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专科考研的条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高中毕业生是可以报自考本科的,因为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包括港澳台同胞,不受性别、年龄、学历、种族、民族、居住地、身体健康状况等条件限制,均可报考自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报考自考本科考生需在毕业前交验国家承认的专科学历证书,否则无法申领自考本科毕业证。
2、由于自考本科需要具有专科文凭,因此高中文凭的考生可以同时报考专科和本科,确保在本科毕业前能够提交专科学历证书,也可缩短了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的时间。同时,高中文凭的考生可以报名参加自考本科助学班,提高自考本科的通过率。自考本科助学班是由专业老师开课辅导,重视考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让考生能够更透彻了解自考本科课程的难点、重点、考点,掌握更全面的专业技能知识。
3、自考毕业生与统招毕业生享受同等的待遇,均可以用来升职加薪、考研、考公务员等。总的来讲,高中毕业可以自考本科,但不是对所有考生都是最好的打算。不同考生有不一样的科学发展道路,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个人能力判断最适合自己的路,作出合理规划。如果自己的能力无法判断或在专业上不了解的考生也可以咨询学梯教育在线老师。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肿瘤专业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R6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8-0096-02
临床实习是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连接点,是医学生走向临床工作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的环节[1]。临床实习的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医学生在进一步获得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进入医院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直接参与患者的诊治过程[2]。而肿瘤学专业学生不可回避地要遇到大量的肿瘤患者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在理论知识基础上的临床实习对肿瘤专业医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本文对影响肿瘤专业医学生实习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对策。
1 临床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
1.1 学生的心理因素
在实习初期,学生从学校走到医院实习医生的岗位上,角色的转换、环境和学习方式的变化等让实习学生有新奇感的同时,面对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差距,学生也会产生紧张和焦虑等负面情绪,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实习生活转变角色;到实习中期,随着实习生对实习生活逐步的适应,容易产生枯燥、厌烦等心理,学习的积极性降低,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影响实习质量;到实习后期,毕业、升学、就业等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对实习生活造成一定影响。部分实习生重视理论,并未认识到临床实习的重要性。临床实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主动学习,积极配合,主动思考,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协调人际关系,营造学习氛围,但部分学生思想准备不足,不重视临床实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消极对待,敷衍了事,存在出勤率不高的现象,直接影响实习质量。
1.2 考研和就业的压力
考研、就业与临床实习时间上的冲突,必然会对临床实习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有调查显示[3],在临床实习阶段有77.5%的实习生并不能把精力专注于实习工作上,在实习过程中,他们往往一半的时间忙于考研复习,一半的时间又忙于寻找就业岗位,大大消减了临床实习上的精力与时间。大四的临床实习与学生们的考研、就业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严重影响了实习质量。
1.3 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意识淡薄
作为高等院校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临床医师既是医生,为患者诊治,又是实习生的带教老师,这种双重身份使其承担的任务繁重,管理复杂,并且随着近年来高校扩大办学规模,扩大招生人数,增多了教学层次,使临床教师的带教任务越发繁重,一个老师同时带教进修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现象十分普遍,加上繁重的医疗工作量,明显精力不足,对学生的指导必定会减少,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临床实习质量。同时,很多带教老师并未重视学生的临床实习,缺乏责任心和教学意识,在各级医院往往存在着“重医轻教”的现象,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没有认识到临床教学也是医院的基本任务之一,缩减教学环节,敷衍了事[4],使学生的临床实习没有办法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对实习生的关心和监管也存在不足,学生分配完临床实习岗位后,学校基本不再过问和关心学生的实习情况,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的困难和负面情绪,学校缺乏相应的关心和引导。
1.4 医疗制度和新型医患关系的影响
