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雷锋的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校园;学雷锋;常态化;理念解析;实现路径
一、学雷锋常态化的提出
北京雷锋小学39年坚持续写《雷锋日记》,坚持培养雷锋精神,让“雷锋”成为北京的常住市民,使学雷锋成为了常态化。学雷锋常态化的核心是延续传承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重要内容,学习雷锋精神是当前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学雷锋常态化的提出赋予了“学雷锋”的全新理念。“常态化”就是将非常规、不普通、不平常的事物或状态转变成正常、普通、平常的状态。[1]学雷锋常态化是旨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个人品德建设,聚焦于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注重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新时期的“学雷锋”是全民参与的精神建设,“常态化”成为新时期学雷锋活动的主题。
学雷锋常态化强调以青少年为重点,学雷锋活动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纳入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全国青少年学生要广泛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面发展一代新人”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学雷锋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深入推进以雷锋精神为重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雷锋式学校”、“雷锋式班级”、“雷锋式青少年”创建和命名活动。校园是青少年实践学雷锋精神的主阵地,校园学雷锋常态化建设的实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新形势下校园学雷锋常态化的理念解析
校园学雷锋常态化作为校园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校园学雷锋的理念转变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其新时期的时念伴随着道德建设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一)从政策性到常态化的发展
雷锋精神是在政策环境中不断传承的。学校组织开展“学雷锋月”、“学雷锋周”、“学雷锋日”等各种活动来学习、弘扬、践行雷锋精神,然而在政策环境下的学雷锋容易形成阶段性,形式化的不良效果,形成“为了学雷锋而学雷锋”的尴尬局面,而学雷锋常态化是突破此类难题的关键。校园学雷锋常态化是将学雷锋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推进雷锋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雷锋精神的一代新人,引导广大师生努力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传播、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
(二)从模仿行为到内化精神的转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最富有模仿性的生物,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模仿行为,而榜样则是模仿行为发生的关键。[2]对先进人物和事迹的效仿是提升道德觉悟和修养的直接途径,然而校园学雷锋常态化需要从模仿行为向内化精神进行转化。内化雷锋精神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需要。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雷锋精神感化思想、提升觉悟,让雷锋精神内化为价值观来指导实践活动,价值观的指导相对于模仿行为更具有科学性和稳定性。
(三)从雷锋精神到民族精神的升华
雷锋精神具有时代性,不同时代的雷锋精神凝聚着不同时代的价值观;雷锋精神具有民族性,雷锋精神是时代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雷锋精神在形式和内容上体现着时代性和创新性,例如“希望工程”、“志愿服务”等雷锋精神的核心是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校园学雷锋常态化是对雷锋精神的弘扬,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践行。以校园学雷锋常态化为契机推进学生的民族精神建设,是校园道德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培养振兴民族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三、新形势下校园学雷锋常态化实现路径的思考
校园学雷锋是学校榜样教育的典型示范。榜样教育就是利用榜样的影响与作用,实现教育或教化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3]而学校榜样教育可以定义为:利用榜样的影响与作用,实现学校教育或教化目的的学校实践活动。榜样教育在中国现代的道德教育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榜样教育中,榜样范例作为思想道德信息的承载体,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具体的道德期望和行为动力。[4]而在学校的榜样教育中,榜样典型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行为参照,是学生的道德模范。雷锋是学校教育的永恒榜样,那么如何实现学雷锋常态化,将雷锋精神在校园发扬光大?
