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购评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进行网络营销时,是否拥有专业的营销技巧成为网络营销的主要的生产手段,因此网络营销的教学十分重要。但是,由于社会在不断发展传统的营销方式也已经在社会中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与实物营销不同。网络营销体现为:在虚拟商店中将商品特征呈现绐消费者,消费者通过与虚拟商店的成员展开信息互动,最终完成商品交易。因此,虚拟商店如何满足消费者对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的认知需要.便成为网络营销的难点与重点。在此基础上,网络营销教学的创新原则如下所述:
1.1结合学生的日常经验增强网络营销教学的实效性,除了需要教师引入大量案例,还需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经验。所谓“学生的日常经验”就是学生平时的网购经验。首先。让学生以消费者的身份体验:如何识别所关注产品的核心产品、有形产品,以及附加产品信息。然后,使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即:以虚拟商店卖方的身份,完成某产品在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环节信息的有效。
1.2借助现实的经营体我国目前真实存在的电子商务平台很多,诸如:当当网、卓越网、京东商城等。然而这三种电子商务网站的销售业务主要基于B2C模式,这样一来,则难以有效完成学生的角色转换。网购平台主要以C2C模式来构建营销活动,从而,就满足了学生个体能在真实网络营销情景中训练的需要。
2基于某网购平台平台网络营销教学的内在要求
2.1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网络营销的课堂教学是人们现象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理论基础与人员培训的相结合,因此它比较侧重与理论知识的讲授。但是,我们在对营销学员进行培训指导时,我们就需要进行针对网络营销的核心内容进行探讨和讲解,而不是只拘泥于教材的内容。而且在进行教学时,我们大可以网络传媒有效地并且大规模的进行教育,以保障学员的知识理念。
2.2实训教学的内在要求实训教学是提升学生网络营销操作技能的关键环节,也是基于某网购平台平台的网络营销有效性教学的主体。实训教学的内在要求体现为:(1)突出学生在商品图片设置与商品信息的技能;(2)突出学生的网络通讯技能,包括:对淘宝对话窗口的使用能力、对客户咨询问题的应对,以及帮助客户解决常规网络问题的技能;(3)突出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网络营销的关键在于客户关系管理,它需要卖方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惟有这样,才能使商家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3网络营销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引入
所谓“探究式教学”,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因此,教师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3.1主体性教育原则主体性教育原则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在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基于网购平台平台网络营销教学中,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实践:并发起讨论活动,来强化学生对网络营销的理解和掌握。
3.2问题导向原则网络营销所面对的客户形形:同时,所面临的虚拟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网络营销教学就应突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也是探究式教学法的应有之义。为此,在教学环节中就依赖于教师的问题植入,来推动学生课堂实践的进行。问题的设计应满足现实性和针对性的要求,这样才能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战特征。
4结论
论文摘要:协同知识创新系统,是辅助知识网络成员实现知识的获取、存储和创新的虚拟知识网络环境。针对该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的现状,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分类技术及智能协作技术,对协同知识创新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设计了知识网络平台体系结构,构建了基于知识网络的协同知识创新系统体系架构,并依此设计了协同知识创新系统的虚拟知识网络工作环境。
1引言
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在知识管理理论基础上提出的知识创新联盟是利用外部资源、共享并创造知识、获得组织发展所必需的竞争优势的战略性网络组织模式,是提高合作组织动态能力的价值体系。由于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尚无一个统一完整的概念,因而本文对知识创新联盟的涵义做了如下理解:
(1)知识创新联盟是由具有决策能力的活性结点,及结点之间的合作联结方式、信息沟通方式构成的具有网络结构的整体系统。
(2)结点之间的联系,各结点内的运作机制、整个网络组织运作、管理与创新机制,以及共同遵守的网络组织协议均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知识创新联盟的运作成效。
(3)延伸组织知识管理范围。知识管理不应该被限定于只对组织内部知识资源进行管理,更应该对组织外部各利益群体、组织机构、政府机关所拥有的一系列与组织运作所需的知识资源加强管理,并将其融人到知识创新联盟中。
(4)有效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组织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构建知识创新联盟,其目的是通过知识的共享与创新,获取组织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目标。
然而,知识创新联盟的有效运作需要建立一个公开性、强有力的、统一信息化的合作通信系统,集合所有参与该网络运作的成员组织,为实现知识的共享与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合作环境,配合显性知识的准确、即时性传递;并为满足专家隐性知识的共享,提供实现各种实际交流的手段工具。