现阶段,患者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不断增强的法律意识,促使医患关系走向平等的新型医患关系,作为医者必须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保护患者权益和隐私,必须有患者的知情同意才能进行临床的示教和操作演示,但患者为保护自己的隐私,往往会拒绝这种教学行为。出于医疗安全考虑,带教医生对学生的诊疗行为非常谨慎,不可能让学生独立诊治,且多数患者也会拒绝由实习学生独立为自己提供诊治,所以实习中,学生并没有为患者实际诊治的机会,只是参与一些辅的工作协助医生工作,有利于医疗安全,但是学生动手的机会并不多。目前在临床实习制度方面,鉴于医疗安全和规范管理的考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虽然也有了一些相关法规和制度,如规定正式病历不由实习生填写,也限制了学生的临床操作,但是在实习生的诊疗范围、诊疗程序、相关责任等问题上尚缺少相应的法律规范,未有明确规定,这些都使临床实习医学生的身份陷入尴尬,无法真正深入临床,在实践操作中得到提高,只能处于通过观摩和简单协助学习的阶段,难以达到实纲要求。
1.5 专业性太强
由于肿瘤医院80%以上是肿瘤患者,实习生可以见到在综合医院难得一见的各种类型的肿瘤疾病,但是对常见综合病症,特别是常见的急诊,就难以得到实习的机会。这使得那些毕业后没有机会进入肿瘤医院而进入综合医院的实习生缺乏对综合病症的认识,缺乏对常见多发综合征和急诊的处理常识,有不适应的过程。
2 提高临床实习质量的对策
2.1 帮助学生适应环境和转换角色
临床实习,学生开始成为一名临床的实习医生,面对学生在角色转换和环境变化带来的手足无措,带教老师应尽量帮助实习生熟悉医院的环境,了解学习内容和方法,多鼓励学生,帮助其建立信心,帮助其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其树立在与患者交往时的信心,对患者能做到大胆询问病史和查体,让其尽快学习和掌握实习医生应具备的医学知识,用医生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医生的视角对待患者,帮助学生迅速转换角色。
2.2 引导学生处理好考研、就业与实习之间的关系
对实习生进行岗前教育,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其对自己目前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引导其将实习、考研、就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帮助其疏导压力,正确引导学生,多和学生进行思想沟通,让其认识到临床实习的重要性。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弹性时间管理[5]。对于要考研的学生,在可以调整的范围内根据其报考专业的考试科目为其安排相应的实习内容,增加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根据其考试复习安排弹性实习时间,做到实习考研两不误。带教人员平时应对学生给予生活上的适当关心和帮助,引导其缓解压力,例如对准备就业的学生,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就业信息,帮助实习生了解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其自身条件,为其就业方向提供参考意见,让有限的实习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实习就业两不误。
2.3 合理协调实习与医患关系、制度的冲突
高尚的医德,就是要求医生对患者和社会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6]。在实习中要让学生懂得“先学做人,再学行医”的道理,首先应该让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深入心中。作为带教老师,应对所从事的医疗领域的知识充分掌握,能够以身作则,业务熟练,用实际行动给学生提供正确的临床思路,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在诊治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用良好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指导学生如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7]。在实习过程中,应在医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争取让实习生参与实践的机会。
2.4 增强师资力量,增强教学意识
作为具有救死扶伤和教书育人两种职能的教学基地医院,对其来说,医疗是基础,育人是目的[8]。在教学资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师资队伍,建立一支具有合理学历和职称结构、同时拥有经验丰富的一定稳定数量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医学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9]。应该使带教人员充分认识到临床实习并对其引起重视,对待实习医生,应当认真要求,耐心指导,熟悉教学大纲应该掌握的内容,与临床病例相结合进行科学教学,促使良好的教学相长风气的形成。各级领导需对临床实习工作充分重视,对带教工作制定合理的质量检查办法并实施,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感,提高其带教的积极性,带教老师之间多交流分享带教经验,互相学习,解决带教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同时,可建立学生对教师的监督制度,学生出科时进行自身考核的同时,也对带教老师进行教学评分,对其进行监督,同时学生的实习成绩也可与教师的业绩考核成绩挂钩,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进行教学制度建设,做好教学管理。不断制定和完善合理的教学规章制度以及合适的出科考试及评分办法,并在实践中对其不断科学化和系统化,要重视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技术考核。最后,要抓好实习期间的劳动纪律,让临床实习工作合理、有序、高效地进行,确保实习质量。
2.5 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向学生多联系常见多发病的相关知识
有很多肿瘤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等综合疾病,这就要求我们的带教老师必须有意识地、不失时机地使学生联系这些疾病的相关理论知识,使得学生有机会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更深的印象,减少学生在肿瘤专科医院实习的专业性限制,从而让肿瘤专业的学生能够全面地实习临床知识。当然,如果能将肿瘤专业设制为六或七年制,学生首先进入综合医院实习,然后再进行肿瘤专业的实习,这将从根本上解决专业局限的问题,而且将培养出一批临床基础更扎实和全面的肿瘤专科医师。
临床技能培训是我国教育部、卫计委对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的培养、考核重点,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对医学生的整体培养质量意义重大。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加强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共识。在实际的医学院校学习过程中,受考试的内容和评分机制导向、地方院校软硬件条件的不足等多种因素限制,临床医学学生的培养手段、方式与培养目标协同性不够,重理论学习,轻临床操作技能培训,学生的团队意识淡薄,与病患的沟通能力不足,学生个人的培养需求和培养目的渠道不畅,导致学生毕业后进入临床无法较快的适应临床工作,甚至给造成医疗事故,引发医患纠纷埋下隐患。