(一)树立校园的雷锋榜样
“榜样人物对青少年的励志教育作用较大”[5],以学校自身的特性为视角,树立校园雷锋榜样是实现学雷锋常态化的有效路径。“58.1%的青少年认为榜样形象‘神话’、‘纯化’”,“48.4%的青少年认为榜样多是‘高、大、全’的完人形象”,“那些有血有肉的常人,既有缺点又有人格魅力的榜样更容易为人接受,让人觉得真实,可触摸,学得到,进而能激发学习追赶的欲望和力量”。[6]校园的雷锋榜样生活在学生的身边,是真实、可信、亲切的,是青少年学生乐于接受、愿意学习的榜样形象,能够更充分的发挥榜样的励志教育作用。
(二)开展践行雷锋精神的教育实践活动
通过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宣传专栏、组织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开展活动;组织学生通过主题演讲、报告座谈、读书征文等多种形式来了解雷锋的先进事迹,感悟雷锋时代精神。积极倡导鼓励师生参加内容丰富的学雷锋实践活动和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实践中,亲身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丰富校园网络的学雷锋资源,通过网络教育宣传来弘扬雷锋精神。推动雷锋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使雷锋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校园文化软实力践行雷锋精神。
(三)丰富校园弘扬雷锋精神的书籍、影视资源
名人记实传记对青少年影响很大,“名人传记”在青少年励志教育作用最大的书籍中排行第一,占总人数的20.0%。[7]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得出,学校的榜样教育要丰富雷锋精神的相关书籍,使学生在读书阅读中了解认知雷锋精神,感悟学习雷锋精神。由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青少年认为用榜样对其进行励志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中观看与榜样人物有关的影视片排第一。充分利用校园里的媒体资源,借助观看影视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推动校园学雷锋常态化的实现。
(四)携手学生父母、优秀企业家共同推进学校榜样教育
从榜样教育的实效性来看,社会所认同和推崇的榜样人物必须得到学生个体的认同和学习,才能达到榜样教育实际所预设的教育效果[8],而校园榜样的选择也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学习。调查结果显示,父母对青少年所起到的励志教育作用最大,其比例占45.9%,高居榜首。[9]优秀企业家以43.7%的比例位居第二,牛根生、史玉柱、张瑞敏等这样一批当代中国优秀企业家们成为如今青少年耳熟能详的偶像。[10]学生父母和优秀企业家将成为校园学雷锋常态化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光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胡娟.论榜样的激励作用及其机制的重构[J].职业圈,2007(6).
[3]文晶晶.榜样教育的当代价值及实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4]徐美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吗?――对我国榜样教育的反思与构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7.
[5][6][7][9][10]李祖超,邵敏.青少年榜样激励与励志教育现状研究――基于全国8省(市)青少年问卷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
【关键词】《成都晚报》 典型报道 官方话语 民间话语
一、研究背景
1963年3月5日,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因此,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从1963年到2012年,我国的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50年间,“学雷锋”报道中雷锋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媒体定位与话语表达的关系如何成为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创刊于1956年5月1日的《成都晚报》。选择《成都晚报》的原因,一是《成都晚报》创刊时间早,见证了“学雷锋”报道的全过程;二是《成都晚报》的身份经历了党报到都市报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不同类型报纸典型报道的侧重点。
二、研究方法
本文将1963-2012年这段时间分为四个阶段,即之前、期间、改革开放初期和新时期。对同一份报纸不同时期的报道差异进行比较。具体而言,以《成都晚报》1963—2012年间的“学雷锋”报道为研究对象(部分年份3月5日没有报道,因而选择3月6日的学雷锋报道),对其报道数量、消息来源、体裁种类、表达主题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内容
1、数量分析——“学雷锋”报道的数量统计
从图1可以看出《成都晚报》的“学雷锋”报道的数量呈递减的趋势。在2001年7月1日改版前,《成都晚报》作为市委机关报,对“学雷锋”报道较多,1963年(8篇),1973(4篇),1981(6篇),1997年(4篇)。而在2001年7月1日改版之后,《成都晚报》改为都市报,“学雷锋”报道的数量有所减少,这种减少的现象,笔者认为可能是由于《成都晚报》的定位发生了变化的缘故。
2、来源分析——“学雷锋”报道消息来源为“新华社”所占的百分比
新华社是我国的国家通讯社,可以看做是政府用来设置媒介议程的机构。笔者此处用新华社的稿件代表政府的议程设置。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成都晚报》改版之前,报纸较多转载新华社的稿件,其中1970年、1976年、1991年的“学雷锋”的报道全部采用新华社稿件,这一时期《成都晚报》多配合全国对雷锋精神的宣传,执行党报的职能,进行了“以雷锋为榜样 做的好战士”,“发扬‘钉子’精神”,“认真读书刻苦学习发扬雷锋精神,献身四化建设”等议题设置。
3、体裁分析——“学雷锋”报道中各类题材的百分比
从图3可以看出,“学雷锋”报道的体裁种类如图片报道、人物专访、杂文等比例有所增加。其中图片报道的数量从最初的8%增加到11%,而消息的数量从原来的50%下降到如今的39%,在新时期增加了人物专访这类体裁,并占到了20%。而对“雷锋精神”的多角度报道,表明了对受众需求的重视和反馈。值得注意的是,评论类从期间的17%,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1%,再到新时期的2%呈递减趋势。笔者认为这一变化与该报由党报向都市报的转变有关。