基于这一出发点,知识创新联盟构建过程中有必要考虑建设并开发一个能实现上述目标的网络合作通信系统,即知识网络平台。
2知识网络平台的体系结构
隐性知识是一种非结构化的个人知识,需要提供一定的工具和机制帮助促进用户交流和共享这些知识。该知识平台能够为员工提供突破时空限制的知识交流的环境,使联盟企业成员在“你问我答”中实现知识的共享。系统不仅保存交流所形成的文档,还能捕捉交流和互动的线索,保留知识的语境。此外,考虑到知识推送及交流的其他现存工具如Email、newsgroup等,该知识交流平台的设计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继承性以及与其他知识管理工具软件的兼容性。
传统的软件系统因大多采用的C/S结构,所以已经难以满足现实的需求;而B/S结构可以通过借助网络技术,更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更加普及易用,因此采用了B/S模式来构建隐性知识交流共享平台。系统开发工具采用了JSP+JavaBeans+Servlet,并配以JavaApplet实现,平台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知识网络平台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如下:①在客户端允许用户在网站上进行线程化的讨论。②允许用户在交流的同时粘贴附件,丰富了隐性知识交流的内容。③中英文搜索可以快速为用户定位到自己关注的主题,搜索使用了apache提供的lucene搜索引擎,lucene是一个纯Java的高性能的全文搜索引擎。④提供在线实时交流,用户可以召开电子会议,在线讨论和解决问题。⑤使用手机短信、Email支持知识推送功能。⑥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例如采用领域专家积分制、隐性知识著作权等激励形式,使它们更加具有可操作性。⑦知识专家地图功能,为根据专家积分情况评出的专家建立知识地图节点,节点的属性包括了专家的联系方式、知识结构、成功案例以及专家对自己各知识领域的自评价(满分是lO分),用户可通过关键词对知识地图中的专家进行查询。⑧平台采用缓冲机制,可以承受大访问量,同时能保持快速反应。⑨平台的客户端与管理端分离,保证了平台良好的定制和可扩展性。⑩清晰的权限机制为平台基于角色的管理提供了有力保证。
3基于知识网络平台的协同知识创新系统的构建
协同知识创新系统主要由虚拟主题交流区、虚拟综合交流区、主题交流区智能、客户智能这几部分构成,其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1)虚拟主题交流区。模拟多人合作中就某一主题开展“交流”的虚拟空间,是容纳和管理某组分类知识的中心。其主要任务是维护交流区之中的知识、信息的动态流通和交互。虚拟主题交流区实质是具有一定方法的碰撞区,其主要功能是添加、删除、修改其中的知识元,记录和维护知识元的“碰撞”。
(2)虚拟综合交流区。虚拟综合交流区是全部知识信息综合汇集的虚拟空间。其主要任务是维护虚拟主题交流区的操作,如建立、修改、删除虚拟主题交流区,负责不同虚拟主题交流区之间的通信等”。
(3)主题交流区智能。智能负责向虚拟主题交流区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和知识。每个主题交流区都有至少一个自治体。自治体主动地从Internet或者多种信息数据库系统或者在线用户提供的知识中搜索到与本主题交流区中“交流”的主题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取,封装,发送等过程,将信息传送至交流厅中。每个智能体都由智能体控制中心,通过消息机制进行控制。智能体控制中心主要负责控制每个自治体的启动和中止等活动。
(4)客户智能。每个客户都有一个智能体,负责发送、接收客户提供的查询需求数据和信息共享数据,并对这些信息和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存储等管理工作。客户智能还与交流区中心通信,用户指导知识的分类、检索、获取。不同身份的客户,享有不同的等级的信息共享、获取、支配权限。
协同知识创新系统充分体现了人人交互、人机交互、机机交互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它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即虚拟知识网络的工作环境,如图3所示。
参与网络协作、知识交流的用户,不仅是知识资源的共享者,又是信息、知识的提供者。由他们参与对知识的识别、获取、提炼后,所获取的信息就形成了一个拥有丰富信息和知识的虚拟知识网络。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学习、设计、制造等过程有关的全部信息,都均等地分布在虚拟的知识网络中,任何参与其中的人员都可以直接获取知识。同时,知识创新人员又可以通过相关信息和知识的来源,直接与相关知识创新人员进行交流。本文研究的协同知识创新系统有助于提高企业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等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全面的技术改造和升级,使企业更加适应市场,拥有更大的活力和应变力。
关键词:教师网络培训;网络评价;评价体系;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字化学习培训资源,也是当前教师继续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网络课程培训使培训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它给受培训教师提供了大量便捷的学习机会,丰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不仅解决了教师的工学矛盾,而且使培训活动更加自主化、个性化,使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大增强,同时,网络课程培训也是校本研训的强有力支撑,这些新变化,更加剧了对教师网络培训效果动态评价的复杂性。因此,构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网络培训评价体系既是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机构的双重需要,也是作为教师网络培训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一环。
一、教师网络培训评价及其优势
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通过定期检查教育实践,及时提出改进策略,修正和增进机构的内部运作和教育实践,同时也是一个判断教育实践过程、结果、效率等,系统地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过程,从而供决策者考虑合理的行动方案参考。评价一般有两大指标:“成绩”和“价值”(sexiven,1991)。“成绩”是指在质量或业绩方面的评价;“价值”则是指重要性方面的评价。