既往的研究中,多数从管理角度、考评绩效角度,研究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对策,忽视了培养主体的培训诉求和感受,没有更充分的调动被培养人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本课题从临床医学生的视角切入,对安徽省属三所高等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240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在校期间和实习期间临床技能培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医学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需求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改进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对安徽省属三所高等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2012 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临床技能培训需求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放学生问卷252份,回收有效问卷240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5.2%。
1. 2 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组选择了分布全省各地的25 家实习医院,对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需求现状进行了调研,从培训组织和计划、培训设备和场所、师资情况、实习带教、培训和考核等五个方面设计了《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需求现状调查表》。调查表结合所在学校临床技能培养基础条件、临床技能培训组织和计划、临床带教情况、以及本科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内心诉求等几个纬度对医学生的临床医学技能培训需求进行问卷调查。
1. 3 统计学方法对收回的调查问卷采用EpiData3.
1 软件进行数据的双录入,用SPSS16. 0 进行资料分析,组间等级资料比较行秩和检验分析。显著性水准 =0. 05。
2 结果
2. 1 临床本科生在学校期间临床技能培养情况
三所省属高等医学院校都设置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配备了专职、兼职教师和专职管理人员,配置了培训仪器、设备,并将临床技能培训纳入了正常的教学计划,有培训有考核。240份问卷中有130人(54.2%)认为其所在学校对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比较重视,有110人(45.8%)认为重视程度一般。
2. 2 临床本科生在实习医院临床技能培养情况
三所省属高等医学院校的25家实习医院中18家有临床技能培训中心(72%),并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和兼职教师。15 家实习医院(62.5%)将临床技能培训项目纳入了本科生的实习计划。240份问卷中有118人(49.2%)认为所在实习医院对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较重视,有92人(38.3%)认为重视程度一般,30人(12.5%)认为不重视。
2. 3 临床本科生对临床技能掌握程度评价分析
被调查的240名学生中,93人(38.7%)认为通过临床技能培训和临床实习其个人临床技能掌握程度一般,124人(51.7%)能较熟练掌握临床技能,仅有23人(9.6%)不能熟练掌握临床技能。
2. 4 临床本科生对临床技能重视程度分析调查
统计结果显示,133人(55.4%)的学生对院校和实习医院的临床技能培训非常重视,仅有19人(0.8%)的学生这方面意识不强,不太重视。学生对临床技能重视程度组与临床技能掌握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5 临床本科生临床实习情况与临床技能掌握程
度分析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临床本科实习生每月参与抢救危急重症病人次数、参与完成穿刺项目技374安徽医药 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 2017 Feb,21(2)能操作次数、心肺复苏掌握程度以及体格检查掌握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6 临床技能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在
你认为现阶段医学生在临床技能培养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选项中,79.2%的学生选择了病人维权意识增强,带教老师为避免医疗纠纷,减少了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机会;63.1%的学生选择了考研压力大,过多消耗了有限的临床实习时间;另有37.2%的学生选择了带教老师业务繁忙,无暇顾及实习生带教。
3 讨论
本次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对自身临床技能培养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被调查的学生认为整体临床技能的操作次数少,熟练程度不高。对本科阶段须熟练掌握的心肺复苏技能和体格检查技能达到较熟练掌握的比例分别才只有22.1%和20.4%;参与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次数和参与完成四大穿刺技能的次数均偏少。根据调查中所反映出来的临床技能培养需求方面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建议如下。