4、报道主题
通过对《成都晚报》1963—2012年的“学雷锋”报道的整理分析,笔者发现其不同时期所弘扬的雷锋精神在内容上有差异,下表总结了不同时期重点宣传的雷锋精神所体现的内涵。
四、研究结论及思考
从《成都晚报》1963—2012年的“学雷锋”报道的量化统计和分析中可以看出,报道在数量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尤其从2001年开始,即该报改版之后,反映市民生活的报道增多。
1、《成都晚报》改版前对“雷锋精神”的宣传化传播
改版前,《成都晚报》是成都市的市委机关报,即作为“喉舌”的党报形态存在。对照各个研究阶段的历史背景来看,“雷锋”精神与当时政府所要弘扬的主旋律密切相关。作为党报的《成都晚报》报道内容所呈现出的媒介议程受到了政府议程的直接影响。如在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国之要务,在这一时期,“雷锋精神”的宣传重点为干一行爱一行的“螺丝钉精神”,以及讲文明树新风与甘愿吃苦、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因此,从不同时期报道中雷锋精神的内涵变化可以看出典型报道是承担着宣传任务,无论媒介框架如何转变,都可看成是党报的宣传任务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变化而发生的转变。
2、《成都晚报》改版后“学雷锋”报道变化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两种话语形式,这两种话语彼此博弈,互融互动。所谓官方话语,主要由党和政府传达公共政策权威信息而形成,以政府文件公告、法律法规、新闻会、大众媒介等为传播载体。②而民间话语相对独立,在相对的宽松的个人话语的环境中形成与官方话语有一定交错的民间话语空间。从《成都晚报》对于“学雷锋”的报道的量化分析及变化(2001年改版前后)来看,典型形象报道减少,报纸官方话语形态的弱化而相应的民间话语借助报纸这一平台呈现崛起之势,作为都市报的《成都晚报》在进行典型形象报道时,极少采用新华社稿件,注重对形象塑造的市民化解读,对于这种内在话语方式转向的动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新闻传播观念的转变,新闻业的商业属性。典型报道是我国当代新闻业的一个独特新闻样式,甘惜分教授认为,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典型报道从它产生起就与党和政府的方针相一致,带有为政治服务的强烈色彩。《成都晚报》1963—2012年的“学雷锋”报道体现了我国新闻业的事业属性。
改革开放以来,在基本的事业属性不变的前提下,新闻媒介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媒介进入市场,以广告和发行收入维持自身运作。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闻事业的商业属性凸显出来。就新闻观念而言,由“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转变,承认新闻的商品性和受众的重要地位。《成都晚报》向都市报转型,注重报纸的服务性,体现了其探索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之道的有益尝试。
(2)利益群体多元化及对发声平台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分工专业化和利益分配多元化,受众观念及受众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要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媒体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就要改变,特别是面对受众的表达意识,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媒体更应成为他们的发声平台。
通过对《成都晚报》1963—2012年“学雷锋”典型报道的统计和分析,笔者认为《成都晚报》可以看作是我国新闻观念嬗变、新闻改革深化以及报业自身发展的一个缩影。尤其改版后的《成都晚报》以都市报的形态出现,积极引导大众参与社会,即使是“学雷锋”报道也多从受众角度进行解读,体现了受众地位的提高和民间话语的逐渐崛起。
参考文献
①陈阳,《青年典型人物的建构与嬗变——〈人民日报〉塑造的雷锋形象(1963
-2003)》[J].《国际新闻界》,2008(3)
②何舟,《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路向》[J].《新闻大学》,2008年夏季刊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六中全会、自治区十届二次全会、兵团六届十七次全会、师市八届三次全会精神,根据中央、自治区及兵团文明办的有关要求,拟在3月5日前后,以“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环境”为主题,深入开展“雷锋就在我身边”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发展,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党的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意义
雷锋同志是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中涌现出的光辉楷模,以短暂的一生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诗篇,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思想道德丰碑,是人们学习的光辉榜样。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我们党的先进本色,内涵十分丰富、意蕴十分深刻,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当前,要大力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弘扬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新形式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对于激发人们思想道德建设热情,倡导文明新风,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对于凝聚干部群众的意志和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成全社会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总体要求
