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南旧事全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南旧事》这部作品由五个篇章组成:《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及《爸爸的花儿落了》。全文以英子她孩子般纯洁的眼睛来看待记录北平生活的点滴,记载着英子七岁到十三岁的成长经历,旁观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英子对她非常同情,帮秀贞找到离散六年的女儿。秀贞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来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警察局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读后感zuowenku.net)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充满疑问的,她从不在自己的世界里上锁,总是任由人们进进出出。所以她和被人们认为是疯子的秀贞结下了友情,三天两头的往惠安馆里钻;她和“小偷”写下承诺,甚而认真地听着“小偷”的故事;她看到爸爸与兰姨娘不太正常的交往,以她孩子特有的狡黠保卫妈妈,保卫家庭;她爱着自己的奶妈,望着她离去,英子伤心难过。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我们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文中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用孩子的天真,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城南旧事》淡淡的文字,悠悠的叙述将我领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动人的真挚叙述中抒发了对童年的缅怀和对人间温暖的呼唤,其中的很多细节让我也似乎回到了童年,那卖杂货的小贩,那对老师教的文字不太明白的背诵,那曾经的村里的“疯子”,还有那过早凋谢的爸爸的花……文章不但写得亲切动人,而且每个故事都能令我思绪起伏,多种交集的感觉同时在心头涌现。
故事中满含着怀旧的基调,流淌着伤感的情愫,书中的一切又都像我们不易觉察的缓缓的岁月,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1、爸爸的花儿落了这句话实指爸爸种的夹竹桃掉在地上,象征爱花的爸爸已经辞世;
2、以爸爸爱花和毕业典礼的描写为线索贯穿全文,深刻地体现了作者对父亲的爱;
3、通过爸爸的一席话穿插了一系列的回忆,使文章结构清晰而又波澜起伏,内容丰富而不混乱;
例1 (四川卷第14题)根据全文概括“柴禾”在文中的含义。
答题区域 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在我们心中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度过一个个寒冬。
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形象的含义、理解文章的能力。“柴禾”形象在文中的含义是丰富的,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考生首先要弄清本文采用象征手法,以“柴禾”来象征家力;其次要找出“物”与人的联系点,比如“柴禾”是生活物资、家的一部分,在其背后隐含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寄托。
答案示例 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
命题角度二:表达段中、文中核心概念的词语
例2 (湖南卷第12题)本文重点介绍了解决生态建筑声环境问题的两条途径,即 和 。
答题区域 从声环境角度考虑,生态建筑的选址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噪声较大的主要街道和工业厂房,以减少室外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很多时候,这样的考虑可以使后续的许多工作得以简化……
如果建筑选址没有办法完全远离室外噪声,我们就需要采取隔声屏障、通风隔声窗等措施提高小区和建筑本身的自保护性能……
答题思路 本文一共有四段文字,第一段阐述存在的问题,第二段至第四段说明解决的途径与办法。从第二段开头 “从声环境角度考虑,生态建筑的选址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噪声较大的主要街道和工业厂房,以减小室外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看出,“选址”应是这段话的中心。第三段的中心句也在开头,“如果建筑选址没有办法完全远离室外噪声,我们就需要采取隔声屏障、通风隔声窗等措施提高小区和建筑本身的自保护性能”是一个假设复句,重心在后面,而中心词则是“自保护性能”。
答案示例 选址 提高自保护性能
命题角度三:文中反复强调的词语
例3 (浙江卷第13题)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
答题区域 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就是“甘甜之草”。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的是写作意图,考生可以从上下文的联系以及作品的主题等角度来组织答案。
答案示例 ①“我”的姓氏关联着甘草,与甘草有渊源。②“我”嚼着甘草长大,对甘草有特殊的感情。③甘草具有“甜味”,是处于那个年代的“我”充实、幸福的写照。④甘草使“我”悟出人生的真谛。
命题角度四:需要辨析区别的词语
例4 (广东卷第14题)作者认为,知识分子“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请指出两个“负责”的不同意思。
答题区域 第一是要有负责的思想。思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不是梦想,而是搜集各种事实的根据,加以严格逻辑的审核,而后构成的一种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所以一知半解,不足以称为成熟的思想;强不知以为知,更不能称为成熟的思想……
其次是除有负责的思想而外,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真理,则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真理是不应埋没的,是要发表的。在发表以前,固应首先考虑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是既已考虑发表以后,苟无新事实、新理论的发现和修正,或是为他人更精辟的学说所折服,那就应当本着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尖锐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