教师网络培训评价宜根据具体的评价项目而确定,范围很广。包括教学管理、课程和学习材料;作业和考试;学习支持服务;教学资源和设备;网上学习环境;技术运用;网络学习培训体验;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培训主办方的师资等。问卷法是教师网络培训评价中最常用的方法,但还要结合其他一些方法使用,包括文献分析法、小组访谈法、个别访谈法、观察法等,才能更加有效。
教师网络培训评价体系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服务器,可以长期、动态的存储大量的个人信息,而且所有信息以数据数字化的形式存储,有利于进行检索、查找、增加、删除、计算、统计等一系列工作。
2.评价各方面人员可以在自己最合适的时间参与评价活动,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3.通过系统的交互,减少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的直接接触,避免了评价人员对学员主观印象产生的影响,保证对每个评价对象一视同仁。
4.评价信息的个性化和网络的开放性并存,有利于针对各个评价对象作出个性化的评价策略,提供个性化的诊断;同时也利于和其它相关评价主体活动之间的信息交流。
5.评价过程的公开性保证了评价工作的透明性,维护了评价的公正性。
6.通过对评价对象多维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评价,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多元智力理论是教师网络培训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
社会建构主义主要研究社会中的个人行为,强调的是社会交互作用和按文化方式组织的活动。该理论认为,知识无法通过教学过程直接灌输给学习者,学习是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与他人进行社会互动的行为/过程。学习处于丰富的社会情景中,强调知识的建构就是共享经验,是多种心灵的相互交互,亦即知识是通过个体社会性地参与交流、活动,共同解决问题垸成任务而获得的。而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H・Gardner,1983/1993)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至少具有八种智力,这八种智力是:语言、数学逻辑、视觉空间、身体动作、音乐、人际、自然观察与自我认识智力。每个人都有多种智力,这些智力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和运用以解决不同的问题。因此,每个人的智力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不同的,有的人擅长这一领域,而有的人则擅长其它领域。
因此教师网络培训中对学习的评价应以学员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协作学习贡献大小、意义建构的完成情况来衡量,树立全新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观,注重评价的多纬度、个性化、发展性和过程性,关注学员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设计出适合学员特点的课程、课件、教法和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广播技术融为一体的教师培训网络的优势,从而帮助学员扬长避短、发挥潜力。
三、教师网络培训评价体系构成
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标准的具体化、行为化,具有可测性,是整个网络评价的核心部分。目前教师网络培训评价体系的主要构成为:
1.课程开发评价
在网络培训课程的开发、设计和传递过程中,应建立一套最低标准的指导策略。如教学媒体的选择应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环境进行选择,而不是目前所具备的设备条件;定期检查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内容达到课程设计的标准。在网络培训课程开发中充分考虑到学员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并把这些内容作为网络培训课程学习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学过程评价
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教师与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对学员完成的作业以及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和建设性的反馈;在评价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学员,又要关照个体差异,要注意把握梯度,不能对所有学员用同一的标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升学员的科研能力,其中包括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等。
3.培训教师评价
在网络培训课程开发过程中,应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并鼓励教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帮助教师完成从传统课程培训走向网络课程培训的转变;向教师提供技术指导,让咨询人员来帮助教师解决运用网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学员学习效果评价
使用多种评价手段和标准,对学习效果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定期检查学员的学习情况,保证网络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这种评价正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教育教学评价重新回归于学员在教学中的完整而真实的表现,回归于促进学员的发展这一根本出发点。
四、教师网络培训评价中应注竟的几个问题