各相关单位和各级志愿者组织要抓住本次“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的契机,充分把握当前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意义,以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以社会志愿服务为载体,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广泛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并进一步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扩展志愿服务项目,让更多的市民以志愿服务践行雷锋精神。报社、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要开辟宣传专栏,对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雷锋式模范人物进行宣传展播;各级志愿服务组织要充分利用户外LED电子屏、阅报栏、宣传栏、墙报、展板以及手机、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等大众媒体平台,大力弘扬“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服务理念,宣传“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引导人们学习志愿服务知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三、广泛开展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各单位要根据活动的总体安排,结合部门自身特点、行业特色、群体特征,围绕“宣传雷锋精神、学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发动党员干部、窗口服务行业人员带头学雷锋,重点策划开展学雷锋活动,形成示范效应。要鼓励青少年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要进一步突显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化,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深入发展。
1.开展“学雷锋 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学校、青年文明社区等志愿服务阵地,组织观看学雷锋专题教育片,开展学雷锋主题班日、主题队日等主题实践活动,发挥青少年学雷锋的骨干作用。企业、服务窗口单位及公共场所,广泛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传播雷锋精神;社区要适应居民需求,开展“学习雷锋、奉献爱心”服务活动,促进邻里关爱、建设和谐社区,使雷锋精神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
2.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把困难群众作为服务重点,通过“综合包户”、“结对帮助”等方式,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扶老助残志愿服务,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整合和挖掘公共服务资源,组织各类专业性机构深入社区和居民楼院,积极开展卫生保健、心理疏导、文化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志愿服务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
3.开展专业志愿服务队进社区专项活动。围绕建设文明石城,以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电器维修、理发织补、法律服务等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力争覆盖困难群众所需的各种服务。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采取灵活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推动企业、机关、学校、医院等成立专业志愿服务队进社区服务,引导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4.开展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社区、小区的道路、绿化地带、楼道等公共场所,整治脏乱差,实现洁齐美。动员和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和“垃圾减量分类”等环保理念和做法的宣传。
5.开展交通文明志愿服务活动。以“关爱生命 文明出行”为主题,围绕道路交通安全,组织交通文明志愿者在城市重要交通路口、路段、重要公共交通站点倡导文明交通行为,开展文明出行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全市交通文明建设,营造畅通有序的城市交通环境。
请各相关单位和各级志愿者组织于4月10日之前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内附3-5张活动图片)、“学雷锋”典型人物和事迹(1500字左右,配1-2张服务照片),报师市志愿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便媒体集中宣传报道。
联系人:张xx
一、活动内容
组织我镇全体镇村干部学习雷锋精神,大力开展学雷锋行动,保护环境,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使全体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活动时间:2016年3月至11月
三、活动主题
传承雷锋精神,倡导时代新风。