3. 1 加强临床技能中心的建设及管理被调查的三所地方院校虽均建有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但在规模和管理、培训水平等方面距临床医学生的技能培训目标仍存有差距,这也是地方医药学院在条件建设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目前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中,临床技能操作培训课程很少被单独设置,仅在临床相关课程中有所涉及,在实习前对临床医学生进行常用的各项临床技能操作实践培训较少。针对本课题在你认为现阶段医学生在临床技能培养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选项中,79.2%的学生选择了病人维权意识增强,带教老师为避免医疗纠纷,减少了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机会。地方院校和实习医院均须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临床技能中心建设,作为本科教学的重中之重,增加培训场地和培训设备,在学生在校学习和实习前安排并鼓励学生进入培训中心操作练习,以全面系统地掌握临床操作的基本技能。改进培训形式,增加培训内容,增加培训中心对学生的开放时间。通过临床技能培训模型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等一系列设备设定标准的操作模式,在问诊、体检、穿刺等基本操作项目上对学生进行反复操作、反复训练,增加实践操作机会,切实解决临床实习中病源不足、病人不配合、不能反复操作的问题,同时也为医学生将来进入临床实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 2 更新教学模式,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在现行的医疗环境下,医患关系紧张,医院对医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不仅需要高超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对相关专业知识和医患沟通技巧有所了解和掌握。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安排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比较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负责带教,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思维训练和操作的规范性指导。通过临床真实病人及相应教具模型模拟演练,教师示范讲解和学生动手操作训练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掌握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的关键点,达到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的目的。通过模拟临床实景,医生与病人的角色扮演,熟悉和掌握接诊、问诊和诊断的全过程,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训练,以及对病人进行人文关怀的能力。
3. 3 严格临床轮转,加强临床技能考核按照实习计划,医学生在实习期间需要在十几个临床科室轮转,每结束一个科室的实习须进行严格的出科考核。为客观评价学生临床实习和技能培训的效果,考核内容除理论笔试外,还需增加问诊、查体、书写病例等内容。带教教师可以从病房中挑选一些典型病例,让学生模拟从接诊、问诊到提出初步诊疗方案的全过程,并根据病例向学生提问,现场评分并给予点评。实习结束后可集中增加胸穿、腹穿等临床操作项目的训练、综合病例分析讲座以及多学科综合会诊。通过理论学习和病情分析,在多学科共同参与的诊疗过程汇总,能交流各专科最新的共识意见和最有效的临床实践经验。经过这样一整套实战训练,既达到了临床综合技能考核的目的,学生在考核中又得到了教师的现场操作指导,充分体现了临床技能培训的实践性、科学性和客观性的原则。
3. 4 增强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和责任心临床技能课是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医生是临床技能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业务素养、带教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习质量。临床教师教学意识和责任心的增强是提高临床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根据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对教师以及教学方法的需求上,希望临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多多指导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就要求临床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变以前的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 在实习中通过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病例讨论等各个教学环节,结合病例向学生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原理及规律; 查房和讨论中通过提问让学生开拓思维,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模拟演示及示范操作,教授诊疗的技能和操作技巧,以增强其动手能力和临床技能。同时,医院也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模式大力培养临床技能培训师资,发现好苗子着力培养,并对临床技能培训教师在职称晋升及相关待遇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切实提高临床教师带教的积极性。
关键词:儿科学;临床教学;教学手段;现实问题
儿科学临床教学是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是专门研究小儿发育过程、预防婴幼儿疫病、促进婴幼儿宝宝健康成长的专业学科。当前我国人口数量下降,国家重视病人、重视儿童,儿科医师面临较大的压力,处处存在医患风险,大大打击了广大师生选择儿科专业的决心。儿科临床工作压力大、待遇不高,还存在社会歧视现象,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學习儿科,即使选择了儿科学也处于得过且过或者有意更换专业的想法,这些严重影响了儿科学临床教学效果。本人在儿科临床教学工作的几年,对儿科临床教学有深入的感想,希望通过实践中的总结,提出几点粗略的看法,以期达到改进儿科临床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儿科学临床教学现状
随着国家老龄化人口的增加,人口数量开始下降,国家顺势实施了二孩放开政策,也就是说在未来几十年的时间里,儿科医生会越来越紧缺,越来越被重视。为此,国家教育部重新恢复了于1998年停止的儿科系本科教育招生,开始鼓励医科院校招收五年制儿科学专业的学生,为培养儿科专门人才提供了政策支持。尽管如此,医学生报考儿科学专业的积极性仍不很高,且招生数量非常有限。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儿科医师均来自临床医学专业,多数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愿选择儿科临床。部分学生虽然选择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但也多是出于就业的无奈。随着出生人口的不断增加,医疗服务需求不断扩大,而儿科临床专业人员短时间很难得到补给,造成供需矛盾。