1.网络培训评价目的上,突出网络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评价不仅是要甄别和选拔学员,而且更是促进学员发展,挖掘学员潜能,尊重个性,鼓励创造,使每一个学员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且这种发展能力不是指某一方面知识与能力的获得,应是全面素养的提高,突出以评价促进专业发展的功能。此外,应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员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2.网络培训评价过程中,体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传统评价中,评价者只看到学习结果,不注重过程,往往忽视学员的问题解决思路及方法、学习过程中灵感的进发、自己优势领域的展现等方面,不利于学员体验成功,增强自我效能感。因此,网络培训评价既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重视学习结果,也要注重学习的过程,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让学员自己通过评价工具记录自己学习的全过程。从这些记录中,可以看到自己成长、进步和自主建构的过程。比如运用评价工具(WeblogAssessment和PortfolioAssessment),就可以自动地跟踪、记录、存储学员的学习情况,建立学员网络化的学习档案,其中包含学员电子作品、学习活动的原始记录、学习评价信息。这一工具可以为每一个培训学员建立“成长档案袋”,从形式到内容,除了能反映学员的阶段特征外,还能反映学员的连续特征;既能记录学员的阶段发展情况,又能记录学员整个受培训教育过程中的各方面发展情况,甚至还可以把较为满意的活动方案、反思日记、作品展示、典型案例也收入档案袋中,充分展示学员全面张扬的个性。自由、宽松的发展平台,使学员自我潜能不断激发,真正实现网络培训“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材”的培训教育理念。
3.网络培训评价主体上,强调主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
传统评价太注重标准化,造成培养出来的学员个性不足,共性赘余。而网络培训评价应根据学员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因人、因时、因地而宜,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艺术性的评价。评价的多元化可以通过学员自评与互评、小组间的互评、师生互评来实现。而互动性可以通过评价主体之间的多向反馈、沟通和协商,使评价对象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而不是把评价结果“强加”于评价对象。为此,网络培训评价中的学员可以利用各种学习软件制作和美化学习主页,自己加工整理或原创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对协作学习小组的主页、资料收集、调查等工作,对小组课题研究提出有创造性的意见。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垂直互动性,可以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体现“教学相长”的真谛,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4.网络培训评价方式上,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定量主要在于提供事实依据,是一种事实判断;定性主要侧重于激励,是一种价值判断。二者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学员积极性的调动与提高,受训教师素质与专业能力的发展。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中应充分体现评价内容的多样化、评价主体互动性、协商性、动态性特点。既要关注学员的学业情况,又要关注学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既要考察学员的认知层面,又要考虑学员的实践层面。如通过学员建立设计新颖、形式独特的成长档案袋,既重视过程评价又使得结果富有情趣,使学员“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提高”。
通过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结合,能让学员看到自己一步步“蹒跚学步”到逐渐成熟的整个过程,从而找到了发展方向与培训的乐趣。
5.网络培训评价技术上,采用考试与多元化评价技术相结合
传统的标准化考试为主的评价技术,不能完全反映学员对知识理解的深度、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探索能力、思维能力、协(合)作能力等。为此,教师网络培训评价应采用包括考试在内的多元化评价技术,但考试的分数不再是衡量学员成绩的主要依据。如观察记录学员完成的作品、小组学习项目完成展示、调查问卷、网上测试、写作、辩论等多种技术。这些多元化评价技术,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具有个体灵活性的特点,它能促进学员对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中增加自信,强化自我参照,以主动的姿态进入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完成从“知识一能力一素质”的提升。
1目前国内外输血医学发展现状
近年来临床输血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从输全血到成分输血、替补性输血到治疗性输血、输异体血到自体输血、人源性血液制品到基因工程技术制品。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HLA组织配型、血液病的治疗、器官脏器移植、血液干细胞筛选等技术,均与输血安全密切相关。全球紧张的血液资源形势和严峻的输血安全现状,引起了人们对于安全输血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发达国家早已意识到输血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及时将输血医学教育纳入了常规的医学教育体系中,系统开设了输血医学专业专门的必修课程。输血服务机构医务人员需要接受正规的输血专业教育和各类继续教育,必须及时掌握最新的输血技术知识。而我国的输血医学起步虽不晚,但发展缓慢,近年来虽已在输血理念及仪器设备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接轨,但相比之下,输血医学教育还相对滞后,落后于时展。究其原因,这其中既有医学教育体系和结构不合理的因素,另外高素质输血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约我国输血医学教育向更高目标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有效保障临床安全、科学、有效用血,全面加强医学生的输血医学教育势在必行,尽快培养高层次输血医学专门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2我院输血专业方向建设现状