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考生根据题目关键词回溯原文,找到答题区域,即可准确答题。
答案示例 ①第一个“负责”是形容词,在文中的意思是指“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②第二个“负责”是动词,在文中的意思是指“推进和扩充”。
命题角度五:赏析某词语的使用特点和效果
例5 (上海卷第12题)“冬阳”在行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
答题区域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答题思路 解答此题,一要结合语境,看该词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二要结合句子的内容,看该词在表达文章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 “冬阳”在行文中虽然着墨不多,但与全文都有内在联系。“冬阳”点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冬阳的温暖烘托童年生活的温馨美好,为全文奠定温暖的基调。这样写足见作者构思之巧。
命题角度六:需要概括含义要点的词语
例6 (江苏卷第15题)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答题区域 有一些事物,是在语言之外却又不亚于语言的,笑,便是其中之一。因为,笑尽管没有言辞,却是除人以外任何动物都发不出来的……笑,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
笑因何而起,我们几乎莫名其妙,它何时发生,也难以说清……笑,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它时时都在提醒着,我们不过是人,而人,既不会是完美的英雄,也不会是十足的恶棍。一旦我们忘却了笑,看人看事就会不成比例,失去现实感。
答题思路 考生仔细阅读相应的答题区域,完全能够将“笑的价值”筛选出来。这里要注意的是“笑”的两种表现形式――幽默与喜剧,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也就是“笑的作用”。
关键词 微课;自主学习;数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1-0056-02
1 前言
目前,随着以生为本、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各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探索一种新形式的教育课堂。而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越来越凸显。其中,以“微课”教学为辅助的新形式课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微课紧紧立足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视频形式的知识点的讲解学习中,能够涵盖课堂内外,从而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2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按照课堂流程来划分,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等。
课前复习类 在语文课中,那些线索明晰、重点突出的散文类文章,以及篇幅较长的小说类课文,都适合应用这一类型的微课。如教授经典散文《背影》,学生通过全文的学习,已经对课文中所描写的亲情有了很深的体悟,在此基础上需要的是对重点知识的归类复习。教师制作一个微课,内容为“父亲的背影”,依次呈现点出背影、细划背影、惜别背影、再现背影的简单整合,学生对本文的重点知识就会有个更全面的把握。
教学散文《老王》也是这样。通过第二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老王的基本情况有了全面把握,第二课时则是对“送鸡蛋”这一环节的重点突破。为了最短时间内调动起学生新的情感体悟,弥补课时时间间隔导致的遗忘现象,教师在第二课时授课之始,呈现数字故事形式的微课:特殊的年代里,一个普通的不幸的人,他的悲苦(工作,亲人,精神的空缺,外界的冷漠),他的善良(他的感恩,他的认真,他的无怨无求)。当微课的文字、音乐与教师设计的动态图像一一呈现,不用教师复习回顾,学生早已进入学习状态。
同样,在教学《阿长与》时,在第一课时全面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教师把课文的基本结构做成一个微课的形式,呈现在第二课时授课开始。这样,学生就能实现长文快速地复习掌握,进而顺利进入第二课时的学习。而语文课中的生字词的学习,也可以由教师结合学生情况,将读字词或讲解字词的形式制成微课与学生互动,效果也会不错。
新课导入类 这种微课适合于绝大多数课堂,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开阔学生的视野。如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可以以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为素材制成视频,在那驼铃声声中,在那长亭外的歌声里,学生很快进入那个年代,重返小英子的童年。又如教授《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等科普知识较浓厚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时观看“太空授课”,利用这短短10分钟左右的内容,利用特殊的教学环境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既容易理解,又对新授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会很积极地投入新的课堂中去。
数学亦如此,通过设计适合学生的生活环境,进而让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教授“指数函数”一课,用微视频展示细胞分裂的过程,从而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这样就使自己的教学置身于一个生动而又活泼的情境,进而让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更有探究欲。
知识理解类 数学课“克、千克、吨”的教学,教师在讲课中穿插运用录制好的关于天平的微课。通过观看教师在微课中呈现的天平的使用方法,学生才能完成课堂中需要的对各种物品的称量。这样的实效要远远高于实物天平的呈现实效。
语文课也是这样。以作文课为例,关于习作手法、语言特点的呈现,微课非常适用。正如作文课,把一学年的学习任务、训练重点拆分为若干个微课的形式,这样既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了训练指导,又保证了学生的写作时间,一学年下来,学生收获该多大!
