读、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都着眼于听、说、读、写相结合,都着眼于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兼顾,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指导思想。余老师讲授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听的能力、在让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和感受时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在横向比读和纵向品读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在听课笔记和写出自己的见解的过程中提升了写的能力。这也体现出了余映潮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单单着眼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增长,也着力于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体现了一种“大语文观”,也是语文课程“开放而有活力”的具体体现,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师最先需要思考的问题,选择合理的切合学生学情与水平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关键。余老师根据文本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以主问题贯穿,以横向比读和纵向品读深入等教学方法,切实地把课堂交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是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践行。笔者相信,余老师讲授《孔乙己》的这堂课因其合理的教学内容选择、简约朴实的教学风格定会在语文教育界产生更大的影响,带给我们更多弥足珍贵的启示。

注释:

[1][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页,第19页。

[3]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相关期刊更多

药学与临床研究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农药研究与应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领导小组办公室

压力容器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