我院于2007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医学检验专业(输血方向)本科生,学制五年,至今已经招收了八届学生,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制定了科学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的定位,确定科学、合理、全面的课程计划;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培养及教师知识更新。对于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制订了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建设了输血实验室,依据要开设的实验项目,购置仪器设备及试剂;分批选派老师到市中心血站、附院输血科进修学习,加强师资力量培养及教师知识更新;拍摄大量的仪器及相关操作的照片和录像,充实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安排学生到血站参观见习,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自编并逐步扩充专业课程的习题集;定期召开输血专业师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经过五届学生的完整教学,目前输血专业课程已步入正轨。
3输血专业方向网络平台自学资源库构建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输血医学教育体系相对薄弱和落后,输血医学依旧未被纳入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目录。伴随着现代输血新理念、新技术的应用,临床对输血医学及输血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输血技术专业人员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尽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专业素质的高学历输血医学专门人才是当务之急,否则,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会越拉越大,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加大对输血医学教育的投入力度,尽快建立起系统的输血医学教育体系。基于此,我们创建了输血专业方向网络平台自学资源库。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来工作、学习。近年来高校扩大招生、实施教学改革等原因,导致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集中式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的需要,短暂的课堂讲授使学生很难深刻理解并掌握课程内容。要想学有所长,更多地需要学生课后不断地进行钻研、巩固和复习。而网络平台自学资源库可以为学生课后自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与系统的指导,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声形兼备,可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满足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的需要。网络资源库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时间随时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输血专业方向网络平台自学资源库的特色
构建的输血专业方向网络平台自学资源库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功能强大,内容丰富,系统兼容性、稳定性、扩展性优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课外自学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与帮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师生提供一个互动交流、智能化的网络教学环境。
通过网络平台建立包含丰富教学资源的自学资源库,学生可以从课程网络资源库中了解本专业所涉及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大纲、授课教师以及该课程的学习目的、要求、内容、学时安排等。通过网络自学资源库,学生可以反复观看CAI课件或教学录像,掌握本课程的重点、难点,以便更好地复习。该网络还是经验交流、教学互动的平台,由于网络教学平台有非常好的开放性,可以提供一个群体交流空间,使得大家的学习信息和学习心得都得到共享和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直接和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参与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发言、开展课程讨论等。学生通过网页提供的链接或在网页的导向下,可自由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以获得丰富的专业知识,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在网络平台上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逐步加强主动思考意识,开阔视野,也培养了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创建输血专业方向网络平台自学资源库之后,学生可以在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深入、系统地自学输血专业知识,深化对输血医学的认识,此外可以进行在线测试、在线答疑,并通过课程学习、病历讨论、网上自由讲坛、医学情报站、链接等信息点,最终成长为基础扎实的输血医学专门人才。
网络平台自学资源库的建设还可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该资源库不仅面对我院输血专业方向学生开放,其他专业包括检验、临床、护理以及对输血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利用该资源库,全面加强临床医学、护理学等相关专业学生的输血医学教育,改善传统学校教育因受时间、空间限制而使教学资源无法得到最大优化的问题,大大加速输血医学教育在医学生培养中的普及,不断拓展输血医学的新理论,推动输血医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和输血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全面人才。