我国传统的医学生培养模式中,临床医学是基础和主流专业,学生毕业后可选择感兴趣的专业从事临床工作或继续深造。仅有部分院校开设了儿科学专业,培养专门的儿科医师,但数量非常有限。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许多医学生毕业后,即使从事儿科临床也愿意留在大城市三级医院工作。而盟市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医务人员普遍缺乏,求贤若渴。因工作环境及待遇等诸多因素,即便为了就业也会选择其他专科,而不愿从事儿科临床工作。
医学生在谋划个人未来时,受社会择业和各种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产生了“轻儿科学重临床医学”的学习误区,认为只要学好临床医学,将来便有更多机会选择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但至少包括儿科风险高、待遇低,服务对象复杂等原因。因此,医学生从入学开始,便对儿科产生距离感。加之儿科学理论有别于临床医学专业,有其特有的学科特点[1]。学生在实践中感觉较难理解,加剧了学生对儿科学的抵触情绪,难免产生应付心理,被动听课学习成为自然现象,缺乏儿科临床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儿科学临床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
2.1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教学内容不丰富
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儿童疾病的细菌类型不断变异,原有的教材以及教学原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临床儿科教学的要求,传统的编制周期长、使用不灵活、内容不能随意更动的教学大纲已经落后。而现在大学中,儿科教学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更偏重于讲授儿科学专业知识,缺乏社会学、心理学、社交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尽管,近两年也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革,提出了“互联网+教学”,但深层次的推广和应用却无法做到。
2.2儿科专业学生沟通能力有限,学习信心不足
儿科将来的工作对象都是较小的婴幼儿,家长过分关爱,对儿科医师沟通能力要求较高,而现实中很多儿科学生过于自卑,沟通能力不高,不能得到家长的认可,进一步加剧儿科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儿科临床实践,严重影响了儿科学临床教学质量。
2.3儿科生热衷于学历提升,无心临床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现在已经呈现出“没有高学历就找不到工作”的趋势。而小医院不愿去,大医院门槛高是不争的事实。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大部分医学生走上了继续深造之路。医学生考研蔚然成风,而临床实习期间也正值复习考研的重要时期。同时,医学生还面临毕业考试、就业分配等诸多事宜,势必分散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临床实习流于形式,这些主客观因素都对临床实习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3改进儿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措施
3.1构建灵活完善的课程体系,扩大知识面
根据儿童疾病谱的变化,结合专科诊治进展,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修订教学大纲。增加儿童心理学等教学内容,使医学生获得更多实用儿科临床知识和技能。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从政策方面支持和鼓励临床医学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提高薪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不断加强医患沟通能力教育,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医学生,努力构建和谐的医疗卫生环境[2]。
3.2加强学生管理,增强责任感
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并在教学中侧重医德医风教育。教学中采取正面引导教育、定期专项检查等措施,提高学生对儿科临床教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认真抓好学生的入科教育,集中对新入科学生进行全面细致培训,并提出具体临床见习要求。包括尽快熟悉科室环境,了解病区作息时间,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儿科学教学内容和要求。与此同时,每位带教老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仅要教授儿科临床经验和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始终“以患儿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言传身教培养和锻炼学生在儿科临床工作中的沟通能力,取得病人及家长的理解和配合[3]。学生主动问,教师主动教,形成互动,共同促进。
3.3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临床能力
在制定儿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时,应考虑临床工作实际和人才培养要求,既要保证教学重点突出,又要结合临床疾病谱实际,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在强化“三基三严”训练的同时,通过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的教学,重点加强儿科实践技能操作训练。积极组织教师对专科新技术新进展进行学习研讨,开拓视野,夯实理论基础。既传承儿科教学的优良传统,又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理论体系,提高驾驭儿科教学的能力。不断增加知识储备,适应新形势下医学生教育培养的需要,提高儿科教学质量。对学生应严格要求,从病史采集、儿童体格查体、医疗文书书写,到静脉采血、放置导尿管、腰椎穿刺等各项操作,都必须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严格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带教老师尽可能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临床的机会,如在例行查房时,管床学生必需事先查看患儿,详细了解病情演变及诊治经过。对新入院病儿及危重病人主动汇报病史及拟定诊疗计划,增强学生参与临床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儿科临床能力[4]。