四、活动目的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眼于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着眼于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以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以社会志愿服务为载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广泛进行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雷锋式模范人物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形成践行雷锋精神、争当先进模范的生动局面,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
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学雷锋活动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好学习活动的各项任务,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张奎杰同志为组长,镇长赵杰同志、镇党委副书记唐良茂副同志为副组长,副镇长王宏亮同志、文化站站长刘鹏、宣传与精神文明建设业务员罗阳为成员的学雷锋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罗阳同志负责具体日常业务办理。
六、活动安排
1.营造“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氛围(3月1日—3月30日)。文化综合站负责学雷锋活动的宣传报道,制定学雷锋活动的新闻宣传方案,形成常态化的学雷锋活动宣传报道机制。通过言论评论、群众讨论等多种形式,扩大学雷锋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着力办好思想道德建设宣传专栏,加大思想道德建设正面宣传力度,营造抑恶扬善的舆论环境。
2.保护环境,美化xx(4月1日—11月30日)。由王宏亮带队,每周一、四定期对xx集镇环境进行治理、督查,重点治理对象为河道、街道,通过采取全体干部拾捡垃圾、规范集镇排污行为、改建垃圾池和垃圾定点堆放场等措施,保证河道无垃圾,街道整洁卫生,经营有序不占道,彻底改善集镇脏乱差现象。
3.关爱女童、献爱心、送温暖、扶弱助残营造和谐温馨xx(4月1日—11月30日)。一是摸底造册,分别建立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特别档案。对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情况深入了解,随时关注他们的动态。二是组成帮扶小组,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与镇村干部成为“手拉手”的亲人,架设起爱的桥梁。时常与留守儿童交流、沟通,掌握他们的思想和生活情况,辅导留守儿童学习,和他们一起游戏,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亲情的关怀与温暖;为空巢老人送去慰问品,为他们做饭,帮他们打扫卫生,与他们聊天、谈心,让空巢老人“巢空心不空”。
4、总结交流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各村要认真总结本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并将年度活动总结、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报镇学雷锋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镇学雷锋活动领导小组将组织评选先进村及先进个人,并进行表彰奖励。
七、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全体镇村干部要充分认识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积极参与,广泛动员。
一、活动宗旨
围绕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的精神,以校园及其周边为活动场所,以志愿者为大体活动的主要载体,动员全校师生参加“学雷锋”系列活动。向学校周边娱乐场所扩展,宣传助人为乐,积极做到助人为乐,使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在全社会掀起以学习雷锋精神为主的助人为乐的浪潮。
二、活动主题
“向雷锋同志学习,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
三、活动口号
向雷锋同志学习
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活动前准备
1、宣传组制作有关展板对“学雷锋”活动进行宣传,并介绍雷锋同志的事迹。深入各班宣传学雷锋活动,并号召全校同学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
2、服务组同学分发传单,做好学雷锋活动的动员工作,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书。
五、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活动时间
把三月份作为学雷锋活动月,第二周为活动周
(二)活动地点
校园及校园周边街道,敬老院,聋哑儿童学校,各社区
(三)活动内容
1、开展“做文明市民”活动,3月5日组织服务组到附近主要街道清理白色垃圾。
2开展“为社会献爱心”活动,动员同学们为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捐款,为老人们献一片爱心。
3、3月6日请团委干部和文艺骨干到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到聋哑儿童学校看望儿童并带去慰问品和精彩的文娱节目。
4、要求队里的每位同学至少为社会、为学校做一件好事。
5、帮助各社区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并向他们宣传雷锋精神。
六、活动后期安排
1、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活动期间涌现的好人好事进行表彰。
2、把活动期间出现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材料上报到团委。
3、秘书组进行总结工作,总结要有照片,文字说明,使总结更具说服力,更生动。
4、宣传组对本次的活动成果进行宣传活动。
七、 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全面动员,“学雷锋”活动是我们志愿者服务大队展示团队热心服务他人宗旨体现的重要方式,各组成员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本学期的工作重中之重,抓紧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