同样,语文课的各知识点都可以采取这种形式。如说明文、散文、记叙文、议论文等有关的基本文体知识,人物描写、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文言知识等,都可以采用这种微课,效果也会非常好。
同时,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保证重点知识的落实。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可以利用微课配上比较俏皮搞怪的音乐,将文章中皇帝几次换衣服的地方呈现出来,使学生更清晰明白这些地方正是文章所讲的重点。特别是最后皇帝光着身体游行时,小孩子点破谎言,这个地方更是可以应用微课进行突出。这样使得学生在短时间里就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和主旨,阅读起来更加深入透彻。
练习巩固类 数学课的“相遇问题”等难题处理时,可以采用点题精练的形式,设计一个典型例题让学生观摩,进而对这一类的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于相对更需要灵活性的题,教师多设计一些互动型的微课。如在推导球的体积公式时,学生学习难度较高,教材中也缺少原理的形成过程,教师可以借此把它做成微课,展现给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自己的数学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类比、转化意识也有很大帮助。
英语课教学“colors”,教师讲完新授课后,可进行这样的练习: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带着不同颜色的花或水果出场,如憨厚的大熊猫抱着红玫瑰慢慢走出来,顽皮的小猴子拿个黄色的香蕉快乐地跳出来,漂亮的小白兔捧着黄色的橘子蹦出来……每只小动物的出场都给学生带来教师新教的颜色单词的练习,同时配上相应的声音效果。如果学生答对了,小动物还会为他鼓掌。就是这种有着绚丽的色彩、有趣的声音和可爱的小动物的微课把学生吸引住了,教师将机械的记单词练习变成学生感兴趣的各种生动鲜明的形象,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情境[1]。
小结拓展类 在语文课《新闻两则》教学结束后,教师梳理课文的整体结构,并辅以新闻的相关知识加以补充,学生对新闻这一新文体就完全理解了。更重要的应用应是语文的深度阅读,不管是以名家杨绛、、鲁迅、朱自清、苏轼、李白、杜甫等人为切入口也好,或以散文、小说、诗歌等文体为切入口也好,总之,教师以此展开,对不同的诗文进行整理,从而实现学生的深度阅读。另外,语文课本的单元性整合学习和每单元后的综合性学习,也非常适合采取这一形式的微课。
3 微课应用的原则
教育的变革是一项十分复杂、操作较难的工程,它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坚持、思考与创新。微课只是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不管怎样设计处理,都应该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旦脱离这个根本,变革就会走向误区。好的微课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把问题解决。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设计、创意和教学智慧以及学生真正所需要的,只有把这些做好,才是真正贴近教育,才能真正改变教育现状,而这正是需要教师努力去做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引导 质疑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130-02
本论文介绍并总结了若干位语文教育教学专家的阅读教学的思想和经验,并结合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标准下的阅读教学作了思考,认为语文的阅读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样的阅读才是学生真正获得的过程,才能让学生真正享受阅读。
1.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意义
1.1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
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造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因为创造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可见具有提问能力是学生应该达到的一项学习技能,而问题的提出首先得质疑。
1.2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主体性教学的手段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离开学生的主体性,语文教学活动将一事无成,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其主动自觉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失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好方法。
1.3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学生阅读的需要
从阅读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产生疑问是有价值的。它的最大的价值就是有助于理解本身。辛格认为,积极的理解包括用问题来对课文进行反应,并在随后的阅读中去寻求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因此,学生产生疑问比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更有助于理解。所以。培养质疑能力可以更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1.4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质疑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亚里士多德曾经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一个学生能够提出疑问,说明他的思维是活跃的、积极的、主动的,说明他善于联想,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说明他有一种勇气和探索精神,至于大胆质疑的,更是表现其果敢的创新意识,而这一点,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具备的重要素质。
2.鼓励质疑,引导学生主动地提出疑问
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布鲁巴克曾精辟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于发问者,哪怕问的问题很简单,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教师都必须根据情况认真作答或课后给以及时回答,并抓住时机进行引导,教学生如何质疑才有意义。对问得不好的学生,千万不要责备、讥笑,也不允许班上其他学生讥笑,注意保护这些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对每一个能够大胆提问的学生都要给予真挚的表扬与肯定,鼓励他们多提出问题。那怎样让学生养成主动提出疑问的习惯呢?我想我们要做的有以下几点:
2.1让学生“敢”问,主动中走进阅读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老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虽然学生由于自身生理、心理特点,显得未免幼稚,思考问题也有局限,但他们仍然需要尊重。老师必须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地位上,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人,教学过程中投身于学生中间,形成教师与学生零距离接触。
2.2促使学生“想”问,在阅读中深思
课堂上想要激发学生思维、主动思考、积极发问,首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有了学习和思维的兴趣,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会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便会越来越想学、越爱问。其次要预设想问的空间,教师要主题明确,突出学生思维能力训练,课堂上首先要帮助学生做好发问前的准备。同时,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和质疑的机会,创造出良好的提问气氛,让学生尝到提问后的喜悦。
2.3使学生“会”问,在阅读中提升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思维的滋生往往从怀疑开始。加强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从小的具体方面引导学生,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是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再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养成习惯,久而久之使学生会问问题。
2.4引导学生“乐”问,享受阅读
常听课的教师大概有这样的感觉:初一年级的课堂往往比初三年级的课堂更生动、活泼、宽松、愉悦。一个突出标志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停地“夸”学生,这个夸两层意思,一是学生应答或提问得恰如其分,应该表扬;二是学生应答或提问得不够正确,教师也从另一角度称赞,以鼓舞勇气。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乐于对每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发问的潜在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充实,学得快乐。
3.教给质疑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阅读看作是学生独立质疑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发现和解决问题。但我们也不得不意识到,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这样的挑战:学生问不出问题怎么办?学生提的问题价值不高怎么办?那这样可以让学生抓住文本的主题,提出些价值性的问题呢?笔者以为该从以下几点来解决问题。
3.1抓住课文题目,引导质疑
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精辟的提炼,主旨所在,犹如文章的“眼睛”。启发学生通过课题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能很好地扣住主题,又能使阅读带有浓厚的趣味性。如教《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板书课题后,我和学生一起分析题目,让学生明白“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于是就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爸爸的花儿”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花”在全文构思中到底起着怎样的作用?学生通过文本经过思考,基本上都能答出来。然后再给学生解释下,本文节选自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原题为《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让学生在原文题目和现在题目的比较中,提出疑问,并结合全文来分析现在的题目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让学生在质疑中自己去解决问题,明白文章实际上写主人公经历了那么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并让学生明白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花的爸爸离开人世。在这过程中学生会感触到,题目是他们走进课文的最实用的钥匙。
3.2把握关键词句,展开质疑。
课文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真钻研,仔细领会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如《那树》一课,在学生读到“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会抓住“别的东西”进行提问,别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这是理解课文的关键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接着学生们自己会在下半句中发现,原来所谓的“别的东西”是指“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一排一排挨过来”。但是学生还会继续提出疑问“仅仅是这些别的东西吗?”这时通过研讨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悟作者的思考。这样就能用一个词或者一个关键句,一问套一问,层层深入,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判断推理,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以此来达到质疑排疑解难的目的,同时引起阅读的兴趣。
3.3巧妙设计问题,发散质疑
学生的质疑与课堂教学是息息相关的,老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探究问题。学生有质量的问题就像金子埋在沙土中一样,需要师生共同去发现和挖掘。而一旦学生的质疑问题引出有质量的问题,那这个问题在教学中便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本质。按照适当难度与可接受性原则,以新知识为中心向外发散,上连下挂,深挖教材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从理论角度学会“以理推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克服片面思维的习惯。有时学生的提问很精彩、巧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互相启发分析,活跃创造性思维能力。
3.4抓住文本“矛盾之处”,深入质疑