3.4改革考核模式,促进学生就业
传统的学生毕业考试方式虽然有较久的历史,在一定时期有其积极的考核价值。但为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国家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和提高住院医师逻辑思维与临床综合能力,快速培养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客观化临床考试、标准化病人考核考试已在许多医科院校实践开展,并取得了实效。因此,应引导医学生重视临床实践,努力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同时,应加强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操作在内的出科考试管理,试题命制應侧重对学生临床实践的考查,考核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把临床教学质量关,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大学新生来说,要明白“规划使生涯更精彩”的道理
大学生活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人们常说,大学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其宝贵之处就在于:与之前的学习生活相比,大学里无论是时间还是各种选择都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更多的自主性,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更多的独立自主与深入思考的能力,进行更多的自我适应与自我设计。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来看,大学教育阶段恰好是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探索阶段,即职业生涯明确、细化、实施阶段,这一阶段对一个人未来职业的选择,甚至是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英国哲学家伯兰特・阿瑟・罗素曾说:“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选择职业就是选择将来的自己。”我国作家柳青有一句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而大学阶段无疑就是这紧要之处。一个人职业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在小学、初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已经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国家。如果大学生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择业目标,临近毕业才做准备,那就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这不仅影响学生对学校的综合评价,而且影响社会对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评价。众多成功人士的经验证明,人生是需要设计的、人生是可以设计的。因此,大学新生入学后,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尽早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找到新的学习目标,做出合理定位并为之努力。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尽早学习、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主动规划大学期间的生活和学习,有了目标的指引,我们的大学生活必会更加精彩、更加丰富。
对2013年毕业但未就业的学生来说,要相信学校和政府对于学生“风筝不断线”的承诺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千千万万的毕业生身上承载着千千万万个父母数十年的感情投入、教育投入,他们期盼自己的子女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毕业生就业状况是社会检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在竞争的环境中,每一个毕业生都是办学质量和学校声誉的义务宣传员,毕业生对学校的认知和态度,毕业生所在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成为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每年应届毕业生在毕业离校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毕业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暂时未落实工作单位。在就业过程中,很多学生坦言:找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份好工作,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也许正是在期望寻找更好、更适合自己的那一个“麦穗”时,一些毕业生错过了求职择业的黄金时段,在毕业的时候出现了就业困难。对于这些离校后未就业的毕业生,国务院总理2013年6月在河北调研时曾做出生动而形象的表述:“对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学校会一直保持联系,进行就业帮扶,不会让你们成为断线的‘风筝’。”这就告诉一些有就业意愿而暂时未就业的毕业生千万不要过于焦虑,学校和政府会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服务。从学校层面来看,母校会对毕业后未就业的毕业生进行重点关注,建立台账,进行岗位推荐、就业帮扶等,确保放出的每一只追梦的“风筝”都保持着与母校的联系。从政府层面来看,这些毕业生可主动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求职登记,同时可以享受到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政策扶持,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还可以享受到一定的补贴等。
对2014年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要回答好“就业难还是选择难”这个命题