5输血专业方向网络平台自学资源库的模块
5. 1课程介绍对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相关阐述。
5. 2师资队伍介绍负责本门课程教学的教师,包括主讲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学情况及科研、教学成果。
5. 3课程计划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进度和考核办法。
5.4学习指导分章节介绍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对每门课程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介绍,以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抓住重点。
5. 5理论教学主要是为学习者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多媒体课件及中英文文本资料,便于学生课后复习,也可以将部分课堂上来不及讲解的内容放到网站上供学生自学。
5. 6视频、图片提供与课程有关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视频及图片资料。
5.7实验教学包括实验课件、所用仪器、试剂、操作步骤等。
5. 8课后练习包括配套教材每一章节的习题,与知识点同步的测试。同时提供作业上交系统,学生在线注册提交作业,教师通过邮箱反馈信息,该成绩作为考核参考指标。
5.9交流园地主要是提供一个平台便于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学生可以将平时遇到的问题到论坛上,教师可以直接解答。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问题,学生从网络资源库中获取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提高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对共性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并做出解答,以FAQ的形式到网上。针对2010级学生的提问以永久通知的形式保留,这样,今后的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就知道应如何解决,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形成了本课程学习的FAQ。FAQ的可避免学生提问重复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5. 10在线测试学生在课程结束后,通过在线测试可以了解自己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分析自己现有的能力和水平,及时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针对弱项反复学习、思考,提升能力。
5. 11典型案例对输血典型案例及疑难配血病例进行分析。
5. 12新知新闻主要介绍医疗法规、输血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最新科研进展等。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与延展,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不易解决的问题。
5. 13参考书目介绍该课程教学过程有关的参考书籍。
5. 14友情链接提供相关网站的链接,主要包括全国大中城市中心血站及输血研究所网站。
关键词:语言本体论 语言 网络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209-02
1 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日益加强的国际背景下,大学英语课作为横跨我国高校大一、大二两学年共4个学期的必修课程,其发展与改革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进入新世纪以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逐渐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2007年出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目的,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中,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基于各自院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的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然而,目前绝大多数的英语自主学习平台都存在以下两大问题。首先,平台内容的建构缺乏有效的理论作为指导。其次,其平台构建的主要内容仍然是来源于学生手中的大学英语读写教材和视听说教材,国内对于大学英语W络化教学平台的研究仍然停留在通用英语的层面,很少触及到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专业英语(ESP)层面。
2 “语言本体论”理论
语言的本质问题一直是外语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实践前必须解决和回答的问题。建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需要语言理论的指导。近几十年来,“语言工具论”一直在指导外语教学与实践中占据主导地位。“语言工具论”的核心是将语言看做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因此在学习这个“工具”的过程中必须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由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成为了“教”与“学”的主体,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个体,语言成为没有生命力的工具。在结构主义“语言工具论”的理论背景中,语言仅仅是形式上的“纯粹抽象的本体”。