大学生就业难这个话题从被提出到现在,虽然已经有10多个年头了,但是每年的困难程度和表现形式、重点困难群体总是不一样。即便是在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在大学生面临群体性就业难的情况下,每个学校、每个院系甚至是每个班级、每个宿舍,也总会有一些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职业目标明确、求职准备充实的毕业生,能够得到一个甚至是多个令人羡慕的职位邀请――因为任何一个单位,不管是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还是行政事业单位,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优秀的人才,这就造成了很多毕业生所谓的“想找一份工作不难,难的是找一份合适的、满意的工作”这种选择性矛盾。而恰恰正是这种主动性的选择矛盾或者被动性选择矛盾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很多毕业生个体化的就业难。从这个角度讲,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对于毕业生个人来说,更多的是个性化选择难。
对于2014年应届毕业生来讲,他们要面临升学(硕士研究生读博、本科考研、专科升本科以及出国留学深造等)还是就业、参军或者创业的选择。即便是选择升学,还要考虑选择未来的专业、区域等大方向;即便是选择就业,还要选择是参加行政事业单位招录考试,还是参加各类行业性、区域性的招聘活动,等等。俗话说,“方向比速度更重要”,不注重个性化选择的人容易多走很多弯路。希望2014届毕业生能够客观全面地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积极学习、了解国家和省里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坚定自主择业、成功就业的信心和决心,结合自身兴趣特长等,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处理好就业与升学的关系,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观念,调整好就业期望,以主动出击、不等不靠的积极行动接受人力资源市场的检验,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跨越,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华丽转身,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对怀有创业激情和梦想的大学生来说,要深入体会“种子的力量厚积薄发”的道理
人们常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创新是民族之魂,创业是发展之源、富民之本。对大学生来说,就业与创业是顺利告别学校、走向社会的两个途径。可能每一个大学生心中都有一个就业梦或者创业梦。有梦想就有希望,把梦想变成理想为之奋斗,我们的未来才可能灿烂辉煌。相对于就业梦,创业梦似乎更加艰难。创业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从弱变强的艰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要面对之前没有走过的路、没有做过的事、没有见过的人,带着自己的梦想重新进行资源的配置。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使命。学校往往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把创新创业的种子播撒于大学生内心深处,并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来细心培育、呵护,引导激励他们主动把这粒种子激发出生命的正能量,不断地积聚创业能力、创业资源、创业基础,不断完善创业条件、创业计划,主动寻找适合的创业土壤、创业机会,把种子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这个肥沃的土壤里,在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扶持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实现自我价值。
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工程,有利于全民创业的氛围正在形成。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群体的主力军,与普通劳动者、创业者相比,拥有较好的专业知识结构、独特的见解、敏锐的洞察力、快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吃苦耐劳、胆识过人的精神气魄,在创业方面具有更大优势。所以,作为怀揣梦想和激情的新青年,当代大学生不应仅仅满足于成为一名被动的求职者,在求职大军中“抢凳子”(即在现有的岗位中就业),理应立志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全民创业的先行者,依托自身特长、所学专业努力“造椅子”(即成为自主创业者,开创新产品、新市场、新企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或者通过合伙创业、组建公司等方式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创业主体、就业岗位,成为全民创业的先锋。
当然,创业艰难百事多。需要明确的是,创业作为一项技能,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具备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适合创业,要因人而异;创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有其独有的生长过程,也绝不是所有愿意创业的大学生都适合在校期间或者刚毕业就去单独创业,在条件不很成熟、基础不够牢固的时候往往需要我们放慢脚步来等一等灵魂。但是创新创业意识作为一种形而上的思想引领,越来越成为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时代要求每一位当代青年都要及早树立并逐渐强化它。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要求我们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一定要脚踏实地,要把美好的理想融入主动的行动之中,做到理想指引行动,知行合一,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坚信“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要鼓励自己,勇敢地走过今天和明天,迎来后天胜利的曙光。
就业之路漫漫,创业之路亦漫漫,在路上的日子可能会有太多的无助和孤单,大学生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合适的时候,找到适合的土壤,内心的那粒“种子”才会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厚积而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