“语言本体论”思想起源于本体论语言哲学,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把语言视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1]。在本体论语言哲学视域中,语言不是“工具”,语言是一种特殊“存在”,语言的本质就体现在人和人的世界的关系中,语言的“意义”则最终指向人和人的世界,即通过对语言本体论的论证最终揭示人和人的世界[2]。
以“语言本体论”为指导建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在网络平台中学习通用英语、专业英语和文化英语的过程突破了传统以教师为核心的讲授过程,突破了传统“语言工具论”的束缚,真正将语言作为“特殊实体”的存在,将专业英语的学习放到了学生、语言和网络平台资源(人的世界)的关系中,从而实现了对语言意义结构的建构。
3 构建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必要性
3.1 是适应我国大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校普遍进行了课程改革,其改革的核心是进一步增加实践类学时数,相应缩小理论课学时和学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对大学英语课的学分和学时进行了相应的缩减,由传统的四学期16学分缩减为12学分,总学时数也由256学时缩减为200学时左右。在大学英语课时整体减少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大学英语课的授课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成为高校大学英语改革发展的核心内容。创建具有各高校专业特色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将成为大学英语传统理论课程的重要补充,能够极大地减轻教师的课堂压力,适应我国大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3.2 是突出高校自身专业特色,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需要
2016《大学英语教学新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规定今后大学英语教学分为3块。
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ESP)和跨文化交际。与教育部于2007年出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相比,专门用途英语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新的组成部分。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的背景和要求下,专门用途英语将成为今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新指南》的提出为广大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即将各高校自身专业特色英语课程内容作为大学英语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建设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的,以专门用途英语为核心和特色的高校大学英语网络化教学平台,将成为未来广大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之路。
3.3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核心目的。学生通过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自主选择学习资源,自主进行学习评价,整个过程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和约束,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随时发问,寻找到正确的答案。同时,任课教师可以在平台上根据课堂进度各种教学资料,如微课视频、补充课件、课后作业、考试题以及其它补充参考资料等。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进度进行监控,进一步保障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促进线上评价体系的网络化和信息化。
4 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目标
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旨在实现4项目标。第一,实现各类、各层级教学资源共享。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资源涵盖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文化英语3个大的模块,而上述每个板块内容都至少包括以下两个多元化英语资源模块:传统课堂资源板块,在线课程板块,最大可能为学生在教学平台上最有效地获取有用信息提供便利和支持。第二,形成标准试题库。试题库建设涵盖三种英语方向的练习、单元测试、阶段性测试和终结测试,所有上述内容由学生独立完成。第三,加强师生沟通。通过数字化平台开展学习交流、话题讨论等师生互动活动,实现和开展协作学习,形成积极热烈的学习氛围。第四,形成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并实现教学效果监测。
5 结语
大学英语网络化教学平台是一个以通用英语资源为基础、以专门用途英语为特色、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的数字化网络平台。建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突出高校专业特色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专门用途英语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广大高校学生提高专业英语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借助于建立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从而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使其成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益组成部分,既提高了教学效果,又同时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沟通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